健康评估实验指导
健康评估报告实训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组织了一次健康评估报告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技巧和报告撰写规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健康评估技能进行临床诊断的能力。
(3)提高学生撰写健康评估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实训内容(1)健康评估理论讲解:包括健康评估的定义、目的、原则、方法及常用评估工具等。
(2)临床病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了解健康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模拟临床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的过程。
(4)健康评估报告撰写:学生在模拟临床场景的基础上,撰写健康评估报告。
3. 实训方法(1)理论教学: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健康评估理论讲解。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了解健康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模拟临床场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评估过程。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训心得,分享经验。
三、实训过程1. 理论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了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了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了解健康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3. 模拟临床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的过程。
学生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并撰写健康评估报告。
4. 健康评估报告撰写学生根据模拟临床场景,撰写健康评估报告。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
四、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技巧和报告撰写规范。
2. 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健康评估》实训指导讲解

健康评估实训指导讲解1. 什么是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全面性的健康检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被评估人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被评估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和行为特点进行评估,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帮助被评估人改善自身健康状况。
2. 健康评估的流程健康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检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健康调查通过与被评估人交谈,了解其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情况,包括工作、生活、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情况,并依据调查结果对被评估人制定健康指导计划。
2.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对被评估人的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听力、口腔、外科病史等方面的检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被评估人身体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对被评估人进行全面检查的关键,通过对被评估人采集的血液、尿液等样本的检测,可以帮助评估人了解自身是否存在慢性病、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的疾病。
2.4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对被评估人心理状态的检查,通过对被评估人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的存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帮助被评估人解决问题。
3.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检查是为了及时发现健康方面的问题,尽早采取措施解决和调整,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另外,健康检查可以指导人们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同时,健康检查也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前、征调前对人员进行的初步检查,保证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4. 如何进行健康评估?实现健康评估的核心方法是系统、科学的方法,不仅需要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检查和诊断条件,也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以确定被评估人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需要进行健康评估的人来说,应该提前了解评估过程和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了解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细节,这也能更好地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质量。
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报告

健康评估实训操作报告1. 实训目的本次健康评估实训的目的是提供学生机会,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技巧和流程。
通过对个体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估,旨在帮助个体认识自身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2. 实训内容2.1 健康评估流程(1) 首先,收集个体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2)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BMI指数以及腰围。
(3) 询问个体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等。
(4) 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测量,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5) 询问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抑郁、焦虑、睡眠质量等。
(6)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
2.2 操作过程在实训中,我按照上述流程,对5位个体进行了健康评估。
具体过程如下:(1) 收集基本资料:我登记了个体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并进行了记录。
(2) 身体检查:我使用体重秤和身高尺对个体进行测量,再使用软尺测量腰围,计算出BMI指数。
(3) 生活习惯询问: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询问个体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情况以及是否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4) 生理测量:我根据个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理测量项目,如血压计、血糖仪、血脂仪等,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5) 心理健康询问:我通过面谈的方式询问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以及睡眠质量的情况。
(6) 健康评估和建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我对个体进行了健康评估,并提供了相应的健康建议,如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量等。
3. 实训心得通过本次健康评估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健康评估在个体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收集个体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为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建议,帮助他们改善健康状况。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身体检查、生理测量和心理健康询问,掌握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健康评估》实训指导(试行)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健康评估》实训指导(试行)(适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二零一零年十月制定目录前言 (3)实验内容及要求 (4)实验考核办法 (10)前言《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医学基础课和临床护理专科课程之间的衔接课程。
其中涉及许多实训内容,也是护理专业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健康评估实训大纲》是适应《健康评估》课程中有关实训内容而制定,其适用对象是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
旨在指导学生需要进行哪些实训?如何进行有关实训?必须掌握哪些实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如何通过实训获得有关健康资料、其要领、方法、技巧、注意事项?如何通过收集到的健康资料进行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确定护理目标、考察护理效果?因此,我们结合教材配套实训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此指导。
设置此《健康评估实验指导》的目的在于掌握、提高、巩固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及身体评估的方法,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更好地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为了便于健康资料收集的科学、充实、可操作、以及更好运用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及辅助检查资料,特将“健康评估方法、健康资料收集”放置在所有内容学习结束后进行。
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一般检查、淋巴结检查、头颈部评估目的:1.掌握生命征检查方法及要领2.掌握浅表淋巴结的评估方法3.掌握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射4.掌握扁桃体评估方法5.掌握甲状腺的评估方法6.掌握气管评估器材及对象:器材: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软尺等对象:正常人(学生)内容:1.生命征:T、P、R、Bp的测量、评估2.淋巴结:按序评估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部淋巴结3.瞳孔大小、形态、对光反射评估4.扁桃体评估5.甲状腺的评估6.气管评估方法:1.带教老师示范;分组评估;带教老师巡回指导2.各组抽查演示3.实验总结: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4.书写评估报告实验二:心肺评估目的:心脏评估1.掌握心前区观察方法、内容2.掌握心脏搏动、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的触诊方法和要领3.掌握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叩诊方法、要领、心界大小判断4.掌握各瓣膜区听诊部位,正确掌握心音的听取、辨别S1、S2特点肺脏评估1.掌握呼吸运动、频率观察方法及要领3.掌握胸廓活动度的触诊、语颤的正确触诊4.掌握正常呼吸音的听诊部位、特点5.掌握胸部正常叩诊音的叩诊部位、方法、要领及其特点;肩胛线肺下界叩诊,肺活动度叩诊器材及对象:器材:听诊器、刻度尺对象:正常人(学生)内容:1.心脏评估:视诊:心尖波动位置、范围触诊: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弱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听诊:各瓣膜区听诊位置、顺序、正常第一和第二心音听取2.肺脏评估视诊:呼吸运动频率、节律、深度触诊:语颤叩诊:肺下界及活动度听诊:正常呼吸音的听取方法:1.带教老师示范;分组评估;带教老师巡回指导2.各组抽查演示3.实验总结: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4.书写评估报告实训三:腹部及神经系统评估目的:1.掌握腹部四诊方法2.掌握神经反射评估方法3.掌握脑膜刺激征评估器材及对象:器材:叩诊锤、棉签对象:正常人(学生)内容:1.腹部评估视诊:腹部皮肤、血管、外形、运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肝、胆、肾触诊叩诊:肝界叩诊;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叩诊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2.神经系统评估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深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病理反射:锥体束征评估3.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评估方法:1.带教老师示范;分组评估;带教老师巡回指导2.各组抽查演示3.实验总结: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4.书写评估报告实训四:心电图评估目的:1.掌握常规导联的连接部位2.掌握心电图机的基本操作3.掌握正常心电图的评估4.熟悉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典型表现器材及对象:器材:ECG机对象:正常人(学生);患者ECG资料内容:1.常规心电图导联的连接2.正常心电图的获取及分析3.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分析方法:1.带教老师示范;分组操作;带教老师巡回指导2.各组抽查演示3.实验总结: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4.正常和异常心电图评估报告实验五:健康评估方法、健康资料收集目的:1.掌握健康资料收集内容、方法、技巧、注意事项2.掌握身体评估基本方法3.主题病史书写器材及对象:器材:VCD、模拟病房、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软尺、刻度尺、棉签、叩诊锤、ECG机等对象:模拟患者(老师或学生扮演)内容:1.健康资料收集内容、方法、技巧、注意事项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3.模拟病史问诊4.身体评估方法:1.带教老师示范;分组模拟评估;带教老师巡回指导2.各组抽查演示3.实验总结: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4.书写现主题现病史及身体评估内容实验考核办法《健康评估》实验是《健康评估》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经在前言部分阐述。
健康评估实验报告

健康评估实验报告一、引言健康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
本实验旨在通过收集个体的生理指标和健康信息,进行健康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二、实验设计1. 参与者招募:从社区中随机选择50名年龄在25至60岁之间的成年人作为实验参与者。
2. 数据收集: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前,填写健康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
同时,收集参与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
3.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等。
三、实验结果1. 参与者基本信息:50名参与者中,男性25人,女性25人。
年龄分布如下:25-30岁(10人),31-40岁(15人),41-50岁(15人),51-60岁(10人)。
2. 生理指标分析:a. 体重:参与者的平均体重为7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
b. 身高:参与者的平均身高为170厘米,标准差为10厘米。
c. 血压:参与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
d. 心率:参与者的平均心率为70次/分钟,标准差为5次/分钟。
3. 健康评估结果:a. 饮食习惯:根据参与者填写的饮食问卷,发现有30%的参与者饮食不均衡,摄入的脂肪和糖分过多。
b. 运动习惯:有40%的参与者每周运动时间不足2小时,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c. 心血管健康:通过血压和心率数据分析,发现有10%的参与者存在高血压和心率过快的问题。
四、健康建议基于实验结果,我们提供以下健康建议:1. 饮食建议:建议参与者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
合理搭配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2. 运动建议:建议参与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同时,适量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3. 心血管保健:建议参与者定期测量血压和心率,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休息和放松身心。
《健康评估》实验报告

《健康评估》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健康评估一、引言健康评估是对个体或集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本实验旨在通过健康评估的方式,对实验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30名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的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过程中,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测量,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体质指数等指标。
然后进行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
接下来,使用健康评估问卷调查实验对象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运动状况等。
最后,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三、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对象的平均身高为170cm,体重为70kg,平均腰围为80cm,平均体质指数为24.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实验对象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但体质指数显示存在轻度超重的情况。
此外,实验对象的平均血压为120/80 mmHg,心率为80次/分钟,呼吸频率为16次/分钟。
根据体格检查结果显示,实验对象的生理功能基本正常。
通过健康评估问卷调查发现,实验对象中有70%的人存在长时间久坐不动的问题,60%的人的每日膳食脂肪摄入量超过了推荐值,50%的人的每日蔬果摄入量不足。
此外,饮食习惯中的油炸食品和甜食摄入过多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运动状况方面,实验对象中有40%的人没有进行定期的锻炼。
结合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出实验对象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长时间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肌肉松弛、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膳食中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而蔬果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油炸食品和甜食的过量摄入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缺乏定期的锻炼则可能导致肌肉无力、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根据以上评估结果和讨论,我们针对实验对象的健康状况提出以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1.建议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站起活动,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慢性病发生的风险。
健康评估实验指导

①病态发育的特点、营养不良②体位:被动、强迫。
③表情:淡漠、烦燥不安、痛苦、忧郁。
④面容:急性面容、慢性面容、贫血面容、病危面容、二尖瓣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亢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等。
⑤步态: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
⑥皮肤颜色:发绀,苍白,潮红,黄疸,色素沉着。
⑦皮疹: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
⑧出血:出血点 ( 淤点 ), 紫癜,淤斑,血肿。
⑨蜘蛛痣⑩水肿:轻度、中度、重度。
5、实验结束后按护理病历书写格式,记录本次实验课评估结果。
三、注意事项1、光线要适宜。
2、态度要端正。
3、准确评估相关内容。
4、评估淋巴结时,要求被评估部位放松。
第三节头、面部和颈部评估评估头、面部及颈部对面部病变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头面部和颈部评估以视诊和触诊为主要评估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课,要求学生能掌握头面部和颈部评估的基本评估方法;熟悉头面部和颈部评估异常表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压舌板、软尺、手电筒、棉签、异常体征教学片2、评估对象准备:正常人二、操作步骤1、先以一名正常人为被评估者,教师示教头面部和颈部评估的基本评估方法。
内容如下:①头颅:头发颜色、头颅形状、大小、有无压痛、肿块、头皮。
②眼:眉有无脱落,睫毛有无倒睫,眼睑有无下垂、水肿,眼球有无突出或凹陷、运动是否自如,角膜是否透明,瞳孔的形状、大小、对光反射、调节反射,结膜有无充血、出血,巩膜有无黄染。
③鼻:外形,有无鼻翼煽动,鼻中隔偏曲,鼻衄、分泌物、及鼻旁窦压痛。
④耳:耳廓外形,分泌物,乳突压痛。
⑤口腔:气味;唇颜色、有无溃疡、疱疹;口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点、色素沉着、斑疹;齿龈有无出血、齿槽溢脓、色素沉着,铅线等;舌伸出位置、有无震颤;咽部有无充血,出血点,分泌物;扁桃体有无肿大。
⑥颈部:软硬度、有无包块、血管 ( 有无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 ) ,甲状腺,气管。
2、教师示教完毕,学生2人一组进行互相评估,其间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做指导。
健康评估实验指导

一、实验内容和学时安排
顺序
实验内容
参考学时
1
全身一般状态和头颈部评估
2学时
2
胸廓、肺部和乳房的评估
3学时
3
心脏、血管评估
2学时
4
腹部、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评估
3学时
5
全身评估
2学时
二、实验要求
1.登陆平台,在《健康评估》—“查看课件”—“见习操作”里面相关视频的指导下,参照《健康评估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告》格式以及示例(图片形式或者课本里面的相关示例),完成一例全身评估检查,评估对象可以是同学、亲友等。
2.报告形式:手写一份《健康评估实验报告》,字迹工整,项目齐全,
3.上交形式:邮寄/扫描 (由北医老师批阅;不准拍照)
4.截止日期:2012年12月19日
5.学习对象:选《健康评估》的学生(一般为11秋、12春护专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健康评估方法
• 【目的要求】 • 1.了解健康评估的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及意义。 • 2.熟悉问诊在健康评估中的重要性。 • 3.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使所收集的患者主观资料内容系统
、完整而且具有 逻辑性。 • 4.通过问诊能够与患者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5.整理问诊内容,能够书写病历的病史部分。
• (3)通过模拟患者学习问诊,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 既往病史、用药史 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家族史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验一 健康评估方法
• 【方法】 • 1. 实验前由教师选择好4~6个模拟患者,(模拟病人的选择必须是常
见病、多发病的典 型病历表现 )学生自行对模拟病人进行问诊 (内 容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 史、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手术和外伤史、家族史等)。 • 2. 每2~4名学生分成一组,到模拟病房对模拟患者独立进行问诊,并 简要记录。通过 学生与模拟患者的交谈,使之全面系统地收集“患者 ”的主观资料。在整个问诊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问诊中存在的问题( 如问诊态度、问诊方法、问诊技巧、内容安排、先后顺序 等) 及时 给予纠正。 • 3. 每位学生要整理问诊内容,书写病历(病史部分),交教师审阅、 修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验一 健康评估方法
• ②发扬革命人道主义,要同情、爱护、体贴患者,避免因见习给 患 者增加痛苦,严肃批评单纯学习观点和不顾患者痛苦的不良倾向。③ 要注意衣帽整洁, 不穿戴工作衣帽者不能进模拟病房见习。做好隔 离工作,不要坐在模拟患者床上,见习结 束后要洗手。
• 3. 实验问诊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 、籍贯、家庭住 址、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 等。• 【注意事项】 • 1.实验室要保持肃静,听从教师指导,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和节约药
品和器材。实验室内之器材、标本、药品等不得任意搬动,实验完毕 要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 • 2.模拟病房见习时要注意:①遵守模拟病房规则、听从模拟病区工作 人员的指导,未 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进入模拟病区,在没有掌握基 本检查方法以前不能检查模拟患者。进 模拟病区要注意“四轻”:走 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一切操作轻。对模拟患者的态度 既要严 肃,又要和蔼、热情,特别注意语言对患者的影响。谈话要注意效果 ,不得谈论影 响患者情绪的一切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返回
实验二 一般状态评估
• 一、正常一般状态评估 • 【目的要求】 • 1.掌握一般状态的基本评估方法及内容。 • 2.掌握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 • 3.掌握营养状态的评估指标及分级。
下一页 返回
实验二 一般状态评估
• 【内容】 • 1. 询问年龄并观察皮肤、肌肉的弹性、毛发的颜色、面部及颈部皮肤
健康评估实验指导
• 实验一 健康评估方法 • 实验二 一般状态评估 • 实验三 皮肤和淋巴结评估 • 实验四 头部和颈部评估 • 实验五 胸壁、胸廓、乳房、肺脏评估 • 实验六 心脏与血管评估 • 实验七 腹部、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评估 • 实验八 正常心电图 • 实验九 异常心电图 • 实验十 血液、尿液和粪便检查 • 实验十一 护理病历书写
皱纹、牙齿状 态。 • 2. 观察发育与体型,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坐高及下
肢长度。 • 3. 观察营养状态如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并对营养
状态进行分级; 计算标准体重和体重质量指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验二 一般状态评估
• 【方法】 • 1.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相应的教学片,再由教师对重点评估内容进行讲
下一页 返回
实验一 健康评估方法
• 【内容】 • 1.健康评估的实验计划。 • 2.健康评估的实验方法。 • (1)健康评估教学是先讲课后实验,课堂授课着重是教师进行理论
讲解,实验课是侧 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技术操作,通过学习使 学生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达到加深理 解和帮助记忆的目的。因 此每次实验前应做好预习,复习有关教材,阅读实验指导,以便 保 证实验质量。
• 【内容】 • 1. 观察病态发育的特点。 • 2. 观察营养不良患者的皮肤、肌肉、脂肪、指甲、毛发、肋间隙、锁
骨上窝、肩胛骨 等部位及形态。 • 3. 观察意识障碍患者的痛觉试验、角膜反射、对光反射等。 • 4. 观察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状
腺功能亢进面 容、 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肢端肥大症面容 、满月面容的表现特点。 • 5. 观察被动体位及常见强迫体位,如强迫仰卧位、强迫俯卧位、强迫 侧卧位、强迫坐 位、 辗转体位、角弓反张位的表现特点。 • 6. 观察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跨阈步态、 剪刀步态等常见异常步态的表现特点。
实验二 一般状态评估
• 二、异常一般状态评估 • 【目的要求】 • 1. 掌握异常营养状态的评估指标。 • 2. 熟悉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 • 3. 掌握常见异常面容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 4. 掌握常见强迫体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 5. 了解常见异常步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验二 一般状态评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验一 健康评估方法
• (2)身体评估采取教师组织同学观看录像、幻灯或听录音等使同学 们先产生感性认 识,而后教师对同学们进行健康评估示教,使同学 们能够从教师的示教中学会健康评估的 具体操作手法,最后是同学 们之间相互进行健康评估检查方法的训练,以便使同学们能够 熟练 掌握基本检查操作方法和熟悉正常身体健康现象。
解和示教,然后 每2~4名学生一组进行互相评估,其间教师做巡回指 导。 • 2. 实验结束前教师进行总结,将存在问题加以指正。 • 3.结束后按护理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将本次评估结果如实记录。 • 【注意事项】 • 1. 实验室的光线和温度要适宜。 • 2. 准确测量相关数据并记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