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读后感:小米营销的秘密

合集下载

《参与感》阅读感想

《参与感》阅读感想

《参与感》阅读感想在小米 4 发布的当天,有多少人如我朋友一般,守在电脑前,焦急地等待着抢购。

我想,那场面必定是十分壮观的。

然而,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也能猜到,朋友未能如愿以偿。

但小米公司却在短短四年间,从一家新兴企业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巨头。

这其中的成功秘诀,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营销理论,而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创办金山以及成立小米公司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这些故事让人感到亲切,同时也让我对小米的成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米的成功并非偶然,其精准的市场定位是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从最初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再到如今流行的“体验式消费”,小米公司始终紧跟时代潮流,重视用户体验。

在金山时期,小米公司采用了“风暴式营销”,这种模式在市场和团队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产品和市场的变革,小米公司摒弃了传统的营销手段和渠道,开创了全新的“参与式消费”模式。

这种模式让用户参与其中,不仅满足了他们“在场介入”的心理需求,还让他们有机会抒发“影响世界”的激情,同时也建立了一个可触碰、可拥有、与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

此外,通过用户的“参与”,小米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实现产品的快速更迭。

这种以用户为核心的营销方式,为小米公司赢得了市场份额,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参与感三三法则”是小米口碑营销的内核,其定位非常精准。

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产品的核心是人,而用户的需求是参与其中。

小米公司以用户的参与感为切入点,让用户在参与中获得满足,同时也能及时获取市场的反馈。

这种口碑营销方式,不仅让用户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和维护者,还提升了品牌的忠诚度。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知名度意味着被用户听见,美誉度意味着走进用户的生活,而忠诚度则代表着在用户心中生根发芽。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一个品牌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在为小米的成功感到惊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成功并非偶然。

参与感读书笔记

参与感读书笔记

参与感读书笔记参与感读书笔记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参与感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与感读书笔记 1之前一直对小米抱着或多或少的偏见,导致迟迟没有去读这本书,读完才发现确实是自己浅陋无知了。

整本书核心其实就是小米的“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三战略与三战术又通常是彼此关联,互为因果。

例如:只有做到极致的爆品,才会受到用户追捧,成为粉丝。

在扁平化互联网时代,消除中心,企业和粉丝一起发声,达到最大效果,这就是自媒体。

而这其中,如何打造爆品、如何吸引粉丝?当然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好的互动方式,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一起来设计产品,一起推动产品的口碑推广。

所以三三法则更多的是相辅相成,战略是核心,战术是方式,以此成就了现在的小米。

根据书本结构,分以下几点:1、产品篇:组建团队时,秉持团队第一、产品第二心态,寻找最优秀的人组建核心团队。

设计好开放节点,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设计产品,团队按功能模块打散,每个小团队长期负责某一模块,并充分授权。

在这种前提下,让团队所有人去跟用户长时间接触,快速迭代、试错。

产品开发前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做的好与坏,自然有用户来评价,以用户评价来激励产品团队所有人。

在用户参与进来的情况下,优先处理用户最紧急的需求,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用户群体。

做好用户体验,好的用户体验标准是:为谁设计、好用、好看。

即要清楚用户群体是哪些?好用第一,在好用的前提下,再追求界面好看,把产品细节做到极致。

关于极致,可以参考小米对包装盒的设计。

2、品牌篇:首先在产品定位上,小米手机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分类,即互联网手机,跟传统的手机区分了开来。

然后又跟其他上市时大肆宣传的企业不一样,小米选择了口碑渗透,即先做用户的忠诚度,等积攒了大批粉丝后,再去做知名度(现在信息传播太低,口碑传播会形成巨大的势能,而且小米是3C产品,发烧友极容易成为意见领袖)。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一)没用过小米手机,一直以来只知道小米手机“一机难求”,想当然的认为小米在走“饥饿营销”。

读完吴晓波推荐的《参与感》这本书,才发现我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雷军说:“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就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就是我们目前的行业大势,那我们怎样才能借得东风好杨帆呢?我觉得小米的“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做爆品,就是产品战略。

因一句广告就购买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是基座,它是商业游戏的入场券。

按作者的话说“只有专注,你才能做到快,才能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会有好的口碑”。

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容易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

目前,“4G”就是我们的“爆品”,就是我们的“发动机”。

公司只有紧紧围绕4G发展,凝聚团队力量、集中主要精力、动用主要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才能打好打赢这场决定公司未来命运和成败的攻坚战。

做粉丝,就是用户战略。

“参与感”三个字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好却不容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产品的研发到营销,企业应该始终同用户在一起,让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用户来参与,让用户同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

“参与感”能扩散的背后是“信任背书”,只有用户成为了朋友,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你的产品。

具体而言,就需要在战术层面上设计好的互动方式,2015春节微信红包的爆火就是一个好互动的例证:微信只提供红包最基础的玩法,让大家不用付出太多学习成本和时间就能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用户自然创造出各种玩法和规矩,这就是频度经济。

互动,比传播更重要。

愿意和我们互动的,一定是我们最核心的、最忠诚的客户,对这部分人我们不能怠慢。

做自媒体,就是内容战略。

大众媒体时代品牌可以没有人格,因为都是单向传播的硬广居多。

但是在社会化营销时代,品牌需要人格化,需要有“情怀”。

读《参与感》读后感

读《参与感》读后感

读《参与感》读后感在阅读《参与感》之前,我先阅读了《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世界观》,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多深刻的体会。

如今,很多人将小米的成功归结于“风口”,认为小米赶上了智能手机的浪潮,雷军在这个产业起步时就进入了。

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后来进入这个领域的老罗,也很有本事,但他的产品并没有让大众消费者眼前一亮。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小米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赶上了“风口”,还因为李善友提出的基于互联网世界观的颠覆式创新,以及黎万强所说的参与感。

小米从一个小众群体“发烧友”切入,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消费前提下的消费电子品牌。

在小米崛起的过程中,很多大品牌,如华为、深耕线下的 OV 等,都曾对小米的互联网模式不屑一顾。

但当小米从一个小虾米成长为巨大的独角兽时,这些品牌不得不承认小米的模式是可行的。

然而,《参与感》也提到,小米前期的崛起并非仅仅是线上互联网模式的崛起,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新时代下人们对体验感的需求。

如今,其他品牌虽然学习了小米的线上模式,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再去模仿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

几天前,雕爷呐喊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确实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时代。

乔布斯的初代 iPhone 如同揭开了大海贼时代的宣言,Android 的出现则让我们卷入了这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们喜新厌旧,商家们为了赚钱不断推出新产品,消费者也更倾向于 2-3 年更换一部手机。

如今,很难区分是先有需求还是先有服务,商业的可持续性促使商家不断推出新产品,而消费者则追求消费带来的快感。

《参与感》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从营销的层面讲述了小米是如何崛起的,同时也表明了照抄是死路一条。

小米通过这种独特的打法定义了自身,但它只适合小米,因为其中融入了小米的基因。

无论是三三法则,还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些理念都在思维层面给人以启发,更多的是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时代和所处的互联网环境,理解其内涵。

在从事新媒体工作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管理者用传统思维做产品和经营,却期望用互联网的方式融入消费群体。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在我看来,《参与感》的核心是三个关键词:产品、互联网和人。

首先是产品。

小米的产品设计理念类似于无印良品,追求极致,这使得产品能够很好地支撑起围绕其展开的后期“加工”。

与产品相比,全书更吸引我的是“人”这个话题。

这里所说的人,主要包括三类:粉丝、员工和路人。

粉丝又可分为资深粉、活跃粉和一般粉;员工则根据工种进行划分。

对于粉丝,小米对其极为重视,尤其是资深粉或发烧粉。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粉丝营销中,“和用户做朋友”是书里主张的理念,由此衍生出了“橙色星期五”用户工程师互动的用户模式、“保证好用、努力好看”的用户体验、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的品牌路径、每个用户都是明星和每个用户都是代言人的感言等一系列策略。

员工,或者说是团队,小米以加班文化而闻名。

这背后是对团队的有效激励。

那么,小米是如何激励员工的呢?它采用了用户、荣誉、环境和归属感等方式。

可以说,小米成功地将这些人“组织”了起来,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影响下的人群的心理特征:一是存在感。

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不同,高矮胖瘦、言语谈吐等因素很容易使每个人彼此区分。

在互联网上,如何通过独特的方式来区别于他人,展现自身的存在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感等同于炫耀(非贬义),而小米的传播方式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

它帮助用户找到了许多围绕产品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素材,用户在分享的同时也宣传了产品。

二是归属感。

即给予团队和用户以归属感。

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也无法成为中心。

人们都有寻找组织的心理期望,小米通过一系列产品化活动和论坛,成功地营造了这种归属感。

三是荣誉感。

或者说是特权,是存在感的升级或高端享受。

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要让用户的参与感落到实处,就一定要给用户特权。

”最早的“特权”是 F 码,在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下,F 码给予老用户极大的精神享受。

随后的小米微电影、爆米花活动用户代表个人秀等,都为特定人群提供了强烈的荣誉感。

《参与感》阅读感想

《参与感》阅读感想

《参与感》阅读感想《参与感》的作者黎万强是一位设计师,他的营销经验对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对黎万强的了解始于他和雷军一起开创的小米公司。

他在小米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后来因个人兴趣辞职去追求诗和远方,还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最近,我听说小米成功上市,他也因此成为可能最富裕的设计师之一。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计划深入研究营销学。

与历史学和哲学等学科相比,营销更贴近实际,能为我提供更实用的方法。

书中提到的“三三法则”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战略,包括三战略和三战术。

三战略中的三方面分别是做爆品、做粉丝和做自媒体。

做爆品需要聚焦于一个独特的产品,成为该品类的第一;做粉丝则要让员工成为产品的粉丝,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权益和激励;做自媒体则要创造有价值、有情感的内容,鼓励用户参与和创作。

三战术包括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和扩散口碑事件,旨在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传播效果。

在产品方面,用户模式应优于工程模式,工程师要直接与用户沟通,了解需求并推动产品改进。

同时,要处理好碎片化需求,及时响应并公示改进计划。

此外,产品的核心在于用户体验,要注重好用和好看,活动也可以产品化,产品也可以活动化,以增加用户参与度和品牌影响力。

追求极致是成功的关键,但也要注意团队的重要性,让用户激励团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在品牌建设方面,要潜入用户大脑,避免过度洗脑广告。

先建立忠诚度,再追求知名度,利用粉丝效应,让产品更具影响力。

在服务方面,要以人为本,注重速度和效率。

在设计方面,要做到一剑封喉,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打动客户;真实动人,避免虚假和塑料感;一图胜千言,利用读图时代的特点吸引用户;面试设计师时,要注重外表、气质和作品细节,以及做设计的态度。

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做爆品战略的重要性,即集中力量打造核心产品。

这与我之前了解的营销策略相似,通过打造爆款产品吸引用户,并利用引流策略引导他们购买其他产品。

就像小米通过手机吸引用户,然后销售周边产品,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进而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黎万强《参与感》读后感:小米营销的秘密

黎万强《参与感》读后感:小米营销的秘密

黎万强《参与感》读后感:小米营销的秘密编者按:《参与感》通过多种方式阐述了参与感的重要性,这也是小米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作者,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

20xx年8月份拿到这本书,封面是一头会飞的猪,橙黄色,简单而耀眼。

直到最近我才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宠幸太晚的感觉。

首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质感很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正版书。

不说假话,这是我看到的从装订到纸张再到排版设计都是高水准的图书。

纸质光滑带感,一摸就知道没作假。

段落没有采用书籍惯用的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的格式,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公众号常用的两端对齐且加大了段前段后距的格式。

颜色也不花哨,黑色或者黑色加粗。

嗯,作为一个读者,觉得阅读体验很好,清晰且有设计感。

其次,这本书真的很简洁有料。

简洁,是指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画蛇添足,没有凑字数,没有不必要的广告或者图片。

有料,是指虽然简单但是该有的都有,而且某些地方还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

比如,我就特别喜欢这本书每个章节的插图,和文章的主旨很搭,而且能够感觉到每一幅插图都是花了心思去设计的,带着诚意。

后来了解到作者是设计出身才恍然大悟,作为一个设计者当然会让自己的作品带上该有的设计感。

以上这两点虽不是大多数读者关注的点,但我在看书的过程当中确实被这本书文字以外的东西吸引到了,试想一下,如果一本书能将形式美做到让读者惊叹,对内容的品质要求又会低到哪里去呢?突然想起了书中讲到小米手机包装盒的例子。

小米手机包装盒的成本价是平均价的三倍多,高档纯木浆牛皮纸制作,且经过大量的试验,30多次的结构修改才呈现出最后简约而令人惊艳的样子。

据说小米手机包装盒能够承重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书中有图为证。

看到这里,我一点也不惊讶,我曾经也是一位小米手机的用户,虽然不敢说手机本身有多好,但包装盒确实很有质感,作为小小收纳盒也是很不错的呢。

第三,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精髓是参与感三三法则。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秘诀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秘诀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秘诀作者:黎万强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4年第18期小米创始人雷军对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说:“阿黎,你做MIUI的时候没花一分钱,做手机是不是也能这样?我们能不能继续不花一分钱去打开市场?”小米科技实践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战略,不花一分钱就实现了安卓系中国手机市场的龙头地位。

1、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谷歌就深谙这个道理:“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2004年谷歌推出Gmail 电子邮件时,就完全依赖于口碑。

当时,谷歌只提供了几千个Gmail的试用账户,想要试用的人,必须有人邀请才行。

这些数量有限的“邀请码”迅速在全球流行,被用来交换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到迪拜度假两夜,或者交换旧金山的明信片。

甚至,Gmail账户在英国eBay上面的叫价高达75英镑,我当时为了得到这个邀请码也是费尽心思。

这是我第一次被谷歌强大的口碑效应震动。

不少淘品牌的崛起也是依靠口碑传播。

比如“韩都衣舍”凭借快速跟进时尚的设计和选品,在各类购物社区中都是女性用户推荐分享的重点品牌;护肤面膜品类中的“御泥坊”,以产地的特殊天然原材料矿物泥浆为卖点,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户的追捧,成为淘宝系面膜类的领军品牌;又比如坚果品类的淘品牌“三只松鼠”,在口碑传播之下越卖越火,我和我的不少朋友都亲身体验了.传统的商业营销逻辑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传播就是砸广告做公关,总之凡事就是比嗓门大。

但是,新的社会化媒体推平了一切,传播速度大爆发,信息的扩散半径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长,频繁出现了“一夜成名”的案例。

信息对称让用户用脚投票的能力大大增强。

一个产品或一个服务好不好,企业自己吹牛不算数了,大家说了算;好消息或坏消息,大家很快就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

信息的公平对等特性,也使网络公共空间具备了极强的舆论自净能力,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2、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感,对于传统商业而言,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降维攻击,是不同维度世界的对决,更通俗地讲是“天变了”。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一)没用过小米手机,一直以来只知道小米手机“一机难求”,想当然的认为小米在走“饥饿营销”。

读完吴晓波推荐的《参与感》这本书,才发现我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雷军说:“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就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就是我们目前的行业大势,那我们怎样才能借得东风好杨帆呢?我觉得小米的“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有很多值得和借鉴的地方。

做爆品,就是产品战略。

因一句广告就购买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是基座,它是商业游戏的入场券。

按作者的话说“只有专注,你才能做到快,才能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会有好的口碑”。

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容易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

目前,“4G”就是我们的“爆品”,就是我们的“发动机”。

公司只有紧紧围绕4G发展,凝聚团队力量、集中主要精力、动用主要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才能打好打赢这场决定公司未来命运和成败的攻坚战。

做粉丝,就是用户战略。

“参与感”三个字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好却不容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产品的研发到营销,企业应该始终同用户在一起,让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用户来参与,让用户同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

“参与感”能扩散的背后是“信任背书”,只有用户成为了朋友,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你的产品。

具体而言,就需要在战术层面上设计好的互动方式,2022春节微信红包的爆火就是一个好互动的例证:微信只提供红包最基础的玩法,让大家不用付出太多学习成本和时间就能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用户自然创造出各种玩法和规矩,这就是频度经济。

互动,比传播更重要。

愿意和我们互动的,一定是我们最核心的、最忠诚的客户,对这部分人我们不能怠慢。

做自媒体,就是内容战略。

大众媒体时代品牌可以没有人格,因为都是单向传播的硬广居多。

但是在社会化营销时代,品牌需要人格化,需要有“情怀”。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导语:《参与感》读后感(一)这本书也是源于李总的推荐。

刚读时觉得没有《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得过瘾,这也是读得慢的原因。

后来越读越发现,其实这两本书有个共同点就是“说我所做,做我所说”!我一直以来和外界所想认为小米走的就是“饥饿营销”手段。

读后才发现,如果说小米不就是搞“饥饿营销”,那就是只看到表面,完全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小米自身的努力、成长和尊重用户、尊重国情、顺势而为的方法论等等。

首先对小米有个重新的认识是源于小米的LOGO。

不得不说,小米是一个真正用心做手机的企业,小米的LOGO, MI反过来是一个“心”字,只是少了一点,意思就是让用户省一点心。

第二是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第三是产品的性价比。

小米不仅在手机上下大功夫,连盒子都想得很周到。

小米盒子品质好到能承受得起两个胖子的体重,试问这样的包装盒你对物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做推广有三大要素:品牌的建立、团队的专业素养、产品的质量。

在这三点上,小米真的做的非常不错,是一个在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特别是产品包装这一块,我觉得我们有可学习的地方。

再怎么优化,都不能忽视外包装,起码让客户收到货后第一眼的感觉是要舒服。

另外黎万强在书中强调,“产品第二,团队第一”的概念也是我特别认同的一点。

不论是做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亦或是售后服务,拥有专业的人才,才不会出岔子。

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是决定一个团队最终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

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点惭愧的,做为电商的负责人,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欠缺,不能提出些切实有效的推广方法。

《参与感》读书有感

《参与感》读书有感

《参与感》读书有感在全民学小米的热潮下,雷军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也成为了众多企业和创业者学习的对象。

这七个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实践方法。

专注,就是要对自己的创业方向有明确的路线,求精求专不贪多。

用互联网思维来讲就是做单品,做爆款。

小米手机就基本定位于年轻人市场,同时,雷军工程师般的屌丝气质和小米的高配低价十分符合年轻人中最大群体——屌丝——的需求。

这就叫市场定位准,就是专注。

极致,是做产品最最重要的态度,是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必备素质。

说白了,就是追求完美。

从小米改造安卓的操作界面,研发出MIUI,再看这本书中每一个海报级别的插图,就看的出来小米公司的认真劲。

快,加快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产品的问世普及率。

“试错”是“快”这个环节的关键词。

只有用户喜欢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设计师无论怎么打磨怎么钻研出来的工艺品如果用户不喜欢,消费者不买单,那就不是好产品。

所以,更快的交出产品,接受用户的反馈,第一时间改进,快速推出升级产品,在市场的检验下实现产品的飞速完善,达成成就爆款的目的。

口碑,是七字诀的最后一步。

口碑是互联网公司的立身之本,凭借优惠甚至免费的优质服务,吸引海量的用户,随后通过增值服务盈利是互联网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口碑就是吸引粉丝,显得尤为重要。

做到好的口碑,专注于产品,完善到极致,更快更新的打入市场中,三环相扣,不可偏废。

看似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小米做成了,魅族、华为、联想、甚至是锤子,都没有解决呢?很多初创公司也想专注,可是没法做到。

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怎会有强大的信心在手机推出之前先行研发系统长达四个月之久;如果没有长久的行业资源积累,怎么能够找到均能独当一面的七个联合创始人。

秋叶老师评论《参与感》时写到,“钱不能买来一切,但是钱用好了,可以买来从容”,可谓一针见血。

这本书不仅适合互联网从业者阅读,也适合传统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学习。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帮助企业和创业者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
在阅读《参与感》这本书之后,我对于参与感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米公司的成功秘诀,即通过打造参与感来实现品牌的发展和用户的忠诚度。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参与感的重要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仅仅依靠产品功能和价格优势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参与感,他们希望能够与品牌建立情感联系,并获得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

通过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推广中来,品牌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其次,这本书强调了打造参与感需要从产品、设计、推广等多个方面入手。

在产品方面,品牌需要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设计方面,品牌需要注重简洁、实用和美观,让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在推广方面,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到品牌的推广中来,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这本书还提到了打造参与感需要坚持“为发烧而生”的理念。

这个理念强调了品牌的价值观和信仰,让用户感受到品牌对于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的追求。

同时,这个理念也鼓励用户参与到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中来,让品牌与用户共同成长。

总之,《参与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参与感是品牌与用户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关键。

通过打造参与感,品牌可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

同时,这也让我更加关注品牌的参与感打造,为我未来的消费决策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参与感》读后感篇一小米公司,作为近几年互联网中崛起的一个传奇公司,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他的商业营销模式,尤其是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很是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和学习,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自己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毕竟参与是最重要的!1、口碑传播是小米模式成功的关键:书中提到,小米从头至今,一直是把用户的口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进行维护的,从最初的100用户,到如今6000万用户,都是通过口碑的不断扩散来积累的,最初的100用户既是发烧友,也是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分散传播,对于新的用户购买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种子用户,另外也举例了谷歌的Gmai几千个试用账户必须通过邀请码的体验传播,韩都衣舍的时尚快速跟进也是得到了女性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推荐,都是说明了获得好的口碑必须通过新的社会化媒体来进行分享和传播。

2、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3、产品过硬,性价比最高:口碑的传播得益于要有好的产品,小米就是做到了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做到了极致,因为现在的用户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你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够精细或者没有特别新鲜奇特的东西,用户是不会买你的账的,而且要求营销部的同事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工程师,也就是要真正的读懂产品的设计和理念,并翻译成用户能听懂的大白话来跟用户互动和沟通,所以要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做营销。

4、把握好口碑推荐场景:也就是用户在向新用户推荐小米的时候,这个场景该如何来定义,书中提到,小米不喜欢玩用高大上的词语或者其他噱头来进行定义,而是推荐就是用大白话和通俗易懂的话来进行口碑传播,比如,小米手机就是快,操作很流畅也很便捷…….5、服务要走心,学会讲故事。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参与感》读后感(一)这本书也是源于李总的推荐。

刚读时觉得没有《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得过瘾,这也是读得慢的原因。

后来越读越发现,其实这两本书有个共同点就是“说我所做,做我所说”!我一直以来和外界所想认为小米走的就是“饥饿营销”手段。

读后才发现,如果说小米不就是搞“饥饿营销”,那就是只看到表面,完全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小米自身的努力、成长和尊重用户、尊重国情、顺势而为的方法论等等。

首先对小米有个重新的认识是源于小米的LOGO。

不得不说,小米是一个真正用心做手机的企业,小米的LOGO,MI反过来是一个“心”字,只是少了一点,意思就是让用户省一点心。

第二是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第三是产品的性价比。

小米不仅在手机上下大功夫,连盒子都想得很周到。

小米盒子品质好到能承受得起两个胖子的体重,试问这样的包装盒你对物流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做推广有三大要素:品牌的建立、团队的专业素养、产品的质量。

在这三点上,小米真的做的非常不错,是一个在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特别是产品包装这一块,我觉得我们有可学习的地方。

再怎么优化,都不能忽视外包装,起码让客户收到货后第一眼的感觉是要舒服。

另外黎万强在书中强调,“产品第二,团队第一”的概念也是我特别认同的一点。

不论是做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亦或是售后服务,拥有专业的人才,才不会出岔子。

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是决定一个团队最终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

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点惭愧的,做为电商的负责人,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欠缺,不能提出些切实有效的推广方法。

小米口碑营销的秘密:参与感三三法则

小米口碑营销的秘密:参与感三三法则

小米口碑营销的秘密:参与感三三法则小米终于出书了!雷军亲笔作序,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著。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揭开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理念、方法和案例。

根据书中透露,小米品牌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因为社会化媒体下的口碑传播,而小米口碑的核心关键词是“参与感”。

以下内容摘自《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私下里很多朋友会问我:“小米用什么方法让口碑在社会化媒体上快速引爆?”我的答案:第一是参与感;第二是参与感;第三是参与感。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感,对于传统商业而言,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降维攻击,是不同维度世界的对决,更通俗讲是“天变了”。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心理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用户购买一件商品,从最早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到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而小米发现和正参与其中的是全新的“参与式消费”。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而消费。

那时候,当用户要买一块手表的时候,这块手表是上海牌还是北海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准确看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的日益丰富,广告行业在这个年代崛起,品牌成为了商品世界的核心因素。

一时间品牌顾问公司、广告公司、VI设计等都火得不得了。

摩托罗拉、爱立信发明了手机。

但在2000年左右,诺基亚以“科技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全球化品牌运作,让诺基亚品牌深入人心,超越了摩托罗拉、爱立信,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市场占有率。

在品牌运作最疯狂的年代,保健品和白酒行业最为突出,很多人还记得,有些保健品把广告刷到了全中国的每个县镇乡村,很多农村的猪圈墙上都刷着他们的广告,品牌知名度给予了他们无比辉煌的历史。

但是到了体验式消费到来的年代,很多品牌基本都销声匿迹了。

伴随着超级市场等体验式卖场逐步取代传统的百货商店,体验式消费时代到来。

食物好吃不好吃?您先尝尝。

衣服好看不好看?您穿上试试。

小米《参与感》读后感

小米《参与感》读后感

三个战术: • “开放参与节点”:小米手机1代,2代,3代坚持开放购买 • “设计互动方式”:用户在线预约购买资格,再参与周二抢购 • “扩散口碑事件”:①每次开放购买结果公布,②预约分享,③晒单赢免单活动
3、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
潜而入用户大脑,就是说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用户体验创新潜入和渗透,不是广告 式的,而是渗透式的。
投放长达一分钟的广告片《我们的时代》,该广告中间没有植入任何小米产品广告,仅在 开始和结尾出现小米公司LOGO及为发烧而生的口号。
5、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
让自己的平台成为自媒体。传统思路是做好媒介渠道,现在是做好内容。以前是找媒介,现在 是媒介来找你。其中,内容很关键。
做法: • 做自媒体是内容战略,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代言人,要让自己成为能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的
案例三:微信公众号【杜蕾斯】,被称为最牛逼的文案大神。把平台打造成粉丝最放松的地方, 若端着,粉丝就会无感。
3 是“要互动”,就好像谈恋爱一样,如果光顾着自己,不考虑对方的感受,生活就不可能和 谐。好比只光传播,对粉丝的反馈爱理不理,那粉丝怎么会爱上我呢?
案例四:微信公众号【uiue实验室】。利用节假日与粉丝活动互动,增加粉丝黏性;与粉丝进 行交流互动,活跃氛围。
• “做粉丝”(用户策略):首先让员工成为产品品牌的粉丝,让粉丝在好友圈进行传 播,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其次要让用户获益,功能、信息共享是最初步的利益激励。
• “做自媒体”(内容策略):鼓励引导每个员工每个用户都成为“产品的代言人”。 只发有用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每个信息都要有个性化的情感输出,引导用户来进 一步参与互动,分享扩散。
参与感 — 笔记
小米品牌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因为社会化媒体下的口碑传播,核心关键词是“参与感”。小 米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来完成产品研发、产品 营销和推广和用户服务。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书笔记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书笔记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后感开篇那句“台风口上,猪也能飞”,诙谐的表达,却是完美的全是了凡事要“顺势而为”的理念,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

书中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经营者要发现和参与消费者消费理念向参与式消费的转变。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心理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用户购买一件商品,从最早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到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小米自认为发现和正参与其中的是全新的“参与式消费”。

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总结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小米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发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做爆品,就是产品战略。

产品和营销的关系,是1和0的关系。

你的包装,你的海报,你的营销,你的推广,都是跟在产品这个“1”后面的“0”。

如果没有好产品,一切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而如果产品给力,哪怕营销做得差一点,也不会太难看。

因一句广告就购买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是基座,它是商业游戏的入场券。

按作者的话说“只有专注,你才能做到快,才能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会有好的口碑”。

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容易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

目前,“金融”就是我们的“爆品”,就是我们的“发动机”。

公司只有紧紧围绕金融发展,凝聚团队力量、集中主要精力、动用主要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才能打好打赢这场决定公司未来命运和成败的攻坚战。

做粉丝,就是用户战略。

“参与感”三个字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好却不容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产品的研发到营销,企业应该始终同用户在一起,让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用户来参与,让用户同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

“参与感”能扩散的背后是“信任背书”,只有用户成为了朋友,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你的产品。

《参与感》读书有感

《参与感》读书有感

《参与感》读书有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籍实属不易。

而《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让人深入思考、受益匪浅的佳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互联网思维和口碑营销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用户参与和体验的高度重视。

印象最深的是 MUJI 的那张海报,一个人,在世界的尽头。

MUJI 的简洁风个人很喜欢,尤其是在生活中已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需要处理的时候,回到家,只想看到干干净净、为数不多的好物。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这是本书传达的一个重要理念。

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宣传来塑造品牌形象和产品口碑。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对称,消费者也更加理性和成熟。

在这个背景下,口碑成为了企业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忠诚度的关键。

小米正是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脱颖而出。

口碑的铁三角:发动机、加速器、关系链。

发动机是产品,加速器是社会化媒体,关系链是用户关系。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口碑传播的核心。

产品是口碑的基础,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社会化媒体则是口碑传播的加速器,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和扩散,可以让口碑更快地传播开来。

用户关系则是口碑传播的关键,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用户关系,才能让消费者愿意为企业传播口碑。

“快”。

“好看”、“开放”是小米的三个口碑点。

社交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传递。

企业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广。

小米的用户关系指导思想是和用户做朋友,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起信任和情感上的联系,从而实现口碑传播。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在全民娱乐时代,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小米通过参与感三三法则,让用户深入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过程中,从而实现了口碑传播和用户参与的双重效果。

参与感 小米口碑营销读后感

参与感 小米口碑营销读后感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读后感
小米口碑营销是一本深入探讨口碑营销在中国有哪些具体指导措施和实施经验的专业书籍。

书中从策略、案例分析、实施要点、具体技巧、经验指导等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对口碑营销做了介绍。

特别是在口碑营销中强调了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口碑营销更加人性化,从而让消费者在参与口碑营销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参与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口碑营销的专业技术和实施要点,给了我们一些有用的知识,使我们在做口碑营销时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和利用口碑营销。

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口碑营销应该是让消费者与企业获得更本质的互动,主动参与和体验,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参与感,从而让口碑营销更加有效地完成其宣传的任务。

读《参与感》读书有感

读《参与感》读书有感

读《参与感》读书有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小米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众多消费者。

它的产品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包装精美、兼容性强、设计出色,在众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中脱颖而出。

连我这样对改变颇为抵触的人,都不知不觉成为了小米的支持者,购买了 27 件商品。

这让我开始思考,小米的成功绝非偶然。

上月,我捧起了《参与感》,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读完之后,我深感震撼。

从写作角度来看,黎总此书行文并不华丽,但正因如此,才显得真实而动人。

书中蕴含了丰富的干货,对于想要优化公司经营的朋友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时代瞬息万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事物,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在书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互联网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的目标,快则是行动的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核心。

我对公司的业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识到企业不应贪多求全,而应以盈利为首要目标。

我们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力求做到极致,同时迅速调整不擅长的业务模式。

此外,书中的“三三法则”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尽管它更适用于产品制作企业,但我从中体会到了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这将进一步丰富我的知识储备,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于广告传单,小米的成功经验让我为之着迷。

每次小米发布产品广告,都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冲击力。

我意识到,这正是因为其广告传单的设计极具洗脑效果。

仔细观察小米的产品广告,你会发现它通常以简洁的背景为衬托,突出产品图片,用抢眼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同时配以洗脑式的三层产品介绍。

这种设计符合大多数人的大脑认知习惯,既能让人印象深刻,又不会让人感到过于复杂。

对产品表达者来说,这也是一种挑战,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产品的核心卖点。

以上便是我阅读《参与感》后的一些感悟。

能坚持读完的人,都是真正的读者。

我相信,这本书将为你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收获,让我们一起在商业领域中探索创新,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感》读后感:小米营销的秘密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作者,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

20xx年8月份拿到这本书,封面是一头会飞的猪,橙黄色,简单而耀眼。

直到最近我才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宠幸太晚的感觉。

首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质感很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正版书。

不说假话,这是我看到的从装订到纸张再到排版设计都是高水准的图书。

纸质光滑带感,一摸就知道没作假。

段落没有采用书籍惯用的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的格式,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公众号常用的两端对齐且加大了段前段后距的格式。

颜色也不花哨,黑色或者黑色加粗。

嗯,作为一个读者,觉得阅读体验很好,清晰且有设计感。

其次,这本书真的很简洁有料。

简洁,是指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画蛇添足,没有凑字数,没有不必要的广告或者图片。

有料,是指虽然简单但是该有的都有,而且某些地方还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

比如,我就特别喜欢这本书每个章节的插图,和文章的主旨很搭,而且能够感觉到每一幅插图都是花了心思去设计的,带着诚意。

后来了解到作者是设计出身才恍然大悟,作为一个设计者当然会让自己的作品带上该有的设计感。

以上这两点虽不是大多数读者关注的点,但我在看书的过程当中确实被这本书文字以外的东西吸引到了,试想一下,如果一本书能将形式美做到让读者惊叹,对内容的品质
要求又会低到哪里去呢?突然想起了书中讲到小米手机包装盒的例子。

小米手机包装盒的成本价是平均价的三倍多,高档纯木浆牛皮纸制作,且经过大量的试验,30多次的结构修改才呈现出最后简约而令人惊艳的样子。

据说小米手机包装盒能够承重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书中有图为证。

看到这里,我一点也不惊讶,我曾经也是一位小米手机的用户,虽然不敢说手机本身有多好,但包装盒确实很有质感,作为小小收纳盒也是很不错的呢。

第三,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的精髓是参与感三三法则。

所谓参与感三三法则是指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

三个战略是说,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是说,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简单的理解就是选择唯一的产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让粉丝加入进来,再简单一点就是参与感。

我们的战略是让粉丝有参与感,我们的战术是采取行动让粉丝参与。

参与感说起来是一个简单好理解的词,不过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未对这个概念引起重视。

在培训他人的过程中,总是自己说的多,很少想过要调动培训者的参与感。

平时的大会小会,也是主持人滔滔不绝,与会者很木讷的听完并离开。

如何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参与感呢?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了。

小米是把参与感发挥到极致的案例。

他们将用户的参与感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来。

小米的工程师不仅仅是在办公室里埋头写代码,还需要通过论坛和用户交流沟通,了解用户
需求。

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在特定的时间里表达出来,橙色星期五由此而来。

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开发了参与节点,而且每周固定更新,形成了互动方式。

为了扩散口碑,小米为最早参与测试的100个用户拍了微电影,是参与感的放大器。

他们将参与感引入到品牌营销中来。

比如小米路由器,做成玩具,让粉丝自己去组装和体验,通过参与来感知品质。

比如盒子兄弟,两个胖子站在小米包装盒上的画面让大家争相模仿,不知不觉,小米的品牌在粉丝的参与中逐渐打开了知名度。

比如爆米花活动,这是一场纯粹的粉丝聚会,小米带给发烧友们的不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如明星般具有生命力。

他们将参与感引入到新媒体运营中来。

比如微博运营,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小米发起过一个有趣好玩的活动我是手机控,用户可以通过活动界面选择自己用过的手机品牌,晒出自己的手机编年体。

活动系统会自动的算出用户的机龄、换机频率、购机支出、称号等。

就是这样的一个参与感极强的活动,让小米没有花一分钱就让上百万用户参与其中。

书中通过多种方式向我们阐述了参与感的重要性,参与感的打开方式,以及参与感的效果。

有的人看完这本书可能会觉得三个字啰啰嗦嗦一本书。

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小米方方面面对参与感的执行,如果没有作者无私奉献的分享,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对参与感有多大的执行力度。

所谓大道至简,本书的道理并不难,但是否真心领悟,认真去做就又是
一回事了。

如何将参与感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如何在生活中用到参与感?如何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中让参与感发挥作用?看完这本书,这些应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看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吸收知识,更在于引发思考。

请相信我,《参与感》这本书,或多或少会给你思考,让你受用。

《参与感》读后感:小米营销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