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中心城区
规划
集团管理咨询项目
© 公司版权所有 2008
▪ 201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市城市总 体规划(2011——2020)》。新版总体规划划定了中心城 区的开发边界,按照“三主、五副、多层级”网络型 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将青岛分成:城市主中心、 城市副中心、东岸城区、北岸城区、西岸城区。详细 规划各中心区的定位,将青岛打造成“三城联动、组 团发展”的海湾型中心城区。
▪ 崂山区:国家级崂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滨海度 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蓝色硅 谷海洋科技研发产业带和高等教育集中发展区,青岛 的金融商务、财富管理和文化节庆会展中心。
集团管理咨询项目
© 公司版权所Βιβλιοθήκη 2008【北岸城区】:▪ 高新区、西片区、东片区
▪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 、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按照“生态优先、科技领衔、做高做强” 的要求,高水平建设“科技、生态、人文型”宜居新城。
集团管理咨询项目
© 公司版权所有 2008
【城市副中心】:
▪ 李沧、崂山、城阳、青岛湾老城区和辛安五个城市副中心 ▪ 李沧副中心:是胶州湾东岸中部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对于完善青岛的公共服务
中心体系具有积极作用。规划自铁路青岛北站至李村中心形成以商务办公、商贸物 流等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包括李沧交通商务区和李村商贸中心,重 点加快推进铁路及轨道交通枢纽的建设,大力发展交通商务、商贸流通产业。 ▪ 崂山副中心:在麦岛路以东、松岭路以西、枣儿山以南区域,形成以金融商务 、财富管理、文化体育、科技研发、行政办公、旅游会展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 心。 ▪ 城阳副中心:以城阳区行政服务区为轴心,正阳路与南北向城市主干路为轴线 ,重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配套功能,形成以办公、商务、旅游、教育功能为 主的城市副中心。 ▪ 青岛湾老城区副中心:包括中山路及火车站、邮轮母港周边地区。规划形成以 文化旅游、交通集散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逐步搬迁行政办公职能,改善交通条 件,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置换充足的用地空间,增强传统历史文化价值。 ▪ 辛安副中心:以黄河路为轴线,形成以科技研发、商贸物流功能为主的城市副 中心。围绕山东科技大学,加快推进村庄改造,积极转移、搬迁传统制造业,实现 一般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置换用地空间,发展成为辐射带动西 海岸新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科技研发中心。
青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青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青岛市人民政府二O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前言 (1)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2)第二节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3)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与目标 (6)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任务 (10)第一节规划范围与期限 (10)第二节指导思想 (10)第三节规划原则 (10)第四节主要任务 (11)第五节规划依据 (12)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14)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 (14)第二节规划目标 (14)第三节主要调控指标 (1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8)第一节调整与优化原则 (18)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8)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0)第五章土地利用区域调控 (23)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3)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6)第三节区、市土地利用调控 (31)第六章保护与合理利用农用地 (33)第一节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3)第二节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 (35)第三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他农用地 (36)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7)第一节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断优化 (37)第二节保障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用地 (39)第三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0)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集约挖潜 (41)第五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1)第八章土地生态环境保育与建设 (44)第一节完善结构性生态保育空间 (44)第二节强化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5)第三节全面实施绿化建设工程 (46)第四节加强管护稳定湿地生态系统 (47)第五节加大海岸带土地保护 (48)第九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 (49)第一节建设用地布局及发展方向 (49)第二节建设用地规划及控制指标 (49)第三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50)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53)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53)第二节重点建设项目 (5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56)第一节完善逐级控制管理体系 (56)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目标管理 (56)第三节加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标管控 (56)第四节健全规划实施管理经济措施 (57)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 (57)附 表附表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类基础数据表(2005年) (58)附表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指标表 (59)附表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构调整表 (60)附表4各区、市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表 (61)附表5各区、市园地、林地面积预期指标表 (61)附表6全市及各区、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表 (62)附表7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耕地指标表 (63)附表8各区、市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指标表 (63)附表9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面积表 (64)附表10规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表 (65)附 图附图1青岛市区位图附图2青岛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9年)附图3青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附图4青岛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年)附图5青岛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06-2020年)附图6青岛市土地整治规划图(2006-2020年)附图7青岛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2006-2020年)附图8青岛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9年)附图9青岛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前 言青岛市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特色城市。
中央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的通知
中央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4.02.15•【字号】•【施行日期】1984.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中央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1984年2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今年一月五日,国务院原则批准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报告》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并作了重要批复。
国务院的批复确定了我市的城市性质,规定了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指明了城市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纲领性文件。
国务院批准的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性质,驻在青岛地区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毫无例外地坚决贯彻执行,为把我市逐步建设成为以轻纺工业为主,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科研、文教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风景旅游和港口城市而努力奋斗。
为了保证国务院《批复》和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特作如下决定:一、认真学习、宣传《批复》和总体规划。
最近,要召开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批复》的精神和总体规划概要,印发《批复》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宣传提纲》,举办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展览会和讲座,进行广泛宣传。
各单位要认真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传达、宣讲,组织学习和参观。
报社、电台、电视台要积极配合,大造舆论。
通过学习和宣传,使全市干部和群众都了解《批复》的精神和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充分认识《批复》和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法制观念,顾全大局,克服与防止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不正之风,自觉执行《批复》和总体规划。
二、抓紧编制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详细规划。
城建部门要以《批复》和总体规划为依据,组织有关部门编制详细规划和分区规划,使各项建设有所遵循。
要紧密结合制定“六五”、“七五”计划,安排好城市建设的具体计划,保证总体规划有步骤地实施。
2016青岛《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2016青岛《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青岛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意见从九大方面提出,青岛市将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打造组团式海湾型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青发〔2016〕32号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发〔2016〕15号),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好世界眼光与城市规划、国际标准与城市品质、本土优势和城市特色,突出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特色风貌塑造、环境质量提升、管理服务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打造组团式海湾型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二)目标任务。
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建设有序、开发适度、运行高效,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到2020年,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公开性、权威性显著增强,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城市设计普遍展开,各类专项规划衔接协调,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100%。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1.08•【文号】国函〔2016〕11号•【施行日期】2016.01.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青岛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青岛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14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6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要根据青岛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01•【字号】青政发〔2016〕14号•【施行日期】2016.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2016年1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号,以下简称《批复》),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是“十三五”期间我市谋篇开局的科学依据,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法定蓝图。
为贯彻《批复》要求,依法科学实施《总体规划》,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目标任务。
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围绕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以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提升、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配置各类空间资源,构筑“一轴、三城、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保护好自然生态资源,传承历史文脉与风貌特色;增强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构建城市安全防灾体系;适应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改革创新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推进陆海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将青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努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走在全国前列。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总则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总则第 1 条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在中国最早的实践地之一,具有“山、海、岛、城”一体的城市特色,在近代城市建设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第 2 条为进一步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从战略层面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保护和建设活动,在历版保护规划基础上,编制新版《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在遵循《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同时,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第 3 条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为青岛市行政区范围,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即墨市、莱西市和平度市,陆域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240平方公里。
第 4 条本规划期限为2011至2020年。
第一章保护原则和保护目标第 5 条保护原则1.全面保护原则拓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和内涵,强调保护对象类型的全面性。
2.真实保护原则正确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历史文化信息的真实载体。
3.完整保护原则把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所依托的环境作为有机整体予以保护。
4.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使用、展示、传承和复兴。
第 6 条保护目标整体保护青岛“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提高依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弘扬青岛的海洋文化特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延续青岛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第二章名城价值特色与总体保护框架第 7 条名城价值1.古代文明、海上探险的发源地,重要的商贸港2.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3.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海陆交通枢纽城市4.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5.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土地政策、建筑法规在中国的早期实践地6. “海陆交融、继往开来”的多元城市文化第 8 条名城特色1.市域呈现“三山、三水、三湾、一带”的整体自然环境格局;胶州湾区域“两山、一湾、多河”自然格局,是近代青岛城市区域选址的自然基础。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全解
加大对乡村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村水资源加强管理,增强农民 饮水安全性;提倡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的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实现城乡 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 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 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四、城市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将青岛建设成为富强、文明、 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建立完善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现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 设,提高基本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群 众就医条件。
积极构筑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调整完善竞技体 育项目布局,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建立事业 单位全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生 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加快社会福利和救助事 业发展。
治理和重要区段景观营造,加强企业搬迁后污染土壤清理修复,全面优化人 居环境。
加强资源要素保护,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效保护和控制农业生态 地区,加强海域、岸线、湿地、山体、河流等自然生态地区保护,突出胶州 湾滨海湿地保护,高度重视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老工业历史遗产 保护。
五、城乡协调发展
依托济青高速、胶济铁路,形成中心城区-胶州-平度-济南发展轴。重点 发展胶州市、平度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潍坊、淄博、济南市相协调。
青岛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附件2:《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主要内容摘选总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拓展提升,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全域统筹、海陆统筹、城乡一体、集约紧凑发展的要求,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1.市域:青岛市行政区范围,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即墨市、莱西市和平度市,陆域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240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指市区的环胶州湾沿岸地区,包括胶州湾东岸的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和崂山区,胶州湾北岸的城阳区和红岛经济区,胶州湾西岸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心城区面积为1408平方公里,其中胶州湾东岸面积为581平方公里,胶州湾北岸面积为553平方公里,胶州湾西岸面积为27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6143平方公里,包括陆域面积436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面积1783平方公里。
陆域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面积为3230平方公里;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温泉街道办事处、田横镇、金口镇,面积为510平方公里;胶州市毗邻胶州湾的九龙街道办事处相应区域,面积为50平方公里;胶东街道办事处、李哥庄镇(青岛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大沽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面积为420平方公里。
近岸海域包括:胶州湾,面积365平方公里;自海岸线向海15米水深线所围合的区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围绕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西岸城区】:
西海岸新区的核心区
西海岸新区的核心区: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 战略的实施,支撑国际海洋经济合作,辐射带动 半岛蓝色经济区。按照“海陆统筹、创新引领、 集约紧凑、提升品质”的要求,建设国际集装箱 航运枢纽港、国际保税物流及港航服务业中心、 国际海洋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心、滨海旅游度 假目的地、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影视文化 基地。
【东岸城区】:
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 市南区、市北区:青岛行政、文化、金融、商务 核心区,按照“优化完善、疏解调整、精细提高”的 要求,做优做美市南区和市北区。 李沧区:服务区域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商贸商 务中心,按照打造“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战略要 求,全面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李沧。 崂山区:国家级崂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和滨海度 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蓝色硅 谷海洋科技研发产业带和高等教育集中发展区,青岛 的金融商务、财富管理和文化节庆会展中心。
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胶州湾为生态核心、大沽河为生态 中轴,以崂山、小珠山等生态山系为绿色屏障,以白沙河、墨水 河、洋河等主要河流为绿色生态间隔,划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 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控 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 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 界。 依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规 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有序引导东岸、北岸及西岸城区发展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省政府转报国务院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主要内容摘选:规划指导思想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构想,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实施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城乡发展战略,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2.坚持海陆统筹,实现蓝色跨越。
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3.坚持区域协作,实现共赢发展。
立足山东半岛、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亚,不断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4.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生态基底保护,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5.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优化城镇化布局,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域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6.坚持科学布局,实现集约发展。
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镇化管理、生态安全管制、城市安全防护,优化城市各类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妥善处理好新增用地和存量挖潜关系,构建紧凑高效、特色鲜明的组团式、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与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职能1.国际职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
2.国家职能国家蓝色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陆海统筹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科技城、综合交通枢纽。
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专业规划(2011年-2020年)(1)
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专业规划(2011年-2020年)(1) 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专业规划(2011年-2020年) 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 ..................................................................... ........................................................................ ........................................................................ ......................... 1 第二章指标控制 ..................................................................... ........................................................................ ........................................................................ ................. 2 第三章规划布局 ..................................................................... ........................................................................ ........................................................................ ................. 3 第四章建设与监管 ..................................................................... ........................................................................ ........................................................................ ............. 4 第五章实施措施 ..................................................................... ........................................................................ ......................................................................................... 4 第六章附则 ..................................................................... ........................................................................ ........................................................................ ......................... 5 第七章附表 ..................................................................... ........................................................................ ........................................................................ . (6)说明书一、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现状 ..................................................................... ........................................................................ . (20)二、规划依据 ..................................................................... ........................................................................ ........................................................................ ....................... 22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 ..................................................................... ........................................................................ .......................................................................23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 ........................................................................ ........... 24 五、规划概念与控制指标 ..................................................................... ........................................................................ ........................................................................ ... 24 六、规划目标 ..................................................................... ........................................................................ ........................................................................ ....................... 26 七、总体布局 ..................................................................... ........................................................................ ........................................................................ ....................... 26 八、规划实施措施与监管 ..................................................................... ........................................................................ ........................................................................ ... 28 九、附表 ..................................................................... ........................................................................ ........................................................................ . (30)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规划局 1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专业规划(2011年-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专业规划是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佚名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6(022)B12
【摘要】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构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构想,要求着力提升青岛在东北亚的区域地位,更好地发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
【总页数】2页(P66-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
【相关文献】
1.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实践与创新——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2015年修订)》为例 [J], 朱黎明;王武科;张能恭
2.基于“止损”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以《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为例 [J], 蔡海鹏;苏原;孙建欣;龙慧
3.西藏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J],
4.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J],
5.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成果公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
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的有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的新时期,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合理利用滨海岸线资源,是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特色鲜明、独具魅力国际滨海城市的必然要求。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充分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明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制定层级分明的保护体系和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并以陆海统筹为指导思想,提出滨海岸线资源空间管制要求,科学指导历史文化遗存、滨海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发挥本土优势,彰显山海岛城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青岛新闻网3月18日讯日前,青岛市规划局发布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保护青岛“山、海、岛、城”相融的城市空间格局,彰显岛城风貌是“规划”种浓墨重彩的部分。
根据规划,青岛将划定13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总面积达1363.8公顷,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689.5公顷。
其中,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东沿延安三路至长春路、威海路,北至海泊河,西南以海岸线为界,总面积28平方公里;并着力保护南部滨海团岛至太平角段建筑与山体构成的“起伏有致、平缓舒展”的天际轮廓线,通过城市设计重点处理好胶州湾东岸团岛至海泊河段“高低起伏、簇群间隔”的天际轮廓线。
新的规划还提到,青岛将实施胶州湾东岸企业环保搬迁,调整老港区为邮轮母港及综合服务区,按计划实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石化企业及油库等危险源的搬迁。
◆加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特色的保护保护“山、海、岛、城” 延续青岛特色《总体规划》提出,在历史文化名城领域,青岛的保护工作分为市域历史文化与城市风貌特色保护、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两大部分,旨在整体保护青岛“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提高依法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弘扬青岛的海洋文化特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延续青岛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详解新版城市规划: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划区范围:陆海总计6143平方公里(含陆域4360平方公里,海域1783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控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界。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类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纲。
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新版总规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照国家战略对城市的发展要求,在认真梳理全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随着新版《总体规划》批复和实施,青岛的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化,对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理念青岛有着深厚的城市规划传统,自1891年建置以来,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从最初的小渔村、军事要塞,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认为,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现了充实、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
其中,全域统筹结合功能区的设置,把全域的海陆资源、城市发展资源统筹在一个大的城市群框架下、突破各区市行政界线,在全域统筹各种资源配置,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城乡协调,构建以新型功能区为特征的全域发展新格局。
三城联动破解了青岛城市空间尺度过大,传统的以东岸城区为主的单中心城市结构已经无法继续支撑青岛未来的城市群格局发展的桎梏,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转型,在胶州湾东西北三大城区构建三主五副公共服务中心体系,聚合高端职能,逐步形成功能相对完善、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大青岛核心区域,提升区域中心地位。
轴带展开则进一步升级。
以三城为起点,沿“一轴三带”向纵深拓展,带动外围组团发展,同时向周边辐射。
通过骨干复合交通廊道,聚集信息流、物流和人流,形成青岛多中心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
生态间隔是青岛有序发展的根本,是以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地和各类自然保护区为生态屏障,加快构建支撑青岛永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
组团发展对于外围地区体现它的紧凑和高效的布局。
通过强调层次化、差异化发展,青岛将建立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特色突出、职住平衡、运行高效、联系紧密的空间布局,各个组团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全面承接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青岛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和龙头。
在此战略指导下,新版总规在城市性质与职能、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城市规划区范围、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为承接国家战略打好了基础和平台。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王天青就城市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他表示,对照蓝色经济发展要求,新版总规进一步突出青岛的海洋优势。
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由上版总规确定的“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实现青岛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中心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青岛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向东北亚航运中心迈进;青岛从我国风景旅游胜地向国际海洋文化名城迈进。
新版总规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也与蓝色经济息息相关,体现了海洋对青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支撑和承载作用。
其中,区域协作战略提出“推进青岛成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战略支点,构筑国家参与全球海洋开发合作的示范平台,大力发展海洋科技、海洋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产业发展以建设我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区为目标,以电子信息、船舶海工、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家电等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为核心,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集聚、链式发展的蓝色高端新兴产业体系,助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城市安全战略将“岸线保护”列为重要内容;社会和谐发展战略要求“整体保护‘山、海、城、岛、湾、河’的历史空间格局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特色风貌,加强滨海地区城市设计和管理”。
城市规划区范围在海陆统筹的影响下大大拓宽。
在规划范围中第一次将12240平方公里的海域纳入总体规划范畴,进行统筹规划;把1783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纳入城市规划区实施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
“为了确保蓝色经济的发展后劲儿,新版总规还进行了战略留白,将田横岛、金口、鳌山湾区域预留为未来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近远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王天青表示。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新版总规围绕城市生态安全管制、资源节约利用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专项研讨。
在生态保护与空间管制上,新版总规强化生态保护与空间管制,突出对胶州湾、崂山、大沽河的保护,严守生态优先的发展底线,力求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
以市域生态功能区为例,新版总规中,全市被划分为5类生态功能区:山地生态功能区、水系及湿地生态功能区、海域及海岛生态功能区、农业生态功能区、城乡建设生态功能区。
其中,海域及海岛生态功能区将胶州湾、灵山湾、鳌山湾海域及60多个海岛纳入保护,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海岸带资源是青岛的核心资源,早在1995版总规中,我市就将海岸带纳入,通过专项规划、人大议案等方式进行了有效的保护,由此打造出岛城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此次将海岛资源纳入保护,可以为青岛海洋城市景观进一步加码。
”潘丽珍表示。
而在规划区内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区,有助于城市组团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新版总规以自然山水格局为基础,建立了全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保护市域“三山、三水、三湾、一带”整体自然环境格局、中心城区“两山、一湾、多河”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城区顺应地形依山就势,山海城融为一体的整体城市风貌,进一步明确保护自然环境、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建筑、工业遗产、名村名镇、传统村落民居等保护要求。
与以往规划相比,新版总规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强调和引导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最大亮点——城市发展定位提升《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青岛全市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200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66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8%以上,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化,可以更好地承接国家战略。
城市发展定位的提升是新版《总体规划》的最大亮点。
面对国家战略和蓝色经济的新要求,新版《总体规划》将青岛城市性质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实现青岛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中心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青岛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向东北亚航运中心迈进;青岛从我国风景旅游胜地向国际海洋文化名城迈进。
与城市定位提升相对应,青岛的城市职能也被重新设定,更好地匹配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等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对青岛的要求。
坚持传承与创新的规划理念,新版《总体规划》借鉴世界知名海湾城市发展经验,紧紧围绕蓝色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转化为法定规划成果。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历史文化特征,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城市发展规模和城镇体系结构,建立了历史文化与城市风貌特色保护体系。
同时,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新版《总体规划》强化了海陆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等理念,编制空间范围首次涵盖了青岛行政辖区,对陆域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240平方公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出了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原则,确定了中心城区、外围组团、重点镇、一般镇的职能、规模和空间布局,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格局。
《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随着新版《总体规划》批复和实施,青岛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青岛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青岛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崔武)加快建设组团式海湾型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青岛城市发展规划解读:构建宜居幸福多中心城市群青岛城市发展规划解读:构建宜居幸福多中心城市群201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新一版《总体规划》是我市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城镇化与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落实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具体部署,是市委十一次党代会确定“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城市空间战略的深化诠释,是“十三五”期间城市谋篇开局的科学依据,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蓝图。
城市定位从东部沿海重要经济中心走向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对接国家战略围绕国家战略和蓝色经济的新要求,青岛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定位不断提升,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由95版《总规》确定的“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实现青岛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中心向国家沿海中心城市迈进;青岛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向东北亚航运中心迈进;青岛从我国风景旅游胜地向国际海洋文化名城迈进。
到2020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200万人以内;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6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60平方公里以内。
规划确定青岛的城市职能为: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