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合集下载

PL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PL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封臣向封君宣誓效忠 阅读课本P15“学思之窗”和上述材料,思考: 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①双向权利义务 ②契约意识 ③层级间相对独立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封君封臣制度
如何评价封君封臣制度? 积极: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
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 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消极: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
发展
公元 1453年 东罗马帝 国灭亡
拜占庭 文明
基辅 公国
莫斯科 俄罗斯 伊凡四
公国
帝国 世改革
13世纪 被蒙古 征服, 成为金 帐汗国 的臣属。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二)俄罗斯
1547年 伊凡四世 正式称沙皇
公元 395年 罗马帝 国分裂
公元 476年 西罗马 帝国灭

蛮族国 家建立 法兰克 王国最

8世纪 查理建 立查理 曼帝国。 后分裂
封君封臣 制度
庄园经济 与农奴制
基督教地 位显赫
东罗马 帝国断 续扩张
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庄园平面示意图
(二)庄园经济
材料:庄园生产主要 为生产者自家和领 主提供生活资料, 庄园的产品很少拿 出去卖,除非万不 得已,庄园很少出 去采购。---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体现了庄园 什么特点?
自给自足
(二)庄园经济
土地类型 经营管
理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 自营地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马赛
威尼斯 佛马罗赛伦萨 原属东罗马帝国
10世纪末建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10-11世纪城市重新兴起
热那亚 巴伦黎敦 始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1528年重新获得独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础知识归纳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础知识归纳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主要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中国相对应的时期是南北朝到明朝。

一、中古时期西欧文明的特征及历史影响1.中古时期西欧文明的特征:(1)多元的社会结构,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

(2)政治体制:封君封臣制①背景: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性质);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②权利与义务:封君:授予土地者,当封臣受到攻击时,封君必须保护。

封臣:领取土地者。

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造成王权衰落。

【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3)经济形态:庄园与农奴制度:①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给自足;②在政治: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4)封建王权逐渐形成:①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王权,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②英法百年战争,法兰西民族意识增强。

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

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15世纪末,在抗击阿拉伯人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王权加强,完成统一。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

拥有共同的认同感(历史、文化、语言、习俗、艺术、宗教或新体制等)。

(4)中古西欧城市兴起(10-11世纪):城市的“自治”和市民的“自由”成为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虽然城市自治政府并不能完全排斥领主的权力,但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解析】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小而简陋”的教堂,且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 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 壮大,地位更加重要,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于14 世纪,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且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 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C项错误;新教产生于16世 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中世纪教堂装饰:小商贩和工匠涌入城市
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
人口构成:以手工业和商人为主
获取自治方式: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贰 中世纪西欧的发展
社会:城市兴起
阅读材料,谈谈城市自治的影响?
材料8: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 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 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 德国贵族反叛。最后,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候了三天, 方得进见。 政治上: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在整个中世纪一直与王权博弈。
贰 中世纪西欧的发展
思想:基督教
1、教会的权力 材料: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 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是天主教神学。 思想文化上:控制西欧思想文化,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 古
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材料二:商人们强烈希望能够拥有更适合商业人士的特权:免付一些费用、行动上的自由、
免到1费2世过纪路促时(进,过工这桥商些和规业“矩过发被堡展写”;进)推“、动自拥由庄有特城园许镇农令财奴”产制里而经,无或济须称履的“行衰城封败市建,特主冲许的令击职”封责。,建以主及的自力治的自由。 每一个城市特许令量都;造就一了定一程个度“上市促自进治体国”王。的市统自一治事体有业自。己的政府、法庭、税务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 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 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 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西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 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 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 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评价: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秩序;自由农、农奴可 以利用法庭维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特权。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11世纪的西欧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出现 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
【课堂探究】
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哪些进步影响? 进步影响: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稳定。 ②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 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④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 议会制度的起源。 ⑤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拜占庭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在文化上承袭古希腊,而它的政府结构则大致源于罗马。 ——美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拜占庭文明的特点: 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公元395年
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人占领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13世纪初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卡诺莎之辱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至尊法案》
提供稳定环境
工商业复兴
耕地面积增加
动力技术进步
人口增长
(二)经济:城市兴起与自治1.兴起原因2.兴起时间:10-11世纪3.自治原因:
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影响。
材料4: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世界上古史》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庞大的经济实体,它拥有大量地产,向广大农民征收高额封建地租,甚至收苛捐,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出卖赎罪券。 ——《世界文化简史》
【思想】基督教统治1.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表现①政治: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教权高于王权③思想: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
城市自治:由被封建主控制到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二)经济:城市兴起与自治1.兴起原因2.兴起时间3.自治原因:4.自治方式:①与封建主谈判;②以金钱赎买;③武装暴动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
抓捕共卡号的教教丕同诺称 英皇皇平控莎并最诺和三制事强强森王世欧制件势三权拆洲教世迁皇教廷的法随 始王着 受(腓英 到3力)法 王四教等权世皇国的权王压力权制受的。到逐如王渐阿权加维压强尼制,翁。教之1皇囚4世权。纪力,开
中世纪主权国家的出现
法兰西的统一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 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C. 在当时情况下,西欧中世纪的人们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清晰的国 家观念
D. 学者们处于对自己领主的忠诚、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王权的鄙视有意回避国 家概念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关系
西欧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
庄园经济
等级制度 (政治表现)
经济剥削 (经济基础)
城市兴起
背景: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时间:10—11世纪
农奴生活的世界以庄园为中心,终年辛劳仍得不到温 饱,低矮的茅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 良过早死去。农奴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地位 最低,根受据压所迫学最知重识。,指出庄园的土地分成哪两部分 ?这两类土地都由什么人耕种?其中负担最重的是 什么人?庄园的阶级关系是什么?
第一部分土地:领主自营地 耕种者:依 附于庄园的农奴; 第二部分土地:农奴份地; 耕种者 :农奴;负担最重的人:农奴; 阶级关系:领主占有土地,通过地租剥削 农奴,农奴对领主有依附关系。
“欧洲封建社会,一般从公 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止。
日耳曼人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驾崩。临终前他将罗马帝国分给 两个儿子,封次子霍诺里乌斯为西罗马帝国皇帝,长子阿卡 迪乌斯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从此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罗马 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精品课件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精品课件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日耳曼人的南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终结和中古时期的开始,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第3课般称为“中古时期”,又称“中世纪”,即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社会组织
尖锐对立
残酷剥削
沉重压迫
农民在执政官监督下收割谷物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正如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
近代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 产生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395年)
蛮族入侵
东罗马帝国
中古西欧主要国家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5世纪后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材料二 (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⑴经济上:自给自足 ⑵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⑶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知识拓展:(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0-11c,西欧各地兴起众多城市
伦敦
马赛
威立的城市共和国
热那亚 始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1528年重新获得独立


佛罗伦萨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马赛
威尼斯 佛罗马伦赛萨
主要居民?
热那亚
始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1528年伦重巴敦新黎获得独立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 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问题探究
➢王权衰而复振的原因
1.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封君封臣关系有所松动; 2. 庄园制的衰微、战争技术的进步、旧贵族军事功能的削弱等,促使
大批中小封建主纷纷离开庄园和军队投靠国王、到政府做官,由此 形成一股影响深远的贵族官僚化潮流; 3. 市民阶层势力的成长壮大,在市民阶层的大力支持之下,西欧各国 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威,进而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 地,保有之达一年零一日,无人反对,而购买 土地之人又能证明在此期间内,有声请权之人 确在英格兰境内,但未提出异议,则予将准许 此人在将来按(安)然保有此项土地,一如其 过去,不受任何干扰与迫害。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 辑 · 中古部分》
主持庄园法庭, 审理庄园案件,
⑴交纳地租,给 服劳役。 予 ⑵法律上自 土
维护庄园秩序。 由。

马厩
农奴
自由农
自由农份地 领主自营地 农奴份地
磨坊
庄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谷仓
农奴与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相对独立、封闭的经济、政治组织
一、西欧封建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上:整个西欧的居民几乎都是___教徒, 教会控制着他们的____生活,宗教戒律严重 束缚着____的发展。
• 神父:xxx 先生,无论贫穷、疾病、困难、痛苦, 富有、健康、快乐、幸福,你都愿意对 xxx 小姐 不离不弃,一生一世爱护她吗?
• 新郎答:我愿意
• 神父:xxx 小姐,无论贫穷、疾病、痛苦、富有、 健康、快乐、幸福,你都愿意对 xxx 先生不离不 弃,一生一世爱护他吗?”
• 二、内容: • 1、地方领主为其家族提供____作为给养 • 2、授予土地者为封君 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 3、____必须效忠______,主要义务是_____ • 4、由于土地被_______,_______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
有者,享有土地上的_____、_____和_____等各种权力 • 三、影响: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 (一)王权
• 1、初期特点 :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 2、地位:_____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
视为______,拥有高于一般____的权力。 • 3、强化: • 原因 :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增长。
• 表现:英格兰:与贵族斗争

法兰西:借助通婚与征服

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
通过_______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 的_______ • 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 力,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_______局面
• 封君封臣制度(图示)
(三)庄园(地位、特点、内容)
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特点:大小不一 内容: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
土地 类型 经营管理者
领主自营地 领主
农民 份地
自由农 份地
自由农
农奴 份地
农奴
权利及义务
⑴提供农民土地; ⑵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 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⑴交纳地租,服劳役; (2)法律上自由
⑴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⑵交纳地租,自备工具服劳役 ⑶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 (二)俄罗斯
• 1、发端:基辅罗斯
• 2、社会状况(莫斯科公国兴起~建立起以 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伊凡四世加冕~ 沙皇采取措施)
• 3、地位: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庄园
• (一)封建社会的产生基础及主要特征 • 1、产生基础:_______的废墟和________
的一系列王国 • 2、基本制度:_____制度、庄园与_____
制度
封君封臣制度
• 一、背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 与_____联系在一起。
俄罗斯发展历程
• 9世纪,基辅罗斯 • 13世纪,为金帐汗国的属国 • 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
统一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强化中央集权。 • 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庞大帝 国。
•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 ①封建庄园经济盛行 ②城市复兴 • 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诞生 • ⑤教会神学对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绝对控制 •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 作用:这些王国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城市
• 1、兴起条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面积增加、动力利用、工商业>
• 2、时间:10—11世纪
• 2、特点:
• (1)主要居民
• (2)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 (3)兴办大学
• (4)支持王权
•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 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 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1. 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 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 ) A. 农场 B. 农庄 C. 庄园 D. 种植园
考查点:庄园的地位
考查点:庄园的性质
D
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 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 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 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 B. 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 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 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 新娘答:我愿意
• 神父:现在我以神的名义,宣布你们正式成为夫 妻,现在你们可以交换戒指。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 (一)拜占庭 • 1、背景、名称来历: • 2、社会状况 • (经济、军事、法律) • 3、灭亡: • (原因、过程:①~⑤)
• 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 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 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 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 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 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 的是
• A. 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 B. 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 C. 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 D. 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 (三)教会
• 1、地位:举足轻重
2、 权力:
经济上:拥有_____和_____,并向信徒征收 ____
政治上:它也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 从____到各级人员的等级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