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以后关内往东北的移民状况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乱年代,生存的抉择

----九一八事变以后关内往东北的移民状况分析

回顾中国的近代史,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历史总充满了戏剧性,必然性和悲剧性。翻开那一页页历史扉页,那充满沧桑感地词印上了一个时代的烙痕,记录了一代人的辛酸血泪。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几百年来,这几个沉甸甸的词记录着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百姓四面突围,谋求生路的历史。

国家兴衰、王朝更替、外族入侵与那些小人物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儿女情长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特定时空中一幅跌宕起伏的历史画面。从大历史下那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镜像中,我们不难窥探出那个动荡时代东北社会的独特历史人文景象。

九一八事变以后,关内、东北这一片生存史、发展史更加错综复杂。日本向东北实行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但这股闯关东的热潮仍在不断冲破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一直绵延,谱写了最华丽的生存篇章。

(一)

关内向东北移民历史悠久。清中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华北地区向东北移入了大量人口。他们成长为近代东北开发的主要力量,为东北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仅在清朝一代,由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移入的农民就达1000万人,其中山东一省就约占70%。(注:参见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民国以后,关内农民移民东北的浪潮持续高涨,特别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个每年进入东北的移民达数十万以至百万之巨的高峰时期,从1923到1931年间,移居东北的关内移民达582万余人,其中265万余人在东北长期定居。(注:参见[日]天野元之助:《满洲经济的发达》)由上可见,近代关内移民成为东北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其移民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可以算得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九一八事变以前,政府为对抗日本的移民计划,开始有组织、有目的地从山东、河北甚至河南、安徽等地以每年三百万人口的速度向东北大量移民。张作良、张学良父子统治东北时期,大力发展工矿商业等,使东北的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关内平均水平,从客观上为关内移民来东北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但这样的形势并没有延续多久,很快九一八事变发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移民侵略先后进入到了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时期。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前,长达40年的移民侵略政策宣告彻底破产。在此期间,日伪对我华北移民出关采取了限制的措施,关内民众也不愿去东北做亡国奴,已经移民的商民也相继返回故乡。这使关内移民大减。更为主要的是,它使20年代以来的移民运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不能自由发展,因而这一时期的移民运动呈现出与事变前不同的特点。“九一八”事变后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劳动力的强制性掠夺。

日本帝国主义的移民侵略,给东北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由于日本人民的入侵,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丧失土地,流离失所。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这十几年里,关内向东北移民这段辛酸的历史,背负了沉重的血泪抗争。

(二)

对地域的认同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叶落归根”的思想根深蒂固,一抔故土,永世牵畔。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对乡土和宗族有着深切的认同感,那是他们的根。

根,是埋藏在移民血液里的基因密码。哪怕他们已在东北生活数十年,繁衍数十代,哪怕那些移民后代根本就在东北土生土长,他们仍然记得,根在关内。一份族谱,一个地名,一首辈分排序诗,就是他们寻根的钥匙。

另一方面,这种对故土的凝聚有时又并不稳定,游离于主流社会的边缘群体-----移民,近代以来,我国关内人民为躲避战祸和灾荒,纷纷逃离家园,闯关越海,涌入东北。“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有自发的客观因素,也有特定的政治因素。

第一:客观因素

(1):山东人多地少,且土地占有极不合理。

这是山东人口迁移东北的基本原因。

人如蝼蚁,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只能逃生,逃生。生存永远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存在法则。没有土地就意味着没有生存。民国年间山东有近一半贫苦农民没有土地。

(2):连年的灾荒与战乱。

这是促使关内人口大规模迁移东北的直接原因。

民国年间,关内天灾频繁,兵连祸结,战争连年不断,兵匪、旱灾、蝗灾常常轮番发作,酿成极严重的饥荒,大部分人受灾。

1927—1928年、1938—1944年是两个移民高峰。其直接原因也是灾荒和战乱。

(3):东北三省工商业比较发达。

这是吸引关内破产农民迁移的重要因素。

东北三省有丰富的农产品、森林资源以及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这对工商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日俄帝国主义的侵入,加速了东北三省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三省作为军事侵略的基地,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工商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吸引着与东北三省毗邻的山东人去经商做工。山东胶东一带每年有大批人去东北三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4):东北三省地广人稀,土质肥沃。

1931年东北三省已有耕地2亿亩,人口2380万,人均耕地8.5亩,为当时山东同时期人均耕地的3倍。而且土质肥沃,三江平原谷物收成也比山东好。此外,东北三省尚有大量可垦荒地,这无疑对山东无地或少地而想获得土地的破产农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二:可能因素

(1)山东与东北三省毗邻,交通便利。

山东人闯关东大抵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西路,由京奉铁路入关,然后沿京奉、南满、打通、四洮等路分散。此外,还有许多贫苦农民拖儿带女,肩挑步行,从柳条边的威远堡门、法库门、辽东边墙的各边口及喜峰口、古北口等处进入东北三省。

另一条是东路,走这条路的人大都是坐车或步行到烟台、威海卫、青岛、石臼,然后坐火轮船到大连登陆转赴长春、滨海等地。或是在沿海的小渡口,如黄

县的龙口、蓬莱的兰家口、刘家旺、蓬莱城等渡口,坐帆船到对岸营口、丹东登陆。

(2)广泛而密切的社会联系。

山东人闯关东历史悠久,到清朝末年移民数量已有几百万。这些移民散居于东北三省各个地区,从事各种职业。正是这些移民与山东老家的亲属邻里保持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山东广大破产农民由此取得各种信息,形成迁移动机。如果缺少这些社会联系,移民新到一地,举目无亲,也是很难落脚的。

第三:特定因素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出现移民回潮流。

日本执行向东北大量移入日本人和朝鲜人的大陆殖民主义政策,公布了针对华北移民的《取缔外国劳动者规则》,并严加限制移民入关;关内民众也不愿去东北做亡国奴。已经移民的商民,也相继扶老携幼转回故乡,“凡由大连进口之轮船,无一艘不告人满”,出现移民回流潮。

但这些困难始终没有阻挡移民者的浪潮,为了生存他们仍向这片热土扩展者。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应付战时紧急状态所需的庞大的劳动力数量,不得不依靠关内。据伪满调查,1939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每年都强行征集和招募二三百万劳工。1940年从关内进入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即达122万人。

无论是历史地理因素还是人文政治因素,那些艰难险阻让这股“闯关东”的热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三)

不管有没有封禁令,关东之路一直难走。

几百年来,多少闯关东的人一辆推车,或一根扁担、两个箩筐,前挑幼子、后挑家当。一肩挑起全家的希望,一步一步跋山涉水向东北。

在这条路上他们历尽艰辛坎坷,在历史时期呈现出它特定的历史特点。(1)移民的合法性,政府有计划有组织,自发移民

关内农民赴东北谋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以前的大部分时间,关内往东北移民是非法的。近代以后,开始了由政府进行有组织和有规划的移民,关内往东北的移民由20世纪以前的自发时期进入了自觉、快速发展的时期。

到民国初年,招垦政策更加放宽,除了继续执行上述清政府所采取鼓励、支持、推动移民事业的进行。在政府积极鼓励移民与民国以后关内生存环境异常艰难和东北运输业发展、农业开发、工商业勃兴的条件下,关内与东北之间在社会经济、政治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出现了强烈的反差,从而驱使关内的农民、灾民和难民大规模的迁居东北,致使清末以来的移民浪潮有增无减,持续高涨,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终于形成了一个每年进入东北的移民达数十万以至百万的高峰时期。

(2)移民路线主要为水路和陆路,但水路多于陆路。

近代关内移民赴东北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水路,二是陆路。

水路,又称东路。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最近处相距只有90海里,顺风扬帆一个晚上就可到达,再加上船票低廉,因此在铁路开通之前,移民绝大部分走水路。

陆路,又称西路。走陆路的移民多是山东偏西部、河南、河北、山西一带的人,因为他们距东部沿海较为遥远,于是多沿官道步行北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