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模型的制作教学设计
模拟肋间肌,膈肌运动模型
模拟肋间肌,膈肌运动模型
备课的时候在⽹上看到这个模拟肋间肌运动的模型,看了好半天都没看懂,拿起寝室的菱形挂⾐架⽐划了下终于明⽩了意思,确实不错,于是就去做了这个模型。
课上演⽰,学⽣也能明⽩。
做起来也很简单,买了四根织⽑⾐的棒⼦(如果是⽊制的更好),⽤橡⽪筋固定组成四边形。
再⽤另外的⽪筋连接⼀对对边。
两个连接点要固定,并且是斜线连接,这样⼀开始⽪筋松弛的时候是⼀个平⾏四边形。
因为肋间肌要收缩,所以我在其中⼀个固定点上加了⼀个橡⽪筋,这样就可以拉动肋间肌收缩了。
⼀拉平⾏四边形就变成了长⽅形。
⾯积扩⼤,模拟胸廓变⼤。
为了⽅便学⽣对应胸廓的组成,⽤卡纸标注了脊柱和胸⾻。
这个是模拟膈肌的运动,是课本上的缩减版。
材料也很简单,⼀个吸管,两个⽓球,⼀个塑料瓶,⼀根细线,⼀根⽪筋。
把塑料瓶的底部剪掉,套上同样剪掉底部的⽓球就可以了。
拉动下⾯的⽓球嘴就可以模拟膈肌的收缩,⾥⾯的蓝⽓球会⿎起来,模拟肺的变化。
这个模型是在LY⽼师的模型上进⾏了⼀点点改造,之前她给我的是⼀个完整的塑料瓶,就可以模拟呼吸和胸廓变化之间的关系。
把塑料瓶捏扁点模型胸廓容积变⼩,⾥⾯的⽓球会⿎起来,模拟肺的变化。
所以这个模型稍微改变点就可以做两个模拟模型。
演示实验:模拟膈肌运动教学设计
演示实验:模拟膈肌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该演示实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一部分内容,呼吸运动中身体结构的变化是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进一步认同,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将生物圈中的人列为十大一级主题之一,本节教学内容本身是对呼吸系统的深入,使学生对人的认识也更加具体,通过本节实验教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突破在学习过程中对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理解,为学好肺与血液及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基于对课标的的理解和对本节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明膈肌运动时,胸廓容积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2.能通过呼吸的自我感受掌握肋骨与肋间肌及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大小变化。
3.能说出吸气呼气时,外部压强与内部压强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和自我感受,达到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
二教法与学法学生在学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知识的时候,往往以记忆为主,并没有达到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时间一长,记忆不牢固,因此要让学生记得牢,不出错,就得通过有效的体验来解决这些疑难,所以我确定了教法与学法。
教法:老师通过膈肌运动模拟,注射器模拟,自我感受来完成本节实验教学。
学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归纳等方法完成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能够说明膈肌的运动与胸廓容积、肋骨、肋间肌及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难点:理解呼吸肌的变化引起内外的气压差,进而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运动。
四实验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模拟膈肌运动演示实验教学。
五实验器材:膈肌模拟器、注射器。
六实验的原理:呼吸运动产生了气压差。
七实验教学过程(一)展示实验所用到的仪器教师通过膈肌模拟器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掌握膈肌模拟器各部分分别模拟人身体的哪些器官结构。
并拿出注射器进行有效类比。
实验十一模拟膈肌的运动
演示实验十一模拟膈肌的运动(演示)实验目的1、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4、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提问: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如何?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进行新课:肺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呢?它必须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
1、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用猪肺或羊肺做演示实验:教师将玻璃吹管插入与肺相通的支气管内,向吹管吹气,再停止吹气,请学生用观察肺的扩张和回缩。
2、学生活动:体验呼吸运动,理解肺的通气。
①做胸式呼吸动作。
请学生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
提醒学生注意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
②做腹式呼吸动作。
请学生将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像在音乐课上练声时那样,深吸一口气,体验腹部的隆起;再渐渐呼气,体验腹部的恢复。
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腹式呼吸是否会影响胸腔体积的变化以及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在体验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概括什么是肺的通气?呼吸运动的概念。
小结:肺的通气——肺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3、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1)演示实验1:肋骨的运动①请一个学生介绍教具哪些部件代表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
②教师在前面用教具演示“呼吸运动与肋骨的运动关系”,学生分组用自备的教具模拟肋骨运动。
③观察和讨论: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如何相关?④归纳总结:由于肋间外肌的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反之,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总之,肋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引肋骨运动,从而引起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初中生物模拟膈肌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模拟膈肌运动教案
教学对象:初中生物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膈肌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气球、透明塑料袋、橡皮筋、吸管、轻便呼吸器
2.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气球套在透明塑料袋口部,并用橡皮筋系紧。
步骤二:将气球的另一端插入吸管中,并用橡皮筋系牢。
步骤三:让学生用轻便呼吸器将气球内的空气抽出,观察透明塑料袋的变化。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类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并引出本节
课要学习的内容。
2. 实验演示: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膈肌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透明塑料袋的变化,让他们自己体验膈肌的
作用。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膈肌运动对呼吸的影响,并讨论其重要性。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膈肌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并讨论如何保护和强化膈肌功能。
6. 总结反思:通过讨论和作业,巩固学生对膈肌运动的理解,检查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延伸:
1. 实验探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关于膈肌运动的实验,如原理模拟、影响因素探究等。
2. 视频学习: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深入了解膈肌的结构和功能。
3. 案例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案例,探讨膈肌在疾病发生和治
疗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膈肌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并能够通过实验模拟体验其影响。
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膈肌运动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模拟膈肌的运动
“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的创新设计湖北省枣阳市吴店清潭中学:赵显明摘要: 本文对“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介绍了实验模型的简单制作和实验的演示、现象,以及实验设计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模拟膈肌运动实验模型创新设计“模拟膈肌的运动”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此演示实验能将学生无法用眼观察到的潜在的生理活动,用模型演示的方法展现出来,形象直观、简单明了,化难为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但是,在教学实际情况中,很多农村学校没有该实验模型,所以本实验的开出率非常的低,造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觉到非常的抽象,掌握难度很大,理解困难。
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利用日常常见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模型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 模型制作(一)制作材料:大号饮料瓶1个(2L)、直径3cm的废旧塑料管1根、废旧儿童水彩笔笔筒2根、红色大气球2个(底部有突起连接)、红色小气球2个、橡皮圈3个、彩色的绒羽1片、透明胶、剪刀、细线。
(二)制作方法(1)将大号饮料瓶的底部剪掉,保持剪边光滑,没有锋利的突起。
(2)一个大气球剪成三段。
把底部部分套在塑料管上,并用橡皮圈固定;接着,在底部剪两个小孔,并在剪出的小孔插入废旧儿童水彩笔筒,用橡皮圈固定;然后,在水彩笔笔筒的另一端都用橡皮圈固定好一个红色小气球。
(3)将连接好的塑料管由果汁瓶内插入,用大气球的上段部分固定在瓶口,将瓶口密封;然后把一小片绒羽用细线系住,用透明胶固定在管口,使绒羽正对管口。
(4)另一个大气球从中间剪断,将下半部分橡胶膜用透明胶固定在果汁瓶的底部切口处。
(5)一只手用力向内压油桶底部的橡皮膜,另一只手打开果汁瓶口橡胶膜,排出密闭容器内的部分气体,使橡皮膜向内凹陷。
制作好的实验模型实物图如图1所示、示意图如图2所示。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ppt课件
外运动,胸廓前后
径(或左右径)变
长。胸廓容积变大
,肺内气压下降,
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挤压
放松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八、自我评价
1、实验现象明显,能直观的表示胸廓容积的变 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是因为胸廓 扩大(或缩小)导致吸气(呼气),而不是 因为吸气(或呼气)后使胸廓扩大(缩小)。
2、所需实验器材少,易获取,制作简单,学生 可以独立在课后完成。
3、实验成本低,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过程 安全,无危险隐患。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模拟膈肌的运动
参赛者:陈善龙 学 校:城步二中
创新实验:模拟用
模拟膈肌的运动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 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中的一个演 示实验。本节是这一章也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 尤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 难懂。通过这一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现出肺与 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 张使胸廓容积扩大和缩小。
之匹配的玻璃罩。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三、实验创新和改进之处
创新之处:
1、用饮料瓶代替 玻璃罩
2、用输液管改装 成一个Y型胶管 代替 Y型玻璃管
3、气球膜代替橡 皮膜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改进后的装置:
1、饮料瓶模拟胸廓 2、Y型胶管模拟气
管和支气管 3、小气球模拟肺 4、气球膜模拟膈肌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优点:
1、饮料瓶易改装,易固定橡皮膜,而且不 会滑落,同时也解决材料难找的问题。
2、输液管易获取,也容易改装成Y型胶 管,解决了Y型玻璃管与玻璃罩不匹配 的问题。
3、整个装置取材容易、轻巧、携带方便。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膈肌的运动
模拟膈肌的运动提出问题: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来实现的,在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呢?一、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膈肌运动模型2、通过模型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二、实验器材饮料瓶1个(500mL)、塑料管2根、大气球1个、红色小气球2个、透明胶、刀、萝卜块、玻璃棒、细线等三、实验原理当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流入肺内,表示吸气;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向外流出,表示呼气;即:由于胸廓扩大和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四、实验步骤(制作膈肌运动模型)1. 观看视频学习模型的制作;注意事项(1).制作Y型胶管(2).将两个小气球固定在Y型胶管上,一起绑定;(3)用瓶口对准萝卜块,用力向下挤压,再用玻璃棒在中间穿一个孔。
(4).将一个大气球剪掉一部分,固定在瓶子底部;2.制作好的模型如图(1)饮料瓶模拟(2)吸管模拟:气球模拟:气球膜模拟:五、实验演示及分析1.归纳2实验结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容积和,从而实现吸气和呼气;即:由于胸廓扩大和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六.表达与交流1.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提示:膈肌向下运动,胸廓容积变大时,气球变大;膈肌向上运动,胸廓容积变小时,气球回缩变小;即气球的变化与胸廓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有关2.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瓶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么样?提示:气球不会变大也不会缩小;原因是漏气后,瓶内外没有气压差3.除了饮料瓶、吸管之外你还能想出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膈肌运动模型吗?(课后思考)巩固拓展1.如图所示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提示: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大,表示吸气,A错,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变小表示呼气,B错,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应该处于上升到最高处,不是乙,C错,吸气开始的瞬间膈顶向下膈肌处于甲状态D对2.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aB.a<b<cC.a<c<bD.c<a<b提示: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大于肺内,所以选A3、下图为模拟人体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与图示表述相符合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提示:甲图演示膈顶上升,气体外流,表示呼气,所以膈肌舒张,乙图演示膈顶下降,气体内流,表示吸气,膈肌收缩D正确。
膈肌的运动教学设计
膈肌的运动教学设计引言:膈肌是人体呼吸系统中一块重要的肌肉,它的运动是呼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膈肌的运动能够有效地调节肺部容积的变化,使空气进入和排出呼吸道。
因此,对膈肌的运动进行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标设定:在进行膈肌运动的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例如儿童或者成人,目标可以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膈肌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正确地感知和掌控膈肌的运动。
3. 能够运用膈肌的运动技巧,达到良好的呼吸效果。
4.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膈肌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展示膈肌的解剖模型或者图示,向学生介绍膈肌的位置、形状和运动过程。
重点强调膈肌与呼吸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膈肌在呼吸中的重要作用。
2. 感知膈肌运动:通过一系列的感知练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感知膈肌的运动。
可以通过触摸、按压、用手掌感受膈肌的运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膈肌的运动过程。
3. 膈肌运动技巧:介绍膈肌运动的一些常用技巧。
例如,吸气时膈肌的下降运动,可以通过将手掌放在腹部上,感受腹部随着吸气的深入而有规律地升起;呼气时膈肌的收缩运动,可以通过用手掌轻轻按压腹部,感受腹部的下降。
4. 呼吸方法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以提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如,深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反式呼吸法等。
通过教学演示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呼吸方法。
三、教学策略:1. 多媒体辅助:可以利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来展示膈肌的结构、运动的示意图或者动画,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实践训练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掌握膈肌的运动技巧。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练习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模拟膈肌的运动
模拟膈肌的运动提出问题: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来实现的,在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呢?一、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膈肌运动模型2、通过模型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二、实验器材饮料瓶1个(500mL)、塑料管2根、大气球1个、红色小气球2个、透明胶、刀、萝卜块、玻璃棒、细线等三、实验原理当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流入肺内,表示吸气;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向外流出,表示呼气;即:由于胸廓扩大和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四、实验步骤(制作膈肌运动模型)1. 观看视频学习模型的制作;注意事项(1).制作Y型胶管(2).将两个小气球固定在Y型胶管上,一起绑定;(3)用瓶口对准萝卜块,用力向下挤压,再用玻璃棒在中间穿一个孔。
(4).将一个大气球剪掉一部分,固定在瓶子底部;2.制作好的模型如图(1)饮料瓶模拟(2)吸管模拟:气球模拟:气球膜模拟:五、实验演示及分析1.归纳2实验结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容积和,从而实现吸气和呼气;即:由于胸廓扩大和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六.表达与交流1.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提示:膈肌向下运动,胸廓容积变大时,气球变大;膈肌向上运动,胸廓容积变小时,气球回缩变小;即气球的变化与胸廓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有关2.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瓶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么样?提示:气球不会变大也不会缩小;原因是漏气后,瓶内外没有气压差3.除了饮料瓶、吸管之外你还能想出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膈肌运动模型吗?(课后思考)巩固拓展1.如图所示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提示: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大,表示吸气,A错,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变小表示呼气,B错,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应该处于上升到最高处,不是乙,C错,吸气开始的瞬间膈顶向下膈肌处于甲状态D对2.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aB.a<b<cC.a<c<bD.c<a<b提示: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大于肺内,所以选A3、下图为模拟人体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与图示表述相符合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提示:甲图演示膈顶上升,气体外流,表示呼气,所以膈肌舒张,乙图演示膈顶下降,气体内流,表示吸气,膈肌收缩D正确。
模拟胸廓和膈肌的运动
模拟胸廓左右径的变化和膈肌的运动理生化组马永明改进教具目的:呼吸过程是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呼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吸气由肋间肌的收缩是胸廓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是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的上下径左右径都增大,引起胸廓的体积增大,气压降低小于外界气压形成气压差,是气体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表现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反之变现为呼气。
呼吸的整个过程比较抽象,往往靠学生的预习,老师的课堂的讲解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鉴于以上情况让课堂变得高效,我改进教材中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以下我从改进的教具的材料、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和原理、教具的改进之处优点和改进教具的不足之处等来作简述。
材料和用具:桶1个剪刀1把大气球1个小气球2个三通管1个透明胶带1卷制作过程:1、用剪刀剪掉饮料瓶的瓶底,用剪刀把瓶盖钻出孔,孔径大小比吸管管径略小点。
2、把一个气球用剪刀剪开,拉紧展平用透明胶带粘在瓶底。
(透明胶带多粘几次)3、吸管一端和三通管较长一端连接,吸管另一端通过瓶盖孔处用蜡密封。
4、三通管另外两端各系一个气球用透明胶带粘贴固定。
使用方法和原理:使用原理:三通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塑料瓶模拟胸廓。
使用方法:1、一手拿着模型,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观察气球体积变小。
手放松橡皮膜观察气球体积变大。
(可以模拟膈肌运动引起胸廓的上下径的增大或小)2、一只手用手掌捂住瓶底,另一只手用力挤压塑料瓶身,观察气球体积变小,在松开塑料瓶身,观察气球体积变大。
(模拟胸廓左右径的增大或减小)3、一只手用挤压塑料瓶身,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两手同时进行)观察气球体积变小,两手同时松开瓶身和橡皮膜,观察气球体积变大(同时模拟胸廓左右径的变化和膈肌运动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教具的改进优点:1教材演示实验无法模拟出胸廓左右径大小变化,通过改造教具用饮料瓶替代教材中的玻璃瓶,能很好的模拟出胸廓的左右径的变化。
模拟膈肌运动
四、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自制模型,
• 3、小组合作,演示实验来演示模拟膈肌运动
首先,我们发现课本中的玻璃 钟罩、Y型管取材不易,因此 我们决定使用塑料瓶代替玻璃 钟罩,用吸管代替Y型管。
四、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自制模型,
• 3、该实验装置取材容易,轻巧,携带方便 ,操作简单。
气体是如何进入肺部的? 我们又是如何完成这一活动的?
四、教学过程
• 2、引导探究,自我提升
教师活动:播放动画
学生活动:体验呼吸运动
手按住胸部两侧,做深呼吸,感受 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和呼 气有什么关系?学生通 过自已的亲身体会获取 感性的知识。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
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五、教学反思
• 1、实验现象明显,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胸 廓容积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是胸廓的 扩大和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 2、教材中演示实验装置只能演示膈肌收缩 舒张时肺的变化,并不能演示整个胸廓的 变化情况;而学生制作的模型不仅能演示 膈肌收缩舒张时肺的变化情况,还能演示 肋间肌收缩和舒张时肺的变化;
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中第二课时的一个演示实验。前面学习了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胸廓的结构,为本实验 的学习提供了帮助。本节是本章教学难点 ,尤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 象,学生难懂,又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去亲 自体验,通过这一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 现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
一、教材分析
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所完 成的模型,并模拟膈肌的运动。
挤压瓶壁,气球变小
放松,气球变大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精品PPT课件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制作材料: 无底玻璃瓶或塑料瓶、带孔塑料盖或胶皮 塞、分叉玻璃管或塑料管、小气球、橡皮 膜(可用大气球或医用手套制作)、(透 明)胶布。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图中的橡皮膜(E) 模拟的是膈肌,两 个小气球(C)模拟 的是肺,而塑料管 (A、B)模拟的是 气管及支气管,广 口瓶(D)模拟的是 胸廓。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 当我们胸廓缩小时,人体呼气,而当我们胸廓变大时, 人体吸气。用手向下拉橡胶膜,也就是相当于人体胸 廓逐步变大的过程,人处于吸气状态。相反,如果上 推橡胶膜,也就是相当于人体胸廓逐步变小的过程, 人处于呼气状态。能使瓶内容积发生变化的结构只有 橡胶膜,因此此模型只能演示胸廓的上下径变化,不 能演示前后径的变化。
初中生物实验
梅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基础知识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压 力差 原动力:呼吸 肌的收缩和舒 张引起的节律 性呼吸运动。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 吸气过程胸廓的变化 * 呼气过程胸廓的变化 * 膈肌收缩与胸廓的变化
膈肌运动模型的制作
• 要想理解此模型,要首先了解有关压强的物理知识: • 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容器体积
缩小时,内部压力变大;容器体积变大时,压力变小。 • 当橡胶膜被向上推时,其体积变小,内部压强变大。
而气球内的压强是和外界大气压相等,因此气球的外 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时,气球被动的缩小,里面的气 体被压到外面。相反,当橡胶膜被向下拉时,其容积 变大,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内。
最新创新实验:膈肌的运动教案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实验课题名称:模拟膈肌的运动参赛教师:城步二中陈善龙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模拟膈肌的运动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一个演示实验。
本节是这一章也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尤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懂。
通过这一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现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容积扩大和缩小。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实验原型:1、玻璃罩模拟胸廓2、Y型玻璃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3、气球模拟肺4、橡皮膜模拟膈肌不足之处:1、带橡胶塞的无底玻璃罩难以找到。
2、玻璃罩是刚性物体,不能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与呼气和吸气之间的关系。
3、玻璃罩壁很滑,不好固定橡皮膜,易滑落。
4、实验室的Y型玻璃管大而短,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玻璃罩。
三、实验创新和改进之处创新之处:1、用饮料瓶代替玻璃罩2、用输液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代替Y型玻璃管3、气球膜代替橡皮膜改进后的装置:1、饮料瓶模拟胸廓2、Y型胶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3、小气球模拟肺4、气球膜模拟膈肌优点:1、饮料瓶易改装,易固定橡皮膜,而且不会滑落,同时也解决材料难找的问题。
2、输液管容易获取,也容易改装成Y型管,解决了Y型玻璃管与饮料瓶不匹配的问题。
3、整个装置取材容易、轻巧、携带方便。
四、实验原理肺富有弹性,当膈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吸入肺,是吸气过程。
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被呼出,是呼气过程。
从而得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器材饮料瓶一个、大气球一个、小气球两个、小剪刀、细线、输液管一根六、实验步骤1、在饮料瓶靠近凹槽的地方将底部剪掉(保持切口平整和光滑,以免刺破气球膜),然后套上气球膜。
2、将输液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将分叉的两管分别插入气球内,用细线系紧。
3、用剪刀尖端在饮料瓶盖中央钻个小孔,刚好能插入Y型管的另一端,和气球一起塞入瓶内,盖好瓶盖。
微格教案--膈肌
回答:“膈肌”
请一位同学上来试验模型,并得出结论
板书:膈
板书
设计思路说明
一、在板书上,将已经学过的知识板书在黑板上,用表格的形式使得关系更加清楚
二、用模型模拟膈的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
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__初中七年级下科目:生物_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主讲人:戴雅伦指导老师:段巍、周娈、罗丹成
训练项目Βιβλιοθήκη 演示技能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胸廓扩大的原因,理解呼气和吸气的原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学会测量胸围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体会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时间分配
授课行为
(讲解、提问的内容)
技能
要素
学习行为
(预想的问题)
教学媒体
板书内容
1、通过复习前面呼吸时肋间肌的运动引起的胸廓体积的变化,提出问题——还有什么肌肉和和呼吸有关呢?
2、介绍膈肌
3、用模型模拟肺,观察膈的运动和胸腔容积的变化以及其中气球的变化
4、得出结论——当膈舒张的时候,位置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呼出气体。当膈收缩时,位置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吸入气体。
创新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学习教案
第1页/共14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三点 五十九分。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1、玻璃罩模拟胸廓 2、Y型玻璃管模拟
气管和支气管
3、气球模拟肺 4、橡皮膜模拟膈肌
第2页/共14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三点 五十九分。
不足之处:
1、带橡塞的无底玻璃罩难以找到。
2、玻璃罩是刚性物体,不能模拟胸廓前后、
左右径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3、玻璃罩壁很滑,不好固定橡皮膜,易滑落。
4、实验室的Y型玻璃管大而短,很难找到与 之匹配的玻璃罩。
第3页/共14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三点 五十九分。
三、实验创新和改进之处
创新之处:
1、用饮料瓶代替
玻璃罩
2、用输液管改装 成一个Y型胶管
代替 Y型玻璃管
3、气球膜代替橡 皮膜
扩大(或缩小)导致吸气(呼气),而不是 因为吸气(或呼气)后使胸廓扩大(缩小)。
2、所需实验器材少,易获取,制作简单,学生 可以独立在课后完成。
3、实验成本低,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过程
安全,无危险隐患。
第12页/共14页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三点 五十九分。
第13页/共14页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三点 五十九分。
4、放松,气球变
大。相当于肋间肌 收缩,肋骨向上向
外运动,胸廓前后 径(或左右径)变
长。胸廓容积变大 ,肺内气压下降, 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挤压
放松
第11页/共14页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三点 五十九分。
八、自我评价
1、实验现象明显,能直观的表示胸廓容积的变 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是因为胸廓
STEM活动教案如何制作带膈肌的充气肺
STEM活动教案如何制作带膈肌的充气肺一、活动简介本STEM活动将引导学生通过制作一个带有膈肌的充气肺模型,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加深对呼吸系统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膈肌的功能及其在呼吸中的作用;3.学会使用简单材料制作充气肺模型。
三、活动材料1.塑料瓶(250毫升或更大);2.橡皮筋;3.蛋壳或气球;4.剪刀;5.胶水;6.塑料袋(制作膈肌);7.钢丝或塑料片(制作支撑结构)。
四、活动步骤1.制作肺部分:将一个塑料瓶的底部剪掉,剩下的部分即为肺的模型。
将肺的模型套在一个蛋壳或气球上,以模拟真实的肺部结构。
2.制作支撑结构:将一根钢丝或塑料片弯曲成一个“U”形,在肺的模型两侧固定,用胶水固定好支撑结构。
3.制作膈肌:将一个适当大小的塑料袋用橡皮筋固定在肺的模型的底部,即可模拟人体内膈肌的结构。
可以在塑料袋上画上纵横交错的线条,模拟真实的膈肌结构。
4.实验呼吸过程:将肺的模型浸入水中,用手指捏住模型的底部,轻轻挤压模型的上部,观察模型底部的塑料袋如何波动。
这个实验可以模拟人体呼吸时膈肌的运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活动延伸1.深入了解膈肌的功能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膈肌是如何控制呼吸的;2.邀请医生或生物学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介绍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充气肺模型,分享彼此的创意和发现;4.鼓励学生设计更复杂的人体器官模型,比如心脏、肝脏等,拓展他们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STEM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勇于挑战自己,探究更多未知的领域。
膈肌运动模型制作方法
膈肌运动模型制作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膈肌运动模型制作方法,这可有意思啦!
咱先得准备些材料,就好像做饭得有食材一样。
找一块厚纸板呀,这就是咱的“基地”。
再弄些彩色的纸呀、画笔呀,让咱的模型变得花花绿绿的,多好看。
然后呢,开始动手啦!把厚纸板剪成个大概像胸廓的形状,这就是膈肌的“家”。
你想想,膈肌就像个大力士,在这个家里上上下下的工作呢。
接下来,用彩纸做个小小的膈肌模型,粘在厚纸板胸廓里面。
嘿,这就像给大力士找了个位置。
现在,好玩的来啦!当你吸气的时候,就想象膈肌这个大力士在努力往下拉,把胸廓拉大,让空气呼呼地进来。
那你就得把膈肌模型往下移动一点,就好像它真的在用力拉一样。
这时候你就问自己:“这不就像我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一样吗?”
呼气的时候呢,膈肌大力士就休息一下,胸廓变小,空气就出去啦。
你再把膈肌模型往上移动一点,代表它松了口气。
你还可以在旁边画些小箭头呀,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就像给模型加了些指示牌。
哎呀,你说这膈肌运动模型是不是挺好玩的?做起来也不难呀。
等你做好了,就可以拿给小伙伴们炫耀炫耀,告诉他们:“看,这就是膈肌运动的秘密!”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只要动手去做,就会发现没那么难。
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还能学到好多知识呢。
所以呀,别犹豫,赶紧动手试试吧,做个属于自己的膈肌运动模型,感受一下身体里这个神奇的大力士是怎么工作的!相信你一定会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成就感!。
模拟胸廓和膈肌的运动
模拟胸廓左右径的变化和膈肌的运动理生化组马永明改进教具目的:呼吸过程是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呼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吸气由肋间肌的收缩是胸廓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是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的上下径左右径都增大,引起胸廓的体积增大,气压降低小于外界气压形成气压差,是气体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表现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反之变现为呼气。
呼吸的整个过程比较抽象,往往靠学生的预习,老师的课堂的讲解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鉴于以上情况让课堂变得高效,我改进教材中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以下我从改进的教具的材料、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和原理、教具的改进之处优点和改进教具的不足之处等来作简述。
材料和用具:桶1个剪刀1把大气球1个小气球2个三通管1个透明胶带1卷制作过程:1、用剪刀剪掉饮料瓶的瓶底,用剪刀把瓶盖钻出孔,孔径大小比吸管管径略小点。
2、把一个气球用剪刀剪开,拉紧展平用透明胶带粘在瓶底。
(透明胶带多粘几次)3、吸管一端和三通管较长一端连接,吸管另一端通过瓶盖孔处用蜡密封。
4、三通管另外两端各系一个气球用透明胶带粘贴固定。
使用方法和原理:使用原理:三通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塑料瓶模拟胸廓。
使用方法:1、一手拿着模型,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观察气球体积变小。
手放松橡皮膜观察气球体积变大。
(可以模拟膈肌运动引起胸廓的上下径的增大或小)2、一只手用手掌捂住瓶底,另一只手用力挤压塑料瓶身,观察气球体积变小,在松开塑料瓶身,观察气球体积变大。
(模拟胸廓左右径的增大或减小)3、一只手用挤压塑料瓶身,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两手同时进行)观察气球体积变小,两手同时松开瓶身和橡皮膜,观察气球体积变大(同时模拟胸廓左右径的变化和膈肌运动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教具的改进优点:1教材演示实验无法模拟出胸廓左右径大小变化,通过改造教具用饮料瓶替代教材中的玻璃瓶,能很好的模拟出胸廓的左右径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膈肌模型的制作教学设计
引言:
膈肌是人体内重要的呼吸肌肉之一,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起到分隔两个腔室的作用。
了解膈肌的结构与功能对于学习和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膈肌的知识,本文将介绍一种制作膈肌模型的教学设计,通过亲手制作模型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膈肌的结构与功能。
材料准备:
1. 硬纸板:用于制作膈肌的主体结构;
2. 橡皮筋:用于模拟膈肌的收缩和松弛;
3. 塑料袋:用于制作腹腔与胸腔的模拟物。
步骤:
1. 制作膈肌主体结构:
a. 从硬纸板上裁剪出一个椭圆形,代表人体的腹腔和胸腔。
确保椭圆形大小适中,能够容纳膈肌和模拟物。
b. 在椭圆形的上方,从硬纸板上再次裁剪出一个更小的椭圆形,代表膈肌。
确保膈肌的大小与人体实际相符合。
2. 安装橡皮筋:
a. 将橡皮筋绕过腹腔和胸腔的模拟物,两端分别固定在椭圆形结构的上下两侧,即模拟呼吸时膈肌的收缩和松弛现象。
b. 确保橡皮筋不松脱,可以适度拉伸。
3. 准备腹腔和胸腔的模拟物:
a. 将一个塑料袋填充空气,并确保袋子密封良好。
b. 将填充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椭圆形结构内,模拟胸腔。
c. 将另一个塑料袋填充适量的液体,如水,再将其放入椭圆形结构内,模拟腹腔。
4. 教学演示:
a. 让学生观察腹腔和胸腔的模拟物,解释其与真实人体的相似之处。
b. 引导学生观察橡皮筋的变化,模拟膈肌的收缩与松弛过程。
c. 鼓励学生使用手指轻压模拟物,模拟腹腔和胸腔的压力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膈肌模型,并进行相关的教学演示,学生将能够更好
地理解膈肌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学
生还能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对生物学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估:
1. 学生对于膈肌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于制作膈肌模型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于教学演示中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认真程度。
总结:
通过制作膈肌模型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亲手制作模型的
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膈肌的结构与功能。
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法能
够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通
过观察和实验操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对于深入理解膈肌
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
相关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于膈肌的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