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b9b2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b.png)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朋友对自己的影响。
2. 培养学生主动交往、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友谊的重要性,引出主题。
2. 课堂活动一:分享朋友故事,感受友谊的力量。
3. 课堂活动二:讨论如何结交新朋友,提高沟通能力。
4. 课堂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价值,珍惜身边的朋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到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2.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交往、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享朋友故事,让学生从中感悟友谊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友谊的案例、故事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课件等。
3. 小组合作工具:任务卡、计时器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友谊的重要性,引出主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经历,谈谈朋友对自己的影响。
二、课堂活动一:分享朋友故事,感受友谊的力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友谊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朋友故事,谈谈朋友之间的互助和陪伴。
3. 教师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朋友。
三、课堂活动二:讨论如何结交新朋友,提高沟通能力(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结交新朋友?怎样提高沟通能力?”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出提高沟通能力的要点。
四、课堂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3b6f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4.png)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一、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2.课前每位学生各剪三颗红五角星,以便上课时做游戏用。
3.教师准备本课多媒体课件。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交流收获,解读“朋友”导语设计:世界华人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说:“要成功就要和成功者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和成功者交朋友。
可见,我们要成功,交朋友很重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更重要。
为了同学们现在和将来的成功,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叩响友谊的大门,努力寻找一把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
1.交流收获。
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交友的格言、故事等,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启示。
明确:(1)交友名句:①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②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③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交友故事:①管宁割席,道不同不以为友;②蔺相如和廉颇刎颈之交;③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2.解读“朋友”内涵。
(1)教师出示“友”字的小篆写法,让学生猜一猜它是个什么字,并解释其内涵。
明确:这是“友”字的小篆写法,它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
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就像生活中的朋友相见,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情。
所以“友”字本义是友好之意。
(2)教师出示甲骨文的“朋”字,让学生讨论它看起来像什么,并解释其内涵。
明确:“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平等的内涵。
小结:通过对“朋友”两字的解读,我们可以将“朋友”的内涵理解为平等而友好的人际关系。
平等意味着重视而非歧视对方;友好则意味着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带来痛苦,而且会给他人带来快乐和益处。
活动二:聆听故事,辨别朋友请班同学以下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在我______的时候(横线上可填:考试、痛苦、生病、开心、获奖、生日……),朋友———(横线上填写朋友的表现。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4eb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f.png)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交友、热情待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礼貌待客,了解待客的基本礼仪。
2.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如何组织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热情待客、礼貌待人的习惯。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待人接物。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待客之道。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一则有关待客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内容:(1)讲解待客的基本礼仪,如敲门、迎客、泡茶等。
(2)教授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回应等。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组织活动,分享团队协作的经验。
3.实践环节:分组进行模拟接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待客之道。
4.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5.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协作能力:在实践环节中,观察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评价团队协作能力。
七、板书设计1. 待客礼仪2.沟通交流技巧3.团队协作经验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从容。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6b16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3.png)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搜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和经典论述,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
2.结合搜集到的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对交友的看法,懂得友谊的珍贵。
3.学会与同学合作,向朋友展示自我;培养活动策划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搜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和经典论述,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
2.结合搜集到的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对交友的看法,懂得友谊的珍贵。
3.学会与同学合作,向朋友展示自我;培养活动策划和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一猜下面两个甲骨文读什么,并根据字形特点推测它们的本意。
预设:“朋”——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同门、同师为朋。
“友”——二人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同志为友。
师:志同道合为“朋”,情趣相投为“友”。
这节课,让我们开展一次明交友之道、展个性自我、牵友谊之手的学习活动吧。
二、教学新课1.开展活动活动要求:①每组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友情的成语、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记录员汇总大家的资料并整理。
②组内评选出上台展示的同学,进行展示。
(1)【知识讲解】教师首先讲解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途径:任务一:搜集资料说“朋友”(2)展示“交友之道材料搜集整理表”示例:(3)学生展示预设:①交友成语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生死之交莫逆之交义结金兰……②名言警句A.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告诉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别人就都乐于与自己交朋友,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有你的朋友。
B.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告诉我们: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63a7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8.png)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教育与综合性学习的区别,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材《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2.工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学PPT、学生教材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了解学生对传统教育和综合性学习的认知,开展小组讨论。
让学生讨论传统教育的特点和问题,以及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并向学生说明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跨学科整合、问题导向、实践性、个性化学习等内容。
3.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综合性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形成小结,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
4.组织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实践和总结。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合作,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悟,形成小结。
5.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组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将综合性学习应用到日常学习中。
并帮助学生回答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6.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相互交流答案,并和教师一起讨论答案。
7.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初中)教案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532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5.png)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感受友谊的温暖和重要性;2.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生动形象的画面,提高语文表达能力;3.丰富语言知识,学习新的成语和词语,扩大词汇量;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和背诵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生动形象的画面。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展示(5分钟)教师制作一些关于友谊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谈论友情的感受及重要性,热烈气氛中,打开友情之门,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解这句名言。
2. 认知(15分钟)通过Ask-A-Friend活动,让学生猜测这句名言的意思,然后请大家打开课本第98页的课文,集体理解文章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的重点词语。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描述这句名言给自己带来的联想和感受,以及自己身边的友谊故事和体会。
4. 竞赛互动(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在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与体会,并推选出每个小组最好的代表来进行现场演讲,从中选出最棒的一组及演讲人,以激励学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表达的能力。
5. 探究延伸(20分钟)1.学生利用求知卡片,记录课文中不熟悉的生字词语,并及时向老师请教;2.教师讲解文章中的成语“如获至宝”等,鼓励学生汇总和整理,积极运用。
四、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还进一步领略到了友情的温暖和重要性。
在活动中,学生们更是进行了群体讨论和互相交流,展示了优秀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词汇量。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33b1b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f.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围绕友谊这一主题,通过不同的文章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友谊这一主题,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但如何在友谊中做到真诚、尊重、包容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还需加强,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如何与人沟通交流,都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友谊的主题,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真诚、尊重、包容等品质,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友谊的主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友谊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情境教学: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口语交际素材:准备相关的口语交际素材,用于课堂实践。
3.作文题目:设定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友谊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友谊的品质。
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9116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f.png)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和感受,学会在交流中倾听与表达。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友谊观念。
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关于友情的文学作品和故事,感受友情的美好与力量,激发创作关于友情的短文或诗歌的兴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友情”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友谊的异同,增进文化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内涵,分享个人对友情的看法和经历。
•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促进课堂交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情的价值,形成积极向上的友情观。
•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友谊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关于友情的图片、视频、文学作品片段等)•友情主题的故事书或文章•小组讨论用的“友情分享卡”•跨文化友谊案例资料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有朋自远方来”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个人对友情的看法和经历。
•案例分析法:分析跨文化友谊的案例,增进文化理解和尊重。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创作关于友情的短文或诗歌,表达个人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友情的温馨视频或讲述一个简短的友情故事,引出“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话题引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位远方的朋友?他/她给你带来了什么?你们之间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
新课教学1.友情分享:•分组发放“友情分享卡”,学生填写自己与远方朋友的故事或自己对友情的看法。
•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范围内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反馈。
2.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人见解,教师适时引导,促进深入交流。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17cd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1.png)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含义,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于人情世故的认识,端正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
3.发现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物质和精神追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及其引发的人际关系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化内涵和形式特点,进一步拓宽阅读视野和知识面,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别。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准备好《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原文,并请一名学生先将它朗读出来,然后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们理解它的含义和意义:“请问大家知道这句话出自什么书籍吗?它用来表达了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对我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3.2 看动画片教师播放由我国著名导演韩野执导的动画片《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们通过观看、聆听来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和认识。
3.3 分小组探讨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位代表,就朋友在视角与朋友关系方面进行探讨。
他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讲述人际关系的奥秘和自己对友谊的理解,或许还有一些人会提出自己的质疑与问题。
3.4 做小组展示每组代表针对自己所探讨的话题进行PPT或其他方式的展示,提醒同学们对于他人情感的尊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珍爱友谊。
3.5 总结本节课教师总结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回忆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共同回顾总结。
四、课堂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和主题,撰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或者记录一篇个人的感悟,要求言之有味,字数不少于500字。
五、教学反馈通过课后的作业收集和学生的口头反馈,针对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出问题所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计,让学生得到更高的满足感和收获。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质精品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质精品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21c4a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3.png)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珍惜。
本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情的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易于学生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于友情这一主题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他们在生活中会结交不同的朋友,对于朋友的定义和友谊的价值有自己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得到启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对友情重要性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主题,从中得到启示,培养珍惜友谊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情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以情促学,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友情的珍贵。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资料: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关于友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重要性。
然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友情的事情。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范文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范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3745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f.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范文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策划主题班会方案。
培养策划能力,激发勇于展现自我的乐趣。
小组共同合作,探究和搜集筛选相关资料。
认识交益友,不交损友的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策划主题班会方案,培养策划能力。
搜集筛选有用信息。
教学难点:懂得交益友的重要,策划组织并且勇于展现自我。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共同合作的教学方法,同时与pad互动教学设备相结合。
以活动贯穿始终,以任务完成提高效率。
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交益友,不交损友重要性的认识是通过对什么是真正的友情的认识和策划主题班会方案来完成的。
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是通过利用Pad互动教学设备和小组任务驱动来培养的。
学生策划组织的能力是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共同合作过程培养的。
四、教学过程旧课导入,明确任务《陈太丘与友期》是我们刚刚学过的,还记得那个“友人”吗那“友人”的品行如何呢他有的是问“尊君在不”毫无谦恭之意的鲁莽,“非人哉!”出言不逊说话的粗鲁,还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不自责反怪朋友的狡辩。
大家想想,如果你要是有这样的一个说话粗鲁,办事不讲诚信朋友,你会做何感想文中的“友人”,其实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友人”,或者说只能称为是损友。
因为他的为人处事,品行素养实在是与陈太丘,甚至与陈太丘的儿子元方不能归属同一类人。
其实,像《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那样的人只是少数,我们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崇尚诚信,讲求礼仪的。
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就有关于交友方面的名言。
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告诉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的“朋”,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是共同进步的知音。
为了理想,带着正能量,朋友不远万里而来,自己心花怒放地接待,多么感人的一幕呀!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是真正的益友。
本次课,我们就围绕着“交友”这个话题,策划一个主题班会。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f0856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f.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是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课文。
课文以“朋友”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文章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的文学作品,又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例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心智和生理上都具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对于友谊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交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友不慎、缺乏判断力等。
因此,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友谊的含义,明确友谊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使学生明白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交友方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友谊的美好,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人际关系。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友谊”的主题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谊?友谊的重要性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故事和道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如何判断和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交友方面。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cf866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e.png)
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不同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友情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初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判断力,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对他们来说非常有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力量,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培养健康的友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友谊的力量,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友谊的美好。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友谊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友谊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谊?友谊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友谊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367fb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9.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是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本课通过讲述作者与远方朋友相聚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学会珍惜友谊。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友谊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表达友谊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友谊的美好,学会珍惜友谊,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
2.难点:体会作者对友谊的表达,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友谊的美好。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资料:关于友谊的故事、名言等。
3.写作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与友谊相关的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谈论友谊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确保正确发音。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体会作者对友谊的表达。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为什么作者那么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光?”“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
《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说课稿[推荐五篇]
![《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说课稿[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9871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3.png)
《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说课稿[推荐五篇]第一篇:《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说课稿《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城县平舒镇童子初级中学的吉雅娟,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此就《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这一课向大家做汇报。
首先,我要阐述的是活动设计的理念;然后,介绍活动环节的设置;接着就课堂实录简述一下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过程,最后进行课程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理念:步入初中七年级,来自不同小学的孩子们面临着适应新学校,熟悉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等问题。
通过一周的观察我发现同学相处过程中总是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事件。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和谐相处,团结合作,成为好朋友。
看到语文课本中的《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
通过学习研读,我决定开展一堂综合实践课。
力求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教会孩子们搜集恰当的资料,并合作共同策划组织实施小型班级活动,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学会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资料。
并通过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网络经历,独立思考网络交友的利弊,并能坦诚地与同学交流看法。
学会负责的承担任务,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能听懂他人发言的意思,能抓住自己的突出之处作自我介绍,态度大方,声音清晰,生动有趣的介绍自己,让同学们愿意与他(她)交朋友,也交到自己想交的好朋友。
活动意图:《有朋自远方来》是初中阶段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农村中学生和城镇中学生存在着地域差别,农村孩子淳朴善良却不善言谈,而且很少在公共场合说话,甚至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差,导致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因为一言不合产生摩擦隔阂。
语文学科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发挥学会倾听,声音洪亮准确清晰的表达,准确的判断,认真的书写的学科作用,通过“交友之道”、“向朋友展示自我”两个板块的活动的锻炼来提高学生的交友能力。
教学环节设置:首先明确活动主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探讨此次活动的学习目标。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优质课件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0f25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a.png)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培养搜集材料能力。
2、结合搜集到的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对交友的看法,懂得友谊的珍贵。
3、学会与同学合作,向朋友展示自我;学会交益友,不要交损友。
【教学重点】1、让学生呢个学会与人交往、展示自我,与人建立纯真的友谊。
2、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知识、资料搜集的方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练习交友经历,独立思考网络交友的利弊,并能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活动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一、导入新课进入初中,我们来到了新校园、新环境,遇到了新老师结识了许多新同学,我们该如何与他们交往,与他们建立友谊成为朋友呢?在交往过程中,我们该遵循怎样的“交友之道”呢?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吧!(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很好,那我们来看看朋友的内涵。
二、解读朋友内涵1、古人造的“朋”字与“鹏”相通,“鹏”自在古代意思是“神鸟”。
说这种神鸟一飞就有万鸟相随。
可见“朋”字展现了多麽团结友好的关系了!2、最古老的“友”字像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关系。
自然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这样的意思,把“朋”和“友”连在一起,作为结交的称呼。
所以,后人所称呼的“朋友”,志同道合为“朋”,情趣相投为“友”。
不仅意味着结交者志向相投,同甘共苦的关系,而且指的是志同道合,感情深厚的人。
三、探究交友之道(一)师:我们这次活动的内容如下:课件出示:1.“交友之道”: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故事、名言等材料,深入了解“交友之道”。
2.“向朋友展示自我”:学习写自我介绍,向同学展示自己.(二)活动形式和过程安排1.活动形式(1)每4~6人自愿组合成小组,推选出小组长,议定小组名称,(2)各小组根据教材内容,拟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3)小组内商定各成员搜集材料的任务,搜集时间为一周,制定计划表。
2.活动一:交友之道(1)搜集资料。
①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资料②搜集有关交友原则和网络交友利弊等相关材料。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bede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2.png)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包括文化素养、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2. 培养学生对于友谊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尊重。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2. 学习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 学习如何合作并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幻灯片和视频资源。
3. 分组活动所需的素材和任务。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用幻灯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友谊和跨文化交流的场景,引发学生对于这个主题的思考。
2. 提问学生,你们是否有过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经历?你们对于这种交流有什么感受和困惑?二、知识输入(15分钟)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友谊和跨文化交流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和跨文化交流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学习策略引导(15分钟)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一些跨文化交流的策略和技巧,如尊重他人文化、积极倾听、学习对方的语言和习俗等。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策略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交流中。
四、分组活动(3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
2.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任务,例如在一个虚拟的国际会议中合作解决一个问题。
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合作完成任务,同时应用之前学习到的跨文化交流策略和技巧。
4.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分享,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五、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和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强调友谊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名师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名师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54d0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3.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名师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是人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讲述作者与远方朋友相见的经历,让学生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朋友间的相聚时光。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朗读和感悟。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小结。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友谊的主题方面,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体会。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能学会欣赏课文语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朋友间的相聚时光,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结构。
2.难点:学生学会欣赏课文语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友谊的珍贵。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作者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教学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珍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边朗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结构。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11f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3.png)
突破方法: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真实感受,从而深入理解友谊的内涵。
(3)交往技巧的运用:学生可能在实际交往中难以运用所学原则和方法。
突破方法:设计情境模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运用交往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书信写作的表达: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如语言组织、得体表达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欣赏和友谊的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和友谊的深层含义,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谊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维护长距离的友情。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信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用书信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方面存在疑问。因此,我会在课后及时关注他们的反馈,解答他们的疑惑,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突破方法:教师提供写作支架,如模板、词汇表等,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朋自远方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体会过和朋友分别的情感?”例如,当你的好朋友要去远方时,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友情的真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友情的重要性、诗词欣赏以及书信写作。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友谊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维护好自己的友情。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
教法指导:
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
1.班委会或语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
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
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高。
学法指导一:
“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此,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
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
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
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
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
(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
珍。
(欧阳修)
(2)说尽向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唐•张籍)
(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唐•李端)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
(唐•张谓)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唐•李贺)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晋•傅玄)
2.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2)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
——爱比克泰德
(3)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
——威•莫里斯
(4)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
——哥尔顿
(5)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罗•布莱尔
(6)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
——莫洛亚
3.学生展示搜集的真诚的友谊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后,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抗战老兵欧兴田,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
抗战时欧兴田和战友们订立了一个生死约定——“谁要是活下就要为死去的战友守陵!”最终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难。
1981年12月,欧兴田离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烈士遗骨,把包含同班战友在内的2400余具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牵头筹建的烈士陵园里。
1991年春,欧兴田和老伴一起住进了陵园,从此不曾离开。
2010年3月,欧兴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园里。
今年3月26日,这位抗战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
岁。
临终前他把看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孙子欧阳,并特别交代家人: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园里……
(节选自2016年04月09日04版《解放军报》)
自我介绍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时间。
自我介绍时一定要力求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一般3-5分钟完成,自我介绍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
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
一定要充满信心和勇气。
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这对自我介绍的成功将大有好处。
3.力求真实,进行自我介绍时所表述的各项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学法指导二:
邀请书的格式及写法
1.标题:要有简明、醒目的标题。
2.称呼:要有热情礼貌且恰当的称呼。
3.正:(要详细写出活动的内容、目的、时间、地点、方式、邀请的对象等)
4.结尾:要有礼节性的问候语。
5.落款:要写清时间及邀请人。
注意事项:
1.语言要含有尊敬之意
2.事巧务必周评
3.要提前发送步骤二展示自我,走进他人。
1.为了把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吸引人,同学可以先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互相提问,进行补充。
2.能向好朋友介绍自己,那你能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吧?6人小组内挨着顺序交流一下,取长补短。
3.各组推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向全班作自我介绍。
4.(师生总结)自我介绍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突出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并要有相当的可信度。
其次,要展示个性,使个人形象鲜明,可以适当引用别人的言论,如老师、朋友评论支持自己的描述;
第三,不可夸张,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
最后,要符合逻辑,介绍时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自己的优势很自然地逐步显露,不要一上就急于罗列自己的优点。
5.示例:学生A 的介绍:我叫××,性格外向,爱运动,最爱打篮球,而且我的个头高,耐力强,投篮命中率高,同学们都称我为“小姚明”,虽然我觉得当之有愧,但还是很开心。
6.模拟展示:众人畅谈善于自我表现的好处。
教师: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班上总是很显眼,很容易被老师发现,其中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会成为老师的好助手。
公务员:一个爱说话、会说话的孩子长大后就业的机会总是比那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多。
艺工作者:小时候爱唱爱跳,老师和父母不但不反对,反而还很支持,所以后才有了发展的机会……
步骤三总结课,拓展延伸。
1.活动总结
本次交流活动,同学们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懂得了交友之道,重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
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今后将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2.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在同学的自我介绍之后,修改自己的稿件和设计,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将它制成小作品。
板书设计
交友之道诗词名言成语展示自我优点特长个性鲜明语言幽默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步骤二展示自我,走进他人。
步骤三总结课,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