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甲苯中毒案例
![甲苯中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c94a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2.png)
甲苯中毒案例一、案例概况甲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常见于溶剂、涂料、染料、胶水和塑料制品中。
长期接触或高浓度暴露于甲苯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本案例将分析一起甲苯中毒事件,并就该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探讨。
二、事件过程某化工企业在加工化学原料时,发生了一起甲苯中毒事件。
事发当时工人正在对甲苯进行分装,突然一股刺鼻的气味弥漫整个车间,导致多名工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紧急情况下,工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将受伤的工人及时送往附近的医院。
三、中毒原因分析1. 接触方式不当:工人在操作甲苯时可能由于未戴防护口罩或穿戴不当,导致过量吸入甲苯蒸气。
2. 通风不畅:化工车间内可能由于通风设施不畅,导致甲苯蒸气无法迅速排出。
3. 低浓度感知不足:甲苯蒸气在低浓度时无明显异味,工人难以察觉危险。
4. 缺乏应急预案意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工人和管理层未能迅速启动应对措施,导致伤者获救效率低。
四、应对措施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熟知甲苯的特性、危害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定期检查通风设施: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空气畅通,及时排出甲苯等有害气体。
3. 增加监测仪器:在工作场所内设置甲苯浓度监测仪器,及时发现甲苯浓度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置。
4. 健全应急预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故有条不紊的应对措施,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理和救援。
五、总结与展望甲苯中毒事件的发生提醒企业和员工要高度重视对有害化学品的接触和潜在危险,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合理规划工作流程,以及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指导,提高企业对甲苯中毒风险的认识,并促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可以减少和避免类似甲苯中毒事件的发生,营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fd80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6.png)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近期,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深入调查此类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展开了一项调查报告。
首先,我们调查了案发现场的情况。
根据现场勘查和证人证言,案发地点为一处密闭的室内空间,多名工人在未进行有效通风的情况下进行油漆粉刷作业。
粉刷涂料释放的有害气体在密闭空间内无法排散,导致工人吸入大量有毒气体。
接着,我们分析了吸入性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油漆粉刷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苯、甲醛等,对人体呼吸道、肺部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长时间暴露于有害气体环境下,会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我们调查了涉事企业的作业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相关资料和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作业前未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未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也未设置有效的通风设备。
缺乏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人性化的员工保护措施,直接导致了此次事故的发生。
最后,我们就如何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出了建议。
建议企业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定明确的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同时,应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和通风设施,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在实际作业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位作业人员都能遵守安全操作标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事件敲响了警钟,各方应共同努力,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
希望此次调查报告的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促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3b28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a.png)
苯中毒案例分析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油漆等行业。
然而,苯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接触苯过量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起苯中毒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苯中毒的重视和警惕。
某化工厂的一名工人因接触苯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
据了解,该工人在清洗设备时,由于未佩戴防护装备,长时间暴露在苯气中,导致了中毒。
一开始,他只是感到头晕、恶心,以为是一时的不适,继续工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了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
最终,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全力治疗才得以脱离危险。
这起案例给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苯中毒危害巨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质,长时间暴露在其气味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因此,在接触苯的工作场所,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护装备,做好防护措施。
其次,一旦出现苯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苯气,及时进行急救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除了个体防护,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更应该重视苯中毒的防范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苯中毒危害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其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苯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最后,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便在发生苯中毒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总之,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对个人健康和企业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
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苯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安全。
希望通过本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苯中毒的关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分析
![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d0356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4.png)
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分析甲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美容美发、油漆制造、清洗剂生产、溶剂等领域的有机化合物,但是长期暴露或短期高浓度暴露都可能导致中毒。
在交通领域中,甲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司机失控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
本文通过一个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甲苯中毒对驾驶人体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这种危险因素。
案例描述:2018年4月某日,某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突然晕厥,导致车辆失控,撞上了路边的树木,事故造成驾驶员重伤,车辆严重损坏。
经过调查,发现驾驶员患有甲苯中毒,而导致中毒的原因是他从事了长达两年的油漆喷涂工作,长时间接触含有甲苯的油漆和溶剂。
甲苯中毒危害:甲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在进行喷漆、清洗等工作时,甲苯的蒸气会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暴露或短期高浓度暴露都会导致中毒。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和肝肾损害。
而短期高浓度暴露则会引起头昏、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
甲苯中毒后,人的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驾驶安全。
驾驶员在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后,可能会无法集中注意力,出现驾驶失误或者产生视觉错觉,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交通事故。
此外,甲苯中毒还会增加驾驶员的疲劳感,导致驾驶人员注意力难以集中,持续驾驶时间过长,也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1. 加强安全培训:对于一些需要接触甲苯的行业,如喷漆、油漆制造、清洗剂生产等,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让员工充分了解甲苯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接触甲苯的工作场所,要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例如,必要时应戴上防毒面具,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等,以减少甲苯进入人体的途径。
3. 健康管理:对于那些从事甲苯接触类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健康管理,并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不良反应,以防止甲苯中毒。
4. 禁饮酒:饮酒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和甲苯中毒后的症状很相似,更应该注意。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079ad010661ed9ac51f315.png)
1.挥发性、可溶性和易燃性: ❖ 具挥发性,接触途径以吸入为主。 ❖ 具脂溶性,与神经系统亲和,有麻醉作用; ❖ 有水溶性,可经皮肤进入体内; ❖ 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 有些则属于非可燃物,用作灭火剂。
编辑课件
2.化学结构
➢ 基本化学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和芳 香族。
(2)使用价格低、毒性高的汽油作为橡胶溶 剂,使得配制的胶浆中的苯含量较高。
(3)没有通风设施。 (4)未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编辑课件
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 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哪些?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 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编辑课件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毒物是什么?其接触机 会有哪些?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毒物有苯及其同系物。
1.苯的制造:焦炉气、煤焦油分馏、石油裂化重整。 2.化工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合成橡胶、塑
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炸药等。 3.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生药的浸渍、提取,油漆、油
2.氢醌与纺垂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 细胞增殖。
3.损伤DNA,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 引 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不良, 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病。
4.癌基因的激活。
编辑课件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长期低浓度接触苯
(1)工作地点设在仓库,空气中苯浓度是标准值 的20-60倍。
如果在车间采 取哪种措施防 止苯中毒? ? ?
编辑课件
预防措施
1.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喷漆用的苯可用 毒性小于苯的甲苯替代) 。 2.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 3.卫生保健措施 ➢对苯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劳动卫生学调查, 监测空气中苯的浓度。 ➢作业工人加强个人防护。 ➢进行就业体检和定期体检。 ➢女工怀孕期及哺乳期必须调离苯作业。 喷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于苯的甲苯机会有哪些?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15c2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8.png)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1.1 事件经过话说那天,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决定给家里重新粉刷一下。
他们买了油漆、刷子、滚筒等一应俱全,准备开始大干一场。
小明是个很有经验的粉刷匠,他觉得这次粉刷一定能做得完美无瑕。
可是,他却没想到,这次粉刷竟然引发了一场意外。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挺新鲜的,纷纷拿起刷子,跟着小明一起粉刷。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感到头晕、恶心,甚至有人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
原来,这些都是因为油漆挥发出的有害气体导致的。
1.2 影响范围这次中毒事件影响到了小明家的整个家庭成员,包括他的妻子、孩子和父母。
还有几个邻居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幸运的是,大家都没有生命危险,只是有些轻微的呼吸道刺激症状。
2.1 问题原因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次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油漆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超标。
VOCs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们在油漆干燥过程中会逐渐挥发出来,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VOCs,容易引发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
2.2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对小明家进行了彻底的通风换气。
然后,我们建议他们更换一种低VOCs的环保油漆,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还要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3.1 教训与启示这次中毒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进行家庭装修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环保型材料,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
还要加强室内通风,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3.2 建议与呼吁针对这次中毒事件,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家居装修行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确保市场上的装修材料都是安全、环保的。
我们还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环保意识,关注家庭装修过程中的空气质量问题,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这次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警惕,确保今后的家庭装修过程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职业病案例: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f5b0bfd0d233d4b14e699d.png)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概述2020年5月3日15时,某防腐公司劳务队3名油漆工在江南造船集团责任有限公司7万6千吨散货船(H2320)四号大舱进行喷漆作业(自述均佩带防毒面罩),17∶30左右其中1人首先出现头晕、胸闷症状,另2人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
这3人相继被监护人员发现后救出,于18∶55分被送入瑞金医院急诊救治。
该船甲板至舱底有5层楼深。
发生中毒的3名工人当时就在舱底处喷漆作业,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已有3条送风管被放入舱底送风,而四号大舱的入口处已成为一个排风口。
调查人员在距舱底3层半楼的高处(由于晚间无照明设施)设点采样(采样时间21∶50~22∶10)。
采样结果为苯3.1mg/m3、3.4mg/m3、甲苯13.8mg/m3、13.3mg/m3、二甲苯161.0mg/m3、150.3mg/m3。
根据现场调查与专家会诊结果,初步诊断本次中毒为一起急性职业性混苯中毒事件。
事故分析三苯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是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极易挥发。
造船业常用作溶剂、稀释剂。
在空气中以气状态存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主要损害造血系统。
急性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汽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症状。
轻度有黏膜刺激征,随即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
重症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主要临床症状表现:①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会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②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苯中毒早期的红细胞由于代偿作用及其寿命较长,数量未见明显减少,但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27db00866fb84ae45c8d6f.png)
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
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物质,从事
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
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作 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 床表现有何不同?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 什么? 5.请你给一些建议,如何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一贯勤勤恳恳.每天
都在仓库工作。仓库中存有苯、甲苯、汽油、
醋酸乙酯等化学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
最低为120 mg/m3,最高达360 mg/m3 (苯的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 mg/m3),是标准
值的20-60倍,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案例描述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
2.化工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合成橡胶、
塑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炸药等。 3.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生药的浸渍、提取,油漆、 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剂等的制造。 4.燃料: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制鞋
石油裂解
化工原料
油漆
工作在有毒 环境的刷胶 工人
弥漫着刺鼻胶水味的生产车间
案例描述
住院后经用升白细胞、多种维生素、核苷酸
类药物及泼尼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
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
即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
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
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
状较以前严重而再次人院治疗。
6.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44ce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7.png)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大家好,我是一名行业专家,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事件。
这个事件发生在我们小区的一个住户家里,他们为了美化家居环境,决定对房间进行粉刷。
在粉刷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了吸入性中毒的发生。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描述这个事件的过程和原因。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件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这个事件发生在去年的夏天,当时正值装修旺季。
受害者是一家三口,父母都是中年人,孩子还在上小学。
他们在装修过程中选择了环保型涂料,但是在粉刷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一些有害物质的挥发,最终引发了吸入性中毒。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事件的原因。
装修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是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
在粉刷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通风工作,那么有害物质就会在空气中积累,容易导致人体吸入过多的有毒气体。
使用的环保型涂料虽然相对较为安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挥发性。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注意控制用量和施工时间,也容易导致中毒的发生。
受害者在装修过程中对于涂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了解不足,也是导致中毒的一个原因。
在这个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了专业的调查组进行调查。
经过调查,确定了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装修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和使用的环保型涂料挥发性较高所导致的。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政府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对装修行业的监管、提高装修工人的培训水平以及普及环保涂料的知识等。
受害者家属也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参加了有关中毒后的康复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们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在此过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也更加重视家庭装修时的安全问题。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室内粉刷油漆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在进行家庭装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环保型涂料,避免使用劣质产品。
2. 在装修过程中要做好通风工作,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工人地下防水施工苯中毒事故分析
![工人地下防水施工苯中毒事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f2e188d1f34693daef3e3b.png)
工人地下防水施工苯中毒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1999年7月19日晚22时,某建筑工地地下4楼进行涂刷防水涂料作业,刘某与贾某、张某、秦某和陈某在距地面15m、宽9m的狭长基槽内进涂刷行作业,陈某负责运料。
作业过程中,5人都未佩带任后防护用品,现场也无任何机械通风装置。
当工作到次日凌晨1时30分时,陈某发现刘某、贾某晕倒在作业现场,立即找警卫组织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随后赶回现场,发现另两名工人张某、秦某也昏倒在现场。
经其他工人的抢救,分别将4人救离现场,在抢救过程中,因抢救人员均未带个人防护用品,先后有10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
后经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抢救无效刘某、贾某当场死亡,张某、秦某和其他15名中毒人员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
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由于在15m深的地下涂刷作业,现场没任何通风设施,工人没有佩带任何防护用品,有机溶剂大量挥发,苯浓度严重超标,导致工人吸入中毒。
急性二甲苯中毒事件
![急性二甲苯中毒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68080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b.png)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急性二甲苯中毒事件
一、事故经过
某年7月27日,上海浦东某船舶修理服务队受上海某船厂的一家涂料分公司委托,前来崇明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新加坡7.3万吨散装货船的油漆工作。
7月28日开始上船,7月31
日上午8:00,该队喷漆工霍某等9人开始做准备工作,晚上22:00左右,开始对船的大舱进行喷漆。
该舱内面积3000多平方米,深8米。
根据工艺要求由上而下喷,至8月1日凌晨1:00,霍某自感头昏、头痛,从脚手架上昏倒在舱底沙堆上。
此时,同队工友张某等人下舱底救人,也感头昏、头痛。
最后用吊车将霍某吊至船坞,用汽车将二人送县中心医院抢救。
霍某等2人被诊断为急性二甲苯中毒,住院治疗。
经卫生监督部门现场调查:大舱所用油漆均由外轮船主指定,对其毒性和成分,施工人员不了解。
该轮船大舱使用的是中涂公司生产的漂白焦油环氧漆和环氧漆硬化剂,临用前按一桶环氧漆和一桶硬化剂搅拌调和后即喷于舱面;大舱深8米,自然通风很差。
4支喷枪同时作业,舱底毒物浓度随作业时间延长越来
越高;现场作业时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机械通风设施,工人没有使用送风头盔,只有一人戴纱布口罩。
二、现场采样分析
空气中二甲苯浓度最高4500mg/m3,最低210mg/m3(国家标准为100mg/m3)。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没有防护设施而引起的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
三、事故原因分析
这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表明,对于像如此特大型、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的船舱内的喷漆作业,通风条件极差,必须加强机械通风,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送风头盔,要彻底改正用纱布口罩代替防毒口罩的错误习惯,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一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一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57a47e804d2b160b4ec0a5.png)
一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事故概述
12例病人系男性民工,年龄21~29岁。
于1997年12月14日10时在某厂浴池工作,为清除残留于地面的油漆,将极易挥发的主要成分为二甲苯的醇酸稀料1500ml倒于室内地面上。
工作10分钟后,感咳嗽、流泪、刺鼻、咽痒,30分钟后感头晕、乏力,其中3人昏倒在地,均被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现场卫生学调查情况
该浴池共里外两间,民工在里间工全。
里间面积600m2,高4m,南面墙壁有一0.8m2的窗户,房顶有一0.6m2的天窗。
由于冬季两窗均紧闭,使房间成为一个240m2近乎封闭的空间。
对其使用析醇酸稀料也行气相色谱分析,主要成分为二甲苯,含少量汽油和松节油。
现场测试二甲苯浓度为980mg/m3,超过国家规定车间空气二甲苯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的10倍。
中毒病人救治经过
12人10时10分被送到医院,除3人浅昏迷外,其余9人神志清楚,感头晕、乏力、咳嗽、流泪、胸闷及恶心,均有球结膜充血;5人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7例血压偏低、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无异常;次晨尿检马尿酸增高3例。
入院后立即给予保暖、吸氧、静脉滴注入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葡萄糖醛酸及抗感染治疗;给予氯霉素、可的桦眼药水滴眼。
3
例昏迷病人还给予静脉滴注呼有为兴奋剂、胞二磷胆碱、碳酸氢钠,并进行降颅压、利尿等处理,昏迷病人30分钟后陆续清醒。
进一步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辅助检查未见异常,12人于2周后痊愈出院。
此后病人多次到医院复查未见异常,无后遗症发生。
甲苯中毒案例
![甲苯中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45198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2.png)
甲苯中毒案例甲苯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化学品接触中毒情况,通常是由于接触过量的甲苯蒸气或液体导致的。
甲苯是一种工业有机化学品,广泛用于油漆、清洁剂、胶水和许多其他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储存,甲苯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起甲苯中毒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后果,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建议。
一、案例描述某工厂一名员工在清洁浸渍甲苯的操作中,不慎发生皮肤接触和吸入过量甲苯蒸气的情况。
该员工在接触甲苯后不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工友立即将其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诊断,该员工确诊为甲苯中毒,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操作不当:在清洁浸渍甲苯的过程中,员工未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导致皮肤和呼吸道暴露于甲苯中。
2. 缺乏培训:员工可能缺乏对甲苯接触的知识和清洁操作的培训,未意识到甲苯对身体的危害。
3. 环境监测不足:工厂可能没有进行足够的甲苯浓度监测,导致未及时发现甲苯浓度超标的情况。
三、事故后果1. 员工健康受损:甲苯中毒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2. 生产受到影响:员工中毒导致工作中断,对工厂的生产和经济造成损失。
3. 影响员工士气:事故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降低了团队的士气和工作效率。
四、预防措施和处理建议1.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涉及甲苯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2.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甲苯接触的危害教育和清洁操作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环境监测:加强对甲苯浓度的监测,确保空气中甲苯浓度不超标。
4. 应急预案:建立甲苯中毒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员工中毒后的急救和转诊流程。
5. 审查改进:定期对甲苯接触的操作流程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审查,及时改进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预防措施和处理建议是针对甲苯中毒案例提出的一些建议,工厂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和落实。
甲苯中毒案例
![甲苯中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cc2ed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5.png)
甲苯中毒案例甲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中毒情况,通常是由于接触或吸入甲苯蒸汽或液体而引起的。
甲苯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和家庭产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制造油漆、涂料、溶剂和胶水。
在不当使用或接触的情况下,甲苯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中毒、呼吸困难和神经系统损伤等。
以下是一起甲苯中毒的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甲苯中毒导致的急救事件案例概述:2021年某工厂的生产车间发生了一起甲苯中毒事故。
该工厂是一家化工企业,主要生产涂料和溶剂产品。
事故发生时,正在生产车间内进行甲苯溶剂的混合和搅拌工作,由于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并未通风透气,导致大量甲苯蒸气在车间内蔓延,造成了作业人员中毒。
现场情况:接到报警后,当地急救中心立即派出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到达现场时,发现有多名作业人员呕吐、头晕、乏力、眼睛灼痛等症状,急需紧急处理和救治。
急救人员立即对受影响的员工进行现场治疗,并将其紧急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据医院医生介绍,受影响的员工中有数人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护和治疗。
急救措施:1. 紧急现场处理:急救人员在现场对受害人进行了抢救性的现场治疗,包括稳定呼吸、清洁皮肤、提供水分补充等。
2. 医院治疗:受影响的员工紧急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医院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包括输液、吸氧、洗胃等治疗手段。
事故原因分析:1.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在化工生产作业中,应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等防护装备,以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
2. 车间通风不畅:在进行有毒化学品操作时,必须保证车间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供良好的透气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事故教训与改进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提升其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相关操作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急性甲苯中毒
![急性甲苯中毒](https://img.taocdn.com/s3/m/75d893e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4b.png)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急性甲苯中毒
一、事故经过
某年6月25日某车队一名维修工,因连续两周进行汽车喷漆工作(溶剂含50%60%的甲苯),室内操作,无通风排毒设施,室温高,仅戴2个纱布口罩,每日从事喷漆1012小时。
25日下午连续喷车#6台后,昏倒于地,送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甲苯中毒。
二、事故分析
1中毒的毒物是甲苯,中毒的原因正如事故经过中所描述。
2患者25日下午昏倒之前,已有许多不舒服,一心想着再坚持一下,便可完成任务,强烈的责任感使其坚持到不能再坚持。
三、防范措施
1、喷漆作业力求机械化、自动化,在未能实现前,要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漆,要加强通风排毒设施。
2、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
3、生产组织者要懂得职业卫生知识,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c997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4.png)
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一起室内粉刷油漆引起吸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
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严肃,但我们会尽量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让大家在了解这个事件的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关心。
二、事件起因话说有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决定给家里重新粉刷一下墙壁。
他们觉得这样可以让家里焕然一新,也更加温馨。
于是,他们买了一些油漆和刷子,开始了他们的粉刷工作。
三、事件经过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开始的时候还算顺利,他们认真地涂刷着墙壁,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感到头晕、恶心,甚至有人出现了呼吸急促的症状。
原来,他们在粉刷的过程中,吸入了大量的有害气体。
四、原因分析经过一番调查,我们发现这次中毒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油漆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在粉刷过程中没有做好通风工作,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3. 他们使用的油漆质量不过关,可能含有有毒物质。
五、应对措施面对这次中毒事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安全意识。
在进行类似粉刷等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环保型的油漆,避免使用含有有毒物质的产品。
2.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通风工作,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3. 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对有害气体的吸入。
4.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六、总结通过这次中毒事件,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室内粉刷油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我们也要关注身边的亲朋好友,如果发现他们有类似的症状,要及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我们要感谢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教训,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关注健康。
谢谢大家!。
使用油漆中毒事故
![使用油漆中毒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e474a4ae6137ee06eff918e6.png)
使用油漆中毒事故一、事故概况2003年9月,4位农民工进入益阳市某天桥下层箱式结构的空间夹层内进行粉刷油漆作业。
该夹层采用钢板制作,最高处高约80cm,最低处仅40cm左右,内部由钢板分隔成若干不规则空间,相互之间仅开设有直径为60cm的椭圆形通道,整个夹层仅有一直径70cm左右的圆形出人口,内部通道迂回曲折,作业极为不便。
在加上夹层密闭通风不良,油漆及油漆添加剂挥发出大量有毒气体,导致4位农民工中毒被困于夹层内,包工头发现他们彻夜未归,于第二日8时入内察看,也因中毒被困夹层。
后经救援人员奋力抢救,5名被困民工有4名获救,1名因中毒太深死亡。
二、事故原因1.4名农民工违反油漆、喷漆工安全操作规程第2条,在没有通风的工作环境内作业,属不安全行为之一。
2.包工头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也属不安全行为。
3.使用含有苯的假“环保”油漆,使作业环境处于极度不安全状态,导致农民工没有出现症状反应即进入麻醉昏迷状态。
4.4名农民工安全知识缺乏,密闭作业经验不足,是教育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5.包工头是即成事实的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在如此类似密闭场所的作业中,没有作业监护人员。
三、毒性分析1.苯: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2.二甲苯:当浓度为10000mg/m3时吸入1h,可以引起中毒,当浓度为71400mg/m3时,吸入数分钟可使吸入者迅速昏迷、死亡。
四、预防措施1.注重农民工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培训。
目前油漆涂刷作业,大部分是农民工,安全知识极度缺乏,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建议农民工尤其是包工头也要经过有关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2.提高包工头安全管理方面的水平。
包工头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要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
3.杜绝违章作业,掌握应急救援。
涂刷油漆时,工作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密闭场所作业还应指派专职监护人员。
4.加强劳动保护,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职业病案例: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f5b0bfd0d233d4b14e699d.png)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概述2020年5月3日15时,某防腐公司劳务队3名油漆工在江南造船集团责任有限公司7万6千吨散货船(H2320)四号大舱进行喷漆作业(自述均佩带防毒面罩),17∶30左右其中1人首先出现头晕、胸闷症状,另2人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
这3人相继被监护人员发现后救出,于18∶55分被送入瑞金医院急诊救治。
该船甲板至舱底有5层楼深。
发生中毒的3名工人当时就在舱底处喷漆作业,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已有3条送风管被放入舱底送风,而四号大舱的入口处已成为一个排风口。
调查人员在距舱底3层半楼的高处(由于晚间无照明设施)设点采样(采样时间21∶50~22∶10)。
采样结果为苯3.1mg/m3、3.4mg/m3、甲苯13.8mg/m3、13.3mg/m3、二甲苯161.0mg/m3、150.3mg/m3。
根据现场调查与专家会诊结果,初步诊断本次中毒为一起急性职业性混苯中毒事件。
事故分析三苯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是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极易挥发。
造船业常用作溶剂、稀释剂。
在空气中以气状态存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主要损害造血系统。
急性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汽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症状。
轻度有黏膜刺激征,随即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
重症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主要临床症状表现:①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会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②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苯中毒早期的红细胞由于代偿作用及其寿命较长,数量未见明显减少,但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油漆中毒和窒息事故
![油漆中毒和窒息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a7d390e6e009581b6bd9eba4.png)
中毒和窒息事故一、事故经过2011年8月25日上午9时左右,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一造船厂旁长江边一艘船上,2名工人在船舱内油漆作业时,突然中毒昏倒。
2名工友见状,连忙进舱施救,不料也中毒。
经医生诊治,这4人均为油漆中的苯中毒,所幸其中二人被及时救出,经急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了解,鑫武18号船近期一直停泊在此维修。
上午,有2名油漆工下到船舱刷油漆,不幸事件发生了。
一名工友说,当时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油漆味,由于船面上有一个狭小的出入口。
2名油漆工钻入舱底油漆作业时,舱内空间狭窄,油漆味不易扩散,两人相继出现头昏、恶心等中毒症状,但无力爬出,只好用微弱的声音呼救。
工友闻声后,先后有两人连忙下船舱进行施救,不料也中毒。
见此情况,大家立即施救,并往船舱内注入氧气,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进入舱底内的救援人员,相继把2名中毒较深工人救出,后又把另外2人救出,因两人中毒较轻,过了一会儿无大碍。
不久,两辆120急救车将2名中毒较深工人送往大厂扬子医院,经初步检查,可能是“苯中毒”。
一名工人说,是他的同事们将两人救出来的,“要是再耽搁一会儿可能几人就要没命了。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作业人员在未配备防毒面具或事前通风情况下,进入船舱,长时间呼吸油漆致中毒。
2、间接原因:①有毒作业未佩戴防毒面具等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②进入密闭空间或狭小空间作业前未考虑有限空间内有毒气体的通风和扩散情况;③从业人员有毒有害作业知识淡薄,无安全防护意识;④用人单位安全教育失职,未对从业人员针对油漆中毒的防护进行强化教育,从业人员违规操作。
三、安全措施:①油漆能造成苯中毒,故应配备防毒面具等合适劳动防护用品。
②密闭空间作业前应先进行通风换气或喷漆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③加强管理,从业人员应上岗前应经安全教育,应告知从业人员油漆中毒的危险,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
④喷漆作业属有毒作业,应调整人员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
案例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喷漆工人混苯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概述
2007年5月3日15时,某防腐公司劳务队3名油漆工在江南造船集团责任有限公司7万6千吨散货船(H2320)四号大舱进行喷漆作业(自述均佩带防毒面罩),17∶30左右其中1人首先出现头晕、胸闷症状,另2人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
这3人相继被监护人员发现后救出,于18∶55分被送入瑞金医院急诊救治。
该船甲板至舱底有5层楼深。
发生中毒的3名工人当时就在舱底处喷漆作业,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已有3条送风管被放入舱底送风,而四号大舱的入口处已成为一个排风口。
调查人员在距舱底3层半楼的高处(由于晚间无照明设施)设点采样(采样时间21∶50~
22∶10)。
采样结果为苯3.1mg/m3、3.4mg/m3、甲苯13.8mg/m3、
13.3mg/m3、二甲苯161.0mg/m3、150.3mg/m3。
根据现场调查与专家会诊结果,初步诊断本次中毒为一起急性职业性混苯中毒事件。
事故分析
三苯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是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极易挥发。
造船业常用作溶剂、稀释剂。
在空气中以气状态存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主要损害造血系统。
急性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汽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症状。
轻度有黏膜刺激征,随即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
重症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主要临床症状表现:①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会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②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苯中毒早期的红细胞由于代偿作用及其寿命较长,数量未见明显减少,但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调查发现事故现场二甲苯浓度超标(检测结果二甲苯161.0mg/m3、150.3mg/m3,最高容许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