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共33页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古诗词打印整理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古诗词打印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8d9f4e0029bd64793e2c49.png)
《望岳》杜甫(课内)之老阳三干创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课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堪簪。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课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
《使之塞上》王维(课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石壕吏》杜甫(课内)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渡荆门送别》李白(课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课内)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长歌行》(课外)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课外)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野望》王绩(课外)东皋傍晚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课外)木落雁南度,冬风江山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黄鹤楼》崔颢(课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ff3422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b.png)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以下是四首八年级课外古诗词,分别是《浣溪沙》(北宋·晏殊)、《采桑子》(北宋·欧阳修)、《相见欢》(宋·朱敦儒)和《如梦令》(宋·李清照)。
1.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采桑子》(北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 《相见欢》(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4.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四首诗的背景、风格和主题各有不同,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时期和诗人风格。
如果需要深入理解或分析,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语文老师。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d37a9f6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2.png)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
一、《锦瑟》
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锦瑟》,反映了一个仁者之心对美好梦想的追求。
诗中描写了锦瑟之声,唤起了作者的梦想。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赤壁赋》
这首诗是项羽胜利淮西关前的鼓舞士气而作成的,后来被尊为四大古诗之首,是五言乐府古诗中声势浩大的一首诗。
诗中表达了项羽深深的忧患心情,提醒后世不忘保护民族边疆安全,坚守边境,直朝勇敢忠贞的归宿之路前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桥西洲,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时无声胜有声,万里长征人未还。
三、《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苏轼的著名古诗,以此来传达苏轼想宏大的远景,励志往志灯非凡的梦想。
诗中把鸟瞰长江上的夜景,和苏轼所加入的文化创造力联系起来,很好地体现了苏轼同昔人不同的意志和才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黑夜细雨作,无言谁慰唱。
大江茫茫暗,渺无人烟愁。
四、《滕王阁序》
这是王勃的一首名作,以他内心深处对自然和感慨的情感写成的一首古诗。
诗中以大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深沉来描绘一幅宏伟明媚的河滩美景,形象朴实,笔法细腻,含蓄深情,真切烘托了作者还清芳踪的抒情思潮。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鸿终不如。
烟锁汀关山海隔,燕荡双溪无穷虑。
芳草春深陌上绿,日暮乡关何处觅,
轻舟已过万重山,烟波江上使人愁。
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
![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56ccf8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e.png)
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内容如下:
1、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四首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e057fc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1.png)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四首
1、《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3、《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归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最新30诗四首-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最新30诗四首-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925aeb376baf1ffd4fad37.png)
中间四句对偶本诗工稳, “平 野”对“大荒”,“天镜” 对“海楼”,佳句佳对。赋予了 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情 意真挚地把诗人送到楚国。这真 是诗意盎然,情景交融。
尾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抒深沉思乡之情)
诗人抒发了爱祖国、爱自然、爱故乡的深挚 的感情。在这一描写中,表现了初离蜀地的 诗人对家乡的深深依恋。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 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残 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 的落寞情怀。
结Hale Waihona Puke 语谢谢大家聆听!!!38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 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 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 藉,意味深长。 “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 会现实,语意双关。 “老木苍波”:是包裹诗人形象的 一伯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
xǐyǐ
注释:
登岳阳楼
酒店或茶 馆的幌子
瓜分 陈与义
缓慢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徘徊
靠着 登楼高处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这首诗通过登楼感慨,表现了作者 满腹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对国 家对民族的未来的命运的呐喊和呼 唤。
首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 四川,乘船沿江游览楚地。 (叙送别缘起)
颔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33bcf717fc4ffe473368abda.png)
王维(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人,出 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 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 生活。唐代著名的山水 田园诗人。 他的诗写得好,看 他的诗,就像看画;他 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 的画,就像读诗。苏轼 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 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 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701-762),字太 白,自号青莲居士。是继 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 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 人誉为“诗仙”。 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 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 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 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 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 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 年漫游生活。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 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 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 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 “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 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 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 “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 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 “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 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 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 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 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 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3d35dba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8.png)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在八年级语文的古诗学习中有四首古诗是我们常考的古诗之一,建议大家多复习。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唐代: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四万一作:一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度通: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赏析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
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
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二)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22777a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4.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
1. 《野望》
作者:王绩(唐)
全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 《黄鹤楼》
作者:崔颢(唐)
全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3.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唐)
全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唐)
全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
![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b9548d852458fb760b5634.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xx。
征蓬出xx,xxxx。
大漠孤烟直,xx 落日圆。
xx 逢候骑,都护在xx。
渡xx 送别(唐朝)xx渡远xx外,来从xx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xx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xx。
登xxxx·xx昔闻洞庭水,今上xx。
xxxx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XXXXXX,凭xx涕泗流。
【诗四首】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 ;荷hè 锄候骑jì都d 口护燕y di然豚tún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 解释加点的词语。
(1) 带月荷锄归荷:扛着。
(2) 但使愿无违但:只。
(3) xx 人大荒流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 仍怜故乡水怜; 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 种豆xx 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xx,但使愿无违。
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 《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5. 《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 《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 《游山西村》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1.默写《使至塞上》一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 默写《游xx 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3494d35b0029bd64793e2c3a.png)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 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什么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 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金。(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 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其行为便称为“勤 王”。)
第九页,共32页。
春望
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 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情感通过景物抒发)。
第十页,共32页。
泊秦淮
杜牧
第十一页,共32页。
杜牧(803~852)
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 《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 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 的世象而作。金陵曾是六朝 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 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 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 辙,无限感伤。
第十二页,共32页。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十三页,共32页。
句解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 写景,先竭力渲染迷蒙冷寂的气氛。 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的很近。 揭示时间,地点,照应题目。 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 树后庭花》。 感怀,曲笔。
第二页,共32页。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 送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帝,不幸中途被 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甫在这里过了八个 月痛苦的俘虏生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 种种惨状,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 代替。他感时忧国,写下了五言律诗《春 望》。
第三页,共32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