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5c0e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1.png)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门诊处方作为医生为患者开具的医疗处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目前我国在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生开处方不规范、患者用药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医疗部门加强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监管与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
一、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现状1. 医生开处方不规范在一些医院门诊,医生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存在开药过多、用药过重等情况。
有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要求,过度开药或者开高药量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不合理、药品费用高等问题。
而有些医生由于医疗知识水平有限或者医德不高,开具处方时存在药品不合理搭配、误诊、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2. 患者用药不合理一些患者在拿到处方后,往往自行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不按时服药、擅自更换药品等情况比较普遍,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一些患者由于资金状况等原因,会自行购买药物并进行药物自我治疗,忽视了医生的建议,也容易导致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1. 加强医生培训医疗部门应当加强对门诊医生的培训,提高其临床用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专业知识培训、临床技能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增强医生的用药合理性和规范性。
2. 完善处方点评体系建立处方点评体系,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定期点评和评估。
通过专业的药师团队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药品搭配合理、适量合适、用药频次合理等。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整改,确保医生开出的处方符合临床指南和标准,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3. 加强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药物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用药观念。
通过医生的耐心解释和患者教育手册等渠道,提醒患者按照医嘱规范用药,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频次和用药时间,及时向医生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等。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7084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3.png)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成为了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门诊就诊,而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问题成为了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
一、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现状在我国,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医生用药行为的控制不足,一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依赖于经验和传统观念,忽视了药物的风险和潜在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用药不合理。
其次是患者对药物的认识不足,缺乏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疗效预期的认识,容易出现药物滥用和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再次是药品流通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存在着假冒伪劣药品、次标准药品和不良药品流入市场的情况,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在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改进举措。
一方面,加强了医生药物处方的管理,实施了处方点评制度,医院设置了药物管理评审委员会,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重点治疗药物进行了统一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推行抗菌药物点评系统。
积极开展了合理用药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患者用药知识,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管理,规范慢性病患者的配药和用药行为。
加强了药品监管,建立了完善的药品流通追溯制度,加强了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净化了药品市场,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通过不断加强点评与合理用药的工作,提升医务人员的用药管理能力,普及患者用药知识,加强药品监管,共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调查与探讨
![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调查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489d4c858f5f61fb7366677.png)
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调查与探讨【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和表现,说明处方点评能规范医生用药行为,促使医生合理用药。
方法将2010年的每月门诊处方100张,共1200张进行点评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每月处方的用药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1200张处方中合格为1045张,占87.1℅;不合格为155张,占12.9℅。
155张不合格处方分析,处方格式及书写不规范为123张,占79.4℅;不合理用药17张,占11.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开具权限不符合要求10张,占6.5℅。
结论处方点评是解决不合理用药的新手段,实行处方点评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Review prescriptions, prompting doctors to a reasonable standard prescription. Methods 2010 1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per month, a total of 1200 for review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onthly prescription drug use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1200 qualified for the 1045 prescriptions, accounting for 87.1 ℅; failure is 155, accounting for 12.9 ℅; 155zhang unqualified prescriptions, prescription forms, and writing is not standardized to 123, accounting for 79.4 ℅; improper use of medicines 17 Zhang, accounting for 11.0 ℅;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ights issue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10, accounting for 6.5 ℅.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hospital prescribing comments can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Key words】Prescription Reviews; Rational drug use; Study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在不断改善。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4a85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6.png)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资源的不断丰富,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逐渐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门诊处方点评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过去,门诊医生可能凭借经验和直觉来开具处方,而现在,很多医疗机构都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使得门诊处方点评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化。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查询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出更准确和合理的诊疗决策。
一些医疗机构还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大数据和学习算法,为门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个性化的处方点评意见,从而提高了门诊处方的质量和准确率。
在门诊医生的教育培训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目前,许多医疗机构都将合理用药的理念和方法纳入医生的培训课程。
医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相关的药学知识和处方点评技巧的培训,从而提高门诊处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一些医疗机构还推出了处方点评考核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对于存在问题的医生,及时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医生的药物治疗水平和合理用药意识。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还离不开药师的积极参与。
药师作为药品专业人员,拥有丰富的药物知识和处方点评的经验,可以为门诊医生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一些医疗机构设置了药学科室,在门诊处方点评环节中加入了药师的审核环节,通过药师与医生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合理用药方案。
药品管理的改进也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疗机构建立起了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对药品进行统一采购和配送,避免了医生开具不必要或过量药品的行为。
医疗机构还加强了药品库存管理,规范了药品的进货和使用,减少了药品浪费和滥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门诊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在不断提升。
通过医疗信息化、医生培训、药师参与和药品管理的改进,门诊处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428c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0.png)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疾病患者增多,门诊处方的质量和合理用药问题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医疗体制不断完善,门诊处方管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部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药品过多、重复、不合理搭配等问题,患者对药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也存在一定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
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和合理用药指导,可以有效减少药品滥用和不当使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门诊处方的现状和问题,探讨点评与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介绍改进措施及其效果评估,最终为合理用药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当前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认识点评与合理用药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3.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4.评估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其有效性;5.为进一步做好合理用药指导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门诊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改善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rawQuery2. 正文2.1 门诊处方现状分析其中包含疑问句、因果关系等内容。
门诊处方现状分析包括医生开具处方的频率、药品种类和数量、药品费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大量门诊患者处方的统计分析可发现,一些医生存在过度开具处方的情况,导致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药品种类和数量也是门诊处方现状分析的重要内容。
一些医生可能因为个人偏好或者其他原因,常常开具相同种类的药物,造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药物选择空间。
一些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变更医院或医生,导致用药不连续,影响治疗效果。
药品费用的高低也是门诊处方现状分析的重要指标。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97183af8c75fbfc67db25a.png)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发表时间:2018-12-07T13:40:55.1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0期作者:向慧[导读] 在接待患者时能够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药学监管部门需要做好处方药物监管工作,避免出现差错,减少患者投诉率。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德宏 6793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希望能够对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开具的2153张处方,归纳和总结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处方点评结果。
结果:在此次所抽取的2153张处方中,有132张处方不合理。
其中最主要原因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法用量不合理,超过7d用量等。
结论:为了实现处方规范化,确保用药合理性,需要全面提升药学医疗服务,药师需要给予患者优质的服务水平,明确考核标准,全面满足患者需求,确保药物价值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充分展现。
【关键词】处方规范化;合理用药;特点探析【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328-02我院在实施处方点评工作以来,成立了处方点评专业小组,在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之后,结果显示,我院西药处方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1]。
因此为了全面促进处方临床应用合理性,给予临床规范用药依据。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开具的2153张处方实施评价分析。
1.2 方法采用处方管理规范和药品说明书的处方评判标准,采用PASS处方点评软件对我院处方应用情况实施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合理处方。
1.3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新形势下的药品的合理使用
![新形势下的药品的合理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f0a618cf84b9d529ea7a3e.png)
医保支付压力增大
• 2014年, 全国城镇职工医保225个地区收不抵支(32%) 、 城居保108个地 区收不抵支
• 2015年, 收入增医保控费下的药品合理使用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 : 系统推进按人头付 费、 按病种付费、 按床日付费、 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 合支付方式改革 1、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 的监管
天然胶体无显著临床获益
ALBIOS研究:多中心、开放试验,100个ICU中的1818名严重全身性感染 患者随机分为20%白蛋白加晶体液组或单纯晶体液组。白蛋白组患者维 持血清白蛋白水平不低于30 g/L。 研究发现: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补充白蛋白不能改善预后
人工胶体的肾损伤风险不可忽视
VISEP研究:537个病例,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比较羟乙基淀粉与乳 酸林格对于脓毒症患者28天生存率及器官衰竭等终点事件的影响。 研究结论:HES vs Ringer‘s lactate:HES明显增加肾衰凝血障碍风险
人工胶体的肾损伤风险不可忽视
CHEST研究:7000个病例,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比较羟乙基淀粉 与生理盐水对于脓毒症患者90天生存率、肾功能影响。 研究结论:HES与NS相比,ICU患者90天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然而接受 HES治疗的患者肾损害较严重。
液体治疗使用的液体种类对 患者生理功能有重大影响
其他各地
四川
2016年3月,四川卫计委发布《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对质子 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3大类25个品种药品开展临床应用重点监控,公布25个重 点监控药品目录,主要针对医师处方行为进行规范。
苏州
首批有60个品种被纳入监控目录 苏州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医改试点城市。当地医改小组原则通过系列医改措施,其中
临床合理用药的处方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的处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63d5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0.png)
临床合理用药的处方分析在医学实践中,合理用药一直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处方作为医生开具药物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方面的重要性。
一、开具合理处方的重要性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开具合理处方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合理用药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选用最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应用,要根据细菌感染类型和耐药性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患者获得最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2. 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开具合理处方能够减少患者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
此外,一些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者不良反应增加。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二、处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和药物选择。
处方分析是评估和审核处方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
1. 患者评估:在开具处方前,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验结果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既往用药史等,以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和剂量。
2.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孕妇或哺乳妇女等特殊情况,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使用方便性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和药物禁忌症等情况。
3. 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基于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医生需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对于儿童、老年人和特殊人群,药物剂量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0ad7dccfc789eb162dc804.png)
2 结 果
2.1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类型 本组10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类型为书写不规范84 张、使用方法错误65张、诊断不规范72张。见表1。 2.2 b'b中药饮片处方使用不合理分析 本组1000张处方中,使用不合理性:未严格掌握毒性 饮片16张(1.6%)、剂量偏大27张(2.7%)、用药味数偏 多46张(4.6%)。
比例(%) 1.5 3.1 1.9 2.2 1.5 1.7 1.8
3 讨 论
本文的研究中,本组10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类 型为书写不规范84张、使用方法错误65张、诊断不规范 72张;使用不合理性:未严格掌握毒性饮片16张、剂量偏 大27张、用药味数偏多46张。针对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存在 的不规范性和不合理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尤 为关键,具体为:(1)临床药师针对门诊医师开具的处方 按照“四查十对”的原则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查,严格执行 《中药饮片处方开具规定》制度,坚决退还不合理中药饮 片处方,提醒医生注意开具不规范的处方。(2)定期组织 点评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由药剂科开展,1次/月。向临床及 时反馈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处方开具医师与 临床药师之间的沟通,对不合格处方定期汇集和反馈,并 做好相关登记,定期召开会议,由医务处定期公布。(3对 毒性中药饮片设置剂量上限,并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录 入其常用的剂量标准,然后标记好显眼的颜色,在使用的 过程中注意签署病人知情同意书,并在此签名,以避免发 生不良反应,从而确保临床合理用药[4]。
[3] 管 涛,董永强.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J].世 界中医药,2017,12(09):2204-2206.
[4] 王 燕.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J].黑龙 江医药,2015,28(03):516-517.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探析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9bd6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8.png)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探析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成为了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处方规范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更能够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同时,处方规范化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医疗纠纷问题的发生。
因此,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处方规范化的制度,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还能够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二、新形势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
合理用药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更能够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
因此,在新形势下,重视合理用药,加强医师用药指导以及患者用药教育,对于控制药品滥用、减轻医疗负担以及保障患者健康权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例如,由于各地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不同,处方规范化的制度可能存在差异,这会给处方管理和规范化带来很大的挑战。
同时,对于一些医生而言,处方规范化的制度可能会对他们的医疗行为产生影响,这可能会让医生感到困难和无力。
因此,在建立新形势下的处方规范化制度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指导和培训,提高医生的规范化意识。
四、新形势下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例如,一些患者担心药品效果不明,往往会选用价格较贵的药品,这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在医生的处方指导方面也存在问题,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具有较强副作用的药品,这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医生的用药指导和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药品认识和理解。
五、新形势下加强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加强药品管理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议题。
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情况
![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1b2f8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4.png)
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情况摘要:目的我们对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用药合理性做探究,以此不断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我们选取本中心在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集到的10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全部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并对规范用药方案进行总结。
结果目前在基层临床中,中药饮片处方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取得了理想的干预效果,使治疗安全性大大提升,同时疾病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结论中药饮片处方目前在临床中得到了有效且广泛地应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中,发挥着显著的重要作用,而同时在其中也逐渐暴露着多种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引起重视,积极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解决措施,以此取得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为广大患者造福。
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规范性;用药合理性;问题分析;解决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学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中医中药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当前,在临床中中医中药治疗理念与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重要,其中,中药饮片是中医学中对临床各种疾病进行辨证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治疗安全性[1]。
与此同时在应用中药饮片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认识到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会存在一些关于处方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而导致不能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问题产生,甚至还会对治疗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这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是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与损害的,对此,医疗机构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要对此进行全面与认真分析,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此不断提升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治疗有效性,全面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与治疗工作安全性。
下面就对相关的分析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是本单位在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集到的100张中药饮片处方,经过分析探究这些研究资料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且全部纳入研究中,我们认真分析处方中那些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主要包括:诊断、使用、药物数量、剂量的不合理性等)。
针对门诊处方对临床诊断与合理用药探讨
![针对门诊处方对临床诊断与合理用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89c3c1a89eb172dec63b791.png)
针对门诊处方对临床诊断与合理用药探讨我院自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处方点评小组以来,虽然对门诊处方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处方规范基本上达到了要求,但临床诊断与合理用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诊断大范围胃病的诊治:凡是发生在胃部的消化系统疾病,我院85%门诊处方不分型,临床诊断统治称为“胃炎”,胃部稍有不适就用抗幽门螺杆旋菌(Hp)的药物。
有的处方甚至抗酸、抑酸、胃黏膜保护剂及促胃动力药全部使用,反复使用。
这样不但不能治愈疾病,反而引起Hp耐药及全身的不良反应。
胃部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道反流病。
胃炎分急性和慢性胃炎,两者病因不同。
导致急性胃炎发病因素有化学或物理的刺激,也有细菌或其毒素引起,起病急,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有Hp阳性者,才按规范使用抗Hp药物。
慢性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病变,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病的种类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
对于浅表性胃炎,炎症仅及胃黏膜表层上皮,若有糜烂、出血,就应该使用抗酸剂、抑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以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保护胃黏膜。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功能,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多的胃炎效果较好。
但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内为低酸或无酸,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不但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反而会加重病情。
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在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治疗无效时,应使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对于伴随腹胀、嗳气等动力障碍症状者效果明显。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药物治疗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两者的发病机制均涉及酸和胃蛋白酶,在这方面治疗是相似的。
胃溃疡的发生主要是胃黏膜屏障减弱所致,主要选择胃黏膜保护剂,如采用以胶体铋剂或枸橼酸铋钾为中心的治疗方案。
十二指肠溃疡是以迷走神经亢进为主,是胃酸和胃蛋白增加所致,应选用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即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中心的治疗方案。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探析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8774033c1ec5da50e270e7.png)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探析作者:陈素珍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05期[摘要] 分析《处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及目前医院用药及药学服务需求现状,结合实际问题对医院药学部门职责再认识。
新形势下,促进处方的规范化、指导合理用药及创造良好的药学服务是近阶段我国医院药学部门需要重视的职责。
[关键词] 处方管理办法;合理用药;药学服务[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083-02在《处方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中对药师与处方相关的职责进行了规定,并在第五章进行了处方调剂的专门说明(从第二十九条到第四十二条,共计14条)。
《办法》在第二条对处方进行了定义,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办法》明确了药师的审方责任,同时也对药师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处方规范化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1.1 处方标准[1]1.1.1处方内容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个部分。
新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其中必须包括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资料等10 多个项目,后记要求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1.1.2 处方颜色根据《办法》规定,新的处方不仅是指处方笺的颜色由原来单一的白色变为4种颜色,即红、黄、绿、白;新处方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用药,即淡红色为麻醉药品处方、淡黄色为急诊处方、淡绿色是儿科处方、白色则为普通处方。
处方右上角要以文字注明处方类型。
1.2 现状分析1.2.1 广西南宁市横县人民医院[2]2006年1、3、5月份共抽查处方48 044 张,合格处方47 336 张,不合格处方708张,处方合格率为98.53%,符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三甲医院综合管理处方统计指标要求(处方合格率≥95% )。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讨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5c135a11ed9ad51f11df2ba.png)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的特点,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化和安全化。
方法从医院窗口发药情况对各科室用药进行统计,探讨各科用药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结果当前在用药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以保障用药安全。
结论医院应当实行处方规范化改革,实行通用名处方,药剂师应当对用药进行认真指导,以便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在根本上防止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促进临床上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安全用药处方规范化合理用药当前新形势下各种新药不断投入市场,往往同一种化学名的药品在上市时有着不同的商品名称,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医院出现了同一化学名不同商品名的药物连用的现象,给临床上安全合理用药带来了很大困扰。
药品以通用名的形式出现并记录到医疗文书(医嘱、处方、病例)中的必要性日渐显现,相关部门也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除了新研究出来的活性成分药物、新的化学结构和部分化合物药品外,其他药物一律使用通用名,不得使用商品名。
医疗机构要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规范化管理,一步步实现全院按照通用名处方。
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医生开处方应当使用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通用名,我院曾经分3批实行通用名处方,现将我院在具体实施中的步骤和问题做一下总结: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用随机的方式抽取我院各科室发药室在2010-2011年间电脑储存的200例0-79岁不同症状的患者发药记录。
并根据发药记录寻找相应的病例,按照病历上登记的患者住址进行家访,并整理成甲方资料。
1.2 方法对我院各科室发药室在2010-2011年间电脑储存的200例0-6岁不同症状的患者发药记录和相应的家访资料进行详细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我们根据200名患者的病例登记资料进行家访,能够找到相应地址的有124户,经过对200名患者的病例和124名患者的家访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我们发现,我院各科室发药室在2010-2011间发药情况比较合理,患者及其家属总体满意度比较高详情见下表。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研究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bb11eae2bd960591c6771b.png)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研究摘要】现代医学科技飞速的发展,处方的质量以及能否合理的用药,并能够保证医疗的安全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逐渐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卫生部已经开始规范处方的安全管理,正式的实施了《处方管理办法》,这对处方的一系列步骤都有了详细的规定。
这样推动了药品的规范使用以及提升了科学化与合理化。
将药品的合理化使用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有效的降低了不规范不合格的处方出现,使得药品不合理的使用费用在总的医疗费用中明显的降低。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规范化;合理用药;医院信息体系前言:我国现阶段的新药在飞速的投入市场,可能同一种的药在市场上就会拥有不同的名字。
所以,诸多的医院出现了药物连用的不合理化用药现象,这给安全合理用药带来很大的问题。
将药品的通用名记录到相关的医疗文书中是当下非常必要的事,我国相关的部门也已经就这一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
除去新的化学成分药品,别的药品都全部的使用通用名,不能运用商品名称。
医疗机构要采用有效的处方管理方式,加强对处方的管理,使之规范化,逐渐的让全医院都使用通用的处方名。
中成药是多种的药材完美结合的结果,它的组方非常的严禁,疗效也随之很好以及毒副作用较小,并且服用与携带都比较方便,在现在这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为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非常的符合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
医疗处方的规范化能够很好的保证临床的用药安全,处方的书写不规范,很多不是中医科的医生也开始乱开中成药,这种现象在现在而言是很普遍的不好现象。
一、处方用药的现状合理用药是当前社会势在必行的,专家提出合理用药就是要对症用药、适时的给药、合理的价格、准确无误的配药、剂量以及用药的时间,要保证用药有效,并且是好的质量以及安全无害。
1985年,WHO给出的定义,患者根据需要来接受药物的治疗,剂量以及疗程要求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个人以及各界都是最低价格。
不过,据有关的调查,全球大约有33%的病患死亡的原因是没有合理的用药,并且发展中的诸多国家医药缺少以及资源的浪费非常的严重。
中药饮片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现状及对策
![中药饮片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edc7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3.png)
中药饮片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现状及对策周小群【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1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由资深医师及药师参照相关规定分析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统计超剂量药味情况.结果:不规范处方共624张(62.40%),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有89张(8.90%),书写不规范有471张(47.10%),使用方法错误有64张(6.40%),饮片种类为1~5种的处方有430张(43.00%),占有比例最高.单味药物超量使用的处方有87张(8.70%),其中超出30 g以内的处方占88.51%(77/87).毒性饮片超正常剂量的处方有92张(9.20%).炒白术超剂量使用次数最多.结论: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情况较严重,需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合理性;规范性【作者】周小群【作者单位】宜阳县中医院,河南洛阳 47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中药饮片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是当前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普遍接受[1]。
但目前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具和中药饮片的使用仍存在不规范现象,对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2]。
本文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现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宜阳县中医院开具的1 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开具的日期进行编号并装订。
1.2 方法由资深医师及药师参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对观察对象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不规范处方。
1.3 观察指标统计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用药不合理和超剂量药味情况。
2 结果2.1 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情况统计不规范处方共624张(62.40%),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有89张(8.90%),书写不规范有471张(47.10%),使用方法错误有64张(6.40%),见表1。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b554c5f18583d048645953.png)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摘要新形势下,随着人们医疗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用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用药的制度,国家出台了《处方管理方法(试行)》,并正式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开始落到实处,这是我国医疗系统用药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谈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以及合理用药的关系,旨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
关键词新形势;处方规范化;合理用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用药安全性方面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处方规范化以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以及助理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所开具的一份诊断患者的用药凭证,此凭证需要经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之后才可以生效[1],这是药剂师进行配药的依据,对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因此加强对处方规范化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院处方规范化管理1. 1 处方的类型处方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和医师处方。
法定处方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处方,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医师在开具此类处方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
协定处方主要是指在满足某一地区或没有医疗机构日常用药需要的条件下,医疗机构的药剂科和医师共同商议制定的处方,这类处方主要用来开具储备型药物以及大剂量的药物,这可以对用药剂量以及种类进行控制,并且减少了患者中间购药的环节,为患者提供了便利。
医师处方就是指医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的特殊需要而当面开具的文件,此文件开具之后就同时具备了法律、经济和技术效力,如果此处方造成了严重的医疗事故,则开具此处方的医师需要对医疗事故进行负责[2]。
1. 2 处方规范对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对处方的主要项目内容进行规范。
处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处方前记、处方头、处方正方、处方后记,处方前记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医院的名字、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就诊信息;处方头通常以“R”或“RP”起头;处方正方是处方的主要部分,主要记录的内容为使用药品的名称、规格以及用法用量等;处方后记主要是相关人员的签名,并且原则上不能涂改,出现涂改的情况,处方人需要在涂改的位置签字。
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
![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ca00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0.png)
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处方管理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处方管理能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有效控制药物滥用和浪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处方管理办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具有以下特点:1. 规范性处方管理办法首先需要具备规范性,即明确规定医生开具处方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处方管理办法还规定了处方的格式和要求,如处方纸的样式、字体和章鱼。
2. 记录性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做好相关记录,以方便追溯和审查。
医生在处方中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疾病诊断和药物处方等内容。
这些记录不仅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 统一性处方管理办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统一性,即要求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种统一性能够保证处方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便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或换药。
同时,统一的处方管理办法也有利于政府监管和药品追溯,减少假冒伪劣药品和滥用药物的风险。
4. 审查性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查,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疗机构在审查时需要关注处方的药物选择、药物剂量和用药途径等方面,以避免患者用药不当或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审查还可以起到指导和教育医生的作用,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和质量。
5. 信息化处方管理办法还倡导医疗机构实现处方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通过使用电子处方系统,可以更加方便地记录和管理处方信息,并实现处方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电子处方还能够提供用药提醒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功能,提高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处方管理办法具有规范性、记录性、统一性、审查性和信息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能够有效地管理医疗机构中的处方,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处方管理办法也将不断演进和创新,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及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8538a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7.png)
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及主要内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日益完善,药物的使用和处方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规范处方的开具和使用,保证药物的正确和合理使用,各国纷纷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
本文将介绍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一、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1.合法性和规范性:处方管理办法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它规范了医生开具处方的权限和条件,明确了药师和药店的义务和责任,使处方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合理。
2.科学性和客观性:处方管理办法基于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科学认识,以及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客观评估。
它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体征,结合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科学选择和合理组合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3.实用性和灵活性:处方管理办法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充分考虑不同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差异性,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它允许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4.信息化和智能化:处方管理办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处方系统,实现了处方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和管理。
它可以提供药物的全过程管理和追溯,减少纸质处方的使用,提高处方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二、处方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处方开具和审核:处方管理办法明确了医生开具处方的权限和责任,要求医生在合法和合规的范围内开具处方,并对处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2.处方调配和发药: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了药师和药店的责任和义务,要求药师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药物的调配和发药,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正常使用。
3.处方使用和监测:处方管理办法强调药师和患者对处方使用的监测和管理。
药师应对处方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患者则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师的建议正确使用处方药物,并及时报告不良反应和意外情况。
4.处方信息管理和追溯: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电子处方系统,并规定了处方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和管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人们医疗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用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用药的制度,国家出台了《处方管理方法(试行)》,并正式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开始落到实处,这是我国医疗系统用药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谈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以及合理用药的关系,旨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
关键词新形势;处方规范化;合理用药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用药安全性方面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处方规范化以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以及助理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所开具的一份诊断患者的用药凭证,此凭证需要经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之后才可以生效[1],这是药剂师进行配药的依据,对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因此加强对处方规范化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院处方规范化管理
1. 1 处方的类型处方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和医师处方。
法定处方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处方,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医师在开具此类处方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
协定处方主要是指在满足某一地区或没有医疗机构日常用药需要的条件下,医疗机构的药剂科和医师共同商议制定的处方,这类处方主要用来开具储备型药物以及大剂量的药物,这可以对用药剂量以及种类进行控制,并且减少了患者中间购药的环节,为患者提供了便利。
医师处方就是指医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的特殊需要而当面开具的文件,此文件开具之后就同时具备了法律、经济和技术效力,如果此处方造成了严重的医疗事故,则开具此处方的医师需要对医疗事故进行负责[2]。
1. 2 处方规范对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对处方的主要项目内容进行规范。
处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处方前记、处方头、处方正方、处方后记,处方前记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医院的名字、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就诊信息;处方头通常以“R”或“RP”起头;处方正方是处方的主要部分,主要记录的内容为使用药品的名称、规格以及用法用量等;处方后记主要是相关人员的签名,并且原则上不能涂改,出现涂改的情况,处方人需要在涂改的位置签字。
2 处方规范化的要求
2. 1 对处方的书写进行规范和管理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医师在开具处方时需要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化的语言,对药物相关信息的书写需要将
药物的名称写全,同时还需要保证对用量以及用法的书写清晰明确,对西药、中药和中成药需要分开开具。
对处方的书写进行规范主要是为了解决医师用药和药师配药出现的分离问题,有利于提高处方调配的准确性。
另外,在现实中,医生开具的处方字迹潦草不清晰,患者根本就不明白自己使用的药物,因此需要对医师书写字迹的清晰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处方上的字迹尽量工整、清晰,保证患者可以清楚辨认,从而实现就医用药的透明度。
2. 2 对处方的颜色进行严格的区分不同科室处方的颜色有所区别,需要进行严格的区分。
《处方管理方法》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对处方的印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都需要对医疗处方进行统一的印刷,对处方包括的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定,同时根据科室的不同对处方的颜色也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如儿科处方为淡绿色、急诊处方为淡黄色、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
并且要求在印刷时直接印上唯一的编号进行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以防止空白麻醉药品处方流失等。
对处方的颜色以及基本格式进行统一的规定,可以为药品监管人员对药品的流向审查提供便利,提高审查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整理的水平[3]。
2. 3 对处方用药的天数、品种等进行规范《处方管理方法》规定,处方用药一般≤1周,而急诊处方一般≤3 d,西药和中成药处方用药的品种≤5种。
对于一些慢性的疾病,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但是一般也≤15 d。
对处方用药进行规范有利于解决滥开药物的问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维护患者的利益。
另外,新规定放开了对购药地点的限制,除了特殊的药品之外,其他的药物医院都不可以强迫患者必须在医院内购买,这一规定使药品制度更加的公平和透明。
3 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的关系
对医疗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现实中,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处方用药和临床诊断不相符合、开具大处方、用法和用量不够规范、重复用药的情况严重、滥用辅助药物等,而对处方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相关的研究证明,在临床处方开具当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因为这类药物利润较高,并且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医疗事故,此问题的出现反映出我国药物规范化管理的漏洞,国家正在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范,对于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4]。
4 小结
安全合理用药是医疗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处方的规范化管理,安全合理用药,保证符合医疗的四项基本要求,即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
要想实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相关政策的推动,同时还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医疗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不断的吸收新的、先进的知识,从而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开出
更加科学、有效、安全,同时又经济合理的处方,这样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梁锦芬,陈斌. 不合格处方分析与对策.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3):267-270.
[2] 唐瑾. 5800张中药处方质量调查与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73-76.
[3] 郑家龙,储戟农,潘艳丽,等. 门诊中成药处方规范化分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12):1073-1074.
[4] 郭伟民,朱红球,许百虹. 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对策.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z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