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实数全章学案
实数全章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数学绘本,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实数的概念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实数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实数相关的知识,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5)教师可组织课后讨论或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拓展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6)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及时调整拓展学习的内容和难度,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七、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与实数相关的数学故事、科普文章、数学历史等,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与生活》等,增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兴趣。
(2)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与实数相关的数学教学视频、纪录片等,如《数学的力量》、《数学之美》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概念和应用。
(3)在线学习平台:鼓励学生登录在线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Coursera”等,选择实数相关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数学竞赛与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活动等,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5)实地考察与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如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数的应用。
2.拓展要求:
(1)学生自主选择拓展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和探索。
(2)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发现。
第二章 实数全章教案-
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第一课时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觉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学习它的必要性。
2.进一步丰富无理数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会到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并对无理数产生感性认识。
重点:对无理数的感识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有理数,举出例子。
2.勾股定理的内容?若Rt △ABC 的两个直角边分别是5、12,求它的斜边。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课题出示投影(一)P25页首图文1教师指出: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发展,人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同于有理数的数,本章我们将学习元理数、实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学习利用估算或借助计算器求出一个无理数的近似值,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数怎么不够用了.三、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获得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是有理数的认识1.拼图活动(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两块边长相同的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2)鼓励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并给予引导。
(3)教师把学生的几种做法在全班展示。
2.对拼图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a 满足什么条件?(2)a 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3)a 可能是以2为分母的分数吗?可能是以3为分母的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4)a 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交流,给予适时引导。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
“l 2=1,22=4,32=9……越来越大,所以a 不可能是整数。
”“(21)2=41,(32)2=94……结果都是分数,所以a 不可能是分数。
”“两个相同的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所以a 不可能是分数”等。
这里只要学生能进行简单的说理即可。
教师归纳:事实上,在等式a 2=2中,a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 不是有理数。
说明在生活中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
3.做一做出示投影(三):P25页“做一做”内容(1)让学生用勾股定理算出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b ,b 满足什么条件? (3)b 是有理数吗?(4)让学生分组交流以上问题后回答。
七年级数学第10章《实数》学案
第七章《三角形》学案
一、单元知识网络
二、回顾与思考
本章可以看成以后代数内容的起始章。
如果说本章之前是在有理数X围内研究问题,那么在学习了本章以后,我们将在实数X围内来研究问题了。
因此本章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本章在数开方的基础上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并进而将数从有理数的X围扩充到实数的X围。
说明在实数X围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运算,且在有理数X围内成立的运算律与运算性质在实数X围内仍然适用,说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就为今后解决实数X围的各种问题作好了准备。
通过探某某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
的过程,培养大家抽象概括的能力,并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家的实践能力。
三、学习要求
1.经历数系的扩X、探某某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从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并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
3.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的四则运算。
4.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发展、提高实践能力。
四、单元测试
见第七章《三角形》单元测试。
第13章《实数》全章教学案(7套教学案打包)
立方根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本章可以看成其后的代数内容的起始章,是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的基础,因此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范围的认识就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而无理数的概念正是由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引入的。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数的平方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无理数,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①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②掌握立方根的性质;③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④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通过学习立方根,培养学生理解概念并用定义解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的处理。
②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重点与难点】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难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能从具体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抽象出问题的规律,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平方根的知识,具备了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立方根性质的基础。
【教学方法】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根据自己的学习,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从而发现本节课存在的难点问题课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生成评价单》,采用引导探索法、递进练习法。
用类比及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立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
最后通过《问题训练评价单》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验证,做到查漏补缺【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第13章实数全章精品教案-6.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实数第3节实数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熟悉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清楚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对实数仍适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在实数中也适用.数学思考:懂得对实数进行分类,并能正确进行运算.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能类比进行运算.情感态度: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面对数学知识类比活动中的困难,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学重点:实数的意义,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教学难点: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85至86页.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用字母来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活动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1.阅读教材,引导归纳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
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2.讨论 下列各式错在哪里? (1)2133993393-⨯÷⨯=⨯÷=()21212-==当x =,2202x x -=- 3.练一练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⑴-⑵解: ⑴(23-)-2=3+(22-)=3+0=3⑵(3+2)3=534.归纳 实数范围内的运算方法及运算顺序与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一样的.5.试一试 计算:(1π (精确到0.01) (2(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6.归纳 在实数运算中,当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7.练一练 计算⑴⑶)21⑷(11 提示 ⑴式的结构是平方差的形式. ⑶式的结构是完全平方的形式.8.归纳 在实数范围内,乘法公式仍然适用.活动三.知识应用迁,例题解析.例1.a 为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1 (2(3(4(5(6例2.计算⑴求5的算术平方根于的平方根之和(保留3位有效数字)0.01)⑶a a π-+a π<<)(精确到0.01) 例 3.已知实数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化简()222a b a b a c+++--活动四.知识巩固,课堂练习.课本第86页小练习第2,3题.活动五.知识梳理,课堂小结.1.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2.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活动六.知识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第87页第5,7,8,9题..c . O . b . a。
《实数》全章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1)
第二章实数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例如:①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不是有理数,②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是有理数,这为引入“新数”奠定了必要性.二、教学任务分析《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质疑内容:【想一想】⑴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⑵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第二环节:课题引入内容:1.【算一算】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2.【剪剪拼拼】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第三环节:获取新知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议一议】:已知22a=,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释一释】:释1.满足22a=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释2.满足22a=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220x x =>的x解: (右2)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250x x =>的x【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内容: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2.1六、教学设计反思(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二)化抽象为具体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既然称之为“新数”,那它当然不是有理数,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新数”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教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好基.第二章实数1. 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非负数,七年级又学习了有理数.本章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又不够用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认识到学习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第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数的发展,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内容是建立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并能结合实际判别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且对今后学习数学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比较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3.能够准确地将目前所学习的数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进一步体会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三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新课引入;第二环节:活动与探究;第三环节:知识分类整理;第四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新课引入内容:想一想:1. 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1-,0,2,3,…)有理数(如31,52-,119,0.5,… ) 2. 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22=a ,25=b 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的真面目.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节课题“数不够用了(2)”. 第二个环节:活动与探究1. 探索无理数的小数表示内容:借助计算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和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进行估计.请看图,判断下面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边长a的取值范围大致是多少?如何估算的?是否存在一个小数的平方等于2?说说你的理由.边长a面积s1<a<21<s<41.4<a<1.5 1.96<s<2.251.41<a<1.42 1.9881<s<2.01641.414<a<1.415 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49归纳总结:a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 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们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目的: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地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1.41421356…,b=2.2360679…,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确实是无限不循环的,为后续定义无理数打下基础.2. 探索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内容: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一同学举出任意一分数,另一同学将此分数表示成小数,并总结此小数的形式.议一议: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探究结论: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目的: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然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第三个环节:知识分类整理内容: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数可以分为几类?(按小数的形式来分).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无理数还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目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把新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效果: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形成对中学现阶段数的系统认识,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第四个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内容:认识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例1填空: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数整数分数0.351,4.96••-,32-, 3.14159, 6, -5.2323332…,3π,1234567891011…(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例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4)有理数是有限数. ( )例3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A )面积为25的正方形;(B ) 面积为254的正方形; (C ) 面积为8的正方形; (D ) 面积为1.44的正方形.例4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斜边a是有理数吗?解:由勾股定理得: 22235a =+,即2=34a .因为34不是完全平方数,所以a 不是有理数.强调:1.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qp 形式(q ≠0, p ,q 为整数且互质),而无理数则不能.练一练:1.课本P 23 随堂练习.2.已知:在数43-,5, 1.42••-,π,3.1416,32,0,24,2n (1)- , 无理数集合 (5)-1.424224222…中,(1)写出所有有理数;(2)写出所有无理数;(3)把这些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用符号“<”连接.目的:通过例题的讲解、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效果:通过学生练习,更加明确了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了对概念的理解.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内容: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1.无理数的定义.2.你是怎样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的?3.请把已学过的数怎样分类?目的:让学生学会及时对知识点、数学方法进行总结,并整理成经验,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归纳总结能力.效果:师生共同总结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习题2.2 1.2.3.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借助寻找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估计、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讨论等途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可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和班级,这一探索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但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概念所必需的,所以绝对不能淡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复杂知识体系化.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探索新知,形成一定的数学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的思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一些同学还不很到位,只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加深.另外,由于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具体感知还不够,所以在第三环节: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一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1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附:板书设计第二章实数2. 平方根(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刚学完《勾股定理》,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已具备了对无理数的认识,知道只有有理数是不够的.学生还具备了乘方运算的基础,并且有计算正方形等几何图形面积的技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二节《平方根》.本节内容计2个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主要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①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②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来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时设计六个环节:第一环节:问题情境;第二环节:初步探究;第三环节:深入探究;第四环节:反馈练习;第五环节:学习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本节课教学流程为:第一环节:问题情境方法一:问题导入内容:上节课学习了无理数,了解到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掌握了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上一节课我们做过的:由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一剪,问题情境 初步探究 反馈练习 学习小结 作业布置深入探究拼一拼,得到一个边长为a 的大的正方形,那么有22=a ,a = ,2是有理数,而a 是无理数.在前面我们学过若a x =2,则a 叫x 的平方,反过来x 叫a 的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方法二:问题导入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请大家根据勾股定理,结合图形完成填空:=2x ,=2y ,=2z ,=2w .目的:方法一和二都是带着问题进入到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必要性.效果:能表示22=x ,32=y ,42=z ,52=w ;能求得2=z ,但不能求得x ,y ,w 的值.说明:方法一的引入是由上节课“数怎么又不够用了”的例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方法二的引入是由学生学习了第一章“勾股定理”后的应用,说明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相对而言,建议选用方法二.第二环节:初步探究内容1:情境引出新概念22=x ,32=y ,42=z ,52=w ,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x ,你能求出来吗?目的: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过程,感受到概念引入的必要性.效果:学生可以估算出x ,y 是1到2之间的数,w 是2到3之间的数但无法表示x ,y ,w ,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入新的运算——开方.说明:无论是用方法一引入,还是方法二引入,都是激发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兴趣,都可以提出同样的问题“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x ,你能求出来吗?”内容2: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明晰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目的: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认识.效果: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知道平方运算和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互逆的.内容3:简单运用 巩固概念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 900; (2) 1; (3) 6449; (4) 14. 目的:体验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过程,利用平方运算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可以开出来,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能用根号表示,如14的算术平方根是14.效果: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更进一步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答案:解:(1)因为900302=,所以900的算术平方根是30,即30900=;(2)因为112=,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1,即11=;(3)因为6449)87(2=,所以 6449的算术平方根是87, 即876449=; (4)14的算术平方根是14.内容4:回解课堂引入问题22=x ,32=y ,52=w ,那么2=x ,3=y ,5=w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内容1:例2 自由下落物体的高度h (米)与下落时间t (秒)的关系为29.4t h =.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目的:用算术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效果:学生多能利用等式的性质将29.4t h =进行变形,再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求得题目的解.解:将6.19=h 代入公式29.4t h =,得42=t ,所以正数24==t (秒). 即铁球到达地面需要2秒.说明:强调实际问题t 是正数,用的是算术平方根,此题是为得出下面的结论作铺垫的.内容2:观察我们刚才求出的算术平方根有什么特点.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算术平方根定义中的两层含义:a 中的a 是一个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a 也是一个非负数,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这也是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效果:再一次深入地认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术平方根.第四环节:反馈练习一、填空题:1.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7,那么这个数是 ;2.9的算术平方根是 ;3.2)32(的算术平方根是 ; 4.若22=+m ,则=+2)2(m .二、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36,144121,15,0.64,410-,225,0)65(. 三、如图,从帐篷支撑竿AB 的顶部A 向地面拉一根绳子AC 固定帐篷.若绳子的长度为5.5米,地面固定点C 到帐篷支撑竿底部B 的距离是4.5米,则帐篷支撑竿的高是多少米?答案:一、1.7;2.3;3.32;4.16;二、6;1211;15;0.8;210-;15;1. 三、解:由题意得 AC =5.5米,BC =4.5米,∠ABC =90°,在R t △ABC中,由勾股定理得105.45.52222=-=-=BC AC AB (米).所以帐篷支撑竿的高是10米.目的:旨在检测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以便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进程.效果: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性,由浅入深,一步步加深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以及性质的认识.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评价和点评.第五环节:学习小结内容:这节课学习的算术平方根是本章的基本概念,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以下的内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式子a 中的双重非负性:一是a ≥0,二是a ≥0.(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3)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与平方运算是互逆的运算,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目的:依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强化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第六环节:作业布置习题2.3四、教学设计反思1.细讲概念、强化训练要想让学生正确、牢固地树立起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需要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思维过程,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讲清概念,加强训练,逐步深化.“讲清概念”就是通过具体实例揭露算术平方根的本质特征.算术平方根2,那的本质特征就是定义中指出的:“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ax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的“正数x”,即被开方数是正的,由平方的意义,a也是正数,因此算术平方根也必须是正的.当然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加强训练”不但指要加强求算术平方根的基本训练,使练习题达到一定的质和量,也包括书写格式的训练,如在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时,不是直接写出算术平方根,而是通过平方运算来求算术平方根,非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只能用根号来表示.“逐步深化”是指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题目按不同的“梯度”组成题组,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按由浅入深的原则加以使用.2.发展思维、适度拓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对a的双重非负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第二章实数2. 平方根(第2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学习“棋盘上的故事”就认识了一种运算“乘方”,并能熟练计算任何一个数的平方.知道正数的平方是正数,负数的平方是正数,0的平方是0.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学习中又认识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已能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那么这一课时进一步学习平方根.本节也为后面学习“立方根”做基础.二、教学任务分析《平方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二节.本节安排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在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平方根的概念及其运用.并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平方”和“开平方”的概念做辨析,使学生在“引导-探索-类比-发现”中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平方根、开平方的概念,明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②进一步明确平方与开平方是互逆的运算关系.③经历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仅掌握概念,而且提高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重点是①了解平方根、开平方的概念.②了解开方与乘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③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是①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②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十三章实数全章导学案
第十三章 实数课题:平方根(1)主备人: 初审人: 终审人:中学理科教研组【导学目标】1、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会用符号表示。
2、理解平方与开平方是互为逆运算。
3、会求一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重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导学难点】会求简单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1、a 中被开方数a 的范围怎样。
0的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2、完成例1,注意例1的书写格式。
3、学习例3的内容,注意50与7是怎样比较的。
4、自学后完成展示内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二、交流展示1、∵22 = ∴4的算术平方根是 即∵2)43( = ∴169的算术平方根是 即 2、∵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是a ,∴2的算术平方根是 ∵4的算术平方根是2, ∴4 = 3、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⑴ 0.0025 ⑵ 121 ⑶ 23 ⑷ 2(3)- ⑸ 7三、当堂达标1、计算下列各式: (1)1 (2)259(3)()2-2、计算下列各式: (1)49 — 49 (2)1691—144 + 81(3)25×361五、拓展训练1、求下列各等式中的正数x(1)2x= 169 (2)42x— 121 = 0 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140与12 (2)215—与0.5六、预习指向预习下一节,完成后面练习题。
课题:平方根(2)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中学理科教研组【导学目标】1、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会用符号表示。
2、理解平方与开平方是互为逆运算。
3、会求一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重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导学难点】会求简单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说明: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个,平方根有个,并且互为,0的平方根是。
2、负数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3、注意根号前的符号4、自学20分钟后,进行展示活动一、展示内容1-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3)±(4)-平方根起源于正方形的面积,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 (2)65是3625的一个平方根( ) (3)()42-的平方根是-4( ) (4)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 ) 二、当堂达标1、下列各式是否有意义,为什么?(1)-3(2)3-(3)()22-(4)10212、求下列各式的x 的值:(1)2x =25 (2)2x -81=0 (3)252x =36 (4)22x -18=0 三、拓展训练1、完成《配套练习》35页6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全章教案
第二章实数1.了解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求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和简单的二次根式化简,发展运算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经历数系扩充、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一、本章主要内容及要求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实数.2.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4.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8.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是初中阶段数系扩充的最后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多数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同时实数也是后继内容(如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学习内容具有基础性,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实数的运算,适应后续学习的需要.学生以前经历过数系的第一次扩充,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系扩充的学习经验,感受到数系扩充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本章再次引领学生经历数系扩充的过程,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本章大致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包括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具体地,教材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无理数的近似值,为此教材安排了一节“估算”,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接着,教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最后,介绍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化简和运算.在呈现具体内容时,教材关注现实性,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但考虑到本章内容的特点,以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本章在关注现实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为此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如a可能是整数吗?a可能是分数吗?……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重点】1.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2.解决与实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转化.3.运算性质的掌握与应用.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如无理数的引入,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感受引入的必要性,初步认识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与同伴进行合作,并充分地开展交流.再如平方根的概念,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往往丢掉负的平方根,因为这与他们以前的运算结果唯一的经验不符.对此,在平方根的引入时,教师可多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如9的算术平方根是3,也就是说,3的平方是9.还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9吗?……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初步的平方根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去讨论: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特别是负数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求平方根的练习,巩固新学的概念.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本章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是什么数?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并体会无限不循环的过程;再如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性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借助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猜测、验证,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本章将学习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在这些概念、运算律、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教学,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对比,认识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促进知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如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起来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也是通过类比得出的.1认识无理数2课时2平方根2课时3立方根1课时4估算1课时5用计算器开方1课时6实数1课时7二次根式3课时回顾与思考1课时1认识无理数1.通过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关系到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思想.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1.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扩张,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和方法.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产生过程,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1.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2.通过“再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发现的方法和乐趣.【重点】理解无理数的概念.【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第课时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经历动手拼图过程,发展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重点】感受无理数产生的背景.【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勾股定理有关知识.导入一: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知道了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考虑下面的问题:(1)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2)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设计意图]做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导入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它的斜边长等于多少?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一下.【总结】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七年级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探究活动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2.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出示教材P21图2 - 1.图2 - 1是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问题1拼成后的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呢?问题2拼成后的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问题3若新的大正方形边长为a,a2=2,则: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总结】没有两个相等的整数的积等于2,也没有两个相等的分数的积等于2,因此a不可能是有理数.[设计意图]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思路一(1)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问题解答】(1)由勾股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为5,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5.(2) b2=5.(3)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也就是没有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为5,所以b不是有理数.思路二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问题解答】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有AB,EF.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CD,GH,MN.[设计意图]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了解学习“新数”的必要性.[知识拓展]正方形网格中的线段既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比如正方形OCBA的对角线长度就不是有理数,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就是这个非有理数.网格上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都不一定是有理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证实了确实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2和3,则斜边的长()A.是有理数B.不是有理数C.不确定D.4答案:B2.下列面积的正方形,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A.16B.25C.2D.4答案:C3.在右面的正方形网格中,按照要求连接格点的线段: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为.答案:略第1课时1.拼接正方形.2.做一做.3.a,b存在,但不是有理数.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1页随堂练习及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1题.【选做题】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ΔABC 中,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 ,在图中再画一条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能力提升】2.在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有理数. 假设a ,b 是两个有理数,且a <b ,在a ,b 两数之间插入一个数为 . 【拓展探究】3.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1)0.6;(2)0.7·;(3)0.3·4·.4.你会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中画出面积为10的正方形吗?试一试.【答案与解析】1.AB ,BC ,AC 略(解析:AB 2=42+12=17,BC 2=22+32=13,AC 2=22+42=20.)2.a+b2(解析:答案不唯一,如插入a 和b 正中间的数.)3.解析:(1)0.6=35; (2)设0.7·=x ,则10x =7.7·,∴9x =7,从而x =79;(3)设0.3·4·=x ,则100x =34.3·4·,∴99x =34,从而x =3499. 解:(1)0.6=35. (2) 0.7·=79. (3) 0.3·4·=3499. 4.略大量事实证明,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课时通过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安排一些环节,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加深对“新数”的理解.设计更多的实例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较好地理解“新数”.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随堂练习(教材第21页)解:因为等边三角形中BC边上的高平分BC,所以h2=22-12=3,所以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习题2.1(教材第22页)1.解:答案不唯一.如图(1)所示,线段AB,AD,AE,DE,BD,BC的长度都是有理数;线段AC,CE,BE的长度都不是有理数.2.解:答案不唯一.如图(2)所示的是几个符合要求的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木块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满足什么条件?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它的边长的平方为8,没有整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整数,也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分数.第课时掌握无理数的概念;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在掌握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重点】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难点】无理数概念的建立.【教师准备】计算器、立方体、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呢?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问题解决】有理数{整数(如-1,0,2,3,…)分数(如13,-25,911,0.5,…)2.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a2=2,b2=5中的a,b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们的真面目.一、数的小数表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究竟是多少呢?(1)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2)边长a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百分位呢?千分位呢?……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3)小明将他的探索过程整理如下,你的结果呢?边长a面积S1<a<2 1<S<41.4<a<1.5 1.96<S<2.251.41<a<1.42 1.9881<S<2.01641.414<a<1.415 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49【思考】a的范围在哪两个数之间?左面的边长中,前面的数值和后面的数值相比,哪个更接近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归纳总结】a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是有限小数吗?事实上,a=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做一做】(1)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结果精确到0.1),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2)如果结果精确到0.01呢?(提示:精确到0.1,b≈2.2,精确到0.01,b≈2.24)同样,对于体积为2的正方体,借用计算器,可以得到它的棱长c=1.25992105…,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1.41421356…,b=2.2360679…,c=1.25992105…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二、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思路一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议一议】 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3,45,59,-845,211.【答案】 3=3.0,45=0.8,59=0.5·,-845=-0.17·,211=0.1·8·.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 思路二回忆小学我们学过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用到的π取多少?(3.14)它是确切的值吗?(不是,是近似值)那π是有理数吗?(不是)并且,我们还知道,利用计算机,现在π已经算到几亿分位,但是还是没有算出来.当然,π也不能化为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那π是什么数呢?【探究结论】 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强调】 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 【想一想】 你能找到其他的无理数吗?[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三、例题讲解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43, 0.5·7·,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 解:有理数有:3.14,-43,0.5·7·;无理数有: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 【强调】 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p q的形式(q ≠0,p ,q 为整数且互质),而无理数不能.[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 [知识拓展] 确定x 2=a (a ≥0)中正数x 的近似值的方法: 1.确定正数x 的整数部分.根据平方的定义,把x 夹在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之间,确定其整数部分.例如:求x 2=5中的正数x 的整数部分,因为22<5<32,即22<x 2<32,所以2<x <3,因此x 的整数部分为2.2.确定x 的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1)将这两个整数平方和的平均数与a 比较,预测十分位上数字的取值范围,如两个整数2和3的平方和的平均数为22+322=6.5>5,所以x 的十分位上的数字一定比3小,不妨设x ≈2.2.(2)设误差为k (k 必为一个纯小数,且k 可能为负数),则x =2.2+k ,所以(2.2+k )2=5,所以4.84+4.4k +k 2=5,因为k 是小数,所以k 2很小,把它舍去,所以4.84+4.4k =5,所以k ≈0.036,所以x =2.2+k ≈2.2+0.036=2.236.实际估算中,整数部分的数字容易估计,十分位上的数字也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估计,即2.12=4.41,2.22=4.84,2.32=5.29,因为4.84<5<5.29,所以2.22<x 2<2.32,所以2.2<x <2.3,所以十分位上的数字为2.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 .有限小数是无理数C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D .有理数是有限小数 答案:C2.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 A .面积为25的正方形 B .面积为425的正方形 C .面积为8的正方形 D .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解析:52=25,(25)2=425,(1.2)2=1.44.故选C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斜边长a 是有理数吗?解:由勾股定理得: a 2=32+52,即a 2=34.因为不存在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4,所以a 不是有理数. 4.已知-34,5,-1.4·2·,π,3.1416,23,0,42,(-1)2n ,-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 (1)写出所有有理数; (2)写出所有无理数.解:(1)有理数:-34,5,-1.4·2·,3.1416,23,0,42,(-1)2n .(2)无理数:π,-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第2课时1.数的小数表示.2.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3.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4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25页习题2.2第2,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A.1<x<2B.2<x<3C.3<x<4D.4<x<52.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4,高为h,则h是()A.整数B.分数C.有限小数D.无理数【能力提升】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3,则斜边长的平方是,则斜边长是数. 【拓展探究】4.设半径为a的圆的面积为20 π.(1)a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a的值(精确到十分位,并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3)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5.在某项工程中,需要一块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钢板.应该如何划线、下料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请你算一算:(1)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答案与解析】1.A(解析:12=1,22=4.)2.D(解析:由勾股定理,得h2=42-22=12,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等于12,所以h为无理数.)3.13无理(解析: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平方为13,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13,所以是无理数.)4.解:(1)∵πa2=20π,∴a2=20.a不是有理数,因为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a≈4.5.(3)a≈4.47.5.解析:1.72=2.89,1.73=2.9929.解:(1)1.7米. (2)1.73米.本节课借助寻找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估算、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讨论等途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和班级,这一探索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一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题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概念所必需的,所以绝对不能淡化.随堂练习(教材第24页)解:有理数有:0.4583,3.7·,-17,18.无理数有:-π. 习题2.2(教材第25页) 1.解:-559180,3.97·,-234.10101010…(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是有理数,0.12345678910111213…(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是无理数. 2.提示:(1)x 不是有理数. (2)x ≈3.2. (3)x ≈3.16. 3.(1)✕ (2) (3)✕ (4)✕4.解:5π,π-1,3.4141141114…(相邻两个4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等,答案不唯一.由于本节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因此,要重视教材创设(或相同类型)的问题,针对内容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教师应积极引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借助计算器进行思考和交流,循序渐进地缩小范围,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本节渗透了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无理数和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索,学生容易理解“无限”,但对“不循环”一般不会有清楚的认识,只有逐步渗透理解,教学中不必多说.“逼近”思想可以借用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的猜商品的价格游戏进行解释.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应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前者不能化为分数,后者可以化为分数,但如何化成分数,教师不必深入讲解.鼓励学生自学教材中的“读一读”,了解无理数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类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阅读“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无理数”的严格证明.一根长为5米的电线杆竖立于地面,为保证它的安全,要用三根钢丝把它固定,要求每根钢丝一头拉着电线杆的最上端,一头系在离电线杆3米远的地面木桩上,则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什么条件?它是有理数吗?大概是多长?〔解析〕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它的平方等于52+32,它不是有理数,大概是5.8米.解:由勾股定理,得钢丝长的平方等于52+32=34,但是找不到一个整数的平方是34,也找不到一个分数的平方是34,所以,它不是有理数,5.82=33.64,接近于34,所以大概为5.8米.2平方根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利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通过教学过程的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
实数全章导学案
【学习课题】:2.1认识无理数 【学习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 3.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学习过程】: 学习准备:1. 有理数的概念: 和 ,统称为有理数2. 数的分类:正整数 如整数 零负整数 如 有理数正分数 如 分数负分数 如也可以这样分类:如1,21,2.5有理数如-2,-3.5,65-练习:把下列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12,-3,+1,31,-1.5,0,0.2,413 ,534-正数: ( ) 负数:( ) 整数: ( ) 分数:( ) 正分数:( ) 负分数:( ) 1.整数可以表示成( )限小数如:3可以表示成小数3.02.分数可以表示成( )限小数或( )限( )小数如:21可以表示成小数0.531可以表示成小数.3.0总结:有理数总可以表示成( )限小数或( )限( )小数 练习: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2=( ) 54=( ) 95=( ) 458-=( )解读教材:阅读教材第21页 3. 活动做两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你能得到一个大正方形吗? 画出你的做法: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分米,a 满足的条件为( ) a 是整数吗?( ),理由:------------------------------------------------ a 是分数吗?( ),理由:------------------------------------------------ a 是有理数吗?( ),理由:----------------------------------------------- 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的数,也就是存在着不是( )的数 即时练习:将上述活动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变为2分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有理数吗?为什么? ( ) 挖掘教材:4.如下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 ) 设它的边长为b,则b 满足的条件为( ) b 是有理数吗? ( )即时练习:如下图,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高为h,则h 满足的条件为( ) h 是有理数吗? ( )21ABCD2 A B C hA E DHO F B G C反思小结:5.现实生活中,除了有理数之外,还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如: , 【达标检测】:6.长、宽分别为3、2的长方形,它的对角线的长可能是整数吗?( ) 可能是分数吗? ( )7.上图是4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的,任意连接这些小正方形的若干个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
实数全章教学案
《实数1》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
2. 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3. 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学习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①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347911535811909-,,,,, 3= - 35 = 478 = 911 = 1190 = 59=二、研习探究:1、归纳: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 或 的形式.事实上, 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2、新概念:阅读教材82-83页,填空:①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许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不能化成分数.我们给无限不循环小数起个名,叫 .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 。
②实数的分类(请尝试画出实数的分类图.)3、尝试应用(试一试,你一定能行!)(1)你能尝试着找出三个无理数吗? 、 、 .(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1 3.13π-,,,0.8080080008 (2)π, 小结: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一定是无理数吗?答:(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2,41,7,π,25-,2,320,5-,38-,0, 94, 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4.阅读教材83-84页并合作完成:①我们知道在有理数中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 ,如3和-3,实数的相反数的意义与有理数一样. 32的相反数是②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的意义.例如,|-3|=3 ,00=.实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相同. 33= ,|- 5 |= 5③试一试:完成教材第84页思考题.归纳结论:数a 的相反数是 .(这里的a 表示任意一个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一个负实数绝对值是 ;0的绝对值是 .5、例题(1) 分别写出 - 7 ,π-3.14 的相反数(2)指出 - 5 ,1-33 的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实数》优秀教学案例(教案)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购物小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实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2.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能够利用数轴表示和解释实数。
3.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并能进行实数的混合运算。
4.能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利用数轴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利用数轴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机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反思与评价
1.个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实数知识过程中的理解、困惑和收获,如“你觉得自己在实数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同伴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如“你觉得他的解题方法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过程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如“你在这次小组合作中表现得很出色,不仅积极参与讨论,还能够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全章教学设计
第十四章实数1.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2.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4.了解在实数范围,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的意义.5.会进行实数大小的比较和实数的近似计算.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1.类比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律来学习实数,体现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数系发展的规律.2.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无理数,从而认识到学习无理数的必要性.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2.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其性质,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本章通过数的开方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进而将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并说明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用图形拼接的问题引入实数,让学生认识到数系的发展和扩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学习本章之后,数的范围扩充到了实数,今后若无特别说明,所研究的数与代数的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根式、函数等)一般都在实数范围内进行.因此,本章内容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发展学生的数感、用数学思想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本章是中考的重要内容,常考的考点有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立方根的意义及运算、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无理数的识别等.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也有与其他知识相综合的解答题,一般难度不大.【重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立方根的意义.2.无理数的意义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实数的概念.1.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归纳概括、发现新知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2.关注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过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小组间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3.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实数的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等,都可以通过类比有理数来获得,这样能较好地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如实数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等概念都是类比有理数直接得出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如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等.4.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学生与众不同的意见,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欲望.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复杂的计算问题,应允许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6.在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以及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范围等问题中,要控制好问题的难度,不要超出教材的要求.14.1平方根2课时14.2立方根1课时14.3实数3课时14.4近似数1课时14.5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1课时回顾与反思1课时14.1 平方根1.了解一个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及开平方的意义.2.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1.通过探究,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2.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通过学习,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是由于生活或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重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难点】有关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第课时1.能说出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2.知道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3.知道±表示的是非负数a的平方根.在学习开平方运算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过程中,体会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结论、应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良好情感.【重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难点】有关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准备】课件1~7.【学生准备】平方的相关计算.导入一: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的运算,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仅运用这五种运算是无法解决的.例如:小明家有一块面积为100 m2的正方形花圃.花圃周围要用护栏围起来,需要护栏多少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一种新的运算,这种运算叫做开平方.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开平方运算和平方根.[设计意图] 新课程数学课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导入二:小明家的新房刚刚装修好,星期天小明的爸爸带着小明去挑选餐桌.他们看中了一款非常漂亮的餐桌,可是不知道边长是多少,正当小明的爸爸犯愁的时候,小明看了看桌子上的标签,得意地说:“我知道了”.几秒之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设计意图] 设疑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的本质,即求平方等于100的数是多少.随后,再说几个数让学生们找哪些数的平方等于它们.有了以上的铺垫,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轻而易举了,即可轻松地引入课题.导入三:玲玲家最近喜事不断,家里新购了一套房子,全家欢欢喜喜地搬进新居,爸爸妈妈又增加了工资.条件改善了,为了给玲玲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爸爸打算给玲玲买一张桌子供她在家做作业.爸爸问玲玲:“你喜欢长方形桌子还是正方形桌子?”玲玲认为正方形桌子更大,可以多放点书,又可以有足够的位置写字,所以她更喜欢正方形桌子.于是爸爸根据她的要求为她购置了一张正方形桌子,玲玲量了量课桌的边长为100 cm,你能算出这张桌子的周长和面积吗?如果玲玲更直接地告诉爸爸:“我想要一张面积约为125 dm2的正方形桌子”.爸爸能为她购置到满意的桌子吗?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根据边长求面积是乘方运算,而根据面积求边长又是什么运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设计意图] 好的故事情境,充满了生活气息,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更能积极地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之中.活动一:做一做——感知平方根[过渡语] 通过导入一我们知道当护栏的边长是10 m时,正方形花圃的面积是100 m2,也就是102=100.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问题.思路一【课件1】1.和-的平方等于多少?10和-10的平方等于多少?2.平方等于的数有哪些?平方等于100的数呢?3.满足x2=25的x的值是多少?解:1.,100. 2.,-,10,-10. 3.5,-5.教师说明:因为52=25,所以x=5;又因为(-5)2=25,所以5或-5的平方都等于25.因为5和-5的平方都等于25,我们把5和-5叫做25的平方根.归纳: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例如:100的平方根是10与-10.因为(±10)2=100,所以10与-10都是100的平方根.你能说出49,144的平方根吗?(49的平方根是7和-7;144的平方根是12和-12.)[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平方相等;(2)初步感受平方与开平方这种互逆关系.【课件2】填写下表:x …-3 --1 0 1 3 …x2……学生填完表格后,引导学生观察:(1)当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互为相反数时,它们的平方有什么关系?(2)正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有几个?它们有什么关系?(3)0有平方根吗?如果有,它是什么数?(4)负数有平方根吗?学生独自思考,通过具体实例弄懂上述问题,然后总结出:(1)它们的平方相等.(2)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3)0有一个平方根,是0本身.(4)负数没有平方根.说明:通过具体数的平方根的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的情况.教师指出: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表示,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可以记作“±”.根指数是2时,通常这个2省略不写,如记作,读作“根号a”;±记作±,读作“正、负根号a”.【课件3】观察框图,说一说求一个数的平方运算和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运算具有怎样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框图,明确求一个数的平方运算和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运算互为逆运算,并举例加以说明,我们把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设计意图] 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性质,认识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思路二说明:导入一中的问题,实际就是要求一个数,这个数的平方等于100,结合以前乘方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102=100.所以护栏的边长是10 m.教师说明: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因为52=25,所以5是25的一个平方根.说明:除52=25外,可以由学生多举几个例子,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平方根的概念.问1:25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吗?有没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25?学生思考,快速得到:因为(-5)2=25,所以-5也是25的一个平方根.问2: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能总结一下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吗?(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以利用平方来寻找或检验一个数的平方根)【课件4】求100的平方根.问1:你能按照上述问题解决的方法求出100的平方根吗?问2:你能正确书写解题过程吗?解:∵(10)2=100,(-10)2=100,∴100的平方根为10或-10(也可以写成±10).说明: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口述,教师适时纠正易出现的错误,板书规范解题格式.【课件5】试一试.(1)144的平方根是什么?(2)0.0001的平方根是什么?(3)0的平方根是什么?讨论:通过刚才的“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总结:1.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根是0.由以上讨论发现,有时候我们已知一个数要求这个数的二次幂时,只有一个,也有些时候,我们已知某数的二次幂,要求出这个数,发现此时通常可找到两个数,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有关平方根的概念,在练习中总结平方根的有关性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平方根的性质,充分反映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问1:-4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学生思考得出: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因为任何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结论:1.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为0.3.负数没有平方根.(补充:非负数才有平方根.)问2:a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结合问1:当a≥0时,a有平方根;当a<0时,a没有平方根.[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会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数学语言的运用.注:学生刚开始接触平方根时,有两点可能不太习惯:一是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时有两个结果,这与学生过去遇到的运算结果唯一的情况有所不同;另一个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教学时,可以通过较多实例说明这两点,并在本节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强化这两点.说明:正数a的两个平方根记为±,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如4的平方根为±,被开方数是4;0.01的平方根为±,被开方数是0.01.活动二:例题讲解[过渡语] 我们把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我们可以借助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课件6】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81; (2); (3)0.04.指导学生利用平方与开平方的互逆关系求各数的平方根.解:(1)因为(±9)2=81,所以81的平方根为±9,即±=±9.(2)因为,所以的平方根为±,即±=±.(3)因为(±0.2)2=0.04,所以0.04的平方根为±0.2,即±=±0.2.教师规范书写格式.思考:±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a可取什么样的数呢?--又该怎样理解呢?这里的x又可取什么样的数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7】(补充)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出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说明理由.-64,0,(-4)2.学生分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回答.解:-64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4)2的平方根是±4.[知识拓展] (1)平方根是一个数,是开平方的结果;而开平方和加、减、乘、除、乘方一样,指的是一种运算,是求平方根的过程.(2)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我们可以用平方运算来检验开平方的结果是否正确.(3)平方和开平方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①已知底数m和指数2,求幂,是平方运算,即m2=(?);②已知幂a和指数2,求底数,是开平方运算,即(?)2=a.[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强化对平方根性质的理解,进一步掌握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表示方法当a为正数时,a的平方根为±.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0只有一个平方根,是0本身.(3)负数没有平方根.1.(2015·黄冈中考)9的平方根是( )A.±3B.±C.3D.-3解析:9的平方根是±=±3.故选A.2.(2015·威海模拟)(-2)2的平方根是( )A.-2B.2C.±2D.4解析:(-2)2=4,4的平方根为±2.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1的平方根是±9B.任何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因而任何数的平方根也是非负数C.任何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都不大于这个数D.2是4的平方根解析:A.由于负数没有平方根,故A选项错误;B.任何数的平方为非负数,正确,但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且平方根有正负之分(0的平方根为0),故选项B错误;C.任何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都不大于这个数,不一定正确,如:当0<a<1时,>a,故选项C错误;D.2的平方是4,所以2是4的平方根,故选项D正确.故选D.4.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A.0B.-82C.-D.-(-3)解析:A.0的平方根是0,故错误;B.-82=-64<0,没有平方根,故正确;C.-,有平方根,故错误;D.-(-3)=3,有平方根,故错误.故选B.5.“4的平方根是±2”翻译成数学语言是( )A.=±2B.-=-2C.-=2D.±=±2解析:4的平方根是±2,可以写成±=±2.故选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5是0.5的一个平方根B.72的平方根是7C.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D.负数有一个平方根解析:A.±=±0.25,故A错误;B.±=±7,故B错误;C.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故C正确;D.负数没有平方根,故D错误.故选C.7.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0; (2); (3).解析:直接进行开平方运算即可.注意0的平方根为0,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解:(1)0的平方根为0.(2)的平方根为±=±.(3)的平方根为±=±.8.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3a-4与8-a,则a和这个正数是多少?解析:根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得出3a-4+8-a=0,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解:根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得3a-4+8-a=0,解得a=-2,即3a-4=-10,则这个正数为(-10)2=100.第1课时活动一:做一做——感知平方根活动二: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1.教材第62页练习第1,2,3题.2.教材第62页习题A组第1,2,3,4题.【选做题】教材第63页习题B组第1,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3的平方根是( )A.9B.C.-D.±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0.5B.±=0.5C.0的平方根是0D.1是1的平方根3.的平方根是( )A.±B.±C.D.4.若x满足x2=,则x的值为( )A. B.- C.±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是-16的平方根B.4是(-4)2的平方根C.(-6)2的平方根是-6D.的平方根是±4【能力提升】6.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36; (2); (3)1; (4)1; (5)0.09.7.已知(a-2)2+|b-8|=0,求的平方根.8.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4(x-1)2=25; (2)9(x2+1)=10.【拓展探究】9.已知x2+2015的一个平方根是,求x2的平方根.10.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3n的平方根.【答案与解析】1.D(解析:∵(±)2=3,∴3的平方根为±.故选D.)2.B(解析:±表示0.25的平方根,为±0.5,故B错误.故选B.)3.A(解析:∵,∴的平方根是±,∴的平方根是±.故选A.)4.C(解析:∵x2=,∴x=±.故选C.)5.B(解析:A.因为-16<0,所以-16没有平方根,故A选项错误;B.因为(-4)2=16,42=16,所以4是(-4)2的平方根,故B选项正确;C.因为(-6)2=36,所以(-6)2的平方根是±6,故C选项错误;D.因为=4,所以的平方根是±2,故D选项错误.故选B.)6.解:(1)∵(±6)2=36,∴36的平方根是±6,即±=±6. (2)∵,∴的平方根是±,即±=±. (3)∵(±1)2=1,∴1的平方根是±1,即±=±1. (4)∵±2==1,∴1的平方根是±,即±=±. (5)∵(±0.3)2=0.09,∴0.09的平方根是±0.3,即±=±0.3.7.解:∵(a-2)2+|b-8|=0,∴a=2,b=8,∴,∴±=±.8.解:(1)4(x-1)2=25,开平方得2(x-1)=±5,解得x=3.5或-1.5. (2)9(x2+1)=10,9x2=1,x2=,x=±.9.解:根据题意得x2+2015=2016,即x2=1,则1的平方根为±1.10.解:∵2m+2的平方根是±4,∴2m+2=16,解得m=7.∵3m+n+1的平方根是±5,∴3m+n+1=25,即21+n+1=25,解得n=3,∴m+3n=7+3×3=16,∴m+3n的平方根为±4.本堂课一开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由问题引入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在一系列练习中提出问题,直观地得出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特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其间不断组织学生自主思考、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1.对于平方根性质的得出,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归类,在知识的总结上学生感觉到吃力.2.教学的过程中,在求平方根的时候,部分学生书写还不够规范,教师示范不够到位.3.教材中涉及的求平方根的计算题,都是直接能够得到有理数的,没有体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知识呈现过于局限.1.对于平方根性质的得出,教师要在设计题型上进行归纳,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发现、总结规律.2.在规范书写格式上,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展示、个别指导等方式,通过练习,使学生的书写格式做到规范.3.对于平方根的计算,可出几个开平方开不尽的数,如求2的平方根等,使学生认识到2的平方根就是±,不能再进行化简.练习(教材第62页)1.±6 ±7 ±11 ±0.4 ±0.08 ±1042.解:(1)±=±5. (2)±=±12. (3)±=±0.7. (4)±=±0.9. (5)±=±.(6)±=±.3.解:(1)12是144的平方根. (2)169的负的平方根是-13. (3)±0.3不是0.9的平方根.因为(±0.3)2=0.09≠0.9,所以±0.3不是0.9的平方根.习题(教材第62页)A组1.解:第一行依次填±0.3,±7,±14.第二行依次填25,64,.2.解:(1)正确.因为12=1,所以1是1的平方根. (2)不正确.因为(±1)2=1,所以1的平方根是±1. (3)不正确.因为(-2)2=4,(-2)2的平方根即为4的平方根,所以(-2)2的平方根为±2.(4)不正确.因为-1没有平方根.3.解:(1)±=±15. (2)±=±40. (3)±=±. (4)±=±0.6.(5)±=±0.12.4.解:设较大的鱼池的边长为x m,根据题意得x2-602=4500,即x2=8100,因为(±90)2=8100,所以x=±90,又因为x>0,所以x=90.答:这个较大的鱼池的边长为90 m.B组1.解:(1)±=±. (2)±=±140. (3)±-=±1.7. (4)±-=±10-3.2.解:设每块地板砖的边长是x m.根据题意得50x2=18,解得x2=0.36,因为(±0.6)2=0.36,所以x=±0.6,又因为x>0,所以x=0.6.答:每块地板砖的边长为0.6 m.教学时通过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平方根产生于实际需要,对于开平方这一运算要多与平方运算相联系,从根本上理解开平方运算.让学生体会用平方运算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用平方运算求平方根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对于平方根的性质,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从而加深对平方根概念的认识.尽量让学生多举一些求平方根的例子,自己总结出“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1)x2+5=7; (2)2(x-1)2-8=0.〔解析〕(1)根据移项法则把原式化为x2=2的形式,根据平方根的概念解答即可;(2)根据移项法则把原式化为(x-1)2=4的形式,根据平方根的概念解答即可.解:(1)x2+5=7,x2=7-5,x2=2,x1=,x2=-.(2)2(x-1)2-8=0,2(x-1)2=8,(x-1)2=4,x-1=±2,x1=3,x2=-1.(1)正数x的平方根为a+2和2a-8,求x的值;(2)如果a+3与2a-15是m的平方根,求m的值.〔解析〕(1)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式求出a的值,再求(a+2)2即可;(2)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或相等,分别列式进行求解即可.解:(1)根据题意得a+2+2a-8=0,解得a=2,所以x=(a+2)2=(2+2)2=16.(2)①当a+3与2a-15是同一个平方根时,a+3=2a-15,解得a=18,此时m=(18+3)2=441;②当a+3与2a-15是两个平方根时,a+3+2a-15=0,解得a=4,此时m=(4+3)2=49.如果x<0,y>0,x2=4,y2=9,求x+y的值.〔解析〕根据x<0,y>0,x2=4,y2=9,就可确定x,y的值,进而求解.解:∵x2=4,y2=9,∴x=±2,y=±3,又∵x<0,y>0,∴x=-2,y=3,∴x+y=-2+3=1.第课时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1.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2.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确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1.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新知,通过小组活动发展独立思考和竞争意识.2.通过主动参与使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并能够解决困难,发展合作交流意识.【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对算术平方根意义的理解.【教师准备】课件1~6.【学生准备】复习平方根的意义以及平方根的性质.导入一:【课件1】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他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师:怎样算出画布的边长为5 dm的呢?(思考1分钟)【课件2】填表:正方形面积 1 9 16 36正方形边长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总结: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本质上就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那么这个正数与这个正数的平方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设计意图] 从正方形的面积,引出求一个正数的正的平方根,让学生初步认识算术平方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导入二: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多媒体同时出示“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的画面).那么你们知道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进入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是在什么范围吗?这时它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v1(米/秒)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v2(米/秒).v1,v2的大小满足=gR,v2=2gR,怎样求v1,v2呢?这就要用到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此内容有感染力,使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这里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的问题,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以前没有见过,由此引出了本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大体思路.导入三:【课件3】1.(1)625的平方根是多少?这两个平方根的和是多少?(2)-7和7是哪个数的平方根?(3)正数m的平方根怎样表示?(4)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①64; ②0; ③(-0.4)2; ④-; ⑤16; ⑥(-4)3.2.已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a,那么它的边长等于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2=a,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x=±.因为正方形的边长是正数,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平方根的知识,进一步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为学习算术平方根做准备.活动一:感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思路一[过渡语] 上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实际上是乘方运算中,已知一个数的指数和它的幂求这个数.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我们把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也就是,在等式x2=a(x≥0)中,规定x=.。
《实数》全章教案 好用
试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0.0025; 121; ;
例2:下列各式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学生活动:模仿教材例1的模式,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学生板演,全班同学做完后修改板演同学的错误,用彩笔改出来。
例3:(口答)
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
的值是__________
教学重点
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教学难点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情
景
引
入
1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问:拼成的这个面积为2 的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边长为 ,
有多大呢?
请同学们猜想
自
3.会求一个立方数的立方根.
过程
方法
类比平方根学习立方根,感悟类比学习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方与开立方的互逆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立方根概念及符号表示,能熟练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教学难点
理解立方根的意义、符号.
t
自
主
探
究
1.若 ,那么______叫做的平方根,记作 =。
2.情景问题: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开平方的概念;
2.明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3.进一步明确平方与开方是互为逆运算。
过程
方法
1.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与合作,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能从相似的事物中观察到共同点和不同点.
实数全章教案
13.1平方根(1)教学目标: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的概念,并会用符号表示;理解平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会用计算器求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的概念,会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难点:a是非负数;正确区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dm 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dm?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212dm?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引入新课)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讨论:1、什么样的运算是平方运算?2、你还记得1~20之间整数的平方吗?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教材=,那么正数x叫做a总结: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为a,即2x a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另外:0的算术平方根是0探究: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把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剪开,将所得的四个直角形拼在一起,就的到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x=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2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x=㈢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⑴100 ⑵4964 ⑶0.0001 ⑷0 ⑸124点拨:由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出发来解决问题思考:-4有算术平方根吗?备选例题:要使代数式3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㈣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小结: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2、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拓展:已知21a -的算术平方根是3,31a b +-的算术平方根是4,c 2a b c +-的算术平方根㈤课堂跟踪反馈1、 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2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2、____,_____===3、_____, 0.64-的算术平方根____4、 若x 是49的算术平方根,则x =( )A. 7B. -7C. 49D.-495、 7=,则x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49B. 53C.7 D6、 若()2130x y -+++=,求,,x y z 的值。
新人教版第六章-实数_全章教案
第六章实数一、课标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数器求平方根、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不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二、课时划分6.1:平方根 3课时6.2:立方根 2课时6.3:实数 2课时三、课时教学设计平方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2dm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dm?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提出问题:1)、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
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教案、教学设计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有理数的知识,然后介绍实数的定义,强调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数轴。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总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评价: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幻灯片和数学软件,来直观展示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运算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或几个讨论题目,如:
1.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实数运算时遇到的常见错误及其原因。
3.如何使用数轴来解决实数的大小比较问题。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实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导入新课。
-新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式,探究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今天的讨论和练习中,你学到了哪些解题技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2023最新-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最新7篇】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最新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数学实数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得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2、理解实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
3、了解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重点:实数的分类。
难点:绝对值的意义和运用。
过程:一、复习回顾实数的分类,方式:师生共同回顾后,师展示二、自学:(一)知识类:1、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相反数等子本身的数量,若a、b互为相反数,则。
2、倒数。
a(a≠0)的倒数是。
用负指数表示为没有倒数。
倒数等子本身的数是a、b互为倒数,则3、绝对值。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即lal=4、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为一一对应。
5、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表示的数。
(2)正数大于零;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较。
两个负数绝对值小的较(3)设a.b是任意两实数。
若a-b>0,则b;若a-b=0,则b;若a-b<0,则b。
6、非负数的表现形式有7、常见的几个实数: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负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二)运用类:1、某水井水位最低时低于水平面5米,记做-5米,最高时低于水平面1米,则水井位h米中h的取值范围是2、若x的相反数是3,lyl=5,则-l-2l的倒数是实数教案设计篇二知识目标: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与表示,认识开平(立)方与平(立)方的联系,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过程目标:经历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体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探究用实数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运用实际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用计算器分别求 , 得近似值。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二、无理数
1、你能作出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
2、将一个2×4的长方形,对折两次,得到如下的图形:
沿着折痕DE、EC剪开,得到3个三角形,然后将这三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8平方厘米。ﻫ3、分析: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呢?它的边长是整数吗?
A.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B. 互为相反数;
C. 互为相反数;D.任何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
5、某个数的绝对值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必定是()
A.1或-1B.1或0C.-1或0D.1,-1或0
6、如果x,y为任意数,且x2=y2,那么()
A.x=yB.x=-yC.-x=yD.-x=±y
7、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从上述数据,能看出什么?
整个正方形的边长比2.8大,比2.9小;比2.82大,比2.83小;比2.828大,比2.829小;……
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一个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可以不断增加的小数。这个小数既不是有限小数,又不是无限循环小数,它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3、负数没有平方根。4、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叫做开平方。
5、小结:平方根的性质①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②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就是0本身;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①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②0的算术平方根就是0;③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课堂作业:
1、分别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36,25/9,1.21。
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个:0。0的源自方根记作 ,即 =0。负数没有平方根。8、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叫做开平方。
(四)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1、如果r是正数a的一个平方根,那么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r与-r。我们把a的正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读作:“根号a”;把a的负平方根记作- 。
2、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个:0。0的平方根记作 ,即 =0。
第章-实数--全章学案
———————————————————————————————— 作者:
———————————————————————————————— 日期:
ﻩ
13.1平方根【第一课时】
一、导入:通过七年级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八年级的数学知识,这个学期的知识将会更加有趣。
4、由于正方形的边长的平方等于它的面积,因此这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可以记作 。从上述分析可知,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 是一个无理数。
5、下列是无理数的有: , , ,, , , ,,0.12213816……,,
课堂作业:
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A.(-3)2B.0C.1/3D.-(-2)2
4、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二)平方根
1、李老师家装修厨房,铺地砖10.8平方米,用去正方形的地砖120块,你能算出所用地砖的边长是多少吗?怎么算?
练习:由于()=400,因此面积为4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厘米。
2、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遇到要找一个数,使它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如已知一个数a,要求r,使r2=a,那么我们就把r叫做a的一个平方根。(也可叫做二次方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的平方根是-1;B.2是4的平方根;
C.如果一个数有平方根,那么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D.任何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都是非负数。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2的一个平方根;B. 是3的算术平方根;
C.2的平方根也就是2的算术平方根;D. 的平方等于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一、复习导入
1、如果b=-169,那么-b有平方根吗?如果有,写出-b的平方根。
2、填空:
( )2=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2、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16/25,0.49。
3、面积是19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求算术平方根:81,25/144,0.16
课后作业:
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8;b2-2b+1 (b<1)
2、求各式的值:- = = =
3、探究|a|与 的关系。(参考答案:|a|= )
二、新授
(一)实数
1、探讨:有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如果有,那它的边长是多少?(少数学习超前的学生可能能答上来)这个边长是个怎样的数?你以前见过吗?
2、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像 (2.82842712……)这样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就叫做无理数。
3、你还能举出哪些无理数?( , ) 、 、1/3是无理数吗?
(估计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用有理数无限逼近无理数的过程,这个过程注意不要忽略,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去感受,体会到无理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2.82=7.84,2.92=8.41
2.822=7.9524,2.832=8.0089
2.8282=7.9975842.8292=8.003241
4、求下列各式中的x:(1)4x2-49=0;(2)x2=
5、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a+3与2a-15,那么这个正数是多少?
6、若 =1.732,那么 =(17.32)。
7、盖房时,在墙上留出了0.81m2的正方形墙洞预备安装窗户,求正方形窗户的边长。(参考答案:0.9m)
13.1平方根【第二课时】
例如22=4,因此2是4的一个平方根;62=36,因此6是36的一个平方根。
练习:说一说:9,16,25,49的一个平方根是多少?
(三)开平方
1、4的平方根除了2以外,还有别的数吗?除了2和-2以外,4的平方根还有别的数吗?
2、如果r是正数a的一个平方根,那么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r与-r。
我们把a的正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读作:“根号a”;把a的负平方根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