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2课时) 教案湘教版
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推荐五篇)
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日本》教案设计日本是个让我难以表达思想的国家,她与中国一衣代水的邻邦关系,她与中国曾有过的那段美好时段,但骨子底处总难挥去对那段罪恶历史的不快。
我欣赏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经济迅猛发展,嫉妒日本人自觉高效工作态度,震撼与日本教育的思维方式。
由于这些情结,在教授《日本》一节课时,立足国情,转变教学模式,我如此构思这节课。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分析日本面临的海洋,2.记住日本国土构成、首都和主要海港。
3.分析日本的地形、河流关系。
4.分析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5.分析日本气候与地理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濒临的海洋。
就日本位置、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自然灾害、资源的影响,简单分析中国自然灾害成因。
教学过程:【导入】近阶段我们国家和四邻关系有点紧张,特别是值得警惕是,有个邻居在我国台湾岛附近岛屿钓鱼岛上打起来注意,想政府购买实现国有化,是谁?【课件展示】“钓鱼岛”、“樱花”、“富士山”【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的台湾和日本的东京,要求根据图中提供的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课件展示】一衣代水的邻邦-日本的视频,钓鱼岛历史视频环节一、学习一个国家的地理知识,主要抓住自然状况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
其中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应该清楚该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日本位置示意图。
【活动】引导学生确定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找出日本面临的海洋。
1、从这种纬度位置看,日本所处温度带与我们所在地一样吗?2、日本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国家关系如何?(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引导学生讨论。
(中日钓鱼岛问题,俄日北方四岛问题)环节二:日本称为“小日本”,日本国土面积和中国相比情况如何?日本的面积:37.8万平方千米,大小相当于中国云南省(云南省的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
8.1日本(第2课时)同步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课题:8.1日本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及经济特点;2、根据地图归纳日本交通的特点;3、根据资料说出日本的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点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4、举例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究竟有多发达,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日本!二、新课讲授:(一)、高度发达的经济思考: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国家深受创伤,但是二战后它的经济能迅速恢复,成为目前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那么日本的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恢复呢?资料:2021年日本的GDP总量约为5.1万亿美元,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021年日本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左右,处于人均靠前的发达国家。
2021年日本世界500强企业有104,位居世界前三强,排名美国和中国之后。
你知道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有哪些?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活动:阅读课本P7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资源、劳动力、交通、科技、市场……)学生讨论分析:有利条件:资源-——森林、海洋、水能资源;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交通——多良港,海运便利;科技——技术先进。
不利条件:资源——矿产资源贫乏(原料燃料);市场——国内市场狭小;国土——国土狭小灾害——多火山地震、台风。
2、活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进口量占原料需求总量的所占百分比。
回答下列问题。
(1)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学生: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发达,对能源和矿产的需求量大,因此需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
(2)读图,看一看,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学生:铁矿石主要来自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加拿大;石油主要来自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煤主要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日本》第二课时教案
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及经济特点。
2、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农业的特点。
3、根据材料归纳日本交通的特点。
3、根据资料说出日本的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点和人口(或名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
4、举例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法2、合作讨论法3、举例法4、归纳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出去历史偏见,形成向发达国家学习的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一)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及经济特点。
(二)运用地图说出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位置。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一组图片,说出这是哪一个国家?引入课题——《日本》。
(二)新课讲解1、高度发达的经济——工业(1)导入: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作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几个方面来了解。
(2)根据地图和所给资料,归纳日本工业发展的模式及其发展的特点、优势和劣势。
(3)据图说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并分析归纳日本工业的主要分位置。
(4)拓展:日本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世界的联系。
2、农业(1)导入:日本拥有发达的工业体系,这对农业有什么帮助,它的农业有什么特点?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农业。
(2)自主学习P73第一段,归纳日本农业的特点。
3、交通运输业(1)导入:日本拥有发达的工业和农业,交通运输业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自主学习P73第二段,归纳日本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4、东西方融合的文化(1)导入:给出一组图片,让学生区分中国和日本。
(2)据图分析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3)展示日本所拥有的西方文化,并归纳日本文化特点。
5、人口与主要城市(1)根据课本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民族、语言、宗教情况。
湘教版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
运用资料,说明日本出口加工贸易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课前准备】1.分组:将班级按人数情况分为三大组,分别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2。
教具:世界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教学演示平台,电脑等【教学设计】1。
各小组利用有关资料,通过观察、分析、阅读、归纳、整理等方法,记录下有关内容,第一组:负责有关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内容;第二组:负责有关日本的经济特点方面的内容;第三组:负责有关日本的文化特点方面的内容;2。
进行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3.就本组内容及相关问题、探究活动结论在班级进行学习汇报;【教学过程】1。
小组合作整理有关资料,进行组内探究活动(1)分组:把全班按照自愿和协商的原则分为三个学习活动小组,人数根据班级大小和研究任务多少合理分配.一组: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通过世界地图、日本地图、日本的景观图、课文中提到的活动中的英国地图等,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和有关问题记录下来。
二组:负责有关“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利用有关日本的经济数据、工业产品、资源状况、贸易、海外投资、历史发展等内容,整理出有关日本经济特点的观点,记录下来。
三组:负责有关“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根据有关日本的民族构成、文化习俗、人民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资料,分析有关日本的文化特征,记录下来。
(2)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一组:①要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特征和自然条件特征;②对比日本与英国的地形图,完成课文第一部分的活动;③讨论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分析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④收集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方面的录像,获得感性认识;⑤收集有关板块构造的知识,认识相关理论,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⑥比较日本“传统民居”和欧洲民居的不同,分析原因;⑦收集有关预防地震的知识,设计“防震演习"等;二组:①分析日本被称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具体表现;②归纳日本的资源特征;③归纳日本主要的工业原料来源和主要产品的输出地;④指出日本主要的经济部门及形成的原因;⑤收集资料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⑥分析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讨论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条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⑦完成第二部分的活动,指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分布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⑧讨论有关活动的3,4中涉及的问题,得出小组的结论;三组:①收集资料,了解日本的民族构成,大和民族的特征;②收集有关日本传统服饰、建筑、饮食、风俗等资料,进行介绍说明;③收集日本的“外来文化”及其影响;④通过资料,了解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⑤归纳日本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1)学生收集资料,在小组内集体研究整合,讨论得出结论;(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之间和各小组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湘教版七下第八章第1节《 日本》第2课时 教案
湘教版七下第八章第1节《日本》第2课时教案
1.阅读教材P74-75,说一说日本古代和现代的文化特征。
出示:日本传统建筑、服饰、饮食、文字和现代快餐、婚礼等
2.阅读:日本与外来文化
播放视频:日本文化的由来
播放视频:东京
出示:名古屋、筑波科学城、京都、奈良等地
D.日本人平时大多穿和服
5.下图为日本工业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城市中①是,②是,工业主要分布在。
(2)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从地理的角度看,你认为日本发展经济有哪些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日本(湘教版)(第二课时)[1]
在图上找出日本的工业城市: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 神户、北九州、长崎。想一想, 日本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太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 料,出口工业产品。
看日本工业的分布
想一想
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 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 神户、北九州、长崎既是重要 的海港,又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答:因为日本国内工业原 料和燃料缺乏,需要大量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又需 要出口,所以日本的工业主要 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沿岸的狭长地带。这样,便于 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 品。
思考:
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国家深受创伤;国家地狭人 稠,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火山地震频繁。 但是二战后它的经济能迅速恢复,成为目前亚洲唯一 的发达国家。那么日本怎样由一个资源小国变成一个经济 大国的呢? 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1)工业原料和燃料非常贫乏,大量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 2)日本国土狭小,国内市场小,产品依赖国外市场.
读日本略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根据图中数码代 号,填出相应的地理 名称: ① 岛, ③ 岛, ⑤ 城 市,⑥ 城市;⑦ 城市,⑧ 洋 ⑨ 海.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洋沿岸和 海沿 岸,原因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3年5月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在古代,日本的文化受我国影响很大。
中日文化渊远流长
日 本 奈 良 的 东 大 寺
日本 彦根城
茶道
花道
剑道
空手道
柔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日本》教案
第二节日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风貌,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业区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布局的原因。
教学用具: 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 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一、自然环境特征(示日本政区图) 学生预习:思考以下问题:(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学生看图后回答。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教案2课时
日本教案(1)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地形、地貌特点。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气候特征教学过程:师:一提到日本,同学们头脑里蹦出来的词汇是什么呢?生:······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去了解日本。
活动一:1、该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所处的温度带是?(通过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该国的领土构成、首都是?3、日本的邻国有?活动二:小组合作:读图8-1,归纳出日本的地形特征?小结:日本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大多集中在岛屿的中部,主要沿海一带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师:从书上我们可以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但为什么日本会多火山地震呢?同学们来看看ppt上的图片,日本位于什么板块和什么板块的边界?生:太平洋和亚欧板块小结:日本位于太平洋和亚欧板块的边界,所以地质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日本因此有“火山之国、地震之邦”的别称。
过渡: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其中富士山不仅是日本最高的山峰,而且还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和PPT上的文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富士山顶为什么常年积雪?生:富士山的海拔有3776米高,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
过渡: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春季,去观赏樱花,对于日本国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而且日本樱花,也是世界闻名,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请同学们看图8-3,樱花开花的时间是不是不太一样?活动三:小组合作读图8—3,说出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
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思考其中的原因。
(可从纬度位置的角度思考)小结: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8.1日本 第2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学目的:1、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2、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3、运用地图和资料,能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其与城市、港口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日本经济特点2、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教学方法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让每组代表上讲台来交流该组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做适当点评。
2、有些部分如:日本的交通(特别是汽车)、日本的国家,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学习。
3、让学生进行日本风光照片、日本习俗、日本饮食资料的收集,作为课前准备工作。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二、导入新课教师归纳特点。
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教授新课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㈣文化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
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
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㈤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观看幻灯: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
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
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读图表,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
《日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拟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到达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开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开展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开展方法,扩展学生知识面,这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无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猎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兴旺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开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2〕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商量、分析处理资料,逐渐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开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兴旺的加工贸易经济、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商量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教学打算:让学生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由日本进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或日本汽车品牌等。
第二课时〔共2课时〕学习过程复习提问: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2.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学生答复:1.日本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周围海域组成。
2.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泼,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的其他有关知识。
屏幕显示:图片〔本田汽车、丰田汽车、佳能照相机、索尼照相机〕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产品品牌出自哪些国家么?学生答复:日本。
教师小结:在我国的市场上,随处可见日本的工业产品,这说明了日本经济兴旺。
2019精选教育湘教版七下81《日本》教学设计(共2课时).doc
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课时:第1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教学方法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准备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
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
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
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
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2
《日本》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2.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分析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3.能根据地图和材料,分析说明日本气候特点和成因。
4.根据日本的自然条件,说出日本日本是怎样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用实例说明日本贸易的特点。
5.举例说明东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的主要城市二、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及向外发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如何对人类产生影响。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理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1.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2.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各种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几组图片:樱花、富士山、和服,这是哪个国家的图片?(板书:第一节日本)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1.东亚岛国——日本的位置范围出示图片:世界地图,找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经纬度位置:30°N-46°N,130°-150°E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板书:一、东亚岛国:位置及领土组成)2.出示日本地图:说出组成日本的四个岛屿,找出日本周边的国家,日本濒临的海洋等地理事物。
3.多山的地形出示图片:日本地形图,指出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找到日本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平原;总结日本地形特点: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少平原。
最高山是富士山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海岸线长,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日本多火山地震。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说课稿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说课稿2课时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日本》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材料,分析日本的地理特点,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材料,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地理环境独特、经济发展先进的国家,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地理环境的尊重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日本的地理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日本的地理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3.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分析日本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理解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湍急。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特征、资源和经济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日本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日本的文化、历史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工业、农业等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的地理特征、资源和经济情况,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情况和资源利用。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
2.了解日本的资源状况、工业分布和农业特点。
3.分析日本的经济情况,认识其经济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提高学生对亚洲国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
2.日本的资源状况、工业分布和农业特点。
3.日本的经济情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情况和资源利用。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日本地理特征、资源和经济情况的认识。
4.总结法:教师在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日本地理特征、资源和经济情况的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地图等教学资源。
2.案例材料:关于日本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案例。
3.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关于日本地理特征、资源和经济情况的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国家的地理位置,提问学生对日本的认识。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特征。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8.1日本(2)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8.1 日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掌握日本主要城市的的位置及其职能。
2.引导学生根据资料分析日本的经济、文化、人口特点。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增强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地图掌握日本主要城市的的位置及其职能。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资料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
【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这一节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日本的的经济、文化、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运用地图掌握日本主要城市的的位置及其职能。
2.我会根据资料分析日本的经济、文化、人口特点。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要增强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阅读课本71-75页内容,在课本上划出并记住以下问题,注意图文结合。
)1.日本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位,对外贸易主要面向、及。
2.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
3.(补充:写在课本71页)(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
(2)日本的经济类型:“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读课本72页图8-3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日本的工业区大都集中在沿岸。
5.农业:日本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
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水果、蔬菜、茶叶等。
6.日本海洋渔业发达,有著名的渔场,原因是: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
7.交通运输业发达,岛和岛之间的津轻海峡,是沟通洋与海的重要通道,穿过津轻海峡的青函海底隧道,是世界著名的海底隧道之一。
8.当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文化特色,属于东西方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日本
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66-71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说明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3.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4.举例说明东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5.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说出日本是怎样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日本的贸易特点;对我国发展经济的启示。
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的交通特点和主要城市。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学好这节对以后国家的学习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教材中设计了较多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无不要求学生勉力亲为,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日本的工业布局.
难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原因.
教学突破
教师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并用课件的形式展示,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同时让学生讲解,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锻炼,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查找有关日本的工业、农业和文化的有关知识。
2.查阅学生制作的课件。
3.进行部分课件的制作。
学生准备
1.查阅日本相关资料。
2.制作简单课件。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历史故
事。
2.展示课件。
提问,引导。
2.利用课件,学习日本经济。
3.创设情境。
3.举办小型展览:日本城市风光照片。
本课总结
日本文化在古代受中国影响很大,中日交往由来已久,但日本在历史上曾做出过对不起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事情,从情感上说,我们是抵制日本的,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很多国家人民最终还是接受了日本产品,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工业布局集中于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扬长避短,使日本在二战后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就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五、发达的经济
1.经济概况
2.进出口贸易
3.工业和农业
4.渔业和交通运输业
六.主要城市
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
京都、奈良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学习了日本的经济,你有什么感受?小日本是怎么做出大经济的?我国可以向日本借鉴哪些经验?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题
1.日本位于亚洲部,洋北部,领土由、、、及其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
居民主要是族。
2.日本是一个多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3.日本群岛位于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该处为板块和板
块的交界处。
4.日本主要属气候和气候。
四季分明,降水,冬季较为,夏季较为,气候的特征明显。
5.二战以后,日本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国,排世界第二位。
6日本的、、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日本利用其、、和,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加工成高品质的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
日本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和。
7.日本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但农业生产水平。
、、、为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
8.日本城市人口比重,首都是,为世界特大城市,为新兴的科学城,著名的港口有、等。
二、读图题
1.读课本51页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图,按照顺序写出日本从西亚进口石油所经过的海域和可能途径的国家。
2.日本的气候特点与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有何相同和不同?
3.读课本69页图3-6日本进口能源和矿产示意图,写出日本铁矿石的主要采购来源。
个性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水能和森林B石油和煤炭C铁矿和水能D森林和石油
2.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3.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D矿产资源贫乏
4.日本地形以()为主。
A山地丘陵B平原C盆地D高原
5.日本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式气候
6.关于日本文化叙述错误的是
A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B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C日本文化严重排外D日本是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特点
7.日本大量出口的产品是
A石油B铁矿C工业制成品D稻米
8.下列行业中,日本并不发达的是
A铁路交通B航海业C汽车制造业D采矿业
9.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小,技术落后B劳动力不足,但技术先进
C稻米、蔬菜、畜产为主要部门D许多农产品需要进口
10.日本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主要原因是
A这里是寒暖流交汇处B该海域水温较高
C该海域仅有暖流经过D该海域仅有寒流经过
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岛屿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②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___(写出字母及名称)
③日本的著名海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写出字母及名称)
④日本的最高峰是____________,请在图中用红三角标出。
⑤岛屿B和岛屿C之间是__________海。
教学探讨与反思
1.若教师会用日语,可用日语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调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2.日本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借助于课件,用日本国花—樱花开谢的推进,时序的早晚来帮助学生理解,新颖,有趣,学生乐于学,接受起来非常顺利。
组织学生做填图游戏,内容主要是四大岛屿、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著名港口、其他较大城市等,寓教于乐,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