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故事教案
品德教案
协助孩子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努力方向;相信自己能成功,充满信心地去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
教学
方式
师生共同探讨
教具
学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我坚持,我成功
一、故事导入
出示《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1、提问:王献之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王献之父亲的诀窍是什么吗?
四、听故事,悟事理
1、教师讲故事《钉子》。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年级:四年级教师:
灵武市第二小学品社课时教案课题主题三每天都有好心情我的开心日历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标
1、找到使自己开心、快乐的办法。
2、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对待一些问题。
3、知道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一定对成功有协助。
三、教师小结:出示结语:为自己喝彩吧!成功就在我们的身边!
年级:四年级教师:
灵武市第二小学品社课时教案
课题
主题二成功一定有方法
我坚持,我成功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标
1.协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自信,从而通过积极的努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勇敢地追求理想。
2.通过具体的活动,协助学生锻炼意志、培养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3、记下令自己高兴的事。
4、把以上的内容或更多的内容做成“开心卡片”,数量多了,开心多了,我们还把它编成一本“开心日历”。
3、学生发言(换种想法,他们就会高高兴兴的了)。
二、培育心中快乐的小花
1、教师:你能用快乐的心情看待并不值得高兴的事吗?试试看。
锤子与钉子教案
锤子与钉子教案教案标题:锤子与钉子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锤子和钉子的功能和用途。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锤子和钉子进行简单的钉打活动。
3. 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 锤子和钉子的功能和用途。
2. 锤子和钉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钉打活动的实践和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锤子和钉子的实物或图片。
2. 大型木板或类似材料。
3. 一些小型木块或类似材料。
4. 学生个人用品,如安全帽和手套。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实物或图片中的锤子和钉子,引发学生对这两种工具的注意和兴趣。
2. 提问学生,他们认为锤子和钉子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区别?探究活动:1. 将大型木板放在教室的固定位置上,确保安全。
2. 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地使用锤子和钉子进行钉打活动,包括稳定木板、握紧锤子把手、准确敲击钉子等。
3. 让学生轮流尝试使用锤子和钉子进行钉打活动,老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拓展活动:1. 将一些小型木块或类似材料分发给学生。
2. 要求学生在木块上使用锤子和钉子进行钉打活动,可以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角度和力度。
3. 鼓励学生观察和比较自己的钉打效果,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和调整。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经验,提问他们学到了什么。
2. 强调锤子和钉子的功能和用途,以及正确使用方法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如修理家具、制作手工艺品等。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对锤子和钉子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练习。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家中的锤子和钉子,分享他们在家中使用这些工具的经验和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家附近的建筑工地或木工作坊,让他们亲身感受锤子和钉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提醒他们正确使用锤子和钉子时的注意事项。
2. 需要老师在活动中提供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工具。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寻求改进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同 行或专家进行交流,寻 求有效的改进方法。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 教学效果,适当调整教 学策略,如增加课堂互 动、改进教学方法等, 以提高教学质量。
06
教师自我提升计划
深入研究钉子精神内涵及教育价值
钉子精神的内涵
研究钉子精神所包含的坚持不懈、勤 奋努力、自律自强等品质,深入理解 其含义和价值。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钉子故事内容介绍
01
02
03
故事背景
介绍《钉子的故事》的背 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以及主要人物。
故事情节
详细突和转折点。
故事主题
分析故事所表达的主题, 如诚信、责任、尊重等,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 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学生活动设计
分组讨论:分享对钉子精神的理解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围绕“ 钉子精神”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享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 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补充意见。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钉子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1 2
反思课堂教学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反思,找出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寻求改进方法。
寻求同行帮助
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互相评课、提出建议,共 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持续学习提升
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 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
钉钉子幼儿园教案
高血压预防知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口的健康。
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定义、病因、预防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压力持续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人静息状态下的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被诊断为高血压。
2. 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重、年龄、性别等。
常见的高血压病因包括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饮酒过量、压力过大等。
3. 高血压的预防方法(1)均衡饮食:控制摄入盐分,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持饮食均衡。
(2)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3)限制饮酒:饮酒过量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不超过一个。
(4)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压,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
(5)减少压力:学会应对压力,通过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等来缓解压力,有助于降低血压。
4.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1)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危人群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应重视。
(2)戒烟: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尽早戒烟。
(3)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血压升高,应定时起身活动,避免久坐不动。
(4)控制咖啡因摄入:过量的咖啡因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应适量饮用咖啡和茶。
(5)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血压升高,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和减少压力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方法。
此外,定期测量血压、戒烟、避免长时间久坐、控制咖啡因摄入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幼儿园认识钉子的作用教案
幼儿园认识钉子的作用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日常用品和材料,其中钉子是常见的一种。
钉子作为一种固定和连接材料的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我们希望让幼儿了解和认识钉子的作用,培养其实践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认识并了解钉子的作用;2.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钉子进行固定和连接材料;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能够发现和思考钉子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钉子;2.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木块、纸板、布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老师向幼儿展示一根钉子,并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引导幼儿观察钉子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第二步:探索活动1.提供不同的材料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发挥,使用钉子进行固定和连接。
2.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引导他们注意钉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第三步:讨论总结1.老师带领幼儿讨论使用钉子时的体验和发现。
2.引导幼儿思考,钉子在什么场景中起到了固定和连接的作用。
第四步:操练巩固1.给幼儿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钉子的使用活动。
2.观察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钉子,确保安全。
第五步: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家中或幼儿园中其他地方使用钉子的场景,并记录下来。
2.让幼儿制作一份日常使用钉子的场景图,发挥想象力。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对钉子的使用方法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2.记录幼儿在讨论总结环节中的思考和发言情况。
3.评估幼儿在钉子使用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钉子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正确使用钉子进行固定和连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场景,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和理解钉子的作用。
幼儿园钉钉子教案
幼儿园钉钉子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如何操作钉钉子
2.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通过游戏和互动学习,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钉钉子工具和木板
2.图案图样模板
3.绑钉锤
4.盆子
活动步骤
1.分组:将幼儿随机分配到4-5个小组中,并在小组中选择一名队长。
2.示范:老师进行示范,演示如何用绑钉锤将钉子钉在木板上,让幼儿
了解到正确的钉子使用方法。
3.游戏环节:教师提供图案图样模板,让队长选一幅图案,然后组内队
员尝试类推完整其余图案,并用钉钉子的方式掌握如何落锤,最终拼接成完整的图案。
组间竞争,谁的速度最快,最正确率最高。
4.团队合作: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协力完成任务。
5.游戏结束:时间到了,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图案正确率最高,完成速度
最快,即可获胜。
活动总结
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掌握了钉子和木板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通过游戏锻炼各自的排名情况。
在小组内,他们学会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项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体力和集体意识。
这样的互动游戏将会在幼儿园的情景化教学中使用,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大班木工坊钉钉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木工坊钉钉子教案一、活动前幼儿状态幼儿大多喜欢全身性的、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完成的活动。
他们在操场上玩各种游戏,在沙池里堆各种造型,游戏的愿望很强烈。
进入梅雨季节,室内活动有所增加,他们愿意玩一些用锤子、钉子敲敲打打的游戏。
二、活动由来6月的一天,教师将一些三夹板、各种形状的木片放入一只纸箱,放在幼儿容易看见的地方。
刚开始幼儿将这些木板、木片当大中型积木玩,玩着玩着,有的幼儿说:“我们拿它们做一些东西吧!”“用钉子钉起来也行啊!”他们想将两片木板连接起来,这时,问题就出现了。
三、活动目的1.将各种形状的木片组合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2.了解多种连接方法:用钉子钉,用胶带贴,用木工胶粘,等等。
3.用力、有节奏地用锤子敲打钉子。
4.按不同距离将钉子钉在木板上,组合成各种有趣的图案。
四、活动的展开教师先让幼儿将长短、厚薄、大小不一的木片分别放在几只大纸箱里。
再将这些纸箱放在活动室中间。
其实,当幼儿将大小、厚薄、长短、形状不一的木片分门别类放入纸箱时,他们已经在思考用这些木片可以组合成什么东西。
教师将大小、长短不一的钉子以及铁锤、起子、锯子、木工胶、绳子、毛线、绘画用具等准备好,放在一张桌子上。
另有两张桌子专门供幼儿钉钉子。
幼儿可以自由选用各种材料,但应注意下列事项:①钉子不能含在嘴里。
②钉子要牢牢地拿在手里。
③使用锤子的方法要正确④用起子拔钉子时,不要让钉子飞起来。
⑤要让幼儿根据木片的厚薄选择长短不同的钉子。
如果用钉子无法连接厚木片,就要使用木工胶(这时教师要教给幼儿木工胶的使用方法)。
有的幼儿将钉子钉在木片上,拴上毛线当玩具玩;有的幼儿在木板上用钉子钉出各种图案,并根据自己的爱好用各种颜色、形状的材料进行装饰。
五、指导重点1、让幼儿了解木片的性质,体验将它们组合成新物体的喜悦。
2、指导幼儿使用钉子、起子、木工胶等。
3、让幼儿尽可能使用辅助材料,并利用做好的物品充分游戏。
六、反省评价指导幼儿正确拿钉子、钉钉子是很重要的。
钉子故事教案设计
钉子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钉子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钉子故事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能创作和讲述自己的钉子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PPT或投影仪;•教具:钉子、木板;•素材:钉子故事图像;•简笔画绘制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利用PPT或投影仪展示一些有趣的钉子故事图像,激发学生对钉子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观点分享一些关于钉子故事的见解,鼓励积极参与讨论。
2. 讲解钉子故事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使用简洁明晰的语言讲解钉子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故事简洁明了、富于悬念和想象力;•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钉子故事案例,进一步说明钉子故事的特点。
3. 分组讨论和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共同思考并创作一个钉子故事;•提供一些提示和素材,如图片等,帮助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创作,多角度思考问题。
4. 钉子故事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出来,讲述他们创作的钉子故事;•全班学生对每个钉子故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老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 创作自己的钉子故事(15分钟)•学生个人创作钉子故事,可以使用简笔画表现故事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独特和有趣的钉子故事;•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改进。
6. 总结和扩展(5分钟)•老师总结钉子故事的教学过程和要点,强调学生创造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推荐阅读一些经典的钉子故事书籍,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
四、教学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对钉子故事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参与钉子故事创作和展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钉子故事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悬念的故事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钉子故事的方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小学三年级语文《钉子的故事》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钉⼦的故事》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钉⼦的故事》原⽂ 有个⼩男孩脾⽓很坏,他的⽗亲决定帮助他改掉坏脾⽓。
⼀天,⽗亲给了他⼀⼤包钉⼦,要求他每发⼀次脾⽓,就⽤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柵栏上钉⼀颗钉⼦。
第⼀天,⼩男孩在柵栏上钉了16颗钉⼦。
过了⼏个星期,他发现,不发脾⽓⽐往栅栏上钉钉⼦要容易些。
慢慢地,⼩男孩学会了控制⾃⼰的坏情绪,每天在柵栏上钉钉⼦的次数渐渐少了。
到后来,⼩男孩变得不爱发脾⽓了。
他把⾃⼰的转变告诉了⽗亲。
⽗亲⼜建议:“你如果能坚持⼀整天都不发脾⽓,就从柵栏上拔下⼀颗钉⼦。
”经过⼀段时间,⼩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都拔掉了。
⽗亲拉着他的⼿来到栅栏边,亲切地说:“⼉⼦,你做得很好。
但是,你看看那些钉⼦在柵栏上留下的⼩孔,柵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了。
当你向别⼈发过脾⽓之后,你的⾔语就像这些钉孔⼀样,会在别⼈的⼼灵中留下疤痕。
这就好⽐⽤⼑⼦刺向他⼈的⾝体,即使把⼑⼦拔出来,那伤⼝也会永远存在。
” ⼩男孩明⽩了,⼝头上对⼈造成的伤害与伤害⼈的⾝体没什么两样。
2.⼩学三年级语⽂《钉⼦的故事》教案 教学⽬标 1、默读课⽂,了解课⽂讲了⼀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亲的话,明⽩“⼝头上对⼈造成的伤害与伤害⼈的⾝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钉⼦和⽊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实验激趣,导⼊课⽂题⽬ 1、教师拿出⼀块⽊板和⼀颗钉⼦,把钉⼦钉⼊⽊板。
接着请⼀个同学上台拔出。
师:同学们,⽊板上留下了什么?板书:⼩孔。
(顺势过渡)⼩孔虽⼩,却凝聚着⼀位⽗亲的智慧。
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汇报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家带着问题⾃⼰⼩声地读⼀读课⽂,注意把预习中遇到的较难的字词,多读两遍。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钉子的故事》原文及教案
【原文】有個小男孩脾氣很壞,他的父親決定幫助他改掉壞脾氣。
一天,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就用鐵錘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在柵欄上釘了16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他發現,不發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些。
慢慢地,小男孩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壞情緒,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次數漸漸少了。
到後來,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
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
父親又建議:“你如果能堅持一整天都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
”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親切地說:“兒子,你做得很好。
但是,你看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
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別人的心靈中留下疤痕。
這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他人的身體,即使把刀子拔出來,那傷口也會永遠存在。
”小男孩明白了,口頭上對人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的身體沒什麼兩樣。
【教案】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反復朗讀父親的話,明白口頭上對人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的身體沒什麼兩樣的道理。
3、幫助孩子樹立勇於克服自己弱點的信心和勇氣,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該怎樣和身邊的人和睦相處。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父親的話和口頭上對人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的身體沒什麼兩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1、板書釘子,說說釘子有什麼用?2、師:在一個充滿智慧的父親眼中,釘子還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課題《釘子的故事》,讀課題,想知道什麼?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1、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一句一句讀通順。
2、指名分段試讀,集體評議,訂正字音:柵欄、釘釘子、疤痕。
3、默讀全文,想:本課講了一件什麼事?4、指名彙報,引導歸納:父親用釘子教育孩子。
三、朗讀課文,理解感悟1、父親是怎樣用釘子來教育孩子的?小組合作讀課文,討論歸納。
2、彙報交流,引導歸納:釘釘子、拔釘子。
《钉子的故事》教案
31* 钉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明白课文中的道理,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课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故事.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预设:(1)课文讲了我们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2)钉子的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3、出示自探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把不认识的字或词勾出来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2)、课文第四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3)、小男孩明白了什么道理?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合探。
1、小组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合探一:课文讲了一件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
1.小组展示2.评价合探二:课文第四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中读懂的道理。
①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②小组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小组展示2.评价合探三:我们明白的道理。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1.小组展示2.评价三.质疑再探课前提出的问题你都明白了吗,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学了这一课,你打算设计怎样一份习题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呢?(可以从字词、课文写法、重点句子理解方面着手)(1)学生出题测试自己或同学。
(2)教师选出有价值的测试题在班内交流,学生评价。
2、教师编题。
3、学科班长总结,谈本节收获。
4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今后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5播放课件同学们,老师也送给你们一些叮咛,读一读并抄写在“采蜜本”本上。
中班安全《小钉子》教案
中班安全《小钉子》教案中班的孩子有了分辨对错的能力,懂得了许多道理,也知道一些行为规范要求。
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为方便自己,常置道理于不顾而明知故犯,遇到困难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推给别人,给同伴带来痛苦与不便。
儿歌《椅子上的小钉子》寓枯燥地说教于生动风趣又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内容浅显,贴近幼儿的生活,不愧是一篇“寓教于乐”的好教材。
为此,我设计了这次语言活动“椅子上的小钉子”,通过情景表演――故事讲述――引导发现――儿歌学习等环节,让幼儿在一环接一环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及动词“摸摸”“戳”,感受儿歌的幽默、风趣。
2.能从小猪、小兔的行为比较中受到教育。
3.在儿歌表演中体验参与的`快乐。
活动准备1.布置“动物幼儿园”场景一角。
2.小猪、小兔头饰各一,根据儿歌内容排练情景表演。
3.儿歌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学习兴趣1.拉开屏风,露出“动物幼儿园”场景一角师:这里是美丽的动物幼儿园,看,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把握了幼儿思考的方向。
)2.情景表演小猪高高兴兴地走进教室,刚一坐下,就猛地跳起来,“哎哟――哎哟――”地摸着屁股,它又摸摸小椅子,伸出一个指头表示有钉子,左右看看没人,悄悄地把后面的椅子换过来,就没事一样看书了。
(幼儿看得很投入,有的笑出了声。
)(逼真、有趣的情景表演,深深地吸引着孩子,突发事件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师:(轻轻地)看,谁又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小兔蹦蹦跳跳地进来了,与小猪打了个招呼,到自己的椅子上坐下,只见它也猛地跳起来,摸着屁股作痛苦状。
它摸摸椅子,作明白状(小猪用书挡住脸,装着看不见)。
小兔出去了,一会儿,拿来了小锤子,叮叮当当修好了小椅子。
(全班幼儿自发地鼓起掌,一片笑声。
幼儿的情绪受到感染。
)(孩子自发地鼓掌,说明都赞成小兔的做法,被小兔所感染,所以高兴地鼓掌。
)3.提问,帮助幼儿回忆表演的情节师:(兴奋地)刚才,你看到谁先进教室的?幼:我看到小猪第一个走进教室。
认识钉子的教案小班
认识钉子的教案小班近日,在小班里,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并了解钉子这个常见的工具,精心设计了一堂“认识钉子”的教案。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孩子们对钉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案的第一步是观察钉子。
老师拿出了不同种类的钉子,让孩子们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孩子们纷纷指着钉子说:“这个钉子有头,那个没有。
”“这个钉子又长又细,那个钉子又短又粗。
”他们对钉子的形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实际操作。
他们先在纸板上画出简单的图案,然后用钉子敲打在图案上,形成有趣的凹凸效果。
孩子们兴奋地敲打着钉子,观察图案的变化。
他们发现,敲打得越多,凹凸感越明显。
有的孩子还用不同颜色的线把钉子连接起来,形成了美丽的线条。
在活动的最后,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用钉子和木板制作的简易乐器——钉子琴。
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钉子琴,纷纷询问它是如何制作的。
老师笑着告诉他们,在木板上钉上不同大小的钉子,然后用木棒敲打钉子,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试着敲打起钉子琴来,发出了美妙的音乐。
通过这堂“认识钉子”的教案,孩子们对钉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知道钉子可以用来连接物体,也可以用来制作乐器。
他们兴奋地亲身体验了敲打钉子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钉子,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钉子,孩子们学会了分类和比较。
通过敲打钉子,他们体验到了物体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通过制作钉子琴,他们发现了钉子的另一种用途。
在这堂教案中,孩子们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更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积极地探索和学习。
他们对钉子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得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中班安全脚被钉子扎了怎么办教案
中班《脚被钉子扎了怎么办》安全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二、活动准备:
1、受伤的事例图片
2、受伤处理伤口的备品
三、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扎伤、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扎伤、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
2、启发幼儿,如果脚被钉子扎伤了怎么处理?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
四、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
2、教师总结:如果扎伤、烧伤、烫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用钉子扎小脚丫教案中班
用钉子扎小脚丫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掌握用钉子扎小脚丫的相关知识;2.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技巧;3. 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用钉子扎小脚丫的相关知识;2. 实际操作,掌握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操作技巧的掌握;2. 学生对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注意事项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 钉子;2. 木板;3. 锤子;4.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钉子扎小脚丫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方法和技巧。
2. 提出问题(5分钟)。
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方法吗?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3. 学习相关知识(10分钟)。
通过教学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用钉子扎小脚丫的相关知识,包括用钉子的种类、木板的选择、以及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实际操作(30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用钉子扎小脚丫的实际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技巧。
5. 总结归纳(10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6. 实践应用(10分钟)。
老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一些适合用钉子扎小脚丫的场景,并让他们尝试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技巧,并对用钉子扎小脚丫的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有关钉子的教案
幼儿园有关钉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 1. 认识钉子,并能正确使用钉子。
2. 增强锤击与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钉子:大小适合幼儿握持的木钉子。
2.锤子:轻巧易握的塑料锤子。
3.软木板:用于安全操作钉子的基础。
4.颜色纸:用于创作的背景材料。
5.裁纸刀:用于裁剪颜色纸。
教学环境准备:1.教室中心区域设置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置教具。
2.教室内墙壁上贴上相关的图画和亮色字母。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贴的图片和字母,询问认识哪些东西。
2.呈现钉子和锤子,提问幼儿他们认识这些物品吗?听听幼儿的回答。
第二步:示范与操作1.教师示范正确使用钉子的方法:拿住钉子柄,用锤子轻轻敲打钉子顶部。
2.请幼儿在软木板上重复老师的示范,锤击钉子顶部。
第三步:钉子创作1.随机发放颜色纸和裁纸刀给幼儿,指导幼儿用裁纸刀切割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2.鼓励幼儿将切割好的颜色纸放在软木板上,再用钉子将纸固定在软木板上。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呈现他们的创作作品。
第四步:分享和展示1.邀请幼儿逐一呈现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2.教师引导幼儿对他人的作品给予赞美和鼓励。
3.帮助幼儿一同将作品贴在教室墙壁上,打造幼儿们的展示角落。
四、教学延伸1. 形状与颜色游戏1.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纸片,散布在教室地板上。
2.引导幼儿边走边观察地上的纸片,当教师喊出形状或颜色时,幼儿立即找到对应的纸片踩上去。
2. 探索不同材料1.提供不同材料,如纸板、绸布、木棍等给幼儿。
2.鼓励幼儿用钉子和锤子在不同材料上操作,观察不同材料的反应和变化。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钉子的认知和正确使用情况。
2.评估幼儿在制作创作作品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钉子的使用和创作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中的难度和指导。
椅子上的钉子教案
椅子上的钉子教案教案标题:椅子上的钉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危险品的概念,并认识到椅子上的钉子可能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警觉性。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潜在的危险情况,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椅子上有钉子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椅子上的钉子可能带来的危险的思考。
2. 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椅子上的钉子可能对人们的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威胁,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3. 观察实验: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模拟的椅子,其中放置了一个钉子。
学生们被要求观察椅子,并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椅子上的钉子的位置、形状和可能的危险性。
4. 安全知识学习:向学生介绍有关如何正确处理椅子上的钉子的安全知识,包括不触碰钉子、避免坐在有钉子的椅子上等。
5. 角色扮演:分成小组,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椅子上有钉子的情况,并展示正确的应对方式。
6. 制定安全规则:与学生一起制定一份关于如何避免椅子上的钉子危险的安全规则清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些规则。
7. 反思讨论:与学生一起回顾这堂课的内容,讨论他们对椅子上的钉子危险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资源:1. 椅子上有钉子的图片2. 模拟的椅子和钉子3. 安全知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4. 角色扮演的小道具和服装5. 安全规则清单的纸张和笔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观察实验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椅子上的钉子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角色扮演中学生们的表现,包括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模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椅子上有钉子的情况,并展示正确的应对方式。
3. 反思讨论中学生们对椅子上的钉子危险的认识程度和他们从这堂课中学到的内容。
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在家中或学校周围寻找其他可能存在危险的物品,并记录下来,以增强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识别能力。
幼儿园钉子用处教案
幼儿园钉子用处教案简介钉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之一。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钉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
钉子能够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完成各种任务,包括美术手工、建筑制作等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中钉子的用处以及如何正确而安全地使用它们。
钉子的用途美术手工在幼儿园中,美术手工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创造性的手工制品,幼儿能够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钉子可以被用来制作各种手工制品。
比如,剪纸、串珠、彩绘等。
在制作手工制品时,钉子能够提供支撑和固定作用,从而使手工制品更加美观、富有韵律感和稳定性。
建筑制作在幼儿园中,建筑制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孩子们可以通过建筑制作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钉子在建筑制作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幼儿们固定建筑材料,制作更加美观和稳定的建筑物。
如何安全使用钉子选择合适的钉子在使用钉子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钉子。
在幼儿园中,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些比较小的钉子,以便于孩子们使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选择钉子的材质。
通常情况下,使用较软的金属或塑料材质的钉子可避免伤害幼儿。
使用安全的工具在使用钉子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安全工具来避免意外伤害。
比如,使用钳子来抓住钉子,这样能够避免用手直接碰到钉子的尖端。
小心操作在使用钉子时,我们需要非常小心。
钉子的尖端非常锋利,一旦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或者其他人。
因此,在操作钉子时,我们需要保持警觉和专注,并且尽量远离其他人。
结论钉子是幼儿园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们完成各种任务。
然而,在使用钉子时,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只有在正确而安全地使用钉子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和推广幼儿们的创造性,创新性和认知技能。
用钉子画姥爷教案中班上册
用钉子画姥爷教案中班上册教案标题:用钉子画姥爷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姥爷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材料:钉子、木板、彩绳、颜料、画笔、纸板、剪刀、胶水。
2. 图片或绘本:描绘姥爷形象的图片或绘本。
3. 教具:投影仪或展示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绘本展示姥爷的形象,向幼儿介绍姥爷是谁,并询问他们对姥爷的认知。
探究活动:2. 向幼儿展示钉子,并解释钉子的用途和特点。
鼓励幼儿观察钉子的形状和尖锐的一头。
3.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木板和一些钉子。
引导幼儿将钉子按照姥爷的形象,钉在木板上,形成一个简单的姥爷形象。
4. 提供彩绳、颜料、画笔等材料,鼓励幼儿使用这些材料为姥爷形象添加更多的细节和色彩。
5.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鼓励他们描述作品中的姥爷形象。
展示和分享:6. 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创作时的想法和感受。
7.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延伸活动:8. 提供纸板、剪刀和胶水等材料,鼓励幼儿制作一个小相框,将自己的姥爷画放入相框中,制作一个独特的姥爷相框。
9. 邀请幼儿将自己的相框展示给家长或其他班级,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评估:10.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记录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姥爷的形象,并通过钉子画创作出自己的姥爷形象。
同时,通过观察和分享,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延伸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材料,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钉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钉子",说说钉子有什么用?
2师: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课题《钉子的故事》,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试读,集体评议,订正字音:栅栏、钉钉子、疤痕。
3默读全文,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汇报,引导归纳: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父亲是怎样用钉子来教育孩子的?
小组合作读课文,讨论归纳。
2汇报交流,引导归纳:钉钉子、拔钉子。
3生独立找出相应段落朗读、理解。
父亲要求孩子"钉钉子"的用意是什么?建议"拔钉子"的目的呢?
4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1)读课文第1、2段,想:当父亲发现小男孩脾气很坏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归纳"钉钉子记录发脾气的次数"。
(2)这个办法有用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读课文第3段,"当父亲知道孩子的转变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从"父亲开始对孩子的要求"到后来对孩子的"建议"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要求"表达了父亲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的决心,"建议"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父亲的民主、智慧
5现在,孩子的坏脾气已改掉了,父亲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1)指名说,找出相应段落自由读。
(2)指导朗读父亲的话,体会含义。
引导:钉钉子伤害栅栏的身体留下钉孔
发脾气伤害人的内心留下疤痕没什么两样
(3)此时,你明白了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联系父亲的话理解。
四、小结、明理
1读了课文,在你脑中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总结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我们有什么不快,想向人发泄时,不妨多想想《钉子的故事》,学会克制自己,这样才能与人友好相处。
板书设计:
钉子的故事
语言的伤害
||
伤害人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