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对二战的重要性
摘要:标志着一段时期的特定内涵和历史坐标的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及“驼峰航线”,支撑着当时中国抗日战场大后方的经济供应和全部战备物资。由此可见,这两条交通要道的历史作用和战略地位远远超越了其实际意义,从一定的程度上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美关系、中英美同盟的东南亚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滇缅公路;驼峰航线;重要性;反法西斯战争
引言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 远离中原,国境线长4,060千米,与3个国家接壤:南面是老挝(主要口岸是磨憨),西面是缅甸(主要口岸是瑞丽),东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老街),但它并未因此而置民族危亡于不顾, 抗战爆发后,
云南省政府迅速组织并出动了第60
军,第58 军,新3 军共3 个整
军奔赴抗日疆场浴血奋战在抗日第
一线。
至今,“飞虎队”、远征军、滇
缅公路等有关二战时的种种故事在
云南广为流传,当时的抗战精神深
深的影响着当地的人们。这次“红图一滇西抗战纪念馆色之旅”的实践活动,我深入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李根源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访部分经历过二战时期的老人,重温红色经典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1.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到缅甸的公路,修建于1938年。公路与缅甸的中央
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竣工后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1.1修建背景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加紧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封锁,彻底切断美国援华物资的运输通道。在国内物资日渐匮乏的情况下,国民党主持修建滇缅公路,从全国各地抽调工程指挥人员,各级地方政府亲自督工。
当时云南的青壮年大多开赴中原前线参战,这20余万名劳工中,80%是老幼妇孺,所以,人们把滇缅公路也称为“妇孺公路。”经过9个月的时间,完
成了土石方1233万立方,修建大
中桥梁7座,小桥522座,涵洞
1443道,铺设路面800余公里,
于1938年8月31日全线贯通。美
国人在考察后给罗斯福总统的报
告中说,这是继开凿巴拿马运河
后,人类创造的又一个奇迹。英国
《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图二纪念馆修路场景图
指出:“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
1.2滇缅公路的历史功绩和地位
据《中华民国统计提要》记载,滇缅公路建成通车后,急需修筑与滇缅公路内联的省际公路干道,使国际通道运人的物资能迅速流转到后方各省,发挥支援抗战的积极作用,仅从1939年7月至1942年5月的近3年中,滇缅公路抢运的军需品共计45.2万吨、汽车1.3万辆。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从这条路运人中国的物资共约49万余吨,其中包括油料20多万吨,武器弹药、药品、交通通讯器材等20万吨和其他军需物资。从一定角度上说滇缅公路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的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是连结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中国开辟第二战场的通道。
2.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作为二战时期盟军和中国的一条主要空中通道,从1942年到
要贡献。“驼峰航线”航线全长500英
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
最高海拔达7000米,由印度阿萨姆邦开
始,向东横跨萨尔温江、喜马拉雅山脉、
高黎贡山、横断山、澜沧江、怒江、金
沙江等地区,最终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
和四川省,由于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
图三驼峰航线模型驼的峰背,因此得名“驼峰航线”。
2.1开通背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与对日本的作战。中国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切断滇缅公路,中断中国经海路和陆路获取战争物资。中美
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
资的空中通道,这条空中通道就叫驼峰航线。
起初,滇缅公路被用来运送军事用品,汽油和其他货物。在4月和1942年
5月,日本占领缅甸,有效地切断滇缅公路。为了保持国民党政府所要求的战略
物资的不间断供应,美国和其他盟国领导人同意进行一个持续的空中补给工作,
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负责。在1942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一个新的航空运输司
令部成立,由陈纳德上校指挥,组织空运和提供后勤支持。大多数的人员和设备
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英国和印度的英联邦部队,缅甸劳工团队和中国国民
航空空运科。
2.2 主要功绩和重要意义
自从1942年春日本人占领缅甸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美援物资到达中国
的唯一手段就是经由喜马拉雅山空运。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
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
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
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
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
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
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二战”期间,在中国西南山区共同开辟的空中通道以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驼峰飞行员克服重重困难,不怕牺牲,打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围困,飞越驼峰天险,架设了空中战争生命线,运来了对日作战的急需的战略物资,对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开辟是两国飞行人员共同创立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牺牲于驼峰航线的先烈将永远活在中美人民的心中,驼峰航线也架起了中美人民之间一架友谊的桥梁。
3.中印公路
中印公路,即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合作修建的起印度东北铁路终点站雷多镇,中经缅北和滇西,东至云南省会昆明,曾命名为“史迪威公路”(J.W.史迪威是当时同盟国中缅印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公路于1945年初通车,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世闻名的军事运输线。
3.1修建背景
日军袭击珍珠港以后,加紧入侵东南亚。至1942年5月,已占领缅甸大部分地区和云南西部,切断了中国与同盟国之间最后的陆上交通线枣滇缅公路。同盟国运往中国的作战物资,只能经喜马拉雅山空运,受到极大限制。在开辟“驼峰航线”的同时,罗斯福总统在内阁会议上,明确指示在开辟一条空中运输线的同时,必须还要开辟另一条陆上运输线,国民政府交通部也相应提出从印度的利多,经野人谷、胡康河、密支那,和滇缅公路相衔接,然后由昆明、“24道拐”、贵阳、最后到达重庆的中印公路修筑方案,用以粉碎日军对中国陆路的战略封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中印公路工程的重要性仅次于北非战局。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方案一拖再拖,直至1942年7月,美国史迪威将军提出“反攻加筑路”的双重战略方案,指出打通中印交通线是反攻胜利的关键,中印公路的筹建方案才获批准。
3.2历史功绩和重要意义
1945年1月24日,中印公路通车。据不完全统计,中印公路从动工到通车共牺牲3万多人(不含前方作战阵亡将士),因而中印公路是一条浸泡着鲜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