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产要素流动性与国际贸易.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与国际生产要素配置

国际贸易与国际生产要素配置

国际贸易与国际生产要素配置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配置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

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流,而国际生产要素配置是指各国对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生产要素配置的关系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的意义国际贸易是各国在经济上进行资源和财富的交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国际贸易的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存在着资源禀赋差异和相对成本差异,因此能够通过贸易进行互补,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

比如,某国拥有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国则拥有技术先进的采矿设备,这两国通过互相交流可以实现双赢。

此外,国际贸易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丰富了各国的选择,能够让不同国家的人们享受到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

第二,国际贸易能够促进国际劳动分工,让各国在发展中互相合作,形成交流和互动。

第三,国际贸易可以让经济成员国通过特定的竞争关系,从而提高经济的效率。

总体而言,国际贸易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际生产要素配置的意义国际生产要素配置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对于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

国际生产要素配置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各国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和贸易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国际生产要素配置可以使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一些资源在某些国家可能很匮乏,而在另一些国家可能却丰裕得多,因此各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中,资本的国际流动在国际生产要素配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通过国际资本流动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比如,投资外瓶可以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和资本的支持,从而优化其生产结构、提高经济水平。

对于资本流的展望,也一直是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另外,土地和劳动力在国际生产要素配置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两种。

短期和长期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长短划分的,而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在长期条件下,假设生产要素是同质的。

由于同质性,不同部门中的生产要素可以互相使用。

另外,在长期条件下,厂商所使用的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可以自由调整。

也就是说,长期条件下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完全自由流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前一章所介绍的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长期分析,是在长期条件下,从供给方面来探讨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间的关系。

要素禀赋理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又将短期因素引入到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中,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理论。

本章着重介绍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模型。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特定要素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与前面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相比,特定要素模型关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可以更好地解释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根源。

第一节特定要素模型的假设一、特定要素的含义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是由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罗纳德·琼斯(Ronald Jones)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假设生产要素可以在一国的不同部门自由流动,而在国家之间不可以流动。

尽管在长期内会发生要素投入在产业之间的流动,但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例如,实物资本纺织机等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它不能被立即被用于汽车的生产。

所谓特定的要素是指短期内不能够流动的要素。

这里仍然假设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

在短期内,通常,我们视资本为特定要素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即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

而劳动为非特定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可自由流动。

但资本的特定性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不会长久存在。

当时间足够长时,所有部门的资本都可以调整。

例如,纺织行业的资本可经加速折旧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转向汽车行业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

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

学科名著阅读报告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一、前言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席、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

他具有革新意义的研究为欧元汇率奠定了理性基础,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蒙代尔教授对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一是开放条件下宏观稳定政策的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二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

蒙代尔教授敏锐地观察到,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服务、尤其是资本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大规模的跨国界流动。

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国的货币主权和财政政策效果更多的受到外部世界的制约,宏观调控能力下降。

经济学越来越难以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

可以说,蒙代尔教授关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正是在迎接这样的挑战,他是一位伟大的先行者和预言家。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还是区域经济圈,其实质就是生产要素不断趋向自由流动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每一个阶段,都表现为具体的要素自由流动程度的一种状态。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创造了条件,国际贸易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资本和技术等,推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也成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促成了当代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迅速发展。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续)
工资(元)
2.0 1.0
பைடு நூலகம்图6-1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利益变动
墨西哥
工资(元) SL’
5.0
SL
c
4.0 100
美国 SL
100
SL’
d
移 民 成 本
a
be
DL
450 500
DL
劳动力
200 250 300
劳动力
劳动力自由流动前:墨西哥:就业量500,均衡工资1.0;美国:就业量 250,均衡工资5.0 劳动力自由流动:墨西哥 100 美国
劳动力自由流动后:墨西哥:就业量450,均衡工资2.0;美国:就业量 300,均衡工资4.0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续)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和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 个世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概况 1. 劳动力流动的形式、性质和方向
2. 世界移民史及现状
3. 中国移民史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续)
二、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假 设: 墨西哥——劳动力充裕、人均收入低、 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大米)的比较优 势、出口大米、进口钢铁 美 国——资本充裕、人均收入高、具 有资本密集型产品(钢铁)的比较优势、 出口钢铁、进口大米
第一节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续)
三、移民的其他外在成本和收益 1. 财政影响 2. 人才流失 3. 外在成本和收益 (1)知识收益;(2)拥挤成本;(3) 社会磨擦

经济全球化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经济全球化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经济全球化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成为了全球经济联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要素指的是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原材料等与生产有关的各种要素,它们的流动性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合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自由贸易带来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加为什么全球化趋势下生产要素可以流动更加自由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是自由贸易,因为自由贸易将不同国家之间的开放程度提高,从而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更加方便。

比如,在全球资本市场,资本流动急速增大,资本可以跨越国家和地域,进入更多的市场和领域,实现投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资源的效益。

同样的,在全球劳动力市场,国际人才流动成为经济领域逐渐普及的现象,尤其是在高科技、金融和文化领域里,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可以在全球资本和技术流动的背景下,流动到更多的工作地点,实现交流与共享,并促进经济发展。

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对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仅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于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流动性和灵活性”成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口号,充分体现了生产要素流动性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就意味着,生产要素流动性不仅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偏好和经济战略,还将对一个国家的工业结构、经济发展战略产生直接影响。

流动性的发挥,使得特定的领域可以同时借助外部资本、技术与人才,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和协同,达到了更好的发展效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特殊的区域会成为行业的“热门”,如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要素地缘集聚,以及以浙江义乌为代表的小商品产业要素地缘集聚。

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对地缘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使得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得到更好地协调和优化,这也将对地缘经济和区域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资本的国际 流动:是指 资本从一国 或地区跨越 国界向别的 国家或地区 转移的一种 国际投资活 动。
资产组合投资 : 国际借贷(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 组织贷款、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出口 信贷);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股票投 资、国际债券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
并购方式和创建方式
当代国际资本国际流动 的特点
输入国,成为该国公民。 像中国每年向中东国家
像美国、澳大利亚、加 大量输出的建筑劳工,
拿大等国所接受的高技 也包括各国母公司向海
术移民就属此类。
外子公司派遣的商务人
员,都属于此类短期劳
动力流动。
当代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特点
问题:当代劳
动力国际流动的 主要特点有哪些? 并具体解释之。
特点一:劳 动力国际流 动的多向化
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 企业内部资源流动与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 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就是企业对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接投资 的过程
决定企业内部化的因素就成为决定企业对外 直接投资的因素
结论:
市场的不完全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 达成,即使达成,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 因此,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便具备了一定意义上 替代市场的功能,一旦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 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企业便获得了扩张的 动力,该扩张过程跨越国界便产生了跨国企业。 而企业制造内部“市场”的过程,即为内部化 过程。
特点二:劳 动力国际流 动的二元结 构
劳动力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 流动 ; 发达国家之间的劳动力国际流动; 发展中国家之间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二元结构,是指 参与国际流动的劳动力总体是由智 力型和体力型两个不同层次的劳动 力构成。

国际贸易学课件教程-第五章-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国际贸易学课件教程-第五章-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国际小麦相对价格的两个边界分别是中美两 国在没有贸易时的国内相对价格。也就是说,这 一最终进行交易的国际相对价格一定高于0.5低于 1.5。图中我们分别用P1及P1*(假定数值1)表示 中国小麦和美国小麦的相对价格。
11 2022/7/26
(二)国际贸易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中国小麦生产增加钢铁生产减少。而在美国 ,更多的资源则会被用来生产钢铁,同时减少小 麦的生产。各国的生产点都会从原来没有贸易时 的A点向点S1转移。
2022/7/26
19
四、国际贸易对要素收益的影响
小麦相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工资率W
小麦
PwˊMPLw
PwMPLw
W2
B
W3
W1
A
钢铁 PsMPLs
C
工资率W
Lw
Lwˊ
劳动总供给 Ls
Lsˊ
2022/7/26
20
(1)在劳动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小麦行业 的劳动投入Lw增加,钢铁行业的劳动投入Ls 减少。 (2)名义工资上升,但上升幅度小于小麦价 格上升的幅度。用名义工资衡量的劳动收益 率增加,但实际工资是否增加不能确定,取 决于用什么产品价格衡量,或取决于两种产 品价格的权重。因为名义工资上涨幅度低于 小麦价格上涨幅度,所以以小麦价格衡量的 实际工资下降;若用钢铁价格衡量,则实际 工资提高。
Pj aLjW aKj R
其中是要素i( i = 劳动,资本)和产品j( j = 小麦,钢铁)的投入产出比例。
2022/7/26
34
a ij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两国的生产 技术假设是相同的。贸易后的生产调整和要 素流动又最终使两国同样产品中的投入产出 比例(aij)趋于相同。最终两国的产品价格 和要素价格完全相等。

05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

05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

05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贸易理论综述国际贸易是在⼀定的历史条件下产⽣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社会⽣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

国际贸易可以按商品移动的⽅向分为进⼝贸易、出⼝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和⽆形贸易,也可以按⽣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与转⼝贸易。

16-17世纪盛⾏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励出⼝,同时限制进⼝。

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第⼀次解释了为什么不受限制的⾃由贸易对⼀个国家是有利的,Smith认为应当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不是政府决策来决定⼀国进⼝什么商品和出⼝什么商品。

他的论点还表明对贸易采取的这种⾃由放任的态度符合⼀国的最⼤利益。

在Smith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提出相对优势理论,是现代不受限制的⾃由贸易论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两位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和Bertil Ohlin改进了Ricardo的理论,创⽴了著名的Heckscher-Ohlin理论。

1. 贸易利益①国际贸易为各国的企业家打开了机遇之门,同时也为各国消费者提供了更为⼴阔的选择空间;②国际贸易能有效利⽤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地丰富和⽅便了⼈们的⽇常⽣活;③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国际贸易使每个民族和国家都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份机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都在⽇益增长,⼀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④国际贸易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国间的协调与合作,使⼀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和创造⼒,从⽽富裕起来。

Smith,Ricardo和Heckscher-Ohlin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

⼀国⽣产不了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绝⼤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

另外,他们的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可以⽣产的产品仍能获得利益。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重点难点: 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概念。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 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

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出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高,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与发展时期。

第五版版《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薛荣久著)

第五版版《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薛荣久著)

国际贸易第一章导论1.何谓国际贸易?答: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产生需要什么条件?答:对外贸易产生需要的条件是:(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2)出现了政治实体。

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如何分类?(1)按交易内容划分①货物贸易,指有形商品的国际交易,也称为有形贸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货物分为10大类。

②服务贸易是指无形商品的交易,也称为无形贸易。

服务业包括12个部门。

即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

③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

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

(2)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①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作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②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③过境贸易,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④复出口与复出口: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出。

复进口是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入。

⑤净出口与净进口:净出口是指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

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量和值小于进口量和值称为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①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卖、买货物的行为。

对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贸易,对进口国而言是直接进口贸易。

②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蒙代尔

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蒙代尔

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蒙代尔在一定程度上,商品流动至少代替了要素流动。

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即使是要素不流动,当商品价格趋于均衡时,要素价格也有趋于均等化的倾向。

同样的事实是要素的完全流动性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即使没有发生商品的流动,商品价格最终会趋于均等化。

在现实世界中能找到两种极端情况:在没有贸易时有可能存在要素的完全流动;或在不受限制的贸易下要素不流动。

古典经济学家普遍选择了生产要素的国际不流动这一特殊情况。

本文将描述放宽后者假设而产生的效用,不仅允许商品流动,还有一些要素流动。

具体来说,贸易壁垒增加会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要素流动限制的增多会刺激贸易。

它将会形成更具体的古老的保护学说。

I 贸易障碍刺激要素流动在某些严格的假设下,要素的流动来代替商品是完整的。

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的模型,商品价格均等化能足以保证要素价格均等化并且要素价格均等化也能足以确保商品价格均等化,如果:(a)首先生产函数是同质的(即相对和绝对的边际生产率只依赖于要素的组合比例)并在这两个国家是相同的;(b)对于任何生产函数,一种商品要求某种要素在所有点上其他任何要素价格的商品中都占有更大比例。

(c)排除专业化的要素禀赋。

在现实世界中,这些假设并不总是满足,所以包含这些假设的模型是受限的。

但是它们确实排除了一些重要的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坚持着当前的目的。

后来,这将成为明确以后,放宽假设并不会严重影响文章的结论变得越来越清晰。

首先,我们证明了贸易障碍的增多会鼓励生产要素流动。

为此,我们做出一些相当极端的关于流动性的假设。

假定有两个国家A和B,两种商品分别为棉花和钢铁,还有劳动力和资本两种因素。

A 国相对于B国来说劳动丰富但资本贫乏;钢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棉花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为了解释方便,我们下面将使用商品无差异曲线。

目前,我们假设B国是世界的一部分,A国相对于B很小,其生产条件和要素禀赋对于B国的价格无影响。

考虑这样的一种情况:要素在A、B两国之间是不流动的,但不存在贸易障碍。

第五章 生产要素流动性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 生产要素流动性与国际贸易

或保持其价值不下降而进行资金调拨转移所形
成的短期资本流动。
4.投机性资本流动:投资者在不采取抛补性
交易的情况下,利用汇率、金融资产或商品
价格的变动,伺机买卖,追逐高利而引起的
短期资本流动。
专栏: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
1995年,日本的富士公司在遭受美国的反倾
销调查后,在美国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在此 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富士相纸在美国的市 场占有率就超过了受到反倾销调查之前在美 国的份额。
二、国际资本流动类型
贸易资本流动 银行资本流动 避险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直接投资 长期资本 流动
短期资本 流动 国际资本 流动
证券投资
国际借贷
国际债券 国际股票 国际投资基金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一)长期资本流动
(Long-term Capital Flows)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
(3)国际银行贷款:一国独家银行或国际贷 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 提供的、不限定用途的贷款。 外国贷款:由市场所在国的银行直接 或通过其海外分行将本国货币贷放给境外 借款人的国际货币交易安排。 欧洲贷款:欧洲银行所从事的境外货 币的存储与贷放业务。 特点: ① 贷款用途比较自由; ② 借款人可获得大额资金; ③ 筹资成本较高。
2.国际证券投资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国际证券投资也称为国际间接投资 (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 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 中长期债贷款主要是指 1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 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 1 )政府贷款 (Government Loans) :一国 的政府利用财政或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 援助性、长期优惠性贷款。政府贷款多为发达国 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讲义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讲义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讲义一、引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指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在国际间的跨国流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讲义将探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政策。

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形式1.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是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资本的国际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参股投资,通过在当地市场上的经营活动实现利润。

证券投资是指通过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来获取收益。

2.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主要体现在人员的跨国迁移。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以通过合法移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方式实现。

例如,许多人选择去发达国家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3.技术的国际流动: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国际流动主要是指技术的跨国传播和转移。

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通过研究合作、知识产权转让等方式实现。

发达国家经常通过技术转让来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引进外来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利用,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增长。

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促进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以缓解人口过剩和人才流失的压力,促进各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加速技术创新和进步,提高全球经济的生产力水平。

2.跨国公司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为跨国公司的兴起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跨国公司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实现规模经济和资源配置的灵活性。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在各国招聘和调动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

技术的国际流动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合作研发和技术转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前几章的贸易理论都假定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流动, 但现实中,生产要素不仅在国家流动,而且会对国际 贸易模式、贸易量及社会福利产生很大影响,本章将 分析生产要素流动所带来的这些影响。通过本章学习, 你可以了解: 国际劳动力流动与福利影响、移民成本与收益 国际资本流动与福利影响 跨国公司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MNCs)是指在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或其他 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
动的企业。
全球有6.3万个跨国母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
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
世界上500家最大跨国公司控制了75%的全球贸易; FDI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
23
(3)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技术的直接转移 技术外溢:示范和模仿效应;人力资本 流动效应
24
4.3.2 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对东道国的负面影响 对分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25
(1)对东道国的负面影响
使本国就业机会减少; 损害东道国技术领先地位和它的未来收益;
可能减少东道国的税基和税收收入;
务成本—征收移民税;
对移民接受国而言:移民享受的公共福利的费
用可能少于,也可能超过他们交纳的税收—发
对非法移民(187号提案)
8
(2)人才流失
高级人才迁移迁移到其他国家会导致 “智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 才原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9
(3)其他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精选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课件

精选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课件

根据小岛清理论,其所导向的对外投资类型主 要有: 自然资源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交叉投资型
小岛清理论导向投资的特点和其他国际直接投 资理论相比,比较优势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 ②较适合于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③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必 拥有垄断市场,比较优势理论否认垄断优势国 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决定作用。
(2)产品开发(含产品异质化)优势。产品开发技术 是跨国企业优势中最有实质性的组成部分;产品异质化 能力在技术标准化的地方尤为重要。
(3)规模经济优势。规模优势主要来自于非生产活动 的规模经济性。它包括集中化的研究和开发,大规模的 销售网络,以及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资金筹措和统一 的管理等。
(4)组织管理优势
资看做是一种国际交换。国际贸易所描述的是用一种商 品交换另一种商品,而国际交换是用现在的商品去换未 来的商品。 假设: (1)有甲、乙两个生产者; (2)都生产一种X商品; (3)可以选择今年生产——现在商品,明年生产——将 来商品
纵轴表示将来商品C1的数量;生产可能性曲线KK′表示现在商品和将来 商品的转换关系;无差异曲线I表示两个时期的消费组合而成的效用水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学者实证考察发现:
(1)移民在某一比较集中的地区工资水平要高于移 民比较稀少的地区;
(2)移民时间比较长者工资水平高于较短者; (3)移民受教育程度高的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工资水
平要高; (4)白种人移民比黑种人移民和黄种人移民收入水
平高; (5)移民的工资水平低于原居民的工资水平比较而
邓宁认为:一个企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要取 决于以上三个因素。
(四)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P· MPL

在利润最大化情况 下,P· MPL=w,因此 厂商的劳动需求曲 线与边际产量值曲 线P· MPL重合。
O
L
(二)基本假设

以一国为例,生产两种产品X和Y(如钢铁和大米),规模收 益不变 生产要素分为两种,一种要素在国内产业间可以自由流动 (即为流动要素,比如劳动L),劳动总量L固定,充分就业; 另一种要素不能在产业间自由流动(即特定要素,假设资本 K为X产品的特定要素,土地T为Y产品的特定要素),每个部 门资本K/土地T的投入固定不变
或保持其价值不下降而进行资金调拨转移所形
成的短期资本流动。
4.投机性资本流动:投资者在不采取抛补性
交易的情况下,利用汇率、金融资产或商品
价格的变动,伺机买卖,追逐高利而引起的
短期资本流动。
专栏: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
1995年,日本的富士公司在遭受美国的反倾
销调查后,在美国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在此 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富士相纸在美国的市 场占有率就超过了受到反倾销调查之前在美 国的份额。
五、国际资本流动的产出和福利效应
麦克杜尔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亦麦克杜尔模式,是由经济学家麦克
杜尔( G.D.A.MacdougaH)在其发表的《外国私人投资的 收益与成本:理论分析》(载于《经济记录》,1960年第36期。) 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肯普(M.C.Kemp)在其《国际 贸易与投资收益:新赫克歇尔一俄林分析法》(载于《美国经济 评论》,1966年56期。)和琼斯(R· W· Jones)在其《国际资本 移动与关税贸易理论》(载于《经济学季刊》,1967年)论文中 均作了更为细致的论述。该理论的要旨在于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 国际资本运动的有关效果。
(四) 特定要素增长的影响
w
PX·MPL’ PX· MPL PY· MPL

w

X部门的特定要素(K) 增加:
资本增加,则X部门的 MPL上升至MPL’,X 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向上平移(如左图)
OX
LX
L’X
OY
结论: 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 X产品的产量增加 X部门劳动的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都上升 X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也上 升,但其总量也在增加,所以资本收益率无 法确定

5.2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各国(或地区) 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转移。对于一 个国家而言,国际资本流动包括流入和流出两个 方面。



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有: (1)资本流动方向,包括流入和流出,流向何处; (2)资本流动规模,包括总额和净额; (3)资本流动种类,包括长期和短期; (4)资本流动性质,包括政府和私人; (5)资本流动方式,包括投资和贷款等。
第五章
生产要素流动 性与国际贸易
内容提要
5.1 特定要素模型 5.2 国际资本流动 5.3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5.4 资本流动与商品贸易的替代关系: (曼德尔模型)

5.1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特定要素理论
一、背景知识
关于供给方面的分析通常分为短期与长期分析,二者的区分 不是完全按时间划分的,而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要素禀赋理论——长期分析: (1)在长期条件下,假设要素是同质的,所以不同部门之间 的生产要素可以相互使用 (2)长期条件下,厂商所使用的所有生产要素可以相互调整 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模型:解释基于要素的 特性差异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特点:①专门机构负责;②程序较复杂;③资金 来自财政预算;④条件优惠;⑤限制性采购;⑥ 政治性强。
(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IMF、世界银行集
团(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 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 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全球性和区域性金 融机构向其会员国提供的贷款。 特点: ① 具有援助的性质; ② 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 ③ 与特定的建设项目相联,手续严格, 按规定逐步提取。
结论: 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 X产品的产量增加 名义工资上升,实际工资不确定 X部门特定要素的收益增加 Y部门特定要素的收益降低

综上分析,可以结论:

国际贸易会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 低与进口相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而对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自 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 的消费结构
品牌的普遍策略。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国际间收益率的差异
◆ 利润率的差异 ◆ 金融资产价格的差异 ◆ 税种税率的差异
风险的差异
◆ 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
实物经济交易及金融市场操作的需要
◆ 伴随贸易、旅游等实物经济交易的资金流动 ◆ 银行结算资金流动等
四、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2.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3. 国际资本证券化趋势加强,债券和股票作用明显 增强 4.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 5.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发生变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地区分布有所变化

实际上,该理论是要素价格均等
化理论的短期版本。即特定要素 模型可以看作是短期内某些要素 不能流动的H-O模型。
二、 概念汇总

短期的含义:短期=要素的不流动性

西方经济学中,认为短期内一种生产要素可变,而另一 种不能流动
特定要素(只对短期而言):即一种要素的用途仅限于 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 如:汽车业的资本(设备)不能用于纺织业 公共要素:可以同时运用于两个部门的要素
2003年,在美方提出反倾销指控后不久,康佳于 2003年10月在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专门生产供 应美洲市场的产品; 海信在匈牙利建设年产100万台的彩电工厂; 长虹在海外相继成立的澳大利亚长虹、印尼长虹 等企业; TCL通过收购法国的汤姆逊,利用其THMOSON和 RAC品牌,分别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 。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假定要素投入在一个国家的不 同产业间可以自由移动,而在不同国家间却是完全 不能移动的。 尽管在长期内会发生要素投入在产业间的转移,但 许多要素在短期却是无法移动的。


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 萨缪尔森和罗纳德· 琼斯创建 发展的,主要用于解释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 配的影响。
(3)国际银行贷款:一国独家银行或国际贷 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 提供的、不限定用途的贷款。 外国贷款:由市场所在国的银行直接 或通过其海外分行将本国货币贷放给境外 借款人的国际货币交易安排。 欧洲贷款:欧洲银行所从事的境外货 币的存储与贷放业务。 特点: ① 贷款用途比较自由; ② 借款人可获得大额资金; ③ 筹资成本较高。


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三)贸易的影响
w
P’X· MPL PX· MPL W 1* W* PY· MPL

w

国际贸易的发生,导致该国 产品价格的变化,进而引起 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 假设该国出口X产品,该国X 产品价格上升,由PX变化至 P’X
W 1* W*

OX
LX
L’X
OY
X产品的价格上升,导致X部 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向上平移 (如左图),劳动需求曲线 从 PX· MPL变化至P’X· MPL
(4)出口信贷( Export Credit) 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
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
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
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
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
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二)短期资本流动 (Short-term Capital Flows)
贸易对短期和长期影响的不同: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
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 长、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之所以不同,原因 在于长、短期内,国际贸易对商品要素使用比例的影响是不 同的 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变化,使两个部门 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的比例变化。即对资本丰 富国,国际贸易会同时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部门相争部门 的资本—劳动比例,致使两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 按相同方向变化 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使用的资 本量都无法调整,国际贸易导致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 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变化也 是相反的

注:1995-2006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 位于世界第一,共有536起,占世界总数的28%。
专栏:中国本土品牌收购后被雪藏 现象

1994年, “熊猫”与宝洁合资,宝洁以65%的股 份控股合资公司,并买断了“熊猫”品牌50年使用 权。但宝洁收购“熊猫”后所做的只是在为旗下自 身的洗衣粉品牌扩张铺平道路。在合资7年后, “熊猫” 年产量大幅下降,全国市场份额一落千丈。 而宝洁旗下的自身品牌“汰渍”、“碧浪”却成为 中国市场的强势品牌。
创建于1962年
“美加净”,在20世纪90 年代将品牌租赁给了联合利华,但联合利 华同样是为自身品牌“洁诺”让路,最终 美加净牙膏在国内外的市场地位急转直下。
尽管“熊猫”与“美加净”最后都被中方
赎回自由身,但是市场形式已经与其当日 辉煌之时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跨国公司为达到市场垄断而谋杀本土
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它包括
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三种主要方式。
1.国际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