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工厂设计汇总

合集下载

年产10万吨啤酒工厂设计

年产10万吨啤酒工厂设计

1.引言(100字)啤酒是一种历史悠久、大众喜爱的酒类饮品。

随着人们对啤酒需求的不断增长,设计一座年产量为10万吨的啤酒工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工厂的布局设计、生产流程以及设备选型,致力于创建一座高效、环保且具有竞争力的啤酒生产工厂。

2.工厂布局设计(300字)工厂的布局设计是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核心环节。

首先,应考虑到原材料的存储、运输和加工流程。

为此,应设立原料仓储区、出货区和加工车间,以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

其次,生产线的布置需要符合生产流程,尽量减少物料搬运的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应设置质检区域和成品仓库,以便对产品进行检验和存储。

3.生产流程设计(400字)啤酒的生产流程包括麦芽糖化、糖化液处理、酵母发酵、糖化液糖化、糖化液过滤以及瓶装等环节。

在麦芽糖化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糖化设备,提高糖化效率和产量。

糖化液处理环节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过滤和浓缩,确保糖化液质量稳定。

在酵母发酵过程中,应配置合适的发酵罐和温度控制设备,以提高发酵效果。

糖化液的糖化和过滤环节需要采用高效的设备,保证糖化液的纯度和过滤效果。

最后,采用自动化瓶装设备,提高生产速度和瓶装质量。

4.设备选型(300字)为了建立一座高效和可持续的啤酒工厂,设备选型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麦芽糖化过程,应选择配备先进的糖化锅和温控系统的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糖化效率,并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其次,在酵母发酵过程中,应采用高品质的发酵罐和温度控制设备,以确保酵母的质量和发酵效果。

在糖化液处理环节,应选用高效过滤和浓缩设备,确保糖化液的纯度和稳定性。

最后,自动化瓶装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5.结论(100字)设计一座年产10万吨啤酒的工厂需要从布局设计、生产流程和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通过合理布局、先进的生产流程和高效的设备,可以建立一座高效、环保且具有竞争力的啤酒生产工厂。

年产15万吨啤酒工厂工艺设计

年产15万吨啤酒工厂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是指根据工厂生产目标和要求,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实现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与合理利用的过程。

针对年产15万吨啤酒的工厂工艺设计,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方案:1.原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大麦、水、啤酒花等原材料,并进行验收和贮存。

大麦需要经过清理、脱皮、脱水等工序,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糖化酵母培养:将经过清理和脱水的大麦进行糖化处理,产生麦芽糖。

然后将麦芽糖与酵母进行混合,并进行发酵培养,使酵母繁殖达到一定数量。

3.发酵:将培养好的酵母与糖化得到的麦汁进行混合,加入一定比例的啤酒花,并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酵母将麦汁中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过滤:将发酵得到的啤酒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保持啤酒的清澈度和口感。

过滤可以采用板框过滤机或离心机等设备。

5.精确调配:将过滤后的啤酒分别按照特定比例和酒精度进行精确调配,以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调配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

6.灌装:对调配好的啤酒进行瓶装或罐装。

在灌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灌装设备的清洁和无菌,以保证啤酒的卫生质量。

7.包装:对灌装好的啤酒进行包装,可以选择纸箱包装、托盘包装等。

包装过程中,要保证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卫生,以防止啤酒的变质和污染。

8.储存和出库:将包装好的啤酒进行储存和出库。

储存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延长啤酒的保质期。

出库时要进行产品质检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以上是一种可能的年产15万吨啤酒工厂的工艺设计方案。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针对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年产1万吨浓香型啤酒工厂设计

年产1万吨浓香型啤酒工厂设计

年产1万吨浓香型啤酒工厂设计一、设计背景近年来,啤酒作为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饮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为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年产1万吨浓香型啤酒的工厂。

本文档旨在描述该工厂的设计方案。

二、工厂布局1. 生产区域:工厂将设有生产区域,用于生产啤酒的主要工艺流程。

2. 储存区域:工厂将设有专门的储存区域,用于存放成品啤酒以及原材料和包装材料。

3. 办公区域:工厂将设有办公区域,用于管理和运营工厂的日常事务。

三、工艺流程1. 原料处理:原料包括大麦、水、酵母等。

原料将经过清洁、研磨、糖化等处理过程,以制备啤酒的原料液。

2. 发酵与储存:原料液将被转移到发酵罐中,在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发酵。

发酵完成后,啤酒将被储存在专门的储藏罐中。

3. 过滤与包装:啤酒将经过过滤、除杂等工艺处理,然后被灌装到瓶子或桶中进行包装。

四、设备和设施1. 发酵罐:用于进行啤酒发酵的设备。

2. 储藏罐:用于储存成品啤酒的设备。

3. 灌装设备:用于将啤酒灌装到瓶子或桶中的设备。

4. 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生产流程的设备。

5. 实验室:用于进行质量控制和产品检测的设施。

五、安全与环保1. 安全设施:工厂将配备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安全设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2. 废水处理:工厂将设有废水处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

六、总结本文档概述了年产1万吨浓香型啤酒工厂的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工厂布局和流程设计,配备先进设备和设施,以及关注安全与环保,我们有信心建设一个高效、稳定的啤酒工厂,满足市场需求。

年产十万吨啤酒厂设计

年产十万吨啤酒厂设计

设计一个年产十万吨的啤酒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场地规划、人员组织等等。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详细阐述如何设计一个年产十万吨的啤酒厂。

首先,对于啤酒的生产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发酵工艺和酿造技术。

建议采用传统的大缸发酵工艺,其中包括麦芽淀粉转化为糖,然后再与酵母发酵为酒精。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酒精浓度控制和调味技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其次,对于设备选择,需要考虑到年产量十万吨的规模,建议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包括啤酒麦芽磨碎设备、发酵罐、过滤设备、杂菌检测设备、灌装包装设备等等。

可以选择国内外知名的设备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另外,对于场地规划,需要考虑到酿酒厂的布局和流程。

建议将啤酒厂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原料储存区、麦芽磨碎区、发酵区、过滤区、杂菌检测区、灌装包装区等。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将不同的区域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输送带和管道等方式实现原料和成品的自动化输送。

此外,还需要设立合适的检验实验室和品质控制中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对于人员组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来管理和运营啤酒厂。

团队成员包括生产经理、工艺师、质量控制人员、销售人员等。

并且应该提供一系列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生产技巧。

总结起来,设计一个年产十万吨的啤酒厂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工艺、设备选择、场地规划和人员组织等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科学严谨和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啤酒厂的高效运营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年产万吨度淡色啤酒的工厂设计

年产万吨度淡色啤酒的工厂设计

设计一个年产万吨度淡色啤酒的工厂,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选址和土地规划:选择位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并且离消费市场近的位置。

土地规划上需要考虑到生产线的布局、仓储空间、办公室和员工休息区域等。

2.厂房建设:厂房需建设成符合生产需求的结构,首先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布局,保证生产过程的流畅,并且方便员工的操作。

厂房内部需要有适当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设备与工艺:选择高效、先进的啤酒生产设备,包括麦芽磨碎机、麦汁醅制机、发酵罐、过滤系统和灌装装置等。

对工艺进行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4.水处理设备:啤酒生产需要大量水源,因此需要安装有效的水处理设备来确保水的质量,并且可以回收利用废水。

5.能源供应: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为工厂提供电力和供暖,如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

这样不仅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6.废物管理:建立规范的废物处理和回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并将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再利用。

7.员工设施:员工是工厂的重要资源,因此需要提供合适的员工设施,如员工宿舍、员工餐厅、员工健身房等,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8.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实验室设备和人员培训,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9.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消防系统、安全培训和员工保护设施等,以确保工厂的运营安全。

10.环保措施: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并且建立环保意识培养计划,鼓励员工参与环保活动。

总结:。

青岛啤酒2厂工厂总平面设计”

青岛啤酒2厂工厂总平面设计”
原则:先总图计划后分区安排、先主要生产车间后 辅助车间 、先近期后远景。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
三、总平面设计的步骤
(一)、初步设计 2.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初步设计成品图)
定义:在方案图的基础上,经各专业设计的讨论补 充又经过审批后绘制而成。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
三、总平面设计的步骤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
三、总平面设计的步骤 初步设计(资料图 成品图)
施工图设计(资料图 成品图)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
三、总平面设计的步骤
(一)、初步设计 1.方案图(总平面布置资料图) 定义: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生产车间总平面轮廓示 意资料及非工艺专业商定的各车间厂房建筑物设想 外廓尺寸,结合厂区地形等自然条件绘制的总平面 布置方案图。
自学
(二)、施工图设计 1、工厂总平面施工资料图 定义:根据对初步设计的有关审批文件,进行调整 。明确规定各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管线等 相对关系及标高,绘成的图标为总平面施工资料图 。
2.工厂总平面布置施工图 定义:采用测量坐标网与建筑坐标网的关系予以定 位,这样绘制的工厂总平面布置图为总平面布置施 工图。
第二节 发酵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形式
三、总平面布置的形式分类及实例 (一)、总平面水平向布置形式 1、 区带式布置
2.周边式布置形式 (二)、总平面竖向布置形式
1、分离式布置形式 2.连续式布置 形式
(三)、联合式布置形式
第二节 发酵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形式
第三节 厂内运输 第四节 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 发酵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形式
第二节 发酵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形式
一、工厂组成与厂区的划分 (一)、工厂组成: 1、生 产车间 2、辅助车间 3、动力车间 4、行政部门 5.职工宿舍

年产十万吨啤酒厂设计

年产十万吨啤酒厂设计

一、选址和场地规划:在设计年产十万吨啤酒厂之前,需要进行选址和场地规划。

首先,选择一个靠近啤酒市场,便于运输的地点。

其次,需要一块较大的场地用于建设厂房和仓库,以及设立停车场和装卸区等配套设施。

同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生产扩张的可能性,选取一个具备拓展空间的场地。

二、厂房设计:1.主厂房:主厂房是啤酒生产的核心区域,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主厂房应包括原材料储存区、麦汁糖化发酵区、糖化发酵后的澄清净化区、疾病和瓶装区等功能区域。

此外,还需要设置工人换衣室、休息室、浴室、办公室等办公设施。

2.辅助设施:厂房周围应设立消防通道、储存区、废水处理设施等辅助设施。

消防通道和储存区应尽可能靠近主厂房,以确保工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撤离和原材料的快速调配。

废水处理设施是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厂区周围水源不受到污染。

三、设备选择和布局:1.原材料处理:选用高效、稳定的设备进行原材料的处理。

包括粉碎设备、清洁设备、输送设备等。

在布局上,需要根据生产流程的顺序和原材料的特点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2.糖化发酵设备:选择适合生产规模的糖化发酵设备,以保证啤酒质量和产量。

糖化发酵设备的选型和布局需要考虑到厂区的空间利用率和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便捷性。

3.灌装设备:选择高效、自动化的灌装设备,以提高灌装速度和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布局,确保灌装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衔接顺畅。

四、能源和环保设施:1.选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

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一部分能源需求,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确保废水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并尽可能循环利用。

3.建立废弃物处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安全措施和紧急应急预案:为保证员工和设备的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措施和紧急应急预案。

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以及安装报警设备、灭火器和消防栓等安全设施。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设计06303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设计06303

啤酒厂糖化车间是啤酒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啤酒的质量和口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我将对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进行设计,以满足生产所需的要求。

1.布局设计:糖化车间应根据糖化工艺的流程进行合理布局。

一般而言,糖化车间包括原料粉碎、研磨、混合、糖化和糖化后处理等区域。

原料粉碎和研磨区域应位于车间入口处,以方便原料的投入。

糖化区域应设置在车间中央,以方便各工序之间的连续进行。

糖化后处理区应靠近糖化区,以方便对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

2.设备选择:糖化车间所需的设备包括糖化罐、糖液过滤器、水质调节设备、搅拌设备、温度控制设备等。

糖化罐应选择容量适中的不锈钢罐,以满足10万吨啤酒的生产需求。

糖液过滤器应具备高效过滤和分离固液两相的能力。

水质调节设备应包括净化设备和PH调节设备,以保证糖化过程中水质的稳定和适宜。

搅拌设备应具备强力搅拌和均匀混合的功能。

温度控制设备应根据糖化过程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加热和冷却设备。

3.环境控制:糖化车间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方面。

糖化过程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一般为55-65摄氏度之间,因此,车间应安装相应的加热和冷却设备,以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

湿度控制主要用于避免原料和糖化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可通过加湿设备来完成。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空气的流通,排除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和异味。

4.水处理系统:糖化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因此,糖化车间应配备适当的水处理系统。

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软化、脱气、过滤和消毒等工艺。

预处理环节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和有机物等杂质。

软化环节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以保证水质的稳定。

脱气环节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气体,以减少糖化过程中的气泡和气味。

过滤和消毒环节用于最后的水质处理,确保水质符合糖化过程的要求。

5.废水处理:糖化车间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糖化车间应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

废水处理系统应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终级处理等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50万吨啤酒工厂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我们组的设计任务是:年产30万吨啤酒厂的设计。

2.根据设计任务,查阅有关资料、文献,搜集必要的技术资料,工艺参数与数据,进行生产方法的选择,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的确定与论证。

3.工艺计算:全厂的物料衡算;糖化车间的热量衡算(即蒸汽耗量的计算);水用量的计算;发酵车间耗冷量计算。

4.糖化车间设备的选型计算:包括设备的容量,数量,主要的外形尺寸。

5.选择其中某一重点设备进行单体设备的详细化工计算与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生产规模:年产30万吨啤酒,全年生产300天。

2、发酵周期:锥形发酵罐低温发酵24天。

3、原料配比:麦芽75%,大米25%4、啤酒质量指标理化要求按我国啤酒质量标准GB 4927-1991执行,卫生指标按GB 4789.1-4789.28执行。

12°啤酒理化指标外观透明度: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浊度,EBC≤1.0泡沫形态:洁白细腻,持久挂杯泡持性S≥180色度 5.0—9.5香气和口味明显的酒花香气,口味纯正、爽口,酒体柔和,无异香、异味酒精度%(m/m)≥3.7原麦汁浓度%(m/m)12±0.3总酸mL/100mL ≤2.6二氧化碳%(m/m)≥0.40双乙酰mg/L ≤0.13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根据以上设计内容,书写设计说明书。

四、主要参考文献[1] 金凤,安家彦.酿酒工艺与设备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2] 顾国贤.酿造酒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12[3] 程殿林.啤酒生产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俞俊堂, 唐孝宣.生物工艺学.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5] 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 徐清华.生物工程设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 吴思方.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8] 黎润钟.发酵工厂设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9] 梁世中.生物工程设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9[10] 陈洪章.生物过程工程与设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糖化车间】一、300 000 t/a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物料衡算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物料平衡计算主要项目为原料(麦汁、大米)和酒花用量,热麦汁和冷麦汁量,废渣量(糖化槽和酒花槽)等。

1、糖化车间工艺流程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麦槽酒花渣分离器→回旋沉淀槽→薄板冷却器→到发酵车间↓↓↓酒花槽热凝固物冷凝固物图1 啤酒厂糖化车间工艺流程示2、工艺技术指标及基本数据根据我国啤酒生产现况,有关生产原料配比、工艺指标及生产过据如表1所示。

表1啤酒生产基础数据根据表1的基础数据,首先进行100kg 原料生产12°淡色啤酒的物料计算,然后进行1000L12°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最后进行300000t/a 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物料平衡计算。

3、100kg 原料(75%麦芽,25%大米)生产12°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 (1)热麦汁计算 根据表1可得到原料收得率分别为:麦芽收率为:0.75×(100-6)/100=70.5% 大米收率为:0.92×(100-13)/100=80.04% 混合原料收得率为:(0.75×70.5%+0.25×80.04%)×98.5%=71.79%由上述可得100kg 混合料原料可制得的12°热麦汁量为:1279.71×100=598.3(kg) 查资料知12°麦汁在2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4,而100℃热麦汁比20℃时的麦汁体积增加1.04倍,故热麦汁(100℃)体积为:598.3/1.084×1.04=574(L)(2)冷麦汁量为:574×(1-0.03)=556.8 (L) (3)发酵液量为:556.8×(1-0.01)=551.2 (L) (4)过滤酒量为:551.2×(1-0.01)=545.7(L) (5)成品啤酒量为:545.7×(1-0.01)=540.2(L) 4、生产1000L12°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根据上述衡算结果知,100kg 混合原料可生产12°淡色成品啤酒540.2L ,故可得以下结果:(1)生产1000L12°淡色啤酒需耗混合原料量为:2.5401000×100=185.1(kg) (2)麦芽耗用量为:185.1×75%=138.8(kg) (3)大米耗用量为:185.1-138.8=46.3(kg)(4)酒花耗用量:目前国内苦味较淡的啤酒普遍受欢迎特别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所以对浅色啤酒热麦汁中加入的酒花量为0.2 % 即每1000升热麦汁添加2kg ,故为:2.540574×1000×0.2%=2.13(kg) (5)热麦汁量为:2.540574×1000=1063(L)(6)冷麦汁量为:2.5408.556×1000=1031(L)(7)湿糖化糟量 设湿麦芽糟水分含量为80%,则湿麦芽糟量为:[(1-0.06)×(100-75)]/(100-80)×138.8=163.1(kg) 湿大米糟量为:[(1-0.13)×(100-92)]/(100-80)×46.3=16.11(kg) 故湿糖化糟量为:163.1+16.11=179.2(kg) (8)酒花糟量设麦汁煮沸过程干酒花浸出率为40%,且酒花糟水分含量为80%,则酒花糟量为:(1-0.4)/(1-0.8)×2.13=6.39(kg)5、生产500 000t/a 12°淡色啤酒糖化车间的物料衡算设生产旺季每天糖化6次,而淡季则糖化4次,每年总糖化次数 150×6+150×4=1500(次),由此可算出每次投料量及其他项目的物料衡算。

(1)查12°淡色啤酒密度为1.012kg/L,则每次糖化的啤酒量为:500 000 000÷1500÷1.012=329381L每次糖化的原料量为:185.1/1000×329381= 60968(kg)(2)麦芽量:60968×75%=45726(kg)(3)大米量:60968-27436=33532(kg)(4)热麦汁量:574/100×60968=349956(L)(5)冷麦汁量: 349956×(1-3%)=339458(L)(6)酒花用量:2.13/1000×329381=702(kg)(7)湿糖化糟量:179.2/1000×329381=59025(kg)(8)湿酒花糟量:6.39/1000×329381=2015(kg)(9)发酵液量:339458×(1-1%)=336063(L)(10)过滤酒量:336063×(1-1%)=332702(L)(11)成品啤酒量:332702×(1-1%)=329376(L)把前述的有关啤酒厂酿造车间的三项物料衡算计算结果,整理成物料衡算表,如表2所示。

二、300 000 t/a 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热量衡算2.1 二次煮出糖化法是啤酒生产常用的糖化工艺,下面就以此工艺为基准进行糖化车间的热量衡算,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218℃4.5 热水50℃70℃ 12min t( 60min7min 冷却90℃ 20min 100℃ 40min 70℃ 25min过滤 糖化结束 78℃ 100℃ 10min麦芽 煮沸锅90min 回旋沉淀槽 酒花图2 啤酒厂糖化工艺流程图2.2 热量衡算 ⑴糖化用水耗热量1Q根据工艺设计糊化锅中的料水比为1:4.5,糖化锅中的料水比为1:3.5。

料水比过大,尽管对糊化有利,但是耗能大,设备体积大。

料水比过小的话,醪液粘稠,需较大的搅拌设备且及易产生糊锅现象。

所以糊化锅加水量为:m 1=(9415+ 1829)×4.5 = 50598(kg)式中,9415为糖化一次大米粉量,1829为糊化锅加入的麦芽粉量(为大米量的20%)而糖化锅加水量为:m2=25607×3.5 = 89624.5(kg)式中,25607为糖化锅投入的麦芽粉量,即27436-1829=25607(kg)。

而27436为糖化一次麦芽定额量。

故糖化总用水量为:m w =m1+m2=50598+89624.5=140222.5(kg)自来水的平均温度取t1=18℃,而糖化配料用水温度t2=50℃,故耗热量为:Q 1=cwmW(t2-t1)=4.18×140222.5×(50-18)=18.756×106(KJ)⑵第一次米醪煮沸耗热量Q2由糖化工艺流程图(图2)可知,Q 2 = Q21+Q22+Q23Q 21为米醪由初温即室温加热到煮沸的耗热,Q22为煮沸过程中蒸汽带走的热量,Q23为升温过程中的热损失。

2.1.糊化锅内米醪由初温tO 加热至煮沸的耗热量Q21Q21= m米醪*c米醪(100-t)(1)计算米醪的比热容c米醪根据经验公式C容物=0.1[(100-w)C+4.18w]进行计算。

式中w为含水百分率;c0为绝对谷物比热容,取c=1.55KJ/(Kg·K)c麦芽=0.01[(100-6)1.55+4.18×6]=1.71KJ/(Kg·K)c大米=0.01[(100-13)×1.55+4.18×12]=1.89KJ/(Kg·K)c米醪=(m大米c大米+m麦芽c麦芽+mwcw)/m大米+m麦芽+ mW)=(9145×1.89+1829×1.71+50598×4.18)/(9145+1829+50598)=3.76 KJ/(Kg·K)(2)米醪的初温t设原料的初温为18℃,而热水为50℃,则t 0 =[(m大米c大米+m麦芽c麦芽)×18+ mW*cW×50]/( m米醪c米醪) =[(9145×1.89+1829×1.71)×18+50598×4.18×50]/(3.76×61572)=47.1℃其中M米醪= M大米+M麦芽+ M1=9145+1829+50598=61572kg(3)把上述结果代入Q21= m米醪*c米醪(100-t)中,得:Q21=3.76×61572×(100-47.1)=12.247×106KJ)2.2 煮沸过程蒸汽带出的热量Q 22设煮沸时间为40min ,蒸发量为每小时5%,则蒸发水量为:mv 1=m 米醪×5%×40/60=61572×5%×40/60=2052.4(Kg )Q 22= mv 1I=2052.4×2257.2=4.633×106(KJ) 式中,I 为100℃饱和气压下水的汽化潜热2257.2(KJ/Kg ) 2.3 热损失Q 23米醪升温和第一次煮沸过程的热损失约为前两次的耗热量的15%,即:Q 23=15%(Q 21+Q 22) 2.4 由上述结果得:Q 2=1.15(Q 21+Q 22)=19.412×106(KJ ) ⑶ 第二次煮沸前混合醪升温至70℃的耗热量Q 3按糖化工艺,来自糊化锅的煮沸的米醪与糖化锅中的麦醪混合后温度应为63℃,故混合前米醪先从100℃冷却到中间温度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