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PPT

合集下载

《梅岭三章》ppt课件

《梅岭三章》ppt课件

小结
小结
时间
一、过去 二、现在 三、未来
内容
回首征程 勉励战友 展望未来
精神
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 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 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现实、理想、想象相结合
主旨
《梅岭三章》记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在 生死关头写下的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表 现了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 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 理想境界,表达了诗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 革命必胜的信念。
伍子胥的头悬东门典故
典故出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期,吴越 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他屡建战功。后来,吴 王夫差举兵攻齐,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 是齐,就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 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 对身边人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 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赏析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身在必死险境,回顾艰难创业 的征战历程,申明此生不见革 命胜利,死后必招集旧部英魂, 与“阎罗”血战到底。
赏析
2、这一节诗有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旌旗”“泉台“阎罗” ;“泉台”“阎罗”这样的词语,虽 是迷信中阴间的事物,但诗人是旧词新用,把作者一定要革命 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即使自己牺牲了,死后还要招集旧部的 英魂,和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虽死不渝 的革命精神。
生字词
丛莽( mǎng ) 阎罗( yán ) 应有(yīng )
旌旗 ( jīng ) 悬 ( xuán ) 当纸钱( dāng )
赏析
1.诗前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31张PPT)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31张PPT)
到 整个人间 层面, 情感越来越博大,层层递进,不断升华。
梅岭三章



8.拓展延伸: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你能联想到《梅岭三章》中 的哪两句诗?说说理由。
8.拓展延伸: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各章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完成下列填空。 1.从内容看,第一章侧重描写今日面临的危难,第二章侧重回顾
革命经历,第三章侧重 展望未来 ,具有一定的 时间 顺序。 2.从结构看,第一章首句设问,作用是 总领全篇 。第三章末句回
答第一章首句提出的问题, 首尾照应 ,结构严谨。 3.从情感境界看,由 面对个人危难 层面到 国家人民 层面,再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小贴士:
读诗方法:
1.知人知世 2.解读意象 3.品味词语
4.解读意象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一柱天南百战身, 将军本色是诗人。
——郭沫若
2.了解背景:
① 一九三六 年冬,②梅山被 围。③余伤病伏 丛莽间二十余日, ④虑不得脱,得 诗三首留衣底。 ⑤旋围解。
批注:
①交代时间。


④ ⑤交代结果:侥幸脱险。由此
可见,小序是后来补写的。
2.了解背景:
① 一九三六 年冬,②梅山被 围。③余伤病伏 丛莽间二十余日, ④虑不得脱,得 诗三首留衣底。 ⑤旋围解。

《梅岭三章》ppt课件

《梅岭三章》ppt课件
1936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 虑不得脱,得诗 三首留 衣底。旋围解。
梅岭三章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 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 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招”:体现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声势的浩大。 “斩”:把百战将军、十万部署的断头之恨 痛快有力的流露出来。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1“烽烟”是什么意思?
现 断头今日意如何? ——身在险境 首句设问 实 创业艰难百战多。 ——回顾征程 想 像 旌旗十万斩阎罗。 ——继续战斗 —— ——
借代军队
此去泉台招旧部, ——死后英魂
借代
旌旗—部队
这里指反 动派的最 高统治者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 总领全诗 2 3 借代 设问
1936年冬,梅山
1936年冬, 20 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
梅山被围。余伤病伏 余日。虑不得脱,得诗 三 首留衣底。旋围解。 丛莽间 20余日。虑不 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
底。旋围解。
读诗前的一段小序,我们 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诗前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 记的,它交代了写诗的时 间、地点及缘由。
(一)
2 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1 “烽烟”借代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 放的精神。
《史记· 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 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 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 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 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吴果被越灭。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 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 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头悬国门来自1 本课的体裁是什么?

梅岭三章ppt

梅岭三章ppt

陈毅在梅岭期间,写下了许多革命诗歌,其中《梅岭三章》是
03
最著名的一首。
梅岭三章创作过程
在被围困的绝境中,陈毅写下了《梅 岭三章》。
在诗中,陈毅回顾了自己的革命历程 ,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革命 战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分为三章,每章都是以“断头 今日意如何”开头,表达了作者面临 绝境时的悲壮心情和坚定信念。
意境营造
诗歌通过描绘梅岭的景色和革命斗争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悲壮、崇高的意境,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04
梅岭三章主题思想探讨
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忠诚
坚信革命事业能够取得胜利
陈毅在梅岭三章中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坚信革命事业能够取得胜利 ,从而鼓舞士气,激励战友们继续奋斗。
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同时,诗歌中也运用了典故、成语等传统文 化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修辞手法运用
诗歌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以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革命乐观主义
作者在第一章中表现出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坚信革命事业必将取 得胜利。
第二章内容解析
革命事业的艰辛
第二章描述了革命事业的艰辛和困难,强调 了革命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革命者的责任
作者在第二章中强调了革命者的责任和使命,认为 革命者应该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对革命事业的执着
作者在第二章中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 坚定,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始终不渝。

梅岭三章 (共45张PPT)

梅岭三章 (共45张PPT)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身在险境 创业艰难百战多。——回顾征程 此去泉台招旧部, ——死后英魂 旌旗十万斩阎罗。 ——继续战斗
视死如归的 气概,誓与反动 派血战到底的革 命精神。
现 实
断头今日意如何? (设问)
创业艰难百战多。 (目的)
崇高 目的
对 敌 人: 除恶务尽
第 一 章
此去泉台召旧部, 想 (引用) 视死 象 如归 旌旗十万斩阎罗。 (借代)
第三章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投身革命,就要 把革命当作家,将革 命进行到底,国民党 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 血腥镇压也应该到头 了。今天,我为了人 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 明天共产主义将在全 中国实现。
1 借喻 :“血雨腥风”借喻战争,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
用典:取义成仁”引用《论语》
《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 的典故
2 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 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投身革命即为家, 修辞—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血雨腥风应有涯。
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取义成仁今日事,
1.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组诗歌 主要表达什么呢?
2.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
3.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第一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今日面对断头心 里想些什么呢?回首 平生,经历过大大小 小无数次战斗。这次 到阴间也不放下武器, 再招起为革命牺牲的 同志,浩浩荡荡杀向 反动势力。

梅岭三章精品ppt课件

梅岭三章精品ppt课件

梅岭三章的文化内涵
梅岭三章的文化价值
梅岭三章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和历史意义。
梅岭三章的文化精神
梅岭三章体现了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胜利的坚 定信念,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文化瑰宝。
02 梅岭三章景点介 绍
梅岭三章的景点分布
梅岭三章由三章组成,分别是梅 岭一章、梅岭二章和梅岭三章, 每章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特色。
相关材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关于梅岭三章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 资料。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确保资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制作相应的PPT幻灯片,并确保内容准确、生动、形象。
梅岭三章的历史背景
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 时期都曾在梅岭一带战斗过,他对梅 岭有着特殊的感情。
梅岭三章的历史
梅岭三章的历史渊源
梅岭三章是陈毅同志在梅岭被国民党军队包围时所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 要文献之一。
梅岭三章的历史意义
梅岭三章反映了革命战士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胜利的信念和英勇不屈的精神 ,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珍贵财富。
梅岭三章的旅游发展策略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 梅岭三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合作
与相关产业和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梅岭三章 的旅游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 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梅岭三章的未来展望
打造旅游品牌
现混乱。
物品的准备
根据行程计划,准备必要的物品 ,如相机、雨具、舒适的鞋子、
防晒用品等。
旅游中的体验

《梅岭三章》ppt课件)

《梅岭三章》ppt课件)

课后作业
一、完成课后练习 二、读读作者的其他诗词,感受“元帅诗人”的魅力。
感谢聆听
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 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课堂小结
《梅岭三章》以生动的画面再现了诗人的革命斗争经历,充分表现了诗 人为革命不惜献身的坚定决心、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 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同时诗人又充满激情地鼓励革命战友继续奋斗完成自 己未竟的事业,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自己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和 对革命必胜、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写作背景
1936年冬,陈毅在江西梅山被围, 敌人以5个营的兵力日夜不停展开搜索。 因伤病缠身,他埋伏草莽丛中20余日, 有好几次,敌人的脚步近在眼前。陈 毅在布片上写下被称为“绝笔”诗的 《梅岭三章》。
读读写写
(一)生字词
旌旗( jīnɡ ) 阎罗( yán ) 烽烟( fēnɡ )
(二)多音字 捷( jié )捷报 睫( jié )睫毛
命理智向自己提出问题,集中展现了他冷静的神态、清醒的和坚 毅的斗志。 这正是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光辉形象的写照。后三 句是对首句的回答。
思考探究
三、“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了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 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写出诗人即使死后仍然关心革命, 要看到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的。表现出 诗人视死如归,为革命英勇殉难的精神。
思考探究
八、《梅岭三章》这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又 有怎样的关系?
第一首,面临牺牲的考验,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至死不渝的强烈感情;
第二首,回忆十年革命征程,抒发死不瞑目,激励战友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

初中语文精品课件: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19张PPT)

初中语文精品课件: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19张PPT)

3、赏析“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诗人告戒同志们,不要哀痛于悼念之中,化悲痛为力量, 努力的多杀敌人,把你们不断的胜利捷报化作我坟头的纸 钱。诗人借用烧纸钱纪念和哀悼死者的民间习俗,生动形 象地说出对于生者对于战友的最大期望,体现诗人革命乐 观主义和视死如归无畏精神。
第二首:勉励战友(写战友) 勉励战友,勉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
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理解三首诗 歌的主要内容。 2、品味诗歌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学习多种修 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学习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献身精神和对 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写作背景
1936年冬天,由于叛徒的出卖,陈毅同志和所率部 队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 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 袋里。不久,到处搜索一无所获的敌人便悻悻解围而去。
2、怎么理解“此头须向国门悬。”
“头悬国门”典故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 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 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 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 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此头须向国门悬”含义是:陈毅表示自己即使牺牲, 也要头悬国门,眼看国民党反动派的最后灭亡。
2、诗歌运用多种修辞。
本文主要运用了借喻、引用、借代等修辞方法。例 如:“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是设问; “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是借代。诗中 用“旌旗”借指军士,用“烽烟”借指战争。用“血雨 腥风”借喻战争,用“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 放。“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杀身以成仁”“舍生而 取义”中的内容,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梅岭三章》教学课件(13张ppt)

《梅岭三章》教学课件(13张ppt)

学习第二首诗:
1、第一句写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含义?
2、第二句运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3、三、四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3、诗句中的“飞”这个动词具有怎样的表现 力量?“烽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怎 样的表现力量
学习第三首诗:
1、第一、二句表现出什么意思?
2、三、四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3、“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 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 么样的表现力量?
思考: 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 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中心思想: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赠陈毅同志
郭沫若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凯歌准海中原定,敷扬文教外患民。
梅岭三章
陈毅
注音:
jīng
xuán
dàng
yīng yá zhòng
旌旗

当纸钱
应有涯

学习小序: 1、口译小序
2、小序对这组诗起什么作用?
小序写出诗人重伤被围,表明这 组诗是在险恶处境中的绝命诗, 写出诗的创作背景。
学习第一首诗:
1、这首诗第一句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 运用的句式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第二句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含 义? 3、三、四句运用“泉台”“阎罗”等 迷信传说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产生怎 样的艺术效果? 4、“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及表现 力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赢得光荣归党国.座镇吴凇为人民。 修篁最爱莫干好,数曲新词猿鸟亲。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梅岭三章》PPT优秀教学课件

《梅岭三章》PPT优秀教学课件
烈感情; ➢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抒发死不瞑目,激励后死同志
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 ➢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表达革命理
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 ➢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
整体感知
➢通读全诗,思考诗歌小序的作用。
➢解析:小序介绍了创作此诗的时间、地点、事件的缘起及时代 背景。小序告知我们,这三首诗是作者在梅山遇险,面临“断 头”的考验,又“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得诗”说明作 者从容、淡定,诗“留衣底”以明志,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 决心。小序有助于我们领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死亡面前的 浩然正气和高理想以及大无畏精神、乐观精神。
整体感知—第二章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解析: ➢1、“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典故,化用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表达
了诗人关心革命、死不暝目,想要亲眼看着同志们取得胜利的愿望,表 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忠贞不贰的崇高品质。 ➢2、“正”字,从时间上表现了往日斗争的漫长、艰苦,也显露出一个革 命者回顾自身战斗历程的自豪心情。 ➢3、“须”字,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气,把 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势和为革命献身的光荣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合作探究
➢ 2、这三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
➢解析: ➢(1)多种修辞手法并用。 ➢①设问。如“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巨百战多”。 ➢②借代。如诗中用“旌旗”借指军士,用“烽烟”借指战争。 ➢③借喻。用“血雨腥风”借喻战争,用“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 ➢④引用。“取义成仁今日事”引用“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中的内

《梅岭三章》PPT优秀课件

《梅岭三章》PPT优秀课件
• 借喻: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 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 词都不出现。如“惊涛拍岸,举起千堆雪” 中的“雪”比喻浪花。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 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
一九三六年四月,他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十月,由于叛徒出 卖,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上险情,马上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上 敌人搜山,他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纵火烧山,但天下大 雨,山火被雨淋灭。他们围山搜捕一直到天黑才伪装撤走,半夜时 又如狼似虎地扑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
乌江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注释】: • 人杰:人中杰出者。 • 鬼雄:鬼之雄杰者。 • 项羽:即楚霸王,秦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
头悬国门
典故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 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 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 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 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 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 国果然被越国灭掉。而诗中的此句含义 是:自己即使牺牲了,也希望头悬国 门,让我看看反动派是怎样被人民打垮 的。
《梅岭三章》PPT免费课件
梅岭三章
陈毅
《梅岭三章》PPT免费课件
学习目标:
1、在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 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2、小组合作,理解诗中借代、借喻、引 用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意象,体会革命者为国献身 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以及至死不渝的 爱国情怀。
相关链接:
• 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 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 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 代替“少先队员”。

《梅岭三章》ppt课件

《梅岭三章》ppt课件
“取义成仁”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 壮志.
修辞:“血雨腥风”借喻战争.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 情 景.
读: 重读关键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全班同学一起背诵 梅岭三章
拓展背诵
乌江 清照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向生活学习语文 用课堂升华语文
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品味佳词妙句. 2.培养豪迈情怀,学写美文佳篇.
本无十全十美,心是十全十美
你我的风采尽在 其中,拥有慷慨正气 吧,我们都是龙的传 人
读准下列带下划线的字音:
• 旌旗 ( jīng ) 悬 ( xuán ) • 当纸钱(dàng ) 即为家( wéi ) • 应有涯( yīng )( yá ) • 遍种( zhòng )
对照注释,理解诗前的一 段小序,说说其作用.
诗前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 记的,它交代了写诗的时间、 地点及缘由.
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表现作者对胜 利充满了信心.
修辞: “烽烟”借代战争.
小结:
(内容三:)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
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乐 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关键字:“应有涯”对反动统治的诅咒,同时又是 革命的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学习导游:
熟读梅岭诗文,力求成诵能吟. 体会豪迈情怀,铸成浩然正气. 品味精妙词语,陶冶睿智文心. 学写美文佳篇,最美学子遍地.

《梅岭三章》精品课件 ppt

《梅岭三章》精品课件 ppt

2.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 和“引用” 的修辞方法, 并能 推陈出新, 旧词新用。 例如“取义成仁” , 作者赋予新义, 引用来表达为革命献身的崇高行为。 “阎罗” 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 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治者。 “泉台” “纸钱” 都是旧词新用。 又如“旌旗” , 原是旗帜的通称, 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 “烽烟” , 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 火, 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陈毅用这个典故, 表现的是自己关心革命、 死不瞑目 ,要亲眼看着同志们 取得战斗的胜利, 敌人怎样失败。
别云间 夏完淳(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Hale Waihona Puke 1.题目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 梅山; 云间。 2.作者与背景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 是作者陈 毅被国民党军队包围,“虑不得脱”,写下的三首 绝命诗; 《别云间》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 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 3.用词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中用“泉 台”“旌旗”分别表示“死亡”“军队”;而《别 云间》中用“泉路”“灵旗” 来表示。 4.两者都使用了典故。 《梅岭三章》 用了“头悬南 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 使用了 “南冠” 和“毅魄” 这两个典故。
“国门悬” 的典故运用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第二句用了春秋时的典故, 伍子胥为吴将, 屡建战功。 他先劝吴王乘打败 越国之机灭掉越, 未被采纳; 后又劝吴王攻越, 要他警惕越王勾践复仇, 吴王听信谗言, 逼他自杀。 伍子胥临死前说: “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 国的东门上, 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 ” 后来吴国果真被越灭了。
一九三六年冬, 梅山被围。 余伤 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 , 虑不得脱, 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梅岭三章优质ppt课件

梅岭三章优质ppt课件
意境。
梅岭三章的审美体验
情感共鸣
梅岭三章所表达的情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很容易引起人 们的共鸣。这种共鸣使得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其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
意境深远
梅岭三章的歌词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这种意境使得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高尚的情 感和价值观。
由于梅岭三章属于传统文化,其创新 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尽管有一些 新的尝试和探索,但整体上仍保持着 原有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要点三
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梅岭三章的传承和发展,需 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 珍贵的文化遗产。政府、社会和个人 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梅岭三章的 宣传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发 展新的受众群体。
梅岭三章的影响力
文学价值
梅岭三章作为一篇优秀的诗歌作 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 的主题内涵,在文学领域产生了
重要影响。
历史意义
该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 和时代精神,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
教育价值
梅岭三章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 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小学教育的 经典篇目。
梅岭三章的评价体系
梅岭三章优质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30
• 梅岭三章简介 • 梅岭三章的美学价值 • 梅岭三章的创作背景与过程 • 梅岭三章的影响与评价 • 梅岭三章的传承与发展 • 总结与展望
01
梅岭三章简介
梅岭三章的背景
梅岭三章的创作背景
陈毅同志在梅岭被国民党军队包围, 写下三首诗,表现了革命战士不畏强 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 神。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26张PPT)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26张PPT)

文本特色
虚实相生,想象奇伟
➢ 诗歌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如“创业艰难百战多”“南国烽烟正十年”等是 严峻的现实,“旌旗十万斩阎罗”则具有浓厚的夸张、幻想色彩。“捷报飞 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也都是虚写,把虚构的场景描写得绘声绘色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
➢ 另一方面,诗人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通过“泉台”“旌旗”“烽烟”“血 雨腥风”“自由花”等意象来抒写自己的革命情怀,极具艺术感染力。
“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指军士,表现出部队的昂扬 士气、浩大声势。
整体感知——第二首诗
(1)这首诗第一句写出了什么?内含着什么意思?
“南国烽烟正十年”,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内含着虽经十年激烈战 斗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遗憾。
整体感知——第二首诗
(2)“此头须向国门悬”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整体感知——第三首诗
(3)诗中的“应”这个副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血雨腥风”“取义 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应”这个副词,表现出反动统治应该有个尽头,信念坚定,感情充沛。“ 血雨腥风”,原指血色的雨、腥味的风,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借喻反动 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 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 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写作背景
➢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 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 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 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断头今日意如何? 南国烽烟正十年, 投身革命即为家, 师归纳:当月亮属于白兔后,她与月亮的关系变成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患得患失,在她眼中,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个人的私有
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受到侵犯和损害,又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景呢?) 【教学目标】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
诗人坚信胜利的 后死诸君多努力, 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 师:有这么多,真好,可以给我们的作文增添不少美景了。
从中,我读出了一个叱咤风云、气魄非凡的共产党人形象!
由“绝命字”悟“绝命诗”
这三首诗都是写面临死亡的所思所想, 陈毅在三首诗中分别用哪些词来表达“绝命” 之义?
断头 此头须向国门悬 选用这些词有何用意?
取义成仁
由“绝命字”悟“绝命诗”
断头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 口,操干戚以舞。
⑤找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说说这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检查预习
一不朽的壮烈诗篇。三章比秋月,一字偕华星。它犹 (交流结果,指名学生读赏月的句子和词语)
①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
4.假如你是那头即将飞渡的老斑羚,此时会想些什么?会对那些年轻的斑现后留下两行残泪,跪拜猎人,可惜猎人并不为之所动,开膛剥皮之后,才发现原来其腹中已有成形的小藏羚羊,我们不能不被这神圣的慈母
的跪拜所震撼,在动物世界里也充满了浓浓的深情厚意。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再一次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现在读者面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
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用 简洁精练 典 内涵丰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典故: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 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伍子胥
诗歌用典
精讲课文,透视考点
梅岭三章(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歌用典
精讲课文,透视考点
梅岭三章(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追求
李白《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
用 抒情言志 典 表明心迹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典故: 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 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 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赤壁
杜牧 折戴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针对社会存在的弊端,诗人引用典故影射时事,借古讽今
用 品评历史 典 借古论今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
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用典作用
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命题形式 解题思路
常见提问方式: 诗歌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要赏析诗歌××(用典)句。 解题思路: 1. 基本思路:点明典故出处+说明典故作用+点明表达效果。 2. 结合注释明确典故出处,结合诗歌明白典故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梅岭三章
重点导读
1. 理解《梅岭三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感 受作者的爱国情感。 2. 学会品析诗歌的用典手法。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 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诗歌朗诵
梅岭三章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慨叹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典故:
用 抒情言志 典 表明心迹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
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 “乃坏汝万里长城!” 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 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 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
命题形式 答题模式
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追求 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慨叹
用 抒情言志 典 表明心迹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用 抒情言志 典 表明心迹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用 抒情言志 典 表明心迹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用 引发联想 典 创新意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典故: 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 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以八百里指牛。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命题形式 答题模式
例一: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诗歌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 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诗歌用典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引用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独特见解
针对社会存在的弊端,诗人引用典故影射时事,借古讽今
用 品评历史 典 借古论今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引用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独特见解
用 品评历史 典 借古论今
诗歌朗诵
精讲课文,透视考点
祖 国 啊 , 我 亲 爱 的 祖 国
梅岭三章
陈毅
精讲课文
精讲课文,透视考点
用典
典故 用事 引用前人诗句
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 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 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诗歌用典
精讲课文,透视考点
梅岭三章(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都”的坚强决心。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慨叹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 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典故: 《汉书·冯唐传》:汉文帝时,魏 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 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 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 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
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点拨技巧,提升技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 简洁精练 典 内涵丰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 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