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第一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

第二节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

第三节持续期缺口模型及运用

第一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

1、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原则

总量平衡原则

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和负债的来源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率关系,实现动态上的平衡或实质性平衡。

商业银行是依靠正常的资金来源来满足银行的资金运用

当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资金需求旺盛时,商业银行能积极组织资金来源满足资金需求

结构对称原则

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资金来源的结构,合理配置其资金运用。

组合效益原则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配置,都必须围绕一个基本点:组合效益最大化。

分散性原则

即资金分配运用应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构合理的目标

1.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

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前

以资产管理理论为主,银行经营偏重于对资产流动性的管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以负债管理理论为主,银行经营偏重于对资金来源的管理20世纪70年代

以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为主

20世纪80年代

流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1.3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背景

金融市场不发达,存款是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银行融资工具单一、被动。

管理中心

维护流动性,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盈利性。

核心观点

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是银行不可以控制额外生变量,银行主要通过管理资产实现“三性”统一,即管理的重心是银行如何把所筹集到的资金恰当地分配在现金、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银行资产上。

主要理论

商业性贷款、资产可转化性、预期收入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

(自偿性贷款理论、真实票据理论)

亚当·斯密,1776年

基本观点

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只适宜发放自偿性的短期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这种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且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

评价

该理论是早期资产管理理论,符合西方商业银行发展初期的经营状况。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缺陷

第一,没有考虑贷款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长期借如资金需求越来越大,消费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贷款有的不是短期性的,也不是自偿性的。如果固守这一理论,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银行的要求,也使银行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没有明确认识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尽管活期存款随存随取,但一般总会形成一个稳定余额,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务扩大,这个稳定余额会不断增加。根据稳定余额而发放一部分长期贷款,一般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反而会因此而增加一部分收益。

第三,该理论要求贷款安全做到自偿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使是短期性贷款,也有可能因商品找不到买主而不能做到自偿,不能偿的贷款也就无法再提流动性的问题。

2、资产可转换性理论

莫尔顿,1918年《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爆发,政府大量发行国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资产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和其他证券增加,人们对保持银行流动性有了新的认识。

基本观点

流动性要求仍是商业银行需特别强调的问题。

保持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这类资产一般具有信誉好,期限短,容易出售的特点,这在当时主要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

评价

突破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对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狭隘局限,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票据贴现和短期国债的比重迅速增加。

缺陷

其运用依赖于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充足的短期证券。没有充足的短期证券可供挑选和投资,就难以保证投资资产价值和必要投资规模;没有发达的证券市场,就难以保证流动性资产(短期证券)迅速变现的初衷。而这两方面因素都超出商业银行可控制范围。同时,还要看市场特点,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证券抛售量往往大大超过证券购买量,就难以保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

3、预期收入理论

普鲁克诺,1949年,《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

背景

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了对各种资金的需求。

凯思斯理论的影响扩大,举债消费的意识和需求加强,消费

贷款需求增加。

基本观点

贷款能否按期归还取决于借款人的经济偿还能力,而偿还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

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方式。

评价

其科学之处在于深化了对资产流动性的认识和理解,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大小同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大小成正向关系,为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既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渗透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金融业务方面的竞争能力。

主要缺陷:把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而预期收入状况由银行自己预测,不可能完全精确。

资产管理方法

1、资金总库法

基本内容:根据资产管理理论,分配资金时通常首先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具体的是银行将来自于各渠道的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总库,资金总库中的资金被无差别的视为

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再将资金总库中的资金按一定的顺序分配到各种不同的资产上去。

特点

资产结构不受负债期限结构限制,而仅受负债总量制约

主要缺陷

认为资金流动性仅来自于资产的运用,而忽略了从资金来源的角度考虑资产流动性的取得

对资产管理只侧重总量管理,而忽略贷款结构对流动性的影响

过分偏重流动性而缺乏有效的盈利控制机制

2、资金分配法

基本内容:指商业银行在选择资产种类时首先直接考虑负债结构的特点,包括各负债项目的法定准备金和周转速度等因素,然后据以对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和划分,并确定相应的资金分配方向。

特点

即强调负债对资产在总量上的制约,又强调二者在结构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