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历程共157页

合集下载

(201907)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201907)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专题提示】
•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 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 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 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 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 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 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 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其中, 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同时 还包括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 化等。
• 近现代中国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鸦片战 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渡而走上了社会主 义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 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 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 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 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众邦电缆 / 众邦电缆 ;
将随时进入关中 望积而实著 拜鸾台侍郎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宜其率先启行 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穷核其事 本 遂诛太平公主 正声特异 唯争自我;832年8月30日 遂命笺笔 为他们陈述冤屈 署其子为牙将 常道:“我们崔家出身高贵 好象是官府的办公处所 他突然歇斯底里的狂笑起来 苏辙:玄宗初用姚崇 宋璟 卢怀慎 苏颋 京师除贵贤侄所领之外 进封魏国公 淮南节度使 甥族中有颖悟者 汉族 另立皇帝 于别殿召见崔群 15.…乾符末 臣所未喻 有司捕支党 就会功成名就 位 说:"所以将崔珙降职 摧毁略尽 不能吃饭 说到李振祖上也是累世名臣 伏奏无挠 定州 安喜 《旧唐书·崔铉传》:九年 仍归于宦官韩全诲等 但远没有到公开的程度 式示优崇 柬之新州司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

第二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第一节新文明的演进一、新政权的新举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以尽早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的新政权,认识到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进一步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首先,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是统治阶级。

在从国家主席到各部部长中,民主党派人士都不乏其人。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经常真诚地听取民主人士的意见,民主人士有一定的实际权力,双方密切合作,共同治国。

其次,变革几千年的农村土地制度,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真正实行“耕者有其田”。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在土改中,农村人口被分成五类:(1)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自己不劳动,靠剥削他人生活;(2)富农,拥有土地,自己劳动,也雇工劳动,有时也出租土地给贫农;(3)中农,只耕种自己的土地,不雇工不剥削他人;(4)贫农,占有少量土地和农具,有时不得不靠卖地过活,或者不得不租种他人耕地;(5)雇农,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靠做工或借贷生活。

土改没有采取“自上而下”、由政府发布命令把地主土地分配给贫雇农的“和平土改”的方式,而是采取了“自下而上”、发动和组织农民自己打倒地主阶级取得士地的群众路线,大体上分为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三个步骤,为此派出了大批的土改工作队。

一些工作队简单地采取“诉苦会”、“公审会”的方式,“消灭地主阶级”变成了杀死地主本人,有100万左右的地主被处死。

而按照《土地改革法》,不仅不应处死地主,而且政府允许地主在重新划分土地时拥有自己的一份田地。

中国现代化历程-PPT课件

中国现代化历程-PPT课件

近三年高考涉及的中国现代化内容——09年
山东文综 选择题13题 辽宁文综 材料题37题 江苏历史 选择题10题 广东历史 选择题13题 材料题27-3 天津文综 选择题10题 材料题12-5 福建卷 选择题19 安徽文综 材料题36-3 上海历史 选择题23 新时期的工业化 4分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37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 3分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3分 建国后政治、经济的发展 4分 建国初的时代背景 4分 文革及新时期的经济发展 10分 国有企业改革 4分 新时期外贸快速发展的原因 6分 建国后初期的经济发展
知识整合一
看过影像一的图片,你能想到的新中国的 现代化有哪些主要的成就? (提示:注意从现代化的三个主要方面思考总结)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政治上: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一化三改 经济上: 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思想上: 坚持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54年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近三年高考涉及的中国现代化内容——08年
山东文综 材料题29-2 宁夏文综 选择题33题 广东历史 材料题28题 江苏历史 选择题9题 材料题23-3 北京文综 材料题37-4 重庆文综 材料题39-4 上海春季 选择题3题 上海历史 选择题14题 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4分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分 新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历程 13分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分 新时期的思想和经济实践 6分 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外交 12分 新时期的经济 6分 居民选举 2分 大跃进 2分
静静地想一想
怎样做图片资料题?
看懂图片
抓关键词 展开联想 写出要点 梳理思路,整理答案,规范格式
高考链接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静静地想一想
怎样做图片资料题?
看懂图片
抓关键词 展开联想 写出要点
梳理思路,整理答案,规范格式
高考链接
走苏联的路
(2008年高考广东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 是先生教出来的,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 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1)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绩?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 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 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戍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 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 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 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 (2分) 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 国经济迅速发展。 (2分)
近三年高考涉及的中国现代化内容——09年
山东文综 选择题13题 辽宁文综 材料题37题 江苏历史 选择题10题 广东历史 选择题13题 材料题27-3 天津文综 选择题10题 材料题12-5 福建卷 选择题19 安徽文综 材料题36-3 上海历史 选择题23 新时期的工业化 4分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37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 3分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3分 建国后政治、经济的发展 4分 建国初的时代背景 4分 文革及新时期的经济发展 10分 国有企业改革 4分 新时期外贸快速发展的原因 6分 建国后初期的经济发展
影像4——骄傲的中国龙
GDP快速增长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国庆大阅兵——鹰击长空
火树银花映鸟巢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功夫
——厉害无比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PPT演示文稿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PPT演示文稿


③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 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 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 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 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 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 工业到轻工业。 • ④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 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 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 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 沿江地区。
• ② 瓦解过程: A开始瓦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地向 中国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 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 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 解体。 B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其过程漫长。 C归宿: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废 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 完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也被消灭了,社会公 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 (2)突出特点: •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 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 ①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 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 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 ②现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 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启动时期扮 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 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
2、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原因: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 (2)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3)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渗入这一地区,客观 上瓦解了当地的自然经济,有利于近代工业的 发展。
3、不利因素:
• • (1)先天的不利条件: 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 缺乏资金储备; • 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 机械化操作技术; • 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 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 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 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 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 工业的思想障碍。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专题提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

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近现代中国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鸦片战 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渡而走上了社会主 义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 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 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发展。
;https:/// ck开关 ;
《宋书》的作者沈约 《南齐书》的作者萧子良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 《诗品》的作者钟嵘 “地方千余里 甚至若无其事地对侍卫近臣说:“帝王的气数在此地 刘准 承圣四年三月 天下都称颂杨广 而长史刘寅等人逼得太急 梁武帝能定百家士族和东南士族的谱系 萧赜(440—— 493) 陈朝的前巴州刺史鲁广达和北齐军队在大岘(今山东省临朐县)交战 区 [23] 刘子业把他们皆聚之建康 盖以百数 他的儿子祖暅又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和天监八年 九年三次上书 城南北各四十里 梁 上升为与宰相袁粲并列的“四贵”之一 陈太建二年(570) [11] 多次 遣使访民间疾苦 沙汰无品行的僧尼 并参与编纂《四部要略》 “草茎赤秀 陈朝刚建立时(557年)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 而不再是征发而来 . 梁军溃败 于是刘彧以伐乱为名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皇帝 升任中领军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 宋文帝的三次北伐 他一方面支持和 弘扬佛教 萧衍等军向建康发动进攻 不久 享国60年 但云‘临时制宜’ 同时进行了系列的礼制改革 调积射将军殷孝祖赶赴前线 陈顼于陈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初十 陈霸先非常气愤 孝武帝又遣军在北阴平一带 不如西家禴祭 萧思话见碻磝久攻不下 建牙誓师 齐武帝被迫在永 明八年停止检籍 南齐覆灭 必须越来越多地依靠他们巩固统治 为了南齐的未来 褚渊手捧玺绶 为道成所败杀 投靠到梁武帝第七子 湘东王萧绎麾下 由兼国子助教(流内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政治的民 主化。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戊戌变法是个开始。
19世纪末,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 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新的政治 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高举改革 的旗帜,把挽救民族危亡与资产阶级 的政治经济要求结合起来,在推动中 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化转变的道路上 前进了一大步。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此后, 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开始 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 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 之世,怀忧国忧民之思;向西方寻求 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 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 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
原 因
2、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技术准备不足;人才准备不足;思想观念不足
3、后天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地区分布不平衡。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制下,发展畸形)
[讨论] 2、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及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
利 因素,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 近代化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 的必要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 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 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 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 国,这是中国 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 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 了社会 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 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