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学科
想要学好《伤寒论》,先要读过这几本书!
想要学好《伤寒论》,先要读过这几本书!学习“伤寒学”一定要精研《伤寒论》。
既然《伤寒杂病论》是伤寒学建立的标志性著作,因此由《伤寒杂病论》衍化而成的主体著作《伤寒论》就成为我们必须精研的著作。
《伤寒论》的核心内容,是398条条文,我们今天学习“伤寒学”也首先围绕这398条条文展开。
首先要熟悉原文,当背的100条条文一定要背,这100条条文收入本书附录三;其他条文能背最好背,不能背也要熟读。
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应当重新温习一遍《伤寒论》398条全文。
其次,一定要理解《伤寒论》重点条文的基本内容。
背诵不是学习《伤寒论》的目的,掌握六经辨证论治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才是目的,因此至少要理解重点条文的基本内容。
在背诵与理解之间,我认为理解更重要。
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人来说,更要利用自己理解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在学习时要因人制宜。
第三,学习《伤寒论》一定要注意全书的整体性。
《伤寒论》中各条文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
如: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明显不同。
太阳中风,有汗,若在病机上偏重于卫气闭郁,则可以麻黄汤为主方,即可以把麻黄汤用于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无汗,若其人表气虚,在病机上有较重的开泄倾向,则要以桂枝汤为主方,即可以把桂枝汤用于太阳伤寒。
总之,既要看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区别,也要看到两者的联系。
学习《伤寒论》要注意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有关《伤寒论》的研究成果很多,据笔者查阅,到1980年的著作多达1062种。
此外还有众多研究论文,这些都可供我们参考。
这里介绍几种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专著: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10卷 1144年。
本书是第一本全文注释《伤寒论》的著作,主要采用以经注经的方法,可以帮助深入理解《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关系。
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3卷附方论1卷 1156年。
本书是对《伤寒论》的临床表现进行集中深入分析,可帮助深入理解六经辨证方法。
3.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包括:①《伤寒来苏集》,又叫《伤寒论注》 4卷 1669年;②《伤寒论翼》 2卷1674年;③《伤寒附翼》 1卷 1674年。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及局限性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伤寒论》中的一篇,被誉为中医临床经典之一。
此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伤寒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临床治疗中,伤寒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伤寒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伤寒论以当时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了伤寒的病症特点、发病机理、病程变化等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临床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了辨证施治原则、病机病理、用药方剂等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可以根据伤寒论的理论体系进行辨证施治,提高治疗效果。
二、经验丰富的药方调配:伤寒论中提供了多种草药的组合形成的方剂,并指导医师在临床治疗中选用合适的方剂。
这些方剂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规范性,可以为医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三、注重病机病理的辨识: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强调辨证施治,注重对病机病理的辨识。
根据不同的病机病理,医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充分考虑当代医学发展: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其内容是在古代时期的医学观念和治疗手段基础上形成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病理学、生物学、药理学等方面,这些新发现和新理论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因此,在实际临床中,医师需要充分考虑现代医学的进展,结合伤寒论中的经验,进行综合施治。
二、个体差异的考虑不充分: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案并不是针对每一个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设计的。
每个病人的体质、病情、反应等都会有所不同,对于同一种病症,可能存在多种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病人的个体差异,灵活选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三、缺乏科学实验证据的支持: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和方剂缺乏科学实验证据的支持。
在当代医学中,科学实验证据被视为决定治疗方法效果的最有效依据。
伤寒课件【28页】
一、控制传染源
预防措施
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体温正常后
的第15日才解除隔离。如果有条件,症状消 失后5天和10天各做尿、粪培养,连续2次阴
宣教、消毒、隔离、检验
❖ 做好自身防护和职业暴露
2.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 均有 助于伤寒的诊断
诊断依据
❖ 流行病学资料 注意流行地区、季节、当地是否有伤寒
正在流行、既往病史、预防接种史以及曾与患者接触史。
❖ 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1周以上,表情淡漠、呆滞、腹胀、
便秘或腹泻,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等。并发肠出血或 肠穿孔则有助于诊断。对不典型的轻症患者亦应注意,以免 误诊、漏诊。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潜伏期带菌者、暂时带菌者、慢性带菌
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粪-口途经传播。通过被病原菌污染的
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蟑螂等经消化道传 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
第二次发病者(仅约2%),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夏秋多见。人群中
病原学
1、伤寒沙门菌为沙门菌属D群,革兰染色阴性,呈 短杆状,有鞭毛,能运动。
2、具有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 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非保护性IgM 和IgG抗体 。 3、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较强,耐低温,在 水中可以存活1~3周,在粪便、污水中可以存活1~2 个月。其对热及一般消毒剂较敏感,60℃加热15min、 煮沸或消毒饮用水余氯达0.2~0.4mg/L时迅速死亡。
聂氏伤寒学
聂氏伤寒学聂氏伤寒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伤寒的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高热、头痛、口渴、脉搏快等。
在古代,伤寒是一种危重的疾病,在医学界备受关注。
在聂氏伤寒学中,研究者聂氏将其对伤寒的理解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整理与总结。
通过他的努力和实践,聂氏伤寒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理论。
这门学科对于伤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和生存率。
首先,聂氏伤寒学提出了伤寒的四诊合参法。
这个方法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来判断病情,运用脉诊法判断患者的脉象特点,从而确定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种诊断方法准确且简便,成为了聂氏伤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次,聂氏伤寒学注重了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他认为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尽相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应该因人而异。
他强调了在伤寒治疗中要因人而异,灵活应用各种治疗手段,并且提出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在当时的医学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伤寒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聂氏伤寒学还提出了多元化的治疗方法。
他认为伤寒的治疗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方法,而应该综合使用针灸、草药、推拿等多种疗法。
他将针灸疗法应用于伤寒治疗中,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他还运用草药和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效果。
总的来说,聂氏伤寒学是一门研究伤寒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聂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伤寒的病因、病理,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同时,聂氏伤寒学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伤寒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今天,聂氏伤寒学仍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对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伤寒学高等教育教材
伤寒学高等教育教材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也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
以下是关于《伤寒论》的高等教育教材:
1. 《伤寒论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该教材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包括原文、注释、解析等内容,适合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2. 《伤寒论精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该教材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重点讲解了《伤寒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使用。
3. 《伤寒论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该教材对《伤寒论》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包括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内容,适合对《伤寒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可以查阅高等教育教材目录或咨询专业人士。
伤寒学教学大纲
伤寒学教学大纲《伤寒学》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以及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以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既有基础学科特点,又有临床学科属性,既是学习和研究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又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在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基础上,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并紧密结合临床,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见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相关汤证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思维方法与技能,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好基础。
以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医药高素质人才需要及社会发展需求。
《伤寒学》大纲内容分绪论、六经病证治及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治及附篇三部分。
第1章绪论简要介绍伤寒学的基本定义与构成要素,《伤寒论》的地位、形成与发展概况,学术渊源与成就,与中医其他三大经典《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关系,伤寒的涵义,病因、发病与传变,辨证方法与治则治法,在宽背景、厚历史、深基础中展示伤寒学的地位和研究脉络。
尤其突出其临床经典的特质。
第2—9章分别论述六经病及辨证论治,继承前6版教材的成熟经验,在汤证条文阐述基础上,为保持理法方药一致性、临床概念的完整性,增加【辨证提要】,提纲挚领,掌握要点;以【疑难点击】取代以往【文献摘要】,既指出疑点,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又避免以经释经纯理论之枯燥;增加【案例选释】,强调经典的临床实践性,重在训练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方法;保留【现代研究】,展示当前研究平台及前沿;补充【学习要求】、【复习思考】,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难点;汤证一级以上标题均用中英文标示,以体现其现代性、国际性。
附篇包括历代著名伤寒学家及其研究伤寒的著作,伤寒学研究近况与最新进展。
伤寒论学习计划
伤寒论学习计划一、提升自身医学理论水平学习伤寒论可以帮助医学专业的同学扎实医学理论,增加医学知识面,提升自身医学素养。
伤寒论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古代医药学术的了解,还能够对当代的医学实践有所启迪。
二、了解中医治疗理论伤寒论是一部中医治疗医学的经典著作,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对于对中医理论感兴趣的同学来说,学习伤寒论有助于了解中医经典治疗理论,对于今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三、增加临床实践经验伤寒论的学习,能够使医学专业的同学增加临床实践经验,对于提高医学实践技能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学习伤寒论,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医家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以及治疗方法,这对于今后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典籍,它蕴含了中国古代医学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学习伤寒论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医学,弘扬中华医学文化,对于今后从事中医工作的同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于以上几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学习资料的准备1. 学习伤寒论前,首先要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伤寒论的中文译本,还有与伤寒论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2. 对伤寒论相关的典籍,如《黄帝内经》、《伤寒百病方》等也要有所准备。
3. 预留好学习时间,将时间合理安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伤寒论。
二、学习方法1. 首先,对伤寒论相关的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的了解,明确伤寒论著作的流派和历史背景。
2. 深入了解伤寒论的内容和思想,对伤寒论的重要部分进行仔细阅读和研究。
3.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术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
三、学习过程1.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可以辅助其他相关的学术著作,加深对伤寒论的认知,比如对《黄帝内经》《伤寒百病方》这些典籍也要有所准备。
2. 可以通过学术交流、讨论等方式去加深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
3.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和学习。
四、实践应用通过学习伤寒论,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临床实践了解中医理论的实际应用,需要多多实践,多多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
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伤寒学派概说
《伤寒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王粲《七哀诗》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编成10卷,22篇,700余条,载113方,应用药物82种。 • 叔和所增 :卷一、二《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
伤寒例第三》三篇,及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八 篇。 • 突出治法:汗、吐、下、温、刺、灸、水、火八法
搜集整理阶段:晋唐时期
• 皇甫谧、林亿、成无己等予以肯定。 –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 – “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 – “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
治伤寒特点 脉证分辨,以脉为先。重视汗下法的应用
对伤寒的病因病机进行独到的阐发 倡寒毒、异气说
营卫俱病—青龙证—麻桂合用 麻杏石甘散营中之寒 桂姜枣散卫中之风
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阶段:宋金时期
医家
注
韩祗和
释
庞安常
、
阐
朱肱
发
《
许叔微
伤
寒
论
郭雍
》
成无己
著作 《伤寒微旨》 《寒九十论》 《伤寒发微论》 《伤寒百证歌》 《伤寒补亡论》
《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
搜集整理阶段:晋唐时期
• 整理方法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02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热病
伤寒论详细阐述了急性热病的传 变规律和治疗方法,如感冒、流 感等,通过辨证施治,可以迅速
缓解病情。
脾胃病
伤寒论对脾胃病的调理有独到之处 ,如胃炎、胃溃疡等,通过调和脾 胃,可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心病
伤寒论中心病的论治,对现代医学 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方剂选用与配伍禁忌
01
方剂选用原则
伤寒论中提供了众多方剂,选用方剂时应遵循“方证相应”的原则,即
方剂与证候类型相匹配。
02
方剂配伍技巧
伤寒论的方剂配伍精妙,药物之间相互协同,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如桂枝汤中的桂枝与芍药相伍,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调和营卫。
03
配伍禁忌
在使用伤寒论方剂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产生不良药物
伤寒论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疮疡
伤寒论中有关于疮疡的论治,对外科 疮疡疾病的内治调理提供了一定的思 路。
手术后期调理
伤寒论注重整体观念,对于手术后期 患者的体质调理、促进伤口愈合有积 极的指导意义。
伤寒论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月经不调
伤寒论中有关于妇人经水不调的论述,对现代医学中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互作用。如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等药物不宜同用,以免影
响疗效。
04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的研究 与发展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对伤寒论的理论和方剂进行深 入研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案。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伤寒学的概念
伤寒学的概念
伤寒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又称为伤寒病学或伤寒病科学。
它是研究伤寒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学科。
伤寒病是指由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的污染传播。
它的临床特点包括高热、头痛、咽喉痛、肌肉酸痛、皮肤疹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伤寒病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伤寒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因:探讨伤寒病的发病原因,分析病原菌的特性及其对机体的致病机制。
2. 发病机制:研究伤寒病在机体内的发展过程,包括感染途径、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毒素产生和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等。
3. 临床表现:总结伤寒病的临床特点,包括初期症状、不同阶段的病程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4. 诊断:研究伤寒病的诊断方法和标准,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等手段进行确诊。
5. 治疗:探讨伤寒病的治疗方案和方法,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对症治疗、营养
支持等,旨在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伤寒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伤寒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似感染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伤寒学》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证”治宜破阴回阳, , 宣通上下 。3 5 “ 1 条 利不止……白通加猪胆
温、 补八 法尽 之 。” 中温 ( 清 ( 两 法 是 八法 中两种 截 然 其 热) 寒)
张 利元 指 导老 师 : 张正林
摘 要 :伤寒论》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医圣张仲景所著, 《 是 是 成书于东汉末年。为学科的确定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 而迄今为止近1o 余 80 年 历代 医家对《 寒论 》 心研 究 的丰硕 成果 , 形成 本 学科形 成 与确 立不 可或 缺 的重要 因素 。新世 纪全 国 高等 中 医院 院校规 划教 伤 潜 则是 材, 首次将《 伤寒论选读》 更名为《 伤寒学》 并确定为中医专业及机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 这些中医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历 史性的
以来 一 直有 效 地指 导 着历 代 医家 的临床 实践 ,并 对 中医药 学术 行 ,8 0 年用时一年精读《 0—9 内经》 收益不少,9 O 年后半年开始又 伤寒 学 》 是 获 益 颇 多 , 体 会 在从 事 临床 诊 更 我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自晋代 已降,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 用一 年 时 间精 读 《 《 寒论》 伤 的学 习 与研 究 , 其 “ 万 世之 法 程 , 医门 之圣 书 ” 疗工 作后 再 学经 典 与在 校 时学 习经 典 完全 是 两 种 境界 ,两 种感 称 启 诚 。 通过 伤 使 我 因此 ,伤 寒论 》 继 承发 扬 中 医学 遗产 的 必读 书籍 , 《 寒 学 》 受 , 《 寒学 的精读 , 我 有 了新 的感 悟 , 一定 要 把 伤 寒学 《 是 而 伤
伤寒论解说
伤寒论解说
【实用版】
目录
1.伤寒论概述
2.伤寒论的历史背景
3.伤寒论的理论体系
4.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5.伤寒论的现代研究
正文
【伤寒论概述】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学巨著。
【伤寒论的历史背景】
伤寒论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病流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医疗条件恶劣。
张仲景在这个时期,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治疗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伤寒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基础,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详细论述了伤寒、温病、疫病等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内容,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伤寒、温病、疫病等传染病,还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伤寒论所创立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承气汤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伤寒论的现代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伤寒论的现代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现代研究表明,伤寒论中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具有显著的疗效,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总之,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的瑰宝,它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在晋以后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许多著名医家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
在中医各家学说领域里,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该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其学术研究历千余年而不衰,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了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书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当时名医华佗就曾赞誉:“此真活人书也”。
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该书曾一度散佚,未能广泛流传。
直到晋太医令王叔和通过收集整理,将其书中伤寒部分的内容重加编次,名曰《伤寒论》,成为流传后世的唯一传本。
后世医家所藉以研究的正是经过王叔和重编的《伤寒论》,由此导致了后世医家在《伤寒论》条文真伪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
总之,伤寒学派诸家以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指归,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1.宋金以前伤寒八家仲景《伤寒论》一直为后世医家所珍视,历代治伤寒之学者为数甚多,王焘《外台秘要》就汇集了唐以前21家的经验,共305条。
从晋迄宋,研治伤寒最有成就者约有八大家,他们是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兹分述如下:王叔和与张仲景几乎前后同时代,他对已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使《伤寒论》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
其所增诸篇内容反映了叔和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其在《伤寒例》中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寒毒发病,引《内经》以例伤寒三阴三阳,重申风伤卫、寒伤营等,皆为首倡,而对后世学术研究起到了导向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在晋以后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许多著名医家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
在中医各家学说领域里,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该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其学术研究历千余年而不衰,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了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书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当时名医华佗就曾赞誉:“此真活人书也”。
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该书曾一度散佚,未能广泛流传。
直到晋太医令王叔和通过收集整理,将其书中伤寒部分的内容重加编次,名曰《伤寒论》,成为流传后世的唯一传本。
后世医家所藉以研究的正是经过王叔和重编的《伤寒论》,由此导致了后世医家在《伤寒论》条文真伪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
总之,伤寒学派诸家以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指归,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1.宋金以前伤寒八家仲景《伤寒论》一直为后世医家所珍视,历代治伤寒之学者为数甚多,王焘《外台秘要》就汇集了唐以前21家的经验,共305条。
从晋迄宋,研治伤寒最有成就者约有八大家,他们是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兹分述如下:王叔和与张仲景几乎前后同时代,他对已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使《伤寒论》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
其所增诸篇内容反映了叔和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其在《伤寒例》中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寒毒发病,引《内经》以例伤寒三阴三阳,重申风伤卫、寒伤营等,皆为首倡,而对后世学术研究起到了导向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建设——公共辅助体系
• 拥有先进的图书、资料、网络及后勤保障辅助体 系,信息化建设完全满足本学科需要。
– 本学科建有图书资料室,现有纸质图书2537册,电子图书2320册 ,基本涵盖了伤寒论古今各个版本、历代著名注家的著作和国内 外研究专著。订有《中医杂志》、《国医论坛》等杂志10种。 – 学校馆藏图书4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36万册,古籍2.7万余册。 – 开通了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网络平台镜像站点,同时 还购买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 数据库》,5000余种方正电子图书,10万种时代圣典电子图书。 – 可为教学科研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
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与转化
–学科成员主编《张仲景养生学》,副主编《中医养生 学》国家级创新教材,学科承担全国第十次中医养生 康复学术会议,推广养生理念,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基于《伤寒论》研究的六经体质养生及系列讲座受到 群众好评。
科学研究——论文及论著
①学科内骨干以上人员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 文情况;
学术水平——学术影响
• 建设期间主办了3次学术会议
–第17次全国仲景学说学术会议 –第10次全国养生康复学术会议
–甘肃经方论坛
学术水平——学术影响
②针对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开 展协作攻关。
–北京中医药大学:六经实质研究、 度量衡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六经体质、经方
药证与汤证
–陕西中医药大学:六经辨证临床应 用研究
学科简介
• 本学科现有25名成员,其中教授 9人,副教授8人,博导3名,硕 导9名。 • 2名教师获“甘肃省名中医”称 号,2名教师获“园丁奖”,1名 教师获甘肃省“教学名师奖”、 1名教师为甘肃省优秀专家, 1 名教师为甘肃省领军人才,3名 教师为省“333”、“555”人才工 程人选。
学术水平——学科特色
伤寒学重点学科建设 情况总结汇报
甘肃中医药大学 李金田
汇报提纲
学科简介 学术水平
学科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条件建设 学科管理
学科简介
本学科自甘肃中 医学院建院之初 成立,主要进行 《伤寒论》的版 本和注家学术思 想整理、理法方 药的基础及临床 研究工作。
学科简介
• 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 格,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 资格,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5 名;在校研究生博士1人,硕 士23人。 • 2009年被评为学校院级重点学 科,2006年《伤寒学》课程被 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 年获得“省级教学团队”。
条件建设——经费筹措能力
①具有较强的经费筹措能力;
–学科具有较强的经费筹措能力, –渠道多,主要是学校投入、科研项目支撑、名 老中医工作室建设经费等。
②创收经费再投入的比例≥10%;
–创收经费再投入的比例为11%。
③筹措的经费充分满足学科自身建设与自我
– 以《伤寒论》以及注家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 以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 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
• 外延
–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实验研究为佐证,以临 床运用为目标。
• 学科成员参编《伤寒论研究大辞典》,即 将公开出版。
学术水平——学科特色
③建立了内容完整、实用性强的数据库。
• 系统整理了于己百、周信有的学术经验,建立了经方方剂 研究数据库,以及敦煌医学数字化素材数据库; • 系统整理了历代《伤寒论》的版本流传情况,建立了《伤 寒论》版本资料库。
①研究方向 • 有4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
–经方防治外感热病研究 –经方防治肺系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经方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伤寒论》的文献整理及注家学术思想研究。
• 均有与本学科研究方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 目及成果支撑。
学术水平——学科特色
②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明确,并就名词术语规 范化开展研究。 • 内涵
–平——学术影响
• ③研究成果在同行业得到推广应用,产生辐射带 动作用。
–以国家973项目为纽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 科学院合作,对汉以后历朝历代中药剂量演变进行了 总结,明确了汉代一两折合13.8g,得到同行的认可。
学术水平——学术影响
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
– 提出“以问题为引导的案例式教学”、“伤寒论翻转课堂模式构建与探 索”、“基于传承-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等教学方法和 手段的改革方案。 – 《伤寒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并获得省级教学团队,获得厅级教学成果 奖1项。获得省级教学比赛3等奖1项,行业教学比赛2等奖1项。
科学研究——科研项目
• 对汉以后历朝历代中药剂量演变进行了总结,建立了中药
古今剂量演变相关资料库。
学术水平——学术创新
• ①通过归纳、分析,提出了张仲 景养生学说,并已出版。 • ②著有专论提出本学科发展的方 法学。提出《伤寒论》六经辨证 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 • ③标志性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 进步三等奖2项。皇甫谧科技进步 奖二等奖1项,专利3项。
学术水平——学术交流
①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取得 良好效果
• 国内有3家协作单位,长期稳定合作。
– 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 – 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 – 陕西中医药大学伤寒学学科。
• 国外有2家协作单位。
– 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 – 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
学术水平——学术交流
②积极开展完全满足学科建设 需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
–参加广州中医药大学1-5届国际
经方班暨经方临床运用与研究
高级研修班15人次
–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培养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
–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1-2期“经
方学堂”8人次
学术水平——队伍结构
• ①共有25名成员,学科人员年龄、专业技术职 务、学历、学缘结构合理;
20% 4% 8% 35岁以下 36至45岁 46至55岁 56至60岁 68%
28% 24% 博士 硕士 学士 48%
32%
36% 正高职 副高职 中级 32%
学术水平——队伍结构
• ②学科成员团结协作,整体素质高。
–高年资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45岁以下副高以上职称队伍整齐,在医、教、研方面 具有较强能力。
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
⑤学位点建设富有成效。
– 研究生学位点建设时间较长。 – 科学研究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 – 发展方向成熟稳定。
人才培养——教学建设
①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有研究论文发表;
–有《伤寒论多媒体教学方法探索》、《伤寒论教学易 于忽视的几个问题》等研究论文10余篇发表,其中1篇 获得省级奖励;
①制度和档案健全,制度得以有效落实
–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按照甘肃中医药大学《高层次 人才引进办法》等文件执行,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健 全,并得以有效落实;
②人才培养层次齐全
–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人才培养 层次齐全,培养模式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中医人才培 养规律;
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
学术水平——学术带头人
①周信有教授、于己百教授均具有很高的 学术建树、声誉和影响力;
– 周信有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全国继承名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 于己百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全国继承名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②周信有教授直接指导学科发展,于己百 教授发挥了较强的影响力 ③两位带头人均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对 学科带头人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
学术水平——学术影响
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及实际应用的贡献 ①建设期间参与编写的《伤寒论研究大词典》得到行业和本 学科领域认可; ②建设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教学、科研、 临床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 教学:《神农本草经选读》、《张仲景养生学》、经方古今剂量 折算与临床 – 临床:芪蛭皱肺胶囊、理肺化纤方、复肝宁、关节炎丸、车前 子胶囊、慢支咳喘宁、延经丸
③导师队伍强大,培养高层次人才数量合理;
– 现有博导3名,硕导9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5名。 – 在校生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3人。 – 师均研究生2.6人,数量合理。
④高层次人才和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人培养富有成效;
– 建设期内,新增博士后1人,博士3人,学科人才结构得到改善。 – 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通过验收。 – 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富有成效。 – 学术带头人周信有教授定期进行临床经验交流及学科建设指导, 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
①与本学科领域相关单位的学术研究与合作 很好,主办3次以上全国性学术会议
• 国内有3家协作单位,学术研究与合作关系良好。
– 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出 版专著; – 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联合培养博士; – 陕西中医药大学伤寒学学科,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 究。
• 国外有2家协作共建单位: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 岐黄中医学院。
–学科内骨干人员发表与本学科建设相关的高水平学术 论文54篇,年均10篇以上;
②出版代表本学科学术及发展水平的学术专著
–出版代表本学科学术及发展水平的专著10部(副主编 以上);
③参与编写并出版本学科相关教材
–参与编写并出版本学科相关教材5部(均为副主编及以 上);
条件建设——基地建设
①拥有支撑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教研室及研究室或 科研实验室;
学术水平——学科带头人
• ①李金田教授具有正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博 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 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 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学术分会常务委员等。 • ②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以 上科研项目。建设期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 术论文11篇;并主编《伤寒论选读》等教材3部 以上,获得专利3项。 • ③在医、教、研一线工作,具有很高的学术建树 、声誉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和培养指 导能力,本学科队伍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