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

合集下载

丙丁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丙丁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丙丁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
丙丁酚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被广泛应
用于临床医疗。

最近,对丙丁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新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首先,丙丁酚具有镇痛作用。

这是因为丙丁酚通过作用于中枢神
经系统,阻断传入性疼痛信号的传导。

研究发现,丙丁酚可以增加中
枢神经系统内的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从而增强GABA的抑制
性神经传递作用。

这可以减少痛觉传导的激活,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此外,丙丁酚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丙丁酚可以通过抑制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中的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炎症相关
的疼痛。

丙丁酚还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

丙丁酚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丙丁酚可以用于镇痛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丙丁酚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包括骨科
手术后的疼痛、癌症疼痛、神经性疼痛等。

丙丁酚还可以用于产后疼
痛的镇痛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丙丁酚还可以用于辅助麻醉。

研究发现,丙丁酚可以减少
手术过程中的镇痛药物使用量,降低麻醉的副作用。

丙丁酚还可以减
少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

总之,丙丁酚作为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和
抗炎作用。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和麻醉的辅助。

然而,
丙丁酚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镇静等。

因此,在使用丙丁酚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安
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1. 引言1.1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dexmedetomidine)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和抗焦虑等效果。

近年来,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地佐辛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通过激活α2受体产生镇痛和镇静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疼痛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与传统镇痛药物相比,地佐辛具有较少的呼吸抑制作用和更快的恢复期,使其成为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地佐辛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类型的术后镇痛中,包括心脏手术、脑部手术、腹部手术等。

研究表明,地佐辛可有效减少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地佐辛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也受到了关注,如与麻醉药、镇痛药等的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展现出明显的潜在优势,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多地关注于优化用药策略、探索新的联合应用方式,以进一步提升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2. 正文2.1 地佐辛的药理特点及作用机制地佐辛是一种合成的局部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过程来达到镇痛效果。

地佐辛主要通过阻断钠通道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突发,使疼痛信号无法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地佐辛还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元内的钙离子流入,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地佐辛还具有镇痛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影响局部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

地佐辛可以降低组织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细胞外液的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的感觉。

地佐辛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和影响局部炎症反应两种机制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其药理特点在于作用局部、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因此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2.2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在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研究成果总结
硬膜外阻滞镇痛是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能够显著缓 解分娩疼痛。
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程的影响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 步研究。
实施分娩镇痛需要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药物配伍,同 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分娩镇痛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镇痛药物配伍对分娩镇痛的效果 和安全性。
联合使用非药物性和药 物性镇痛方法,以获得 更好的镇痛效果。
通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 特定动作和呼吸技巧, 减轻分娩疼痛。
建立家庭化产房,使产 妇在家人陪伴下进行分 娩,减轻心理压力和疼 痛程度。
03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1 2
缩短产程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缩短活跃期的时间,但对 于潜伏期和第二产程的影响较小。
实施效果
关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有人认为它可以显著减轻疼痛,但也有人担心它可能会影响产程和 胎儿安全。
安全性
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人担心麻醉药物可能对母亲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包括低血压、头痛、呼吸困难等。
分娩镇痛对策
制定实施标准
针对分娩镇痛的争议,应制定实施标准,明确适 应症、禁忌症、实施时机、药物选择等,以确保 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政策与培训
政府和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分娩镇痛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培训活动,以提 高医护人员的镇痛技能和意识。
分娩镇痛的多种方法
非药物性镇痛
药物性镇痛
联合镇痛
自然分娩镇痛
家庭化产房
使用非药物性方法来缓 解分娩疼痛,如呼吸法 、按摩、水中分娩等。
使用药物来进行分娩镇 痛,如肌肉注射麻醉性 镇痛药、硬膜外阻滞等 。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dexmedetomidine)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兴奋剂,在临床上用于镇痛、镇静和辅助麻醉。

近年来,地佐辛作为术后镇痛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组织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来发挥镇痛效果。

地佐辛能够通过中枢的α2受体来抑制痛觉传导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轻术后疼痛。

地佐辛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术后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阻断痛觉传导通路,达到镇痛的效果。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持续静脉输注,在术后的疼痛管理中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另一种是通过局部给药,如局部注射或局部浸润,直接在手术切口处提供镇痛效果。

相比于其他镇痛药物,地佐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作用时间,从而能够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

研究表明,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能够显著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术后镇痛药物的总用量,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另一项Meta分析研究也显示,与传统的镇痛方法相比,地佐辛能够显著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副作用也需要注意。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

因为地佐辛是一种麻醉辅助药物,对呼吸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使用地佐辛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

参考文献:1. Tobias JD. Dexmedetomidine: applications in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and pediatric anesthesiology. Pediatr Crit Care Med. 2007;8(2):115-131.2. Kulkarni KR. Dexmedetomidine: new avenues. J Anaesthesiol Clin Pharmacol. 2011;27(3):297-302.3. Su X, Meng ZT, Wu XH, et al. Dexmedetomidine for prevention of delirium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6;388(10054):1893-1902.4. Gao X, Xing W, Xu X. Dexmedetomidine-based perioperative analgesia in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A meta-analysis. BMC Anesthesiol. 2018;18(1):77.。

急诊患者疼痛评估与镇痛治疗的新进展

急诊患者疼痛评估与镇痛治疗的新进展

急诊患者疼痛评估与镇痛治疗的新进展引言急诊病人往往面临疼痛问题,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急诊患者疼痛评估与镇痛治疗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急诊患者疼痛评估与镇痛治疗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急诊患者疼痛评估急诊病人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首要步骤。

传统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患者自我报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受到患者主诉的影响等缺点。

近年来,一些新的疼痛评估工具逐渐应用于急诊科,例如数字疼痛评分、疼痛肌张力评估等。

这些新的评估工具能够客观地评估疼痛状况,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另外,近期一些学者提出了机器学习算法在急诊患者疼痛评估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理指标、言语特征等数据,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辅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急诊患者镇痛治疗针对急诊患者疼痛问题,合理的镇痛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急诊镇痛治疗包括镇痛药物的给予和物理治疗等。

然而,药物治疗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依赖性,物理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一些新的镇痛治疗方法逐渐在急诊科得到应用。

例如,锥体束神经阻滞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针对特定病因性疼痛进行精准的治疗,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降低治疗风险。

此外,个体化镇痛治疗也备受关注。

通过基因检测、疼痛类型识别等方法,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镇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急诊患者疼痛评估与镇痛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新的评估工具和治疗方法在提高疼痛管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新技术的应用,更多研究成果的推出,为急诊患者的疼痛管理提供更多可能性和选择。

2024年麻醉性镇痛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麻醉性镇痛药市场发展现状

麻醉性镇痛药市场发展现状简介麻醉性镇痛药(Anesthetics and Analgesic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手术、临床治疗和疼痛管理的药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麻醉性镇痛药市场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本文将分析当前麻醉性镇痛药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麻醉性镇痛药市场规模约为20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推动:手术和临床需求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手术和临床治疗需求的增长成为麻醉性镇痛药市场的主要拉动力。

老年人群体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手术和临床治疗需求,从而促进了麻醉性镇痛药市场的发展。

疼痛管理需求随着疼痛管理观念的不断普及,麻醉性镇痛药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不仅在手术后的疼痛管理中,麻醉性镇痛药也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

这一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市场竞争麻醉性镇痛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制药公司、医疗设备公司和研发机构。

以下是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1.赛诺菲(Sanofi)2.强生(Johnson & Johnson)3.拜耳(Bayer)4.辉瑞(Pfizer)5.罗氏(Roche)这些公司通过研发新产品、合作与并购等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对麻醉性镇痛药的监管加强,也对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市场分析麻醉性镇痛药市场根据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可以进行进一步划分。

产品类型市场上常见的麻醉性镇痛药产品包括:局部麻醉剂、全身麻醉剂和镇痛药物。

全身麻醉药物市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手术中的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领域包括手术、临床治疗和疼痛管理。

目前,手术领域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疼痛管理观念的普及,疼痛管理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逐渐增加。

市场前景未来,麻醉性镇痛药市场的发展前景乐观。

以下几个因素将推动市场的持续增长:1.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提高手术和临床治疗的质量,从而促进麻醉性镇痛药的需求。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是一种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具有镇痛、抗炎和抗菌作用,适用于各种手术术后镇痛。

本文将介绍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进展。

一、地佐辛的药理作用地佐辛主要通过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从而达到局部麻醉和镇痛的效果。

其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通道,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感知。

地佐辛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二、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地佐辛在各种手术术后镇痛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骨科、普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领域。

对于常见的手术如拇外翻、切除乳腺肿瘤、胆囊切除、阑尾炎切除、膝关节置换等,地佐辛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

在骨科手术中,地佐辛常用于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镇痛。

地佐辛在术后24小时内通过全麻和骶管阻滞术给药可显著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普外科手术中,地佐辛术后镇痛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镇痛需求,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后恢复的质量。

在妇产科手术中,地佐辛也常用于宫腔镜手术、宫颈锥切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手术的术后镇痛。

地佐辛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剂量和给药方式要根据不同手术和患者的疼痛程度来确定。

通常地佐辛可以通过静脉给药、局部注射或患部贴敷等方式给药。

在术中骨科手术时,可采用联合使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的方式,在手术部位注射地佐辛,术后可继续应用地佐辛贴敷或静脉给药。

对于腹腔镜手术,可在手术结束后通过腹腔内和盆腔内注射地佐辛。

在妇产科手术中,地佐辛可通过宫颈内口、子宫颈环支、宫腔等直接注射,也可通过静脉推注给药。

手术后疼痛管理的新进展和技术

手术后疼痛管理的新进展和技术

手术后疼痛管理的新进展和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后疼痛管理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传统上,手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且困扰患者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延长康复时间。

然而,在最近几年里,新进展和技术已经为手术后疼痛管理带来了巨大的突破。

本文将探讨一些新兴的方法和技术,并讨论它们在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一、神经阻滞技术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麻药或其他药物阻断感觉信号传递的方法。

这种技术已经在手术中广泛应用,并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目前,常见的神经阻滞技术包括硬膜外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周围神经阻滞。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特定部位或区域实施,并且具有安全、可重复使用以及可逆转等优点。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神经阻滞在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镇痛泵镇痛泵是一种可以持续输入硬膜外或静脉麻药的装置。

通过镇痛泵,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控药物输注速度,并实现个性化的疼痛管理。

相比于传统的按需给药方法,镇痛泵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疼痛水平,并避免药物过量使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镇痛泵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和便携化,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无创神经刺激技术无创神经刺激技术是一种通过电流或声音刺激神经系统以减轻疼痛的方法。

这种技术不需要穿刺操作,因此更加安全和方便。

常见的无创神经刺激技术包括经皮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

这些技术可以调节神经活动,改变疼痛信号传递路径,从而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虽然无创神经刺激技术在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还相对较新,但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四、多模式镇痛策略多模式镇痛策略是一种综合利用不同治疗方式来管理手术后疼痛的方法。

通过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可以更全面地控制患者的疼痛。

例如,可以同时使用药物和神经阻滞技术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在围手术期进行物理治疗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提供心理支持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等。

纳布啡临床应用新进展

纳布啡临床应用新进展

2019年9月下综 述纳布啡临床应用新进展纪东月,贺翠莲*包头医学院中心临床医学院/包头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摘要】纳布啡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亲脂类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型止痛药,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芬太尼的镇痛作用相当于纳布啡的80多倍。

纳布啡的阿片拮抗效应为烯丙吗啡的1/4,为喷它佐辛的10倍。

盐酸纳布啡本身在剂量等于或低于其镇痛剂量时具有很强的阿片受体拮抗作用。

纳洛酮与纳布啡之间的效应比为25-50:1。

因其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轻,血流动力学平稳及成瘾性低、不增加组胺释放等优点,临床上用于缓解中到重度疼痛。

【关键词】纳布啡;新型亲脂类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型止痛药;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202-021 药理作用、药物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盐酸纳布啡的化学结构与纳洛酮和羟吗啡酮相似,能与κ、δ和μ受体结合,有较强的κ受体激动和部分μ受体拮抗作用,κ受体激动仅产生轻微的呼吸抑制作用,且有封顶现象。

μ受体的激动会产生镇痛及呼吸抑制等作用。

WARD SJ[1]等人在拮抗了μ受体以后再应用纳布啡时,发现其镇痛作用并无明显减弱,以此证实了纳布啡的镇痛作用是以κ受体为主。

有研究表明,肌注或静脉注射,纳布啡剂量达0.15mg/kg 时,镇痛效果与呼吸抑制程度其相当于吗啡,但在加大剂量至0.4mg/kg以上时,其呼吸抑制和镇痛效能有封顶效应。

研究者[2]发现,20 mg纳布啡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升高8%。

但剂量为40mg时,增加肺动脉压的作用被逆转。

应用纳布啡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即使对于冠心病患者,其血压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纳布啡[3]用于急性心梗早期镇痛效果满意,即使剂量高达50 mg也无明显的心肺副作用。

纳布啡使休克大鼠[4],心输出量、心率和dP/dt增加,而总外周阻力不变。

Muldoon等人[5]还发现纳布啡并不引起失血性休克小鼠的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上升。

酒石酸布托啡诺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酒石酸布托啡诺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酒石酸布托啡诺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摘要】目的了解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动态。

方法综述近几年来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应用进展情况。

结果在众多文献报道中,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很多临床疾病手术及术后镇痛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妇科、骨科、胃肠镜及甲状腺切除术等都有较好的应用。

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临床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提倡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酒石酸布托啡诺;妇科;骨科;胃肠镜1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妇科疾病术中术后的应用妇科手术及术后急性疼痛是人机体对手术及疾病本身所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应激过程。

术后积极对患者的急性反应进行处理,以减少术后不必要的疼痛和损伤反应,促进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与康复。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妇科疾病手术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如子宫全切除术、剖腹产术、妇科腹腔镜等。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是妇科常见的手术,患者术后均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进行术后镇痛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及早日康复并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

张雪等[14]认为,有关鼻喷剂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面在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少,经研究他们发现虽然鼻喷组的患者拔管时及术后24 h 的V AS评分基本维持在2~4分,镇痛效果与静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鼻喷组患者术毕拔管时及术后2 h以内的镇静评分及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组。

镇静效果良好,且研究中未发现有患者出现镇静过度,提示这可能是由于鼻喷剂经鼻黏膜吸收可迅速达到峰值浓度,同时经鼻黏膜吸收持续时间较长,血药浓度上升较为平缓。

因此,认为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叶露等[68]认为,剖宫产术最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是硬膜外麻醉。

产科剖宫产术麻醉原则是兼顾母婴安全,由于麻醉镇痛药对中枢神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一些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因此,在剖宫产术的麻醉用药上,应根据特有性质小心选用。

围术期镇痛新进展

围术期镇痛新进展
为改变的风险因素
术后急性疼痛的传导途径
疼痛
4.感知 感觉到疼痛
脊髓丘脑束
脊髓背角
3.调节 来自脑的神经冲动下 行途径调节疼痛感觉
背根神经节
外周神经元
2.传导 神经冲动被传导 至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伤害感受器
1.转化 有害刺激在疼痛 受体被转换成神 经冲动
损伤
手术后疼痛
手术后疼痛(postsurgical pain,PP): 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可持续7
围术期常用镇痛药物
阿片类药物( 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 NSAIDs( 非选择性NSAIDs 和选择性COX-2抑制
剂) 钙通道阻滞剂(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 NMDA受体拮抗剂( 氯胺酮、右美沙芬) 局麻药( 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药物镇痛靶点
普遍理解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采用的超前 镇痛定义是指切皮前给予的有效镇痛治疗 对术后急性期疼痛、镇痛药物需求以及慢 性疼痛的影响,且此影响应当超越切皮前 给予的镇痛治疗的作用时间。
Kissin I. Anesthesiology.2000,93:1138-1143.
Pogatzki-Zahn EM, Zahn PK.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6,19:551-555.
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的COX-2抑制剂(如帕瑞昔布) 术前开始使用具有抗炎、抑制中枢和外周敏化作用,
并可降低术后疼痛转化成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镇痛方法的联合应用 局部麻醉药切口浸润(区域阻滞或神经干阻滞) +全身性镇痛药(NSAIDs或曲马多或阿片类)
多模式镇痛--巧镇痛
多模式镇痛也称之为平衡镇痛,是一种新 的镇痛观念

超前镇痛的临床新进展

超前镇痛的临床新进展

超前镇痛的临床新进展【摘要】超前镇痛是疼痛治疗的新理念。

自超前镇痛被提出后,为减轻术后疼痛,围绕此在实验和临床上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超前镇痛广泛被临床医生认可,具体在临床实施上尚缺乏规范,有效性尚存争议。

本文在超前镇痛的概念更新、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现状、超前镇痛的最常用方法以及实施超前镇痛的时机与时程做些归纳,为使患者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超前镇痛;预防性镇痛;多模式镇痛;时机;时程为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超前镇痛一直备受关注。

相对于动物实验有效性的结论而言,临床的有效性尚存争议,可能因为动物实验与手术疼痛病理生理过程存在差异,以及对超前镇痛概念的认识不全面有关[1]。

疼痛刺激能够敏化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2],超前镇痛的时点时程应是中心环节。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超前镇痛的概念更新传统意义上的超前镇痛是指在脊椎发生痛觉敏化之前实施镇痛措施,旨在减少有害刺激传入导致的外周和中枢神经敏化,减少初级和次级痛觉过敏、痛觉超敏以及脊髓后角细胞的改变,从而减轻术后疼痛。

泛指在切皮前给予镇痛,但临床疗效尚存争议[3-5]。

现在超前镇痛的概念有所延伸。

就镇痛时间而言,超前镇痛应覆盖伤害性刺激激发中枢高兴奋状态的整个阶段,既防止痛觉过敏,又保护性镇痛,从而取得完全的、长时间的、覆盖术前术中术后的镇痛疗效。

手术是激发中枢敏化的第一阶段,术后伤口炎症反应是第二阶段,后者可以重新激发中枢高兴奋。

如果术后最初阶段的伤害性刺激未被充分抑制,重新激发的高兴奋状态可能覆盖超前镇痛的疗效。

kissin[6]提出超前镇痛并不单指手术前用药,其对手术及炎性伤害性刺激的抑制,应覆盖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初始阶段。

就镇痛措施而言,超前镇痛可选择多模式镇痛。

目前最广泛被接受的疼痛形成的解释是:组织损伤产生的伤害性疼痛信号通过c纤维和a纤维传递到脊髓后角神经元[7],激活一系列神经递质和物质,包括兴奋性氨基酸,p物质和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导致后角神经元过度反应,并促进疼痛信号进一步传递到后角神经元,引起中枢敏化和痛觉记忆[8]。

瑞芬太尼临床应用进展

瑞芬太尼临床应用进展

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是芬太尼 (Fentanyl,Fen)N-4位取代的衍生物,其 化学作用和药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报道。为 强u阿片受体激动剂,对u受体亲合力比芬太 尼强7~10倍,镇痛强度是芬太尼的5~10倍, 是目前国内外用于人体的镇痛作用最强的阿 片类镇痛药。
舒芬太尼镇痛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2倍, 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脑循环和脑代谢 的影响更小、因而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在手术麻醉和镇痛领域中,显示出更大 的优势。
4、可发生典型的阿片样症状,在注射部位 偶有瘙痒和疼痛。
5、极少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僵现象。 6、有一定的恶心、呕吐现象。 7、使用剂量过大可发生苏醒延迟。 8、可发生轻度的呼吸抑制作用。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一种人工设计 合成的新型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典型的 阿片样药理效应——镇痛、呼吸抑制、镇静、 肌张力增强和心动过缓等。
5、麻醉苏醒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病人在苏醒过 程中耐受气管导管能力好,避免了全身麻醉 苏醒期病人躁动(emergence egitation jemergence delirium EA)。
瑞芬太尼、丙泊酚的临床应用成功地摆脱 了只有苯二氮卓类药物才能使病人产生遗 忘作用的传统观念,使静脉麻醉的理念得 到了进一步的更新。
间隙行硬外穿刺,向头置管3cm, 3、首量模式:0.15%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
尼;5ml试验量,观察5min后追加5~10ml。 4、PCA配伍: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
5、负荷量:无 6、维持量:无 7、PCA量:6ml 8、锁定时间:15min(每小时限量24ml) 9、停药时间:宫口开全时 10、舒芬太尼总用量(ug):15.7±7.6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术后镇痛、产后镇痛、急慢性疼痛的治疗等。

术后镇痛
是地佐辛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术后镇痛是一项关键的临床工作,对于控制术后疼痛、恢
复患者的术后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静脉用地佐辛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地佐辛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相比于其他药物,地佐辛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

而且,地佐辛具有较低的副作用和依赖性,几乎不会引起呼吸抑制和心血管抑制等不良反应。

硬膜外用地佐辛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通过将地佐辛注入硬膜外腔来实现镇痛的
效果。

相比于静脉应用,硬膜外应用可以更加精确地靶向于疼痛部位,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

而且,硬膜外应用可以减少静脉应用时药物的剂量,从而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

神经阻滞是一种更加精确的地佐辛应用方式,通过将地佐辛注射到神经或周围组织中,来实现对疼痛神经的阻滞。

这种方式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后的疼痛感。

神经阻滞需要临床医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对于操作者的要求较高。

尽管地佐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要注意使用的剂量和
副作用。

适当的剂量可以保证镇痛效果,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意识丧失和呼吸抑制等副
作用。

地佐辛在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妇女和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使用还需要谨慎评估。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进展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进展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进展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和抗炎药,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

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和短暂性缺血性疾病的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随着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药理作用也不断发现。

笔者现将近年发现的新用途分别叙述,供医护人员在临床使用时参考。

1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在Ⅱ型糖尿病病人中由含淀粉的多肽组成的含淀粉沉淀有细胞毒素作用,并有明显的引起β-细胞功能退化作用,而阿司匹林可以作为维持β-细胞功能的药物而减慢β-细胞功能退化进度。

同时,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凝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从而增加了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阻止凝血素在体内合成,从而降低血小板的凝集作用。

有资料显示,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减少44%,而患糖尿病的男性,其心脏病的发病率下降更为明显。

因此,成年的糖尿病患者应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以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1]。

2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阿司匹林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较好,阿司匹林对前列腺素血栓烷A2合成有阻断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因子的分泌而起作用。

在偏头痛早期使用,可有效缓解轻、中度疼痛。

阿司匹林在头痛发作时口服0.3 g/d,如效果不理想可每8 h口服0.3 g,在偏头痛前期或出现头痛先兆时用药,可制止或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早期用药效果最好[2]。

3抗肿瘤作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阿司匹林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是抑制了COX2的作用,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阿司匹林是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中COX2,VEGF蛋白的表达,提示阿司匹林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起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从而下调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而起作用[3]。

另有研究资料指出,定时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结肠、直肠癌发生率或死亡率降低40%~50%,连续6个月每周服用3次阿司匹林的妇女与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相比,前者发生上皮卵巢癌的风险减少40%[4]。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近年来,关于布洛芬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COX 有 COX-1 和 COX-2 两种同工酶,布洛芬对 COX-2 的抑制作用较强,这使得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在疼痛治疗方面,布洛芬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对于常见的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布洛芬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特别是在慢性疼痛的管理中,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布洛芬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女性的痛经,布洛芬也能发挥显著的止痛作用。

在发热治疗方面,布洛芬的退热效果可靠且安全性较高。

尤其在儿童发热的治疗中,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热药物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合理使用布洛芬可以迅速降低体温,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

布洛芬在抗炎方面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

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布洛芬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疾病的进展。

在药物安全性方面,虽然布洛芬总体上安全性较好,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患者。

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关于布洛芬的用药剂量,不同的疾病和患者群体可能有所差异。

对于成人,一般建议每次 04 06 克,每日 3 4 次。

儿童则需要根据体重计算剂量。

同时,为了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在饭后服用。

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布洛芬。

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婴儿,对其产生潜在影响。

对于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也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曲马多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展

曲马多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展

曲马多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展盐酸曲马多(tramadol)是由格兰泰(Grunen thal)公司研发的新型阿片受体弱激动药,非麻醉性中枢镇痛药。

1977年首先在德国上市,它具有镇痛作用强、药物依赖性低,滥用潜力小的特点[1],临床适应症广,主要应用于多种急慢性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曲马多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注册上市,商品名多达210个。

在我国,曲马多作为非管制镇痛药用于临床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1997年,受我国卫生部委托,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对曲马多滥用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现主要就曲马多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约理学特点[2-4]曲马多化学名为(±)-2-(二甲氨甲基)-1-(间一甲氧苯基)-环己醇盐酸盐。

与可待因相同,曲马多在苯环上也有一个甲氧基,这解释了其对阿片受体的弱亲和性[5]。

而且曲马多的O一去甲基MI代谢物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高于基本身的亲和力[5]。

根据研究结果,曲马多镇痛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阿片和非阿片机制起到镇痛作用。

1.1 阿片作用机制曲马多具有阿片激动作用,其单体原药及在生物体内的代谢物M1(1-0-去甲基曲马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

曲马多与μ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为吗啡的1/6000,可待因的1/10,与阿片δ受体和κ受体的亲和力较μ受体弱,而其体内物M1与μ受体的亲和力强于曲马多原药160~300倍。

M1与μ受体的亲和力比可待因强20~40倍,而比吗啡的弱,为吗啡的1/12~1/7,通过动物实验证明M1的镇痛效果比曲马多原药至少强6倍。

由此可推断出,曲马多的主要镇痛作用主要通过其体内的代谢物(M1)来完成的。

1.2 非阿片作用机制曲马多对中枢神经元,主要是抑制神经元突树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并增加神经元外5-羟色胺(5-HT)的浓度,从而影响痛觉传递产生镇痛作用。

研究表明,曲马多的这一药理学作用与其空间结构有直接关系。

泰勒宁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泰勒宁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取,并根据中药饮片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特性对提取过程加以适当控制, 并且为保持产品的“原汁原昧”,产品中未添加任何防腐剂、防潮剂及赋形 剂。这样就从根本上确保了原有中药饮片的药性,广大患者只需放心服用。

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直接冲服用量小操作简便 中药配方颗粒在生产工艺中已经体现了先煎后下等因素,可直接开水
冲服服用。其用法用量:将医生所开一剂药(一日量)中的每-4,袋药物 分别倒入同一杯中,用适量(约250mi)开水冲化、搅匀,加盖密闭2~3 分钟,分两次服用。(特殊情况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而部分品种为贵重 中药饮片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打粉入药,不易冲化溶解,可以像服散剂一样 连同汤药一并服用,其疗效颇佳(特殊情况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这样就 省去了煎煮之劳功,节省了时间。
re
study
patients
with moderate
postoperative
pain
in
the
third
molar
extraction
model[J].Clin
Ther
2004,26(5):769-778. 【4】pearl ML,McCauley DL,Thompson
1 of J,et a1.A

中药配方颗粒冲服吸收快疗效确切 因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性和药效,是提取的精华,所以
它也具备了吸收快,疗效确切这一特点,尤其适宜急症病人、老人和儿童。 4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具有可控性 相对于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最大优势在于质量稳定可控,其试点生
{i瓣i遵;
‘,{‘{c{¨~
{、c
《cO矾D0疆:耍
的成瘾性,还兼有镇静作用旧】。通过剂量调整,疼痛缓解率在90%以上,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和术中镇痛,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就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地佐辛的药理作用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具有较好的局部麻醉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元的兴奋传导,抑制局部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与其他麻醉药相比,地佐辛具有作用持续时间长、毒性小、不引起昏迷等优点,适合于术后镇痛的应用。

二、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1. 术后镇痛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主要通过局部给药的方式,直接作用于术后疼痛部位,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受。

临床研究表明,地佐辛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病人对吗啡等镇痛药物的依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常规操作。

除了术后镇痛,地佐辛还可以在术中通过神经阻滞的方式进行镇痛。

在一些手术中,医生常常会选择在手术部位注射地佐辛,以减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手术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地佐辛在术中镇痛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对减轻手术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1. 新型给药方式传统的地佐辛给药方式主要为局部注射或局部浸润,但这种方式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所有术后镇痛的需求。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尝试新型的地佐辛给药方式,如贴片给药、微球给药等,这些新型给药方式可以延长地佐辛的作用时间,提高镇痛效果,为术后镇痛提供了新的途径。

2. 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地佐辛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研究发现,将地佐辛与吗啡、布比卡因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剂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镇痛满意度。

地佐辛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成为术后镇痛的新选择。

3. 长效地佐辛的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研发长效地佐辛,即在地佐辛的分子结构上进行改进,使其作用时间更长,从而减少术后的镇痛次数,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临床应用新进展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临床应用新进展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临床应用新进展
冯洁;耿立成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9(015)017
【摘要】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脂微球对其所包裹的药物具有靶向性,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药物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已用于围术期镇痛、癌性疼痛等.本文综述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页数】3页(P2676-2678)
【作者】冯洁;耿立成
【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疼痛治疗科,天津,300121;天津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天津,300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1
【相关文献】
1.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及其临床应用 [J], 卞新荣;赵海芳
2.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刘堂红;何敏;毛婷婷;杨玉宇;张玮;曹殿青;许碧莲
3.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刘堂红;何敏;毛婷婷;杨玉宇;张玮;曹殿青;许碧莲;;;;;;;;;;;;;;;
4.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刘堂红;何敏;毛婷
婷;杨玉宇;张玮;曹殿青;许碧莲;;;;;;;
5.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超前镇痛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J], 林丽娜;陈敏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new war on pain. News week.2007.
10
临床 特征
• 中重度疼痛的强效镇痛剂. • 相对有限毒性(呼吸抑制,平滑肌) • 降低滥用 • 拮抗剂特性意味着对使用阿片激动剂接受
长期治疗的病人就能停药
在临床剂量下,5mg地佐辛与5mg吗啡等效 地佐辛最大剂量为120mg/天(30mg/kg) 第二类精神药品,依赖性低
阿片受体广泛而不均匀分布在脑组织、脊髓,主要分为 μ、κ、δ 及 σ 型。
受体 亚型
分布机体位置
Mu
(μ) OP3 (I)
μ1 μ2
脑:
导水管周围灰质 内侧丘脑 杏仁核
脊髓:
脊髓胶质区
Kappa κ1
(κ) OP2 (I)
κ2 κ3
脑 脊髓
Delta
(δ) OP1 (I)
δ1 δ2

功能
代表药物
μ1 :脊髓上镇痛 μ2 :呼吸抑制,较少胃 肠蠕动,恶心呕吐,心率减
任鹏程等. 地佐辛抑制全麻气管插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 . Jiangsu Med J, J une 2011, Vol 37, No. 11
强效镇痛,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依赖性低
1 Serial Intravenous Doses of Dezocine, Morphine, and Nalbuph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for Outpatients. Anesth Analg 1993:533 2 Randall C. New agonist/antagonist analgesics, Bailliere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 1995,9:83-92 3 Dezocine: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its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Drugs. 1989:226 4 Assessment of dezoclne for morphme-hke subjective effects and miosis Chnt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00:544
镇痛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
目录 CONTENTS
1 镇痛领域研究及常用药物介绍 2 地佐辛临床应用方法探讨 3 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注意问题
目录 CONTENTS
1 镇痛领域研究及常用药物介绍 2 地佐辛临床应用方法探讨 3 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注意问题
关注疼痛
国际疼痛学会(IASP)决定从 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 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以更好地 普及疼痛知识。
疼痛的治疗原则
➢重视健康宣教
重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其沟通以得到患者的配合, 达到理想的疼痛治疗效果
➢选择合理评估
对急性疼痛的评估方法宜简单,如需要量化疼痛程度, 可以选择量化方法
➢尽早治疗疼痛(超前镇痛) ➢提倡多模式镇痛 ➢注重个体化镇痛
疼痛产生机理及药物种类
疼痛
Pain
上行性传导
Ascending input
慢, 药物依赖性
吗啡 哌替啶 芬太尼类 羟考酮
脊髓镇痛 镇静和轻度呼吸抑制
镇痛 平滑肌效应,缩瞳
喷他佐辛 布托啡诺 丁丙诺啡 地佐辛

地佐辛简介
地 佐 辛(1990) (新型桥环氨基四氢萘)
独家品种,首仿产品,国家二类新药 【名称】
通用名:地佐辛注射液 商品名:加罗宁 【规格】1ml:5mg/支 【药理分类】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 【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329
加强麻醉深度
静脉注射地佐辛后可使CSEA 患者的BIS 值降低,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
预防苏醒躁动
减少疼痛刺激,保持必要的镇静。
地佐辛能有效抑制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与用药前5min相比 P<0.05
*
*
*
*
80 例全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D 组, 地佐辛0.12 mg/ kg; F 组, 给予芬太尼3 μg/ kg 。
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诱导插管 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呛咳 加强麻醉深度 预防苏醒躁动
术后镇痛的应用
妇科手术 腹部手术 骨科手术 开胸手术 肿瘤手术 其他手术
PCIA PCEA 多模式镇痛
手术室外的应用
肾绞痛
麻醉诱导插管
地佐辛能有效抑制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呛咳
预防呛咳反应,50 μg/kg 小剂量已可达到良好的效应,而不影响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应 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五大生命体征
体温
呼吸
疼痛
脉搏
血压
关注疼痛
ELSEVIER
1994年36家医院3000例病人中 87%存在中度或严重急性疼痛。
2000年尽管疼痛评估和管理有 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术后中度 到重度疼痛。
SURGEON 美国外科医师协会杂志
2008年Sommer等报告尽管采 取了急性疼痛治疗,但在1490 例手术病人中仍有41%存在中至 重度疼痛。
➢ 2009年10月 扬子江药业集团加罗宁(地佐辛注射液)独家上市 ➢ 地佐辛在中国市场已累计应用超过4000万人次 ➢ 销售额居阿片类镇痛药首位
9
地佐辛简介
作用机制:
扣带回 皮质
丘 脑 下丘 脑
脊髓灰 质
皮 层
皮 层
臂旁 网核状 结构
地佐辛主要通过激动κ、u受体 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强。对μ 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使 呼吸抑制和成瘾的发生率降低,且 地佐辛对δ阿片受体活性极弱,不 产生烦躁焦虑感。
下行性调控
descending modulation
非甾体抗炎药
抑制COX过量表达, 降低术后痛觉超敏
阿片类药物
与阿片受体结合产 生镇痛效果
非甾体抗炎药
抑制外周பைடு நூலகம்症
损伤
Trauma
硬膜外阻滞 /其他局麻
阿片药物分类与效应关系
➢ 根据镇痛强度不同,分为:强阿片类和弱阿片类。 ➢ 根据受体效应不同,分为:激动剂、拮抗剂和混合型激动拮抗剂。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中地佐辛更安全
Randall C. New agonist/antagonist analgesics, Bailliere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1995,9:83-92
目录 CONTENTS
1 镇痛领域研究及常用药物介绍 2 地佐辛临床应用方法探讨 3 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注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