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评课稿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案教学设计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要求】1.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2.品味诗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3.感受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4.初步掌握分析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5.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介绍作者背景资料。
三.学生自由朗读,集体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分析:1.写“我”第一人称写“一棵树”的作用2.从前到后有大概的顺序和层次:第一部分: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
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
第二部分,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
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
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前面的再一次升华。
总结:“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由学生总结)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如: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胜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
讨论时厘清的第二个问题:自由联想,想像,创造时,又是紧扣住树的本身的特点的。
用柔嫩的枝条拥抱,展开两臂覆盖。
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变化煤炭。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教学反思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教学反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教学反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来自XX中学,名叫XX,我说课的题目是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里的一首诗歌,在内容编排上此单元属于人生体验类,选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生活经历的体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篇自读课文,是诗人李瑛1979年写的一首诗歌,新时代的来临,让诗人充满生活奋斗的激情这首诗歌通过想象,塑造了“一棵树”的艺术形象,抒发了关心人民、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为人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强烈的愿望诗人在树的形象和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想像,展现了“我”—“一棵树”的言行,讴歌了“我”—“一棵树”的献身精神课文节选的是原著一二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树”的自我介绍,层层突出这“一棵树”的不一般让读者初步感觉到这“一棵树”的骄傲所在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这一部分进一步揭示出了“一棵树”的骄傲所在,正是关爱人类献身人类的精神诗歌语言优美、凝练及富有节奏和韵律,在反复诵读中,能细细品味出“树”的形象2、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联系,根据以上教学理念,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这样确立这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2. 品味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进行习作,学写诗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诵读诗歌,感受“一棵树”的艺术形象2.反复品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教学重难点】1.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说学情学法1、学情分析学习《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以前,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学习过诗歌,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认识,能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能试着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的感情,本班学生大都喜爱诗歌,有一部分学生经常创作浅显顺口的小诗,有创作热情但如何深入诗歌,走进作者,对他们来说就有些困难.2、说学法的点拨与指导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在本节课中我教学设计>设计了以下几个学法:一是朗读感悟,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的读,在时间上予以保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由实践中获得体验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感悟显然为重中之重我首先就决定这堂课以朗读感悟为主,并且应该保证充足的课堂时间用以朗读培养朗读能力,更多关注基础薄弱学生,落实本课最基础的目标二是探究法,培养信息搜索和概括能力,通过语言分析、信息整合,达成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隐性目标三是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听说读写” 为训练主线,学生通过朗读、模仿续写、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思维形式说教学方法朗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尤其是《《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样一首有深刻寓意的诗歌,更需要通过诵读去感受诗中的情感、韵味,把握其中的美《语文教学论》中指出:“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感受作品的意境”叶圣陶先生也提倡过“美读”的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应该是重要的一环,反复地诵读作品,在诵读中把握诗的韵味这个课,是以朗读为线索,串起各个教学环节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曾说一堂好课要“ 立足文本,直面语言”,“以读为主,读品结合”这个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读” 每次读都有明确的任务,注意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将读与品结合这样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语言的感受中,体会文章的美学生学习活动丰富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了诗的韵味、情感和意境,让学生在反复涵咏中品味出景物之美讨论法: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它音形色兼具的特点,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以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把握课堂内容说教学程序设计一、直接导入,示范朗读 (多媒体显示课题,并配以树的背景)1、提问:朗读一首诗有哪些要求?归纳总结:读准字音、协调的韵律、节奏、重音、感情等2、教师配乐示范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多媒体播放音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范读,配乐范读,除了实现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的目的外,也起到一种垂范作用用自己饱含激情的朗读打动学生,让他们受到感染,从而带着感情学习体味这首诗并进行诵读指导(注意音节、重音、基调)再让学生伴随优美的乐曲进行诵读,从而感受诗歌的音乐魅力反复诵读,是学生学习诗歌的基础,同时,也契合了大纲中重视感悟、熏陶和语感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二、美读诗歌,寻树之影1、学生自己有感情大声地读课文,思考:这棵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树)思考、交流,把握形象,组织填空:我是一棵的树,所以,我骄傲,评价:找得是否恰当、指导学生评价2、请你为这棵树取一个名字(用四个字),找出理由(板书)3、思考:作者要写的仅仅是一棵树吗?小结象征手法: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板书)在这个教学环节,第一个问题在于初步感知整首诗歌为下面的主体部分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二个问题,“你给这棵树取个什么名字?找出理由”这个问题串起了对文字、意象的感悟,第三个问题,是对主题的解读三、融情诵读,美点追踪1、一棵树”形象的成功塑造,除了来源于诗人那喷薄的情感,还得益于诗人在语言上的锤炼找出诗中你最欣赏的地方有感情地诵读,并进行赏析2、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3、提出要求:回答时先有感情地读你赏析的诗句,然后再说说你的感受4、归纳总结:(知识点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让学生归纳诗歌的语言在表达上的'的特点,教师适时补充诗歌语言的特点:精练性、形象性、生动性等一是修辞的运用,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喻拟人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小结,然后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5、朗读比赛要求让学生朗读请每组推荐一名朗读较好的学生参加朗读比赛每一人读完,请其他同学评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但凡读懂了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不一句一句地反复咀嚼,只是一路顺畅地读下去,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诗歌浓郁的情感、跳跃的形象、凝练的语言,决定诗歌教学的特点: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启发联想、再现形象,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关键教师的讲与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让思考深入,以求突破本课的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五、借鉴写法,迁移创作(多媒体显示要求)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小诗,并进行展示、交流(只写一节) 这样的课堂活动是从课文出发,依托课文设计生动活泼的读写训练,将学生的课文学习引向更为深刻更为广阔更为自主的境界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男生女生分别再读课文,(2)、修改、完成课上的“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一首小诗,说板书设计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李瑛曾经说过:“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这首诗就是诗人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在诗中,作者借助想象,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这启示我把板书设计成树的简笔画在初读诗歌,寻树之影的教学环节我这棵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时画下树的简笔画,给学生形象的感知在为这棵树取一个名字(用四个字),时,在树干上写出学生归纳的奉献之树,明确诗人赞美的树的精神所在。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认知目标: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技能目标: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解__内容、体会作品情感。
2、多角度赏析__。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走近文本1、教师导入。
我国当代诗人李瑛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2、简介作者。
二、感悟文本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
2、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优美。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根据句意,读准节奏);②读出感情,体会诗中“骄傲”的情愫(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作适当指导并播放范读。
)③适时做出评价,多给学生鼓励。
3、理清思路,了解诗歌内容。
4、这棵树生长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学生先结合文本独立思考,而后小组讨论交流。
)5、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请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 适时点拨。
)6、说说诗人借助“一棵树”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7、学生品味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找出相关诗句)如:“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借代,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
这样写,语言显得更加形象、生动、简洁。
8、品味诗歌语言优美凝练的特点。
(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体会)9、体会联想、想象、象征等表现手法的作用。
10、如何理解诗的结尾对表达诗歌主题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主题。
)11、让学生谈谈一棵树具有怎样的崇高精神?从中你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教师要求学生说出真情感受,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布置作业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写作要求: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学写诗歌。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一)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一棵树的形象。
2.体会课文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
3.同桌探讨找出运用多种修辞的语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甚至设计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样流行的产品,或研制出新的药物与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程上做上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名议员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么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设计: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会因此感到骄傲还是自卑?为什么?二、初读课文,总体了解1.自由阅读课文。
2.同位合作解决生字词。
3.自由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旨1.再读课文,概括诗歌各部分内容。
2.合作探讨:诗歌中一棵树的形象。
3.归纳课文主旨。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老师写说课稿也要变得新颖一点。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教室》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据说,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看中了顾炎武的家产,便卑鄙地唆使别人诬告顾炎武有"通海"的罪,说他同沿海抗清力量相勾结,图谋推翻清王朝。
这在当时是最大的罪名。
于是,顾炎武被抓了起来。
四、三读课文,品味欣赏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从文中找出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探究练习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棵树的形象——主旨《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二)诵读要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学习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诵读设计一、简介作者原先是“恨你恨得要死”,如今是“想你想得要死”。
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
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1一、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二、不足之处同学想画面的同时,又让他们想心里话,后一问题响应者比较少。
原因是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同学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分开进行,后一个问题,可以让同学在默读文后进行,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说自身的内心话既是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同学对语言情境的感情体验。
三、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出示自学提示(两个中心问题),让学生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答案,解决本文重难点;接着再次读文,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积累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诗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最后,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进行一次小练笔《假如我是一棵树》,抓住“读写结合”点,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2《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主题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掌握想象的方法,并把奇特的想象写清楚。
这节课,学习氛围轻松有趣,学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一、紧扣教学目标,逐层推进。
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始终围绕着“想象有意思”的部分,联系生活经验,有层次地推进课后问题二的交流、想象,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内驱力。
老师能巧妙地指导朗读,在朗读、评价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审美能力。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教学设计
02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望。
04
详细描述: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引导学生回忆诗 歌的特点和要素,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课文讲解
总结词:逐句解读 总结词:整体感知
详细描述:逐句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 表达的情感,强调语言的美感和诗意。
作业布置
01 02 03 04
总结词:朗读与背诵
详细描述:布置朗读和背诵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词:写作练习
详细描述: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如仿写、扩写等,让学生运用所学 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01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树的认 知和感受,从而激活他们的前知,为后续的学
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教学反思和改进
教师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也要关注 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反思
1 2
3
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但部分学生仍需加 强引导。
课堂互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展示与课文相 关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 了解课程内容。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 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 ,是否能主动回答问题
。
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 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
和及时性。
5.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1(苏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十四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识记并理解诗中的生字、生词。
2.认识相关李瑛的文学知识。
3.练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进行习作,学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1.能经过朗读诗歌,感觉“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学习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理解“一棵树”的形象和诗的主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品尝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敬精神。
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怀人民的深沉感情。
【教课重难点】1.在频频朗诵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流程】一、导入新课1.借助多媒体,演示生长在不一样地点、不一样形状的树,让学生睁开想象,从而引入课文。
2.作者简介:李瑛(1926 —),现代诗人。
河北丰润人。
少年时代家境贫穷。
1945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布诗作。
先后担当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
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焚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月》、《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 年第一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李瑛擅长从小处落笔,从详细的生活现象下手,努力揭露此中包含的时代特点和时代内容。
对生柔婉的抒怀实现刚健的思想力量。
二、朗诵,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剖析构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主若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激烈梦想和崇敬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敬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涛推向了顶峰。
3.有感情朗诵全诗,选出自己喜爱的诗节频频朗读,准备读给大家听。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启发孩子的创造力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启发孩子的创造力作为老师或者家长,我们都知道,在儿童时期,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儿童时期的孩子们,他们的大脑处于最为敏感和发育的时期,这也是他们最为愿意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时期。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必须在这个时期着手。
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启发孩子创造力的教案。
这个教案主要是以绘本《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为基础,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创造一棵树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教案的实施细节以及它可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的影响。
一、教案实施的步骤1、给孩子们介绍树在开始这个教案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孩子们一些介绍树的知识。
比如,让他们了解树的概念,树有什么特点等等。
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简单的课件或者图片展示来完成。
2、阅读绘本《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阅读绘本是这个教案的核心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树的象征意义和树对人们的影响。
同时,这个环节也可以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阅读的趣味,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让孩子们创造自己的树在阅读完成之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开始动手创造自己的树。
这个环节可以分为几个步骤:(1)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构思自己的树。
(2)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不要害怕错误。
(3)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创意,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4)给予孩子们适当的帮助和建议,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树。
二、教案的背景意义1、拓展思维能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主要是以创造型思维为基础的。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构思,大胆尝试,从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社会。
这对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增强自信心在这个教案中,我们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不害怕错误。
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独立思考,而且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更为充分的认真,加强自己的自信心,让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美好。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提高孩子的情商和自信心
众所周知,情商是指人们在理解和处理情感方面的能力。
高情商的人可以更好处理自己和周围人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培养良好的个人关系。
而自信心则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自身价值以及未来成功的信心。
在今天的竞争社会里,情商和自信心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和自信心已成为家长和教师们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话题。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绘本。
这本绘本引导孩子以植物为例来探讨情商和自信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让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成长过程,植物的生存竞争和适应能力等等。
孩子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有关情商和自信心的知识,例如:在竞争环境下,植物通过学会如何竞争和适应得到了立足之地;植物自信地向阳生长,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植物仍然坚强地生长,这是一种自信和毅力的体现。
针对这本绘本,本篇教案旨在提高孩子的情商和自信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对待周围的人事物,从而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自信、成功。
一、情商教育1.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之一。
同理心是指理解他人感受、看待问题和行动的能力。
这需要孩子具备较高的情感感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孩子可以学习到植物的适应性和竞争性,从而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辞旧迎新、蜕变和成长。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思考类人情况下懂得接受和尊重别人。
例如,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讲故事、小组讨论等方式,去感受别人的感情、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和感悟,从而扩展自己同理心的学习和理解。
2.建立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控制技能情感和情绪控制技能是情商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孩子们在各种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控制技能就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应对困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孩子们可以从植物的自信、坚毅和毅力中得到启示。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写日记、看电影、讲故事等方式,去感受故事中植物的情绪变化,体验不同情绪对于植物的成长和生存的影响和启示,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控制技能,有效的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对于生活和学习的负面影响。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公开课)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公开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公开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它是一首诗歌。
下面我将从五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人生体验”里的一首诗歌,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我们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
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的赞歌。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诗歌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诗歌教学应回归其最本真的阅读,那就是“体悟”,学生只有浸入诗歌的感情世界,不断的与之交融、重合,这才是真正的“体悟”,为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一颗树”的艺术形象。
2、品味本诗的语言,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尝试仿写诗歌,体会创造的乐趣。
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理解、体会诗中的形象和感情。
在情感上要学习“一棵树”献身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理解“一棵树”的形象,体会诗中的感情上。
教学难点:放在赏析诗的语言特色上。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工程招投标概论——课程形考答案.1任务分)共1744题(满分客观题5题,每题分)2三、判断题(共 (已答). 拍卖属于招投标。
第17题错对【参考答案】错P15【答案解析】见教材工程施工招标一般划分为招标准备、招标实施和定标签约三(已答). 第18题个阶段。
对错【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通过资格预审淘汰资格预审文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淘汰总已答). 第19题( 分低于及格线的投标者。
错对【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招标实施阶段是整个招标过程的实质性阶段。
主要包括:发). 第20题(已答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组织资格预审,召开标前会议,开标、评标和定标。
错对【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第21题(已答). 资格预审的评分标准必须考虑到评标的标准,一般凡属评标时考虑的因素,资格预审评审时必须考虑。
对错'..【参考答案】错【答案解析】四、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按照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第22题(已答).()日之内订立书面合同。
A.20B.30C.25D.35B【参考答案】【答案解析】)个以上具备承担招已答).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23第题( 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A.二B.三C.四D.五B【参考答案】【答案解析】施工招标阶段,招标人发给投标人的下列书面文件中,不构). 已答24题(第)。
成对招标人和投标人有约束力的招标文件组成部分的是(A.投标须知B.资格预审表C.'..合同专用条款D.对投标人书面有质疑的解答D【参考答案】【答案解析】)个以上符合招标条件的供题第25(已答). 邀请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供应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A.2B.3C.4D.5B【参考答案】【答案解析】在建设项目各类招标中,不要求投标人依据给定工作量报价题(已答). 第26 )招标。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说课稿《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目标和要求】1.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2.品味诗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3.感受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4.初步掌握分析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5.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介绍作者背景资料。
三.学生自由朗读,集体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分析: 1.写我第一人称写一棵树的作用2.从前到后有大概的顺序和层次:第一部分: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
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
第二部分,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
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
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前面的再一次升华。
总结: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由学生总结)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如: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胜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
讨论时厘清的第二个问题:自由联想,想像,创造时,又是紧扣住树的本身的特点的。
用柔嫩的枝条拥抱,展开两臂覆盖。
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变化煤炭。
我的性格特点(学生自己总结,先做P9选择题)分析结束,集体朗读全诗,并完成《一课一练》,语段阅读一、二。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和企业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从小学开始,因为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还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与人互动。
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篇文章就是一篇非常好的素材来进行这项教育。
本篇文章教案是关于团队合作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
主要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发现孩子的(潜在)领导能力。
一、教学目标目标一: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目标二:通过任务安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目标三:发现学生的(潜在)领导能力。
二、预备知识1.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性。
2.展示孩子团队合作的范例,并引导孩子学习。
三、教学过程1.介绍教育目标,让孩子知道今天的课程的目的。
2.展示故事,并引导孩子学习。
3.活动:安排孩子进行任务,通过协助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4.总结并给予反馈: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孩子对于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的认知。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板书法: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的讲解。
2.PPT的使用:通过使用 PPT 展示视频来引导孩子学习,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活动式教学: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参与任务并进行表演或演讲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
五、教学评估1.学生态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状况、表现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度。
2.学生能力评估:通过团队表现、领导能力和学生的参与状况等来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六、总结《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团队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协作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发现孩子(潜在)的领导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篇文章来进行团队合作教育。
通过任务的安排,让孩子在团队中协作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定期反馈
在每个单元或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 全面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 导和建议。
鼓励和表扬
对学生的作业和测验进行书面反馈, 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供 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内容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检查是否达到了预定的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 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
教学内容与方式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number {01}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 教学资源与支持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01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和基本概念 。
0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了解作 者的思想感情。
03
总结词:拓展延伸
04
详细描述:结合课文内容,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介绍等,帮助 学生全面了解课文的背景和意义。
课堂活动
01 02 03 04
总结词:互动交流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等活动,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总结词:思维训练
详细描述:设计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思考题或练习,引导学生进行 独立思考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业和测验
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 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
反馈机制
即时反馈
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 步。
书面反馈
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5篇
【经典】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通用,欢迎大家分享。
我是一棵树评课稿范文通用1《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也对应了第五单元“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的人文主题。
除了识字教学,本单元还是习作单元,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能结合课文中的奇特想象,让学生感受想象世界的神奇,打开思路,大胆展开自己的想象,为之后的想象习作打下基础。
一、整体教学设计针对本课的特点和教学重点,我整体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第一课时集中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以及变成树之后经历了的事情;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奇妙想象,试着通过练笔展开属于自己的大胆想象。
我是这样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的:首先复习导入(生字和课文内容),在回顾课文时,我这样的导语“还记得我们上节课有位小朋友变身成树的原因吗?不想吃饭可以算得上这位小朋友的小小心愿了,一次神奇的变身就可以完成一个小小心愿,真不可思议”带领孩子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也是在告诉孩子们想象可以是从内心的小愿望开始的,这节课提到的的变身也是从这开始的;接着深入读文,感受想象的神奇,学生先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和同桌交流,初步感受想象的奇特,在班级展示的环节,我则出示文中的几个句子,通过情境朗读、想象画面、动作演示、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进入想象的世界,同时这几句话刚好就是文中“我”变成树之后的神奇经历;最后大胆想象,创作表达,在感受过文中的奇特想象之后,我依靠板书,给学生总结写法,让学生理解这次的变身是从小小愿望开始,变身成功后会发生一系列奇妙的趣事,自己将要进行的练笔也要有这基本的两部分,学生由说到写,向大家展示自己大胆想象创造出的奇妙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评课稿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评课稿
在老师上课之前,我再读了两遍这首诗,是想着“有备而去”的。
无奈,本来就对诗歌不敏感,而对于这篇还带着历史痕迹政治痕迹的诗歌更觉无从下手的样子。
听课之后,发现,哦,原来可以这样巧妙。
课堂分成三个板块——初读诗歌、寻树之影;揣摩诗意,品树之神;融情诵读、咏树之魂。
这三个板块之间很明显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既有思维的坡度又有思维的广度。
分别用三个问题完成——这棵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在于初步感知整首诗歌。
为下面的主体部分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问题,“你给这棵树取个什么名字?找出理由。
”这个问题串起了对文字、意象的感悟,其中穿插朗读指导。
是课堂的重头戏。
第三个问题,“作者要写的仅仅是一棵树吗?”这一问完成了主题的拓展与深化。
就这样完成了这堂课,完成了对这首诗的解读。
就像是找到了一条合适的线,把那些散落的珠子完美成一件饰品。
赏心悦目的样子。
这样巧妙的设计,肯定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这学期,我们学校商讨了不少教研课,我们也在寻求一种合理的方式,给课文一个巧妙的突破点,并相信每一篇文章都是能找到这么一个点的,然后向纵深处发展,引领学生探寻到意外的乐趣与美丽。
语文本就是很有诗意很有灵性的学科,只待我们巧妙的去发现。
一直强调,语文要上出语文的味道,味道来源于诵读来源于赏析来源于感悟,那么,得给学生一个准确而别致的方向,避免琐碎,避免纷繁,也要避免肤浅与简单。
所以这样一个突破点,无论是以问题的形式或者其他的形式呈现,所能包涵的内容应该是意蕴丰富的。
便是题目所言——简约,而不简单。
当然,这不只是教学流程设计或者有效提问方面的问题,更在于我们备课者心中要有一个底,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再思考这些内容该怎样一点点地呈现出来。
这是这节课在结构方面给我的启示,因为跟我们近来的设想很相近,所以这课听得也觉得特别亲切。
另外,想提提关于文本解读方面的所获。
这堂课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热情高,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都比较高。
在课堂的主体部分,四个学生说出了他们给这棵树所起的名字——奉献之光、理想之树、真性情之树、萌芽的梦想;老师就按他们的说法进行了板书。
这四个学生分别从诗歌当中不同的部分说出他们的想法,同时,看得出来,学生们的思维很快被激活了,纷纷说出对这棵树的精神的理解。
最后,很自然的提高到,作者写这棵树其实是在歌颂一种胸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等这样的一个层面。
不着痕迹。
我想,这些精彩除了与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关之外,与老师的点拨引导也应该是分不开的.。
老师在课堂上显得轻松自然。
一些看似随意的问题其实颇具匠心。
问题基本上都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追问的,没有固有的顺序,没有生硬的发问。
比如,有一段话这样的,我幻想,有一天,
我能流出奶,流出蜜,
甚至流出香醇的酒,
并且能开出
各种色彩、各种形状、各种香味的
花朵......
胡老师问,这里开出花朵我们知道是为了给世界增添魅力,那么为什么还要“流出奶、流出蜜甚至流出酒呢?”学生说,他要尽可能地奉献自己。
师又问,如果你是这棵树,真的能流出奶你将送给谁呢?这下说的很多。
胡老师又问,你能从诗歌中找一个对象送出去吗?这种紧扣文本的解读是这次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
孙绍振教授在先前的报告《文本解读的层次与方法》里提出:所谓多元解读,是一定要以一元为基础的。
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不是脱离了文本的空谈。
胡老师在引导学生解读这一首诗时,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这种点拨引导当然是建立在自己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上。
胡晓安在
后来的讨论中说到自己对这棵树的理解——纯美之树、流泪的树,人性之树、努力的树,即使倒下也在关照世界的树!颇有高度!所以,他在课堂上能表现出那样胸有成竹就不难理解了。
很佩服这样的老师,很欣赏这样的课堂。
简约,却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