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合酶2

合集下载

环氧合酶 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环氧合酶 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随着对COX-2基因的深入研究,目前研究胃
癌治疗的热点多集中于非甾体类消炎药及
COX-2 抑制剂。 研究证实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可抑 制胃癌生长,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COX-2的
活性而影响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并减少新血
管生成。
运用RNA 干扰可以高效特异地抑制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1 中 COX-2 的表达,COX-2 被抑制后 SGC-7901的生长和活性也被明显抑制。 可见靶向COX-2的RNA干扰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 中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为胃癌的治疗以及抑 制胃癌复发和转移提供基因治疗新的靶点和方法。
胃癌中COX-2 与Bcl-2 表达显著正相关。
研究显示,COX-2 过表达可能通过对 Bcl-2
表达的调控,抑制胃癌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增
殖,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
2.2.5COX-2 与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的直接刺激
2.2.4COX-2 与Bcl-2
Bcl-2基因是1984年Tsujimoto等从滤泡性淋巴瘤 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癌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细胞凋 亡抑制基因。 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内质网膜及 核膜上 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延长细胞的寿命,增加细胞对 各种凋亡刺激因素的抵抗力。 它可导致DNA受损的细胞持续生存,突变产物聚集 ,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PGE2通过诱导细胞增殖或抑制机体对肿瘤 的局部免疫反应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Cox-2与其他因子的共同作用
1survivin 蛋白
5VEGF
COX-2与其他因子 的共同作用
2 NF-КB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作为目前临床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产生活性主要抑制的环氧合酶有两种亚型COX-1和COX-2。

COX-1是原生酶,其功能是促进胃黏膜PGS的合成,具有细胞生理调节功能,对消化道黏膜起保护作用。

而COX-2则是诱导酶,接受刺激诱导而使其水平快速增加,进而在炎症部位促进致炎PGS大量生成,导致炎症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由于对COX-1和COX-2缺乏选择性,久用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开发具有强大抗炎作用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的COX-2选择性抑制药。

如20世纪90年代末上市的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大量的药物尚在进一步研制之中。

但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均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使死亡率增高。

环氧合酶2与急性胰腺炎

环氧合酶2与急性胰腺炎

有 1 O个 外 显 子 和 9个 内 含 子 结 构 。 分 析 鼠 5 端 转
录启 始 位 点 上 游 序 列 发 现 3处 可 能 与 炎 症 、 胞 凋 细
亡等 过 程 启 动 有 关 的 序 列 结 构 。 它 们 是 : .6 ① 5

_8 p含 有 重 叠 的 C E元 件 和 E bx 4b R .o 。分 别 与 A F T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7 3 20 )50 1-3 0 117 (0 2 0 .520
1 环 氧 合 酶 的 概 述 1 1 环 氧 合 酶 一般 特 性 . 环 氧 合 酶 (yloye . cc xgn o ae o 又 称 前 列 腺 素 合 酶 ( rs 1.dn snhs , s ,c x) pot n i ytae  ̄ P S , 分 为 : 成 型 ( O . ) 不 受 诱 导 剂 或 类 固 G )可 组 C X1, 醇 激 素 影 响 ; 导 型 ( O 2 , 配 体 诱 导 或 受 糖 皮 诱 C X. ) 受
列 事件 中起 重要 作 用 。许 多刺 激 因子诱 导 的炎症 反 应均诱 导型 环氧 合酶 的表 达 。诱 导 型环 氧合 酶 可 以诱 导 E C粘 附 分子 的表 达 , 促进 早期 炎症 的发展 。
关键 词 : 氧合 酶一; 急性 胰腺 炎 ; 微循 环 紊乱 环 2
中图分 类 号 :R 5 . 67 5
C X 1 正 常 组 织 细 胞 中 表 达 , C X 2生 理 态 下 O -在 而 O . 几 乎 不 表 达 。 只有 当 C X. 到丝 裂 原 、 胞 因 子 、 O 2受 细 生 长 因子 及 脂 多 糖 ( P ) 刺 激 时 才 表 达 。 主 要 表 LS 等 现 C X 2mR A 的 水 平 , 刺 激 前 增 加 l O - N 较 0~8 0倍 。 X线 晶体 衍 射 发 现 C X 分 子 结 构 含 3个 折 叠 型 单 O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一种与炎症和生理调节有关的酶,主要参与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代谢。

它与另一种同属于环氧合酶家族的COX-1有一些不同,主要在于它的表达受到炎症和刺激的调控,而COX-1则是一种常规表达的酶。

COX-2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炎症调节: COX-2在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炎症是一种生理反应,通常伴随着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COX-2的表达在炎症反应中被上调,它参与合成一种称为前列腺素的类脂质化合物。

前列腺素在炎症中起到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

2.生理调节: COX-2还参与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如维持正常肾功能、卵巢周期和对神经系统的调控。

在这些生理情境下,COX-2的表达是受到精密调控的。

3.肿瘤和癌症: COX-2的过度表达与一些肿瘤和癌症的发展有关。

实验研究表明,COX-2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使新血管生成等机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生长。

因此,COX-2抑制剂被研究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总体而言,COX-2是一个重要的调控酶,其在炎症、生理调节和一些疾病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它的作用广泛,COX-2的调控和抑制机制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抗炎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一些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被广
泛用于治疗炎症和疼痛等症状。

环氧合酶-2与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与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与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在器官移植以及器官大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近年来许多研究均表明COX-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许多刺激因子的作用下COX-2表达增加并导致更多炎症因子表达进而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

现就COX-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标签:环氧合酶-2;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指器官或组织在缺血后再恢复血供后出现原有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

COX-2作为一种诱导酶与炎症关系尤为密切,此外大量的研究表明COX-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增多,抑制COX-2表达能明显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推测COX-2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

现就环氧合酶-2的特性以及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1 环氧合酶-2概述COX-2又称“诱导型”环氧合酶,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主要在症因子刺激时表达于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中,与发热、创伤、疼痛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此外尚有研究发现许多癌症患者COX-2表达增加,推测COX-2亦参与了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1]。

2 COX-2与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2.1 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在移植或其他原因导致组织器官暂时性的缺血,当恢复血供时损伤却进一步的加重的现象。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由诸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现多认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阶段的微循环衰竭主要是由于血管收缩、内皮细胞发生肿胀、白细胞停滞继之血小板聚集导致。

这打破了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NO之间的平衡进而引起白细胞运动减慢,使得白细胞容易接触到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白细胞停滞不动,进一步加重缺血损伤,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可游离出血管外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导致组织损伤。

在此过程中NO和内皮素水平的不平衡是中心重要的起始环节,有研究表明[2]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星形细胞收缩,而增加NO量或者使用ET受体拮抗剂均能改善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环氧合酶-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c cn maw r % ad9 % rset e n eewa inf a t i e n eb t e e '00) A d r a io ee0 n 0 epci l adt r s g icn f r c ewent m < . . n vy h s i d e h 5
almp r l v s g t ee p eso f li ot oet i e t aet x r sino r on i h COX- oo e tl acn mat s e . 2i c lrc r io su s n a c i
Ke r s c l r c l a cn ma COX一 : k s y wo d : o o e t r i o ; a c 2 Du e
i mmn o it - h mi r i 0 p c me s o o o e t l a cn ma t s e n 2 p c me s o o ma n h s c e s y n 4 s e i n f c l r ca c i o i u s a d 0 s e i n f n r l o t r s c l r ca is e .Re u t Th o i v ae f COX一 x r si n i o ma mu o a a d c l r ca oo e tlt u s s s ls e p s ie rts o t 2 e p e so n nr l c s n o o e tl
肿瘤 细 胞 的增殖 、转 移 及分化 等 。C . OX 2在某 些 消 化 道肿 瘤 中表 达增加 【3 本研 究 通过 检测 大肠 癌石 2J ’。 蜡 标本 中 C . OX 2的表达 情况 ,了解 C - OX 2表达 与 大肠 癌 的发 生及 转移 之 间 的关系 。

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的心、脑、肾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目前认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1〕。

其病理变化具有炎症的基本特征,各种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参与了其发病。

炎症在AS 病变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冠脉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

环氧合酶(COX) 2 是炎症介质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且在AS病变处广泛表达。

所以,COX 2有望成为抗AS治疗的新靶点。

COX 2能够促进炎症细胞合成与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MP能特异性地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相结合并降解ECM,削弱AS斑块纤维帽的结构,促进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

因此深入研究COX 2与AS炎症及MMPs的关系,对抗AS和稳定斑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另探讨了选择性COX 2抑制剂潜在的抗AS作用及其安全性。

1 COX 2的生物学特性在30年前就已经发现COX的作用机制〔2〕,但1988年才首次克隆出COX 1基因,而COX 2在1992年才被发现。

人类COX 2基因于1995年被克隆,长约8.3 kb,位于染色体的1q25.2~q25.3,包含10个外显子,由5′端0.8 kb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区、6 kb 的蛋白质编码区和3′端的非编码区组成。

人类COX 2 mRNA编码含60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2 kD的COX 2蛋白。

COX 1是结构型酶,在机体大多数细胞和血小板中表达,COX 1诱导血小板产生TXA2,可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及血管强烈收缩。

而COX 2是诱导型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几乎不表达,但在许多病理条件下,由于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可使COX 2呈过度表达。

2 COX 2与炎症COX 2主要在炎症部位细胞中表达,并受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调节,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PG)也具有促进炎症作用。

PG中的PGI2和PGE2是强烈的炎症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增加、组织肿胀和痛阈降低。

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1(IL 1)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等,可促进COX 2表达;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4(IL 4)、白细胞介素 3(IL 3)和糖皮质激素则可抑制COX 2的表达。

环氧合酶-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环氧合酶-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环氧合酶-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子宫内膜异位到了盆腔或其他内脏器官上,形成结节,导致疼痛、不孕等问题。

其发病率约为10%-15%,并且在不孕症患者中高达40%。

病理学上表现为组织增生和血管新生现象较为突出。

环氧合酶(COX)是一种转化花生四烯酸(AA)成前列腺素的主要酶类,其中COX-2是一种组织特异性表达的酶。

相比于COX-1,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达较高,且与慢性炎症反应、局部免疫反应有关。

通过研究COX-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可以探讨其在疾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高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将COX-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探讨COX-2对血管形成的调节作用。

同时,应用RNA干扰技术、COX-2抑制剂等方法,进一步研究COX-2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的机制。

3.2 研究方法3.2.1 患者资料采集选取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收集其组织标本及相关检验数据,分析COX-2在不同类型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3.2.2 细胞培养及实验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组织培养成内皮细胞或人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hESCs),在体外模拟人体内的炎性环境,利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荧光、3D细胞培养等技术检测COX-2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血管形成的影响。

应用RNA干扰技术、COX-2抑制剂等方法干预COX-2的表达,探究其调节血管形成的机制。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定量构效关系的
研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由于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

但传统的抗炎药由于存在毒副作用,如胃溃疡、胃肠道出血、肾脏毒性等,严重地阻碍了这类药物的长期使用。

环氧合酶-2(COX-2)靶酶的发现为人们寻找高效低毒副作用的NSAIDs提供
了可能,目前已有三个COX-2选择性抑制剂上市并产生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同时还有多个选择性抑制剂处于临床研究。

本课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已知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进行SAR研究,设计了以下具有同一骨架而互为异构的两类目标物:含有磺酰基取代的2,3-二芳基吲哚。

2.合成了具有基团多样性的目标物共计42个,全部经300兆~′HNMR 和元素分析的确证。

并选取目标物HWH8-2进行X-单晶衍射分析,得到晶体结构的数据。

3.利用已建立的药理模型对所合成的目标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

体外活性表明:15个化合物对COX-2的活性高于Celecoxib(上市的高活性选择性抑制剂),33个化合物对COX-1的活性低于Celecoxib,而活性与选择性均高于Celecoxib的有12个。

体内活性评价也证实有近半数的目标物的活性接近和超过Celecoxib。

一些化合物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4.对活性分子进行了2D-QSAR的研究,得到Hansch方程,揭示了这类化合物取代基的电性和疏水性与对COX-2的活性之间的量变规律。

环氧合酶_2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环氧合酶_2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环氧合酶 2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刘 娟 综述; 钟英强*审校摘要:在众多实体瘤中,胰腺癌的预后最差,炎症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环氧合酶 2(COX 2)在大多数胰腺癌中高表达并调控其发生发展过程。

COX 2在肿瘤细胞生成、凋亡、血管生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它是治疗胰腺癌极好的分子靶点。

大量的实验证明阻滞COX 2的表达对治疗胰腺癌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方法主要包括COX 2抑制剂、基因治疗、抗氧化剂、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生物碱等。

本综述主要讨论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和不足,总结COX 2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环氧合酶 2; 胰腺癌; 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369(2009)10 0572 05The role of cyclooxygen ase 2i n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 L I U Juan ,ZHONG Y i ng qiang * D epart m ento f G astroentero l ogy ,the Second A ffiliated H osp ita,l Sun Y at sen U n i versity ,Guang z hou 510120,Chi na ;*Correspond i ng au t hor ,E m a i:l Zhongy i ngq i ang@21cn comAbstrac t :Am ong m any so lid t umo rs ,pancreatic cancer has the w orst prognosis ,and i nfla mm ation has been i dentified as a s i gnificant factor in t he deve l op m ent o f pancreatic m ali gnancy Cyc l ooxygenase 2(COX 2)i s ex tensively expressed i n m ost pancreatic cancer and appears to contro l m any ce llular pro cesses Because of its ro le i n carci nogenesis ,apoptos i s ,and ang iogenesis ,COX 2i s an exce llen t m olecu lar targe t for treat m ent o f pancreatic cancer M ounti ng ev i dences sugg est treat m ent of COX 2b l ockade m ay represent a prom isi ng ap pro ach f o r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 ,i nc l ud i ng COX 2i nh i b it o r ,gene therapy ,anti ox i dan t ,g row t h f ac t o r recep tor i nh i b itor and al ka l o i In th i s rev ie w,w e d i scussed the appli cation and sho rtcom i ngs of these trea t m ents w ith COX 2blockade ,and su mm ar i zed the role o f COX 2i n pancreati c cance r t herapy K ey word s :Cy clooxygenase 2(COX 2);P ancreatic cance r ;Therapy(Int J Intern M ed ,2009,36:572 576)收稿日期:2009 04 04;修回日期:2009 09 15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7001607)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广州 510182*通讯作者,E m ai:l zhongy i ngq i ang @21cn co m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主要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转移,在消化系统肿瘤中预后最差。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研究方案: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引言: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是一种与炎症和疾病发展密切相关的酶。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抑制COX-2酶活性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某些癌症的进展。

研发新型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经成为医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寻找新颖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方法:1. 研究设备:搅拌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等。

2. 实验材料:COX-2酶活性试剂盒、新化合物样品。

3. 实验设计:a)测定COX-2片段的酶活性。

将COX-2片段与新化合物样品一起孵育,并测定反应物质生成的速率。

b)细胞培养实验。

培养肿瘤细胞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细胞培养基中添加新化合物样品,对照组中添加普通培养基。

观察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

c)小鼠实验。

将实验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通过灌胃或注射方式给予新化合物样品进行体内实验。

对照组小鼠给予安慰剂进行对照实验。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情况。

数据采集:1. 记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化合物样品信息。

2. 在COX-2酶活性试剂盒中,根据每个反应物质生成速率的变化,测定有无新化合物样品的样本。

3. 细胞培养实验中,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

4. 在小鼠实验中,记录实验和对照组小鼠的体质量和炎症反应/肿瘤生长情况。

数据分析:1. 统计分析COX-2酶活性实验中新化合物样品处理后的反应物质生成速率,用于评估其对COX-2酶的抑制作用。

2. 细胞培养实验中,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程度,根据数据判断新化合物样品对细胞的影响。

3. 小鼠实验中,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体质量以及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情况。

根据数据判断新化合物样品是否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的潜力。

结论: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本研究尝试找到新颖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

环氧合酶-2与血管发生汇总

环氧合酶-2与血管发生汇总

环氧合酶与血管发生血管发生,血管发生是新血管形成的过程,在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生是必不可少的,成人则在伤口愈合及其生殖过程中存在。

但是,成人持续存在的血管发生通常意味着疾病的发生,包括:肿瘤、炎症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1,2]。

参与这些疾病发生的信号路径和分子调节是共通的。

血管的发生受到拮抗和促进两种因素的共同调节,两种因素不平衡导致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可引起血管发生行为的变化[3]。

关于环氧合酶,前列腺素类(前列腺素、血栓素)和血管发生因子在血管发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COX-2(环氧合酶-2)参与炎症和肿瘤的血管发生[4],提示靶向COX-2及其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制剂可能用于抗血管发生治疗。

一.COX-2促进血管发生肿瘤诱导的血管发生是血管发生因子表达增加,抗血管发生因子表达下降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结肠癌中,恶性细胞,基质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均显示COX-2高表达;多种肿瘤组织中,VEGF ,TGF-β与COX-2共表达,新血管在表达COX-2的肿瘤区域增殖,高VEGF 和COX-2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增加密切相关。

而且高MVD 预示乳腺癌,宫颈癌的预后较差。

乳腺癌,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细胞系VEGF 和COX-2表达均增高。

体外,PGE 2诱导VEGF 的表达,培养的乳腺癌,前列腺癌,鳞状细胞癌细胞上清包含VEGF 和COX-2,诱导体外血管发生。

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恢复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微血管密度,减缓肿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无论肿瘤细胞还是临近宿主组织产生的COX-2均能促进微血管的形成,可以解释在肿瘤COX-2基因已经被甲基化静默后,选择性COX-2抑制剂仍然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

环氧合酶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H 2(PGH 2),然后又通过特异性的酶催化生成其图1. 前列腺素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他的前列腺素类物质(PGE2、PGD2、PGF2α、PGI2)和血栓素(TXA2)(图1)。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是一类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它可以减轻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多边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症状。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型COX-2抑制剂的开发。

首先,对已知的COX-2抑制剂进行结构比较分析,包括尿毒症、非尿毒症和抗炎三类COX-2抑制剂的结构,以便从中抽取一些结构表征信息作为合成新型COX-2抑制剂的参考点。

此外,根据COX-2酶促反应机理,研究者也考虑了COX-2酶与新型抑制剂之间的体系反应机制,对量子化学优化、杂化势及结合能等参数进行精确的估算,以便能够更加准确地模拟COX-2抑制剂的活性。

接着,根据上述分析,构建了新型COX-2抑制剂的模型,并运用诸如模拟分子动力学方法、拉曼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实验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诊断新型COX-2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和精确结构。

最后,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的新型COX-2抑制剂,且在体外实验中显示,这种新型COX-2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COX-2酶,其作用力比传统COX-2抑制剂要强得多,并没有发生任何副作用,代表着COX-2抑制剂研究的重大突破。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COX-2抑制剂的研究将让科学家们明
白结果的有效性,更好地了解COX-2酶促反应的机理,并因此开发出更有效的、安全的COX-2抑制剂。

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

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

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VEGF、VEGF-C蛋白在70例胃癌标本和3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COX-2、VEGF、VEGF-C蛋白在胃癌细胞胞质中呈棕黄色表达,表达率分别为71.4%、62.9%、55.7%,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率为13.3%、6.7%、16.7%。

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的COX-2、VEGF、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肿瘤TNM分期、淋巴转移的COX-2、VEGF、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VEGF与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NM stages and lymph nodes (P 0.05);while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EGF and VEGF-C (P 10%~25%为弱阳性;>25%~75%为中等阳性;>75%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COX-2及VEGF、VEGF-C在胃癌及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COX-2与VEGF、VEGF-C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 0.05),在胃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与VEGF-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环氧合酶-2与缺氧性损伤的研究

环氧合酶-2与缺氧性损伤的研究

环氧合酶-2与缺氧性损伤的研究刘金辉;刘巧英;张艳霞【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年(卷),期】2008(007)007【摘要】缺氧是许多疾病发病和损伤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病理因素,组织缺氧缺血会造成组织不同程度的伤害,如功能减退、代谢紊乱、超微结构发生变化等,严重者引起组织细胞死亡。

这种损伤与组织中各种蛋白、离子和pH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缺氧性损伤中,缺氧会诱发环氧合酶-2的表达,但环氧合酶-2在缺血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因此,探索环氧合酶-2在缺氧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机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保护措施,对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研究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以期结合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研究。

1环氧合酶总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PGHSS)也称环氧合酶(Cycloxy-genase,COX),环氧合酶是一个完整的膜结合蛋白,哺乳动物的环氧合酶至少有COX-1和COX-2两种同功酶。

COX-1是结构性酶,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持续低浓度表达,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保护胃肠道黏膜细胞、调整肾血流量和控制血小板聚集等;而COX-2是一种可诱导性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多数组织内检测不到,COX-2的表达被细胞内外广泛的刺激所诱导,COX-2的表达性研究已用多种培养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肠上皮...【总页数】3页(P443-445)【作者】刘金辉;刘巧英;张艳霞【作者单位】050091,石家庄,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实验中心;054100,河北省沙河市医院;河北省公安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4【相关文献】1.环氧合酶及脂氧合酶抑制剂对猕猴急性肺泡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研究 [J], 邹爱平2.大肠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环氧合酶-2相关性的研究 [J], 牛彦锋;卢晓明;王国斌;杨鹏3.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辉辉;马龙先4.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辉辉;马龙先;5.硝苯地平和地尔硫?调控环氧合酶-2的表达和活性拮抗L型钙通道敲除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J], 柳满;陈润济;蔡文锋;汪彬;石刚刚;郑付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 h,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相比,峰浓度更高,达峰
时间更短分别为0.5 h和1.5 h,血浆中药物曲线下
面积和峰浓度与剂量成正比,并与止痛作用起效和
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常用剂量为40 rag/次,静
脉给药。
罗非昔布主要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症状和体
征,缓解疼痛及原发性痛经[2 2】,对COX一2的选择性
术期镇痛满意度,提高围术期镇痛质量。虽然治疗
浓度的帕瑞昔布钠可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血
小板介导的正常凝血状
态,但仍应避免长时间治疗。
给予本品可能使过敏反应增加,应慎用于磺胺类药
物过敏史的患者心¨。该药半衰期短仅为为0.3~
NSAIDs明显减少,从而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手段。
但个别COX一2抑制剂如万洛(Vioxx)在使用过程
中曾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等不良反应,因此COX一2抑
制剂在临床应用时,应加强其上市后特别是不良反
应等安全性再评价口]。本文据此对该类药物的临床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用机理
在病理条件下,各种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
抑制作用很高,胃镜下消化道溃疡发生率与安慰剂
组相似啪]。Langman MJ等研究提示,罗非昔布所
致的胃肠道出血不良反应率很低,较非选择性环氧
合酶抑制药具有更高的胃肠安全性[z 4|。但近年来
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栓塞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004年9月美国默克公司主动将其撤出全球市场。
口服给药,骨关节炎起始剂量为12.5 mg/d,可增加
速转变成活性物伐地昔布,伐地昔布是高选择性
COX-2抑制剂,人源化COX重组酶试验显示,对
COX一2的抑制作用是COX一1的2.8×104倍,而塞
来昔布约是400倍。用于口腔科、妇科、骨科和冠状
动脉旁路手术后具有明确的镇痛疗效,联合麻醉性
镇痛药用于术后镇痛可显著减少吗啡用量,且有理
想的镇痛效果。因此更安全、有效,还可明显改善围
的疼痛效果不理想,宜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本
品选择性抑制COX活性而对5一LOX的活性无影
响,后者的代谢物可控制脊髓疼痛感受器的疼痛过
程,镇痛效果与类阿片肽(opioids)止痛药相似,治
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或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膝关节疼痛具有良好
超过22.5 mg的剂量时易发生严重的胃肠道不良
反应,美洛昔康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口
服吸收良好,起效时间为30 min,药物血浆蛋白结
合率为99%,消除半衰期长约为20 h。用法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人1日15 mg,每日1次,根据
治疗后反应,剂量可减至7.5 mg/d;骨关节炎7.5
险因素有关口?。该药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
度达到99%,达峰时间约为3 h,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达97%,消除半衰期约为10~12 h。用法用量:治
疗关节炎,1日200 mg,分2次服或顿服;用于类风湿
性关节炎,剂量为1日100 mg或200 mg,每日2次。
帕瑞昔布为前体药,静脉注射后被酶水解,迅
COX一2,促进组织大量合成致炎性PGs,尤其是前列
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介导炎症、疼痛、
发热等病理生理过程【6]。
现在认为NSAIDs对COX一1的抑制作用越强,
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就越严重,而对COX一2的抑制作
用越强,其抗炎、镇痛的效果就越显著。选择性
COX一2抑制剂既可发挥抗炎、镇痛及退热作用,同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AA经由CoX
及脂氧酶(1ipoxidase,LOX)催化产生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PGs)、血栓素(thromboxane,
TXA)、白三烯(1eukotrienes,LTs)等生物活性物质
参与炎症反应。而NSAIDs抑制前列腺素.特别是
通过对原有药物结构的改造研究,从中筛选开发出
第二代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celecox—
ib)和罗非昔布(rofecoxib),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
制开发了包括伐地昔布(vatdecoxib)、帕瑞昔布
(parecoxib)(伐地昔布的前体)和依托昔布(etoricoxib)
等新型药物¨J。
产生不同的副作用[3]。
COX在人体存在3种亚型:COX-1是构建型
COX,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较小。在大部分组
织及细胞中
均有表达,特别在血小板、内皮细胞及胃
肠道细胞中有较高度表达,主要发挥保护胃肠道黏
为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的第
一阶梯首选药物[1?。
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fentanyl)用于术
后皮下镇痛,可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又可达
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无嗜睡、呼吸抑制等阿片类药物
常见的不良反应。若单独使用于缓解大手术后早期
相近,而氯美昔布的胃肠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
传统的NSAIDs。研究发现该药比萘普生能更有效
地抑制血中PGE。的合成,提示氯美昔布对COX一1
影响较小。临床试验中骨关节炎的患者服用本品的
心肌梗死发生率较罗非昔布低,与萘普生和布洛芬
相似[2引,但与萘普生和布洛芬相比,可明显降低溃
疡的发生率,不增加心血管危险因素[26‘,如布洛芬
抑制剂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和帕瑞昔布等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 临床评价; 安全
Progression of clinical study on the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一2 inhibitor
GUO Li--zhi,REN Jin 1,li行.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NSAIDs.Therefore,it is widely used to treat the arthritic pain or other kinds of pain.In this pap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such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一2 inhibitors as
与二氢可待因酮(dihydrocodeinone)、对乙酰氨基酚
相似,应用于骨科大手术,也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
果,不仅能缓解术后急性疼痛,且与应用术后吗啡镇
痛泵相比,可降低术后1年内慢性疼痛的发生
率[1 9|。近期临床试验表明长期使用本品可增加心
血管危险,尤其是心力衰竭,与使用剂量和心血管危
drugs,NSAIDs)是不含类固醇的甾体结构而具有抗
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关节
炎的疼痛和其他疼痛的治疗,尤其对骨关节炎和风
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其中的选择性环氧合酶一2
(cyclooxygenase一2,COX一2)抑制剂不仅具有理想
的抗炎镇痛作用,而且其不良反应较非选择性
用,服用剂量不超过16 mg。
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急性疼痛和各
种关节炎伴发的慢性疼痛,同时较少出现严重的胃
肠道不良反应。治疗时不影响血小板功能,不增加
出血时间,对于急性创伤、外伤导致的急性疼痛或外
科术后疼痛都是较理想的止痛药物。
塞来昔布缓解骨科小手术术后疼痛,疼痛缓解
的起效时间、缓解程度、使用援助药物等方面优于或
meloxicam,nimesulide,eelecoxib and parecoxib were eval uated respectively.
[Key word] Cyclooxygenase一2 inhibitor; Clinical Evaluation; Safety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PGE)的合成与释放
发挥镇痛作用,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达到解热作用,抑制局部组织前列腺E合成等起到
抗炎作用。NSAIDs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COX,
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引。但研究表明仅抑制某一代
谢途径并不能完全阻止炎症的发生,并有可能导致
时又较少影响COX-I相关的正常生理过程。因此
与非选择性NSAIDs相比,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所
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常用药物的临床评价
根据药物研发先后,第一代选择性COX一2抑
制剂以美洛昔康(meloxicam)和尼美舒利(nimesu—
lide)为代表,具有较高的COX一2选择性抑制作用。
组胃肠道反应明显多于氯美昔布组和塞来昔布组,
而氯美昔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双氯芬酸组[z引。
氯美昔布在血浆中不积聚,与抗酸剂无相互作用,剂
量超过治疗量的2~4倍亦不影响血小板的功能。
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消除半衰期为3~6 h,
维持作用时间较长,在关节滑液内可迅速达到高浓
mg/d,如果需要,根据病情剂量可增至15 mg/d,严
重肾衰竭患者透析时,剂量不应超过7.5 mg/d。
尼美舒利是首个上市的选择性COX一2抑制
剂,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手术及急性创伤后的
疼痛和炎症、耳鼻咽部炎症所致的疼痛、上呼吸道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