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4-答案

合集下载

习题4、5章答案

习题4、5章答案

习题4、5章答案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名词解释1、性染⾊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个或⼀对染⾊体。

2、染⾊体组:⼆倍体⽣物的配⼦中所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组染⾊体。

⽤x 表⽰。

3、常染⾊体组:⼆倍体⽣物的配⼦中所含的常染⾊体。

⽤A表⽰。

4、性染⾊体异数:雌体和雄体中,性染⾊体数⽬不同或形态有差异的现象。

5、从性遗传(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6、限性遗传:只在某⼀性别中表现的性状的遗传,这类性状多由常染⾊体基因决定,基因在雌雄个体中均有。

7、Y连锁遗传(限雄遗传)Y染⾊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8、伴Z遗传:位于Z染⾊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

9、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指位于性染⾊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遗传的现象。

⼀般特指X或Z染⾊体上基因的遗传。

10、性反转:个体从原来的性别转变为另⼀种性别。

11、性指数:性染⾊体X和常染⾊体组数A的⽐。

⼆、填空1、指出下列⽣物的性别决定类型:蚕、鸡属于(ZW)型,鸭⼦属于(ZO)型,蝗⾍、蟋蟀、蟑螂属于(XO)型,银杏属于(ZW)型,乌龟属于(XY)型,猫属于(XY)型。

2、蜜蜂的性别由(染⾊体倍性)决定的,雌蜂是由(⼆倍体)发育的,雄峰有(单倍体)发育的。

职蜂和蜂皇的差异是由(环境或营养)造成的。

三、判断题(×)1、⼈和青蛙都是XY型性染⾊体决定类型,其后代的性⽐始终是1:1。

(×)2、果蝇和⼈⼀样,都是XY型性染⾊体决定类型,凡是性染⾊体是XY的合⼦就发育成雄性个体。

(×)3、⾃由马丁⽜是性反转的、象雄⽜的不育雌⽜。

(√)4、黄⽠早期多施氮肥,缩短光照时间,可使黄⽠雌花增多。

(√)5、后螠性别的表型完全由环境决定,与受精时的遗传成分⽆关。

四、回答下列各题1、雄蜜蜂体细胞中染⾊体数是单倍性的,为什么能形成有功能的精⼦?1个性母细胞能形成多少有功能的精⼦?答:雄蜜蜂染⾊体数是单倍性的,能形成有功能的精⼦是因为在减数分裂时形成单极纺锤丝,使染⾊体向同⼀极移动。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4-7章_修改后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4-7章_修改后

【4-4】管路阀门关闭时,压力表读数为49.8kPa ,阀门打开后,读数降为9.8kPa 。

设从管路进口至装表处的水头损失为流速水头的2倍,求管路中的平均流速。

【解】当管路阀门关闭时,由压力表度数可确定管路轴线到自由液面的高度H 49.810 5.082m1109.8p H g ρ⨯===⨯⨯当管路打开时,列1-1和2-2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则000222p v v H g g gρ++=+++35.0821 4.082m 2v pH ggρ=-=-= 5.164m/s v【沿变截面管路排出的质量流量Qm=14kg/s ,若d1=100mm ,d2=75mm ,d3=50mm ,不计损失,求所需的水头H ,以及第二段管段中央M 点的压力,并绘制测压管水头线。

【解】列1-1和3-3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则00002v H g ++=++4143.171m/s11000 3.140.0754ρπ⨯===⨯⨯Q v d 4147.134m/s 11000 3.140.054ρπ⨯===⨯⨯Q v d 得 7.134 2.6m229.8===⨯v H g列M 点所在断面2-2和3-3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则7.134 3.171100020.42kPa22ρ--==⨯=v v p 【4-9】由断面为0.2m2和0.1m2的两根管子组成的水平输水管系从水箱流入大气中:(1)若不计损失,①求断面流速v1及v2;②绘总水头线及测压管水头线;③求进口A 点的压力。

(2)计入损失:第一段的水头损失为流速水头的4倍,第二段为3倍,①求断面流速v1及v2;②绘制总水头线及测压管水头线;③根据所绘制水头线求各管段中间点的压力。

【解】(1)列自由液面和管子出口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则00002vH g ++=++29.848.854m/s⨯⨯v又由 Av A v =1 4.427m/s =v 列A 点所在断面和管子出口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则00022p v v gg gρ++=++8.854 4.427100029.398kPa 22ρ--==⨯=v v p (2)列自由液面和管子出口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则43222v v v H g g g =++由 1122Av A v =得3.96m/s v =、1 1.98m/s v = 细管段中点的压力为:13 3.96(3)100011.76kPa 2222ρ⨯⨯=⨯⨯=v 粗管段中点的压力为:1.98(2)(2 3.96)100033.32kPa 22ρ+=⨯+⨯=v v 【4-10】用73.5×103W 的水泵抽水,泵的效率为90%,管径为0.3m ,全管路的水头损失为1m ,吸水管水头损失为0.2m ,试求抽水量、管内流速及泵前真空表的读数。

储能技术习题答案4

储能技术习题答案4

第4章习题答案4-1铅酸电池的原理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反应方程式。

解:传统铅酸电池的电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采用硫酸溶液。

在充电状态下,铅酸电池的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放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放电时,正极的一氧化铅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负极的铅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充电时,正极的硫酸铅转化为二氧化铅,负极的硫酸铅转化为铅。

铅酸电池反应如下。

正极:PbO2+3H'+HSO;+2e^PbSO4+2H2O负极:Pb+HSO;<=>PbSθ4+H,+2b总反应:Pbθ2÷Pb+2H2SO4<=>2PbSθ4+2H2O4-2请简述铅酸电池的工作方式。

解:铅酸电池主要有充电放电制和定期浮充制两种充电方式。

充电放电制是指铅酸电池组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分别进行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先用整流装置给铅酸电池组充满电后,再由铅酸电池的负载供电(放电),然后再充电、再放电的一种循环工作方式。

充电放电制主要用于移动型铅酸电池组。

例如,汽车摩托车启动用铅酸电池组、铅酸电池车辆用铅酸电池组等,当有两组相同型号的固定型铅酸电池组,一组工作, 而另一组备用时,一般也采用这种工作方式。

定期浮充制就是整流设备与铅酸电池组并联并定期轮流向负载供电的一种工作方式。

也就是说,由整流设备和铅酸电池组所构成的直流电源,部分时间由铅酸电池向负载供电;其他时间由整流设备浮充铅酸电池组供电,即整流设备在直接向负载供电的同时,还要向铅酸电池充电(浮充),以补充铅酸电池放电时所消耗的能量以及因局部放电所引起的容量损失。

4-3简述铅酸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解:铅酸蓄电池充电曲线如下图所示,其内部反应如下:图4-17习题4-3示意图(1)在电池充入电量至70%~80%之前,利用整流器的限流特性维持充电电流不变,此 过程电池端电压几乎呈直线上升;(2)当电流的端电压上升至稳压点附近时,由于充电历程已到中后期,此时正极板上 PbSO4数量已不多,使交换电流密度随反应面积的变小而增大,所以电化学极化作用己经变 小,而电池内阻也明显减少。

习题-4-参考答案'

习题-4-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习题习题四 (共聚合,开环聚合部分)1. 写出两种不同形式的二元聚合微分方程,简述其应用条件。

答: 浓度表示的二元共聚微分方程式:])[][]([])[][]([][][1222211121M M r M M M r M M d M d ++= 摩尔分数表示式:222212112121112f r f f f r f f f r F +++= 应用条件:稳态,等活性,分子量大(引发和终止对共聚物的组成影响不大),低转化率(一般小于10%)2. 为什么不研究r 1>1, r 2>1的二元共聚体系?答:根据r 的定义,r>1不利于共聚;r 1>1,r 2>1的体系进行共聚合,一般情况下得到的大多数为两种单体的均聚物的混合物,也可能是含有少量嵌段聚合物(视二者的投料比和均聚合的速度而定)3. 等摩尔M 1, M 2共聚合,若r 1<1, r 2>1,分析聚合后期产物组成情况。

答:r 1<1, r 2>1时,F 1<f 1,单体M 2比单体M 1更易于进入大分子链,M 2消耗很快。

若二者等摩尔混合,聚合前期会形成M 2单体含量多的共聚物,而反应后期M 2已经消耗完,剩余单体M 1发生均聚得到均聚物。

4. 下列单体:St, MMA, V Ac (醋酸乙烯酯), VCl (氯乙烯),B (丁二烯)间,选出自由基共聚合(二元共聚)好的单体组,简要说明理由。

答:按共轭单体/共轭单体,非共轭单体/非共轭单体配对易于形成共聚合的原则来考虑,下列单体对易于共聚合:St/MMA, St/B, MMA/B, V Ac/VC 。

5. F 1-f 1图是如何做出来的?何谓恒比共聚点,此时共聚合的特点是什么? 答:根据二元共聚摩尔微分方程,已知r 1和r 2,将不同的f 1值代入方程则可以得到系列F 1值,画出F 1~ f 1图。

r 1和r 2均小于1时,F 1~ f 1图与对角线有交点,此点为恒比共聚点;此时F 1= f 1计算方法为:()212121r r r f C ---= 在恒比共聚点进行投料聚合,可以得到含量明确的共聚物。

几何量公差和测量技术(第三版)张玉 刘平 主编 东北大学出版社 课后作业答案(第4、5、8章)

几何量公差和测量技术(第三版)张玉 刘平 主编  东北大学出版社  课后作业答案(第4、5、8章)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习题四4-1 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才是谐振动?分别分析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 (1)拍皮球时球的运动;(2)如题4-1图所示,一小球在一个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内滚动(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短).题4-1图解:要使一个系统作谐振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 ,描述系统的各种参量,如质量、转动惯量、摆长……等等在运动中保持为常量;二,系统是在 自己的稳定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三,在运动中系统只受到内部的线性回复力的作用. 或者说,若一个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能用0d d 222=+ξωξt描述时,其所作的运动就是谐振动.(1)拍皮球时球的运动不是谐振动.第一,球的运动轨道中并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第二,球在运动中所受的三个力:重力,地面给予的弹力,击球者给予的拍击力,都不是线 性回复力.(2)小球在题4-1图所示的情况中所作的小弧度的运动,是谐振动.显然,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各种参量均为常量;该系统(指小球凹槽、地球系统)的稳定平衡位置即凹槽最低点,即系统势能最小值位置点O ;而小球在运动中的回复力为θsin mg -,如题4-1图(b)所示.题 中所述,S ∆<<R ,故R S∆=θ→0,所以回复力为θmg -.式中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始终与角位移的方向相反.即小球在O 点附近的往复运动中所受回复力为线性的.若以小球为对象,则小球在以O '为圆心的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在凹槽切线方向上有θθmg t mR -=22d d令R g=2ω,则有0d d 222=+ωθt4-2 劲度系数为1k 和2k 的两根弹簧,与质量为m 的小球按题4-2图所示的两种方式连 接,试证明它们的振动均为谐振动,并分别求出它们的振动周期.题4-2图解:(1)图(a)中为串联弹簧,对于轻弹簧在任一时刻应有21F F F ==,设串联弹簧的等效倔强系数为串K 等效位移为x ,则有111x k F x k F -=-=串222x k F -=又有 21x x x +=2211k F k F k Fx +==串所以串联弹簧的等效倔强系数为2121k k k k k +=串即小球与串联弹簧构成了一个等效倔强系数为)/(2121k k k k k +=的弹簧振子系统,故小球作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2121)(222k k k k m k mT +===ππωπ串(2)图(b)中可等效为并联弹簧,同上理,应有21F F F ==,即21x x x ==,设并联弹簧的倔强系数为并k ,则有2211x k x k x k +=并故 21kk k +=并同上理,其振动周期为212k k m T +='π4-3 如题4-3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 ,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滑轮的转动惯量为I ,半径为R .先把物体托住,使弹簧维持原长,然 后由静止释放,试证明物体作简谐振动,并求振动周期.题4-3图解:分别以物体m 和滑轮为对象,其受力如题4-3图(b)所示,以重物在斜面上静平衡时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x 轴正向,则当重物偏离原点的坐标为x 时,有221d d sin t xm T m g =-θ①βI R T R T =-21②βR t x=22d d )(02x x k T +=③ 式中k mg x /sin 0θ=,为静平衡时弹簧之伸长量,联立以上三式,有kxRt xR I mR -=+22d d )(令I mR kR +=222ω 则有0d d 222=+x t x ω故知该系统是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2(22222K R I m kR I mR T +=+==ππωπ4-4 质量为kg 10103-⨯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SI ()328cos(1.0ππ+=x 的规律作谐振动,求:(1)振动的周期、振幅和初位相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2)最大的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在哪些位置上动能与势能相等? (3)s 52=t 与s 11=t 两个时刻的位相差;解:(1)设谐振动的标准方程为)cos(0φω+=t A x ,则知:3/2,s 412,8,m 1.00πφωππω===∴==T A又πω8.0==A v m 1s m -⋅51.2=1s m -⋅2.632==A a m ω2s m -⋅(2)N63.0==m m a FJ 1016.32122-⨯==m mv EJ1058.1212-⨯===E E E k p 当pk E E =时,有pE E 2=,即 )21(212122kA kx ⋅=∴ m 20222±=±=A x(3) ππωφ32)15(8)(12=-=-=∆t t4-5 一个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0=t 时质点的状态分别是:(1)Ax -=0;(2)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3)过2Ax =处向负向运动; (4)过2A x -=处向正向运动. 试求出相应的初位相,并写出振动方程.解:因为 ⎩⎨⎧-==0000sin cos φωφA v A x将以上初值条件代入上式,使两式同时成立之值即为该条件下的初位相.故有)2cos(1πππφ+==t T A x )232cos(232πππφ+==t T A x )32cos(33πππφ+==t T A x )452cos(454πππφ+==t T A x 4-6 一质量为kg 10103-⨯的物体作谐振动,振幅为cm 24,周期为s 0.4,当0=t 时位移为cm 24+.求:(1)s 5.0=t 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此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2)由起始位置运动到cm 12=x 处所需的最短时间; (3)在cm 12=x 处物体的总能量. 解:由题已知s 0.4,m 10242=⨯=-T A ∴1s rad 5.02-⋅==ππωT又,0=t 时,0,00=∴+=φA x故振动方程为m )5.0cos(10242t x π-⨯= (1)将s 5.0=t 代入得0.17m m )5.0cos(102425.0=⨯=-t x πN102.417.0)2(10103232--⨯-=⨯⨯⨯-=-=-=πωxm ma F方向指向坐标原点,即沿x 轴负向.(2)由题知,0=t 时,00=φ,t t =时3,0,20πφ=<+=t v A x 故且 ∴s322/3==∆=ππωφt (3)由于谐振动中能量守恒,故在任一位置处或任一时刻的系统的总能量均为J 101.7)24.0()2(10102121214223222--⨯=⨯⨯⨯===πωA m kA E4-7 有一轻弹簧,下面悬挂质量为g 0.1的物体时,伸长为cm 9.4.用这个弹簧和一个质量为g 0.8的小球构成弹簧振子,将小球由平衡位置向下拉开cm 0.1后 ,给予向上的初速度10s cm 0.5-⋅=v ,求振动周期和振动表达式.解:由题知 12311m N 2.0109.48.9100.1---⋅=⨯⨯⨯==x g m k而0=t 时,-12020s m 100.5m,100.1⋅⨯=⨯-=--v x ( 设向上为正)又s 26.12,51082.03===⨯==-ωπωT m k 即m 102)5100.5()100.1()(22222220---⨯=⨯+⨯=+=∴ωv x A45,15100.1100.5tan 022000πφωφ==⨯⨯⨯=-=--即x v∴ m)455cos(1022π+⨯=-t x4-8 图为两个谐振动的t x -曲线,试分别写出其谐振动方程.题4-8图解:由题4-8图(a),∵0=t 时,s2,cm 10,,23,0,0000===∴>=T A v x 又πφ即 1s rad 2-⋅==ππωT故 m)23cos(1.0ππ+=t x a由题4-8图(b)∵0=t 时,35,0,2000πφ=∴>=v A x 01=t 时,22,0,0111ππφ+=∴<=v x又 ππωφ253511=+⨯=∴πω65=故 mt x b )3565cos(1.0ππ+=4-9 一轻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其下端悬有一质量为M 的盘子.现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盘底h 高度处自由下落到盘中并和盘子粘在一起,于是盘子开始振动. (1)此时的振动周期与空盘子作振动时的周期有何不同? (2)此时的振动振幅多大?(3)取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以向下为正,并以弹簧开始振动时作为计时起点,求初位相并写出物体与盘子的振动方程.解:(1)空盘的振动周期为k M π2,落下重物后振动周期为k mM +π2,即增大. (2)按(3)所设坐标原点及计时起点,0=t 时,则k mg x -=0.碰撞时,以M m ,为一系统动量守恒,即0)(2v M m gh m +=则有M m ghm v +=20 于是gM m khk mg M m gh m k mg v x A )(21))(2()()(22222++=++=+=ω(3)g m M kh x v )(2tan 000+=-=ωφ(第三象限),所以振动方程为 ⎥⎦⎤⎢⎣⎡+++++=g m M kh t M m k g M m kh k m g x )(2arctan cos )(214-10 有一单摆,摆长m 0.1=l ,摆球质量kg 10103-⨯=m ,当摆球处在平衡位置时,若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冲量14s m kg 100.1--⋅⋅⨯=∆t F ,取打击时刻为计时起点)0(=t ,求振动的初位相和角振幅,并写出小球的振动方程.解:由动量定理,有0-=∆⋅mv t F∴1-34s m 01.0100.1100.1⋅=⨯⨯=∆⋅=--m t F v按题设计时起点,并设向右为x 轴正向,则知0=t 时,100s m 01.0,0-⋅==v x >0∴ 2/30πφ= 又1s rad 13.30.18.9-⋅===l g ω∴m 102.313.301.0)(302020-⨯===+=ωωv v x A故其角振幅rad 102.33-⨯==Θl A小球的振动方程为rad)2313.3cos(102.33πθ+⨯=-t4-11 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成振动的振幅为m 20.0,位相与第一振动的位相差为6π,已知第一振动的振幅为m 173.0,求第二个振动的振幅以及第一、第二两振动的位相差.题4-11图解:由题意可做出旋转矢量图如下. 由图知01.02/32.0173.02)2.0()173.0(30cos 222122122=⨯⨯⨯-+=︒-+=A A A A A∴ m 1.02=A设角θ为O AA1,则 θcos 22122212A A A A A -+=即1.0173.02)02.0()1.0()173.0(2cos 2222122221=⨯⨯-+=-+=A A A A A θ即2πθ=,这说明,1A 与2A 间夹角为2π,即二振动的位相差为2π.4-12 试用最简单的方法求出下列两组谐振动合成后所得合振动的振幅:(1) ⎪⎩⎪⎨⎧+=+=cm )373cos(5cm )33cos(521ππt x t x (2)⎪⎩⎪⎨⎧+=+=cm)343cos(5cm )33cos(521ππt x t x解: (1)∵ ,233712πππφφφ=-=-=∆∴合振幅 cm 1021=+=A A A(2)∵ ,334πππφ=-=∆∴合振幅 0=A4-13 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m)652cos(3.0m )62cos(4.021ππt x t x试分别用旋转矢量法和振动合成法求合振动的振动幅和初相,并写出谐振方程。

习题4-5单元答案

习题4-5单元答案

练习题4答案一、填空题1. 数码管共阴接法下,要显示字形“5”,则___a___、c、d、f、g段亮,__b____、e段灭。

2. 键盘工作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查询扫描方式,定时扫描方式和中断扫描方式。

二、选择题1. 按键的机械抖动时间参数通常是( C )。

A. 0B. 5~10μsC. 5~10msD. 1s以上2. N 位 LED 显示器采用动态显示方式时,需要提供的 I/O 线总数是( A )。

A. 8+NB. 8 × NC. N3. 在LED显示中,为了输出位控和段控信号,应使用指令( B )。

A. MOVB. MOVCC. MOVXD. XCH4. 在设计64个按键的键盘电路,为给扫描工作的键盘提供接口电路,在接口电路中只需要( B )。

A.一个输入口B.一个输出口和一个输入口C.一个输出口D.一个输出口和两个输入口三、问答题试说明非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

如何去键抖动? 如何判断是否释放?答:(1)非编码键盘是靠软件识别的键盘。

根据系统中按键数目的多少来选择不同的键盘结构。

键数少时,可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当键数多时可采用行列式按键结构。

无论采用什么结构,都是通过单片机对它控制,因此可有三种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扫描方式、定时扫描方式及中断扫描方式。

以行列式非编码键盘,采用程序控制扫描方式为例,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判断键盘上有无键按下,若有键按下则去键的机械抖动影响,然后逐列(行)扫描,判别闭合键的键号,再判别键是否释放,如果键释放则按键号处理相应程序。

(2)当判断有键按下时,执行5ms~10ms的延时程序后再判断键盘的状态。

如果仍为键按下状态,则认为确实有一个键按下;否则按照键抖动处理。

(3)判断键是否释放时,先判断键是否仍为闭合状态,如果为是,则执行5ms~10ms延时程序后再判断键直到键释放,以便达到对键的一次闭合仅作一次处理。

四、编程题1.利用实验板设计一个8位显示,要求8个数码管从右到左循环显示3---A,画出硬件电路,编程实现并演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1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车床主轴顶尖随工件回转是因为车床加工精度比磨床要求低,随工件回转可减小摩擦力;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是因为磨床加工精度要求高,顶尖不转可消除主轴回转产生的误差。

4-2 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答: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F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F作用下,主轴总是以支承轴颈某一部位与轴承内表面接触,轴承内表面圆度误差将反映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承内表面若为椭圆则镗削的工件表面就会产生椭圆误差。

4-3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答:导轨在水平面方向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故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4-4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m,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m,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m、长度为150mm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解:根据p152关于机床导轨误差的分析,可知在机床导轨水平面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

水平面内:0.0151500.002251000R y∆=∆=⨯=mm;垂直面内:227()0.025150/60 2.341021000zRR-∆⎛⎫∆==⨯=⨯⎪⎝⎭mm,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所以,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0.00225R∆=mm。

4-5 在车床上精车一批直径为φ60mm 、长为1200mm 的长轴外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学院课程作业(11 级生物工程专业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习题四酶与辅酶一、填空题1.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核酸。

2.泛酸(维生素)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该辅酶的生化功能是酰基载体;TPP的中文名称是硫胺素焦磷酸,它在生化反应中的主要功能是参与丙酮酸或 -酮酸的脱羧和醛基转移;THF(或FH4)的中文名称是四氢叶酸,它在生化反应中的主要功能是一碳基团的载体。

3.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前者决定酶的专一性,后者决定酶的催化反应;变构酶除了上述部位外,还有与变构剂结合的调节部位。

4.酶对底物和反应类型的严格选择性称为酶的专一性,一般可分为结构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

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 、激活剂和抑制剂。

6.提高酶催化效率的六大主要因素是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邻近和定向效应、诱导契合和底物形变、电荷极化和多元催化、和活性部位的疏水微环境。

7.共价催化又可分为亲核催化和亲电催化。

8.酶根据其分子结构特点可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和多功能酶四类。

9.按照化学组成的不同,酶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

10.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酶催化的反应类型,将酶分成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

11.单纯酶的活性仅仅决定于它的蛋白质结构,结合酶的活性除了需要蛋白质以外,还需要非蛋白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前者称为酶蛋白,后者称为辅助因子。

12.测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pH 、温度和[S]>>[E] 条件下测定其体系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

13.测定酶活力,实际上就是测定酶促反应进行的速度,酶促反应速度越快,酶活力越大。

14.酶活力单位是衡量酶活力大小的单位。

为了统一酶活力的计算标准,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协会酶学委员会对酶活力单位作了下列规定:在指定的反应条件下,1分钟内,将1微摩尔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定为一个国际单位(IU)。

15.某酶在标准条件下,催化反应4分钟,可使0.46 mmol的底物转变为产物,该酶的活力为115 国际单位(IU)。

16.某酶催化底物S1反应的K m=4×10-4摩尔/升,若[S1]=1×10-3摩尔/升,则v/ V m=5/7 ;若同一条件下,该酶催化底物S2反应的K m=4×10-2摩尔/升,则该酶的这两种底物中最适底物是S1。

17.右图为某酶的动力学双倒数曲线,该酶的米氏常数等于1/3mM ,最大反应速度等于0.5 mM/min 。

18.酶活性的调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第一种是,已存在于细胞的酶,可以通过酶分子构象的改变或共价修饰等方式来改变其活性,第二种是,通过改变酶的合成和降解的速度,来改变酶浓度,从而改变酶活性。

19.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类似物,能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酶活性。

20.常见的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它们杀灭昆虫的机理就在于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昆虫乙酰胆碱的积累,引起昆虫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中毒致死。

按抑制剂的作用类型分,其属于不可逆抑制。

二、单项选择题1. 作为典型催化剂的酶具有下列什么能量效应( B )A. 增高活化能B. 降低活化能C. 增高产物的能量水平D. 增高产物的能量水平2.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属于(A )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不可逆抑制3. K m值与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 A )A. K 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B. K 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C. K m值的大小与亲和力无关D. K m值越小,亲和力越小4. NADPH分子中含有哪种维生素( D )A. 磷酸吡哆醛B. 核黄素C. 叶酸D. 尼克酰胺5. 乳酸脱氢酶有几种同工酶( D )A. 2B. 3C. 4D. 56. 有关同工酶的概念正确的是( A )A.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不同,电泳行为不同B. 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C. 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相同,电泳行为相同D. 催化相似的化学反应7. 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B )A. K m减小,V m增大B. K m不变,V m减小C. K m增大,V m减小D. K m增大,V m不变8.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D )A. K m增大,V m减小B. K m不变,V m增大C. K m减小,V m减小D. K m增大,V m不变9. 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C )A. K m增大,V m减小B. K m不变,V m增大C. K m减小,V m减小D. K m增大,V m不变10. 右图是几种抑制作用的双倒数作图,其中直线X代表无抑制剂时的作图,那么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作图是( A )A. AB. BC. CD. D11.有关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D )A.结构与底物相似B.与酶非共价结合C.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D.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12. 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D )A.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B.改变表观Km值C.能通过增大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13. 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维生素是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之一B. 其化学本质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C. 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唯一原因是摄入量不足D. 维生素可氧化供能14.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 D )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活性中心D.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5. 有关酶的活性中心的论述,正确的是( C )A.酶的活性中心专指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的必需基团B.酶的活性中心是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基团组成的C.没有或不能形成活性中心的蛋白质不是酶D.酶的活性中心在与底物结合时不应发生构象改变16.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D )A.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B.低温可使大多数酶发生变性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D.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与反应条件有关17. 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A. pH影响酶、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度,响底物与酶的结合,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B.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C.最适pH不是酶的特性常数D. pH过高或过低可使酶发生变性18. 关于酶原与酶原激活,正确的是(D )A.体内所有的酶在初合成时均以酶原的形式存在B.酶原的激活没有什么意义C.酶原的激活过程也就是酶被完全水解的过程D.酶原激活过程的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19. 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类的依据是(D )A.酶的物理性质B.酶的结构C.酶的来源D.酶促反应的性质20. 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B )A.巯基B.羟基C.羧基D.咪唑基21.烷化剂如碘乙酸使酶以属于哪种抑制作用( C )A. 竞争性B. 非竞争性C. 不可逆D. 可逆22. 下列不属于酶催化高效率的因素为(A )A.对环境变化敏感B.共价催化C.靠近及定向D.微环境影响23. 下列那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B )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C.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D.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24. 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C )A.传递氢B.转移基团C.决定酶的专一性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25.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 C )A.加速代谢B.恢复酶活性C.生物自我保护的方式D.保护酶的方式26. 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作用后切下六肽,使其形成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是( B )A.诱导契合B.酶原激活C.反馈调节D.同促效应27. 酶的比活力是指( B )A.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B.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C.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D.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三、名词解释题1. 酶活力及活力单位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酶活力。

人为规定的对酶进行定描述的基本度量单位。

规定条件(最适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催化完成一定化学反应量所需的酶量。

要有以下几种:国际单位(IU);国际单位Kat;习惯单位(自定义)。

2.同工酶是指机体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3.固定化酶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固相载体上,或者将酶包埋在微胶囊或凝胶中,从而使酶成为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形式。

4. 比活力是指每mg蛋白质中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

评价酶纯度高低的一个指标。

对同一种酶来讲,比活力愈高则表示酶的纯度越高。

5. 诱导契合学说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结构原来并不与底物分子的结构互补,但活性部位有一定的柔性,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遇时可以诱导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活性部位上各个结合基团与催化基团达到对底物结构正确的空间排布与定向从而使酶与底物互补结合,产生酶–底物复合物,并使底物发生化学反应。

6.酶原激活酶原必须经过适当的切割肽链,才能转变成有催化活性的酶。

使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活性酶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

这个过程实质上是酶活性部位形成或者暴露的过程。

7.酶酶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

8. 酶活性部位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活性中心。

它包括结合中心与催化中心。

9.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它所催化的反应及其底物具有的严格的选择性。

通常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根据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可将酶的专一性分为多种类型: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

10.竞争性抑制作用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与之结合,从而减少了酶与底物的结合,因而降低酶反应速度。

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三、解答题1. 简述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答: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

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最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时的催化作用。

此外,许多底物与辅酶(如A TP、NAD+、辅酶A.、氨基酸等)也具有解离性质,pH 的改变也可影响它们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它们与酶的亲和力。

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酶催化作用最大时的环境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