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乃——“乃” 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 陈涉世家》)
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4.即——“即” 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词。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 齐策》 (3)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 班超传》)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贾生列传》
“被’字原是动词“遭受、蒙受”的意思,如例(1)“被
攻” ,其动词性很强,可以不看成被动句;例(2)“被谤”
与“见疑”对举,其被动意义明显一些;例(3)中“被”
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动句。 西周金文中已经发现了被动句,但数量很少 。 春秋战国时代,被动句就用得比较普遍了。 而且有多种形式。例如: (1)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 荣 辱》) (2)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荀 子· 促尼》) (3)比干见刳箕子累。(《荀子· 成相》)
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判断词“是” ,古汉语判 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 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 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 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否定判断句用“不”,古汉语否定判断 句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根据是否用“者”、“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可以不出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鸿门宴》 5.见……于 “见……于”式被动句是将“见”字和“于 ”字结合起来运用,用“见”字表示被动,用 “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秋水》
5.被字句 被字句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用得较为普遍,但还是不
Biblioteka Baidu
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只是一个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
字的意思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被动的助动词。
汉末,“被”字可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被”是介词 。 (4)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臣从大鸿胪刘前为济阴 太守。 魏晋以后,用‘被’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例子越来越 多,口语里完全取代了其它的被动句式,就是在仿古的 文言文中,“被”字句也常常被使用。 (5)吾被皇太后征,不知所为。《三国志•魏志•高贵 乡公传》 (6)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 (7)(庾)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8)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颜氏 家训•杂艺》

习惯句式




一、若何、如何、奈何(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一组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固定句式。其中的“如、若、 奈”都是动词。“如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 其中的“若”、“奈”仍然具有动词性,但凝固后与“如何 ”的含义相同。 “如、若、奈”作为动词,都含有“办理、处置、对付、 安顿”的含义,“何”是疑问代词,表示“怎么,怎么样” ,二者连用表示询问办法或原因。 询问办法 (1)于是项羽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史记· 项羽本纪》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 愚公移山》 询问原因,用在动词前,含有“怎么,为什么”的意思。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如之何勿思!《诗经· 君子于役》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1)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 (《墨子· 非攻上》) (2)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
也?(同上)
可见,“是”同“此”。“是” 常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 “是”作判断词,汉代就有了。如:


二、古汉语常见被动句式 1.“于”字句 (1)在动词谓语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明 显的被动性质。 郤克伤于矢。《左传· 成公二年》 (2)去“于”则变成主动句。古人常采用这种方式,构成主动和
被动对比的句子。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项羽传》
(3)古汉语的“于”字句式: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现代汉语“被”字句式:受事主语+被+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
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 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 2.表达条件、目的等内容 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齐策四》) 3.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 养生主》)
穷者常制于人。《荀子· 荣辱》
(4)“于”字被动句,其形式结构跟表处所、时间的“于”字句完 全相同,故后来被“被”字句所取代。
孙嘉聘于齐。《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2.为字句
(1)用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 天下》 (2)为字句的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可以省略,直接把“为”字 放在动作的前面。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 燕策》 “为”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不能认为是省略了行为的主动者,

四、孰与、与……孰、孰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的句式,其中“孰”是疑问 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可译为“跟 ……比,哪个……?”。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 齐策》 (2)吾与徐公孰美?(同上) 其中的“孰若”、“与其……孰若”通过选 择有舍前取后的意思,可译为“哪如”、“与 其……哪如……” (3)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 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被动句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在形式上跟主动句没有区别,但在意义上又表示被
动的句子。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 郑伯 克段于焉》) 有的名词直接加在动词谓语前面,也是概念上表被 动的句子。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 屈原贾生列
传》)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死伪》) 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彗星图,说明“是”在
当时既用作代词,也用为判断词。如:
是是帚慧。 是是苦慧。
四、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 作用
1.为——“为”是普通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义,不是判 断词。即使在判断句中可理解为 “是”,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不 是判断词。 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 宣公三年》) 2.维(惟)——“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 间,很像是判断词,实际上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尔惟旧人。(《尚书· 大诰》)
二、何……为(何以/必/乃/足以……为,奚/奚以/奚 用/用……为)
这组习惯句式有两种用法:
1.表示询问。何……为中的何疑问代词,询问原因,相 当于“为什么”,句末“为”加强询问的语气。 2.表示反问。用反问的形式表示否定。常用“何以……
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 (《战国策· 魏策三》)
为”的形式。“以”是动词,有用的意思,译为“哪里用
而应看作“为”字表被动的另一种形式。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
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是表被动的助动词。 “为”字同“于”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的意思,只是引进行
为的主动者,且还有很多别的用途,易产生歧义,故后来被“……
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
3.见字句 (1)助动词“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帮助表示被动。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 说难》
(2)“见”字用在动词前一般表示被动,但是,汉代 以后也有不表示被动的。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4.为……所……
(1)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用“所”帮助
表示被动。
楚虽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 秦策》
(2)有时,“为……所”式中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得着……呢”、“为什么……呢”。“何以伐为”,就是 “为什么要攻打它呢?”意为不必攻打。
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亦”有时 写作“已”,可译成“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学而》 2.无乃……乎表示委婉的商榷口气,对有关 情况加以测度,可译为“恐怕……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 传· 僖公三十三年》 3.得无……乎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可译为“ 恐怕/莫非……吧?”、“能够没有……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