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燃烧与燃料考试题及答案.doc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word版,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产物,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产物,则与分别是A. 与B. 与C. 与的混合物D. 无法判断2. 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品的是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 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周围会产生大量白雾,因此,舞台上常用它来制造云雾缭绕的环境。
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A. 干冰散发出大量的水蒸气B. 干冰释放出大量白色的二氧化碳气体C. 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某种白色气体D. 干冰升华时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4. “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A. 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 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 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 禁止使用煤炭、石油5. 下列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A. 空气B. 氧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6. 用水灭水的原理是A. 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使可燃物变成不燃物D. 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隔绝空气7.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而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8.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今年月全球平均气温为,成为自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月。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结构:由原子直接构成B. 性质:能与水反应C. 类别:非金属氧化物D. 用途:用于灭火9. 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
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B. 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用加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一种常见的乳化现象D. 血液中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10. )完全燃烧时放岀的热量。
以上几种气体燃料从等物质的量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来分析,其中属于优质燃料的是A. B. C.11. 实验室制取,最适宜的是A.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B. 稀盐酸和碳酸钠的混合C. 常温下使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D. 加热使碳酸分解12. 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将该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下列有关溶液颜色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溶液从紫色变红色,再变为无色B. 溶液从紫色变红色,再变为紫色C. 溶液从无色变红色,再变为无色D. 溶液从无色变红色,再变为红色1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燃烧习题及答案

燃烧习题及答案燃烧习题及答案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
它不仅提供了我们所需的能量,还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燃烧习题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解答这些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燃烧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燃烧习题及其答案。
1.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燃烧反应的特点?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吸光反应D. 放光反应答案:B. 放热反应解析: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这是因为燃料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会释放出能量。
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燃烧反应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一氧化碳答案:C. 氧气解析:燃烧反应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由燃料物质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而水是由燃料物质中的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氧气作为燃烧的氧化剂,不是反应的产物。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常见的燃料物质?A. 木材B. 石油C. 煤炭D. 金属答案:D. 金属解析:燃料物质是指能够燃烧并释放能量的物质。
常见的燃料物质包括木材、石油和煤炭等有机物,它们都含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
金属虽然可以与氧气反应,但不属于常见的燃料物质。
4. 燃烧反应中的燃料物质是指什么?A. 氧化剂B. 还原剂C. 反应物D. 产物答案:C. 反应物解析:燃烧反应中的燃料物质是指参与反应的物质,它是燃烧反应的反应物之一。
燃料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反应,释放出能量,并形成燃烧反应的产物。
5.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燃料物质的反应?A. 反应物+氧气→产物B. 氧气+产物→反应物C. 反应物→产物+氧气D. 产物+氧气→反应物答案:A. 反应物+氧气→产物解析: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燃料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
因此,正确的描述是反应物+氧气→产物。
通过解答这些燃烧习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燃烧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燃烧学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燃烧学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不可做助燃物的是()[单选题] 。
A、氢气√B、氯气、溴水C、硝酸钾、高锰酸钾D、浓硫酸、浓硝酸2. 下列物质中,能发生表面燃烧的是()[单选题] 。
A、金属钠B、铁块√C、沥青D、金属钾3. 下列物质其燃烧形式能发生蒸发燃烧的是A [单选题] √A.钾√B.煤C.木材D.木炭4. 对纯扩散燃烧,影响燃烧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
A.可燃气体浓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B.环境气体中氧气浓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C.气体初始温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D.反应活化能越高,燃烧速度越快√5. 对预混燃烧,影响燃烧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预混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B.预混气体中氧气浓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C.燃烧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D.燃烧速度取决于物质扩散速度.6. 下列哪种物质传热方式是非接触传递能量的方式()[单选题] 。
A.热传导B.热辐射√C.热对流D.对流换热7. 下列哪种状态的物质中能够发生纯粹意义上的热传导()[单选题] 。
A.固体√B.液体C.气体D.气,固两相物质8. 碳板再纯氧中燃烧时,斯蒂芬流_ 碳板的燃烧速率()[单选题] 。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9. 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流体A扩散造成的物质流与再B中A的比()[单选题] 。
A.温度梯度B.浓度梯度√C.浓度差D.温度差10. 下列有关斯蒂芬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单选题] √A.碳板在纯氧中燃烧时,斯蒂芬流大于碳板的燃烧速率B.水面蒸发时,斯蒂芬流等于水的扩散流C.水面蒸发时,斯蒂芬流大于水的扩散流√D.水面蒸发时,斯蒂芬流小于水的扩散流11. 下列物质属于不完全燃烧产物的是()[单选题] 。
A CO2B.P2O5C CO√D.SO312. 下列物质为完全燃烧产物的是()[单选题] 。
A.H2SB COC.NH3D CO2√13. 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较多的燃烧产物是()[单选题]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 .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 .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C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D .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有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n 纳米()91nm 10m -=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B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完全不能燃烧的新材料C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④干冰可制造舞台云雾.A .①B .②C .③D .④6、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等。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超临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D.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7、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8、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C.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9、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燃料与燃烧》部分习题答案

一《燃料与燃烧》习题解答第一篇 燃料概论1. 某种煤的工业分析为:M ar =3.84, A d =10.35, V daf =41.02, 试计算它的收到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的工业分析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的计算:02.41=daf V98.58100=-=daf daf V Fc ;收到基的计算 ar ar ar ar V M A FC ---=10036.35100100=--⨯=arar daf ar A M V VA ar = 9.95 FC ar = 50.85干燥基的计算: 35.10=d AV d = 36.77;88.52100=--=d d d A V FC2. 某种烟煤成分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A d =8.68 M ar =4.0; 试计算各基准下的化学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80.3100=----=daf daf daf daf daf N O H C S收到基: 33.8100100=-⨯=ard ar M A A95.72100100=--⨯=arar daf ar M A C C H ar =5.15 O ar =4.58 N ar =1.67 S ar =3.33 M ar =4.0干燥基: 68.8=d A 99.75100100=-⨯=ddaf d A C C 36.5913.0=⨯=daf d H H 77.4913.0=⨯=daf d O ON d = N daf ×0.913 =1.7447.3913.0=⨯=daf d S S干燥无灰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S daf =3.80二3. 人工煤气收到基组成如下:H 2 CO CH 4 O 2 N 2 CO 2 H 2O 48.0 19.3 13.0 0.8 12.0 4.5 2.4计算干煤气的组成、密度、高热值和低热值;解:干煤气中: H 2,d = 48.0×[100/(100-2.4)]=49.18 CO ,d = 19.3×1.025=19.77 CH 4,d = 13.31 O 2,d = 0.82 N 2,d = 12.30 CO 2,d = 4.61ρ=M 干/22.4=(2×49.18%+28×19.77%+16×13.31%+32×0.82%+28×12.30%+44×4.61%)/22.4= 0.643 kg/m 3Q 高 =4.187×(3020×0.1977+3050×0.4918+9500×0.1331)=14.07×103 kJ/m 3= 14.07 MJ/ m 3Q 低 =4.187×(3020×0.1977+2570×0.4918+8530×0.1331)=12.55×103 kJ/m 3= 12.55 MJ/ m 3第二篇 燃烧反应计算第四章 空气需要量和燃烧产物生成量5. 已知某烟煤成分为(%):C daf —83.21,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S daf —3.8, A d —8.68, W ar —4.0,试求:(1) 理论空气需要量L 0(m 3/kg ); (2) 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V 0(m 3/kg );(3) 如某加热炉用该煤加热,热负荷为17×103kW ,要求空气消耗系数n=1.35,求每小时供风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
燃料与燃烧测试题(含答案)

燃料与燃烧测试题一、选择题1.(14,兰州)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 )A.铅笔B.圆珠笔C.红墨水笔D.碳素笔2.(13,长沙)“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3.(15,合肥市瑶海区一模)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4.(14,广安)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5.(15,合肥市芦阳区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6.(14,宜宾)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7.(13,山西)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C.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体逃生8.(14,重庆)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9.(15,芜湖县保沙中学二模)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由多种物质组成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10.(14,济宁)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含答案)鲁教版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一、选择题1.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D)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19.7 8.7 31.6 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 0 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B、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3.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D )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右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B )A、说明CO具有还原性B、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说明CO和CuO的反应需要加热D、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5.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硫酸C、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D、用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在O2中完全燃烧只生成等质量的CO2,证明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6.法、美两国的三位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原因是他们弄清了如何指挥烯烃分子“交换舞伴”,使分子部件重新组合成别的物质。
在烯烃分子里,两个分子部件中的碳原子就像双人舞的舞伴一样,拉着双手在跳舞,不同的烯烃分子间经过“交换”部件后生成了新物质,其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这种不同烯烃间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烯烃分子间发生了( C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二、填空题1.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需要密闭保存,如酒精溶液和碳酸饮料。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1)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嘴吹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立即用锅盖盖灭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了,立即用水浇灭D.在煤炉旁边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下列图标不属于消防标志的是A. B.C.D.3.兰州市政府去年冬季对个体用户实行定时定点点燃蜂窝煤,并要求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A.SO2B.CO C.CO2D.NO2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插入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B.玻璃仪器的内壁没有水珠说明该玻璃仪器已经洗净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D.为了节约药品,用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点燃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6.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牛奶B.矿泉水C.食醋D.柠檬汁7.大庆被誉为“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含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B.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燃料D.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因此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18.实验室里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比较硬度) B.二氧化碳和氧气(带火星木条)C.蒸馏水和双氧水(加入MnO2) D.蔗糖和食盐(品尝味道)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都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1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C.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11.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几位同学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D.反应容器的体积一定相同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是气体②都可用于灭火③都是氧化物④都易溶于水⑤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A.①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1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O2CO2B.Fe+ O2Fe3O4C.CH4+ O2CO2+ H2O D.Cu+ O2CuO15.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下列装置(省略了夹持仪器)中属于能用于制备CO2的发生装置,且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6A.A B.B C.C D.D二、填空题16.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习题新版新人教版及其答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思维导图 芒IWEI CMOTU|(1) 燃烧:通常说的燃烧指的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如 蜡烛燃烧、木柴燃烧。
(2) 着火点:可燃物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如白磷的着火点是ArfWV^WMWWVMW^W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C 。
(3) 燃烧的条件① 实验探究②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a. 可燃物;b •氧气(或空气);c .温度达到着火点。
【例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A. 水能分解 B. 纸不是可燃物 C. 没有和氧气接触D. 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解析:回答燃烧的问题,一定要紧扣燃烧条件。
纸船是可燃物,在空气中加热,也接触 了氧气,故只能从温度找 原因。
纸船中装了水,加热时,水的温度最高为 100 C,达不到 纸的着火点,故纸船不燃烧。
答案:D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 理和方法 清燈呵愜输 犬火方法 亦 1 ---- 1-—*答案:(1)氧气 (2)发光、放热 (3)可燃物(或空气)(7)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8)有限火火加灭火的原 理和方法燃jkk 易燃*易監 權勵的安 e 全知识火火燃姥和灭火⑷氧气(或空气)(5)着火点 (6)隔绝氧气 (9)急剧燃烧 (10)可燃性气体40 C,实验操作氧气热水 白磷现象]分析空气中的白磷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接触氧气空气中的红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达到着火点,没接触氧气白磷燃烧达到着火点, 接触氧气崖丈:迪甜是押叮撚揄与世发— 生的一型岂的刚烈的氧花昴 ' _■ 燃烧抢件:(3). (4).麻阻达別辺 基础知识培車技能la^/j L H rZWIMHjf JH h鶯」F、f ;% f.;1 •燃烧的条件 簷件;虫、出*温廈达到翌热水 白磷(1) 灭火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③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训练题含答案1. 以下事情中,是肯定事情的是( )A.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B.400人中有两团体的生日在同一天C.早上的太阳从西方升起D.翻开电视机,它正在播放动画片2. 平安是人类生活的基本。
以下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作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自然气3. 熄灭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以下关于熄灭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熄灭一定有火焰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熄灭,一定会发作爆炸C.物质跟氧气的反响就是熄灭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4. 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平安知识判别,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 室内着火时不急于翻开门窗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 用明火检验燃气能否走漏D. 发作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 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 使木柴与空气充沛接触B. 降低木柴的温度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 方便添加木柴6. 以下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 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拓隔离带——肃清和隔离可燃物C. 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应熄灭所需的足够氧气D.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7. 发作火灾时,以下的自救措施正确的选项是〔〕①室内起火时,翻开一切的门窗通风②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③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逃脱④撤离时,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快速撤离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8. 人们在任务、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作常采用一些平安措施,以下平安措施中正确的选项是〔〕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锁门窗C.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D. 厨房内煤气走漏翻开排气扇通风9. 〝防火胜于救火〞,迷信看法熄灭,增强平安防范看法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平安素养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由于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关于不明缘由惹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毂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防止爆炸的发作10. 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肃清可燃物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11. 熄灭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作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猛烈的________________。
《燃料及燃烧》部分习题答案

燃料与燃烧》习题解答第一篇 燃料概论1. 某种煤的工业分析为: M ar =3.84, A d =10.35, V daf =41.02, 试计算它的收到基、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的工业分析组成解:干燥无灰基的计算: V daf 41.02Fc daf 100 V daf58.98;100 M arA arV ar V daf ar ar35.36A ar = 9.95 FC ar = 50.85V d = 36.77;FC d 100 V d A d 52.882. 某种烟煤成分为:C daf =83.21H daf =5.87O daf =5.22N daf =1.90A d =8.68 M ar =4.0;试计算各基准下的化学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S daf 100 C daf H daf O daf N daf 3.80收到基:A ar A d 100 Mar8.33100 C ar C daf100 Aar Mar72.95100Har=5.15 O ar =4.58 N ar =1.67 S ar =3.33 M ar =4.0干燥基:A d 8.68C d C daf100 Ad75.99100H d H daf 0.913 5.36收到基的计算FC ar 100 A ar M ar V ar100干燥基的计算:A d 10.35O d O daf0.913 4.77N d = N daf ×0.913 =1.74S d S daf 0.913 3.47干燥无灰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1.90 S daf =3.80基:3. 人工煤气收到基组成如下:计算干煤气的组成、密度、高热值和低热值;解:干煤气中:H 2 ,d = 48.0 × [100/ (100-2.4 )]=49.18CO ,d = 19.3 ×1.025=19.77CH 4,d = 13.31O 2,d = 0.82N 2,d = 12.30CO 2,d = 4.61ρ=M 干/22.4 =(2 ×49.18%+28×19.77%+16×13.31%+32×0.82%+28 ×12.30%+44×4.61%)/22.4=0.643 kg/mQ 高=4.187 ×(3020×0.1977+3050×0.4918+9500×0.1331)3 3 3=14.07 × 103 kJ/ m3=14.07 MJ/ m3Q 低=4.187 ×(3020×0.1977+2570×0.4918+8530×0.1331)=12.55 × 103 kJ/ m3=12.55 MJ/ m3第二篇燃烧反应计算第四章空气需要量和燃烧产物生成量5. 已知某烟煤成分为( %):C daf—83.21,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S daf —3.8, A d —8.68, W ar —4.0,试求:1)理论空气需要量L0(m 3/kg );2)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V0(m3/kg )3) 如某加热炉用该煤加热,热负荷为 17×10 3kW ,要求空气消耗系数 n=1.35 ,求每小 时供风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阻碍了血液循环 B.一氧化碳麻痹了人体的呼吸系统C.一氧化碳造成人体呼吸系统停止活动 D.一氧化碳阻碍了氧气运输2.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与燃烧有关的标志。
下侧标志表示的含义是A.禁止带火种B.禁止吸烟C.禁止烟火D.禁止燃放鞭炮3.草垛或麦秆长期堆放在一起不透风,有可能发生()①爆炸②自燃③蒸发④腐烂⑤溶解A.①②B.②③C.③⑤D.②④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木炭燃烧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6.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森林着火开挖隔离带 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用高压水枪灭火7.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有液态空气的烧杯口,现象是A.木条熄灭B.木条燃烧更旺C.木条燃烧和原来一样D.爆炸8.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着火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冰与干冰B.汞与水银C.氧气与液氧D.金刚石与石墨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灭火B.固体用于人工降雨C.生产汽水、尿素、纯碱等D.用作温室肥料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于灭火B.作光合作用原料C.干冰作冷冻剂D.用于生产碳酸饮料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④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4.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燃烧匙中放的是足量红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该实验可以推断出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_(3)为了确保该实验成功,对于燃烧物和生成物各有哪些要求.______________15.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其原因是________。
初中化学燃烧与燃料复习检测及参考答案

1、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云南松为可燃物 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2、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B.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 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廷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3、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A. B. C. D.4、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A.二氧化碳B.单质碳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5、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6、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7、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8、氧气和二氧化碳与我们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B.氧气可以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C.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D.空气中氧气含量过多无害,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形成酸雨9、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10、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专题4《燃料与燃烧》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

25.4 84g
26.(1)4.4(2)41.1%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一般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用该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如____________,则满了。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要进行溶解、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
B.石墨用作电极和电刷
C.氮气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D.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3.下列气体属于空气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氢气
4.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里长期堆放
B.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面粉厂保持通风,并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A.AB.BC.CD.D
13.2020年3月31日,四川西昌森林火灾。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
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初中化学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评题,有答案.doc

初中化学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评题,有答案.doc初中化学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评题,有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挑选题(共21题) 1.通常所讲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只要有充脚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脚的氧气【答案】思路解析:燃烧需要两个条件:(1)达到着火点;(2)有充脚的氧气。
二者缺一别可。
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2.国家早已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D.用玉米、高粱发酵能够制得乙醇【答案】思路解析: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是汽油中加入部分乙醇得到的新型燃料;该燃料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其中乙醇是由玉米、高粱发酵得到的。
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妨碍3.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 ,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B.只含氧元素C.只含碳、氧两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也许含氧元素【答案】思路解析:燃烧后生成CO2和H2O ,讲明该物质中含有C 、H 元素。
至于是否含有氧元素则别能推断,条件别脚。
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4.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的要紧元素是()A.氧元素B.氢元素C.碳元素D.硫元素【答案】思路解析:煤和石油都含有的要紧元素是C ,其次是氢。
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妨碍5.下列燃料别是采纳煤或石油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是()A.汽油B.煤焦油C.柴油 D.沼气【答案】思路解析:汽油、柴油来自于石油;煤焦油来自于煤的干馏;沼气来自于有机物的缺氧条件下的转化。
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能够叫燃烧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答案】思路解析:A.白炽灯发光发热,但属于物理变化;B.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但别伴随着燃烧现象;C,符合燃烧的定义;D.呼吸作用是氧化反应,但别属于燃烧现象。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第六单元测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湖南娄底)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B.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C.用淘米水浇花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2.下列图示中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图6-13.(辽宁铁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煤油B.煤焦油C.汽油D.液化石油气4.(福建泉州)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 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撤离可燃物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5.如图6-2所示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来()图6-2A.灭火B.生产饮料C.进行光合作用D.作气体肥料6.(福建莆田)有关燃料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都是可再生的能源B.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石油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7.(江苏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碳酸饮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一定会发生爆炸B.稻草、秸秆堆放在不通风的房间内易发生火灾C.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D.发现室内液化气或煤气泄漏,应赶紧打开排气扇把气体排出去,或打电话报警9.下面有关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图6-3A.实验室可用甲装置来制取氧气B.乙装置可用来制取、检验二氧化碳C.收集氢气可用丙装置D.丁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10.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探究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集气瓶口的合理方向(如图6-4所示)。
燃料、燃烧及能源综合测试题与答案

燃料、燃烧及能源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A.禁止吸烟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放易燃物D.禁止烟火2、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3、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4、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 柴禾是可燃物B. 散热的速度快C. 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D. 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D.以液化石油气代替柴油、汽油等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6、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地热能 D煤7、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宫”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做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有机物B.甲烷具有可燃性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D.一定条件西安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8、为了安全,在加油站、纺织厂和矿井内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9、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有关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懈怠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10、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润滑油C.柴油D.煤油11、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燃烧与燃料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1.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2.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C.它的主要成分是种有机物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4.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l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和热量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答案】B评卷人得分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7.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8.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煤、天然气、氢气、乙醇(俗称酒精)、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2)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硫、氮各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写名称)。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答案】.(1)氢气乙醇(2)NO 硫元素(3)C难度:中等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二、多项选择(共1题)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不必检验纯度,直接点燃氢气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三、未分类(共4题)1.如图表示城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一种产品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含碳的燃料【答案】A2.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答案】B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②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
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氨气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名称颜色、气味熔点(℃)沸点(℃)25 ℃水中溶解度(g/L)标况下密度(g/L)NH3无色、刺激性-77.7-334560.694 2H2无色、无味-259.2-2530.001 50.089 9由于NH3比H2沸点高,所以更易________便于储存和运输,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答案】(1)石油(2)①置换反应②BC (3)①4NH3+3O22N2+6H2O ②液化有刺激性气味4.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
(1)同时挤压滴管B和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
①写出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
A.MnO2加快反应速率B.半分钟内球形Ⅲ中产生气体少C.反应过程中球形Ⅱ比球形Ⅲ内反应剧烈D.MnO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蜡烛a不燃烧。
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C.说明红磷与白磷性质相似D.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3)挤压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Ⅰ中,球形Ⅰ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蜡烛c熄灭,然后蜡烛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答案】(1)①2H2O22H2O+O2↑②ABC (2)AD (3)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4)不能四、填空题(共2题)1.能源、材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目前人类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等。
(2)锰钢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___,韧性好,可用于制作钢轨。
(3)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的更旺,常把木柴架空,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山运动员用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制取的氢气作为燃料,同时得到一种碱。
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然气(2)大(3)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4)CaH2+2H2O===Ca(OH)2+2H2↑检验气体的纯度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3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运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或氧气) (2)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3)空气(或氧气) 放热2K+2H2O===2KOH+H2↑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1.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填“a”或“b”)端。
(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2)b (3)温度达到着火点(4)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2H2O22H2O+O2↑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资料卡片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常用作防火材料。
Na2SiO3的熔、沸点均在1 000 ℃以上,远高于纸的着火点。
(1)实验甲,K在关闭时白磷不燃烧;打开K,并使A中液体进入B中,白磷燃烧,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乙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熄灭的原因为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