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_滑轮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_滑轮

初二物理滑轮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 了解滑轮的种类;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会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判断滑轮的省力情况,通过组装滑轮组锻炼动手能力。

3. 培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难点:滑轮组的组装,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预习案一、导学引航,研读教材:1、杠杆平衡条件是 ;2、滑轮也是一种 ,并可以 的轮子; 3.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滑轮,这种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见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这样的滑轮;如图 丙所示为________滑轮,这种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____________, 我们见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这种滑轮.4、使用时 叫定滑轮;定滑轮能够 ,但是不能 。

5、使用时 叫动滑轮;动滑轮能够 ,但是不能 ,而且 6.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

我该怎么办?7.轮轴和斜面也是 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 和 组成,大的叫 ,小的叫 二.预习反馈,自主探究1、如果每一个滑轮重为G 轮,所提升物体重力为G ,则使用定滑轮时,F=______________;使用动滑轮时,F=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右图甲所示,定滑轮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_____,动力F 的力臂为_________,物重对滑轮拉力为阻力,其力臂为_________,由圆的基本知识可知,两个力臂均为圆的_________,故L 1=L 2,F______G ,所以定滑轮属于________杠杆。

如图乙所示,动滑轮使用时可看成是一个______________杠杆,这个杠杆支点在_________点,动力F 力臂为滑轮圆的___________,阻力臂为滑轮这个圆的___________。

12.2-滑轮导学案

12.2-滑轮导学案

§12.2 《滑轮》【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

(重难点)【预习生成】1.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杠杆有哪几种分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_________,并可以绕_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_。

4.使用时滑轮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的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___,但是不能___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的杠杆。

(P87)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的叫做动滑轮。

使用动滑轮能够_________,但要_________,它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新知探究】1.解惑:①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②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杠杆。

2.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1:怎样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1.定滑轮:_________的滑轮;动滑轮:_____________的滑轮。

2.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表1 利用定滑轮测量值结论一: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表2利用动滑轮测量值结论: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之比123实验次数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拉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之比123活动2:利用上面的两种方案中,提起同一个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定滑轮: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方向_________ 。

初二下物理12.2滑轮导学案

初二下物理12.2滑轮导学案

12.2 滑轮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2、预习范围教材第12章2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定滑轮: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

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定义:的组合叫滑轮组。

特点:。

三、预习检测1、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2、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A.1/3的力B.1/2的力 C.2/3的力 D.3/4 的力3、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C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实验次数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数123(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二、随堂检测1、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大于F2B. F1=F2C. F1小于F2D. F1和F2大小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A.20N,18NB.10N,18NC.18N,10ND.20N,20N3、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A.F甲>F乙 B. 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参考答案预习案1、C2、C3、B探究案1、C2、B3、B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1.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喷洒农药时,高度不变、速度不变,由于喷洒农药,飞机的质量逐渐变小,所以飞机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减少。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滑轮》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话题大家是否知道什么是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滑轮被广泛运用在各种机械装置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目标导向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将能够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应用以及如何计算滑轮的力的大小等知识,为我们理解更复杂的机械装置打下基础。

二、探究2.1 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滑轮的工作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滑轮的作用。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测量不同滑轮组合下的力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2.2 知识理解通过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滑轮是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滑轮在吊重物体、提升物体等方面的应用。

2.3 拓展思考让学生思考滑轮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利用滑轮来减轻自己的力气,提高效率等。

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合理应用滑轮来解决问题。

三、总结3.1 知识回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滑轮的工作原理、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知识点,确保学生对滑轮的理解和掌握。

3.2 教室检测设计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检测学生对滑轮知识的掌握水平。

通过教室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3.3 课后作业安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稳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可以包括阅读相关文章、解答问题、设计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发现滑轮的身影,并能够灵活运用滑轮知识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不息探索,成为真正的进修达人!。

11.2 滑轮导学案

11.2 滑轮导学案

11.2 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与动滑轮【自主学习】一、滑轮的构造滑轮由、、和钩组成。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1、轴的位置的滑轮称为。

2、轴的位置随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

A是 A是B是 B是C是【合作探究】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省力,但可以。

2、定滑轮的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一个杠杆。

3、定滑轮的三个关系:①力的关系:若阻力来自物重:若阻力来自物体所受摩擦:②距离关系: ;③速度关系: 。

四、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 省力, 改变施力方向。

2、只有 向上拉,动滑轮才能省 力。

动滑轮最多能省 力。

3、动滑轮的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 的杠杆。

4、动滑轮的三个关系:①②距离关系: ;③速度关系: .11.2 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与动滑轮(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滑轮的构造滑轮由轮、轴、框和钩组成。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1、轴的位置不随滑轮而移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轴的位置随滑轮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A是动 A是定B是定 B是定C是定【合作探究】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数据参照配套课件或实验实际)1、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2、定滑轮的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3、定滑轮的三个关系:①力的关系:若阻力来自物重:F=f,理想若阻力来自物体所受摩擦:F>f,实际②距离关系: S=h ;③速度关系: v1=v2 。

四、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数据参照配套课件或实验实际)1、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 一定能 省力, 不能 改变施力方向。

2、只有 匀速竖直 向上拉,动滑轮才能省 一半 力。

动滑轮最多能省 一半 力。

3、动滑轮的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 的杠杆。

4、动滑轮的三个关系:F=1/2G 理想F>1/2G 实际 ①F=1/2f 阻力来自物体摩擦F=1/2(G+G /) 不计绳重摩擦②距离关系: S=2h ;③速度关系: v1=2v2 .。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滑轮的分类和应用。

3. 能够运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滑轮的定义和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带有凹槽的轮子和一根固定在支架上的轴组成。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轮轴的旋转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减小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二、滑轮的分类和应用1. 按轮子数量分类:单轮滑轮、复合滑轮。

2. 按用途分类:固定滑轮、挪动滑轮。

3. 应用:用于提升重物、调节绳索方向、改变施力方向等。

三、实际问题解决1. 若一根绳子通过一个单轮滑轮,两端分别挂着重物A和B,A的重力为100N,B的重力为200N,求绳子的张力。

2. 若一个箱子质量为50kg,需要用滑轮提升到3m高的楼顶,求需要施加的力。

3. 若一个人用滑轮将一块重100N的石头挪动10m,求人需要施加的力。

导学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的实物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二、讲解1. 讲解滑轮的定义、原理和分类。

2. 分析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途景。

三、练习1. 让学生自行计算第一个实际问题的绳子张力。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第二个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第三个实际问题。

四、总结对滑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学会应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中的实际问题。

2. 搜集并分享滑轮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六、拓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滑轮的其他应用领域,如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2.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作用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4.会分析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二、学习准备1、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杠杆分为哪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三、自主学习:1、思考: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3、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表一 表二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表一中:滑轮__ ___动,不能___ 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 _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

表二中滑轮__ ___动,省力___ ___,不能改变力的____ ___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4、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钩码G= 1 N2、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 ,与钩码重力(G )进行比较,F G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 1 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

(填“是”或“否”) 1、钩码G= 1 N 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与钩码重力(G )进行比较,F G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 1 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

(填“是”或“否”) 图1 图2(1)定滑轮可以看出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杠杆。

滑轮复习导学案

滑轮复习导学案

滑轮复习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滑轮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3. 深入理解滑轮在力学中的作用。

一、导入滑轮作为机械工程中常见的零件,用于传递和调节力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导学案将帮助您全面了解滑轮的基本原理和运用。

二、滑轮的定义和结构1. 滑轮的定义: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轮R和轴A构成,可以在两个或多个接点之间传递力量。

2. 滑轮的结构:滑轮主要包括轮R、轴A、绳索、支撑和滚动装置等组成部分。

三、滑轮的工作原理1. 杠杆定律:滑轮利用杠杆原理来传递力量。

当应用力P作用在滑轮上,相应的载荷W也会发生变化,滑轮的力量传递原理符合杠杆定律。

2. 力的平衡:在滑轮系统中,力的平衡是指对于在滑轮上的所有力都平衡。

四、滑轮的应用1. 降低力的作用:通过增加滑轮数量,可以降低应用力的强度。

2. 改变力的方向:通过改变滑轮的布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增加力的作用距离:通过增加滑轮数量,可以增加力的作用距离。

五、滑轮的计算方法1. 力的平衡方程: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我们可以得出滑轮系统中的力的平衡方程。

例如:P1 + P2 = W1 + W2。

2. 力的分解:我们可以通过对力进行垂直和平行分解,来计算滑轮系统中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力的乘法原理:根据力的乘法原理,我们可以计算滑轮系统中的力的乘积。

例如:P1 × P2 = W1 × W2。

六、滑轮在力学中的作用1. 应用举例:滑轮在各种物体举起、拖拉和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吊车、起重机等。

2. 力的分析:通过分析滑轮系统中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总结通过本导学案,我们学习了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滑轮的应用和计算方法,并深入了解了滑轮在力学中的作用。

滑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

希望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能够增强对滑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滑轮。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滑轮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进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原理。

2. 能力目标:掌握滑轮的应用方法,能够解决与滑轮相关的物理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三、进修过程1. 进修内容: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原理2. 进修方法:讲解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3. 进修步骤:(1)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滑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进修滑轮的应用方法和计算公式;(4)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滑轮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室练习1. 选择题:滑轮的作用是()。

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物体的大小C. 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 改变物体的颜色2. 计算题:如果一个重物挂在一根绳子上,通过一个滑轮吊起,求所需的力的大小。

五、教室讨论1. 学生展示:请学生结合实际例子,展示滑轮的应用途景。

2. 学生互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对滑轮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滑轮的定义、结构和原理;2. 搜集滑轮应用的实例,并进行分析;3. 解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应用滑轮可以减小所需的力量?七、总结反思1.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你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反思:在进修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怀疑?如何解决这些怀疑?八、拓展延伸1. 学生自主进修: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滑轮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发现物理学知识的应用的地方,不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在未来的进修道路上越走越遥,探索更辽阔的知识世界!。

12.2滑轮(第1课时)导学案

12.2滑轮(第1课时)导学案

京师 2017级初三物理导学案NO.3 编制人:备课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评价:Administrator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成于学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定、动滑轮,并知道滑轮的作用。

2.在认识滑轮过程中,体会对比探究的方法。

3.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

【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用黑或蓝色笔认真作答,红色笔修改,字写工整。

【预习案】1.请观察并写出右两图中滑轮的结构特点。

2.请观察右边旗杆和起重机的图片中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3.定滑轮是指的滑轮。

4.动滑轮是指的滑轮。

【我的的收获或疑问】【探究案】(一)研究定滑轮的特点(书本P82)1.按书本82页图12.2-3乙安装定滑轮进行实验,并将数据填入表中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的距离h/cm 拉力F/N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的距离S/cm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定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拉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使用定滑轮省力,距离,但改变力的方向。

(二)研究动滑轮的特点(书本P82)2. 按书本82页图12.2-3丙安装动滑轮进行实验,并将数据填入表中 物重 G/N 物体移动方向物体移动的距离h/c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的距离S/cm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拉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使用动滑轮省力,距离,且改变力的方向。

【课堂检测】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F 3,则()。

A .F 1最大 B .F 2最大C .F 3最大D .三个力一样大2.滑轮按图甲、乙所示两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 1、F 2、F 3,则()。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滑轮》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结构和作用;2. 掌握滑轮的应用方法和原理;3. 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滑轮的定义和结构1.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圆筒形的轮子和固定在轮子上的滑轮壳组成。

2. 滑轮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表面光滑,能够减少摩擦力。

二、滑轮的作用1.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施加力的方向与挪动方向不一致。

2. 滑轮还可以减小施加力的大小,使得需要施加的力更小。

三、滑轮的应用方法和原理1. 应用滑轮时,应该将绳索或链条绕在滑轮上,确保力的传递顺利。

2.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滑轮的转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实现力的传递和减小。

四、实际问题解决方法1. 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可以减小所需的力,提高效率。

2. 合理运用滑轮可以解决搬运重物、提升高空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导学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滑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激发: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滑轮解决问题。

3. 引导: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滑轮的定义、结构、作用和应用方法,加深理解。

导学实践:1. 展示不同种类的滑轮,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结构和特点。

2. 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滑轮提升一个重物?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3. 让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应用滑轮提升重物,观察力的变化和效果。

4. 引导学生总结滑轮的作用和原理,写出实验报告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导学延伸:1. 让学生设计一个滑轮系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提升一个小车或提升一个物体。

2. 让学生分析不同种类的滑轮系统,比较其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

3.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关于滑轮的知识,拓展应用领域,如机械工程、物理学等。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滑轮的定义、结构和作用,掌握滑轮的应用方法和原理,能够灵活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简单机械装置的认识和理解。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滑轮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它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将深入了解滑轮的作用原理,掌握其运用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滑轮。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组成结构;2. 理解滑轮的作用原理;3. 掌握滑轮的应用方法;4. 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重点:滑轮的定义、组成结构和作用原理;2. 进修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四、进修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组成结构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一个固定在轴上的圆筒形物体组成,通常在轴上装有凹槽,槽中可以放置绳子或链条。

滑轮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表面光滑,以减少摩擦力。

2. 滑轮的作用原理滑轮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绳索或链条绕过滑轮,改变施力的方向,从而减小所需的力量。

当我们拉动一个物体时,通过滑轮的作用,可以减小我们所需施加的力量,使得挪动更加轻松。

3. 滑轮的应用方法滑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运输、机械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滑轮来提高效率,减小力量,实现各种功能。

五、进修方法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滑轮的作用原理;2. 阅读相关教材,掌握滑轮的定义和组成结构;3. 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滑轮的应用方法。

六、进修过程1. 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滑轮的作用原理;2. 阅读教材,掌握滑轮的定义和组成结构;3. 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滑轮的应用方法。

七、进修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滑轮的定义、组成结构和作用原理,掌握了滑轮的应用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滑轮,提高效率,减小力量。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利用滑轮,发挥其作用,提升生活品质。

八、作业安置1. 思考:在平时生活中,你能够发现哪些应用了滑轮的场景?2. 实践: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滑轮系统,观察其作用原理。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滑轮的作用》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滑轮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滑轮吗?滑轮有哪些作用?2. 你知道滑轮是如何工作的吗?它是怎样实现力的传递的?二、观点介绍滑轮是一种简易机械,由一个或多个固定在轴承上的圆环构成,可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提升设备、汽车引擎等。

三、作用详解1. 改变力的方向:滑轮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使得力能够更便利地传递到需要的地方。

2. 改变力的大小:通过多个滑轮的组合,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实现力的增大或减小。

3. 缩减摩擦力:滑轮能够缩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施加力更容易推动物体。

四、滑轮工作原理当施加力拉动滑轮上的绳子时,滑轮会转动,绳子逐渐卷绕在滑轮上,从而实现力的传递。

通过缩减摩擦力和改变力的方向,滑轮可以提高力的效率和应用便利度。

五、练习与实践1. 设计一个简易的滑轮系统,用于提升一个重物,看看滑轮对力的传递有何作用。

2. 制作一个小型滑轮车,通过滑轮的作用实现车辆的挪动。

六、小结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我们了解到滑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它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广泛,是一种分外重要的简易机械。

期望同砚们能够勤勉进修,并在实践中加深对滑轮的理解和精通。

第二课时一、导入你是否应用过绳索拉物体,感觉到用力较大?若果有一个滑轮,会不会减小你的力气呢?今日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滑轮的作用。

二、目标1. 了解滑轮的结构和原理。

2. 精通用滑轮组合减小力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滑轮的结构和原理- 滑轮是一个带有凹槽的圆环,通常与绳索一起应用。

- 滑轮通过绳索毗连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固定,另一个物体在滑轮上挪动。

- 滑轮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同时减小施加力的大小。

2. 用滑轮组合减小力的方法- 单个滑轮:当一根绳索穿过一个滑轮时,力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发生改变。

- 复合滑轮:将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可以减小施加力的大小。

- 用滑轮组合可以减小所需的施加力,提高效率。

11.2滑轮导学案(共2课时)

11.2滑轮导学案(共2课时)

11.2滑轮导学案(共2课时)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3. 滑轮组的应用4. 滑轮的机械优势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2. 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滑轮组的机械优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和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难点:滑轮组的应用,滑轮组的机械优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模型、绳子、重物、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展示一个滑轮组使用的实例,如升国旗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滑轮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2)通过示例,讲解滑轮组的应用,如滑轮组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介绍滑轮组的机械优势计算方法,如公式:机械优势 = 输出力 / 输入力。

3.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一道有关滑轮组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讲解解题步骤。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题,巩固滑轮组的知识。

4.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几道有关滑轮组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 小组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滑轮组的实际应用案例。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3. 滑轮组的应用4. 滑轮组的机械优势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并给出实例。

(1)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2)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答案:1. 定滑轮工作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

动滑轮工作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且力的大小减半。

2. (1)机械优势 = 2/3;(2)机械优势 = 3/4。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滑轮的作用》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滑轮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滑轮的场景,如吊车、绞车等,让学生对滑轮的作用产生兴趣。

二、进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滑轮的定义、结构和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滑轮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进修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进修过程1. 进修内容:滑轮的定义和结构、滑轮的作用。

2. 进修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3. 进修步骤:(1)展示滑轮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和特点。

(2)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滑轮的作用,如减小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等。

(3)引导学生讨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5)引导学生总结滑轮的作用,梳理知识点,稳固进修效果。

四、教室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滑轮实验,观察力的变化和滑轮的作用。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滑轮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3. 小结讨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机械装置,分享经验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2. 思考滑轮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小结。

六、拓展延伸1. 参观工厂或实验室,了解滑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设计更复杂的滑轮系统,探索滑轮的更多作用和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滑轮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物理进修的兴趣。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发现滑轮的应用,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愿大家在未来的进修中不息探索,不息进步!。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

《滑轮》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的主题是关于物理学中的滑轮。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减小施加力的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滑轮的定义、原理、类型和应用。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掌握不同类型的滑轮结构和作用;3. 能够应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不同类型的滑轮结构和作用3. 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重点: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进修难点:不同类型的滑轮结构和作用五、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教材阅读,理解滑轮的原理和作用;2.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或模拟实验,加深对滑轮的理解;3. 应用练习: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滑轮或视频介绍,引起学生兴趣;2. 理论进修:讲解滑轮的定义、原理和不同类型;3.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或模拟实验,观察滑轮的作用;4. 应用练习:安置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滑轮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实物滑轮或教学模型;2. 教科书和课件资料;3. 实验器械和实验指导书;4. 练习题和解答。

八、作业安置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复习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完成练习题,稳固对不同类型滑轮的理解;3. 思考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小结。

九、教学反馈1. 学生理解滑轮的水平;2. 学生在实验和练习中的表现;3. 学生对滑轮应用的理解和思考。

十、延伸拓展1. 深入钻研滑轮的原理和应用;2. 探索滑轮在复杂机械中的作用;3. 设计滑轮实验或项目,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十一、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发现滑轮的应用,不息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祝大家进修愉快!。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滑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滑轮》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滑轮的种类和原理。

3. 能够应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由固定在支架上的轮轴和装在轮轴上的轮子组成。

通过在轮子上安装绳索,并使绳索穿过轮子的凹槽,可以实现绳索的拉动和转动。

2. 滑轮的作用滑轮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施力方向,减小力的大小,并使力的作用距离增大。

这样可以使得我们更容易地移动重物,减轻劳动强度。

3. 滑轮的种类根据滑轮轮子的数量和构造方式,滑轮可以分为普通滑轮、组合滑轮和固定滑轮。

普通滑轮只有一个轮子,组合滑轮由多个轮子组成,固定滑轮则是将滑轮固定在轮轴上。

4. 滑轮的原理滑轮原理是借助滑轮的构造,使得绳索可以顺利通过滑轮的凹槽,实现顺畅转动。

通过改变施力方向和使用不同种类的滑轮,可以实现不同的力的效果。

5. 实际应用滑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运输、农业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滑轮,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导学方法1. 观察实验:给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滑轮,并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力的作用方式。

2. 问题探究: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滑轮原理进行解决。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滑轮理解和应用的经验。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深入了解了滑轮的定义、作用、种类和原理,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观察、问题探究和小组讨论,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滑轮原理,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滑轮在物理中的应用。

3. 能够解答相关的练习题目。

导学内容:一、滑轮的定义和原理1.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一个带有凹槽的圆环和一根轴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2节滑轮
【学习目标】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并能识别它们。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和它们各自的特点。

3、会根据滑轮组的绕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且知道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4、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新知探究】阅读课本P81------P83
知识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实验探究:怎样利用给出的一个滑轮,一段绳子和铁架台,要将钩码吊起,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定滑轮:________ 的滑轮;动滑轮:_________的滑轮。

力臂图作在框内。

2、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定滑轮: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结论:使用定滑轮力,
距离,但改变力的方向;它实质是一个杠杆。

(2)动滑轮: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力的方向,而且距离;它实质是一个的杠杆。

知识点二:滑轮组
实验探究: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讨论钩码被几段绳子承担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有怎样的关系?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

作滑轮组图,并将测量数据记录表格并作滑轮组图
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磨擦)
(1)使用优点:既能 ,又能改变 ;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2)公式:F=G总/n =(G物+ )/n (不计绳重及摩擦)
(3)使用滑轮组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n 倍。

公式表示为 。

知识点三:轮轴和斜面(阅读课本83页“科学世界”)完成以下习题:
1、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外,还有 、 、 斜面等。

2、轮轴是一个 和一个 组成的,轮轴是 机械。

3、斜面是 (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

【课后作业】
1.如图1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 N 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力为 N 。

2、如图2所示,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为物体,为300N 的重物,当动力F 为60N 时,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图3
3、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G=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 。

拉力F 为多少N 时,恰能让重物G 匀速上升。

若重物G 能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是多少?
【课后思考】课本P84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图1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