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

关于本课程的几点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学习和总结我国的教育历史,了解中国教育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教育的今天。

学习中国教育史,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源流,将有助于树立唯物辩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批判教育历史上封建专制落后黑暗的一面,发扬民

主科学进步光辉的一面,也将增强中华中族的自尊心,鼓舞人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

2、学习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明确不同阶段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表现及特点。

(2)明确掌握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著作、他们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习历史上杰出教育家热爱教育、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精神。

(4)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

导论:关于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什么?这个问题

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要回答“中国教育史”是什么,须先从“历史是什么”说起。

在西方, “历史”一词源于希腊文,最初的含义是询问调查,后引申为“作为询问结果而获取的知识”。中国古代无“历史”一词,汉语“历史”这个名词出现在中国近代。中国古代称历史为“史”,甲骨文、金文中的“史”,原意指史官。许慎《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清人吴大徵说:“史,记事者也,象手执简形。”以后引申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记述,如《十七史》、《二十四史》……等等。耐人寻味的是,中西文字中“历史”一词在源头上含义相同,即都指记事者及其记事活动与结果。这一本义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历史”一词的理解。

由于历史与史官的联系,因此人们

通常赋予“历史”以两重含义:其一是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已经过往的客观事件和过程;其二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追忆和记述的主观活动及其结果。人们习惯于将前者称为“历史的本体”,后者称为“历史的认识”。为区别起见,又有学者将前者称为历史Ⅰ,后者称为历史Ⅱ。由于历史Ⅱ事实上又可以区分为史家的认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结果这两个有所区别的方面,因此又有学者将历史Ⅱ再区分为人们研究和描述事物兴衰的活动,即历史Ⅱ,和这种活动的结果,即历史Ⅲ(即各种史著)。认为历史Ⅰ是客观的历史,历史Ⅱ是主观的历史,历史Ⅲ是主客观结合的历史。

我们再来探讨“中国教育史”的含义。

自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时起,中国教育史也就开始了

它漫长的历程。自那以后,中华民族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索未尝有过止歇,也未尝有过中断。这种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客观过程,即为客观的中国教育史。客观的中国教育史为“中国教育史”的第一层含义,故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Ⅰ。

随着人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语言、文字的产生,人类开始将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下来,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被连带地记录下来。这种对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过程的记录,即为记录的中国教育史,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即成为后世所称的中国教育史料,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二层含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Ⅱ。

一般而言,人类有了记录的历史,也就意味着历史学的产生。但中国教育史的情形就不同了。有了记录的中国教育史并不能说有了历史学意义上的中

国教育史学(确切地说是中国教育史学科)。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孕育期十分漫长。在日本,教育史学科的产生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事。在中国,则是在20世纪最初几年。中国有了中国学者自撰的中国教育史著作,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产生。“中国教育史学科”,这是“中国教育史”的第三层含义,可称其为中国教育史Ⅲ。

至此,可以回答“中国教育史”是什么的问题了。

中国教育史是人们创造和实践的中国教育的历史。(客观的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是人们记录和描述的中国教育的历史。(记录的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是人们思索和研究的中国教育的历史。(中国教育史学科)中国教育史是人们自觉地、系统地思索和研究的中国教育的历史。(中国

教育史学)

我们习惯于将中国教育史分为两个部分,即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上编: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一章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第二章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三章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演变第四章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五章中国近现代的新式学校与学制演变

下编: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六章孔子孟子及《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第七章董仲舒和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蔡元培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参考书目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

2.栗洪武、朱智斌著:《中国教育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王炳照等编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张惠芬、金忠明编著:《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上编: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一章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①明确关于中国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及其事实根据;

②掌握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③明确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原始时期的教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曾经有“生物

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等不同观点,但各有其不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及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

2.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活动

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活动是和原始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如北京猿人,在制作和使用木石工具,利用和保存火,狩猎和采集果实这些原始的集体劳动中,进行着原始的教育活动。他们依靠集体交流、传授有关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也依靠集体教养后代,可以说,社会生产活动就是教育活动,社会生活活动也就是教育活动,它们密不可分。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

较之原始人群时期,氏族公社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