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特点与对比

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特点与对比

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特点与对比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是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各有特点。

下面我们来进行对比。

西方音乐的特点
规范化:西方音乐注重规范化,采用五线谱记录音乐,使用简谱记录和弹奏吉他和钢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

强调和声:西方音乐强调和声的运用,将多个声部组合起来,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复杂。

曲式多样:西方音乐有着丰富的曲式,如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摇滚乐等。

东方音乐的特点
强调单声部:与西方音乐相反,东方音乐更注重单声部的表现,强调声部的独立性。

自然流畅:东方音乐常常表现出自然流畅的节奏感,不像西方音乐那样强调规范化的节奏。

情感丰富:东方音乐通常更加情感丰富,能够表现出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等。

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对比
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各有特点,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在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音乐风格。

西方音乐注重规范化和和声的运用,有着丰富的曲式,能够表现出复杂的音乐结构。

而东方音乐则注重单声部的表现,有着自然流畅的节奏感,情感丰富。

在实际演奏中,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也有着不同的乐器使用惯例。

西方音乐常常使用弦乐器、木管乐器、钢琴等乐器,而东方音乐则常常使用管弦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等。

尽管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影响和融合方面也有所交流。

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也在不断融合和发展。

总的来说,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各有特点,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各种音乐文化,欣赏不同的音乐风格,并在融合和发展中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中西音乐对比

中西音乐对比

中西音乐对比中西音乐对比一、引言在全球范围内,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作为两个重要的音乐体系,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乐器、调性、节奏、曲式等方面对中西音乐进行对比探讨。

二、乐器比较1.中方乐器:中方乐器以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为主要代表。

其中,二胡、琵琶、古筝是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器,能够通过指法和弓法表达出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情感。

笛子、箫子代表了中方管乐器,能够演奏出柔和悠扬的音色。

鼓、钹等打击乐器则能够打出有力而有节奏感的声音。

2.西方乐器:西方乐器以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键盘乐器为主要代表。

其中,小提琴、大提琴、钢琴是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器,能够演绎出丰富多变的音响效果。

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等木管乐器,喇叭、长号等铜管乐器则拥有清澈明亮的音色。

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则能够同时演奏多个音符。

3.中西乐器比较:中方乐器注重音色的表现,侧重于演奏技巧和乐曲特色的传递;而西方乐器则更注重音乐的和声效果,秉承对个体乐器的精细处理和演奏技巧的追求。

三、调性对比1.中方调性:传统的中方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每个音之间的距离基本保持相等,形成了独特的音韵体系。

中方调性常常富有内敛和稳重的特点,能够表达出沉思和思考的情感。

2.西方调性:西方音乐以七声音阶为基础,每个音之间的距离不固定,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语言。

西方调性常常充满活力和变化,能够表达出欢乐、激动和动感的情感。

四、节奏对比1.中方节奏:中方音乐通常以较为缓慢的节奏为主,强调的是整体的平衡和谐。

中方音乐注重对每个音符的准确演奏,强调节拍的精准和韵律的稳定。

2.西方节奏:西方音乐以较为明确的、明快的节奏为主,注重韵律上的变化和层次感。

西方音乐鼓励演奏者自由演绎,注重表达个体的情感和创造力。

五、曲式对比1.中方曲式:中方音乐曲式多样,例如古琴曲以即兴演奏和情感表达为特点;笛子曲以清新明快的旋律和风格多变为特点;京剧音乐以严肃庄重的曲式和扣人心弦的唱腔为特点。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摘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音乐也同样如此,中西方音乐也是各有千秋、互存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由于地区的差异,明显有别于西方古典音乐。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的论述,对比了两种音乐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音乐风格差异一、前言音乐是民族情感的血脉,是文化意志的灵魂。

俗话说的好,民族的才是最美的。

和语言一样,音乐有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差异,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音乐上巨大的不同。

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对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及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1.中国音乐的风格特征中国音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中国音乐的风格特征首先表现在音乐的线条方面,中国音乐是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以表现曲调为主。

其次表现在音乐的和谐方面,我国音乐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集体潜意识,因而和谐美成为我国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结构上讲究均衡、对称、平稳,以达到内与外的有机统一。

再次表现在音乐的意境上,包括对虚与实的追求和讲究传神。

2.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西方音乐史大概分为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从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促成了教会调式理论记谱方式的早期探索,以圣咏为基础发展出继叙咏、附加段、以及影响深远的复调音乐,圭多发明唱名法,总结出四线谱来看,西方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理性精神。

西方人追求个性解放,把它视为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在音乐艺术中,这种建立在个性解放基础上的情感表现获得了广阔的天地,排斥过渡的情感表现,要求冷静约束,反对膨胀的主观意识,提倡客观稳定,与中国音乐强调“和”不同,西方音乐强调的是矛盾冲突。

三、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差异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有着不同的深度,西方音乐的深度主要表现为深刻,而中国音乐则表现为深邃。

中西音乐对比研究报告

中西音乐对比研究报告

中西音乐对比研究报告中西音乐对比研究报告中西音乐是世界上两种重要的音乐传统,它们在音乐理论、音乐表达和音乐风格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将对中西音乐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首先,中西音乐在音乐理论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中音乐以五声的音阶为基础,音乐的音调、节奏和旋律都遵循严格的规则。

而西方音乐以七个音符的音阶为基础,音乐的调式、和声和和弦结构更加复杂。

此外,中音乐强调平稳和谐的音乐表达,西方音乐则注重表达个体情感和个性。

其次,在音乐表达方面,中西音乐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比如,它们都使用乐器和声音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思想。

但是,中音乐强调音乐的内在和平静,以改善人的精神和体质为目标;而西方音乐更加注重音乐的外在和激情,追求个体的情感宣泄和创造力的发挥。

最后,在音乐风格方面,中西音乐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中音乐通常以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风格,它们以优美、神秘和浪漫的特点而闻名。

西方音乐则涵盖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和爵士音乐等多种风格,具有丰富多样的音乐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中西音乐在音乐理论、音乐表达和音乐风格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音乐强调平稳和谐的音乐表达,注重改善人的精神和体质;西方音乐则注重个体情感和个性的表达,强调音乐的外在和激情。

此外,中音乐以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风格,而西方音乐则包含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和爵士音乐等多种风格。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两种音乐传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中西音乐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代表着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通过对比研究中西音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音乐表达方式。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拥有,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

其中,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有何异同之处?本文将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分析。

一、音乐类型特点中西方音乐类型的差异主要在于音调、旋律和节奏上。

西方音乐通常采用十二平均律和四分音符为基础,旋律大多是高低变化明显、找到次级音、运用对位法和复调。

而中国传统音乐则常常采用五声音阶和八分音符为基础,旋律也常以强调某个音为主,并运用音律的框架。

另外,在节奏方面,西方音乐节奏感强烈,旋律和节奏的结合紧密;而中国传统音乐节奏感较弱,强调的是音色和旋律的表达。

二、音乐创作方式在音乐创作方式上,中西方音乐也存在差异。

西方音乐注重个人的创作,常常由一名音乐家或作曲家独立完成。

然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通常是由一群艺人合作完成。

在民间音乐的创作中,表演者的创作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音乐文化背景音乐文化背景对于音乐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音乐是源于欧洲的文化背景,西方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长达数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体系和文化传统。

而中国传统音乐则形成了数千年的历史,其音乐形式和传统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四、音乐表演方式在音乐表演方式上,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差异。

音乐演奏主要有独奏和合奏两种形式,但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还有一种类似于吟唱的“唱腔”形式。

而西方音乐则常常采用乐团的形式进行表演。

五、音乐的意义与价值中西方音乐在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也值得探讨。

对于西方音乐来说,它有着独立的音乐存在意义,而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来说,它往往与诗歌、戏曲和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较明显的文化传承价值。

综合上述分析,虽然中西方音乐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两者之间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合韵的中西方音乐作品开始出现,这些音乐作品既融合了西方音乐的技巧和自由,又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传统。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摘要:中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故孕育出来的音乐固然有显著差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音乐的联系又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音韵,作品目的,特点,演奏方式等等多个方面叙述东西方音乐的异同。

而对中国古典音乐将作重点论述。

关键字: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异同,演奏方式,乐曲特点。

1.中西方的差异1.1音列中国古典音乐是基于五声音阶体系的。

中国音乐起源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乐器。

中国不是没有七音,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在商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但是,人们的审美取向使得中国古典基本上只是用五声音阶。

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在周朝已经确立,对应于现代七音体系里分别是Do Re Mi Sol La,并且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现在所指的主要是从16世纪末开始往后到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是欧洲流行的音乐。

西方音乐在音列上是7音体系即现代通用唱名的Do Re Mi Fa Sol La Si。

中国古典音乐之所以要基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也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古书里,五音为正声,万代不易,且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有密切联系,且在人体上还对应于人的五脏。

同时,中国音乐强调“中和之美”,重在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古人重视音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五音是中正之音,可平衡人的身心,故五音是中国音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1.2乐曲特点1.2.1中西方音乐都经历有从独奏到合奏、由单声部到和声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独奏的地位更高,和西方音乐相比,对和声的重视程度则低得多。

在中国,音乐往往是陶冶人的性情,修养身心的手段之一,往往采取个人独奏方式,注重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相对主观。

古琴就是一个典例,其在中国古典音乐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文人和名门闺秀修身所要掌握的个人技能琴棋书画之一。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分析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固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让世界上的音乐风格千差万别。

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是其中之一。

虽然两种音乐制度都是以调为基础的,但它们在其构造和表现上有许多差别。

在本文中,将对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对比分析,加深读者对音乐类型的理解和欣赏。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高与节奏模式是按汉字字音区划分的,而不是用弦或键盘把声音的高低划分成几个部分。

由此,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器可以被分为打击、弹拨、吹管、拨管和弹击五种类型。

拨管乐器可以操纵一些音高变化,而其他乐器固定。

比如,古琴和古筝可以在音高上变化,使得演奏者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以及感情色彩。

这与西方音乐中定调和升降调并不太相似,因为西方音乐中,音高的变化主要是通过钢琴或管弦乐的演奏,而排列成八度音阶。

无论乐器的类型如何,西方音乐排列的八度音阶都是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节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节奏与西方音乐相比,主要是基于乐曲的旋律的音调,而不是基于强拍和弱拍的旋律。

以宋代的古曲对比之,其旋律主要是根据相关的诗歌或赋曲而形成的。

与之相比,西方音乐中的节奏规律是指在同等时间内,形成以强、弱拍的节奏,强拍常常落在节拍中的第一拍。

虽然两种音乐在构造和规律上有区别,但它们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向听众传达出强烈的情感。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音色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色,特别是以吹管和拨管乐器为主的音乐,较强的吸引力是由其独特的敲打和拍击技巧所构建的。

例如,二胡(一种弓弦乐器),的音色表现技巧十分出众,包括夹弓、走跳、颤音等。

同样,在传统西方音乐中,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等弦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特点。

这些乐器不仅能够表达各种情感,而且能够在单独演奏时或与其他乐器结合时发出不同的音色。

最后,虽然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其对音乐的态度及其对创作和演奏的重视。

中外流行音乐鉴赏分析

中外流行音乐鉴赏分析

中外流行音乐鉴赏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日益频繁。

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在中外的流行音乐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中外流行音乐的鉴赏分析,探讨中外音乐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外流行音乐在韵律、旋律和节奏上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韵律节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音乐普遍以四声八格的格式为主,其中“平仄”是中文韵律的主要特点。

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强调节奏感,常采用交替节奏或多样化的韵律。

在旋律上,中方音乐较为抒情,追求唯美和细腻;而西方音乐更加大气磅礴,富有震撼力。

这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方音乐注重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而西方音乐更注重展示个体的力量与独立性。

在歌词方面,中外流行音乐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中方音乐的歌词通常强调文学性与含蓄,以寓意和隐喻的方式表达情感。

词曲中包含的对社会、人生、情感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让人深感共鸣。

而西方音乐的歌词则更直白、个人化,表达的是个体的情感和体验,让人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歌曲所要传达的信息。

此外,中外流行音乐在风格和乐器运用上也有所区别。

中方音乐常使用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而西方音乐则更多使用吉他、钢琴、鼓等乐器,强调对和声和节奏的处理。

此外,西方音乐还充满了各种样式和流派,比如摇滚、流行、爵士、金属等,而中方音乐的流派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民谣、流行等。

虽然中外流行音乐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首先,都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传递信息。

无论是中国的流行音乐还是西方的流行音乐,它们都承载了听众对于爱情、友情、生活、社会等方面的热情和思考。

其次,都以青春、活力、乐观为主导,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追求梦想的平台。

无论是张学友、李宇春,还是Michael Jackson、Madonna,他们在自己的音乐中都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引领潮流,成为一代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

中西方音乐差异

中西方音乐差异
艺术层面上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并且讲求悟性慧根,因此比较主观。
西方古典音乐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中国传统音乐境界的表现特点与西方古典音乐不同,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而中国传统音乐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和“景”的交融,主客统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合”精神的“幽美”。
再来说说现在西方的某些流行乐:西方流行乐它最大的声乐特性就是声乐波与人的神经传导相接近,当我们在那种声乐中呆久时,我们就难免跟着那种声乐来调整我们自身的神经动感节奏,也就难免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所以我把这种声乐波命名为‘神经强迫式脉动声乐波’。
归根究底,艺术方面上的最大不同在于审美取向和价值观。
流行音乐差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前国内流行音乐市场存在的流行误区。我们的国内流行声乐停留在非常非常浅表的声乐虚动,这类流行声乐波段的最大特性就是波度低糜,脉动平实。从深层说就是我们要通过数次的神经脉动磨合,我们才能在记忆神经里对这类声波的脉动波进行强迫式接纳。所以我把这类流行声乐波命名为‘神经被动式脉动声乐波’。
古典音乐差异
技术层面上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而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两者技术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音色与演奏方法。
国内目前传统的声乐艺术流行的似乎只有一些戏曲乐。通过仔仔细细的分析这些传统戏曲的声乐,发现我们的戏乐声停留在一种感触的平面,不管是从戏曲的演唱风格还是戏曲声乐的波谱来看,我们传统的戏曲声乐总是平和的跳跃式,以曲线辐度做渐进式的跳跃,这类声乐最大的特性是与人的隐层情感神经思维有着相似的脉动性。所以我们在观看戏曲、听戏乐的时候,很容易触动我们的非理性情感神经。当然,这种非理性情感神经受到戏曲声乐波的触动,自然就能唤醒人的情感记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的理性思维神经处于一种抑制冬眠状态。我们姑且把我们传统戏曲的声乐波称为“触动感性思维脉动乐波”。

《中西方音乐差异比较[5篇范文]》

《中西方音乐差异比较[5篇范文]》

《中西方音乐差异比较[5篇范文]》计算机***********胡丽萍中西方音乐差异比较音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音乐,都是一门很深的艺术。

从广义上来说,音乐是文化的延伸,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地域的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词汇的诸多差异。

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

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

首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体现在乐器上的差异。

西方乐器的制作材料是以金属和各种标准化了的木料为主,特别是吹奏乐器,几乎全部是用金属或金属加胶木(或各种天然硬木,如乌木、红木等)等制成。

诸如管、号、笛,大部分都为金属质地,小部分是由胶木或天然硬木为体。

金属又可以根据人的需要随意组合不同的合金,十分有利于标准化和规格化。

与之相反,中国乐器的制作则以天然材料为主。

除了在特殊场合使用的旋律编钟和非旋律性的打击乐器,如锣、铃、铛、钹等外,在实际日常音乐活动中占绝对优势的如萧、笛、笙、瑟、筝、阮、三弦、琵琶,以及二胡、板胡等拉弦乐器,都是用木、竹、皮、石等天然材料制成。

天然材料的使用意味着对自然属性的尊重,而自然本身的多样化和独特性又意味着人们无法对它们作质料上的标准化、统一化工作。

于是,用自然材料制成的中国乐器就特别注重音色的独特个性。

再从发声原理上看,中西乐器也有着微妙但很重要的不同。

西方乐器为了获得音色上的共性,除了要求制作材料标准化、统一化外还要减少材料在乐器发音中的作用,尽量不让或少让器体参与发声时的振动。

西方乐器,尤其是吹奏乐器,均以空气振动为主,以器体振动为辅。

这样,西方乐器在获取共性音色的道路上,又排除了以上材料差异带来的障碍。

因此,乐器的不同,使得音乐的风格完全不同。

再者,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体现在审美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声乐的异与同

浅谈中西方声乐的异与同

浅谈中西方声乐的异与同作者:冯晓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6期[摘要]:声乐是人类按照一定的方式,用声音美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的意志和希望;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大脑神经的指挥下,协调有关肌肉做有效运动后,产生出来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有明显高低长短强弱变化的、非自然状态的音乐;是以声音为主,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们这里说的中西方声乐主要说的是中国的民族唱法与西洋的美声唱法,这两种唱法一直是声乐界一个重要且敏感的问题。

[关键词]:中西方声乐异同声乐是人类按照一定的方式用声音美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的意志和希望;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大脑神经的指挥下,协调有关肌肉做有效运动后,产生出来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有明显高低长短强弱变化的、非自然状态的音乐;是以声音为主,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们这里说的中西方声乐主要说的是中国的民族唱法与西洋的美声唱法,这两种唱法一直是声乐界一个重要且敏感的问题,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笔者认为,这两种唱法既有它们相同相连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先说说它们不同的地方,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

第一,是声音原理的认识不同。

我们先观察一个器乐现象,中国的器乐与西洋器乐在音色上有明显的不同,就是西洋的乐器在音质音色上倾向于远离人声,在发声上通过远离人声来获得对器声的接近,而中国的乐器在音色与音质上恰恰追求人声,这种区别折射了东西方音乐思维的差异,中国的乐器是不太乐于标准化和统一化的也未将自身的音乐抽象成纯粹的形式体系,由此,中国的乐器的音质也不愿将自身从人的嗓音中超越出来,而始终停留在人生的层面始终以接近人声为自己的最高旨趣,甚至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近人声这一意识的支配。

从乐器音色推论到声乐音色,我们会发现西方声乐的代表是美声唱法的发音,这种发音是一种经过美化的具有共性特征的音色——所谓的器声。

相反,中国声乐的代表——民族唱法他所表现的是一种以各地方不同语言、语音、语调为基础的以个性化风格为特征的音色,它保持一种自然美,一种朴实而又独特的音色美——所谓人声。

浅谈中西方声乐审美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声乐审美的异同

关键词 : 中西方;声乐;差异

中 国 的 民族 唱 法 和 西 方 的 美 声 唱 法 都 是 用 声 音 来 表 达 情 感 的 艺 术 形 式 , 但 在 演 唱 技 巧 、 外 形 设 计 和 演 唱 对 于 呼 吸 强 弱 控 制 上 都 有
着 明显 的差 异 。
国 ,幅 员 辽 阔 , 即使 中 国不 同地 方 的人 唱 出来 的 声 乐 ,从 语 言咬 字 发 音 等 方 面 都 是有 很 大 不 同的 。但 是西 方 的歌 剧 演 员 往 往众 口一 声 。这 种 中西 方 音 乐 人在 情 感 表 达 上 的 差异 ,实 际上 就 是 各 自文化 背 景 不 同 所 造 成 的 。西方 文 化 比较 严 谨 而 缜密 ,所 以他 们 对 于 声 乐体 系 的要 求 相 当 严 格 ,而 中 国 并 不 倾 向 于 将 声 乐 完 全 舒 服 在 某 一 个 音 乐 体 系 框 架 当 中 ,而 是 比较 注 重 自然 的 嗓 音传 统 以及 嗓 音 背 后 的 艺 术 个 性 。 ( 二 ) 声 音 原 理 的 认 识 不 同 除 了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不 同 以 外 , 中 西 双 方 的 声 乐 原 理 认 识 也 不 同 。 我 们 可 以从 较 为 简 单 的 器 乐 开 始 了 解 。 中 国 从 古 至 今 有 很 多 种

什么是声 乐审美
声 乐 审 美 是 以声 乐 美 为 前 提 和 对 象 , 人 类 对 其 艺 术 形 式 和 传 递 出来 的 情 感 做 进 一 步 评 价 的 存 在 形 式 。 声 乐 审 美 结 合 音 乐 本 身 的节 奏 和 旋 律 以及 表 演 者 的动 作 神 态 和 演 唱 水 准 等 , 为 声 乐 艺 术 的 发 展 提 供 了可 借 鉴 的 艺术 标 准 。

中西方音乐比较

中西方音乐比较

不同的深度
西方音乐的深度主要表现为“深刻”,中国音乐则 表现为“深邃”。 西乐的深刻主要是指音乐思维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思 想、一种观念、一种情感,是就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而言的;中乐的深邃则主要是指音乐思维中所体现 出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领悟,是就音乐所 特有的韵味而言。 西乐的“深刻”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 以诉诸理性观念的;中乐的“深遂”则是动态的、 游移不定的、含蓄神秘的,它不可以诉诸理性观念, 而只能借助于悟性直觉,它是主题之外的一种审美 特质。
五声调式和大小调式
五声调式: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所构成的调 式,这五个音依次称为宫商角徵羽。 五声调式的特点: 1. 缺少半音和三整音等带有尖锐倾向的音程,宫角之间 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 2. 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 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笑傲江湖
大调式是由7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 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 大三度,大调式的色彩是明朗的和辉煌的,很开。 小调式和大调式一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 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 三音为小三度,小调的调性有一种柔和的感觉并带一 些暗淡的色彩 。 游击队歌 在太行山上
《蓝色多瑙河》与《竹楼情歌》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巴乌《竹楼情歌》
求实与求虚
西方音乐的主题往往趋向于表现“实有”,制造“意 义”;中国音乐则趋向于展示“虚无”,取消“意 义”。 西方音乐总是倾向于表现一个观念、一种情感等单一 性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外,很少能够再挖掘出什么 来,特别是中国音乐中的意境、韵味,就更是稀有之 物。所以,西方音乐的乐思总是实在、固定而且明晰, 很少有空灵的效果。再加上西乐纵横交叉、网状铺叠 的织体,更加重并突出了它的实在性。 中国音乐即使在表现一个实在的主题,这个主题也往 往不是乐曲的真正核心,也就是说,乐曲的魅力主要 不是来自主题本身,而是在表现主题的旋律进行中所 生发出的特殊韵味。

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

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

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摘要: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高级形式,它的产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本民族的音乐。

本文试图从声乐作品来分析中国多声部民歌和西方声乐作品复调手法的区别,为我国民族音乐的深入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历史渊源声乐方面复调手法1引言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并且有五千年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辉煌、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

历史悠久、风格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更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其中有许多民族至今仍保存并流传着大量的多声部民歌,多声部音乐也是我国音乐百花中的奇葩并且多声部民歌形成了独特的支声复调形式。

在西方音乐史中,宗教音乐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西方的中世纪音乐可以说史宗教音乐史,它孕育了西方的多声部音乐。

早期复调音乐从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克劳苏拉、经文歌,到巴洛克时期向主调音乐过度。

声乐方面来说从圣咏到众赞歌并形成了康塔塔、清唱剧到后来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从声乐作品来分析中国多声部民歌和西方声乐作品复调手法的区别来吸取西方音乐的精华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整理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2我国多声部民歌的发展我国的多声部民歌世世代代在各民族人民中传唱。

先秦时期,粤西各少数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秦统一之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度。

由于历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统治政策,当时少数民族发展十分迟缓,而且不平衡,直到解放前不少边远地区的聚居村寨,仍处于封建化的过程中,保持古老的文化习俗。

这些习俗保存了多声部民歌,如湘、黔的侗家男女的“踏歌堂”,是为祭祀女性祖神而举行的母系宗谱为纽带的群歌集会活动。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除汉族的多声部劳动号子遍布全国和蒙古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的多声部民歌分布在北方之外,其余均分布在西南、中南和东南各省、自治区,其中尤以粤江干流和各支流流域,涉及广西大部、贵州南部、东南部、湖南西南部。

中西方音乐中乐段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音乐中乐段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音乐中乐段的比较分析乐段是在19世纪初,从西方社会引进的一个名词,它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中又具有诸多不同之处,首先我们对中西乐段的形式进行比较。

一、中西乐段之比较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都各成体系,是两种相互独立的音乐形式。

从古至今,由于各自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这两种音乐体系并没有深入融合,但却以各种方式相互接触、影响和交流。

文化艺术本无高低优劣之分,但在不同时期,由于经济实力的强弱,音乐领域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也就表现出了音乐文化上的强弱之分,因此,这种双向的交流也呈现不同状态。

自近代以来,中国音乐确实在很多方面借鉴学习西方音乐元素,而传统的中国音乐文化也得到更多西方音乐人士的了解与认可。

但由于各自根植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因而在音乐结构上仍有诸多不同。

我们就从曲式结构中最简单的乐段进行初步的分析。

中国民间音乐的形式很多,虽然从表面上看特点各异,但其本质规律却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曲体结构方面,在戏曲、曲艺和民间歌曲等音乐形式上却有着异曲同工的结构特性。

总结起来主要有起承转合、循环层递、分合对应、起平落等结构模式,而作为最简单曲体结构形式的乐段成为各自不同民族民间音乐尤为明显的区别之一。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作品中,乐段也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音乐作品中乐段的调式调性和节奏,在不一样的民族中所表现出的差异,还有细部结构和发展手法方面的差异等。

例如:我国民歌中最为常见的是由“起承转合”四乐句组成的乐段和用“展衍”的旋律发展手法构成的乐段;而不断循环反复一个乐节和“双重成对”的结构则是俄罗斯和东欧民歌的典型。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一)结构上的不同1、两句体乐段:两句体乐段是最为简单乐段模式,在中国的民间音乐作品中方整与非方整,平行与对比都是较为普遍的。

而西方音乐中运用更多的是平行结构。

前面提到的对比其实也是曲式中的一种习惯性称谓,两句体乐段更多的是要求协调统一,所以从音乐的发展上来说定义为展衍更准确,小型曲式的统一性要强于对比性。

中西方音乐比较概论

中西方音乐比较概论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地域的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词汇的诸多差异。

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

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

一、中西方音乐的比较从音乐的类型来说,在20世纪以前的中国汉族文化中,音乐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官方”巩固其中心地位的政治性利益的“雅乐”;出于民间、融于民俗、流传于广大民众之间的所谓“俗乐”,受汉族各地人民的语音语调、性格气质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表现出鲜活灵动的特征:中国特有的“文人音乐”,以古琴音乐为典型代表,讲究“中正平和”,追求“静远淡虚”的境界,其精神内涵表现出高度个人化的意识倾向。

从语言方面来看,音乐的语言特点,恩格斯说过,你只有将本民族语言同其他的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

近年来,民族音乐学通过语言学的方法开始注意到在各种文化的音乐中,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之间所体现的差异与其语言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有着各自的音乐语法结构。

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音乐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语法、句法等结构。

1、中西音乐调式的差异专业术语:“西方音乐体系调式构成的基础是四音音列。

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有 3 种不同样式的四音音列。

“而中国音乐的调式构成的本质和特征是五声性,其构成的核心是三音小组。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相反的倾向:疏旷、单纯、简洁和明快。

西方追求细致、缜密,中国人则追求简朴、单纯,是因为这两种倾向各有其不同的文化本体,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张力。

2、中西音乐织体的差异专业术语: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重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

与之不同,中国音乐体系在织体思维方面则表现为横线性,即注重各声部旋律自身的横向性线型展开。

3、中西音乐节奏的差异专业术语:西方音乐的节奏感特别强,因为它是强弱拍的极有规则的重复更替。

浅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几点:
1. 音乐风格和结构:中西方音乐的风格和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音乐通常注重和声和音调的变化,曲调比较复杂,而中方音乐则更着重于旋律和节奏感,曲调相对简单,讲究音乐的情感表达。

2. 艺术观念:中西方音乐的创作理念、艺术价值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西方音乐强调音乐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强调个人创作和表达,而中方音乐则更关注音乐的生活性和民间性。

3. 器乐使用:中西方音乐器乐构成也有所不同。

传统西方音乐主要使用弦乐器、管乐器和键盘乐器,而传统中方音乐则使用弦乐器、笛子、二胡等民间器乐。

4. 音乐语言:中西方音乐语言也有所不同。

西方音乐使用西方的音乐符号和音乐术语,而中方音乐则使用中文、数字和以唱名叫法的音乐记号。

总之,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是自然的,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也是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

浅析从艺术歌曲看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浅析从艺术歌曲看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浅析从艺术歌曲看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推荐文章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美学论文热度:从艺术歌曲看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美学论文热度:好听的歌推荐范文热度:关于男女心理差异的论文热度: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有什么差异热度: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体悟和理解。

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这种思维与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音乐上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差异的实质是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中西音乐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所承担的文化角色不同所导致的。

因此,中国艺术歌曲与西方艺术歌曲这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下音乐形式的美的体现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中西艺术歌曲比较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

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

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

西方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时期的浪漫主义歌曲。

而中国艺术歌曲,从一开始是以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同时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

按一般意义上的界定,中国艺术歌曲是西乐中融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国学功底,在创作上崇尚个性、自由和感情表达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

从总体上来讲,艺术歌曲是诗与乐高度融合的音乐艺术载体,既包含有诗意的文学成分,又具有强烈的音乐本体的抒情性和歌唱性。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从最早的原始音乐到现代音乐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其中包括东方和西方的音乐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重点探讨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音乐风格方面的异同从音乐风格方面来比较,中西音乐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音乐风格比较多样化,包括流行音乐、摇滚、古典音乐、爵士乐、电子音乐等多种形式,而且每种风格都有比较明显的风格特点。

例如,古典音乐以其高雅、优美的旋律和细腻、严谨的结构风格而著名;摇滚音乐则以强烈的节奏、结实的和声和激情四溢的表现力而闻名;电子音乐则有其独特的声音、合成技术和舞蹈元素等。

总之,西方音乐风格比较多元化,每种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相比之下,中方音乐文化的风格比较统一,主要包括民乐和宫廷音乐、戏曲音乐等几种类型,其中每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民乐以其优美的旋律、传统乐器和舞蹈等元素而著名;宫廷音乐则以其庄重、古典和神秘的风格而备受赞誉,如京剧、昆曲、豫剧等;戏曲音乐则以其富有表现力的唱腔和各类音效等元素而知名。

二、音乐理论方面的异同在音乐理论方面,中西方的音乐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在西方音乐理论中,音乐创作者注重的是音乐结构的完整性,即将整个曲子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再通过不同的和声技巧,将各个段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曲子。

而在中国音乐学中,强调的是五声音阶的完整性和指法技术,没有像西方音乐一样过多的关注和声结构。

其次,在西方音乐中,调性和和声结构是发展至高点,八度音阶和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理论体系成为了西方音乐的中心。

而在中国音乐学中,强调的则是五声音阶的完整性和指法技术,没有像西方音乐一样过多的关注和声结构。

总而言之,中西方音乐理论的重点不同,各自强调的方面也不一样。

三、音乐演奏方式方面的异同音乐的演奏方式也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一大不同之处。

西方音乐注重演奏技术和乐器的选择,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演奏技术和标准,同时在演奏过程中也会受到非常严格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
浅谈中西方多声部音乐对比
摘要: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高级形式,它的产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本民族的音乐。

本文试图从声乐作品来分析中国多声部民歌和西方声乐作品复调手法的区别,为我国民族音乐的深入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历史渊源声乐方面复调手法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并且有五千年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辉煌、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

历史悠久、风格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更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其中有许多民族至今仍保存并流传着大量的多声部民歌,多声部音乐也是我国音乐百花中的奇葩并且多声部民歌形成了独特的支声复调形式。

在西方音乐史中,宗教音乐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西方的中世纪音乐可以说史宗教音乐史,它孕育了西方的多声部音乐。

早期复调音乐从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克劳苏拉、经文歌,到巴洛克时期向主调音乐过度。

声乐方面来说从圣咏到众赞歌并形成了康塔塔、清唱剧到后来巴洛克时期的歌剧。

从声乐作品来分析中国多声部民歌和西方声乐作品复调手法的区别来吸取西方音乐的精华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整理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2我国多声部民歌的发展
我国的多声部民歌世世代代在各民族人民中传唱。

先秦时期,粤西各少数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秦统一之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度。

由于历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统治政策,当时少数民族发展十分迟缓,而且不平衡,直到解放前不少边远地区的聚居村寨,仍处于封建化的过程中,保持古老的文化习俗。

这些习俗保存了多声部民歌,如湘、黔的侗家男女的“踏歌堂”,是为祭祀女性祖神而举行的母系宗谱为纽带的群歌集会活动。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除汉族的多声部劳动号子遍布全国和蒙古族、朝鲜族、俄罗斯
族的多声部民歌分布在北方之外,其余均分布在西南、中南和东南各省、自治区,其中尤以粤江干流和各支流流域,涉及广西大部、贵州南部、东南部、湖南西南部。

在这些地区多声部民歌又多分布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这些地区也是各民族风情、传统习俗保持较多的聚居区。

3西方多声部音乐的发展
复调音乐在欧洲产生并发展壮大,不是偶然的,它是欧洲民族特定环境与历史的产物。

在天主教时期,教堂内的歌唱仅限于单声部人声歌唱,到9世纪“奥尔加农”出现,欧洲才步入复调音乐时期之后的迪斯康特、克劳苏拉、经文歌等复调形式都是在教会调式上构成的。

到巴罗克时期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度形成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
需要形成了歌剧巴赫、亨得尔把复调音乐推上高峰,这个时期的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占优势。

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复调音乐孕育于歌剧、交响曲、室内乐、钢琴曲等各种音乐体裁,并在复杂的多声部范围内极为成功地发展了它。

20世纪后多声部走向个性化的时期。

4声乐方面之间的对比
4.1和声构成方式:我国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以二声部为主要的构成方式,在各地各民族的多声部音乐中和声音程的结构多种多样,其总特点是:以五声式自然音程为主,以四、五度以内的密集式音程为主,其中以大二度和纯四、五度及小三度的运用尤为频繁,更富特色。

西方音乐巴洛克时代是多声体制交接时期。

一方面是由于调式风格的延续;另一方面是基于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新的三度和声体制的发展,三度和声基础尚存,和声材料除三和弦之外七和弦已经常使用,偶尔还可以见到七和弦到主和弦三和弦的进行为核心的和声序进逻
辑已基本形成。

4.2我国多声部民歌的演唱组合方式大多为同声的重唱与合唱,混声的组合形式较少。

在相同音色和不同音色之间,由于受人声自然音域的限制,声部的间隔距离不可能太放开,歌手们唱有意识地采取密集式、紧贴式的声部关系来唱。

大多数的民间和唱音域有限。

西方多声部演唱最早在古希腊时期开始,在宗教格利高里圣咏开始以男生合唱为主,无伴奏,无变化音,无装饰音。

后发展的有弥撒曲、经文
歌、牧歌等就开始有四声部、五声部等合唱
4.3多声部民歌发展构成方式主要分为接应式、支声式、主调型、复调型与综合型五大内,其中以支声复调发展最为广泛。

支声型复调,是指各声部以同一旋律的变体在同以时间内作纵向结合发展的以种
多声结构形式。

依据不同的“支声”方法,它又可以分为分声部式与装饰性两种:各声部以基本相同的节奏进行纵向支声,形成式“合”(同度音程)时“分”(其他和声音程)关系的,称分声部式支声;各声部运用旋律音的邻音进行加花装饰,形成节奏上疏密对比关系的,称装饰性支声支声复调的运用:在我国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中,各地、各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型复调主要是分声部式的,而在戏曲、曲艺合器乐曲中则是装饰性的。

无论是分声部式的还是装饰性的支声型复调形式,由于它们都是以同一旋律的变唱或变奏原则构成的,因而其音的“分叉”的幅度不可能太大,多数必然在四五度音程之内。

这类多声部民歌主要是由一个主要曲调和这个曲调的一些“分支曲调”组成。

分支曲调与主要曲调若即若离、时分时合,对主要曲调起衬腔作用。

在我国民间多声部音乐中,戏曲、曲艺和器乐曲采用的支声形式,大多是将主要曲调中相邻音进行加花装饰后,形成节奏中疏密对比的变奏形式。

而在多声部民歌中,则更多是各声部以大体相同的节奏进行纵向的支声,形成“分合”关系。

这种形式在多声部民歌中运用范围最广,是我国多声部民歌中最基本的形式。

西方音乐的发展构成是最早由复调型,声乐方面一个圣咏多个旋律声部,但没有行成谐调的关系。

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度。

声乐方面由早期格利高里圣咏和教仪剧到巴洛克时期的清唱剧,17世纪后创造除了具有高表现力的艺术-歌剧。

由于戏剧是凭借角色的感情抒发来推动情节展开,主旋律与和声伴奏结合成既相互对立而又协调统一的关系。

总结
我国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始发于合唱,然而在我国,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却一向被认为是“进口”的。

其实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的发展也是很丰富,优秀的。

但缺乏正规的体系,指引多声部音乐的发展。

我们向西方学习理论体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有意的
研究与探索。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