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
专利审查指南范文
专利审查指南范文专利审查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申请进行的审查工作。
专利审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在申请专利时,需要经过审查程序才能获得专利权。
下面将针对专利审查的流程、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专利审查的流程1.申请提交:首先,申请人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图纸等材料。
2.形式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和要求。
3.实质审查:通过形式审查后,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在实质审查中,审查员将对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可实施性等进行评估。
4.同行评议:有时,在实质审查时,审查员会邀请专业领域内的同行专家进行评审,以确定申请专利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性。
5.回复意见:如果审查员对申请材料提出意见或要求修改,申请人需要及时回复并进行修正。
6.决定授权或驳回:最终,根据实质审查的结果,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会做出授权或者驳回的决定。
二、专利审查的要点1.新颖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必须具有新颖性,即在申请日之前,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未被披露或使用过。
2.创造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必须具有非显而易见的创造性,即其技术方案在专业领域内不会被人们轻易想到。
3.可实施性: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必须具备实际可行性,即该技术方案可以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得到实际应用。
4.揭示清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和图纸必须清晰地描述发明创造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使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
5.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必须具体、明确,词语要准确,不能存在模棱两可或不确定性的表述。
三、专利审查的注意事项1.提前准备:在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应该提前准备好专利申请的相关材料,确保材料完整、准确、清晰。
2.了解审查标准:申请人应该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审查的标准和要求,以便在申请材料中充分展示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可实施性。
3.沟通回复: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要及时沟通和回复审查员的意见和要求,积极配合审查工作,不断完善申请材料。
审查指南公报(第1号)--关于《审查指南》第一、三和四部分的修改-
审查指南公报(第1号)--关于《审查指南》第一、三和四部分的修改正文:---------------------------------------------------------------------------------------------------------------------------------------------------- 审查指南公报(第1号)--关于《审查指南》第一、三和四部分的修改一、关于《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的修改将第一部分第二章第5.7节的内容改为:“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电、磁、光、声、放射或其结合的医疗器具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这类产品的实用新型申请授予专利权只是根据专利法有关初步审查的规定作出的,并不意味着该专利产品具备了市场准入的条件,专利权人在实施该专利之前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办理相应审批手续。
”二、关于《审查指南》第三部分的修改1、将第三部分第一章第2.2.3节的内容改为:“国际申请在专利合作条约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期限届满前选定中国,并且该选定直至进入国家阶段时仍然有效的,办理进入国家阶段手续的期限为自优先权之日起三十个月期限届满之前。
是否选定中国应当以国际局传送的“选定通知书”(PCT/IB/331)为依据。
是否在规定期限内选定中国应当以国际局在通知书中作出的标记为依据。
在国际局传送“选定通知书”之后,又传送“撤回要求书或者选定”(PCT/IB/339)通知书或者“要求书被认为未提交或者选定被认为未作出”(PCT/IB/350)通知书,并且上述通知书涉及到撤回选定或选定被认为未做出的,如果标明的国家有“CN”,则对中国的选定无效。
”2、将第三部分第一章第3.4节中出现的“二十个月”改为“三十个月”。
3、将第三部分第一章第3.4.1节中出现的“二十个月”改为“三十个月”。
4、将第三部分第一章第3.4.2节的内容改为:“对于在优先权日起三十个月届满前办理了进入国家阶段手续,但是没有办理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八条所述的必要手续的国际申请,按专利合作条约规定暂时不作处理。
专利审查指南
专利审查指南专利审查指南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专利审查指南》①中规定判断新颖性的主要原则有两个:(一)是否属于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现有技术或者在先申请公布的相关内容相比.如果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实质上相同、预期效果相同,则认为两者为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二)单独对比原则。
将发明或者实用新型1}利巾请的各项权利要求分别与每一项现有技术或抵触申请中相关的技术内容单独地进行比较,不能将其与JL项现有技术或者在先申请中的组合、或者与一份对比文件中的多项技术方案的组合进行对比.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是非显而易见的。
如果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在现有的摧础上仅仅通过逻辑的推理、分析或实验可得.则不属于抖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显著的进步是指发明实现了新的功能或修正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换言之。
实用性就是指发明创造必须是能够在产业中应用的,能够解决技术问题。
不具备实用性的悄况如:发明不能被重复实施,违背了自然规律,如永动机,利用了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或是明显脱离社会需求。
《专利审查指南》中要求对实用性的审查要早于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践中一般要将巾请的文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然后根据专利审查指南规定的审查细则确定是否具备.这时.山于这三个性质均有一定的含义,可以被阐释。
能否授权还需取决于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审查员之间的沟通。
一般.如果审查员认为发明的某一项恃征不这三个要素之一,会给出惫见.这时.需要申请人或代理人积极回应,作出相应修改或阐明自己的理由。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有助于你加深对本文的了解:1.商标著作权的概念2.著作权的内容和期限本内容来源于福建商标网:/zlzs/专利权11.html。
专利审查指南
专利审查指南一、概述专利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能够保护创新性技术的独立性和独享性。
为了保护专利权益并确保专利文件的顺利申请和审查,以下是一份专利审查指南,旨在为申请人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二、申请准备1. 验证专利可行性在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应该对所涉及的技术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验证。
需要确保该技术是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并且可以应用于实际产业领域。
2. 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文件通常包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以及相关附图。
这些文件应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定进行适当的格式、结构和内容编写,以确保申请能够通过初步审查。
3. 保护技术数据和隐私信息在申请专利时,申请人需要注意保护技术数据和隐私信息的安全。
可以采取加密方式或与专业律师签订保密协议来确保技术不被泄露。
三、专利审查1. 递交专利申请文件申请人在完成专利申请文件准备后,需要按照要求将文件递交至相关的专利审查部门。
务必确保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附上所需的申请费用。
2. 审查程序和要求专利审查程序通常包括初步审查、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申请人需要及时响应审查部门的要求,例如补充材料、修改权利要求等,以便加速审查进程。
3. 与审查员的沟通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可能需要与审查员进行沟通。
需要理解审查员的问题和意见,并积极提供明确的回应和解释,以便促进审查的顺利进行。
四、专利保护和维权1. 获得专利授权如果专利申请通过审查并最终被授权,申请人需要支付专利授权费用,并签署专利授权证书,以确保专利权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专利维权一旦专利获得授权,申请人可以根据需要对专利进行维权。
这可能包括与侵权方进行谈判、协商许可或起诉侵权行为等。
五、专利管理和效益分析1. 专利管理申请人应该建立专利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专利信息,进行专利维护和费用缴纳,以确保专利权益的长期稳定。
2. 效益分析申请人可以对专利进行有效性和商业价值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维持专利权益或进行其他商业决策。
2024版专利审查指南
2024版专利审查指南英文回答:The Manual of Patent Examining Procedure (MPEP) i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procedures and pract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 for examining patent applications. It is an essential resource for patent examiners, attorneys, and applicants. The MPEP is updated regularly to reflect changes in the law and USPTO policy.The 2024 edition of the MPEP is the most up-to-date version of the manual. It includes the latest changes to the law and USPTO policy, as well as new and updated guidance on a variety of topics. Some of the key changes in the 2024 edition include:Updates to the chapter on claim drafting, including new guidance on the use of means-plus-function claims.New guidance on the examination of software patents.Clarifications to the chapter on patent eligibility, including new guidance on the subject matter eligibil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ventions.Updates to the chapter on prior art, including new guidance on the use of foreign patents and publications as prior art.The 2024 edition of the MPEP is available on the USPTO website. It is also available for purchase from the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 (GPO).中文回答:专利审查指南是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关于审查专利申请的程序和实践的全面指南。
专利审查指南
1.本指南包括序言,使用说明,缩写列表,内容,文本,索引,修订说明和附录。
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专利申请的初审,第五部分是初审,第五部分是申请的处理。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按专利申请批准过程的顺序排列。
第三部分是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审查的具体规定,第五部分是适用于每种程序的一般规则。
3.本指南的每个部分均分为几章。
各节分为四个级别,其位置由阿拉伯数字确定。
例如,在本指南第II部分的第3章(新颖性)中,第2.1.2.2节(使用披露)是第四级,属于III级第2.1.2节(公开方法),第2.1.2节属于II级第2.1节(现有技术),第2.1节属于I级第2节(新颖性概念)。
4.本指南的内容包括一般内容和子内容。
总目录列出了第1至5部分中各章的名称及其对应的页码;子目录列出了各章和节的名称和相应的页码(共四个等级部分)。
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在目录中找到目录的各个部分和章节,然后在相应的子目录中找到特定的位置。
5.除常规页码外,本指南还使用分页符供读者参考。
总页码位于页面底部的外侧,并且整本书都在不断编辑中;分页代码位于页面底部的中心,并且按“(×-×)”格式分别对引导主体的五个部分进行分页,例如“(2-147)”表示页面147指南第二部分的内容。
6.本指南的文本包括两栏:文本描述和法律法规索引。
前者在每页的右侧,后者在每页的左侧。
在法律法规索引中使用缩写(请参见缩写表)。
阅读指南右栏中的内容时,读者可以参考左栏中相应位置
的法律法规内容,以帮助理解。
中国专利审查指南
中国专利审查指南中国专利审查指南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发布的一份文件,用于指导和规范专利申请的审查工作。
它包含了专利审查的政策、法规和具体操作方法,为申请人提供了申请和审查专利的指引。
本文将从背景、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专利审查指南。
一、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专利申请数量在近几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为了更好地保护创新成果和创新主体的利益,SIPO积极采取措施改进专利审查工作,并发布了《中国专利审查指南》。
二、内容《中国专利审查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专利申请的递交要求:指南详细规定了专利申请的递交要求,包括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申请费和附加费的支付方式等。
2.专利申请的形式审查:专利审查的第一步是形式审查,即对申请材料的形式进行审查。
指南规定了形式审查所需的材料和各项标准。
3.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形式审查合格后,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指南详细规定了实质审查的各项标准和程序。
4.专利权的维持和失效:专利权的维持和失效是专利审查的重要环节,指南对维持和失效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
5.专利复审和专利无效宣告:指南还对专利复审和专利无效宣告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了规定,以保证专利制度的公正和合理。
三、意义《中国专利审查指南》的发布对于申请人和审查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1.为申请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中国专利审查指南》明确了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和程序,使申请人能够更好地理解申请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证据。
2.提高了审查效率和质量:指南规范了专利审查的操作方法和标准,减少了审查机构和申请人之间的沟通和误解,提高了审查效率和质量。
3.统一了审查标准和判断:指南对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和判断进行了明确规定,减少了审查结果的主观性,保证了审查工作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4.促进了创新环境的营造:通过规范专利申请和审查工作,激励创新主体提高创新能力和质量,促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的营造。
5.提升了中国专利制度的国际认可度:通过发布《中国专利审查指南》,中国专利制度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得到了提高,提升了中国专利制度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专利审查指南 2021
专利审查指南 2021专利审查指南是指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的指导性文件,旨在确保专利审查工作的准确、公正、高效。
2021年版的专利审查指南是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进行更新和修订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专利审查工作。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1年版专利审查指南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一、申请资格要求2021年版专利审查指南对专利申请人的资格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申请人必须是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并提供相应的身份证明材料。
对于外国申请人,还需要提供合法有效的代理文件。
二、申请文件要求2021年版专利审查指南对申请文件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申请文件必须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以及相关的图纸或照片。
申请书必须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发明创造的名称、技术领域和技术背景等内容。
说明书必须详细描述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以及具体效果等信息。
权利要求书必须明确指出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摘要则对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三、审查程序2021年版专利审查指南对审查程序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规范。
审查程序包括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授权审查三个阶段。
初步审查主要是对申请文件的形式进行审查,包括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等。
实质审查则是对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进行审查,包括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授权审查则是对通过实质审查的专利申请进行最后的审查和决定。
四、审查标准2021年版专利审查指南对审查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审查标准主要包括技术领域的状态、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审查标准的确定旨在保证专利审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五、审查结果2021年版专利审查指南对审查结果进行了详细说明。
审查结果主要包括批准、驳回和要求修改等三种情况。
批准意味着专利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审查标准,可以授权为专利。
驳回意味着专利申请未能通过审查,申请人可以提出复审申请。
专利审查指南课程
专利审查指南课程
专利审查指南课程是一门帮助商业、法律和技术等领域专业人士了解专利审查过程和流程的课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门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专利申请的流程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专利申请的流程,包括申请前的准备工作、申请的文件内容和格式要求、申请费用以及专利申请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内容。
二、专利申请的要素
该章节主要围绕“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这两种类型,介绍了专利申请中需要包括的要素,包括发明的可实现性、实用性、创新性等要求。
三、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该章节主要介绍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包括专利权的要素、专利权的领域以及专利权解释等。
四、专利的审查程序
本章节主要介绍的是专利的审查程序,包括专利审核的程序、专利搜索和文献分析等。
五、专利申请中的常见问题
本章节主要介绍专利申请过程中容易引起争议的常见问题,包括“明显的”、“新颖的”和“有创造性的”等问题,以及如何在申请过程中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六、专利诉讼
该章节主要针对专利侵权案件,介绍了专利诉讼的程序、保护范围以及税收等方面的问题。
七、专利申请后的管理和维护
本章节主要介绍的是专利申请后的管理和维护,包括专利权的强制执行、专利权转让和专利权宣告无效等内容。
综上所述,专利审查指南课程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对于想要了解专利申请过程和技巧的人群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无论您是一位专业人士,还是初学者,这门课程都会让您对专利申请的全过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专利审查指南
专利审查指南(2020)前言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以下简称专利局) 受理、审批专利申请,专利局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名义作出各项决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复审及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并作出决定。
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制定本专利审查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是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具体化,因此是专利局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法行政的依据和标准,也是有关当事人在上述各个阶段应当遵守的规章。
本指南是在2006年版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12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2010年1月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实际工作需要修订而成,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部门规章公布。
总目录第一部分初步审查第一章发明专利第二章实用新型专利第三章外观设计专利第四章专利分类第二部分实质审查第一章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第二章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第三章新颖性第四章创造性第五章实用性第六章单一性和分案申请第七章检索第八章实质审查程序第九章涉及计算机第十章化学领域第三部分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第一章国际初审第二章国际实审第四部分复审与无效请求的审查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复审请求第三章无效请求的审查第四章口头审理第五章无效外观第六章无效实用新型第七章同样发明第八章证据问题第五部分专利申请及事务处理第一章专利申请第二章专利费用第三章受理第四章申请文档第五章保密审查第六章通知和决定第七章期限、权利的恢复、中止第八章专利公报第九章专利权的授予和终止第十章专利权评价报告第十一章电子申请其他索引修订说明附录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
审查指南(2001修改)
审查指南(2001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01.10.18•【文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令第12号•【施行日期】2001.10.18•【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利申请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局令(第1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制定本专利审查指南。
现将该审查指南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3年3月10日发布的审查指南及其后发布的审查指南公报同时废止。
局长王景川二00一年十月十八日审查指南(2001年10月18日修改)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初步审查第一章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第二章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第三章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第四章专利分类第二部分实质审查第一章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第二章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第三章新颖性第四章创造性第五章实用性第六章单一性和分案申请第七章检索第八章实质审查程序第九章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问题第十章关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第三部分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第一章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初步审查第二章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第四部分复审与无效宣告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复审请求的审查第三章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第四章关于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口头审理的规定第五章外观设计相同和相近似性判断第六章其他规定第五部分专利申请及事务处理第一章专利申请文件及手续第二章专利费用第三章受理第四章专利申请案卷第五章保密第六章通知和决定第七章期限、权利的恢复、中止第八章专利公报和说明书全文的编辑第九章专利权的授予和终止前言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以下简称专利局)受理、审批专利申请,专利局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名义作出各项决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复审及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并作出决定。
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二十一条制定本专利审查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专利审查指南2019修订版
专利审查指南2019修订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专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
对于企业来说,拥有专利意味着拥有市场竞争力,拥有创新成果的保护,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
而专利审查则是申请专利的必经之路,掌握好专利审查的规则和要点,对于申请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2019年修订版的专利审查指南,旨在帮助申请人掌握最新专利审查规则,确保专利申请成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的审查指南修正了哪些内容。
1. 核对要求:在申请阶段,申请人要仔细核对申请文件中的所有要求,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同时,申请人应该尽可能提供详细、准确的描述,以便审查员能尽快了解发明的内容和特点。
2. 文件合并:对于在申请过程中提交的多个文件,审查指南要求申请人将所有文件合并为一个PDF文件进行提交,并在文件之间添加适当的书签。
3. 技术领域和创新点:申请人应该明确定义发明的技术领域和创新点。
在说明书中,申请人需要详细描述发明的技术特点、效益、创新点等方面的内容。
4. 关键词:在申请书和说明书中,申请人应该使用关键词来描述发明内容和技术特点。
关键词应该采用国际通用的专业词汇,并且避免使用模糊的抽象概念。
根据上述修订版的内容,以下是几点专利申请的重要要点:1. 做好文件准备工作:在申请之前,一定要对申请文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根据审查指南的要求,将所有文件合并为一个PDF文件,并添加书签,便于审查员查阅。
2. 定位技术领域和创新点:明确定义发明的技术领域和创新点,对于审查员更好地了解你的发明至关重要。
因此,在说明书中,需要详细描述发明的技术特点、效益、创新点等方面的内容。
3. 使用专业关键词:在描述上述内容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关键词,以便审查员更清晰地了解你的发明。
同时,应避免使用模糊的抽象概念,例如“新颖”、“独特”等。
4. 关注最近的法律法规:在申请专利时,需要关注最近的法律法规,了解各种问题的最新处理方法。
2024年版专利审查操作规程实审分册1介绍
2024年版专利审查操作规程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一系列文件,用于指导专利审查工作的操作规程。
其中,实审分册1是专利审查操作规程的一部分,它主要介绍了实审分册1的编审要点和审查指南。
下面将对实审分册1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利审查操作规程。
实审分册1主要包括了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阶段和实质审查阶段的相关内容。
在初步审查阶段,实审分册1首先介绍了专利申请的形式审查和格式审查的要点,包括申请文件的递交要求和格式要求,以及申请文件的修改和补正规定等。
此外,实审分册1还对申请文件的保密审查和审查请求的受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在实质审查阶段,实审分册1介绍了专利权利要求的审查要点和审查原则。
它强调了权利要求的清晰和具体性,要求申请人在权利要求中精确定义技术特征,以保持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
此外,实审分册1还介绍了权利要求的依赖关系和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则,帮助申请人编写符合规范的权利要求。
同时,实审分册1还解释了权利要求的分类和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描述的要求,以及权利要求的修改和补正规定等。
除了权利要求的审查,实审分册1还介绍了说明书的审查要点和审查原则。
它要求说明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技术信息,以确保专利的充分公开和可实施性。
实审分册1详细说明了实用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要求,以及发明专利的技术进步和实用性要求。
此外,实审分册1还介绍了摘要的审查要点和审查原则,要求摘要必须简明扼要地概括专利的技术方案。
总体而言,实审分册1对专利审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提供了详细的审查要点和审查原则,为申请人提供了操作指南。
它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规范专利审查工作,促进了专利审查的公平、透明和高效。
以上是对2024年版专利审查操作规程实审分册1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实审分册1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掌握。
因此,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应仔细阅读和理解实审分册1,并根据其中的要求进行申请文件的准备和修改。
6 专利审查指南 修改对照页
应当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排除其获得专利
权的可能性。
1
第二部分第九章
第二部分第九章
2.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
2.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
请的审查基准
请的审查基准
审查应当针对要求保护的解决方案,即每
审查应当针对要求保护的解决方案,即每
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解决方案。
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解决方案。
……
外,……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
例如,仅由所记录的程序限定的计算机可
例如,仅由所记录的程序本身限定的计算
读存储介质或者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仅 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
由游戏规则限定的、不包括任何技术性特征, 者仅由游戏规则限定的、不包括任何技术性特
例如不包括任何物理实体特征限定的计算机 征,例如不包括任何物理实体特征限定的计算
当具体描述该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各组 当具体描述该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各组
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详细描述该计算机程序 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所述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包
的各项功能是由哪些组成部分完成以及如何 括硬件,还可以包括程序。
完成这些功能。
如果全部以计算机程序流程为依据,按照
如果全部以计算机程序流程为依据,按照
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或者游戏的规则 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游戏的
和方法等,则该权利要求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 规则和方法等,则该权利要求属于智力活动的
和方法,不属于Biblioteka 利保护的客体。规则和方法,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除其主题名称之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除其主题名称之
外,……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
(1) 请求人在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之日起
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初步审查目录第一章1.2.3.3.13.23.33.43.53.64.4.14.1.1 4.1.2 4.1.3 4.1.3.1 4.1.3.2 4.1.3.3 4.1.4 4.1.5 4.1.6 4.1.7 4.24.34.44.54.5.1 4.5.24.65.5.15.1.1 5.1.2 5.25.2.1 5.2.25.36.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引言………………………………………………………审查原则……………………………………………………审查程序……………………………………………………初步审查合格………………………………………………申请文件的补正……………………………………………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通知书的答复………………………………………………申请的驳回…………………………………………………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处理…………………………………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请求书……………………………………………………发明名称…………………………………………………发明人……………………………………………………申请人……………………………………………………申请人是本国人…………………………………………申请人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本国申请人与外国申请人共同申请……………………联系人……………………………………………………代表人……………………………………………………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地址……………………………………………………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摘要文字部分……………………………………………摘要附图…………………………………………………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分案申请…………………………………………………分案申请的核实…………………………………………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的核实……………………………保藏的恢复………………………………………………涉及遗传资源的申请……………………………………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99910101010101111111111111212121313131314141415151515161616161717171818196.16.1.1 6.1.2 6.1.3 6.26.2.1 6.2.1.1 6.2.1.2 6.2.1.3 6.2.1.4 6.2.2 6.2.2.1 6.2.2.2 6.2.2.3 6.2.2.4 6.2.2.5 6.2.3 6.2.4 6.2.5 6.36.3.1 6.3.2 6.3.3 6.46.4.1 6.4.2 6.56.66.76.7.1 6.7.1.1 6.7.1.2 6.7.1.3 6.7.1.4 6.7.2 6.7.2.1 6.7.2.2 6.7.2.3 6.7.2.4 6.7.2.5 6.7.2.6 6.7.36.7.47.7.17.2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委托……………………………………………………委托书……………………………………………………解除委托和辞去委托……………………………………要求优先权………………………………………………要求外国优先权…………………………………………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要求优先权声明…………………………………………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在后申请的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要求优先权声明…………………………………………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在后申请的申请人………………………………………视为撤回在先申请的程序………………………………优先权要求的撤回………………………………………优先权要求费……………………………………………优先权要求的恢复………………………………………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实质审查请求……………………………………………实质审查请求的相关要求………………………………实质审查请求的审查及处理……………………………提前公布声明……………………………………………撤回专利申请声明………………………………………著录项目变更……………………………………………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缴纳期限…………………………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人……………………………著录项目变更证明文件…………………………………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姓名或者名称变更………………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移……………………………发明人变更………………………………………………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变更……………………………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国籍变更…………………………证明文件的形式要求……………………………………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审批………………………………著录项目变更的生效……………………………………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审查………………………………191919202020202121212222222222232323232424242425252525252626262626262727272828292929303030307.3 7.4 7.5 7.6 7.77.88.第二章1.2.3. 3.1 3.2 3.3 3.4 3.5 3.5.1 3.5.23.64. 4.1 4.2 4.3 4.44.55.6. 6.1 6.2 6.2.1 6.2.26.37. 7.1 7.2 7.3 7.4 7.57.68. 8.1 8.28.39.10.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审查…………………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的审查…………………依职权修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引言……………………………………………………审查原则…………………………………………………审查程序…………………………………………………授予专利权通知…………………………………………申请文件的补正…………………………………………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通知书的答复……………………………………………申请的驳回………………………………………………驳回条件…………………………………………………驳回决定正文……………………………………………前置审查和复审后的处理………………………………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要求优先权………………………………………………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撤回专利申请声明………………………………………著录项目变更……………………………………………根据专利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审查………………………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产品的形状………………………………………………产品的构造………………………………………………技术方案…………………………………………………申请文件的审查…………………………………………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申请人主动修改…………………………………………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审查员依职权修改………………………………………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审查………………31313232323232353535363636363637373737383838383838383838393939394040404041424343434344444411.12.13.14.15. 15.1 15.1.1 15.1.2 15.1.3 15.2 15.2.1 15.2.2 15.2.3 15.2.4第三章1.2.3.3.1 3.2 3.3 3.4 3.53.64.4.1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2 4.2.1 4.2.2 4.2.3 4.2.44.35.5.1 5.2 5.2.1 5.2.2 5.2.3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审查依据文本的确认……………………………………申请人的请求……………………………………………审查依据的文本…………………………………………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的法律效力审查要求…………………………………………………申请文件的审查…………………………………………单一性的审查……………………………………………在先申请是在中国提出…………………………………改正译文错误……………………………………………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引言……………………………………………………审查原则…………………………………………………审查程序…………………………………………………授予专利权通知…………………………………………申请文件的补正…………………………………………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通知书的答复……………………………………………申请的驳回………………………………………………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处理………………………………申请文件的审查…………………………………………请求书……………………………………………………使用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设计人……………………………………………………申请人……………………………………………………联系人……………………………………………………代表人……………………………………………………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地址……………………………………………………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视图名称及其标注………………………………………图片的绘制………………………………………………照片的拍摄………………………………………………图片或者照片的缺陷……………………………………简要说明…………………………………………………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要求优先权………………………………………………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要求优先权声明…………………………………………在先申请文件副本………………………………………4444454545454545464646464747494949505050505051515151515252525252525252535353545555555555555.2.4 5.2.5 5.2.6 5.2.7 5.3 5.45.56.6.1 6.1.1 6.1.2 6.1.36.27. 7.1 7.27.37.48.9. 9.1 9.1.1 9.1.2 9.2 9.2.1 9.2.2 9.2.3 9.2.4 9.3 9.4 9.4.1 9.4.29.4.310.10.1 10.210.311.11.111.212.12.1 12.2 12.3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优先权要求的撤回………………………………………优先权要求费……………………………………………优先权要求的恢复………………………………………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撤回专利申请声明………………………………………著录项目变更……………………………………………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和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项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审查………………………违反法律…………………………………………………违反社会公德……………………………………………妨害公共利益……………………………………………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 项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审查………………………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为载体……………………………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适于工业应用的富有美感的新设计……………………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审查…………………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审查…………………同一产品的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同一产品…………………………………………………相似外观设计……………………………………………成套产品的外观设计……………………………………同一类别…………………………………………………成套出售或者使用………………………………………各产品的设计构思相同…………………………………成套产品中不应包含相似外观设计……………………合案申请的外观设计应当分别具备授权条件…………分案申请的审查…………………………………………分案申请的核实…………………………………………分案申请的其他要求……………………………………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申请人主动修改…………………………………………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审查员依职权修改………………………………………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判断原则…………………………………………………处理方式…………………………………………………外观设计分类……………………………………………分类的依据………………………………………………分类的方法………………………………………………分类号的确定……………………………………………555555555555565656565656565757575757585858595959595960606060606061616161616262626262626312.3.1 12.3.2 12.3.3第四章1.2.3.3.1 3.2 3.2.1 3.2.23.2.34.4.1 4.2 4.2.1 4.2.2 4.2.3 4.2.4 4.3 4.3.1 4.3.2 4.3.34.45.6.7.7.17.28.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单一用途产品的分类……………………………………多用途产品的分类………………………………………分类过程中的补正………………………………………专利分类…………………………………………………引言……………………………………………………分类的内容………………………………………………技术主题…………………………………………………技术主题的类别…………………………………………技术主题的确定…………………………………………根据权利要求书确定技术主题的几种情况……………根据权利要求书无法确定技术主题的情况……………根据说明书、附图确定未要求专利保护的技术主题…分类方法…………………………………………………整体分类…………………………………………………功能分类或应用分类的确定……………………………功能分类…………………………………………………应用分类…………………………………………………既按功能分类又按应用分类……………………………特殊情况…………………………………………………多重分类…………………………………………………技术主题的多方面分类…………………………………二级分类表………………………………………………混合系统与引得码………………………………………技术主题的特殊分类……………………………………分类位置的规则简述……………………………………分类的步骤………………………………………………对不同公布级专利申请的分类…………………………对未检索专利申请的分类………………………………对已检索和审查后专利申请的分类……………………特定技术主题的分类方法………………………………化合物……………………………………………………化学混合物或者组合物…………………………………化合物的制备或处理……………………………………设备或方法………………………………………………制造的物品………………………………………………多步骤方法、成套设备…………………………………零件、结构部件…………………………………………化学通式…………………………………………………组合库……………………………………………………636363656565656566666767676767676868686969696970707070707070707171717171717272。
2021专利审查指南
2021专利审查指南
2021年专利审查指南旨在帮助专利申请人了解和满足审查要求,提高通过审查的概率。
首先,需要理解专利法对专利申请的基本要求,包括创新性,实用性,原创性和实施可行性。
在满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确保专利申请的正确性,以便准确表达专利申请的内容。
其次,把握审查标准。
审查标准是指在审查专利申请时,对专利技术内容、书写格式和形式审查时所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审查标准有以下特征:一是专利申请中必须明确表达其在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二是审查的标准应保持一致;三是专利申请书必须简练清晰,不得简陋;四是专利申请书应当合规,遵守法律。
最后,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递交专利申请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为避免重复提交专利申请,避免被拒绝,必须仔细审查好专利申请,确保其中内容规范合法,尽量减少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通过专利审查的概率。
总之,2021年专利审查指南指导专利申请人在递交专利申请时理解专利法规定,充分把握审查标准,并仔细审查好专利申请,以满足专利审查要求,提高通过审查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姓名或者名称变更 49
………………
49
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移 50
……………………………
50
发明人变更
50
………………………………………………
50
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变更
50
……………………………
51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国籍变更 51
…………………………
51
证明文件的形式要求
67
3.2.2 ……………………………………………………
67
3.2.3 说明书
67
4.
……………………………………………………
67
4.1
说明书附图
68
4.2
………………………………………………
68
4.2.1 权利要求书
68
4.2.2 ………………………………………………
69
4.2.3 说明书摘要
69
4.2.4 ………………………………………………
69
4.3
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69
4.3.1 …………………………
70
4.3.2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70
4.3.3 …………………………
70
4.4
申请人主动修改
70
5.
…………………………………………
70
6.
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70
第二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35
章 ………………………………………
35
1.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35
2.
………………………………………
36
3.
要求本国优先权
36
3.1
…………………………………………
36
3.2
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36
3.3
……………………
36
3.4
要求优先权声明
37
3.5
…………………………………………
12.3.3 …………………………………
65
产品的形状
65
第四 ………………………………………………
65
章 产品的构造
65
1.
………………………………………………
65
2.
技术方案
66
3.
…………………………………………………
66
3.1
申请文件的审查
67
3.2
…………………………………………
67
3.2.1 请求书
25
6.7
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
26
6.7.1 ……………………………………
26
6.7.1.1 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的核实
26
6.7.1.2 ……………………………
26
6.7.1.3 保藏的恢复
26
6.7.1.4 ………………………………………………
26
6.7.2 涉及遗传资源的申请
27
6.7.2.1 ……………………………………
…………………………
24
6.3.1 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24
6.3.2 ………………………………
24
6.3.3 分案申请
24
6.4
…………………………………………………
25
6.4.1 分案申请的核实
25
6.4.2 …………………………………………
25
6.5
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
25
6.6
…………………………………
初步审查合
11
3.6
格………………………………………………
11
4.
申请文件的补
11
4.1
正……………………………………………
11
4.1.1 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
11
4.1.2 理……………………………………
11
4.1.3 通知书的答
12
4.1.3.1 复………………………………………………
12
4.1.3.2 申请的驳
59
9.1.1 驳回条件
59
9.1.2 …………………………………………………
59
9.2
驳回决定正文
59
9.2.1 ……………………………………………
60
9.2.2 前置审查和复审后的处理
60
9.2.3 ………………………………
60
9.2.4 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60
9.3
……………………………
37
3.5.1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37
3.5.2 ………………………………………
37
3.6
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38
4.
………………………………………
38
4.1
视为撤回在先申请的程序
38
4.2
………………………………
38
4.3
优先权要求的撤回
38
4.4 4.5 5. 6. 6.1 6.2 6.2.1 6.2.2 6.3 7. 7.1 7.2 7.3 7.4 7.5 7.6 8. 8.1 8.2 8.3 9. 10. 11. 12. 13. 14. 15. 15.1 15.1.1 15.1.2 15.1.3 15.2 15.2.1 15.2.2 15.2.3 15.2.4
22
6.2.2.2 说明书摘要
22
6.2.2.3 ………………………………………………
22
6.2.2.4 摘要文字部分
22
6.2.2.5 ……………………………………………
23
6.2.3 摘要附图
23
6.2.4 …………………………………………………
23
6.2.5 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23
6.3
20
6.2
地 址
20
6.2.1 ……………………………………………………
20
6.2.1.1 说明书
20
6.2.1.2 ……………………………………………………
21
6.2.1.3 说明书附图
21
6.2.1.4 ………………………………………………
21
6.2.2 权利要求书
22
6.2.2.1 ………………………………………………
40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
40
……………………
41
实质审查请求
42
……………………………………………
43
实质审查请求的相关要求
43
………………………………
43
实质审查请求的审查及处理
43
……………………………
44
提前公布声明
44
……………………………………………
44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44
………………………………………
7.
………………………
70
7.1
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70
7.2
………………………………………
71
8.
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
71
8.1
…………………
71
8.2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审查
71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
71
8.4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71
8.5
…………………
72
8.6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审查
著录项目变更
62
11.1 ……………………………………………
62
11.2 根据专利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的审查
62
12.
………………
62
12.1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审查
63
12.2 ………………………
63
12.3 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
63
12.3.1 ………………………………
63
12.3.2 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
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的法律效力
审查要求
…………………………………………………
申请文件的审查
…………………………………………
单一性的审查
……………………………………………
在先申请是在中国提出
…………………………………
改正译文错误
……………………………………………
17
5.2
………
17
5.2.1 本国申请人与外国申请人共同申请
17
5.2.2 ……………………
18
5.3
联系人
18
6.
……………………………………………………
19
6.1
代表人
19
6.1.1 ……………………………………………………
19
6.1.2 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
19
6.1.3 ……………………………
第一部分 初步审查
目 录
第一章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
9
1.
查…………………………………
9
2.
引
9
3.
言……………………………………………………… 10
3.1
审查原
10
3.2
则…………………………………………………… 10
3.3
审查程
10
3.4
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