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那些(终审稿)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原因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原因?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
为了促使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抗原抗体本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反应环境因素。
一、反应物自身因素不同来源的抗体,反应性各有差异,抗体的浓度、特异性和亲和力都影响抗原抗体反应,为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应选择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体作为诊断试剂。
等价带的宽窄也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单克隆抗体不适用于沉淀反应。
抗原的理化性状、分子量、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及数目均可影响反应结果。
颗粒性抗原出现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出现沉淀反应,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现象。
二、环境条件(一)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结合后,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的过程中须有电解质参与才能进一步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失去电荷,水化层破坏,复合物相互靠拢聚集形成大块的凝集或沉淀。
若无电解质参加,则不出现可见反应。
为了促使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O.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作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
但电解质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出现盐析现象。
(二)酸碱度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
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 环境中进行,pH 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的理化性质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 为6~9 进行。
(三)温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温度中进行,一般以15~40℃为宜,最适反应温度为37℃。
某些特殊的抗原抗体反应,对温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冷凝集素在4℃左右与红细胞结合最好,20℃以上反而解离。
此外,适当振荡和搅拌也能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其作用与反应物粒子大小成正比。
本文来源:/knowledge/201407/20140730239329.shtml。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B细胞表位:B细胞或抗体识别,在分子表面,
直接识别,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20
功能性表位:位于抗原表面,易被淋巴细胞识
别的,可启动免疫应答的表位。
隐蔽性表位:位于抗原内部,不能直接引起免
疫应答的表位。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成分结构改变的自身抗原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7
二、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
1、分子量大小: >10kD; >100kD为强抗原
① 表面化学基团(抗原决定基)多 ② 结构稳定,在体内不易降解清除
2、化学性质: 蛋白质>脂类、糖类> 核酸 3、结构的复杂性: 芳香族氨基酸>直链氨基酸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T细胞辅助。既有B细胞决定基, 也有T细胞决定基。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只有B细胞决定基。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25
TD-Ag与TI-Ag的比较
性质 组成 T细胞辅助 免疫应答 抗体类型 免疫记忆
21
功能性表位 :1、3、5 隐蔽性表位 :2、4 顺序表位:1、2、4、5 构象表位 :3 T细胞表位:2、4 B细胞表位:1、3、5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22
二、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抗原
共同抗原表位:是指两种不同的抗原之
间可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是指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
抗原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那些-免疫原性弱
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得因素有那些?ﻫ答:决定一种物质能否表现其免疫原性及其免疫原性大小得因素有:ﻫ 1 抗原本身得因素(1) 异物性抗原与机体得种系关系越远,其差异越大,免疫原性也就越强。
ﻫ1) 异种间得物质:病原微生物、动物免疫血清对人就是良好抗原,ﻫ2)同种异体间得物质:人红细胞表面ABO 血型抗原系统及同种异体皮肤与器官上得组织相容性抗原。
ﻫ3) 自身抗原:自身物质一般无抗原性。
a:与淋巴细胞从未接触过得自身物质(如晶状体蛋白)ﻫb:自身物质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外伤、感染、药物、电离辐射等)(2) 理化性状ﻫ1) 分子大小一般说来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具有抗原性得物质,分子量一般在10。
0kD以上,个别超过100、0kD,低于4。
0kD者一般不具有抗原性。
2)化学结构得复杂性蛋白质芳香族氨基酸为主者,尤其就是含酪氨酸得蛋白质,抗原性强, 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者,抗原性较弱。
3) 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4)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得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ﻫ2免疫途径与抗原剂量ﻫ具备上述条件得抗原物质可因进入机体得途径与剂量得不同而免疫效果迥异。
ﻫ人工免疫时,多数抗原就是非经口进入(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注射)机体才具有抗原性。
ﻫ 3 机体方面得有关因素ﻫ(1)宿主与抗原来源得种系进化关系(2) 宿主得遗传背景ﻫ(3) 机体得健康与营养状况ﻫ以上几方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相互制约得、2.试述TD—Ag与TI—Ag得区别答: 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这类抗原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绝大多数Ag属此类。
如血细胞、血清成分、细菌等。
共同特点:TD-Ag刺激机体所产生Ab 主要为免疫球蛋白G,且还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可引起回忆应答。
多由蛋白质组成,分子量大,表面决定簇种类多,但每种决定簇得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匀。
单项选择题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是指
第三章抗原一、单项选择题1.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是指A.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性B.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的特性C.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的特性D.诱导机体发生耐受的特性E.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2.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团称为A.共同抗原B.类属抗原C.交叉抗原D.表位E.异嗜性抗原3.抗原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分子量的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状C.抗原的种类D.抗原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E.抗原分子结构的复杂性4.只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为A.抗原B.免疫原C.完全抗原D.半抗原E.变应原5.引起人类不同个体间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是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异嗜性抗原D.共同抗原E.交叉抗原6.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抗原称为A.类属抗原B.交叉抗原C.同种抗原D.异嗜性抗原E.特异性抗原7.下列哪种物质在一定情况下可成为自身抗原诱导自身免疫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血浆E.精液8.一般认为分子量在多少以上才具有免疫原性A.1 kD B.5 kD C.10 kDD.50 kD E.100 kD9.抗原物质经哪种途径免疫机体应答能力最强A.皮下B.皮内C.腹腔D.静脉E.口服10.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独特型抗原11.独特型抗原存在于抗体的哪一功能区A.VL、VH B.CL、CH1 C.CH2D.CH3 E.CH4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抗原分子构象决定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B.多位于分子内部C.又称线性决定基D.主要由BCR识别E.是有多肽的空间构象形成2.对人而言,下列哪种物质具有异物性A.脑组织B.病原微生物C.动物血清D.眼晶体蛋白E.血小板3.关于抗原分子顺序决定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序列上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B.位于抗原分子内部C.主要是T细胞决定基D.位于抗原分子表面E.又称线性决定基4.关于半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只具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C.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免疫原性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就具有抗原性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是A.表位的性质B.表位的数目C.表位与载体结合D.表位的空间构象E.表位的结合价6.关于TD-Ag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大多为蛋白质类的物质B.诱导抗体产生时需T细胞辅助C.只产生IgM类抗体D.不能产生免疫记忆E.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7.关于TI-Ag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诱导抗体产生时不需T细胞辅助B.只产生IgM类抗体C.不能产生免疫记忆D.无MHC限制性E.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8.关于半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又称表位B.单独无免疫原性C.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D.与大分子载体结合后具有免疫原性E.具有免疫原性9.关于抗原决定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抗原分子中特殊的化学基团B.是与BCR结合的基本单位C.是与TCR结合的基本单位D.又称为表位E.是与抗体结合的基本单位10.下列哪项是T细胞表位的特点★A.一般为线性表位B.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意部位C.无MHC限制性D.其受体为BCRE.为APC加工提呈的抗原肽11.下列哪项是B细胞表位的特点★A.其受体为BCR B.无MHC限制性C.一般为构象表位D.存在于抗原分子的表面E.也可为线性表位12.下列哪项是超抗原的特点A.可非特异性激活多数T细胞克隆B.无MHC限制性C.可特异性激活多数T细胞克隆D.与某些自身免疫病发病有关E.需APC加工处理13.近年报道的超抗原主要有★A.HSP B.SPA C.PHAD.HIV-gp120 E.Con A三、填空题1.完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即性和性,而半抗原只具有性,而无性。
抗原含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专家知识
行业精制
7
二、表位的大小
一般为50~70nm,3nm3。它一般由5~8个氨基酸残基、 葡萄糖残基组成。通常一个抗原性物质含有多个抗原决 定簇
三、表位的数量
抗原价(antigen valence): 抗原分子抗原表位的数目。
多价抗原(multivalent antigen)
行业精制
10
六、半抗原-载体
载体现象 小分子的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机体产生 免疫应答,但当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 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载体效应(carrier effect) 动物机体的免疫记忆是针对载体而非 针对半抗原。
行业精制
11
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及空间结构决定着 抗原的特异性
异噬抗原(heterophile Ag)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广泛 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行生业精物制 之间的共同抗原。 13
3. 按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分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g, Td Ag )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g, Ti Ag)
• 物理状态
行业精制
5
三 对抗原加工和递呈的易感性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须经非消化道途径进入机体,被抗原递 呈细胞加工和递呈并与接触免疫活性细胞,才能成为良好的抗 原。
四 机体因素 决定某一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除与上述条件有关外,还受
机体的遗传、年龄、生理状态、个性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此 外,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和途径也与免疫原性的强弱有关。
14
6. 超抗原(superantigen)
大学医学免疫重点总结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抗原自身的因素(一)异物性凡是在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自身成分发生改变,都会被机体免疫系统视为异物。
抗原与机体间的种系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二)理化性质1.化学性质: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于其他,糖蛋白,脂蛋白,脂多糖。
胰岛素:芳香族氨基酸不易降解。
2.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多大于1×104。
结构复杂,表位多;结构稳定,不易降解。
3.结构复杂性:结构复杂,免疫原性强。
4.分子构象:天然构象失活,B细胞表位(构象表位)丢失5.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接近的程度。
易接近性越好,免疫原性相对越强。
B细胞表位6.物理性状:颗粒性,聚合态抗原强于可溶性,单体抗原。
二宿主因素(一)遗传因素:MHC基因多态性是控制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抗原残生应答强度不一样。
(二)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三免疫方式1.抗原剂量:过高或过低可诱导免疫耐受2.进入机体的途径皮内>肌内>皮下>腹腔>静脉>口服3.免疫佐剂:弗氏佐剂IgG 明矾佐剂IgE4.适时间隔注射抗原可诱导强应答,频繁注射诱导免疫耐受。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在极低剂量水平就能活化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反应的特殊抗原。
佐剂: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强该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作用机制:延长抗原滞留时间;增强免疫细胞激活所需要的协同刺激信号;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形成局部炎症;刺激淋巴细胞的非特异性增殖等。
丝裂原:与淋巴细胞表面丝裂原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性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DNA合成增加,出现有丝分裂。
丝裂原PHA、ConA、PWM、LPS.(一)Ig的基本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
1重链:约450个氨基酸,根据其结构和免疫原性的差异而分为五类:γ、α、μ、δ、ε,相应Ig:IgG、IgA、IgM、IgD、IgE轻链:约210个氨基酸,根据轻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分为 和 两型。
浅析影响生物药物免疫原性的一些因素
浅析影响生物药物免疫原性的一些因素许多生物药物在动物体内具有免疫原性,一般而言对动物呈现强免疫原性的药物对人也具有免疫原性,因此在生物药研发时需要进行免疫原性试验,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对于患者来说免疫原性容易影响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甚至会因为抗药物抗体ADA和内源蛋白交叉给患者带来致命的新疾病。
而对于研发企业来说免疫原性试验设计合理,预测手段较好,可以避免到临床阶段才发现问题而带来的研发风险及损失。
生物药物免疫原性属于生物药物特殊毒性中的一种,生物药物刺激机体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例如抗体药物,在单次或多次给药后动物体内可产生针对抗体药物的抗体,引发人抗鼠抗体反应或人抗人抗体反应,可以降低药物的有效性或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注射部位局部反应或轻度及致命性全身反应。
为了尽可能避免免疫原性引起的药物增强消除的风险,研制生物药物时,应采用各种计算机、体外和临床前工具在早期研发阶段对候选药物进行免疫原性试验,来预测候选药物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强弱。
美迪西生物分析部提供全面符合FDA/CFDA GLP的生物分析服务,以支持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生物标记物的筛选与开发,及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
免疫原性与生物分子大小、生物化学结构、宿主及给药方式等因素相关,同时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及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等混杂因素也会影响到药物对人体的免疫原性。
1、生物药物分子大小生物药物分子大小是产生免疫原性强弱的重要因素,相对分子大于10000的蛋白质多肽常有免疫原性,但高分子物质如明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大100000,因其为直链氨基酸结构,易在体内降解为低分子物质,呈弱免疫原性。
相对分子质量在5000~10000的蛋白质多肽也有免疫原性,但是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对较弱。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5000的化合物免疫原性不可预测。
微生物免疫学大题
抗原1. 何谓免疫原性?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能力。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异物性:1.异种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种血清等。
2.同种异体物质:如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等。
3.自身物质。
(二)理化特性:1.大分子;2.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结构;3.物理状态;4.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三)免疫途径和机体应答性:具有异物性和复杂结构的大分子物质是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主要条件。
但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产生的免疫效果也不同。
人工免疫时,多数抗原需经皮内、皮下或肌肉注射、喷雾等方式进入机体,才能取得良好免疫效果。
2. 青霉素是半抗原,本身无免疫原性,为什么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①青霉素本身没有免疫原性,主要是作为一种半抗原。
②进入机体后降解为青霉噻唑、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青霉烯酸可以和机体内的组织蛋白、多肽等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物质:青霉噻唑蛋白。
③青霉噻唑蛋白就可以作为一种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IgE,IgE具有亲细胞的特性,可以和机体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特异性的结合。
也就是致敏过程形成。
3. 什么是异嗜性抗原?举例说明其临床意义?答:①异嗜性抗原指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②某些异嗜性抗原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可能与急性肾小球炎和风湿病的发病有关。
又如,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变型杆菌的一些菌株间有共同抗原,临床上可采用相应变型杆菌为抗体,与斑疹伤寒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进行辅助诊断。
4. 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点。
答:①TD-Ag 即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要在T 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 B 细胞产生抗体抗原物质。
其特点:A. 不仅能英气体液免疫应答,也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B.产生的抗体一IgG 为主,也可产生其他类别抗体;C. 可以产生免疫记忆。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一)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
为了促使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
由于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成Na+和C1-,可分别中和胶体粒子上的电荷,使胶体粒子的电势下降。
当电势降至临界电势(1 2~15mV)以下时,则能促使抗原抗体复合物从溶液中析出,形成可见的沉淀物或凝集物。
(二)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
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
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为6~8进行。
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的理化性质,例如pH达到或接近抗原的等电点时,即使无相应抗体存在,也会引起颗粒性抗原非特异性的凝集,造成假阳性反应。
(三)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
但若温度高于56℃时,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在40℃时,结合速度慢,但结合牢固,更易于观察。
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 7℃。
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例如冷凝集素在4左右与红细胞结合最好,20℃以上反而解离。
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分析
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分析抗原是指那些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免疫应答,⼜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
免疫原性即能够刺激机体即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
反应原性是指抗原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也叫免疫反应性。
我们把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微⽣物、异种蛋⽩等;只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多糖、类脂、青霉素、磺胺等。
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分⼦蛋⽩质结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抗体和效应细胞。
但有些简单半抗原既⽆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原性,但可以阻⽌抗体与相应抗原或者复合半抗原结合。
就⼀般情况⽽⾔,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均具有反应原性。
有许多天然物质可诱导免疫应答,其中⼤分⼦蛋⽩质和多糖具有强免疫原性,⼩分⼦多肽及核酸也具有免疫原性。
⼤分⼦蛋⽩质(M>10000),可含有⼤量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是最强的免疫原。
如异种⾎清蛋⽩、酶蛋⽩及细菌毒等。
多糖也是重要的天然抗原,纯化多糖或糖蛋⽩、脂蛋⽩以及糖脂蛋⽩等复合物中的糖分⼦部分都具有免疫原性。
并且在⾃然界,许多微⽣物有富含多糖的荚膜或胞壁,细菌内毒素是脂多糖,以及⼀些⾎型抗原也是多糖。
还有就是虽然核酸分⼦多⽆免疫原性,但如与蛋⽩质结合形成为核蛋⽩则有免疫原性。
此外,多肽类激素如胰岛素虽为⼩分⼦量(6000)但也具有免疫原性。
凡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其分⼦量都较⼤,⼀般在1万以上,⼩于1万者呈弱免疫原性,低于4000者⼀般不具有免疫原性。
许多⼩的免疫性原性分⼦可激发细胞免疫,⽽不产⽣抗体。
亦有⼤分⼦量物质,如明胶分⼦量可达10万,但因其为直链氨基酸结构,易在体内降解为低分⼦物质,所以呈弱免疫原性。
可见免疫原性除与分⼦量有关外,还与其化学结构相关。
免疫原性基础
免疫原性基础免疫原性是抗原最重要的性质,一种抗原能否成功地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抗原的性质、宿主的反应性和免疫方式。
这里重点叙述抗原自身的因素。
(一)异物性正常成熟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区别宿主自身物质与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一般不产生免疫应答,只对非自身物质产生免疫应答。
抗原通常是非自身的物质。
对人,病原微生物及其部分产物、动物血清蛋白及异体组织细胞等都是良好的抗原。
这种免疫学识别不以物质的空间位置来判断,而以淋巴细胞是否认识为标准;所以有时自身的物质也可以成为抗原。
不同物质之间的抗原性差别取决于它们化学上的异质性,这是免疫识别的物质基础。
一般,物质来源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化学结构差别越大,抗原性也就越强;而亲缘关系越近,抗原性越弱。
最好的例子是器官移植:异种移植物排斥强烈,不能存活;同种移植物排斥较弱,可存活一定期限;而自身移植物不排斥,可长期存活。
再如鸭血清蛋白对鸡是弱抗原,而对家兔则是强抗原;许多哺乳动物同源组织的蛋白,例如甲状腺球蛋白、脑、睾丸和胎盘组织等均具有相同的器官特异性,就是由于这些物质在种系进化过程中分化程度低,结构差异较小的缘故。
(二)分子大小分子大小可影响物质的免疫原性形成,一个有效免疫原的分子量大多在10kD以上;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这可能是因高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易形成胶体,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与免疫细胞接触的机会较多,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另外,大分子物质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所含有效抗原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对地多。
蛋白质的分子量较大,一般多在10kD之上,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糖类物质分子量较小,多数单糖不具有免疫原性;而聚合成多糖时可以成为抗原。
但是分子量10kD不是一个绝对的界限,例如明胶的分子量高达100kD但免疫原性极弱,而胰岛素的分子量仅仅5734,却有免疫原性。
(三)化学结构免疫原性的形成还要求分子的化学结构复杂。
直链结构的物质一般缺乏免疫原性,多支链或带状结构的物质容易成为免疫原,球形分子比线形分子的免疫原性强。
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医学免疫学》第二章抗原
第二章抗原重点掌握1.抗原及其抗原的两大基本特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相关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抗原表位(或称抗原决定基/抗原决定簇/半抗原),抗原结合价,抗原表位的分类有哪些?3.抗原的分类?4.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1)佐剂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机制?(2)超抗原的概念,种类和普通抗原的区别?大家要重点掌握前面三个问题,他们是整个免疫学的基础!难点是1.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概念区别。
2.TD抗原和TI抗原概念区别。
一、什么是抗原,它有哪两种特性?决定并抗原免疫原性的相关因素有哪些?1.抗原基本概念:(1)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通过B,T表位分别和B细胞的BCR和T细胞上的TCR结合,促使B,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和相应的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2.抗原的两大基本特性根据抗原的概念就能发现抗原的两大特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或称抗原性)(一)第一大特性免疫原性包括两小点:(1)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的特性(2)刺激机体产生物质(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决定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决定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抗原本身的性质,宿主因素和免疫方法的影响(共为八大因素)(1)异物性(也就是异己程度):地位:关系:对人而言哪些物质具有异物性?七大自身抗原(脑组织,神经髓鞘蛋白,眼晶状体蛋白,眼葡萄球色素蛋白,甲状腺球蛋白,胰岛β细胞,精子等),病原微生物,动物血清等都具有异物性。
(2)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1)分子量大小:2)结构复杂性: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4)物理状态:5)化学性质:(3)宿主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4)免疫方法的影响:1)抗原的剂量:2)进入的途径:3)间隔时间:次数不要过密4)用弱免疫原制备抗体的最佳免疫的方式是:(二)反应性或称为抗原性:同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发生反应的特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那些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那些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那些?2.答:决定一种物质能否表现其免疫原性及其免疫原性大小的因素有:3. 1抗原本身的因素4.(1)异物性抗原与机体的种系关系越远,其差异越大,免疫原性也就越强。
5.1)异种间的物质:病原微生物、动物免疫血清对人是良好抗原,6.2) 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人红细胞表面ABO血型抗原系统及同种异体皮肤和器官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7.3)自身抗原:自身物质一般无抗原性。
8.a:与淋巴细胞从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如晶状体蛋白)9.b:自身物质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外伤、感染、药物、电离辐射等)10.(2)理化性状11.1)分子大小12.一般说来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
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分子量一般在以上,个别超过,低于者一般不具有抗原性。
13.2)化学结构的复杂性14.蛋白质芳香族氨基酸为主者,尤其是含酪氨酸的蛋白质,抗原性强,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者,抗原性较弱。
15.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16.4)物理状态17.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18. 2免疫途径和抗原剂量19.具备上述条件的抗原物质可因进入机体的途径和剂量的不同而免疫效果迥异。
20.人工免疫时,多数抗原是非经口进入(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注射)机体才具有抗原性。
21. 3机体方面的有关因素22.(1)宿主与抗原来源的种系进化关系23.(2)宿主的遗传背景24.(3)机体的健康和营养状况25.以上几方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制约的。
26.试述TD-Ag和TI-Ag的区别27.答: 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 antigen TD-Ag)这类抗原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绝大多数Ag属此类。
如血细胞、血清成分、细菌等。
免疫学基础—抗原(抗原概念和特性)
抗原的基本性质 ⒈免疫原性 ⒉免疫反应性:
指抗原分子能与相应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 异性结合的能力。
6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抗原的概念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㈠抗原因素 ⒈异物性
免疫学中的异物性是指:在胚胎期未与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7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抗原的概念
胚胎发育时期
识别肝细胞
识别乙肝病毒 识别链球菌
出生后
乙肝病毒
肝细胞
肌细胞
8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抗原的概念
机体与抗原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9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抗原的概念
㈠抗原因素(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⒈异物性 ⒉理化因素 ⑴大分子物质:一般认为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常在10KD以上。
⑵化学组成和结构: 大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具备复杂的结构,免疫原性强。
抗原的概念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㈠抗原因素 ㈡宿主的特性
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㈢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进人机体的量、途径、次数等均可显著影响机体对抗原的 免疫应答强度。
皮内、皮下注射易诱导免疫应答,肌内注射次之,而静脉注射效果较差, 口服免疫则易诱导耐受。
1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思考题 ⒈说出抗原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 ⒉简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明胶分子量达100KD
结构简单
免疫原性却很弱
体内易结被构降复解 杂,有免疫原性
胰岛素5.7KD
10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抗原的概念
㈠抗原因素(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⒈异物性 ⒉理化因素 ⑴大分子物质 ⑵化学组成和结构 ⑶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抗原的理化性质
分子大小化学组成抗原表位的易接近性物理性状
异物性
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机体因素遗传控制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
抗原的异物性
非机体自身物质的特性 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异种物质病原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外毒素
同种异体物质ABO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自身抗原物质变性的自身物质或自身隐蔽成分。
医学免疫学-副本2.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的理化性质
1.异物性
机体非自身物质的特性 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 异种物质 * 同种异体物质 * 自身抗原
抗原的理化性质
2.化学性质* 一定的化学组成 3. 分子量大小(一般在10kDa以上) 4.分子结构 氨基酸构成
5. 分子构象
Landsteiner
化学基团的位置对抗原特异性的影响
抗原的理化性质
6.易接近性
7. 物理性状
抗原的氨基酸入机体的途径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 注射 (三)机体因素 遗传因素: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受遗传控制(Ir基因) 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那些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那些2.答: 决定一种物质能否表现其免疫原性及其免疫原性大小的因素有:3. 1 抗原本身的因素4.(1) 异物性抗原与机体的种系关系越远,其差异越大,免疫原性也就越强。
5.1) 异种间的物质:病原微生物、动物免疫血清对人是良好抗原,6.2) 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人红细胞表面ABO血型抗原系统及同种异体皮肤和器官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7.3) 自身抗原:自身物质一般无抗原性。
8.a:与淋巴细胞从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如晶状体蛋白)9.b:自身物质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外伤、感染、药物、电离辐射等)10.(2) 理化性状11.1) 分子大小12.一般说来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
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个别超过100.0kD,低于4.0kD者一般不具有抗原性。
13.2) 化学结构的复杂性14.蛋白质芳香族氨基酸为主者,尤其是含酪氨酸的蛋白质,抗原性强,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者,抗原性较弱。
15.3) 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16.4) 物理状态17.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18. 2 免疫途径和抗原剂量19.具备上述条件的抗原物质可因进入机体的途径和剂量的不同而免疫效果迥异。
20.人工免疫时,多数抗原是非经口进入(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注射)机体才具有抗原性。
21. 3 机体方面的有关因素(1) 宿主与抗原来源的种系进化关系(2) 宿主的遗传背景(3) 机体的健康和营养状况以上几方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制约的。
22.试述TD-Ag和TI-Ag的区别23.答: 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 antigen TD-Ag)这类抗原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绝大多数Ag属此类。
如血细胞、血清成分、细菌等。
共同特点:TD-Ag刺激机体所产生Ab 主要为免疫球蛋白G,且还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可引起回忆应答。
多由蛋白质组成,分子量大,表面决定簇种类多,但每种决定簇的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匀。
24.2.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TI-Ag)不需T 细胞辅助即可刺激机体产生。
少数Ag属此类。
如细菌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
共同特点:TI-Ag刺激机体产生的Ab仅是免疫球蛋白M,不引起回忆应答,不引起细胞免疫。
分子结构呈长链,都是多聚性物质,即在Ag分子上有大量重复的同样的表位,故能与白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在许多点上结合形成交联。
另一特点是在体内不易降解,故能与B细胞呈较长期的结合25.试比较HLA I、II类分子的异同。
26.答:HLA I、II类分子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27. 1.编码的基因位点:I类分子的编码基因位点为B、C、A位点;II 类分子的编码基因位点为DP、DQ、DR位点。
28. 2.分子结构:两类分子均由两条多肽链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分子,具有多态性,每条肽链都有Ig样功能区,属于Ig超家族。
但I类分子的轻链不是由HLA基因编码的。
29. 3.分布:I类分子广泛分布于各组织的有核细胞及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也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体液中;II类分子主要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以及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30. 4.主要功能:①两者均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②均有抗原提呈作用,但I类分子主要参与内源性抗原的提呈,II类分子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提呈。
③均可参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但I类分子是CD8分子的受体,II类分子是CD4分子的受体。
④均参与诱导胸腺内前T细胞分化发育。
31.简述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32.简述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33.抗细胞内病原体感染的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损伤作用移植排斥反应。
34.试述的生物学效应。
35.1)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
36.2)通过免疫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
37.3)激活补体,活化的补体发挥生物学作用而清除抗原。
38.4)介导ADCC杀伤靶细胞。
39.5)分泌型IgA(SIgA)在粘膜免疫中发挥清除抗原的作用。
40.6)在某些情况下,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导致免疫损伤。
41.比较免疫耐受与正常免疫应答的异同点。
42.相同点:均需抗原刺激,经诱导期而形成;具有特异性;具有记忆性。
43.不同点:正常免疫应答经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产物,也称为正免疫应答;而免疫耐受经抗原刺激,不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效应性T细胞),也称为负免疫应答。
44.简述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45.Th细胞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协助其他T细胞的活化、增值和分化,促进和增强免疫应答,对免疫应答起着正向调节作用,CD4+TH细胞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分为Th1细胞和Th2细胞,Th1细胞和Th2细胞是相互的抑制细胞;Ts细胞抑制B细胞产生,抑制其他T细胞分化增殖和过度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对免疫应答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TC细胞(CTL)可以杀死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APC,对免疫应答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46.试述由于抗原—结合可能导致的超敏反应的类型及发生特点47.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可能导致的是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是特异性IgE类抗体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再次进入的相同的变应原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作用于效应器官,引起临床症状。
其特点是:(1)发生快,消失快,一般为可逆性反应;(2)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Ⅱ型超敏反应是IgG或IgM与细胞表面本身的抗原或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原、半抗原结合或抗原—复合物吸附于细胞表面,在补体系统、巨噬细胞或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损伤的超敏反应。
其特点是出现对机体细胞的溶解破坏作用,所以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所致。
如果免疫复合物不能被机体清除,将可能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皮肤或滑膜等组织中,活化补体,产生过敏毒素等炎症介质,在嗜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Mφ的参与下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其特点是通过形成中等大小的抗原复合物沉积于局部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48.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后引起的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是什么49.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和吸入花粉后引起的均属于I型超敏反应。
青霉素半抗原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后形成的完全抗原及花粉中的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通过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表面的FcεR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此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则变应原与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膜表面特异性IgE结合,使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贮存的及细胞活化后新合成的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并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表面粘附分子。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由此引起过敏性休克和支气管哮喘。
以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为主,而过敏性休克则以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为主的改变。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
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
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效应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抗原活化T细胞后,经克隆扩增及功能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CD4+Th1细胞和CD8+Tc细胞。
其主要功能有:(1)抗感染作用:主要针对胞内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感染等。
(2)抗肿瘤作用:T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藉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
(3)免疫损伤作用:效应T细胞可引起IV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两种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特点和临床预防措施: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症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血的非O型血胎儿。
新生儿临床症状较轻。
其发生机制是当分娩或经其他途径进入母体内的红细胞,可通过表面A 或B血型抗原刺激母体产生IgG类抗A或抗B抗体。
当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时,该种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表面相应血型抗原结合,引起胎儿出生后的新生儿溶血。
因为胎儿或新生儿体内除红细胞外,在血清和其他体液及某些组织细胞也存在A或B血型物质,所以从母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的IgG类血型抗体,可与上述体内A或B 血型物质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IgG类抗A或抗B抗体对红细胞的溶解破坏作用,此即临床症状较轻的主要原因。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Rh一母亲所怀的Rh+胎儿,尤其多见于再次妊娠所分娩的新生儿。
当首次妊娠分娩时,胎儿的Rh+红细胞可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
当再次妊娠仍为Rh+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的破坏。
从而引起流产或出生后的严重溶血现象,甚至死亡。
对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现在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
为预防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在Rh一母亲首次娩出Rh+的新生儿后的72小时内,给母亲注射抗RhD抗体(RhD抗血清 ),该抗体与母亲体内的胎儿Rh+红细胞结合,并及时将其清除,从而清除Rh抗原对母体的免疫刺激作用,阻止Rh抗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