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另起炉灶含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作用: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的一切特权作用: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一边倒含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联合国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日内瓦会议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特点: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关系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70年代外交突破和转机的关键原因: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改善过程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1978年,中美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原因:中美关系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标志: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表现: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活动意义: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时间:2001年中国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目的: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性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讲述了中国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欢迎大家阅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考知识点1、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2、注意由周恩来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4、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始国之一。
5、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
6、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7、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8、注意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9、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既从本国利益出发,又充分考虑了伙伴的利益。
10、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重要知识点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②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苏联。
③新中国建立初期,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
毛泽东把它概括为()A. “求同存异”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另起炉灶”2.“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对“求同存异”方针的评价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D.美国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3.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4.“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为此,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 “一边倒”B. “求同存异”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5.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A.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B.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6.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中日关系趋向缓和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D.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7.周恩来曾在某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
高一历史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二战结束,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和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基本方针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方针。
3.基本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____________的合法政府。
(2)________、互利及互相尊重__________等项原则。
4.内容(1)“另起炉灶”:①含义:不承认__________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意义:使中国改变了__________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____________。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先清除__________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__________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________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__________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________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①含义: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________阵营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__________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____________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美国的遏制:建国初期,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_、军事上____________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2)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__________,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睦邻友好:新中国积极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单元综述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万隆举行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50年代末开始,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坚决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径进行抵制。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的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所谓外交战略,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法指导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树立历史发展的脉络,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同时注意相关知识的链接。
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风云变幻,作为一个大国和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是相当艰难的。
在此基础上,介绍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或外交生涯。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这些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
2.进行问题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是怎样扭转屈辱外交局面的?第二,在建国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第三,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四,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要调整对外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活动和成果?3.要结合教学参考书,多给学生提供历史材料,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
10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 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支 持 票
51 47 34
10
1950
24
1956 1960 1965 1970(年份)
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 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用轿 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 了。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谋取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 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 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 议。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 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 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 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主要背景
年第 代三 末阶 段 {70 年 代 末 至 80 外交战略 特 点
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舞台重要 力量;苏攻美守 联美遏苏“一条线一大片” 加强与第三世界合作和团结; 由革命型外交转向国家利益型 外交 26届联合国大会
——1972年2月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 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 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任何地区谋求 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 种霸权的努力。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主要背景
第 四 阶 段 {80 年 代 末 至 今 } 外交战略 特 点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
“我知道,1954年在日 内瓦会议时杜斯特.杜 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 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 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 手,一边向他走去。当 我们的手 相握时,一 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 时代开始了。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解析】:C 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三点内容的理解,书上的原话,送分题。
2.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几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中的发言?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解析】:B 从材料中的“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可联想到日内瓦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会议最终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3.被外国人誉为“周铁嘴”的外交家周恩来,以他独有的魅力为我们的国家赢得了声誉。
他所创制的外交政策有①“一边倒”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方针④不结盟政策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B。
记忆性试题。
①为毛泽东所创;④为邓小平所定,②③为周恩来所创。
4.“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来自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蹈家和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音乐家演绎的原创芭蕾舞剧《小河淌水》演出获得成功,以此纪念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
那么,今年是中苏建交多少周年?A.50周年(芭蕾舞剧《小河淌水》海报B.55周年C.61周年 D.65周年【解析】:C 1949年10月3日,中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故C正确。
5.金秋时节,在苏式风格的北京展览馆西侧,被北京人亲昵地称为“老莫”的俄罗斯风味餐厅--莫斯科餐厅--重装开业,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前来就餐甚至参观;与此同时,以“唤起记忆,传承友谊”为主题的“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大型活动正在两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以此纪念中俄建交。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A. “一边倒”方针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方针D. 不结盟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的表述可知处理的是与邻国的关系进而发展成处理与亚非国家的关系准则可知B正确 A是苏联 C是在万隆会议上不符合”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D是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新内容2.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关键因素是A. 中国重返联合国B. 中美邦交正常化C.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D. 中美关系的缓和【答案】D【解析】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开始走向国际舞台C. 确立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 开创了外交新局面【答案】D【解析】4.如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 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D. 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答案】D【解析】从表中可知 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绝大部分是亚非国家故A错误美国放弃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故B错误C是1971年排除1955年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D正确5.从1965年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49个增加到111个其中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A. 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B. 使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 直接受益于中美两国建交D. 说明中国外交开始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从1965年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增加而且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在提高故A项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故B项错误中美两国建交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项错误故选A6.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认真履行大国责任和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截至目前中国已先后参加了联合国20多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8万余人次此外中国还多次派出文职人员参与监督大选和行政管理事务这表明中国()A. 积极开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 重视多边经济领域合作【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联合国” 材料“中国已先后参加了联合国20多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8万余人次此外中国还多次派出文职人员参与监督大选和行政管理事务”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故选A7.1954年周恩来总理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 “求同存异”方针B. 不结盟政策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答案】C【解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据题干信息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C8.20世纪60年代末沈阳、长春等城市的高等院校或外迁或裁并或疏散修建地下防空工事是当时各级革委会普遍重视的工作黑龙江省把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生以及街道居民都以民兵的形式组织起来实现全民皆兵东北地区出现的这变化的客观因素是()A. 边境局势持续紧张B. “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的影响C.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D. 朝鲜半岛冷战局面的持续性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东北地区的紧张局势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文革” 客观原因则是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导致边境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安定故A项正确排除B项中苏关系恶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排除C项当时朝鲜半岛的冷战局面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排除D项故选A9.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干涉中国内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用频率图中变化反映了我国A.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已趋于缓和B. 强烈反对苏联干涉中国的内政C. 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色彩消失D. 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明显增强【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报纸上“干涉中国内政”的使用频率呈波浪式起伏“维护世界和平”使用频率在1953年后迅速增多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之后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等取得一定外交成就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以图示信息反映了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明显增强故D符合题意1949-1956年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并未缓和故排除A 1949-1956年正值苏联援助中国时期且材料不能体现“干涉中国内政”是针对苏联故排除B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色彩明显故排除C.10.2013年1月6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认为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材料中尼克松“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的做法()A. 宣告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B. 助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C. 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D. 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答案】D【解析】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宣告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B.尼克松并没有助推中国重返联合国C.关系正常化应该是1979年中美建交尼克松时期没有实现D.材料所反映的应该是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11.在日内瓦会议召开前法国外长乔治·皮杜尔曾表示法国政府在印支问题上急于找到“恰当解决方案”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立即表示“解决印支问题能给法国最好帮助的是中国”这表明()A. 苏联极力推动中法建交B. 中国主导远东地区的国际形势C.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D. 印支问题是日内瓦会议的核心【答案】C【解析】印支问题是有着重要国际影响的地区问题从材料看它的解决需要中国发挥积极作用这表明中国在此问题上有着重要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有利于中法两国发展关系但是没有涉及中法建交问题排除A项新中国在远东地区并不具备政治优势排除B项印支问题是日内瓦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D项所述不准确故选C12.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70周年之际为感谢中国等主要维和人员派出国联合国使用多种语言制作了一批图片和音视频作品“谢谢中国感谢您的服务和牺牲”是维和驻地民众对中国维和部队的深厚情谊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A. 始终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B. 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中国为世界维和行动作出的贡献维和行动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特点 C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 A错误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建国初期 B错误材料体现出是新时期外交活动不是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D错误故选C13.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A. 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B.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C. 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D. 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是外交活动并且还是多个国家参加的外交活动即多边外交活动所以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故选B14.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 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C. 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D. 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答案】B【解析】注意限定信息“国际因素”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对中国外交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故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故A项错误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是在197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不是因素是影响应排除15.《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A. 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B.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B【解析】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以推断此次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1953年处理中印边界问题时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错误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故选B16.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B. “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C. “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D. “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答案】D【解析】17.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这样说是因为()A. 美国在越南战场取得了初步胜利B.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 美苏争霸中美苏互有攻守的局面D. 美国战前生产关系调整弊端凸现【答案】D【解析】由题意及所学可知此时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加深故D项符合题意此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A项错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在20世纪90年代初排除B项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故排除C项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争取“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而采取的措施18.(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尼克松谋求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答案】(1)措施努力促成日内瓦会议的召开谋求通过和平协商来缓和朝鲜半岛和印度支耶半岛的紧张局势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逐步同周边国家解决边界纠纷实现睦邻友好中苏结盟构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参加万隆会议增进了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从参加日内瓦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结盟及参加万隆会议进行回答【答案】(2)原因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陷人侵越战争的泥潭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想借助中国来牵制苏联【解析】(2)根据材料二”美国失去了长期保持的对苏核优势…...尼克松不得不调整美国的越南政策……关键不在河内而在北京和莫斯科”从国际环境及美国国内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即可19.(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19.(2)请指出1972年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原因19.(3)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领域呈现出什么新特点?【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解析】(1)结合所学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正确调整外交战略中美中日建交的推动等【解析】(2)结合所学可得出1972年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方面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正确调整外交战略中美中日建交的推动等【答案】(3)多边政治经济外交积极参与地区国际组织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社会影响作用日趋扩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解析】(3)结合所学可得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领域呈现的特点为多边政治经济外交积极参与地区国际组织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社会影响作用日趋扩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中央对中美建交的立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因素20.(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应对中美关系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意义【答案】(1)立场坚持平等原则保持务实审慎影响因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民族独立地位的需要)“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指导世界格局的影响美国执行对华敌视和封锁政策【解析】(1)根据材料“就得按平等原则进行建交谈判”得出坚持平等原则“若是条件尚不成熟宁可把它放在下一步再说”体现了中央政府审时度势保持务实审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的政策美国联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答案】(2)策略合作与斗争相结合历史意义有利于保持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了中国的根本利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解析】(2)根据材料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中美关系在波动中前进中国积极地合作共赢但是面对祖国统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坚决的斗争策略根据所学知识中美建交有利于保持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国际环境中国更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维护了中国的根本利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国合作更好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人教版 必修一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提纲)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一、初期的外交关系(1949到50s中期)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社、资两大阵营对峙;美帝的敌视(2)方针的具体体现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建国后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50年代成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过程:1953年中印(次年重申)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日内瓦会议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3)万隆会议1955年印尼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探讨:影响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核心,国家实力,世界形势,意识形态二、70年代重大外交(突破)1、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过程:1971年10月,26届联大条件:中国实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是70年代中国外交转机的关键原因:20c70s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中美需要)过程: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3、中日建交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1972年10月田中角荣访华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篡改教科书、不反省战争,台湾、钓鱼岛、东海问题4、中美、中日改善的影响:打破中国外交僵局,开创新局面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局势三、新时期的外交(1978年至今)1、内容: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主要活动(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裁军、护航(2)参与地区性的外交活动:2001年APEC上海非正式会议,2014APEC北京(3)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图中标注的地区既是我国近代被迫开放的第一批口岸又是新时期中国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福建②宁波③武汉④是天津改革开放开设的经济特区有深圳、厦门、福建、汕头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A2.经过新中国初期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私营企业的大多数……不再是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性质而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同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了这种状况()A. 说明国民经济恢复收到良好效果B.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C. 确立了人民政府的经济领导地位D. 把私营企业纳入了计划经济轨道【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私营企业的大多数接受人民政府的管理建立了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并接受工人监督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这就为私营企业走向公私合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效故A项错误人民政府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对经济的领导权故C项错误新中国初期三年尚未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故选B3.自1958年戴高乐再次执政后不顾美国的阻挠派代表赴华谈判建交事宜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一事件被西方媒体称为是“外交核爆炸” 其主要的背景是()A. 中、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B. 美、法两国间关系的变化C. 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 “一边倒”理论的提出【答案】A【解析】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所以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间的关系故答案选A虽然这时候法国同中国建交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但是美法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关系并未发生实质变化故B错误美苏仍处于争霸时期关系也未发生实质上的变化故C错误“一边倒”是建国初期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A4.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是指()A. 国家统一B. 所有制问题C. 民族关系D. 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需抓住关键信息“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 联系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的史实可知这里的和平共处指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即一国两制故A项正确 B、C、D都不符合题意5.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 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A.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 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 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 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答案】D【解析】A.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B.材料是中日之间的贸易关系没有涉及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苏关系当时还没有破裂D.从材料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之间有了明显的贸易联系这体现了和平共处的特点故选D6.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A. 积极改善中美关系B.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推动中日两国建交D.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答案】A【解析】材料“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表明此时中苏关系恶化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共同应对苏联很有必要 A 项正确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中苏发生交战”没有直接关联 B项错误中日两国建交是在1972年直接推动因素是中美关系的改善 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项错误故选A7.中国政府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高度重视周边外交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提出和制定了“睦邻、安邦、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下列能体现“周边是首要”的相关史实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C.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 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答案】A【解析】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答案为A项美国、英国不是中国的周边国家排除B、D项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不属于“周边外交”的内容排除C项8.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实现首次战略对话中俄战略贸易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中韩贸易额不断增加在东南亚地区中国继续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在中亚地区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加强对话这说明21世纪以来中国()A. 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大国关系B. 外交手段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多元化C. 多边外交理念的不断发展深化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答案】D【解析】9.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的数量接近于零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是世界各国平均值的1.8倍这说明新时期我国()A. 开始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B. 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C. 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D. 成为国际组织的主建者【答案】B【解析】10.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的相同点是()A. 一定程度上受“左”倾思想影响B. 完成了对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革C. 大力引进和运用国外的先进经验D. 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索【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分析选项 A、B是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不符合D是改革开放后的情形与“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不符故选C11.2009年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决议呼吁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后中方敦促有关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A.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B.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 实行不结盟政策【答案】C【解析】12.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A.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 促进了中国与新兴民族国家建交C. 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被彻底打破D. 西方国家开始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答案】A【解析】13.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其由对话机制转变为地区合作组织从解决边界问题转为反对恐怖主义等从注重内部整合转向发展对外关系这说明上海合作组织()A. 应对外部能力强化B. 注重维护地区稳定C. 职能定位较为模糊D. 合作程度不断深化【答案】D【解析】14.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异国集中面对世界各主要大国参与讨论解决当时世界上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地区冲突为亚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评价是基于这次国际会议上()A.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C. 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第一次”、“大国”、“地区冲突”、“亚洲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判断是日内瓦会议再回忆该会议的成果即可得出B正确A是在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是提出故排除C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排除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是在2000年故排除D15.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A. 缔结军事同盟B. 坚持独立自主C. 加强友好磋商D. 结伴而不结盟【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的是军事同盟《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是一个区域多边合作组织主要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合作的组织不是政治军事组织也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属于结伴而不结盟故A项错误 D项正确坚持独立自主始终是我们的外交方针不属于差异 B项错误加强友好磋商属于相同之处 C项错误故选D16.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战略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建立军事战略关系对于任何国际问题总是根据其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以此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立场此一外交战略()A. 是新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B. 是新时期发展我国经济的需要C. 使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领导者D. 放弃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实行与苏联结盟政策所以材料中所述政策并不是新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成就突出国际影响力增强在外交上我们更应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故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并没有放弃意识形态分歧故D选项错误故选B17.20世纪60年代末沈阳、长春等城市的高等院校或外迁或裁并或疏散修建地下防空工事是当时各级革委会普遍重视的工作黑龙江省把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生以及街道居民都以民兵的形式组织起来实现全民皆兵东北地区出现的这变化的客观因素是()A. 边境局势持续紧张B. “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的影响C.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D. 朝鲜半岛冷战局面的持续性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东北地区的紧张局势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文革” 客观原因则是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导致边境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安定故A项正确排除B项中苏关系恶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排除C项当时朝鲜半岛的冷战局面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排除D项故选A18.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 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 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 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 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答案】A【解析】”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当时新中国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相结合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A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错误CD材料未体现排除19.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批准“四三方案”(因计划用外汇43亿美元)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兴建了二十多个大型工业项目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材料主要表明()A. 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B. 拉开中国与西方往来序幕C. 外交环境影响经济的发展D. “左”倾错误得到彻底纠正【答案】C【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因此中国能够利用外汇从美日等国购进成套技术设备说明外交环境影响经济发展 C正确对外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的排除A“序幕”不符合史实 1964年中法建交排除BD项中“彻底”表述绝对 20世纪70年代初“文革”尚未结束排除故选C20.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 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答案】D【解析】A是新中国成立初提出的外交方针推动了支持中国的票数持续增长B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有利于中国得到支持C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推动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时的票数持续增长D表述有误 60年代初开始中苏关系恶化 1972年中美关系才开始正常化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21.(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我国外交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答案】(1)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解析】(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可结合材料“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和所学知识回答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答案】(2)意义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成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安理会“五常”首脑会晤)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WTO)【解析】(2)根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并且正在启发人们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引导人们进行新的多方面的实践在这方面已经有种种有益的尝试”和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22.(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2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解析】(1)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中国近代(1840~1919年)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可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由材料一中的“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可得出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结合所学近代前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外交转型的相关史实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即可具体来说从积极影响看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从思想上来说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从具体实践来说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从外交了理论来说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从中国的发展来讲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从局限性看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虽然实现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答案】(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解析】(2)理念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回答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并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由材料二中的“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可得出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由材料二中的“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由材料二中的“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得出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学案1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成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这一政策以保障本国领土主权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为基本原则。
新中国建立之初,两大阵营处于对立和激烈斗争状态,再加上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外交孤立的政策,所以使得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教材中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意义则在于:首先,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打开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社会制度异同,一律平等,和平共处。
这使它成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现为〔〕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④一条线,一大片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3.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亚非国际会议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D.第六届联合国大会〔二〕能力提高1.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是为了〔〕A.团结世界各国人民B.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自主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C.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D.开拓外交新局面2.新中国成立初期,展开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A.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B.提高国际地位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D.制定外交原则3.以下关于日内瓦会议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B.就政治解决朝鲜问题达成协议C.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D.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三〕延伸拓展1.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包括〔〕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B.帝国主义东方战线被冲破C.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2.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面的大事,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③参加万隆会议④确定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3.以下不属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C.实行“无敌国外交”D.参加万隆会议〔四〕模拟练习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A.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B.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2.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A.中印谈判B.中苏谈判C.中美谈判D.中缅谈判3.亚非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B.会议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C.亚非国家无矛盾和分歧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4.新中国建立之初,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的目的是〔〕①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②稳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③急于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④突破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①②5.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管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示范教案(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设计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包括外交政策、外交目的、外交活动、外交地位和外交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间,中国外交是屈辱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从高考命题趋势来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现实联系密切,是考查重点。
从全书来看,本单元上承中国政治活动史,下启世界政治活动史,是中国政治活动史的收尾部分。
掌握好本单元是学好中国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关键。
本单元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意义。
主要内容包括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重大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实践、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
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有些知识点,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在初中学习过,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探究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以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确立发展和整体意识,从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学习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感悟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
重点: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及本身综合国力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难点:正确把握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特点(原则性、灵活性)。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奉行“一边倒”为中心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2020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含解析)1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形象地把外交方针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知识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二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①含义: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②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含义:就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其在华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与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意义: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①含义: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处于孤立地位。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坚持“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
易误提醒“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
2.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时间、事件、意义?
4、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时间、特点
5、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有哪些?
6、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7、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建树有哪些?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编写人:曹兵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1、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根本原因?
2、美苏冷战对抗的具体表现?
3、冷战的序幕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5、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
6、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对欧洲及世界有什么影响?
7、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
针和平共
处五项
原则的
提出
参加
日内
瓦会
议
参加
万隆
会议
恢复
在联
合国
的合
法席
位
中美
关系
正常
化
中日
邦交
正常
化
开展以
联合国
为中心
的多边
外交
参与地
区性国
际组织
的外交
活动
积极发
展与周
边国家
的睦邻
友好关
系
8、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加强,具体指表现是什么?。
江苏省2011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1
2009年 胡锦涛主席对非洲国家进行“ 2009年,胡锦涛主席对非洲国家进行“友好 合作之旅”的访问, 合作之旅”的访问,这充分体现我国A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测试内容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 交活动
20世纪 年代中国在 世纪70年代中国在 世纪 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测试要求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认识中美、 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 产生的重要影响 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 交 了解上海合作组织
②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 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③ 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③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④作为发 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 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 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 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 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 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 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D 反对霸权主义,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 日内瓦会议: 1954 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大国 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会议进展, 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会议进展,促成关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的公约达成,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的公约达成,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②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 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_____年周恩来率团参加, 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求同存异 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提出“ 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提出“____ 的方针, _”的方针,促使会议成功。 的方针 促使会议成功。 意义:扩大中国的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意义:扩大中国的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更多 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P111图 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识P111图)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一)
历史必修1第七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一个月以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华盛顿发表评论,说从心底里惋惜北京最后采取的亲苏步骤。
当时,中国采取“亲苏步骤”从根本上说是为了()A.彰显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表达对美国反华政策的仇视和不满C.巩固人民政权打破美国封锁D.与苏联合作以壮大社会主义的阵营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3.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4.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指出,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但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
“它”1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政策C.“一国两制”方针D.“一边倒”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强调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一外交原则的提出()A.大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B.促进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健康发展C.说明了“一边倒”的外交结束D.体现了新中国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6.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B.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D.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7.观察下图,下列关于这次外交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1954年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A.新中国首次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C.双方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D.双方就共同倡议发起不结盟运动达成共识8.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2)能力目标:①通过指导学生将新中国外交的方针政策与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相互对照,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②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③通过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探究新中国初期的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不同;形势有着密切联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本节另一个重点,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也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难点:本节难点是新中国初期基本方针确立的原因。
另一个难点是亚非会议。
学生对亚非会议为什么能在与会国彼此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和分歧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成功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中要围绕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和各国代表团的共同努力,来分析亚非会议成功的原因。
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准备五组材料,制成幻灯片文件,依次播放:图片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3: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情景;图片4:1946年蒋介石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材料5: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建交原则的文字或音像材料。
前四组材料,重点让学生回顾近代历史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的破坏情况。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教版】(复习课件)
【提示】: 2、认识: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是敌是友),最主要从国 家自身的现实和战略利益出发,即国家利益之上。落后 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独立的国家主权,综合国力的 提高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学案》P33 四、新中国在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
特点:“一边倒”。
(《学案》P32) 3)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
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求同存异。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树良好形象。
④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首脑会议,1955):
特点: 首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国际会议,新兴 力量已在崛起。(又称“国际种族会议”)
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求同”:共求反对霸权主义、根除殖民主义、维 护民族独立与平等,保卫世界和平。 “存异”:允许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等。
二、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成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 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 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 影响。
一、建国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P108
(一)外交方针(原则):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外交内容: (分三个阶段) 1、建国初50年代:(P108-109)
1)背景: ①国际: 社、资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 ●美帝孤立、封锁、包围中国。 ②国内: ●历史原因:帝’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外交关系。 ●现实原因:百废待兴、基础薄弱,国力不强。 2)表现: ①另起炉灶(废旧条立新约)。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后结交)。 ③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学案2
1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学案1.对于新中国的外交,复习的关键是梳理历史发展脉络。
重在理顺三个历史阶段外交的基本知识,即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内涵及其背景、成就。
比较分析不同时期外交策略的异同及其原因。
2.将现代中国的外交置于世界大背景下进行理解,并根据当时国内形势的变化,把握我国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认识到决定外交地位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实力,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
3.注意联系时政热点如美国对台湾问题、南海主权、钓鱼岛争端等问题,(10分钟快速记忆,老师可要检查哦)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奠基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背景如何?外交方针是什么?其主要表现为哪三大政策? 各自的含义及作用?建国后第一年外交成就?(1)背景:①国际:二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表现:① “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4)成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过程?内容?意义? (1拓展外交空间。
(2)过程: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
(3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表明中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20世纪50年代标志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是什么?中国为会议取得成果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中国而言,两次会议各有何重要意义? 提高了国际地位。
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 成功。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1.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如何?对中国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1.“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中被称为“转折点”的事件发生在( )A.1971年B.1972年C.1978年D.1955年【解析】从材料信息“击败美国”“联合国”可以判断这个事件是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而这个事件发生在1971年。
【答案】 A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这段话反映的实质是( )A.尼克松敬仰中国的传统文化B.尼克松渴望目睹新中国面貌C.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D.美国多数人对新中国不了解【解析】从尼克松的话中可以看出,尼克松渴望访华,从实质上反映了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关系的愿望。
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3.“美国认识到,在某某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某某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某某公报》中这一声明实际上( ) A.承认中华人民某某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B.承认了“一国两制”的原则C.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向世界宣布同某某当局断交【解析】从声明的内容看,只涉及“一个中国”原则问题的承认,B、C、D三项都是以后的事情。
【答案】 A4.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勇敢。
”田中首相“比尼克松勇敢”是指( )A.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B.在尼克松之前访问新中国C.早于美国与新中国联合抗苏D.访华期间即与中国建交【解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但中美两国直到1979年1月才正式建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虽是在1972年9月底访华,但访问期间就迅速实现了正式与新中国建交。
所以周恩来说“他比尼克松勇敢”,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强基固本、自主记忆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方针、内容、取得的成就(包括时间)
中美关系的改善(原因、重大事件、尼克松访华的时间意义 )
6.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的
影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的新篇章。
中美、中日友 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和发展。
它缓解 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7•新时期的外交(目标、活动、意义 &了解上海合作组织
2、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
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3、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在会上周恩来
就哪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进展
A .朝鲜停战
B .和平恢复朝鲜国家统一
C .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
D .“求同存异”
4、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 次击败了美
国。
”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
5、 下图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左上角写着“中 国人来
了”。
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尼克松访问中国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人物、意义)
3.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时间、意义)
4. 5. 中日建交(原因、标志)
【对点训练、巩固提升】
1、“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含义是
①否定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 ③取缔帝国主义的所有在华特权
A.
②③ B.①②
②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④拒绝与两方国家建交
C.①③④ D .①②③
上签字
---a
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国
6、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
“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
C.中美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
D.
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间发展关系的准则。
杨部长所 说的“该组织”指
的是
(
)
A 上海合作组织
B •欧盟
C •东盟
D •亚太经合组织
10、 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
工作的经验总结。
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③“一边倒” ④反对霸权主义 (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11、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标志着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
中美两国的矛盾已经消除 美国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政策
7、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 特意去山东
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题词。
这一题词的深刻 寓意是 ()
A. 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 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
C.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 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 映了该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反映新中国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9、2007年6月1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曾说,
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 “互信、
-七* JIV 孑'
JI
一 r
2
新钊放温
12集,每一集的标题都反
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应是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该组织成立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已成
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
画四閒 居口^出用曰內瓦会识,
昌二^马关系^:^为筈导A
圏一 ■<圉京無列3签号^
—r
圄九上海含作迥^^颇立a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你知道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吗
图九中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请问: 这个组织性质如何?
⑸ 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历程,你读后会有哪些感慨
? (2 分)
一、 选择题
ACCAA CDDAD
二、 非选择题
11、(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图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境地。
(2) 图四,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 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图五,万隆会议,中国代 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 的联系。
(3) (4)
(5) 即可) 界的地位受到动摇。
因此,中国的胜利是“历史的转折”
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新型区
域合作组织。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是决定外交成败的关键。
(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