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时间测定(TT)

合集下载

凝血酶时间(TT)操作程序 TT-SOP

凝血酶时间(TT)操作程序 TT-SOP
【方法学评价】
正常质控(混合)血浆时间:11~17秒;
重复性: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CV)≤5%;
瓶间差:瓶间相对极差≤6%。
【检验方法】
凝固法
【检验原理】
待测血浆加入适量的凝血酶溶液,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时间(TT)。
【检验试剂】
测定时的各组成成分
TT试剂:凝血酶、缓冲液、稳定剂、防腐剂
TT缓冲液:缓冲液、稳定剂、防腐剂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2~8℃保存,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版序:2015-5
页码:第2页,共2页
【所需仪器及材料】
仪器:血凝仪、台式离心机;
材料:TT试剂、TT缓冲液;
质控血浆;
试剂准备:TT试剂用规定体积的TT缓冲液复溶。
【检验标本】
类型:血浆
稳定性:﹣80℃保存,不宜超过30天。﹣20℃保存,不宜超过14天。2~8℃保存,不宜超过6小时。22~24℃保存,不宜超过2小时。
检验室
文件编号:
TT-SOP-01-01
凝血酶时间(TT)操作程序
版序:2015-5
页码:第1页,共2页
【检验目的】
用于体外人血浆中凝血酶时间测定,该实验系检查受试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能力的过筛试验。
【检验摘要】
TT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物质存在,SLE,肝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病(纤维蛋白原机能不良血症),FDP增多,异常球蛋白血症或免疫球蛋白增多等疾病。
注意:
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贮血必须使用塑料试管或硅化玻璃管。不宜使用普通玻璃器,避免凝血因子活化。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凝血功能是维持血液在血管内保持液态同时在出血时能迅速形成凝块以止血的重要生理过程。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用于评估体内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可以帮助医生对出血疾病和血栓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本文将对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评估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Ⅶ、Ⅴ、Ⅹ和凝血酶原这些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的活性。

PT延长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缩短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Ⅶ和凝血因子Ⅴ等的活性。

APTT的延长可能提示存在一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疾病。

3.凝血酶时间(TT):TT用来评估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TT延长可能与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异常有关。

4.纤维蛋白原定量(FIB):FIB是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指标,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会被凝血酶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凝块。

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5. D-二聚体(D-Dimer):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可以作为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高水平的D-二聚体可能暗示存在血栓,而低水平则排除了血栓的可能性。

1.出血疾病的诊断: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一些与出血相关的疾病,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功能异常等,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血栓相关疾病的诊断:一些血栓相关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会导致凝血功能的改变。

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血栓,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3.手术和治疗前的评估:在拟进行一些手术或特定治疗前,特别是涉及出血风险的手术,如心脑血管手术、外科手术等,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以便医生做出风险评估和相应的处理。

4.监测抗凝药物治疗: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抗凝药物的疗效,如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以确保其在治疗安全范围内。

凝血谱指标

凝血谱指标

凝血谱指标
凝血谱主要包含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

这些指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辅助诊断多种疾病。

1.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存在异常,是监测
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功能系统的重要指标,对
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友病、肝功能损害或者存在肝病等情况的患者,需要检查凝血功能。

3.纤维蛋白原(FIB):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中的重要蛋白纤维,血浆纤维蛋
白原升高,这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纤维蛋白原的正常值降低,表示患者有出血倾向。

4.凝血酶时间(TT):主要用于检测体内整体凝血状态是否稳定。

此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也是凝血谱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

如果存在出血性疾病或其他血液病,建议到血液科就诊,通过进行凝血谱检查,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再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凝血四项参数

凝血四项参数

凝血四项参数
凝血四项参数通常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凝血障碍或血液高凝状态。

1. 凝血酶原时间(PT):是指在体外加入标准化的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PT 延长可能提示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减少、肝衰竭、维生素K 缺乏等;PT 缩短可能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如血栓形成前期或血栓性疾病等。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指在体外加入标准化的激活剂和钙离子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APTT 延长可能提示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减少、肝素治疗等;APTT 缩短可能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如血栓形成前期或血栓性疾病等。

3. 纤维蛋白原(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它在凝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FIB 升高可能提示血栓形成前期或血栓性疾病等;FIB 降低可能提示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肝衰竭等。

4. **凝血酶时间(TT)**:是指在体外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TT 延长可能提示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异常、肝素治疗等;TT 缩短可能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如血栓形成前期或血栓性疾病等。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凝血酶时间(TT)测定1. 实验原理凝固法确定量的血浆样本(100μl),加入凝血酶时间(TT)反应试剂(50μl)经过一定时间(3min)加湿后,采用波长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中血浆的混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凝血酶时间。

2. 标本采集2.1 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3.8%(w/v)枸椽酸钠0.2ml+静脉血1.8ml,混匀。

3. 标本存放:1小时内(3000r/min×15min)分离血浆,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2~8℃保存不超过4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70℃不超过6个月),只能冻融1次,在37℃迅速解冻,以减低凝血因子的消耗,解冻后立即测试。

4. 标本运输:低温条件下运输。

5. 标本拒收的标准:抗凝剂不符合,采血量不准确,凝固,溶血,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6.1 德国Dade Behring Marburg 公司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每瓶5ml(用配套稀释液溶解)共50人份,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书上有效期,复溶试剂2~8℃保存不超过7天。

6.2 Dade Citrol质控血浆.用蒸馏水1ml溶解后放置30分钟,才能使用或分装。

复溶后,室温保存2小时,2~8℃4小时。

7. 仪器设备:7.1 仪器名称:xxx CA-15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7.2 仪器厂家:xx公司7.3 仪器型号:xxx CA-15007.4 仪器技术参数:7.4.1 速度:最快检测速度180测试/小时,组合检测约140测试/小时7.4.2 试剂位:36个,具冷藏功能。

7.4.3 样本位:50个,可自动连续添加。

7.5 仪器校准程序:7.5.1 校准频率:当方法改变,试剂厂家或试剂型号改变,仪器维修影响测定结果等情况时,必须进行校准。

7.5.2 校准操作:设置标准曲线分析(由仪器提供商指定工程师执行)8. 操作步骤:8.1 检查前准备:8.1.1 清空废液瓶,清空反应杯抛弃槽。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凝血四项内容与正常值及意义乐安中心卫生院钟恒一.凝血因子测定: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活动度:80-120%INR:0.8-1。

23纤维蛋白原(FIB):2-4 g/L二。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各项意义: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

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雪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活动度:80—120% INR:0。

8-1。

2 PT: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其中INR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APTT 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凝血功能检查介绍

凝血功能检查介绍

凝血功能检查介绍凝血功能检查是临床血液学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判断出血或血栓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将从检查原理、常见检测项目、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凝血功能检查。

一、检查原理凝血功能检查是通过不同的实验室技术来评估血管收缩、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因素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随机凝血试验(RP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等。

二、常见检测项目1. 随机凝血试验(RPT):此项检测主要测量血小板数量、质量、功能和血浆凝血因子等;2. 凝血酶原时间(PT):此项检测主要监测凝血因子Ⅶ、Ⅹ、Ⅴ和Ⅱ等活性;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此项检测主要评估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Ⅶ、Ⅹ、Ⅴ、Ⅱ、纤维蛋白原等的活性;4. 凝血酶时间(TT):此项检测主要测量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和纤维蛋白的聚合。

三、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凝血功能检查可用于判别出血和血栓等病理状态。

例如:1. 外科手术前,可以通过凝血功能检查来评估手术后血液凝固状态;2. 患者疾病治疗之前或药物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凝血功能检查来调节剂量或调整治疗方案;3. 对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也可通过凝血功能检查来监测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检测前最好空腹;2. 检测前应停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3. 检测前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饮食和运动;4. 检测时需要精确记录样本采集时间和检测方法。

总之,凝血功能检查是评估患者凝血状态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但也需要注意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出凝血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

出凝血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

出凝血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凝血功能异常是指血液凝固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疾病。

为了评估凝血功能的异常,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1.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评估凝血因子外部激活途径的功能指标。

通常通过在血浆中添加一种酶来激活凝血因子,然后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

结果以所测得的时间与正常值的比值来表示。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凝血因子内部激活途径的功能指标。

通过在血浆中加入一种活化的磷脂质和凝血因子活化剂,然后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

结果以所测得的时间与正常值的比值来表示。

3.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通过将PT结果与国际标准样品的凝血时间进行比较,以纠正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差异。

INR主要用于监测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患者。

4.凝血酶时间(TT):TT是评估凝血因子I、II、V、VIII、X等的功能指标,并用于评估纤维蛋白原的转化成纤维蛋白的速度。

5. D-二聚体(D-dimer):D-dimer是评估凝血系统活化和纤维蛋白溶解的指标。

在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溶解时,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

6.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

凝血功能异常时,血小板计数可能会降低,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

7.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贫血,从而降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

8.凝血因子检测:通过测量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II(血纤维蛋白原)、V、VII、VIII、IX、X、XI、XII和XIII等的活性,可以评估凝血因子的功能。

9.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检测:维生素K是合成肝素(凝血酶抑制剂)所需的物质。

通过测量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活性,可以评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功能。

10.抗凝血物质检测:抗凝血物质如抗凝血酶III(抗凝血酶C)、蛋白C和蛋白S等,通过测量它们的活性来评估抗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解读

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解读

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解读凝血功能是人体在出血时迅速止血的机制,它包括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凝血因子介导的病理过程。

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能够反映出人体止血机制的各个层面与环节的功能状态,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将就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解读作一详细介绍。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价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通常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和纤维蛋白原的功能。

INR是根据PT结果和特定的校正系数计算而得,它主要用于评估抗凝治疗的疗效。

正常情况下,PT为10-14秒,INR为0.8-1.2、如果PT和INR的结果增加,就可能表示有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价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常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APTT为25-36秒。

如果APTT延长,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全。

3.凝血酶时间(TT):TT是评价凝血系统凝血酶生成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TT为14-21秒。

如果TT延长,可能意味着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4.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最重要的凝血蛋白,它在出血时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

正常情况下,FIB的浓度为2-4g/L。

如果FIB浓度降低,可能表示凝血功能异常。

5.凝血酶原活动(FⅡ):凝血酶原是凝血因子Ⅱ的前体,它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FⅡ的活性为70-120%。

如果FⅡ活性降低,可能表示凝血功能异常。

6.抗凝血酶Ⅲ(AT):AT是一种抑制凝血酶活性的血浆物质,它能抑制血栓的形成。

正常情况下,AT的活性为80-120%。

如果AT活性降低,可能表示凝血功能异常。

7.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维持血液凝固和修复血管损伤的主要细胞成分。

正常情况下,PLT的计数范围为150-400×10^9/L。

如果PLT计数减少,可能表示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凝血系统发生了失调。

血凝指标及意义

血凝指标及意义

血凝指标及意义血液凝结是人体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过程之一。

在血液凝固的调节中,血凝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血凝指标的定义、常用的凝血指标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血凝指标的定义血凝指标,顾名思义,是用来评估血液的凝结能力的指标。

它们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血液常规检测指标,用于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另一方面,它们还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一些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

二、常用的血凝指标1. 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衡量凝血因子活动状态的指标。

它测量了血液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PT的时间范围为11-13.5秒。

2.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凝血因子活动的敏感指标。

它测量了凝血通路中各个凝血因子的活性以及血小板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APTT的时间范围为25-35秒。

3. 血小板计数(PLT):PLT是测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指标。

血小板是参与血液凝结的重要成分,对止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450×10^9/L。

4. 凝血酶时间(TT):TT是测量血液中形成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它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Ⅰ、Ⅱ、Ⅴ、Ⅷ和纤维蛋白原等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TT的时间范围为14-18秒。

三、血凝指标在临床中的意义1. 评估凝血功能:通过监测血凝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当PT和APTT延长时,可能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2. 引导抗凝治疗:某些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需要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血凝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抗凝治疗的剂量和监测治疗效果。

3. 评估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是评估出血倾向的重要指标。

过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而过高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诊断凝血功能异常:血凝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如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等。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一.凝血因子测定: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 以上异常。

活动度:80-120% INR:0.8-1.23纤维蛋白原(FIB):2-4 g/L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各项意义: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

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雪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活动度:80-120% INR:0.8-1.2PT: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其中INR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APTT 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凝血功能 检测方法

凝血功能 检测方法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有: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于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悬
液和Ca2+,观察血液凝固所需时间,正常参考值为12±1s;
2.凝血酶时间(TT):系检查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一种试验,纤维
蛋白原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重要凝血因子,如缺少可发生凝血机制障碍;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
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Ca2+,观察血液凝固所需时间,是内源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
4.纤维蛋白原(FIB):在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使血
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来判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医学检验 APTT、TT、PT、分别是用什么检测的_

医学检验 APTT、TT、PT、分别是用什么检测的_

医学检验 APTT、TT、PT、分别是用什么检测的?近几年,我国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以及检验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以及预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发展状况。

与血常规检查比较,凝血检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

但大部分人群并不了解APTT、TT、PT的测定原理及意义,尤其是不知道APTT、TT、PT是用什么检测的。

为此,我们结合部分专家的观点、看法,针对APTT、TT、PT的原理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1、APTT、TT、PT的测定原理1.1APTTAPTT,中文称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在37℃条件下,将受检者的血标本中加入APTT试剂、钙离子,观察血浆凝固所需时间的过程。

该项指标普遍用于诊断内源、共同凝血途径中遗传与获得性凝血因子缺陷,以及评估肝素抗凝治疗,同时对除了Ⅶ因子之外的全部凝血因子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当然了,也可以解释为试剂中有磷脂但没有组织因子。

APTT试验的开展期间,先准备硅酸盐、高岭土、硅藻土等血浆接触表面激活剂,将其加在血浆中,然后继续添加稀释磷脂、钙剂,完成所有操作后开始计时,当见到血凝块形成,即可停止计时。

1.2TT采集血标本,确定一定量后,加入凝血酶时间反应试剂,共50μl,经过加温处理3分钟后,选择使用波长660nm光照射样本,通过观察、测定散射光光强度,判断凝血期间的血浆混浊度,再通过标准曲线,即可求出凝血酶时间。

1.3PTPT,中文全称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在受检者血标本中加入组织因子、钙离子,促使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化,然后观察血浆凝固时间即可。

注意的是,在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过程中,组织因子的使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目前,该项指标在外源凝血系统中已成为一项灵敏度较高的指标。

目前,针对APTT、TT、PT的监测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例如手工法、半自动、全自动,但这些方法的施行需要配合当下条件才行。

为此,结合部分专家提出的部分内容,学习一下APTT、TT、PT是如何检测的。

血浆凝血酶时间(TT)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浆凝血酶时间(TT)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浆凝血酶时间(TT)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是反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过程有无异常的筛检指标之一。

2、TT 延长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浓度减少或功能异常以及血液中存在相关的抗凝物质(肝素、类肝素等)。

二、实验原理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是凝血的共同途径。

在37℃条件下,在待检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化”凝血酶后直接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 TT。

三、检测方法(一)试剂1、0.109mol/L枸橼酸钠溶液。

2、凝血酶溶液:可将浓凝血酶液加生理盐水直至正常人对照血浆的凝固时间为16~18秒。

3、健康人对照血浆。

(二)器材离心机、37℃水浴箱、微量加样器、注射器、试管、秒表或全自动血液凝固仪等。

(三)操作1、试管法①标本采集和处理常规静脉采血1.8ml加人含0.109mol/L枸橼酸钠溶液0.2ml的试管中,充分混匀,3000r/min离心20分钟,分离乏血小板血浆。

②预温将正常对照血浆和待测血浆0.1ml分别加人试管中,放置37℃水浴预温5分钟。

③测定试管中分别加入0.1ml凝血酶溶液,立刻混并启动秒表计时。

④观察计时在明亮处观察试管内液体的流动状态,当液体流动减慢或出现混浊时,停止计时,记录凝固时间。

重复测定2~3次取平均值作为正常对照TT值。

⑤采用同样方法测定受检血浆的TT值。

2、血凝仪法: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参考区间16~18 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为异常。

由于试剂中凝血酶浓度不同,其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因此每个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

五、注意事项1、标本需用枸橼酸钠抗凝, 肝素或 EDTA抗凝血浆不宜作本试验。

2、采血后宜在1小时内完成检测,室温下保存不应超过3小时,4℃下保存不超过4小时。

3、已稀释好的凝血酶溶液要尽快使用,若置于4℃下须在3天内使用。

4、TT测定时,所加入血浆的凝血酶试剂的浓度对其结果影响极大,将对照血浆的TT值调在16~18秒,再测标本较为合适。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出凝血4.1凝血酶时间(TT)测定(第四版)出凝血4.2原理:在37℃条件下,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出凝血4.3标本处理: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下,采空腹静脉血(急诊病人除外)。

采血者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使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标本。

最好不与其它实验一起采集而使血液停留在针管的时间延长。

采完血后,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试管,避免产生气泡;然后迅速将血液和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避免用力震荡。

全血要在1小时内分离血浆。

分离乏血小板血浆时,要在室温下3000rpm离心10分钟,室温下可存放4小时。

全部试验不能在4小时内完成,应将乏血小板血浆分装在0.5~1.0ml的小试管中快速冷冻,储存于-20℃冰箱中。

冷冻过的标本不能再次冷冻,否则结果会不准确。

冷冻血浆融化时,应将盛冷冻血浆的容器置于37℃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

出凝血4.4 试剂:TT试剂购于天津威士达公司:德灵Test Thrombin Reagent试剂(试剂盒代号OWHM13)。

内含凝血酶测定试剂冻干品:标准浓度的牛凝血酶,牛白蛋白;凝血酶测定试剂缓冲液(25mmol/l,PH7.4)。

按要求的量用缓冲液溶解小瓶中的试剂,测试之前必须将试剂溶解液预温到37℃。

复溶的试剂从冰箱中取出后室温平衡15min后上机分析。

出凝血4.5 仪器:使用Sysmex公司的CA-7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

出凝血4.6 操作:按仪器操作步骤执行标准操作。

出凝血4.6.1开机:按下机器侧面的POWER 按钮。

开机后机器进行自检,当屏幕上边显示“Ready:”时可以进行试验。

出凝血4.6.2检查消耗品:1、准备反应杯:打开仪器上盖装反应杯的盖子查看反应杯是否够量,不足时,需及时添加。

(一次性最多可放1000 个杯子)2、准备试剂:按照仪器对试剂的要求,把试剂准备好,放到仪器内相应位置,注意查看试剂的量和有效期。

凝血酶时间TT测定作业指导书

凝血酶时间TT测定作业指导书

凝血酶时间TT测定作业指导书
1. 实验原理:
在待测血浆中加入标定的凝血酶溶液,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当待测血浆中的抗凝物质增多或纤维蛋白含量异常时,凝血酶时间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 标本采集:
2.1 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
3.8%(w/v)枸椽酸钠0.2ml+静脉血1.8ml,混匀。

3. 标本存放:1小时内(3000r/min×10min)分离血浆,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2~8℃保存不超过4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70℃不超过6个月),只能冻融1次,在37℃迅速解冻,以减低凝血因子的消耗,解冻后立即测试。

4. 标本运输:低温条件下运输。

5. 标本拒收的标准:抗凝剂不符合,采血量不准确,凝固,溶血,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
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盒,主要成分由液态凝血酶试剂组成。

其中凝血酶的主要成分为猪凝血酶。

7. 仪器设备:。

凝血5项看不懂?满满的干货请收好!

凝血5项看不懂?满满的干货请收好!

凝血5项看不懂? 满满的干货请收好!在多种疾病诊治过程当中可发现,凝血常规5项多与患者止凝血有关。

因此,大多数止凝血疾病,均可常规凝血5项的检测,给予一定的提示。

那么,凝血5项包含哪些,如何检测,以及异常的解读,若理解到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以及患者。

1.凝血5项有哪些?凝血5项包含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指数(INR)、凝血酶时间测定(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

通过凝血5项检查,可对人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明确评判,同时,凝血5项功能检查在临床治疗当中,多运用于存在异常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诊断环节当中。

例如,患者在出现皮肤粘膜大片瘀斑时,需接受凝血5项检查,评判患者皮肤瘀斑是否与自身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同时,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前也需接受凝血5项检查。

通过凝血5项,可对于患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所了解,若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易导致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术后,出现出血不止等诸多问题。

对此,需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纠正,从而实施手术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凝血5项的检测2.1 凝血酶原时间(PT)PT指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能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而使血浆凝固,记录血浆凝固所需时间。

我科PT指标的正常范围为9~14s,若与正常范围相对比,延长超过3s以上具有临床意义。

2.2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指在37℃下以激活剂激活凝血因子ⅩⅡ和ⅩⅠ,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催化表面,在钙离子共同参与下,观察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我科APTT指标的正常范围为20~40s,该指标与正常范围相对比,延长超过10s以上具有临床意义。

2.3 国际标准化指数(INR)INR指标是将研究样本PT值与正常PT值相对比,所得出的研究数据。

正常范围为0.9~1.1s。

2.4 凝血酶时间测定(TT)TT指在待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血液凝固的时间为凝血酶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酶时间测定(TT)
一、测定原理:
1、在凝血酶作用下,待检血浆中纤蛋白原变位纤维蛋白。

当待检血浆中抗
凝物质增多是,凝血酶时间延长。

二、标本要求:
1、凝血专用管(CTAD管,枸椽酸钠0.109M,蓝帽)抽取静脉血至刻度线,
充分混匀。

1000转离心10分钟后2小时内测定完毕。

2、测定量 100ul血浆
三、试剂:
1、STAGO公司原装试剂STA®-THROMBIN®
2、保存条件:2-8℃
3、使用条件:使用前干粉与稀释液混匀,放入搅拌珠,以保持试剂为混悬
液,条码扫描后放入仪器试剂柜特定位置。

四、仪器和材料:
1、STA全自动血凝仪
2、含有磁珠的反应杯
五、标准和质控:
1、预定标,标准曲线由厂家在试剂中提供。

2、质控品为原装STA-COAG CONTROL N+P两批号定值血浆干粉,保存条件
2-8℃。

使用前加蒸馏水1ml,混匀即可使用,试剂开启后在试剂柜内稳定8小时。

编写:伍海波制定日期:2011.12.1
六、操作程序:
1、装卸试剂:F2键打开试剂柜,条码扫描后确认试剂量,放入特定孔(带搅拌珠混匀功能)即可。

2、定标与室内质控:更换试剂批号时仪器根据每批试剂的标准曲线自动定标,24小时室内质控自动测定一次,未通过则仪器会提示报警。

3、标本测定:F1键打开标本柜,输入号码后随机插入标本孔,选择测定项目后关闭标本柜。

吸样针加100ul血浆入反应杯,预温240秒后加入50ul TT试剂并开始计时。

秒数计算均由仪器根据曲线自动完成换算。

4、传送并核收结果。

5、注意事项:
a、血量与抗凝剂比例适宜,离心时间充分以确保血浆中无血小板干扰测定
结果。

b、标本无凝固。

七、计算和参考值
由仪器自动完成,正常参考值:14-21秒
编写:伍海波制定日期:2011.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