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2单元精品课件 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PPT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PPT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C )
A.年龄结构
B.性别比例
C.水平结构
D.出生率
4.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时,主要是
根据该国人口的( C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5.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一块面积为20平方米的土地进
行动物数量调查,结果为蝗虫15只,蚂蚁100只,蜗
如果你是一位大兴安岭科考队员,要调查整个大兴安 岭落叶松的种群数量;你将采用____取__样____法,理由是 _因__为__落__叶__松__数__量__过__于__庞__大__无__法__直__接__观__察__,__也__没__有__比__落___ _叶__松__自__身__更__容__易__观__察__的__痕__迹__和__标__记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关于种群和个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一只苍蝇是一个个体 C.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金鱼藻是一个种群 D.生物个体具有性别、年龄、出生率等特征
【点拨】由于个体与种群表现出不同的生命现象,很容 易引起学生混淆。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是生 物个体所具有的,是生物个体的生命现象;出生率、性 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是种群的特征,是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体表现。
9.某同学用一容器培养某种酵母菌,每隔4小时统计容器 中酵母菌的个体数,结果如下表:
小时 0 4 8 12 16 20 数量/个 10 65 356 585 656 670 (1)在4~8小时,酵母菌的数量增长最快,是由于这段 时间___营__养__充__足__、__种__内__斗__争__不__激__烈___的缘故。

最新浙江新中考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阶段练习课件二解析课件ppt

最新浙江新中考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阶段练习课件二解析课件ppt
答案:B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 L,质量分布均匀 的木板 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沿直 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L。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浙江新中考2016中考科学一 轮复习第二篇物质科学一阶段
练习课件二解析
一、选择题 1.(2015·台州书生中学模拟)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 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得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得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得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得都一样远 答案:D
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 s=7.40 cm-2.00 cm=5.40 cm= 0.054 m,木块从 1 位置到 4 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st=
0.054 0.06
sm= 0.9
1 g·V
2
物 = G- 3.5
N

①②联立组成方程组,解得G=8.0 N, V物=9×10-4 m3,
所以物体的密度为
ρ物=VG物g=9×10-4
8N m3×10
N/kg≈0.89×103
kg/m3,
则ρ物<ρ水,物体漂浮,F浮=G=8.0 N。故答案选C。
答案:C
二、填空题 11. (2015·泸 州 )如图所 示,一 木块在 水平面上 运动时 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 4 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 隔为 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选 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 1 位置运动到 2 位置的距 离是 1.80cm。木块从 1 位置到 4 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0.9m/s。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浙教版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浙教版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___直__线___传播。 (2)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的 现 象 有 _小__孔__成__像__ 、日__食__和__月__食__ 、
__影__子____、_射__击__瞄__准___、__排__队____等。 (3)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__光__源____。 (4)小孔成像特点:像是倒立的实像。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光
第8课时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第9课时 光的折射 第10课时 力 第11课时 运动和力 第12课时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3课时 不断运动的地球
·浙江教育版
│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浙江教育版
│ 中考解读
中考解读
高频考点
常考题型
光的直线传播 选择、简答
光的反射定律 选择、实验 探究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余则说明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光__的__反__射______。 (2)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成___正__立___的、__等__大____
的 虚 像 ; 像 和 物 到 镜 的 距 离 __相__等____ ; 像 与 物 的 连 线 与 镜 面 __垂__直____。(记忆口诀:“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 考点聚焦
考点2 光的反射定律 (1)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光会在它
们的分界面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_光__的__反__射__现__象_。
(2)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反 射 光 线 、 入 射 光 线 、 法 线 在 同__一__平__面__ 内 (“ 三 线 共 面 ” ) ; 反 射 光 线 和 入 射 光 线 分 居 在 __法__线____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反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___等__于___入射角。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课件浙教版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课件浙教版

⑹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 O2- 、OH- 是 ; OH-、H2O、 O2-
16. 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 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 ) A.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C. 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 原子构成 D. 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 氧元素组成 E. 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
9. 一个铝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 粒子为不带电,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 。
10.
16 18 8 O 和 8 O 表示的原子

C B

A. 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C. 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16 8O
B. 质子数不同 D. 质量相同

18 8O
互称为


A. 元素 C. 同素异形体
B. 同位素 D. 无法确定
科学总复习
第 二 部 分 化学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及理论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 碘食盐”、“增铁酱油”、“高 钙 牛奶”、“高硒茶叶”、“含氟 牙 A 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 硒、氟应理解为 ( ) A. 元素 B. 单质
1. 物质的宏观组成
(纯净物是由元素组成的)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
的一种微粒。 分子 表示方法: 化学式
相对质量:
化学变化中的最 定义: 小微粒。
原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相对质量: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实心球 有籽西瓜 行星绕 日运动
电子云
1808年 道尔顿
1897年 汤姆生
1911年 卢瑟福
20世纪 20年代 以来

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物质科学(二)化学部分知识点整(课件48张)

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物质科学(二)化学部分知识点整(课件48张)

⑥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⑦紫黑的固体:高锰酸钾 ⑧银白色固体:铁、银、铝等金属 2.液体颜色 ①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含有铜离子) ②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含有铁离子) ③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④紫色溶液:石蕊试液 ⑤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含有亚铁离 子)
毒性。
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 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 的易挥发的液体,可与水
任意互溶。
白色固体,易吸水,有腐 蚀性。
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碳酸钠 碳酸钠晶体
碳酸氢钠 氯化钠 碳酸钙 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 高锰酸钾
氯化银
硫酸钡
NaOH
Ca(OH)2
3.常见沉淀颜色 ①白色:碳酸钙、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氢氧化亚铁 ②红褐色:氢氧化铁 ③蓝色:氢氧化铜 4.火焰颜色: ①蓝紫色:S(氧气中) ②淡蓝色:H2、S(空气中) ③蓝色:CO、CH4
七、常见仪器的辨认
八、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①取用原则:“手不摸、嘴不尝、味扇闻”。 ②勤俭原则:未指明用量时,液体取1~2 mL,固体只 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防污染原则:用剩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 便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容器中。 ④闻药品气味的方法。
碱与盐的反应 通式: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盐与盐的反应 通式:盐+盐―→两种新盐 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NaCl+AgNO3===AgCl↓+NaNO3
其他反应 1.硝酸见光分解 4HNO3 4NO2↑+2H2O+O2↑ 2.氧化汞受热分解 2HgO 2Hg+O2↑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浙教版
4.生态系统的层次性 较小的生态系统组成较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 生态系统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 统是生物圈。
练习:
当有毒农药进入一湖泊时,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一定会受到破坏吗?
答:有毒农药进入湖泊生态系统后,在一定的程 度内,其毒性可以通过稀释、沉淀、氧化分解、微 生物的分解等作用而除去,湖泊这个生态系统可以 因此而继续维持其生态平衡。也就是说生态系统有 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保 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2、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的渠道多。
调节能力强
调节能力弱




能量(KJ) 2.8×10 1.3×10 9.1×107 2.9×107
9
8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请分析说明: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
(2)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 营养级)越低, 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2.物质循环
物质的流动循环不息
化学物质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由于
食物链 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交错分布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之间关系:
动动脑
请写出谚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 蝉提-示螳啷:-食黄物雀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答案: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复习课件:材料及其利用 (共12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复习课件:材料及其利用 (共12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52021/9/52021/9/52021/9/59/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5日星期日2021/9/52021/9/52021/9/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52021/9/52021/9/59/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52021/9/5September 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52021/9/52021/9/52021/9/5
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 Cu2O,
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 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B.方法1发生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 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D.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 A、B、C的质量相等
(第6题图)
章末复习课
第 10 页
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钠中的一种
或几种物质,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请回答:
末复习课
见B本25页
知识点 1

第2章单元复习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2章单元复习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感觉>>
外界刺激 形成感觉
感觉器官 内
的感受器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形成信息 (神经冲动)
神经
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痛觉 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
皮肤感觉
触觉 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指尖
冷热觉 冷觉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手背

① 时间长,大脑的嗅觉中枢会适应

嗅觉
②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u>2f
>


>


物体跟像的位置互换之后,依然可以成清晰的实像, 成像性质与调换前相反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比较
照相机
倒立 缩小 实像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u)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 (v)
像物 U与V 位置 大小
应用
u >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 >v>f 异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侧 2f >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 2f
法线
A
入反
B
射射
角α

β
平面镜镜面
O 入射点
注意:要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
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特别提醒】
1、注意定律中的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反 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反射定律时 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巩2膜

最新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浮力(2) (共36张PPT)教育课件

最新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浮力(2) (共36张PPT)教育课件
3
浮力的应用
2.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工作原理:利用物体__漂___浮___在液面上的条件工作。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吨。由排水量上课计算出 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排= mρ;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4
浮力的应用
(2)密度计工作原理:利用物体___漂___浮__在液面上的条件工作。
29
解析
30
课堂检测
8. 如图,密度为 0.6 X103kg/m3 、体积为10-3 m3的正方体木块,g 取 10N/kg;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 的细绳系住,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已知圆柱体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求: (1)当绳子系住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_;细线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__; (2)当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描述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化情况___________(进行定量计算)
16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方法
5.双漂法(测液体密度,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相等) 仪器:均匀的木棒(一端绕细铁丝)+刻度尺+水+待测液体+烧杯 分析:木棒在水中漂浮,在待测液体中也漂浮,根据G=F浮, 可得两次浮力相等F浮=ρ水gV排水=ρ液gV排液, 所以ρ水gS木h1=ρ液gS木h2, ρ水h1=ρ液h2, 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ρ水h1/h2。
31
解析
32
课堂检测
9. 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在木 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 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求: (1)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有多大? (2)向容器内注水(容器容量足够大)直至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 在细绳处于断裂后一瞬间,停止注水.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 (3)细绳断裂后,木块再次漂浮,若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m2,此时容器里的水面与细绳断裂前的瞬间的水面相 比,高度变化了多少?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多少?(取g=10N/kg)

最新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2课时科学探究精品课件-浙教版PPT课件

最新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2课时科学探究精品课件-浙教版PPT课件
考点聚焦
考点1 提出问题与猜想和假设 (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__实__验__现__象__的__观__察___中发现并
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 (2)根据生活经验或__已__有__知__识__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3)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__推__测__与__假__设___。 [提醒要点] 要围绕探究主题,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
锥形瓶 A B C
观察结果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C____。(填 选项字母) 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浙江教育版
第2课时 │ 考点聚焦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 _微__生__物__的__生__长__需__要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
·浙江教育版
第2课时 │ 考点聚焦
·浙江教育版
第2课时 │ 考点聚焦
(2)写出图2-1C中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 示:HClO+NaOH=NaClO+H2O)
___C_l2_+__2_N_a_O_H__=__N_a_C_l_+__N_a_C_lO__+__H_2_O________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B中布条褪色而A中布条不褪色,由 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哪些? __具__有__漂__白__性__的__物__质__可__能__有__盐__酸__和__次__氯__酸__。_若要证明只有次氯 酸有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 现象。_取__一__红__色__布__条__,__在__上__面__滴__加__盐__酸__,__布__条__不__褪__色__。_____。
A中布条不褪色,说明Cl2不具有漂白性;B中布条褪色 ,结合信息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 酸)],说明HCl或HClO具有漂白性。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 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补充HCl的实验较为方便。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第二章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 浙教版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第二章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 浙教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不同形式、分布以及大自然中水的循环。海洋水占 水体的96.53%,可知海洋水占地球总水量最多。根据自然界中水循环可知环节② 为水汽的运输或水汽的转移。
【答案】海洋(或“海”) 水汽输送(或“水汽运输”、“水汽转移”等)
1.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需要保护的水体资源是( )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答案:B
6.(2011·台州)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据此信息,下 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较多 B.北纬40°附近最少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答案:D
7.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少,冬春多 答案:A 8.(2010·杭州)今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 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答案:A
9.(2012·衢州兴华中学模拟)2012年6月5日第41个“世界环境日”,这次“世界环境 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而中国的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 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
形成了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知识点五

复习浙教版科学PPT(精选)课件

复习浙教版科学PPT(精选)课件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书中含有大量作者所见所闻,感悟等。书中对于湘西河道景 色描写,确实精彩,本地人粗话的收录也很写实,沈从文对于底层人民生活的关照,也符合如今的价值观。
向停下来。如果该铁块不具有磁性,就会在任意方向停下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书中含有大量作者所见所闻,感悟等。书中对于湘西河道景
极。于是导体棒所在处为磁 虞。其中一个矿工用菜刀劈开了一个哨兵的头颅而夺取了哨兵的枪支。
【试题】艾青的诗歌较少押韵,却富有节奏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一特点。
感应线自左向右的磁场。当 案发现场情况: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昆虫记》
导体棒向下运动时,切割了 13. 如来派观音去东土去寻找一位取经人,观音临行前,如来赐她(锦阑袈裟 )、( 九环锡杖)和三个( 金紧禁咒语)等五件宝贝。
例5、附图是一种防汛报警器的原理图。K 是触点开关,B是个漏斗形的竹片圆筒,里 面有浮子A.试说明这种报警器工作原理。
[答]水位升高时,浮子A会推动B一起上升,当水位达到或超过警 戒线时,使控制电路接通。这时,电流通过电磁铁,使它吸引衔铁, 并使工作电路接通,电灯发光报警。当水位降低时,浮子A带动B 一起下降。当水位低于警戒线时,控制电路被断开,电磁铁因无电 流通过而停止工作,不再吸引衔铁,使工作电路被断开,电灯不再 发光报警。
[答]方法1:根据磁体的吸铁性来判断。取一些磁性物质 尚啊,颜回!”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作者认为: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如“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
(如少量铁粉),如条形铁块能吸引铁粉,就说明它有磁 宙的摇篮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时 波、光的直线传播 和光的反射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中考解读
中考解读
பைடு நூலகம்
高频考点
常考题型
光的直线传播 选择、简答
光的反射定律 选择、实验 探究
2012中考热度
复习提示
★★★
主要考查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相 关现象,要熟悉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现 象,如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排队、 瞄准。历年考查频率较高
__影__子____、_射__击__瞄__准___、__排__队____等。 (3)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__光__源____。 (4)小孔成像特点:像是倒立的实像。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光
沿直线传播必须满足同一种均匀物质。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1】 [2010·嘉兴]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
(D )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图8-1
[点拨] 实验步骤②中,光线产生偏折的主要原因 是海波在水中分散不均匀。搅拌后液体均匀,光线又 变直,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介质需均匀。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光的反射定律 (1)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光会在它
们的分界面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_光__的__反__射__现__象_。
(2)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反 射 光 线 、 入 射 光 线 、 法 线 在 同__一__平__面__ 内 (“ 三 线 共 面 ” ) ; 反 射 光 线 和 入 射 光 线 分 居 在 __法__线____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反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___等__于___入射角。
★★
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及用光的反射定 律解释相关现象
平面镜成像 选择、简答、
实验探究
★★★
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历 年命题频率较高,试题难度较小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___直__线___传播。 (2)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的 现 象 有 _小__孔__成__像__ 、日__食__和__月__食__ 、
(3)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___光__屏___上,所以,平面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提醒要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镜面的大小无关,与 离镜面的距离无关;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3】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 如图8-2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 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 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8-2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 明__(1_)_反__射__光__线__与__入__射__光__线_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在图8-2甲中,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这表明_光__路__具__有__可__逆__性____。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余则说明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光__的__反__射______。 (2)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成___正__立___的、__等__大____
的 虚 像 ; 像 和 物 到 镜 的 距 离 __相__等____ ; 像 与 物 的 连 线 与 镜 面 __垂__直____。(记忆口诀:“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3) 根 据 反 射 面 的 不 同 可 以 分 为 镜 面 反 射 和 漫 反 射 , _镜__面__反__射_和__漫__反__射__都遵循_光__的__反__射__定律。
(4)光路具有___可__逆___性。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提醒要点] (1)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决定的,因此说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可见光可 以反射,不可见光同样可以反射。(3)我们看到事物多数是漫 反射。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丁 图8-2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2)图8-2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 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 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 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物__像__大__小__相__等___;经过三 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8-2 丁 所 示 , 下 一 步 你 将 如 何 处 理 “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_连__接__物__点__与__像__点__测__量__物__距__与__像__距___。
2012年2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 浙江省专用(含2011中考真题)第2单

第二单元
目录
第8课时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第9课时 光的折射 第10课时 力 第11课时 运动和力 第12课时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3课时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二单元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
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8-1所示);②在A 点 处 用
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
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针对训练2】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 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根据光 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2_0_°___。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15° 30° 45°
反射角 75° 60° 45°
·浙江教育版
第8课时 │ 考点聚焦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 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 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 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 应该是_将__反__射__光__线__与__反__射__面__(_或__镜__面__)的__夹__角__误__认__反__射__角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