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道拐与滇缅公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考察,戈叔亚向新闻界宣布了自己的发现,终于揭
开了“24道拐”公路神秘的面纱,它就位于贵州晴隆
县。
“血肉筑成的公路”--滇缅
• 滇缅公路全长为1146公.1路公里,中国境内段为9
59.4公里,全程路况艰险,多为削坡劈岩而成,上有 危悬欲坠的巨石,下临深邃难测的箐沟。仅下关至畹町段, 就要翻越6座大山的支脉或余脉,跨越5条大江大河,地 形条件极为复杂,而且许多地方是无人居住的荒芜之地。
太差,劳保条件几乎完全没有,加上气候恶劣,地势艰险,
劳动强度甚大,因此伤病死亡人数就很大。
“Hale Waihona Puke Baidu肉筑成的公路”
• 每天出工人数:在紧张高潮时期超过20万人, 累计出工人次则在100万以上。 据当时有关方面的粗略估计,死亡人
数占出工人数的1.5%, 按出工20万 人计算, 死亡约3000人。 以滇缅公路西段500 余公里计算,修筑每1 公里的死亡人数达5-6 人,而实际死亡人数可 能更多。
• 在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只凭人力的条件下,在有着横 断山脉和高黎贡山区那样复杂地质条件的滇西,修筑一条 近960公里的公路,大都用这种蚂蚁搬家似的方法。仅仅 用了9个月时间,是怎样的艰难。

民工修路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虽然名义上每日每位
民工“补贴两角”食米津贴,而实际上多未到手。民工们
自带行李、工具和伙食,奔赴施工第一线。由于生活条件
“24道拐”的发现曲折路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张出自美国随军记者
之手的中国公路照片,被世界各大媒体反复转载。
战后美国出版的《醋瓶子乔的战争》(“醋瓶子
乔”是美军将领史迪威的绰号)一书的封面,也
采用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公路被称为“24道拐”
公路,媒体和专家都声称这是滇缅公路上的一段,
但究竟位于什么地方,谁都说不清。在二战期间
结语
http://news.cntv.cn/china/20111013/112399.shtml
• 尊重历史 保护历史遗迹
• 战争中最为痛苦的一面也是世界遗产,让全世界人民共同 维护和平、反思战争。
• 乘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全程约需8分钟,由上至 下约6分钟。由关口向下俯视,“24道拐”公路仿 佛游蛇下山,欲饮山谷之清泉;从关下往上仰视, “24道拐”公路犹如巨龙盘山,高耸入云端。
历史渊源
• 在6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有一条运输动 脉——滇缅公路,从印度经缅甸,到达当时中国的“陪都” 重庆,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通过这条运 输动脉,一批批物资由美军的车队运抵中国,它是当年中 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被誉为“抗战生 命线”,而“24道拐”公路就是这条运输动脉上的一个重 要节点。
“血肉筑成的公路”

作家白山在《血线——滇缅公路纪实》中有一段采访
手记:“在中国西南,自近代以来,最悲壮的事件是什
么?”“是修筑滇缅公路。”“最恢宏的事件是什 么?”“是修筑滇缅公路。”“最壮烈的牺牲是哪一
次?”“是修筑滇缅公路。”“最巨大的贡献是哪一
次?”“还是修筑滇缅公路。
著名作家萧乾于1939年3月,亲临现场采访发表 在《大公报》那篇震撼心灵的通讯,称这是一条“血肉筑 成的公路”。如果有机会到这里来旅行,“你可别忘记听 听车轮下面咯咯吱吱的声响,那是为这条公路捐躯者的白 骨,是构成历史不可少的原料。”是的,千千万万筑路者 的血肉和白骨铺筑成了滇缅公路
24道拐与滇缅公路
巧夺天工的公路
• “24道拐”公路所处之地古称鸦关,当地人又称 之为半关,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 城南郊1公里,盘旋于雄峻陡峭的晴隆山脉和磨盘 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蜿蜒的古驿道, 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 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等众多石刻。 鸦关之雄险,名闻滇黔,明嘉靖年间,诗人周文 化由此路过,留下了“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 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的诗句。
新保路运动
• “有一天你旅行也许要经过这条血肉筑成的公路。 你剥桔子和糖果,你对美景高歌,你可别忘记听听车 轮下咯吱吱的声响,那是为这条路捐躯者的白 骨……”二战期间闻名中外的记者萧乾先生在 《血肉筑成滇缅路》的一篇通讯中曾这样写过。
• 当得知这条白骨铺就的公路最完整的一段即将被 改造为柏油二级路面时,二战历史学家戈叔亚将这 消息在微博呼吁保护原来的弹石路面,此举得到了 很多网友的支持。日前,龙陵县交通局通过龙陵县 县委宣传部和戈叔亚联系,表明不会在松山—惠通 桥老滇缅公路路面铺设柏油,更不会改造成二级路 面。
“24道拐”的今天
• 如今的“24道拐”已成为贵州一道风景线。但是游人要 拍摄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绕道走五六公里的山路,爬 上“24道拐”对面的晴隆山上。也只有在那里才能看清楚 “24道拐”的全貌。“24道拐”对面的晴隆山上,这里已 经修了观望台,顺着山坡大约有三百米长的护栏,可供游 人凭栏观看“24道拐”,站在这里距离对面的“24道拐” 大约有六、七百米的距离。
费8年时间苦苦寻觅。他走访历史学家和许多二战老兵,
并沿着滇缅公路进行了无数次实地考察。他甚至跑到
缅甸腊戍,还从云南边境的畹町沿史迪威公路经缅甸
八莫到达密支那,却始终一无所获,照片与实地对照,
总是相差甚远。2001年底,戈叔亚偶然得知,“24道
拐”公路在安南。“安南”是贵州晴隆县的旧称。于
是,戈叔亚踏上了开往贵州的列车。2002年,经过实
承载了无数军用物资运输,为二战胜利作出重要
贡献的这条公路究竟在哪里?半个世纪以来,不
断有学者在云贵两省寻找未果。“24道拐”公路
声名远播,在现实中却神秘地消失了……
“24道拐”的发现曲折路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云南二战学者戈叔亚开始研
究滇缅公路历史。但是,他原本认为在云南境内的
“24道拐”公路却始终找不到踪影。此后,戈叔亚花
• 在“24道拐”路段入口处,晴隆县政府早在1988年就立 了一块石碑:“晴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道拐”。现 在“24道拐”的道路仍然可以通车,隐约地提醒人们当年 的“运输战绩”。
24道拐
• 据介绍,“24道拐”始建于1935年,次年竣工, 全长5公里左右,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1道拐 与山顶第24道拐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 度约250米,路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路线上下盘 旋,而且路基窄,坡度大,弯道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