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随堂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选择题
1.(2018·重庆高一期末)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集体化
[解析]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争的非常时期,只能实行非常政策,故A项正确。
2.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
A.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
C.“功劳”是指该政策巩固了苏俄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
D.列宁已经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中“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可知列宁认为在苏俄长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可行,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超限度实行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俄政权,但并未促进经济发展,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此时列宁是否已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错误。
3.(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C ) 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解析]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材料中的现象即是反映,针对这种情况,1921年苏俄推行了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经济形势,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是斯大林推广的,错误。
4.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 )
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B.建立巩固的工农政策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解析]本题从新经济政策特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特点是利用商品和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5.(2018·南京高一期末)《大国崛起》中说道:“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 D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工业化
D.斯大林模式
[解析]材料评价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
6.(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即可。
[答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粮食税)。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解析]根据材料二、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积极作用”从促进经济发展和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等方面回答。
[答案]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
作用:经济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粉碎法西斯奠定基础。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解析]“因素”根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认识”在回答时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因素: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计划经济的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忽略市场需求。
认识:重视工业化;工农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