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赠刘景文》一、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文本选自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赠刘景文》。
通过这篇诗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形势的深思和忧虑。
通过学习这篇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赠刘景文》,使学生了解黄庭坚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体会到友情的真挚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分析《赠刘景文》的内容和体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文中对友情的表达和对时局的忧虑,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文诗,《赠刘景文》。
2.导入问题:你们对友谊有什么看法?你们最重视的是怎样的朋友?为什么?请思考一下。
Step 2: 学习课文 (30分钟)1.教师先向学生介绍黄庭坚的背景和作品概况,并简要介绍《赠刘景文》的作者、时代背景和写作动机。
2.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并进行分析解读。
指导学生发现诗中表达的主题、情感及修辞手法等。
3.学生跟读课文,反复品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体悟。
Step 3: 文学鉴赏和思考 (25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从意境、表达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Step 4: 同学交流和讨论 (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就所学内容进行发言和交流。
2.学生代表依次陈述自己组的讨论意见,并就其他组的意见提出补充和反驳。
3.教师适时提问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发表意见。
4.整个班级共同总结归纳课上讨论的观点和心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Step 5: 作文训练 (15分钟)1.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的内容,写一篇文章,围绕“友情”或“时局忧虑”进行展开。
赠刘景文优秀的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优秀的教学设计赠刘景文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赠刘景文教学设计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赠刘景文》学习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一、课前预习1.试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2、把我会认的字加上拼音读一读。
3、自制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4、通过读感悟本课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不会读的指读。
2、谁能把这首古诗正确流利的赌一次呢?3、师生评价三、谈话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两次。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课件1学生再读课题。
三、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四、学习生字:1.默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出示生字,指明读,齐读,1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4.词语练习课件3五、书写指导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于、枫2、学生认读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7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课题4、古诗两首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课型新授主备何继娥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重、难点1、重点是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是通过反复朗读,能领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案导案课前预习:1.把古诗读熟。
2.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记生字并组词。
第一课时一、开启智慧窗——激趣导入1.出示苏东坡画像,了解苏东坡: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它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
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2.师:苏东坡是怎样用诗描绘这秋景呢?请自由朗读诗歌:《赠刘景文》。
二、智慧加油站——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古诗《赠刘景文》,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熟。
不会认的字借助课文下面的生字注音认读,并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三、智慧大比拼——全班交流,检测读文和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2.点名认读词语,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指名读古诗。
三、我是智多星——小组合作,理解内容1.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词义。
4.小组质疑: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之处?四、智慧大舞台——全班交流,深入读文(一)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3.小组汇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色?4.看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
6.多种方式朗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情相关的主题,例如“如何表达对朋友的感谢”。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仿写一首表达友情的古诗。这个创作活动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古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诗中“橙黄橘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也寓意着友情的丰富多彩。通过分析诗句,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艺术表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体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最是”一词的用法,我会通过对比其他诗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并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关键词语的解析:掌握诗句中的“橙黄橘绿”、“最是”等词语的含义,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诗歌意境的体会:通过分析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在诗词创作实践方面,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可以提供一定的模板和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度。
-在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上,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不仅停留在对诗词表面的欣赏,而是能够从文化、情感、艺术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引导性问题来实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友情在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如何向朋友表达你的关心?”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芙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赠刘景文》学习目标:仁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文叭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类之情。
3. 喜欢背诵古诗。
一.课前预习1 •试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2、把我会认的字加上拼音读一读。
3、自制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4、通过读感悟木课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诗。
二、检査侦习悄况。
仁认读生字。
不会读的指读。
2、谁能把这首占诗正确流利的赌一次呢?3. 师生评价三、谈话导入:仁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來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占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來赞英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來学习一首描写秋天芙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庆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題两次。
3. 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 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來C苏轼喝着酒•非常岛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课件1学生再读课题。
三.初读古诗仁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x反馈:抬名读(谁愿总: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四.学习生字:1 •默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來。
2、出示生字,指明读,齐读,13.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4•词语练习课件3五、书写抬导K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于、枫2.学生认读3. 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说课稿第1篇】《赠刘景文》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赠刘景文》,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设计理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赠刘景文》是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金秋时节”中《古诗三首》的第二首古诗,它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诗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
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
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因为这是二年级学生升入三年级学习的第二首古诗,依据学生知识水平,单元主题以及课标对中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特制订本节课教学目标是:1.会认“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意,从荷尽、菊残、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教学重难点是: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设计理念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
本课侧重从诗句入手想象画面、抓关键词语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补充资料体会诗情、背诵积累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诗文进行对话,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说教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秋景入手,由生活走进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赠刘景文优秀的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赠刘景文教学设计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赠刘景文》学习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一、课前预习1.试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2、把我会认的字加上拼音读一读。
3、自制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4、通过读感悟本课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不会读的指读。
2、谁能把这首古诗正确流利的赌一次呢?3、师生评价三、谈话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两次。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赠刘景文》这首古诗。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描绘的秋末冬初的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
(2)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支持,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2、教学难点(1)感受古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将古诗中的情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生字、生词和难以理解的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色特点。
(2)提问学生:在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大自然会有怎样的变化?(3)引出课题《赠刘景文》,介绍诗人苏轼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3、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生字卡片,教学“赠、刘、残、犹、傲、君”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结合诗句,理解“荷尽、菊残、擎雨盖、傲霜枝”等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讨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的含义,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品《赠刘景文》的背景和创作思想;2.理解《赠刘景文》的意境和艺术风格;3.分析诗中的意境表达和修辞手法;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赠刘景文》的意境和艺术风格;2.分析诗中的意境表达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诗歌《赠刘景文》;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3.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李白的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赠刘景文》的背景(10分钟)教师介绍《赠刘景文》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这首诗是李白因想念友人而创作的。
同时,介绍诗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阅读诗歌(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赠刘景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并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4.分析意境表达(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现自己的爱与思念。
同时,让学生体会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运用。
5.学生发言互动(15分钟)学生发言表达自己对《赠刘景文》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文学鉴赏心得。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诗歌中的意义和美感。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赠刘景文》的意境表达和艺术特点。
鼓励学生多多欣赏优秀诗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背诵《赠刘景文》中的部分段落,并写下自己的感悟;2.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写出自己的文学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讲解《赠刘景文》的背景和意境表达,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美感。
通过学生的发言互动,激发了学生的文学兴趣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安排,巩固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鼓励学生多多欣赏优秀诗歌,培养其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赠刘景文教案3篇
赠刘景文教案篇1:赠刘景文教案1《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和诗句,感悟诗境。
教学模式:愉快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解诗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级我们学过杨万里的《小池》你们记的吗?(学生齐背)这首诗里是怎么描写了荷花的?(出示荷花图)(2)(出示第二幅荷花图)与上一幅图比较荷花有什么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盛夏时,荷花怒放,还是用杨万里的诗来形容,那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看图)到了秋末冬初只剩下枯枝败叶。
今天我们学习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这首诗《赠刘景文》,就有对秋末冬初荷花的描写。
板书课题。
理解“赠”。
4、质疑课题。
5、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读懂了这首诗,你们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顺。
1、师范读。
2、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生齐读、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4、反馈:(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三、解字词、明诗意过渡:碰到读不好的时候,就要这样反复进行训练,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多读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意思。
张老师考考大家,这首诗是写了哪个季节?既然写的是秋末冬初,我们一定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
1、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尽:完,指凋谢。
(2)擎雨盖:指荷叶擎,用手做一个动作,看看这个字,下面是个手,向上托。
部编版《赠刘景文》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赠刘景文》(含达标训练)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含达标训练)教学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试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2、把我会认的字加上拼音读一读。
3、自制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4、通过读感悟本课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不会读的指读。
2、谁能把这首古诗正确流利的读一次呢?3、师生评价三、谈话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两次。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课件1学生再读课题。
三、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四、学习生字:1、默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出示生字,指明读,齐读,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4、词语练习课件五、书写指导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于、枫2、学生认读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指导书写六、细读品味1、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课件42、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课件5(1)荷尽课件6: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赠刘景文》 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赠刘景文》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荷尽”“菊残”“傲霜枝”等。
(2)体会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对友人的勉励这一写作手法。
2、难点(1)领悟诗歌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和情感,理解诗人为何在秋冬之景中寄予对友人的鼓励。
(2)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和重点语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和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秋冬季节的感受。
(2)提问学生: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通常会有怎样的心情?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生词。
(3)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
3、理解诗意(1)讲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如“赠”“刘景文”“擎雨盖”“犹有”等。
(2)结合图片和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描绘了荷花凋谢,荷叶枯萎的景象。
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展现了菊花虽然凋零,但枝干仍然在寒风中挺立。
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提醒友人要记住这一年中美好的时光。
第四句“最是橙黄橘绿时”,强调了秋冬季节橙子和橘子成熟的丰收景象。
4、体会情感(1)组织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写秋冬之景来赠给友人?(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鼓励友人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和坚强。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初稿〕下冶二小刘燕平教学目的:1、会认“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老师先来做一个采访,一年四个季节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师:古代大诗人们也爱写诗赞美自己喜欢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风光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快乐,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读通诗文、感知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应:〔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师: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师帮助指正读中出现的问题。
〔赠与景是后鼻音,擎、残、犹、橙比拟难读。
〕三、反复朗读、尝试理解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反应:〔根据学生的答复相机教学〕〔1〕擎雨盖出示多媒体视频,引导学生想象荷花在夏季的样子和作用,指导观察搜集夏季荷花的图片,体会荷花此时的活力勃勃。
〔2〕荷尽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
〔理解“尽、擎雨盖〞〕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老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精选9篇)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精选9篇)《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荷尽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刘”。
2、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题: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们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
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古诗两首》。
(相机板书)2、生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3、书写“首”字。
二、教学《赠刘景文》(一)故事铺垫,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书写“刘”字。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自由读课文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2、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指名说,板书:荷菊)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①出示荷花荷叶图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理解:擎雨盖③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①出示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
出示菊残图(重叠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②理解“傲霜枝”。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师:那你们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③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④对比朗读。
⑤书写“枝”字。
6、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①师: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②出示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书:橙橘秋之美)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指名回答,齐读诗句。
③书写“记”字。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而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通过图片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词意,迅速解开质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师: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7、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五)书写生字:首刘枝记1、师: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这四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
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2、集体评价。
三、全文总结四、板书设计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荷菊秋之美橙橘山行教材简介:杜牧的《山行》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目标预设: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2、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
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导航策略: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
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二、读诗题,知诗人1、出示《山行》。
读读课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在山间行走)介绍作者杜牧:唐朝晚期著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大小杜。
(让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杜牧在山间行走,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诗吧。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深秋呢?(“霜叶”“寒”“晚”表示季节)1、创设情境:深秋,天气已经很冷。
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2、出示彩图,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
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1)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人家在什么地方?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过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2)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
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枫林晚”(1)看图想象: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感情诵读体会(2)理解“坐”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如何?“霜叶红于二月花”(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四、感情朗读,学会背诵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五、生字教学1.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径、枫”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是上宽而扁,下长而宽。
4. 学生练习。
5.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作业设计★美美地背诵古诗,说说意思★★请你画一幅秋景图,然后配上这首古诗,并把古诗美美地背诵给父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