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2)掌握食物的吸收过程。

(3)理解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2)能够解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能够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关爱身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食物的消化过程。

(2)食物的吸收过程。

(3)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

2. 教学难点:(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生理机制。

(2)营养物质在身体内的代谢过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营养物质的作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食物消化、吸收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营养物质的图片和视频。

(2)实物模型:展示消化系统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互动环节:设置问题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食物是如何被身体消化吸收的吗?”2. 讲解:(1)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口腔、胃、小肠等环节。

(2)讲解食物的吸收过程,重点介绍小肠的吸收功能。

(3)讲解营养物质的作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3. 案例分析:(1)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食物消化、吸收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4. 互动环节:(1)设置问题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互相交流学习。

五、作业布置1. 绘制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图。

2. 写一篇关于健康饮食习惯的短文。

3. 观察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其合理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掌握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会使用图表和模型来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消化器官的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三、教学准备:教材或教辅材料。

食物消化过程的图片、图表或模型。

实验材料和器材(如面包、牛奶、盐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

2. 教学内容:介绍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讲解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观察面包在盐酸中的消化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4. 知识巩固:提供图表或模型,让学生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巩固对消化系统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总结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其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绘制一张食物消化过程的简图,标注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

写一篇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和解释。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消化器官的角色,向其他同学解释其功能和作用。

2. 安排一次小组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健康饮食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编写宣传册等。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消化和吸收”。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增强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难点:消化酶的作用,营养物质吸收的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模型、PPT。

学具:实验器材、显微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详细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相关问题。

3. 课堂讲解: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详细过程:结合挂图、模型和PPT,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动画形式展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消化酶实验。

详细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消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分析消化酶的作用。

5. 例题讲解:讲解与消化和吸收相关的例题。

详细过程:教师挑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与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练习题。

详细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2. 食物的消化3. 营养物质的吸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消化和吸收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份健康饮食建议。

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疾病,了解预防措施,提高健康意识。

八年级上第七章第一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八年级上第七章第一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八年级上第七章第一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宁波春晓中学宋艳龄315040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2)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

4)了解口腔内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态。

教学重点: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教学难点: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生命的基本特征里最关键的一条是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人也不例外。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要学习到食物的消化吸收,人体的呼吸,以及物质运输和排泄等和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内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我们今天要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讲起。

二、新课教学〔板书〕提问:研碎的方糖与整块方糖哪个溶解得快?为什么?答:研碎的方糖溶解得快。

因为其颗粒较小。

师:食物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物质中,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要通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原因也是在于这些物质的分子较大。

〔板书〕1.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师: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消化的实质是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

〔板书〕2.消化系统的组成(出示图片辨识)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师:消化腺的作用是分泌消化液,促进食物的消化。

(小活动)辨识消化系统各器官在腹部体表的投射区。

并填写课本P161图7.1.1。

(简单解释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端。

)师: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第一个消化道——口腔。

〔板书〕3.口腔(1)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牙齿(共32颗)、舌头门齿——切割犬齿——撕裂臼齿——研磨(2)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答:牙齿切割、研磨,舌的搅拌(3)唾液(由唾液腺分泌)湿润,与牙齿、舌共同作用形成食物团块(物理性消化)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化学性消化)提问:a.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答:会。

食品营养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食品营养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部分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即食 物在消化道内进行分解的过程。
吸收: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不 被吸收的残渣则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
一、人体消化系统:
1、消化道: 一条长而盘曲的肌性管道。据位置、形态、功能不同可分为:口腔、咽、食管、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部分
胃是消化道中一个袋状膨大部分,其位置和形状随人的体型体位及胃内充盈度不 同而有改变。中等度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正中线左侧,小部分位于右侧。主成分 是水、HCl、Na+、K+等无机物,以及胃蛋白酶、粘蛋白等有机物。纯净胃液是一种无 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0.9-1.5)。主成分是水、HCl、Na+、K+等无机物,以及胃蛋白酶、 粘蛋白等有机物。 1)胃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只有胃中才有此酸性分泌液。 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造成适宜的酸性环境,以利水解蛋白质。抑制和杀灭胃 内细菌的作用。胃酸进入小肠后能刺激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并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 汁。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 Fe2+、Ca2+的吸收。 2)胃蛋白酶:主细胞分泌出来时为无活性的蛋白酶原,在 HCl 作用下被激活(最适 pH2),是胃液中的主要消化酶。能将 Pro 进行初步水解。 3)黏液: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胃腺中的黏液细胞分泌。主成分是糖蛋白,其次 为粘多糖等大分子。在正常情况下胃黏膜表面常覆盖一层黏液,弱碱性,可中和 HCl 和减弱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故可保护胃黏膜,使其免于受到 HCl 和蛋白酶的消化作 用。同时,黏液还有润滑作用,可减少胃内容物对胃壁的机械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 4)内因子:正常胃液中含“内因子”。是分子量为 53000 的一种糖蛋白,与 VB12 结 合并促进其吸收。 3、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让学生掌握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 食物的消化过程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 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5. 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验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 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 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3. 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阐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等器官的消化过程。

4. 讲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介绍营养物质在肠道被吸收的过程。

5.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观察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验现象。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强调营养物质的作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名称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认真程度和操作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准备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3. 准备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地考察,如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等。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相适应的特点;。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2. 使学生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明白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食物消化吸收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展示等。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食物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3)阐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实物,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分组讨论:如何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4. 例题讲解:(1)举例说明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2)讲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

5. 随堂练习:(1)绘制消化系统结构图。

(2)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说明其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食物的消化过程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解释食物消化吸收的基本原理。

(3)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2)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通过物理和化学消化,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

(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它们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消化与吸收的基本知识。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食物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消化和吸收》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中的第2节,这一内容是全章的知识核心。

上节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那么接下来要掌握的便是食物在哪里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是怎样消化的?营养物质怎样被吸收的?本节围绕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酶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展开,通过图片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归纳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并要求明确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他们消化系统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平时接触也较多,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对于其结构和生理功能却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设计思路对于这一节的知识,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食物在消化系统内到底怎么样被消化、吸收的知识还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

所以在设计我以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为课堂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内化学习热情,来获取有关本节课所涉及的教学知识内容,为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不应满足于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目标,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会分析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改进实验的思路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让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是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四、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确认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 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教学重点: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三、教学难点: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

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兴趣。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消化和吸收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

五、教学内容: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a. 物理性消化:食物的切割、搅拌、蠕动等。

b. 化学性消化:酶的作用、食物的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

2. 消化系统的组成:a. 消化道: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b.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等。

3. 消化系统的功能:a.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b. 废物的排出。

c. 维护人体健康。

a. 合理膳食:均衡摄取各类食物。

b. 适量饮食:控制食物摄入量。

c. 定时定量:保持饮食规律性。

d.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5.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a. 蛋白质:生长发育、修复组织。

b. 脂肪:提供能量、维持体温。

c. 碳水化合物:主要能量来源。

d.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生理功能、预防疾病。

e. 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代谢。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食物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兴趣。

2. 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介绍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道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等消化腺的作用。

3. 讲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详细解释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具体过程,以及营养物质如何在消化道中被吸收。

5. 总结:强调合理膳食、适量饮食、定时定量、注意饮食卫生等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的理解程度。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2

新陈代谢学案1、消化系统一、课标与考纲1、课标要求知识网络:一、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

食物纤维是一类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物质。

主要来自食物。

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等。

1、热量价: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3、几种维生素比较:正常生理功能只有能在体内合成;植物性食物中不含,但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D。

二、牙齿的功能、组成、结构和保健三部分二、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口腔:淀粉,吸收功能。

只能吸小肠:。

能吸收。

大肠:消化功能,只吸收。

肛门:排便的通道。

消化腺2、各种消化腺名称和功能3、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壁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①黏膜、②黏膜下层③肌肉层和④浆膜。

其中黏膜上皮凹陷而形成胃腺。

4、小肠:(1)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小肠的结构:小肠壁与胃壁一样分为四层:(2)小肠的结构特点: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内表面积;②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约5-6米)。

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胆汁)。

④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⑤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以上其中与消化食物相适应,与吸收营养相适应。

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消化道的没有吸收功能。

具吸收功能。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吸收全部营养物质。

其中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营养物质(全部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的吸收。

6、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做消化,包括(有消化酶参加)。

这里的可以吸收的成分包括等。

(1)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酶酶①淀粉②蛋白质消化部位口腔、小肠小肠胃、小肠胆汁酶③脂肪消化部位:小肠小肠(物理性消化)(2)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

需消化的物质才能吸收的物质:。

7、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能力的,是催化剂;酶具有性(催化能力特别大,可以使人体细胞内的各种反应迅速进行)和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内的酶催化的适宜温度为37℃;酶的作用很重要,当人体细胞中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完整版)《消化和吸收》教案

(完整版)《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能力.2.通过对“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难点食物的化学性消化.教材分析作变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要不断地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以进行各项生命活,本章教材就围绕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进行了阐述,并对膳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介绍。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学生知道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不同,不同部位吸收的物质不同,明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能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提前把步骤方法看明白,然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突破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消化系统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平时接触也较多,都比较感兴趣,但对于其结构和生理功能却不太了解,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对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入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及学法指导首先复习上节课知识,由营养物质逐步过渡到如何消化吸收进入人体.导入新课时,通过联想引入,这样导入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求知欲望.由消化系统的组成入手,渐进式了解消化道、消化腺及各自的生理功能,同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逢适应的的生物学观点.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然后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及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归纳形成统一认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模型.书中所涉及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学生准备:收集动物的小肠.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示复习问题结合教材进入概括习消化系统.出示模型和消化系统构成图,明晰几个问题:1.依次说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2.指出自己的胃、小肠、肝脏的位置.3.找出最膨大和最长的消化器官各是谁?归纳: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过程识记:消化腺及功能消化道与消化腺的联系归纳重点分析讨论:胃阅读书中材料自学研读小肠归纳小肠的特点及作用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播放胆汁乳化视频讨论:胆汁对油起了什么作用?这种作用有何意义?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读书总结出三在营养素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什么?消化系统小总结过渡:食物进行消化,那么是在什么场所吸收的呢?观察书中或多媒体图片知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总结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进行实验并读书知小肠结构与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分组实验观察小肠的结构.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小总结: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板书设计: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二.食物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食物营养成分的种类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经过上一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因为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没有酶就没有食物的化学性消化;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学生来讲十分抽象.本节课通过实验,并结合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有了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结构和功能是互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反应热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也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因为学生没有学习化学知识,所以理解起一些化学反应有一定难度,所以学生真正完全掌握,还需一定的时间.本节课内容多,难度大,时间把握就比较难,这是本节课很大的不足.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并且自己也应细研教材,不断创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讲解详略得当.附:参考答案练一练:1.口腔 2.不是 3.胃 4.小肠 5.B课时反馈:1.D 2.C 3.D 4.C 5.C 6.消化道消化腺 7.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8.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与生物圈;人体生理。

详细内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2. 食物的消化过程;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 食物残渣的排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知道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消化吸收的具体过程。

重点: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食物模型、消化系统模型。

学具:小组合作实验材料、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生活中遇到过的关于消化吸收的有趣现象。

2. 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3. 小组合作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食物消化吸收的具体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消化吸收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食物消化吸收过程、营养物质的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你喜欢的食物,说明它们分别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画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

2. 答案:(1)答案示例:苹果含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牛奶含有蛋白质、钙;鸡蛋含有蛋白质、脂肪。

(2)答案示例:略。

(3)答案示例:我每天都会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定时定量地吃饭,不挑食,不吃太多零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但在课堂上,对于部分学生的提问,我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回答,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消化和吸收》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化和吸收》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识记消化道的组成和消化酶的作用。

(2)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和保健,胃和肠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3)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理解营养物质被消化道吸收的内容。

(4)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鸡)的小肠绒毛;学会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

重点难点1.胃、肠的结构特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因为:对胃、肠的结构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讲清胃、肠的结构特点为以后讲述胃、肠的消化作用奠定基础。

除口腔外,各段消化道壁的结构与胃壁的结构基本相似,只讲胃壁的结构,以点代面,可以使学生对整个消化道壁的结构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比较抽象,因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基本上都进行消化和吸收,所以消化和吸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难于理解。

2.(1)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

(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是本节的难点。

因为:①小肠的结构特点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清楚小肠绒毛的位置和结构与小肠劲膜的环形皱壁之间的关系,对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的位置层次性搞不清楚,所以,学生理解了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利于理解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②食物的化学性消化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化学,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要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明确消化系统的功能。

(2)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了解酶的概念及酶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明确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学会开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和方法。

(2)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催化分解作用的操作,学会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酶的特点
难点: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掌握控制变量和设计“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三.实验器材:
烧杯、方糖、水、试管、1%淀粉溶液、碘液、温度计、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引言【问题】平时我们所持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等
【问题】吃进去的多,而排泄出来的少,那么它们都到哪去了呢
消化吸收
【讲述】并不是所有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

(举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已有
知识引出心内容,便于
学生接受。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

【读图】:结合多媒体图片以及课本中人的消化系统图片,要求学
生思考并回答:
a.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b.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c.人体有哪些消化腺各自分泌什么消化液
d.它们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教师总结。

通过观察图片解决相关
问题,提高学生识图能
力。

新概念学习1.基本知识学习:
由学生自学看书后,回答:
a.消化系统的功能:
将食物分解成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消化)
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吸收)
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排泄)
b.消化的概念
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c.吸收的概念
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通过学生自已看书学
习,加深对新概念的理
解。

为下面的学习打好
基础。

口腔






大肠
肛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