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8课 百家争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知道老子和孔子。

2.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教学难点】各派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

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

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

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备受尊崇,但在近代和现代,他却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怎样评价孔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主张有哪些?2.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和教育成就有哪些?3.“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学派有哪些?其主要代表人物各是谁?他们有哪些著名的主张?4.“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老子1.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第一、二段,自主归纳相关知识。

2.学生展示归纳成果后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1)时代及籍贯:春秋时期楚国人。

(2)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主要观点: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4)他的学说被后人整理成《道德经》一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3.阅读下列材料: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有用的。

它使人们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

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第8课教学设计 百家争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第8课教学设计 百家争鸣
A.老子B.墨子C.韩非D.孟子
2.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哪种思想(A)
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
3.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C)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
(4)你认为此人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答案:(1)儒家,孔子。以德治国。仁。
(2)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不是。《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的。
(4)“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稳定,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D)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孟子
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C)
板块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哪家学派谁说的?体现了此人的什么思想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此人在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
(3)《论语》是他的作品吗?请说明理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墨家学派代表人 墨子
生平
墨子(公元前 468—公元前 376 年)名翟, 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著作
《墨子》
思想主张:
墨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曾提出“兼爱”
“非攻”,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
争,支持正义战争等观点,反对奢侈,提倡
培养小组合作
节俭。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
能力
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 思考百家争
学”。
儒家代表人物
鸣的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 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 表之一。 著作:《孟子》 孟子 亚圣 与孔子合称“孔孟”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提出“春秋无义战”,提出“民为贵,君 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 争; 2.提倡“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3.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 树。 荀子 荀况 字卿 约前 313—238 战国后期赵国人 著名儒家学派学者和教育家 著作:《荀子》 荀况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认为贵族以礼乐来节制,庶众 百姓以法律控制。并指出自然变化是有规律 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李斯为其学生。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 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 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要老
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
“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
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
三、百家争鸣
出示《百家争鸣》的视频
思考百家争鸣出现原因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本课内容涉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各家的思想观点,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认识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文献、案例分析资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形成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掌握各家思想的基本观点,从而提高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还相对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掌握各家思想的基本观点。

2.难点:对各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观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家争鸣的激烈局面。

2.问题驱动法: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素材,以便于教学展示。

2.教材:准备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3.参考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同时展示相关的古文文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家思想的基本观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老子及其思想;孔子“仁”的学说以及对教育文化的贡献百家争鸣含义;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教、法家的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竞赛抢答和假设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探究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再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难点:战国时期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百家争鸣的含义和影响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设疑:视频中主讲的内容是哪部书?学生回答:《论语》。

教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经典之作,那么这个充满智慧的治国之书诞生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和智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老子1.出示图片《道德经》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尊重自然规律办事。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

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上。

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

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精品教案 第8课 百家争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精品教案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易中天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之际,习近平给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286名孔子学院校长、院长回信。

他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界。

百家争鸣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影响,由此链接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总结时代背景:目标导学一:老子1.图片展示介绍老子的生平与相关活动提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展示老子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教师总结:提示:(1)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学说代表:《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3.提问:你知道老子还有哪些朴素辩证法思想?提示: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孔子的生平简介,通过图片展示了解孔子个人生活历程:提示: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板书
各抒己见,说明理由。
并能举出历史事实说明。(如秦商鞅变法、统一六国等)
从学生最熟悉的孔子入手,感受先秦诸子的深远影响,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通过要求学生说明理由和举出历史事实加以说明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2.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3.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
讲述与孔子有关的轶事(2~3则)。
朗读语录,解读归纳孔子在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的主张,认识到其核心是“仁”“礼”。
学生根据表格,结合书本,自主梳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时代及主张。
课堂小结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
谈谈自己将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首尾呼应,通过知识梳理和知识构建,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出示孔子语录,解读其思想主张,了解其情怀。
出示:治国思想大比拼。
引导学生思考:
1.你最欣赏哪个学派的观点?如果在当时,你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2.战国时的诸侯国会选择哪个学派?为什么?用历史事实加以说明。
归纳: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同时,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孟子、老子思想遭到冷落。1.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百家争鸣》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吗?那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学派,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称之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诸子百家的基本内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以及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各种思想流派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各家思想的内涵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详细讲解和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掌握各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

2.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

2.案例分析法:分析各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诸子百家、各家思想的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案例、故事,用于分析和讨论。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现象?2.呈现(15分钟)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思想,重点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各家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每组选取一个组长,负责讨论和汇报。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教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情感,深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之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课题第8课百家
争鸣


第二
单元
主备



学习目标情感态
度和价
值观目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
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力目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知识目

了解老子及其主张。

知道孔子及其思想
主张和教育贡献。



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
讨论法、阅读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讲解法
第 2 页
第 3 页
二次备课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布置作业必做题选做题
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孔子: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
类”
墨子:“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第 4 页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第 5 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含反思、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含反思、说课稿)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

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老子自主阅读课本P38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代表作:《道德经》。

知识模块二孔子和儒家学说自主阅读课本P38~39内容,完成第2题。

2.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成就: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

B.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E.《论语》。

知识模块三百家争鸣自主阅读课本P40—42内容,完成第3—4题。

3.阅读《百家争鸣》子目,完下成列表格。

4.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原因:(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且势力不断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2.课件:PPT或者黑板3.教学资源:相关故事、图片、视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漫画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人物是谁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尚显不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历史实例来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点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加以区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区别,以及古代思想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区别,以及古代思想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历史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历史实例:教师准备相关历史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教师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古代思想家孔子、老子等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诸子百家的兴起和发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以及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百家争鸣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内涵和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可能理解较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高对各家思想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文化背景可能了解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百家争鸣时期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掌握各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百家争鸣时期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百家争鸣时期的氛围。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各家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各家思想的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家思想。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各家思想,归纳总结各家思想的核心内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这一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等方面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百家争鸣的背景,从微观上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古代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不同观点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以及如何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古代哲学思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各家思想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以各家代表人物为例,深入剖析其思想内涵。

4.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将古代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孔子生平及思想主张,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难点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各抒己见,说明理由。
并能举出历史事实说明。(如秦商鞅变法、统一六国等)
从学生最熟悉的孔子入手,感受先秦诸子的深远影响,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通过要求学生说明理由和举出历史事实加以说明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百家争鸣》教案
课题
《百家争鸣》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情怀,认识先秦思想的历史影响,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自豪感。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孔子关于“仁”和“礼”的思想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贡献。
2.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3.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
讲述与孔子有关的轶事(2~3则)。
朗读语录,解读归纳孔子在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的主张,认识到其核心是“仁”“礼”。
学生根据表格,结合书本,自主梳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时代及主张。
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
1.百家争鸣的背景(为什么能争?)提示学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孔子生平等进行联系。
2.百家争鸣的影响(争出了什么?)
提示学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诸子百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联系。
学生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归纳。
通过联系,温故知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学习和讨论,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地唯物史观,学会正确认识历史事件。
课堂小结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
根据课堂板书将知识串联。
谈谈自己将如பைடு நூலகம்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首尾呼应,通过知识梳理和知识构建,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出示孔子语录,解读其思想主张,了解其情怀。
出示:治国思想大比拼。
引导学生思考:
1.你最欣赏哪个学派的观点?如果在当时,你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2.战国时的诸侯国会选择哪个学派?为什么?用历史事实加以说明。
归纳: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同时,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孟子、老子思想遭到冷落。1.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引起学生兴趣。
读史明智,开卷有益,通过推荐书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讲授新课
叙述:百家争鸣先说到一个人。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这个人,就是孔子。
出示孔子名片及孔子生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