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行为与健康(含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行为公式: B=f ( P. E )
B: 行为
P:人
E:环境
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在幼儿园,小朋友遵守纪律时,老师便奖 励他们一朵小红花,之后,这些小朋友越 来越遵守纪律。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上 述行为发生变化是( )的结果。【2010年 真题】
▪ A.刺激一反应 B.认知一行为 ▪ C.符号一互动 D.环境一行为
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力。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重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Abraham H.Maslow (1908-1970)
需要层次图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特点: 层次性、递进性 1、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分为若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 人类行为的类型 ➢ 1.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行为起源)
➢ 本能:遗传,不需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行为 ➢ 习得:后天与环境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中逐渐学习获得
➢ 2.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对社会的作用)
➢ 亲社会: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 反社会:对社会有消极作用
➢ 3.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行为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 范)
▪ A.多样性 B.滞后性 ▪ C.动态性 D.稳定性
D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重点)
主要包括: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 文化、大众传媒
(一)家庭:由夫妻与子女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是人接触社会生活 的基础。
家庭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发生影响 家庭背景和家庭中的过去事件(纵向) 家庭成员间互动(横向) 家庭结构及其变化

2021智慧树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三章答案

2021智慧树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三章答案

2021智慧树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三章答案1、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

[单选题] *远记忆力丧失近记忆力丧失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正确答案)远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功能性障碍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咨询师与求助者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正确答案)转介是对求助者的不尊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是有条件的咨询师有权利探问求助者的隐私3、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老师提问的次数。

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

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单选题] *A 正强化B 负强化(正确答案)C 延迟强化D 替代强化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B主体主观上对严重的挫折情境其认知和评价并不严重,其反应就会较轻微。

C并不严重的挫折情境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正确答案)D挫折具有两面性。

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一种()[单选题] *A 文饰B 投射(正确答案)C 假设D 以上都不对6、青少年期一般指()岁。

[单选题] *6~1212~18(正确答案)6~1810~207、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会经过()系统的增益或消解。

[单选题] *认知、情绪、意志认知、免疫、社会(正确答案)免疫、情绪、人格社区、家庭、学校8、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

这种记忆现象是()。

[单选题]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正确答案)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单选题] *增强变化(正确答案)成熟死亡10、青年期自我意识修正的主要依据有()。

[单选题] *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及他人的评价(正确答案)耐受性如何感受性的强弱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11、艾里克森以()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单选题] *认知发展生理发展人格特征(正确答案)主导活动12、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画线的方式在书上做标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拓展练习(pdf,含解析)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拓展练习(pdf,含解析)人教版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独家原创试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市扶贫基金会、市女性人才研究会联合启动“心灵绿洲”心理健康扶贫公益项目,并开展大型心理健康公益讲座。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是()A.良好的生活环境B.身体健康C.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D.心理健康2.(2018湖南衡阳冠湘学校段考)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以下能够评价心理健康的是()A.我的牙齿很健康B.我大多数时候感到心情愉快C.我的身体很灵活D.我同男生和女生的关系都很好3.(2019四川达州渠县期末)下列各项做法中,有利于调节不良情绪的是()①大哭一场②到公园散步③吸一支香烟④进行体育运动⑤喝一点酒解闷⑥向家人大发脾气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④⑥D.①③⑤4.(2018江西宜春高安一模)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感到彷徨、压抑时,需要及时调节,下列属于积极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的是()A.要求父母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B.抽烟解闷,借酒消愁C.通宵上网玩游戏,转移注意力D.向朋友、父母、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2018广东模拟)把下列健康状况的项目进行分类,属于心理健康的评价的是()①我至少有一种爱好或特长②我早上起来感觉身体很舒服③我对我的外貌感到很满意④我的牙齿很健康⑤我能以旺盛的精力参加每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2.前几天初二年级同学走进了“农业博物馆”开展了学科实践活动。

其中在“青少年科普陈列”中,有一个体质测量仪。

站到测量仪上,它会自动报出你的身高体重,并计算出健康指数是多少,告诉你是偏瘦偏胖还是刚刚好,倡导人们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那么测量仪是怎样测量健康指数的呢?健康指数也称体质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2024年连云港继续教育题库答案 饮食运动与健康

2024年连云港继续教育题库答案  饮食运动与健康

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第一章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1、2020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

2、根据1982年到2012年的调查,饮食里脂肪的功能越来越高。

3、谷类是最经济、最环保的能量来源。

4、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9%。

5、健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和饮食脱不开关系。

6、生活方式是和疾病、身体健康状态息息相关的因素。

7、饮食可以提供的健康营养因子有茶多奥、大豆异黄酮。

8、常见的健康问题有慢性病、癌症、消化系统疾病、激素类疾病。

9、超重肥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0、儿童期肥胖会造成慢性病、性发育不良、智力发育、心理。

11、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服务。

12、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13、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率首位。

14、低钠盐并不是没有钠,只是相对比普通的钠盐,钠稍微低了点。

15、2015年到2020年,我国医院门诊的次均费用和住院费用均呈上升趋势。

第二章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下)1、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2、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

3、35岁以后骨密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4、儿童、老年人、育龄期女性容易出现贫血的问题。

5、儿童、年轻白领容易出现维生素D 缺乏的问题。

6、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

7、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8、暴饮暴食或过量摄入某种饮食也会导致寿命或者健康受到影响。

9、超重和肥胖问题可以归结为营养不良。

10、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章压力是如何影响饮食的1、心理压力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的有机结合。

2、现代人每天需要的能量食物是0.5公斤。

3、对一般人而言,咖啡因每天的最高摄入量是400毫克。

4、从生理-社会-心理学取向角度,压力可以分为压力源、认知评估、焦虑反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完美WORD格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库一、选择题部分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一、单选题〔101、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

A.初中时期B.高中时期C.大学时期D.成年期2、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人际关系良好3、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

A轻微的心理失调B.轻度的心理障碍C.中度的心理障碍D.严重的心理疾病4、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绪障碍B.适应不良C.人格障碍D.精神障碍5、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A.焦虑症B.抑郁症C.疑病症D.精神分裂症6、我国20世纪90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占〔。

A.16-20% B.30-34.4% C.37.9%D.64.4%7. 近年来,成为大学校园一大杀手的是〔。

A.焦虑症 B.疑病症 C.恐怖症D.抑郁症8、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A.环境适应B.自我评价C.人际关系状况D.情绪健康9、某生患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发病起来,情绪会异常兴奋或低落,或兴奋与低落交替出现。

请问该生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A.反应性精神病 B.情感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人格障碍10. 某大一学生小明,经常感觉自己的车没有上锁,然后跑到停车点查看,请问该生患有什么症状〔。

A.焦虑症B.强迫症C.疑病症D.偏执狂11.院学生心理访谈室是在〔12.我院在线QQ咨询热线是〔13.我院心理信箱是〔二、多选题〔61、常用的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包括〔。

A.个人经验标准B.社会文化标准C.症状检查标准D.数理统计标准2.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

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精神分裂症3.人格障碍包括哪几种类型〔。

A.偏执型B.分裂型 C.冲动型 D.强迫型4.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有〔。

A.精神分裂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 C.反应性精神病 D.人格障碍5.个别咨询的主要形式包括〔。

2023年惩罚违纪学生制度_惩罚违纪学生制度条例

2023年惩罚违纪学生制度_惩罚违纪学生制度条例

2023年惩罚违纪学生制度_惩罚违纪学生制度条例惩罚违纪学生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强化依法治校意识,建立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学习和生活秩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中学生日常为规范》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具有兴城四中学籍的学生,违反校纪(以下简称违纪),适用本规定。

学生违纪处理的主管部门是学校德育处。

第三条学生违纪,根据情节轻重、认错态度、悔改表现,给予通报批或下列之一处分:1、警告或严重警告。

2、记过或记大过。

3、留校察看。

4、勒令退学。

5、开除学籍。

学生违纪若因特殊原因特殊处理。

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记过以上)必须依规定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违纪学生受处分必须定期向学校德育处进行思想汇报,不得少于每三个月一次。

对确有明显进步的可申请取消处分,留校察看期限为一年,警告、记过处分期限为半年,凡申请取消处分者,均由受处分本人写出申请,由所在班级代表、班主任及年级主任等集体研究,提出书面建议报告,学校做相应的书面决定,与原处分决定一并存入本人档案。

教育不改或在受分期间重新违纪的加重处分。

毕业时未取消留校察看处分者,不发给毕业证书,按结业处理,等留校察看期满后,由本人提出申请,在班级其表现写出考察意见,报请学校审查批准,依据学籍管理规决定是否补发毕业证书。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从重或加重处分:1、违纪后,认错态度不好者。

2、屡教不改或第二次违纪受处分者。

3、违纪群体中的组织者、策划者。

4、纠结他人使事态扩大者。

5、勾结校外人员作案者。

6、威胁打击报复检举人和证人者。

7、作伪证,给事件调查增加困难者。

8、携带管制刀具等。

9、其他应予以从重或加重处分者。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分:1、在违纪过程中,主动有效地制止事件(事态)发生、发展者。

2、违纪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如实交待错误事实,检查认识深刻,有悔改现象者。

《社会医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社会医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社会医学》考试复习题带答案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6. 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多选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2. 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B 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C 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A 研究内容的单一性B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C 研究具有实践性D 研究具有时代性4.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交叉学科D 基础学科三、名词解释: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四、简答题:1.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 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1)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极医学面临着主要的卫生问题。

《运动与健康》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运动与健康》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运动与健康》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一章测试题1.衡量人体身体形态最基本的三项指标是A、身高、体重、肺活量B、身高、体重、胸围C、身高、体重、握力正确答案:B2.下列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_____。

A、疲倦、烦躁、发烧B、酸楚、心悸、呕吐C、困倦、健忘、虚弱正确答案:C3.以下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指标的是A、心率B、血压C、肺活量D、臀围正确答案:ABC4.以下反映人体身体素质的指标是A、力量B、速度C、柔韧D、灵敏正确答案:ABCD5.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

正确答案:×6.研究表明:人的心率与寿命成正比。

正确答案:×7.身体素质主要反映一个人的运动能力,与体质无关。

正确答案:×8.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加速度、旋转运动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标志。

正确答案:√9.身体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运动锻炼得到提高的。

正确答案:√10.社会适应能力不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正确答案:×第二章测试题1.国际通用的肥胖检测指标为AA、BMI值B、克托莱指数C、腰围D、腰臀比2.正常范围的BMI值为BA、15.5-17.8B、18.5-23.9C、24-27.9D、28-303.中国标准体重(公斤)的计算方法为DA、身高(CM)-90B、身高(CM)-95C、身高(CM)-100D、身高(CM)-1054.在全盘自动化时代,人们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之比约为DA、9:1B、7:3C、6:4D、1:95.现代文明病是一种由于生活上的压力与紧张以及缺乏运动,长期积累而成的一类疾病。

√6.肥胖症是发达国家的一种流行性疾病,不包括中国。

X7.在中国,男性腰围若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若大于80厘米则为中心性肥胖。

√8.在亚洲,男性腰臀比若大于0.95,女性若大于0.85则为向心性肥胖。

√9.若人体体重处于标准体重的正负10%均为不正常。

X10.BMI值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第三章测试题1.下列哪项运动不适合老年人DA、走跑交替B、太极拳C、健身操D、瑜伽2.在运动过程中饮用运动饮料最主要的目的是补充AA、水B、糖C、维生素D、以上都是3.有氧运动对健康的好处有ABCDA、有氧运动对心肺及血管有保健作用B、有氧运动可强壮肌肉、塑造形体C、有氧运动对骨骼有保健作用D、有氧运动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应包括ABCD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道德健康5.有氧锻炼是防治现代文明病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的积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__行为与健康(含答案)————————————————————————————————作者:————————————————————————————————日期:第三章行为与健康复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有人爱吸烟,又害怕得肺癌”属于的动机冲突是( D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2.健康相关行为是( B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C.促进健康的行为D.危害健康的行为3.人觉察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去医院看病( D )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4.身残志坚,积极康复属于 ( A )A.病人角色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5. 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的行为表现是(C)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6.发生地震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带属于( A )A.预警行为B.日常健康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保健行为7.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A)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8. 儿童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B )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9. 乘车系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 )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10.小学生每年体检属于( B )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11. 某人多次体检血压正常,却总是怀疑自己有高血压,这是一种(B)A.致病行为模式B.不良疾病行为C.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D.预警行为12.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属于健康行为中的( C )A.保健行为B.预警行为C.日常健康行为D.避开环境危害E.遵医行为13. 人类行为构成的五个要素中,人的行为的指向目标是(B)A.行为主体B.行为客体C.行为手段D.行为结果E.行为环境14. 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提出的体现行为基本含义的S模式是(B)A.R—S—OB.S—O—RC.O—S—RD.R—O—SE. S-R-O15.讳疾忌医属于( D )A.不良生活方式B.A型行为模式C.致病行为模式D.不良疾病行为16. 知信行模式中强调的关键步骤是( C )A.知识的传播B.知识的吸收C.信念的形成D.行为的养成E.技能的掌握17. 有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拥有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知识就会有相应的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B.知识和行为没有关系,如医生有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医生吸烟率并不低C.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基础,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后果18. 不属于知信行模式的是(B )A.获取知识B.需求需要C.相关行为 D.态度 E.信念19. 在疾病治疗中,患者由于药物副作用感到不适而停药,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解释为(D)A.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B.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C.知觉到行为的益处D.知觉到行为的障碍E.有较低的自我效能20.不属于“健康信念理论模式”内容的因素为( A )A.内部、外部回报 B. 对疾病易感性与严重性的认知 C. 社会人口学因素 D. 提示因素21. “认为戒烟会影响到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属于健康信念模式中的( B )A.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B.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C.知觉到行为的益处D.知觉到行为的障碍E.有较高的自我效能22. 人们患了某种疾病后,由于怕浪费金钱和时间而不愿意就诊,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可解释为( D )A.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B.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C.知觉到行为的益处D.知觉到行为的障碍E.有较低的自我效能23.和吸烟者讨论吸烟的利弊,启发"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帮助吸烟者做出抉择。

该技巧适用于( B )A.无戒烟愿望者B.对戒烟犹豫不决者C.准备戒烟者D.正在戒烟者E.刚刚戒烟成功者24. 根据“改变阶段模式”,尼古丁替代疗法常用于(C)A.没有戒烟愿望阶段B.犹豫不决阶段C.转变行为阶段D.预防复发阶段25. 根据“改变阶段模式”,下列措施中适合运用于“犹豫不决阶段”的是( A )A.引发动机式交谈B.离开诱发烟瘾的环境C.使用尼古丁口香糖D.积极应对挫折、压抑等消极情绪26. 一位习惯静坐生活方式的女士并不准备锻炼,此时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C )A.拟定锻炼计划B.介绍锻炼的方法C.介绍不锻炼的危害D.帮助他寻找锻炼伙伴E.请该女士的家属和朋友支持27.当吸烟者吸烟时,给予讲解吸烟致癌等事例,从而帮助矫正吸烟行为,这种个体行为矫正方法为( C )A. 脱敏疗法B. 示范疗法C. 厌恶疗法D. 强化疗法28. 护士对实施母乳喂养的乳母给予鼓励,属于(D)A.脱敏法B.示范法C. 厌恶法D. 强化法E. 消除法29. 当酗酒者酗酒时,给予能引起负性心理效应的刺激,从而帮助矫正酗酒行为,这种个体行为矫正方法称为( B )A.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示范疗法D.强化疗法30. 如果小女孩一天不咬手指甲,就给她1元钱作为奖励,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A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1. 如果小女孩每咬1个手指甲,就罚1角钱,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C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2. 如果小女孩咬手指甲,就不发给零花钱,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D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3. 小女孩每天都要练80个毛笔字,如果小女孩不咬手指甲,就可以少写20个字,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B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4. 小女孩在家不喜欢吃青菜,父母在饭桌上表示最爱吃青菜,而且还吃很多的青菜,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C )A.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示范疗法D.强化疗法二、多选题(每题2分)1.下列行为中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不良生活习惯的是( CE )A.酗酒 B.性乱 C.偏食 D.隐病行为 E.高脂高糖饮食2. 下列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是(BCDE )A.预警行为B.讳疾忌医C.有多个性伴侣D.瞒病行为E.暴饮暴食3. 下列描述符合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的是(ABCDE )A.有利性B.适宜性C.和谐性D.一致性E.规律性4.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中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包括(ABE )A.知信行理论B.健康信念模式C.创新扩散理论D.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E.行为变化阶段模式5. 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属于对疾病威胁的认知的是(AB )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严重性C.知觉到益处D.知觉到障碍E.自我效能6. 团体行为干预的优点是(ABCE )A.有政策和资源保证B.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C.系统化程序化D.组织对全体成员给予过多关注E.效果显著而持久7. 团体干预的措施包括(ABCDE )A.开发领导B.动员群众C.培训骨干D.利用舆论和规范的力量E.采用综合干预手段8.常用的行为矫正法包括(ABCDE )A.系统脱敏疗法B.示范疗法C.厌恶疗法D.强化疗法E.接触脱敏疗法9. 阶段变化理论认为,行为改变过程中属于认知层面的心理活动是(ABC )A.情感唤起B.自我再评价C.社会解放D.求助关系E.反思习惯10. 阶段变化理论的局限性有(BCD )A.对成瘾性行为效果不明显B.对环境的影响作用考虑较少C.对行为变化做描述性解释D.实践中各阶段间的划分和相互关系不易明确E.考虑到信念对于行为改变的作用11.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包括(ABCDE )A.信息的权威性B.传播的效能C.恐惧因素D.行为的效果E. 行为的效益12. 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E )A.遗传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E.自然环境因素13. 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因素包括(ABCDE )A.需要B.动机C.恐惧D.认知E.意志三、填空题(每空1分)1.行为过程的S-P-R公式中,S代表,P代表、R代表。

(内外环境的刺激、人、行为反应)2. 一个人在浏览健康杂志时,匆匆翻阅,突然一个标题是他感兴趣的,立即停下来阅读,这种现象称为。

(选择性知觉)3. 知信行模式认为行为改变有两个关键步骤,即和。

(确立信念、改变态度)4. 对团体行为进行干预是,就要利用影响和改变团体成员的信念态度和行为。

(团体压力)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1. 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2.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3. 促进健康的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4. 危害健康行为是指个体和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行为。

5. 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反应。

6.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1分)即是否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成功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

7. 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该模式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基础。

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就会采纳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不良行为。

8. 行为矫正:是健康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手段,帮助和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特定行为的干预过程。

9. 行为指导:通过语言、文字、声像等材料进行信息传播、教育培训和具体指导来帮助教育对象产生某些健康认知,建立和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五、简答题(每题6分)1. 简述人的行为构成的五要素。

P382. 简述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P393. 简述阶段变化理论中的行为变化阶段。

P52六、论述题(每题10分)什么是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该模式有何局限性?请举例说明。

知信行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

该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科学的知识有助于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行为;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

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该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要使知识转化为行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知识到行为的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或行为改变的失败。

知识、信念与态度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有了前者并不一定导致后者。

比如,许多人明知道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但是不打算戒烟,就无法实现戒烟,或者虽然也有戒烟的动力,但是就是无法成功戒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