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属性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药物不能吸收的原因

药物不能吸收的原因

药物不能吸收的原因
药物不能被充分吸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溶解度、分子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其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情况。

例如,一些药物可能因为溶解度低而难以在胃肠道内完全溶解,导致吸收受限。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消化道内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并能够达到有效浓度的程度。

生物利用度受到药物本身的特性以及给药途径、药物的制剂、肠道通透性等因素的影响。

3.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情况。

例如,口服给药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而皮肤贴片或注射剂则直接通过皮肤或血管注射进入体内。

4.消化系统的吸收条件:消化系统的生理状态、肠道通透性以及胃酸、胃液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情况。

例如,胃酸过多或者胃肠道疾病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5.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一些药物需要在空腹或者饭前服用,因为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某些食物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或者形成复合物,影响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6.药物代谢和排泄:在药物被吸收到血液循环后,它们还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代谢不足或排泄受阻也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浓度。

因此,在药物设计和给药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本身的特
性、生物利用度、给药途径、消化系统状态以及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和生物利用度。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构象分析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构象分析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构象分析药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其具有多种功能,如治疗疾病、调节生理机能、改善身体状态等。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构象分析是药物研发和药理学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从药物分子的结构、药物分子的构象和药物分子的计算模拟三个方面探讨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构象分析。

一、药物分子的结构药物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在机体内的生物活性,只有在药物分子具备适当的结构才有可能成为良好的药物。

药物分子的结构通常是由一或多个分子组成,其分子具有化学键的特性。

药物分子的结构可分为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两种。

有机分子是最常用的药物分子,其分子中含有碳氢氧等有机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分子的结构中含有苯环、脂肪链、羧酸基等功能团,这些功能团的组合和排列方式决定了药物分子的性质。

除了提供药效以外,药物分子的结构也会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代谢途径等药效学特性。

近年来,随着药物化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有机分子药物被发现和开发出来。

无机分子药物则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合而成的化合物,与有机分子药物相比,其分子不含有碳氢氧等有机元素。

无机分子药物常用于癌症、血液病等治疗,一些金属离子(如铂)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抗癌活性。

此外,有机分子药物和无机分子药物还有一种介于其间的药物——生物制剂,这类药物通常是由细胞因子、抗体、蛋白质等大分子构成。

二、药物分子的构象药物分子的构象是指药物分子空间构型的特点,药物分子的构象决定了药物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

药物分子的构象通常受到分子间力学作用和分子内键角度、键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药物分子的构象常常比较复杂。

药物分子的构象通常包括平面构象和空间构象两种,其中空间构象包括旋转构象、单体构象和互变异构体构象。

旋转构象指的是药物分子基团之间的旋转,例如蒽醌化合物和肝素分子具有非常复杂的旋转构象,不同构型的异构体对发药效果和药代动力学都具有不同的影响。

单体构象是指药物分子内部的键角度在构象变化时的角度重排,这种构象的变化可影响药物的活性和亲和力。

国开药物化学形考任务1

国开药物化学形考任务1

国开药物化学形考任务1国开药物化学是考研和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针对药物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和改造,以提高其药效和降低其副作用。

药物化学的发展,对于研制出更加安全、高效的药物,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减少其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开药物化学形考中,任务1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定义药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化学反应特性以及化合物内对生物活性的关系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规律、药物的生物代谢及其模拟过程、药物化学合成和药理学研究等。

2.解释药物化学属性和分子构象药物分子的性质和分子构象是影响药物在体内生物行为的重要指标。

药物分子的属性包括大小、极性、电荷、解离常数等,而分子构象则是指药物分子在空间中的立体结构和取向。

这些属性和构象都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合理设计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分子来说,了解药物分子的属性和构象非常重要。

3.介绍药物合成和药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新药物。

为了提高药物的效果和降低其副作用,药物化学家们通常会运用化学合成技术,人为修改药物分子的结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药物化合物中的各个结构单元经过合成、改造和组合,可以得到新的药物分子,其中药效和副作用通常取决于药物分子构成中的键、环和取代基等结构单元。

总之,国开药物化学形考任务1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察题目,需要考生对药物化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需要考生对药物分子的属性、构象、合成和活性与结构的关系等方面有相应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不同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较评估

不同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较评估

不同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较评估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口服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够进入循环系统并对目标组织产生作用的程度,是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物化性质、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饮食、个体差异等。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对不同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不同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较评估。

一、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1.药物物理化学特性: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药物颗粒大小等物理化学特性对生物利用度有很大的影响。

药物的溶解度越大,其在小肠内的分布范围和吸收速度越快。

2.药物剂量和频率:通常情况下,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剂量和频率下的生物利用度存在显著差异。

高剂量和频率下,药物较快地进入小肠壁,并被快速吸收,但可能会导致副作用。

3.饮食:食物的消化过程会影响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脂溶性药物需要脂肪作为辅助,而与蛋白质物结合紧密的药物则需要蛋白质帮助。

4.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存在差异,这受到遗传、代谢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二、评估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1.血药浓度法:血药浓度法通过测量药物在体内血液中的浓度来评估其生物利用度。

该方法可以测量药物在整个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计算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

2.尿液药物代谢产物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测量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在尿液中的含量来评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尿液药物代谢产物分析法是评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重要工具,可在代谢过程中进行个体差异和多种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的评估。

3.尿液和粪便药物分析法:该方法可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这种方法通常要求收集尿液和粪便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药物浓度测试。

但该样本需要全收集且时间跨度较大,容易有测量误差。

三、不同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较评估1.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非处方药。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名词解释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名词解释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名词解释药物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在给药途径后,进入体内的药物分数及速度。

它是一个关键的药物性质,对于药物的剂量选择和用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物生物利用度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一、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定义药物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进入循环系统的药物与相应给药方式下的参比药物(常为静脉给药)之间的比值。

它可以反映给药途径对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影响。

二、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1.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和分数是不同的。

例如,静脉给药的药物能够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其生物利用度为100%,而口服给药的药物需要经过胃肠道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可能较低。

2. 药物溶解度药物溶解度指的是药物在给药途径中的溶解能力。

药物溶解度越高,其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越高。

一些药物因为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在给药途径中的溶解度较低,从而降低了其生物利用度。

3. 药物稳定性药物在胃酸、胃蛋白酶和其他消化酶等环境中的稳定性也对生物利用度有影响。

一些药物在胃酸环境中容易被破坏,导致其进入肠道后生物利用度下降。

4. 肠道吸收肠道吸收是指药物在小肠中通过细胞层的吸收过程。

肠道吸收的速度和效率取决于药物的分子大小、脂溶性、药物本身的特性以及肠道细胞内吸收载体的存在与活性。

肠道吸收的差异也会导致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5. 肝脏首过效应肝脏首过效应是一种生物转化现象,指的是口服药物通过肝脏代谢后,在进入全身循环前被显著减少。

首过效应导致部分药物在体内生物利用度降低。

为了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一些药物会选择其他给药途径,如经肌肉注射或经皮给药。

6.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一些药物可以影响肠道吸收的速度和效率,或抑制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三、总结药物生物利用度是一个衡量药物给药效果的重要指标。

了解和掌握药物生物利用度,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包裹药物: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载体,将药物包裹在内部,形成药物微球或纳米粒子,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等。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乙烯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等。

2. 控释药物:高分子材料可以制备控释药物的系统,通过控制高分子材料的溶解速率、降解速度,实现药物的长时间持续释放。

这种系统可以在体内稳定地释放药物,避免频繁给药,提高治疗效果。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等。

3. 增加药物溶解度:某些药物由于其低溶解度而难以吸收,高分子材料可以与药物分子形成非共价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可用性。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等。

4. 增加药物稳定性:某些药物容易受光、氧、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包裹药物,形成保护层,减少药物的降解速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乙烯醇(PEG),PLGA等。

5. 提高药物输送效率: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纳米技术等手段将药物制备成纳米粒子、胶束等形式,提高药物对靶细胞的选择性和穿透能力,提高药物输送效率。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乳酸(PLA),PLGA等。

总之,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策略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策略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策略药物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给定剂量的药物以其活性形式进入体内的比例。

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对于药物疗效的增加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策略。

一、改善药物溶解性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溶解度较低的药物,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1. 超精细化药物颗粒制备技术超精细化技术可以将药物颗粒粒径减小到亚微米或纳米级别,从而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常用的超精细化制备技术包括球磨法、溶剂结晶法等。

2. 结晶形态改变通过调整药物的结晶形态,如形成多晶形式或固溶体等,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这可以通过溶剂结晶、共晶化合物制备等方法实现。

3. 组合用药将药物与溶解度较高的辅料或载体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二、增加药物的渗透性药物在通过生物膜时需要克服一定的渗透阻力,因此渗透性也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几种增加药物渗透性的常用策略。

1. 衍生物设计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团或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改善药物的渗透性。

例如,引入脂溶性基团、氨基酸结构等。

2. 使用吸附剂吸附剂可以增加生物膜的渗透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例如,脂质体、聚合物等。

3. 提高脂溶性脂溶性是影响药物跨膜渗透的重要参数。

通过改变药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增加药物的脂溶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三、增加稳定性和抑制代谢药物在体内可能会遭受代谢酶的作用,从而导致药物的降解和失活。

以下是一些提高药物稳定性和抑制代谢的策略。

1.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通过化学修饰或添加稳定剂等方式,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减少其代谢和降解。

例如,酯化、酰胺化等修饰方法。

2. 抑制代谢酶的活性使用代谢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药物的代谢和降解。

例如,植物提取物、抗代谢药物等。

3. 改变给药途径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如选择经皮给药、黏膜给药等方式,可以减少药物的初过效应和代谢。

药学中的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

药学中的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

药学中的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在给药后,药物溶解、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生物过程中,药物以及其代谢产物进入系统循环的程度。

药物生物利用度是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1. 经典方法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经典方法进行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给药剂型的制备、体内外扩散模型的建立、样品的收集及药物浓度的测定等。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得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吸收程度、分布范围和排泄速度等信息,进而计算得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生物等效性研究生物等效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评价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将试验药物与参比药物进行比较,分析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吸收速率常数、最高浓度(Cmax)、时间达到最高浓度(Tmax)、下降速率常数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比较,可以评估试验药物与参比药物之间的生物等效性,并据此推测其生物利用度。

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因素1. 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对其生物利用度有重要影响。

药物的溶解度、脂溶性以及药物分子的结构等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纳入血浆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2.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也是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肠功能肠功能对药物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肠道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影响药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4. 肝功能药物在体内常常会经过肝脏代谢,肝功能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起着关键作用。

肝脏疾病或者药物对肝酶的影响都会影响药物代谢,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三、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应用1. 药物疗效评价药物生物利用度能够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情况,进而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

合理使用药物生物利用度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分子机制研究

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分子机制研究

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分子机制研究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分子机制研究是药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旨在探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相应的分子基础。

本文将从药物的生物活性和分子机制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不同研究方法和应用的进展。

一、药物的生物活性药物的生物活性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效果。

了解药物的生物活性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药物的设计和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现代科学技术使得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迅速,为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1. 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过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等)后,被吸收到循环系统中并达到目标组织的程度。

研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体内试验或体外试验进行,常用的方法有静脉给药法和口服给药法。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确定药物的合适给药途径,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药物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分析药物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计算化学和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是常用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方法。

这些模型可以预测药物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辅助药物的设计和合成。

3. 细胞活性研究药物的细胞活性是指药物在体内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程度。

细胞活性研究常使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增殖抑制或蛋白质表达等指标,来评估药物的活性。

细胞活性研究对于筛选药物候选化合物和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非常重要。

二、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旨在揭示药物与生物体内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了解药物的分子机制可以指导临床用药,优化治疗方案。

1. 靶点鉴定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首先需要确定药物的靶点,即药物与生物体内特定蛋白质或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蛋白质鉴定技术(如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药物的靶点,并进一步研究该靶点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评价与提高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评价与提高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评价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在体内能够达到活性部位并产生效果的百分比。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物生物利用度评价的方法以及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策略。

一、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方法1. 经口给药生物利用度评价经口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的给药途径,因此评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常以经口给药为基准。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血药浓度测定法、尿药浓度测定法和生物学效应法。

血药浓度测定法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通过收集一定时间内的血样,测定血药浓度来判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范围。

2. 非经口给药生物利用度评价对于口服不适宜的药物或需要直接靶向给药的药物,采用非经口给药途径。

非经口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则根据具体给药途径来确定,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策略1. 优化药物分子的物化性质药物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其溶解度和渗透性,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范围。

因此,通过优化药物的分子特性,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常用的策略包括结构修饰、盐酸盐或硫酸盐形式的制备等。

2. 药物给药系统的优化通过制备适宜的给药系统,可以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纳米粒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增强药物口服吸收。

3. 药物代谢酶的抑制或诱导药物在体内主要经由代谢酶代谢并且清除。

通过抑制或诱导药物的代谢酶,可以改变药物的清除速度,从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生物利用度。

4. 药物与运载蛋白的相互作用相当一部分药物在体内与运送蛋白结合形成药物-蛋白复合物运输。

通过调节药物与运输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总结: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评价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方法评价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物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生物利用度指的是一种药物在人体内被吸收和利用的程度,而药物代谢动力学则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转化过程。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两个概念,并探讨它们对于药物研发和治疗的重要性。

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常用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即药物在经过口服或其他给药途径后,能够多大程度地被人体吸收。

高生物利用度意味着药物能够快速有效地通过肠道吸收,并达到治疗目标。

而低生物利用度则可能导致药物疗效不佳或需要更高的剂量来达到期望效果。

生物利用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吸收性、转运蛋白的参与等。

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决定了其在胃肠道中是否能够充分溶解和稳定存在,从而被有效吸收。

吸收性则与药物的分子大小、亲水性、脂溶性等因素相关。

转运蛋白则参与了药物在肠道和其他组织中的吸收和排泄过程。

为了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科学家们常常进行药物配方和制剂技术的改进。

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增加表面活性剂、调整酸碱度等方式来促进药物的溶解和稳定。

此外,还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微胶囊、聚合物等技术来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吸收性和稳定性。

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和转化过程的学科。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通常发生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酶系统中。

代谢的目的是将药物转化为更易排泄的代谢产物,以减少药物的毒性和增加药物的可溶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指标包括半衰期、清除率等。

半衰期是指药物从体内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清除率则反映了机体对于药物的排除能力。

通过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速度、代谢产物的结构和活性,从而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物监测。

药物代谢动力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还可以用于药物的剂量调整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一些药物代谢酶具有个体差异性,导致不同人对同一药物的代谢能力不同。

药品的制药工程中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

药品的制药工程中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

药品的制药工程中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过给药后被机体吸收并发挥药理作用的程度。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在药品的制药工程中,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合理用药、药物制剂技术和新型药物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一、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基础。

合理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疾病特点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几种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合理用药策略:1. 考虑口服给药的可行性: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

一些药物可能会因为被胃酸破坏或不能通过胃肠道吸收而降低生物利用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给药途径,如注射或外用。

2. 考虑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一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以避免与食物相互作用,而另一些药物则需要配餐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3. 个体化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疾病状态,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例如,老年人和儿童的药物代谢能力较差,需要减少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堆积和不良反应。

二、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技术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药物制剂技术:1. 改进药物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其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

一些药物因为其物化性质的限制而难以溶解,导致生物利用度较低。

通过药物多晶型转换、溶剂选择和添加助溶剂等手段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2. 增加药物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对其生物利用度有重要影响。

一些药物在制剂过程中容易分解或失活,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下降。

通过选择合适的制剂技术和添加稳定剂等手段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3. 控释技术:控释技术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通过制备缓释剂型、微胶囊和纳米粒子等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延长药理作用时间,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分子的亲水性与脂溶性的影响

药物分子的亲水性与脂溶性的影响

药物分子的亲水性与脂溶性的影响药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对其生物利用度和毒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属性是亲水性和脂溶性。

这两个性质可以决定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传递和代谢,因此对药效和毒性的影响非常大。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药物分子的亲水性和脂溶性对药效和毒性的影响。

一、亲水性对药效和毒性的影响亲水性是指物质在水中能否溶解。

药物分子的亲水性主要由其化学结构中带有的氢键、羟基和醇基等官能团决定。

亲水性较强的药物更容易溶解在水中,其分布和传输速度较快。

一些亲水性较强的化合物如乙酸苯丙胺(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红霉素(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都具有较快的吸收和分布速度。

然而,亲水性强的化合物往往在穿过细胞膜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这种趋势在血脑屏障和细胞膜渗透方面尤为显著。

有研究表明,只有大约15%的药物能够克服血脑屏障的限制而被大脑组织吸收和利用。

此外,一些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如毒品、酒精和一些镇静剂等则可以容易地穿过血脑屏障,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

二、脂溶性对药效和毒性的影响脂溶性是指物质在脂肪和油中的溶解度。

其实也能直接反映物质能否穿过生物膜。

像亲水性一样,脂溶性也是药物分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

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分子更容易被细胞膜吸收,并更容易和血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增加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

然而,脂溶性很高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因为它们可以轻易地进入脑和其他器官,損害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

诸如可卡因和海洛因等毒品通常具有很高的脂溶性,可以很容易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引起严重的危害。

此外,一些广泛应用的药物如普萘洛尔和苯哌利酮等也具有较高的毒性,尤其是对肝和肾器官。

三、药物性质的调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化学和药物代谢学学家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结构来调节药物化学性质。

例如,在一些药物中引入疏水性更高的苯基团可以提高药物分子的亲水性。

还有一些分子调节器可以减少药物的毒性,同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分子构型和立体异构体对药物活性及环境影响分析

分子构型和立体异构体对药物活性及环境影响分析

分子构型和立体异构体对药物活性及环境影响分析分子构型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方式。

分子的构型对于药物的活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此文将从分子构型的角度探讨药物活性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

首先,分子构型对药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药物的分子构型可以决定分子与生物靶标的结合能力。

例如,药物分子的立体异构体会影响分子与生物受体的立体相容性,从而影响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手性药物来说,其两个立体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药效活性。

这是因为药物与生物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只有适配的立体异构体才能与受体结合并发挥药效活性。

因此,对于研发药物来说,合理设计和优化分子构型可以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活性。

此外,分子构型还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和药效动力学。

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速率。

例如,对于具有手性中心的药物,两个立体异构体在体内可能会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和速率,从而导致其药效和毒理学效应的差异。

分子构型还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吸收性和分布性等药效动力学参数,进而影响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此外,分子构型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药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趋受到分子构型的影响。

例如,药物的立体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降解途径和速率,从而导致不同的环境归趋和毒性效应。

一些药物的立体异构体可能对环境中的生物产生杀菌或抗生素的活性,进而对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评估药物的环境风险和设计环境友好的药物,分子构型的了解和优化是必要的。

在研发新药和评估环境风险时,分子构型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计算化学和分子模拟等方法,可以预测药物分子的构型和立体异构体的稳定性,帮助设计和优化药物分子的构型。

实验方法如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可以解析药物分子的构型和立体异构体的空间结构。

这些方法提供了理解药物活性和环境影响背后的分子基础。

总之,分子构型和立体异构体对于药物活性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改进策略

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改进策略

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改进策略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学者们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该分子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能力。

优化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对于提高药效,减少毒副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改进策略,并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药物分子改进策略之药物载体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设计和改进药物载体来实现。

药物载体是指能够有效输送药物分子到目标组织或靶点的物质。

常见的药物载体包括纳米粒子、脂质体、聚合物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和功能化,可以提高药物分子的稳定性和针对性。

例如,一些研究者通过包裹药物分子在纳米粒子内,增加了药物的水溶性,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度。

二、药物分子改进策略之药物代谢酶抑制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到体内代谢酶的作用影响较大。

一些药物分子容易被肝脏中的代谢酶降解,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下降。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发了药物代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特定的代谢酶活性,延缓药物分子的代谢速度。

临床研究显示,与仅使用药物本身相比,联合使用药物代谢酶抑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增强药效。

三、药物分子改进策略之靶向输送系统针对特定的疾病组织或细胞,设计靶向输送系统是另一种有效的药物分子生物利用度改进策略。

靶向输送系统通过结合特异性靶向配体或抗体,使药物分子能够选择性地与疾病组织或细胞相互作用。

这种策略有效减少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

例如,通过将抗癌药物与抗体结合,可以使药物直接靶向肿瘤细胞,减少药物在正常细胞中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四、药物分子改进策略之制剂优化药物的制剂优化是一种常见的改进策略,它通过改变药物的物理状态、剂型和给药途径等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一些药物分子在特定的物理状态下更容易被吸收或穿越生物屏障,如水溶性药物更易被肠道吸收。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代谢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代谢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代谢在药学领域中,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经过给药途径后能够达到体内有效浓度的程度,而药物代谢则是指药物在体内被代谢、转化和消除的过程。

本文将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进行详细讨论。

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在给药后有效抵达体内的药物量与总给药量之间的比例。

生物利用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给药途径、药物代谢和消除等。

1. 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对其生物利用度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些药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可以更容易地通过细胞膜进入体内,从而增加了其生物利用度。

而一些具有较大分子量或较强的极性的药物则可能难以穿过生物膜,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

2.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也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给药途径在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上存在差异。

例如,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

而皮肤贴剂给药则通过皮肤途径吸收,速度较慢。

各种给药途径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生物利用度。

3. 药物代谢和消除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和消除的过程也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可能会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或无活性代谢物。

一些药物在肝脏中被代谢后会失去活性,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此外,药物在排泄器官,如肾脏中,也可能被排除出体外,从而减少其生物利用度。

二、药物的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并最终被排除的过程。

大部分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会被转化为水溶性的代谢产物,以便更容易地从体内排出。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如肾脏、肺脏和肠道。

1. 肝脏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药物在肝脏中经过两个主要的代谢途径:相位Ⅰ代谢和相位Ⅱ代谢。

药物制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药物制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药物制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药物制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一直是药物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微观结构是指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制剂中的排列方式,而性能则是指制剂在药效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制剂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力、氢键等。

范德华力是指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是由于分子间的极性或非极性作用而产生的。

范德华力的强弱决定了药物分子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静电力是指由于分子间电荷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当分子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时,静电力往往更为显著,影响着一些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氢键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它是由于质子与非极性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氢键不仅可以影响药物分子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在制剂中形成特定的结构,改变其释放特性和吸收性能。

二、药物制剂的排列方式药物分子在制剂中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制剂的性能。

常见的排列方式包括胶束、晶体、胶体等。

胶束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形成的一种微观结构。

胶束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使其更易于吸收和利用。

晶体是由于药物分子在溶液中有序排列形成的。

晶体结构的组织和形状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胶体是指由微粒子或分子团聚形成的分散体系。

胶体能够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也能够改变制剂的外观和口感。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现代药物科学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来探究药物制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等。

X射线衍射是一种利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来研究其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通过测量X射线的散射角度和强度,可以揭示药物制剂的微观结构和排列方式。

扫描电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来观察和分析样品表面形态和结构的方法。

通过扫描电镜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研究药物制剂的微观形貌和排列方式。

药物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和经验规则

药物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和经验规则

药物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和经验规则
药物结构优化设计是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通过对药物分
子结构的改变,提高药物的活性、选择性和药效。

在药物结构优化设计中,有一些常用的策略和经验规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
有效地进行药物设计和优化。

首先,药物分子的立体化学结构对其生物活性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
调整分子的空间构象,例如引入手性中心、优化化学键角度等,可以改善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其次,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结构,可以利用定量构效关系(QSAR)和
分子对接技术进行药物优化设计。

通过建立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和优化药物分子的活性。

另外,药物分子的溶解度、吸收性和代谢稳定性也是药物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调整药物的亲水性、脂溶性和电荷分布等属性,可以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此外,结构基于生物制导(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策略是药物结构优化的
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靶点的三维结构和药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设计出更具选择性和活性的药物分子。

最后,药物结构优化设计中的经验规则也是研究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例如,药物分子的分子量适中,柔性基团的引入可能会提高药效,酸碱性物质易于渗透细胞膜等。

综上所述,药物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和经验规则包括优化立体化学结构、利用定
量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技术、调整溶解度和吸收性、结构基于生物制导策略,以及
遵循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规则。

这些策略和规则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指导,促进药物发现和开发的进展。

分子的属性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分子的属性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分子的属性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桑晓琳汤剑锋毛娉婷摘要:药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决定分子性质的因素是相对分子质量、水溶性、电荷、脂溶性(分配性)和极性表面积等,通常是由分子骨架和整体分子所决定,无特异性的结构要求。

不同的生物活性取决于这些不同特征的组合及其空间排布。

在改变分子的结构以调整性质时,往往影响结构的空间位置。

药物分子设计的技巧是整合这些因素成最佳配置,在早期研究阶段,应兼顾各种性质,使药效强度和选择性、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达到最佳的匹配,为此,要求表征药代的空间及药效学的选择性空间有结构交盖。

关键字:药物分子;结构;性质;生物利用度引言药物研究的临床阶段经常发现某些药物分子不能在靶部位引起期望的疗效,这就是因为,这个分子不能顺利地到达体内的活性位点,它的结构仍然需要优化。

药物的吸收、分布、及受体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和代谢等药动学过程,是今后药物设计发展的又一趋势。

因此,改善药物的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药动学性质也是新药设计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著名药物化学家在共同探讨21世纪的药物化学时,一致认为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蛋白结构功能的关系、药效基团的研究、生物利用度控制是药物化学的前沿课题.药物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Bjorkroth等用CoMFA(comparativemoleculal field analysis)作为三维QSAR方法,在一些clodronate酯中把3种不同的生物活性数据及理化参数做了相关性分析。

Karlen等研究了药物在人体小肠内渗透性的实验和理论得到的参数之问的关系。

他们测定了同一系列的22种化合物在小肠内的吸收速率,并以此数据用多变量模型建立了一个吸收速率及药物理化参数相关联的定量构动关系方程,此方程能预测药物在人小肠内的被动吸收。

Yang等用动电色谱研究表面活性剂混合微细胞的定量构动关系来估计亲水性和生物利用度。

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药剂因素

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药剂因素

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药剂因素为了设计出的药物具有最大的生物利用度,药剂师必须考虑到以下三点:(1)药物的剂型(比如溶液,混悬剂,栓剂);(2)产品中赋形剂的种类;(3)药物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

前面已经讨论过影响固体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一些因素,包括(1)药物产品的崩解及活性成分的释放,(2)药物的溶出,和(3)吸收或是药物向细胞膜的渗透。

崩解人们在几年前就知道了固体药物产品在吸收前要先崩解成小颗粒再释放出活性成分。

为了监测整个药片的崩解情况,美国药典确立了一个官方的崩解测试。

一些可以免除崩解测试的固体药品包括锭剂和片剂,这些药物需要咀嚼或者缓慢释放以延长或重复药效。

崩解的过程并不是指药片或药物完全的溶解了。

USP-XX对完全崩解做了这样的定义“除了不溶解的包衣碎片之外,任何以软的小块状留在测试仪屏幕上的药片的残余物都没有明显的硬核”。

用来作崩解测试的仪器和程序在USP-XX上都有描述。

对于裸片,光滑的包衣片,口含片,舌下片另外给出了细则。

尽管崩解测试可以对固体剂型形成碎片,颗粒或小块物的过程进行精确的测量,但是这里不能得到有关药物活性成分溶出率的信息。

然而,崩解测试确实是药物片剂制造过程中整个质量控制的组成部分。

溶出度溶出是指一个化学品或药品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

在生物系统中,药物在水性介质中的溶解是产生全身吸收的先决条件。

水溶性很差的药物从完整的或崩解了的固体剂型溶解到胃肠道中的速率经常控制着药物全身吸收的速率。

Noyes和Whitney及其它的专家对固体药物溶出速率作了研究。

根据他们的观察,溶解的步骤包括先在固体颗粒的表面发生溶解,这样在整个颗粒的周围形成了饱和溶液。

溶解在被称做“静止层”的饱和溶液里的药物开始从低浓度的区域向高浓度区域扩散到总的溶剂中。

药物溶解的整个溶出速率或许可以用Noyes-Whitney方程来描述:dc dt =DAKh(Cs_C)这里dc/dt是药物的溶出速率,D是扩散常数,A是颗粒的表面积,C s是药物在静止层的浓度,C是药物在总体溶剂中的浓度,K是油水分配系数,h是静止层的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的属性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桑晓琳汤剑锋毛娉婷摘要:药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决定分子性质的因素是相对分子质量、水溶性、电荷、脂溶性(分配性)和极性表面积等,通常是由分子骨架和整体分子所决定,无特异性的结构要求。

不同的生物活性取决于这些不同特征的组合及其空间排布。

在改变分子的结构以调整性质时,往往影响结构的空间位置。

药物分子设计的技巧是整合这些因素成最佳配置,在早期研究阶段,应兼顾各种性质,使药效强度和选择性、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达到最佳的匹配,为此,要求表征药代的空间与药效学的选择性空间有结构交盖。

关键字:药物分子;结构;性质;生物利用度引言药物研究的临床阶段经常发现某些药物分子不能在靶部位引起期望的疗效,这就是因为,这个分子不能顺利地到达体内的活性位点,它的结构仍然需要优化。

药物的吸收、分布、与受体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和代谢等药动学过程,是今后药物设计发展的又一趋势。

因此,改善药物的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药动学性质也是新药设计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著名药物化学家在共同探讨21世纪的药物化学时,一致认为新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蛋白结构功能的关系、药效基团的研究、生物利用度控制是药物化学的前沿课题.药物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Bjorkroth 等用CoMFA(comparativemoleculal field analysis)作为三维QSAR方法,在一些clodronate 酯中把3种不同的生物活性数据与理化参数做了相关性分析。

Karlen等研究了药物在人体小肠内渗透性的实验和理论得到的参数之问的关系。

他们测定了同一系列的22种化合物在小肠内的吸收速率,并以此数据用多变量模型建立了一个吸收速率与药物理化参数相关联的定量构动关系方程,此方程能预测药物在人小肠内的被动吸收。

Yang等用动电色谱研究表面活性剂混合微细胞的定量构动关系来估计亲水性和生物利用度。

Yoshida Fumitaka等研究了232种不同系列的药物,将其由文献查得的生物利用度的数值按大小分为4类,然后把232个样本分到4类中。

再做“leave one out”预测时,分类正确率为67%。

但是Bjorkroth等和Karlen等的工作只是对同一系列化合物或者某一吸收机制下进行定量构动关系研究,YoshidaFumitakad等的工作中样本的范围比以往文献中运用的样本范围要大,不再局限于同一系列化合物,但他们只能对其进行分类,而不能定量的进行预测。

1 .药物作用是由分子的性质所决定的成功的药物应兼有四种属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化学和代谢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这些属性是由药物化学结构所决定,寓于分子的结构之中。

药物分子可视作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集合,这种分析有利于人们把握药物的结构与功效之间的关系,从分子结构的层面上,深化对药物作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药物分子的宏观与微观的概念,帮助我们分辨出哪些是呈现药效所必需的因素,哪些是决定并调整药物的物理化学和药代性质的因素,指导新药的分子设计。

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是人为分开的两个概念,其实统一在分子的整体结构之中,两者不可分割。

因为分子的宏观性质,包含了微观结构中原子和基团的贡献;在改变分子的结构以调整宏观性质时,往往影响微观结构的空间相对位置。

分子设计的技巧在于整合这两个因素成最佳配置。

例如降低胆固醇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1 ) 和阿托伐他汀( atorvastatin, 2 )(图1)对微观结构的要求是1S , 3R 2二羟基戊酸片段,是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药效团,其余部分是与酶的疏水腔结合的基团。

疏水部分虽然也构成了药效团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分子的骨架,调节分子的宏观物理化学性质,因此有不同的药代行为,同样影响了药物的效力。

图1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结构式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体现在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脂溶性和极性表面积等因素2. 1 .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先导物的质量和化合物成药性的重要参数药物的分子尺寸可由多种参数表征,最简捷的是相对分子质量。

先导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成药性有很大影响。

将很大的分子作为苗头分子或先导物,在以天然活性物质为起点时是经常遇到的情况,这是不得已的事情,例如紫杉醇等。

但用随机方法筛选化合物库时,就不宜首选相对分子质量过大的化合物,因为即使有活性,会在多方面影响新药的开发。

虽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由于功能基团多而增加了与受体结合的机会和强度,但也带来许多不利条件。

首先,相对分子质量大不利于药物的过膜和吸收。

研究表明,当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磷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时,穿越细胞膜的磷脂双脂质层在能量上是不利的,以致降低了吸收性和过膜性[ 1 ] ,药物以被动扩散方式穿越细胞膜,有个分子量阈值,该阈值是为了穿过膜上的小孔,小孔是双脂质层的脂肪侧链暂时纽结而形成的。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阈值时,因超过孔径而难以过膜[ 2 ] 。

此外,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容易被代谢的基团和毒性基团,不适宜作先导物。

相对分子质量是选取先导物和临床候选药物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新药研制的成功率和降低耗费有重要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天然活性化合物作先导物,多数情况下结构的变化不大。

如果用化学剖裂手段简化结构,则需要在分析构效关系的基础上,提取并确定药效团。

对于由合成的化合物发现的苗头分子,当演变成先导物时,以及先导物在优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加入基团或结构片段,旨在增加与靶标的结合机会,而较少去除基团或片段,以免丢失参与结合的原子或基团。

以致在优化过程中,增加了相对分子质量[ 3 ] 。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先导物与靶标结合的概率高, 往往呈现出的活性高于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化合物, 以致有时给出错误的导向。

这样, 由于确定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先导物, 在优化过程中, 吸收性、过膜性和代谢稳定性等会呈现不利情况, 难以判断研发的方向。

2. 2 .水溶解性对体外筛选和体内活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药物研发中,化合物的水溶解性是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因为会影响体外筛选和体内的活性评价。

活性筛选需要化合物有溶解性,否则不易测定,或难以重复,结果不可靠。

难溶物质可能是与分子有较强的亲脂性和疏水性相关,容易发生聚集作用,形成聚集体( aggregate) 。

这些聚集体可与靶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出现假阳性结果。

然而,这种聚集体有时又是某些药物穿越细胞膜的机制,这也解释了一些亲脂性很强的药物有时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水溶解性也是口服吸收的前提,是药物穿透细胞膜的必要条件。

口服药物经胃肠道黏膜吸收,需要呈高度分散的状态,水溶解性的重要意义在于使药物成分子分散状态。

溶解度数据也用于估计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临床前试验的参数和初期临床试验的前景。

为了提高化合物的水溶解性,在分子骨架上不影响药效团结合的边链处引入溶解性基团,有望改善药代而增加药效。

例如吉非替尼( gefitinib, 3) [ 11 ]和拉帕替尼( lapatinib, 4) [4 ] (图2)都是在喹唑啉环的6位引入亲水性基团,不影响与激酶活性中心的结合,且增加了水溶性。

图2吉非替尼和拉帕替尼的结构式2. 3 .脂溶性对药物的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都有贡献脂溶性在药物中的作用涉及多个方面,在生物药剂学上影响药物分子在剂型中的溶出和分散度以及制剂的稳定性等;在药代动力学上,整体分子的亲脂性可影响过膜性,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组织中的分布,穿越血脑屏障能力和代谢稳定性等;在药效学上,亲脂性基团或片段参与同受体的亲脂性腔穴或裂隙的疏水相互作用,促进药物与靶标的结合。

2. 4 .理想的药物使亲脂性和亲水性处于最适状态由于生物膜的脂质性质,要求药物分子有一定的亲脂性,以保障穿越细胞膜;但又应有足够的亲水性以确保药物分子在水相中的分配。

所以,理想的药物应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的良好匹配。

化合物可有亲水性、亲脂性、离解性和既不溶水也无脂溶性。

药物穿越细胞膜应兼有亲水和亲脂的双重性质。

2. 5 .极性表面积极性表面积(polar surface area,PSA)系指分子中极性原子表面之总和, 极性原子是指氧、氮和与之相连的氢原子。

极性表面积可通过计算极性原子的范德华表面积得到, 虽是个表征分子微观性质的参数, 但由于它是极性原子性质的总和, 并不显示原子的特异性和分布, 而且该参数通常与药物的吸收和过膜(小肠和血脑屏障等)过程相关联, 所以将这一念作为分子的宏观性质处理。

药物分子的PSA 是定量表征化合物极性的一种参数, 表面积越大, 极性越大。

根据统计学分析1590个II期以上临床研究的口服非CNS药物,PSA最高阈值为112 nm2, 其中, 015~018 nm2出现的最多。

超过112 nm2 的药物难以吸收。

Kelder等分析776个口服CNS药物,最高阈值为016~017nm2 , 出现最多的是011~015 nm2 , 说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要求有更低的PSA值, 而且随着PSA的增加, 肠中吸收和向中枢的透入量降低。

极性表面积可以计算得到, 因而具有预测性。

分子的构象对极性表面积有影响, 因为不同的构象暴露在外的极性原子面积不同。

为了简化计算, 诺华公司研发了基于片段贡献的计算极性表面积的方法,称作拓扑极性表面积(TPSA) ,是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34810个类药化合物的三维PSA值(3D-PSA) ,确定了43 个极性片段对PSA 的贡献[5 ], 这对于用PSA作虚拟筛选是有意义的。

3 .研究展望溶解性、透膜性、一相代谢及活性外排等均是影响药物口服后胃肠道吸收的关键因素。

在药物发现和发展阶段,口服药物的这些生物药剂学性质需要进行仔细全面的考察;即使对于已知新药,研制新的高生物利用度制剂也可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

药学工作者可根据临床所需,选择恰当的制剂方案,有效提高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我国对药用的生物利用度的重视度有所提高,但研究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比较大,尤其是有关溶解度、溶出度、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有关药物分子的属性与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期待着通过对药物分子的性质的研究,找出性质更加稳定和生物利用度更高的药物分子,无疑对开发新型药物,提高药物质量,改善临床疗效等方面起到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 Pidgeon C, Ong S, L iu H, et al. IAM chromatography: an in vitro screen for predicting drug membrane permeability [ J ]. J Med Chem, 1995, 38: 590 - 594.[ 2 ] Marrink SJ , J¾hnig F, Berendsen HJ, et al. Proton transport across transient single2file water pores in alip id membrane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 J ]. Biophys J , 1996, 71: 632 - 647.[ 3 ] Op rea T, Davis AM, Teaque SJ , et al. 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leads and drugs? [ J ]. J Chem Inf Comput Sci, 2001, 41: 1308 - 1315.[ 4 ] L ip inski C. Drug2like p roperties and the causes of poor solubility and poor permeability [ J ]. J PharmacolToxicol Methods, 2000, 44: 235 - 249.[ 5 ] WenlockMC, Austin RP, Barton P, et al. A comparison of physiochemical p roperty p rofiles of development and marketed oral drugs [ J ]. JMed Chem, 2003, 46: 1250 - 1256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