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五课,前面2—4课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介绍了唐朝的繁盛。本课介绍唐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巢起义给了唐朝致命一击,五代十国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也暗藏着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三、考情分析

(宜宾2017春期末)5.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

四、重点、难点突破

1.本课的重点是: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利用三则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根据唐朝藩镇割据地图和五代十国地图,探究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读图能力。

2.本课的难点是: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利用三则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利用杜甫的两首诗歌,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

1.导入: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安史之乱——盛转衰

材料一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3. 黄巢起义——致命击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习与探究

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4.五代十国——相延续

(1)出示唐朝藩镇割据地图和五代十国地图。

(2)学生观察两幅图的联系点,从而得出结论:五代十国是藩镇格局的延续。

(3)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课堂小结

唐朝从618年李渊称帝到907年唐朝灭亡,共存在了将近300年的时间。唐前期曾出现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唐朝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矛盾冲突不断。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在黄巢起义的致命打击之后,唐朝被朱温建立的后梁取代,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板书设计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

1.原因

2.经过

3.影响

(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2.唐朝灭亡

(三)“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更迭与分立

2.统一的趋势加强

附:本课知识要点和学习指导

一、本课主要知识点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原因

2.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的原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2.黄巢起义沉重打击唐朝统治

3.朱温镇压黄巢起义后,控制了唐朝政权

(三)五代十国时期

1.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

2.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3.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但统一是一种客观趋势

二、本课重点

(一)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

(二)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三、本课难点

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

四、考情分析

(宜宾2017春期末)5.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

之乱

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进行知识清理,掌握唐朝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等基本史实。

(二)根据教材材料,学会分析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灭亡的原因。注意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三)运用杜甫的《垂老别》《离家别》等诗歌,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四)运用教材材料及地图,理解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存在统一趋势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