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曜考据研究
中山侯铜钺小考
中山侯铜钺小考
翟晶晶
【期刊名称】《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卷),期】2022()23
【摘要】中山国作为千乘之国,纵横捭阖于战国七雄之间,屡灭屡兴,堪称传奇。
中山国后期国都灵寿古城遗址考古出土了诸多精美文物,文章针对M1墓出土的中山侯铜钺进行研究,就制器年代、制器政治目的、中山侯?的身份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物见史,以史知兴替,揭开围绕中山国的几个谜团,对研究中山国政治制度和军事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5-8)
【作者】翟晶晶
【作者单位】河北博物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中山侯钺"器名小考
2.从新干商墓出土铜钺看钺的历史轨迹
3.京冀"钺"来"钺"近:藁城和平谷的商代铁刃铜钺
4.人物纹铜钺纹饰解构--以湖南省博物馆藏铜钺为例
5.铜柄铜钺权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文献与图像中的罗睺、计都释证
“ udi D omad so g M d v h e as a” 的部分章节修订而成 ,中文版初稿曾在复 Bdh m, ai tl ynB ei aC i s Tlmn s s n A ro i e l n e i 旦大学中古中国共同研究班第 2 5次 w rs p ( o h k o 历史 系 10 会议 室 。 0 154 91 2 1. . )上宣读 ,得 到各位同仁
关键词 :罗喉 计都 敦煌文献 图像
中图分类号 :K 7 . 80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 2 2 (o l 3 0 0 0 1 6 5 2 i )0 — 15—1 2
罗喉和计都 ,是两个假想的天体 ,与七曜 ( 日月、五星 )共 同组成九执 , 再加紫 ② 暴、月孛为十一曜。这些名称和概念来 自 西亚和印度 ,伴随摩尼教、密教经典及相关的 天文历法 、星 占的东渐而传人 中国。关于其起源及入华过程 ,前人 已经做了细致的考
的指教 ,谨此致谢 ! ② 关于九执的考证新成果 ,参看钮卫 星 < 西望梵天 :汉译佛经 中的天文学源流》 ,上海 :上海交通 大学 出版
社 ,2 0 0 4年 ,第 1 1—18页。 2 2
16 0
敦
煌
学
辑
刊
2 1 年笫 3期 01
证, 尤以伯希和、沙畹、王重民、饶宗颐所论最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伯希和、沙畹指 ① 出:“ 九曜之说 ,盖由此二历 (《 九执历》和 《 大衍历》 )输入 中国。印度天文家名九 曜为 nvg h ,乃合 日月五行星及假定之龙首 ( au ,龙尾 ( e )二星而成。…… aar a a Rh ) Kt u 惟吾人确知者 ,西亚及印度已知之九曜 ,于八世纪时输人中国”② 王重民日:“ (L 。 - 曜 历》之最初形式 ,盖用摩尼教所用 曜名 ,佛教所说吉 凶,复杂 以华俗而成 ,本与历法 无关 ,而纯属于星 占学者也。③ 饶氏据 P4 7 康遵批命课》考辨 《 ” .0 1《 韦斯经》 出 自 康
侯家家族谱
侯家家族谱
摘要:
一、侯家家族谱的起源与历史
二、侯家家族谱的修订与传承
三、侯家家族谱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
正文:
侯家家族谱,是一部记载着侯氏家族源流、世系、人物、事迹等信息的家族谱牒,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
侯家家族谱起源于我国古代,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期间经过多次修订与传承,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家族史料。
一、侯家家族谱的起源与历史
侯家家族谱的起源可追溯至商朝。
据史书记载,商纣王时期,有一位名叫侯虎的大臣,他忠诚为国,勇敢善战。
商朝灭亡后,侯虎的后代散居各地,为了凝聚家族力量,传承家族文化,他们开始编写家族谱牒。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侯家家族谱逐渐完善,涵盖了全国各地的侯氏家族支系。
二、侯家家族谱的修订与传承
在历史的长河中,侯家家族谱不断进行修订与传承。
每次修订,都力求准确地记录家族的源流、世系、人物、事迹等信息,使之成为家族的宝贵财富。
除了记录家族史料,侯家家族谱还强调家族道德规范、家训、族规的传承,以教育后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三、侯家家族谱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
侯家家族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家族史料,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次,侯家家族谱强调家族道德规范、家训、族规的传承,对培养一代又一代家族成员的品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最后,侯家家族谱的修订与传承,体现了家族成员对家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对家族的团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侯家家族谱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社会价值的家族谱牒。
北大秦簡《禹九策》所見鬼神考釋
北大秦簡《禹九策》所見鬼神考釋*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楊繼承内容提要北大秦簡《禹九策》是一種簡易的數占,在其主體“禹九策”部分,涉及多種爲祟、禱祠之鬼神名號。
這些鬼神又見於楚地所出卜筮祭禱簡、戰國秦漢《日書》以及清華簡《筮法·祟》、北大漢簡《荆决》等數術文獻。
本文以李零的釋文與注釋爲基礎,在與諸種出土文獻對讀的基礎上,對北大秦簡《禹九策》的鬼神名號做了進一步的考釋,并對這一鬼神系統的特徵做了初步説明。
關鍵詞《禹九策》鬼神卜筮祭禱簡《日書》楚文化北大秦簡《禹九策》是新近公布的一種數術簡册。
據整理者介紹,該篇屬北大秦簡第四卷,共51簡。
簡文主要分爲序説、禹九策和專題性占卜三部分。
據初步研究,該篇用九數占卜,應該是借助了禹行九州、黄帝九宫占的圖式,也雜糅有易象、易數的成分。
①其占測之法,《禹九策》之“序説”曰:“吉,得三壹、五九七、陳頡;不吉,得二四、六八、空(枯)、弔(悼)栗。
”陳侃理推測,“大約是在籌策上標記一至九的數位,從中抽取一策,得奇數一、三、五、七、九爲吉,偶數二、四、六、八爲不吉”。
因此,盡管《禹九策》可能與易占有關,但實質上應該還202①*本文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數術簡帛與秦漢民間信仰研究”(20YJC770034)階段性成果。
參見李零《北大藏秦簡〈禹九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42-52頁。
按,李零一文最先發表於《北京論壇(201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互信·合作·共享: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本文所用《禹九策》釋文及李零之説,皆以北大學報刊布者爲准。
後文引用時,不再出注。
是一種簡易的數占。
①不過,從“序説”來看,這種籌策至少還應該包括陳頡、空(枯)與弔(悼)栗三策。
②而其占卜内容,則以疾病、出行等爲主。
在該篇的主體部分“禹九策”的占辭中,又涉及多種禱祠之鬼神。
據李零統計,《禹九策》之鬼神名號有日、虚明、明禹、肉人炊(或肉人、炊)、女子神(云中)、黄帝(巫大帝)、北斗(北君)、水(水神之大者曰河、湘、江、漢,亦稱大神)、山(山神即山鬼)、風伯、街鬼(簡稱街)、行(包括上行)、五祀(門、户、壁、炊者、欞下)、司命、司禄(夫、妻)、親神(高大父大母)、布厲(室中布)、北宗、犬主(天鬼將軍)、兵死外死者,等等。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精品
经 食农不业足生以产待
役不实足仓以,支而
济 兵持为长邻期敌的
兼——并《战商君争书》。
为什么变?
变了什么?
变的结果?
贰、商鞅变法
内容
作用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政治 3、改革户籍制度,配合“什伍”“连坐”
集权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顺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为什么变? 秦孝公
变了什么?
变的结果?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求贤臣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贰、商鞅变法
求贤君 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商鞅
贰、商鞅变法
为什么变?
探究二:阅读教 材,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主持者 支持者
变了什么?
变的结果?
言出必行
立 木
——《史记·商君列传》
(百三十年)六王毕,四海 一
——《阿房宫赋》
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的才干与勇气
变法措施顺应时代
秦国人民的付出
………… …………
沃西川
都 江 堰 水
叁、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探究一】
为什么要修筑都江堰?
定蜀 灭楚
叁、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探究二】
为什么能修筑都江堰?
财 人权
统一大势
【探究三】
令出必守
为 信
治国不一道,
舌 战
便国不法古。
群 臣
为什么变?
变了什么?
变的结果?
探究三:找出秦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推测商鞅变法的改革方向
贰、商鞅变法
西藏带柄铜镜补论
① ②
霍巍
《再 论 西 藏 带 柄铜
,
镜 的有 关 问 题
》
,
载 《考 古 》
,
年第
期
。
,
,
,
③
一
,
巨
公
,
一
, ,
群
元
,
应
,
,
一
,
④
⑤
一
刀
,
,
,
一
陇
,
陇
的两 面 汉 镜 》
, ,
,
、
,
,
,
即
一
又 可 参见
李学勤
《续
《论 西 伯 利 亚 出土
《纪 念顾领
,
刚 学术论 文 集 》
上
。
,
成都
,
巴 蜀书社
一
, ,
弗兰 克
提 到 墓 葬 出 土 物 中有 物
。
并 且 认 为 当时 的 拉 达 克仍 然 可 以 见 到此 类器
。
该 书 图版
,
中处 于 正上 方 的 一 件 器 物很 可 能为 带 柄铜 镜 ② 但 由 于 照 片
,
过 于 模糊 另外
较难 确认
,
不幸 的 是
目前 这 批 器物 已 经 佚 散
,
近 年德 国 考 古 学 家 在 尼 泊 尔 的 穆 斯 塘 地 区 琼 嘎 属 于 公元
④
。
遗 址 也 曾发 现 铜
,
镜
,
不 过 年代 较 晚
世 纪至
,
世 纪 的遗 物
,
。
③
有学 者 认 为
银雀山汉简,镇国瑰宝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瑰宝,千百年来,这两部凝聚着先哲智慧的兵书一直为后人所继承发扬,特别是《孙子兵法》被尊为《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兵学圣典”。
纪洲丽银雀山汉简,镇国瑰宝“孙子武者,齐人也。
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
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世传其兵法。
”司马迁在《史记·孙吴列传》中对“二孙子”身世及其著作的记述虽略微简单,但却清楚地讲明孙武、孙膑生活的时代、二人的渊源关系及各有兵法传世。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也对孙武和孙膑及兵法情况作了明确的论述。
可在《隋书·经籍志》中,却不见有关《孙膑兵法》的著录,致使孙武与孙膑、《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关系混淆不清,无法考证,因而引起后人的种种怀疑和争论。
孙子与孙膑是否为同一个人,《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否为同一部兵书?1972年一次轰动海内外的考古大发现,彻底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惊世发现1974年6月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发《著名的〈孙子兵法〉和失传的〈孙膑兵法〉等竹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西汉前期墓葬中发现》的文章,提到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先秦儒法斗争历史和古代考古人员在银雀山汉墓发掘现场清理出土的竹简。
In 1972, archaeological workers sorted out unearthed bamboo slips at the excavation site of the YinqueshanHan tomb.钱币、竹简书等随葬器物及墓坑的特点,断定这是两座西汉前期的墓,特别是鼎、盒、壶、罐等陶器组合的出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两座墓的墓主是谁?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由于缺乏翔实的资料,墓主的情况不能作出确切的判断,只能根据出土的随葬品来推断其身份。
一号、二号两座墓都没有墓道,墓室是在岩石上开凿而成,两座墓室结构基本相同,都是一棺一椁制。
试论秦汉刑罚中的司寇刑
第44卷第1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月V o l.44 N o.1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J a n.,2018D O I:10.13718/j.c n k i.x d s k.2018.01.019试论秦汉刑罚中的司寇刑张新超(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市400715)摘要:秦和汉初的司寇刑一般是耐为司寇刑的简称,属无期徒刑㊂获刑者有立户㊁名田宅等重要权利,但刑徒身份使之处于里中社会生活的边缘位置㊂司寇的劳役主要有侦捕疑犯㊁监管刑徒㊁传递文书和运送物资四类,这与徒隶内部各级刑徒的劳役已经混淆的状况不同㊂此时司寇的社会地位在逐渐下降,是为汉文帝刑罚改革的重要背景㊂改革后的司寇刑因性别不同而异名,男性的刑名是耐为司寇,女性的刑名是作如司寇,都是二岁刑㊂至迟在公元91年二者又重新统称为司寇㊂此时司寇刑的惩罚措施主要有限制自由㊁取消户籍等七条,但并非只针对司寇,说明刑期的长短已经成为衡量刑罚轻重的主要标准㊂秦汉时期的司寇刑经历了从兼具社会身份㊁劳役属性到只有劳役属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秦汉时期的社会性质和刑罚体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㊂关键词:秦汉;刑罚;司寇;汉文帝刑罚改革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8)01-0173-11司寇刑是秦汉刑罚体系中的重要一级,史籍和简牍中的相关记载也比较多㊂在目前所能见到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大多是就‘汉书㊃刑法志“和‘汉旧仪“中的相关记载展开讨论,主要涉及司寇的刑期和劳役内容㊂①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公布后,学界开始关注司寇的权利和社会地位问题㊂②这些成果对我们认识司寇刑大有裨益,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秦和汉初司寇刑的劳役和权利等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对汉文帝刑罚改革后的司寇刑研究很少等㊂因此本文将在利用新公布的岳麓秦简(肆)的基础上对秦和汉初的司寇刑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并尝试研究其在汉文帝刑罚改革后的情况㊂①②如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7-298㊁1536页㊂程树德:‘九朝律考“,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7~58页㊂(日)濱口重国:‘秦漢隋唐史の研究“(上卷),東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版,第631-639页㊂(日)堀毅:‘秦汉法制史论考“,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146-185页㊂(日)滋贺秀三:‘西汉文帝的刑法改革和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8卷‘法律制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6-82页㊂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2~95页㊂张建国:‘西汉刑制改革初探“,‘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㊂(日)冨谷至著,柴生芳㊁朱恒晔译:‘秦汉刑罚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㊁53-134页㊂如(日)鷹取祐司:‘秦漢時代の刑罰と爵制的身份序列“,载‘立命館文学“第608号,2008年㊂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秦汉初期国家秩序中的身份“,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268页㊂孙闻博:‘秦及汉初的司寇与徒隶“,‘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3期㊂(日)宫宅潔著,杨振红等译:‘中国古代刑制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132页㊂收稿日期:2017-06-19作者简介:张新超,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㊂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项目 出土简牍与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乡里社会研究 (2016Q N L S51),项目负责人:张新超;西南大学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团队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及社会变迁研究 (S WU1709112),项目负责人:邹芙都;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秦汉乡里问题新探 (S WU1509439),项目负责人:张新超㊂一、秦和汉初刑罚中的司寇刑(一)概况岳麓秦简有 泰上皇时内史言:西工室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多贫不能自给 (粮) [1]204的记载,泰上皇即秦庄襄王(前249年至前247年在位),这是目前关于司寇的最早记载㊂秦代的徒刑①有城旦舂㊁鬼薪白粲㊁隶臣妾㊁司寇和候刑,其中司寇刑轻于隶臣妾刑,重于候刑㊂张家山汉简载: 告不审及有罪先自告,各减其罪一等,死罪黥为城旦舂,城旦舂罪完为城旦舂,完为城旦舂罪Ѳ Ѳ 鬼薪白粲及府(腐)罪耐为隶臣妾,耐为隶臣妾罪耐为司寇㊂ [2]26说明汉初司寇刑也比隶臣妾轻,但此时已经没有候刑㊂秦代到西汉文帝刑罚改革前,所有徒刑都是无期刑,司寇也不例外㊂据研究,秦及汉初 法律条文中的 耐 和 鬼薪白粲 ㊁ 隶臣妾 ㊁ 司寇 等刑名,其实是耐刑+徒刑的省略语 [3]㊂这一观点已经在简牍资料中得到证明,秦‘置吏律“载: 其任有辠刑辠以上,任者赀二甲而废;耐辠㊁赎辠,任者赀一甲;赀辠,任者弗坐㊂ [1]139-140这里将秦代刑罚(除死刑外)分为三个等级: 刑罪 耐罪㊁赎罪 赀罪 ,其中耐罪应包含鬼薪白粲㊁隶臣妾㊁司寇和候㊂结合上引张家山汉简可知,司寇刑的全称是 耐为司寇 ㊂同时, 耐为司寇 也可以直接称为 耐罪 ,只是这种称呼不独指耐为司寇,需要根据文意来确定所指㊂但是简牍中的 司寇 并不都是 耐为司寇 的简称,岳麓秦简: 城旦舂司寇亡而得,黥为城旦舂,不得,命之,其狱未鞫而自出殹(也),治(笞)五十,复为司寇㊂ [1]55这里的 司寇 是 城旦舂司寇 的省语,而 城旦舂司寇 是城旦舂的一个类型㊂耐为司寇刑虽然有多种称呼,但是判处该刑的刑徒径称为 司寇 ㊂由于司寇刑并不像城旦舂㊁鬼薪白粲㊁隶臣妾仅从称呼上就能区分性别,又因为性别差异会产生刑罚差异,所以有学者提出司寇刑 不向女性科罚 的观点[4]27㊂但秦‘傅律“载: 若群司寇㊁隶臣妾怀子,其夫免若冗以免㊁已拜免,子乃产,皆如其已免吏(事)之子㊂ [1]121这里的 司寇 显然是指判司寇刑的女性㊂张家山汉简中经常将司寇与隶臣妾㊁鬼薪白粲㊁城旦舂并列,说明汉初司寇也包括男性和女性㊂因此,笔者认为秦和汉初的司寇刑是同时科罚男性和女性的,只是没有出现区分男女判司寇刑的专有名称而已㊂(二)司寇刑的惩罚措施一旦判司寇刑就丧失了很多权利㊂秦简载 侯(候)㊁司寇及群下吏毋敢为官府佐㊁史及禁苑宪盗㊂ [5]63即司寇不得担任官府小吏㊂岳麓秦简中还有这样的规定:置吏律曰:有辠以 (迁)者及赎耐以上居官有辠以废者,虏㊁收人㊁人奴㊁群耐子㊁免者㊁赎子,辄傅其计籍㊂其有除以为冗佐㊁佐吏㊁县匠㊁牢监㊁牡马㊁簪褭者,毋许,及不得为租㊂君子㊁虏㊁收人㊁人奴㊁群耐子㊁免者㊁赎子,其前卅年五月除者勿免,免者勿复用㊂[1]138-139这里的 卅年 是指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㊂ 群耐子 包括司寇子,他们大约在秦始皇三十年五月后就不能担任佐等低层小吏,这意味着司寇子的社会地位降低了㊂而根据简文记载,司寇的刑徒身份不会被子女继承,司寇子的身份是士伍,即无爵平民㊂②秦‘置吏律“规定:县除小佐毋(无)秩者,各除其县中,皆择除不更以下到士五(伍)史者为佐,不足,益除君子子㊁大夫子㊁小爵及公卒㊁士五(伍)子年十八岁以上备员,其新黔首勿强,年过六十者勿以为佐㊂[1]137-138如果符合任佐职条件的人数不足,士伍子(仍是士伍)只要在十八岁以上就可以充任㊂司寇子的身份虽然是士伍,但是即使年满十八岁也不能担任佐,显然没有获得士伍应有的权利㊂实际上类①②关于是用 徒刑 ㊁ 劳役刑 ㊁ 身份刑 还是 附加刑 来称呼城旦舂㊁鬼薪白粲㊁隶臣妾㊁司寇等刑名,学界看法不一㊂为了论述方便,本文统一使用 徒刑 这一称呼㊂张家山汉简规定 公士㊁公卒及士五(伍)㊁司寇㊁隐官子,皆为士五(伍)㊂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8页)似现象一直存在,‘周礼“云: 凡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㊂其能改者,反于中国,不齿三年㊂ [6]卷66,p2746-2747 不齿 是指刑徒被释放后不能享受与一般平民同等的权利㊂睡虎地秦简中收录了两条魏国安釐王二十五年(前252年)的律文,其中有一条关于赘婿的记载: 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㊂三枼(世)之后,欲士(仕)士(仕)之,乃(仍)署其籍曰:故某虑赘壻某叟之乃(仍)孙㊂ [5]174赘婿的身份低下,其子孙三世之后才能做官,而且要在户籍上标明是赘婿的后代㊂这条魏律被收入秦律中,说明在当时具有法律效用㊂可见秦代歧视刑徒㊁赘婿等身份的人及其子孙的现象,是有历史渊源的㊂秦被称为 刑徒国家 [7]107㊁228,刑徒数量庞大,而他们的子孙也因受到歧视而很难改善处境,再加上类似处境的赘婿等群体,数量必定十分巨大㊂司寇没有拜爵㊁以及因拜爵而受政府赏赐财物的权利,也没有继承爵位的权利:当 (拜)爵及赐,未 (拜)而有罪耐者,勿 (拜)赐㊂[2]62尝有罪耐以上,不得为人爵后㊂[2]61不仅如此,司寇还要承担额外的赋税㊂岳麓秦简载:泰上皇时内史言:西工室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多贫不能自给 (粮)㊂议:令县遣司寇入禾,其县毋(无)禾当贷者,告作所县偿及贷㊂西工室伐幹沮㊁南郑山,令沮㊁南郑听西工室致㊂其入禾者及吏移西工室㊂Ә二年曰:复用㊂[1]204当西县工室中的司寇㊁隐官和践更者因贫困不能自给时,官府要求司寇缴纳禾,但并没有让隐官㊁践更者等身份的人缴纳㊂这条规定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再次启用后,司寇的负担无疑会被加重㊂据张家山汉简记载,有爵者和无爵平民还享受稟鬻米㊁受王杖㊁免为睆老的权利[2]57,这些简文均不涉及司寇㊂但在‘二年律令㊃赐律“中,司寇又有政府赐衣和赐酒食的权利,只是物品的质地㊁数量不仅与平民有区别,而且还将司寇与其他刑徒并列:(赐衣)五大夫以上锦表,公乘以下缦表,皆帛里;司寇以下布表㊁里㊂[2]48(赐)毋爵者,饭一斗㊁肉五斤㊁酒大半斗㊁酱少半升㊂司寇㊁徒隶,饭一斗,肉三斤,酒少半斗,盐廿分升一㊂[2]49司寇以下 是指司寇㊁隶臣妾㊁鬼薪白粲㊁城旦舂四类刑徒㊂ 徒隶 是指 城旦舂㊁隶臣妾㊁鬼薪白粲 , 能被政府所买卖,具有罪犯奴隶的性质㊂ ①上述简文都将司寇与徒隶并列,说明二者在 赐衣 和 赐酒食 上的待遇相同㊂这里还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司寇居住在里中(见后文),但是在赐衣㊁赐酒食时司寇却与不在里中居住的徒隶并列,这似乎暗示对司寇的赏赐不是与里中居民一起进行的㊂以下两个算数题可资佐证,首先是岳麓秦简‘数“中的记载:夫=(大夫)㊁不更㊁走马㊁上造㊁公士,共除米一石,今以爵衰分之,各得几可(何)?夫=(大夫)三斗十五分斗五,不更二斗十五分斗十,走马二斗,上造一斗十五分五,公士大半斗㊂[8]95 除 是给予的意思㊂简文是关于五人领取政府给予的米,然后进行分配的内容,这里没有出现司寇㊂而岳麓秦简‘数“中提供的相关资料 基本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9]㊂其次,‘九章算术“中有平民根据身份分配鹿肉的记载[10]105-106,这个例子虽然讲的是分配非政府给予的食物,但是这反而说明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也没有出现司寇㊂而据堀毅考证,‘九章算术“是秦代的数学书,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11]297㊂两道算数题都是以爵位作为分配物品的依据,而司寇处在爵制性身份序列 -1级 的位置,低于有爵者和无爵的公卒㊁士伍㊁庶人[12]㊂这些都暗示司寇不①曹旅宁:‘释 徒隶 兼论秦刑徒的身份及刑期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㊂他主要论述的是里耶秦简中的徒隶,笔者认为此结论也适用于汉初㊂另外,池田夏树认为 徒隶 还包括官有奴隶㊂参看(日)池田夏树:‘戦国秦漢期における徒隸“,‘帝京史学“第20号,2005年㊂能和同住在里中的平民一起接受赏赐㊂关于汉代赐衣㊁赐酒食的程序,可以从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诏书中略窥一二:诏曰: 皇帝使谒者赐县三老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㊁弟者㊁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㊂有冤失职,使者以闻㊂县乡即赐,毋赘聚㊂ 如淳曰: 赘,会也㊂令勿擅征召赘聚三老孝弟力田也㊂ 师古曰: 即,就也㊂各遣就其所居而赐之,勿会聚也㊂ [13]卷6,p174-175诏书特别强调 县乡即赐,毋赘聚 ,并把它作为一项皇帝怜悯百姓的措施㊂说明在通常情况下,百姓要聚在官府领取赏赐㊂这时又按照爵位高低㊁年龄大小来确立领受赏赐的先后顺序,而这个顺序就是他们在 里的社会生活的身份序列 ㊂①司寇既然不参与,在里中就成了边缘人物㊂司寇为什么不能与同里平民一起领受赏赐呢这应该与司寇的刑徒身份有关㊂司寇刑的全称为 耐为司寇 刑, 耐 是剔除鬓须的意思㊂②可算作广义上的肉刑[14]153㊂肉刑的本意是通过用刑使受刑人具有 不齿于社会的不洁不祥的性质 [15]11,以达到将其驱逐出社会的目的㊂据此可以推断,在汉代重要的社祭㊁赐酺(政府许可的民间聚众饮酒)等里中居民共同参与的事情中,可能都不会出现司寇的身影㊂③(三)司寇刑徒的权利秦和汉初的司寇有名田宅的权利,但是获得的田宅数量最少㊂张家山汉简载 公卒㊁士五(伍)㊁庶人各一顷,司寇㊁隐官各五十亩 [2]52㊁ 公卒㊁士五(伍)㊁庶人一宅,司寇㊁隐官半宅 [2]52㊂有学者认为汉初的主体秩序是 通过皇帝与民之间的田宅给付为媒介确立,里内的秩序也以对应爵级的田宅数形成贫富差别㊂ [16]这进一步说明司寇在里中的地位很低㊂司寇也有免老的权利: 公卒以下六十六,皆免为老㊂ [2]57据前引简文, 公卒以下 包括司寇㊁隐官㊂司寇还有立户㊁在里中居住和迁户的权利:A栏:Ѳ Ѳ二户㊂大夫一户㊂大夫寡三户㊂不更一户㊂小上造三户㊂小公士一户㊂B栏:士五(伍)七户㊂司寇一ʌ户ɔ㊂小男子ѲѲ ㊂大女子ѲѲ ㊂㊃凡廿五Ѳ 8-19[17]32-33成里户人司寇宜㊂下妻 8-1027㊂[17]264司寇㊁隐官半宅㊂欲为户者,许之㊂[2]52以上三条材料充分说明,秦和汉初的里中不仅有司寇户,而且政府对司寇立户的态度也是 许之 ㊂既然允许司寇立户㊁名田宅,自然就可以在里中居住㊂这些权利使得司寇的身份中不仅有作为刑徒的劳役属性,更具有一种作为社会身份的属性㊂关于司寇迁移户口,里耶秦简中有 阳里户人司寇寄㊁妻曰备,以户 (迁)庐江,丗五ʌ年ɔ(前212年)Ѳ [18]的记载㊂阳里属于迁陵县,简文记载了原住迁陵县阳里㊁身份为司寇的寄和他的妻子备,在秦始皇卅五年(前212年)迁徙到庐江的情况㊂简牍中有关于迁户的法律:甲徙居,徙数谒吏,吏环,弗为更籍,今甲有耐㊁赀罪,问吏可(何)论?耐以上,当赀二甲㊂[5]127①②③实际上爵位比年龄更具优越性,只有爵位相同时才会参考年龄㊂(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 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3-424页㊂‘汉书㊃高帝纪“应劭注曰: 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㊂古耐字从彡,发肤之意也㊂ (第64页)‘说文解字“: 耏,罪不至髡也㊂ 段注: 不剃其发,仅去须鬓是曰耐㊂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454页)可见, 耐 的早期含义就是剃掉须鬓㊂汉初常有像 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汉书㊃文帝纪“)的记载,说明民爵赐予时,常将赐爵㊁赐牛酒和赐酺组合起来使用,而这里的 民 女子 指的是编户良民㊂同时,赐酺所食用的酒食就来源于赐牛酒,说明赐酺与前两者关系密切㊂参看(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 二十等爵制研究“,第154㊁393㊁409页㊂司寇虽为编户民,但并非良民,因此不能参加上述活动㊂张家山汉简中也有类似记载[2]54㊂如此看来,司寇迁移户口是有法律保障的㊂而且从司寇在里中居住和迁户的记载来看,司寇并没有被关押在官府或劳役场所,拥有较大的人身自由㊂‘二年律令㊃亡律“载: 司寇㊁隐官坐亡罪隶臣以上,输作所官㊂ [2]30司寇只有在被监管的隶臣及其以上的刑徒逃跑后,才会被 输往作所之官 [19]154做劳役,这也说明司寇在平时享有较大的人身自由㊂但是这种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司寇不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迁徙,秦律: 当完为城旦舂以下到耐罪及亡收㊁司寇㊁隶臣妾㊁奴婢阑亡者舍人室㊁人舍㊁官舍,主舍者不智(知)其亡,赀二甲㊂ [1]59同时,‘二年律令“170号简中也有类似记载,但中间少了 司寇 二字,这似乎意味着司寇的人身自由有所变化㊂有学者根据上引里耶简8-1027认为 下妻之 下 似指较低的社会身份 ,由此认为司寇的 配偶身份较低 [20],这一结论有待商榷㊂首先,上文所引 阳里户人司寇寄㊁妻曰备 中提到司寇的配偶还有 妻 ,即正妻㊂张家山汉简有 其毋嫡子,以下妻子㊁偏妻子㊂ [2]59这里将 嫡子 与 下妻子 相对,暗示正妻和下妻在婚姻中是嫡与庶的关系㊂即下妻之 下 表示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与其社会身份没有必然联系㊂另外,我们还可以以奴的婚娶状况作为参考,张家山汉简载 民为奴妻而有子,子畀奴主 [2]34㊂奴尚且可以娶平民为妻,司寇当也可以㊂①因此,司寇配偶的社会地位不一定低,甚至可能高于司寇㊂(四)司寇刑的劳役里耶秦简记载:ʌ尉ɔ课志:卒死亡课,司寇田课,卒田课㊂㊃凡三课㊂8-482[17]165有学者指出司寇劳作的田属于公田[21]㊂若考虑以下两点,笔者认为这种公田实际上是屯田㊂首先,简文中有 卒田课 即关于士卒田作的内容,这种情况一般属于军队屯田㊂其次,迁陵县的户口非常少,里耶秦简8-2004中有迁陵县在秦始皇廿八至三十三年的六年间,户口数从未超过200户㊂而根据 迁陵吏志 记载,迁陵县的吏员编制有103个[22],再加上驻军等,人数应该不少㊂仅靠一百来户平民供养他们是不可能的,因此利用刑徒劳作和屯田都是政府自给自足的必要措施㊂但是屯田活动并不涉及全国,因此这不可能是司寇的主要劳役㊂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主要劳役有传递文书,秦‘徭律“载: 毋令典㊁老行书;令居赀责(债)㊁司寇㊁隶臣妾行书㊂ [1]119另一个重要的劳役是运输物资,里耶秦简?-5载:廿七年(前220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㊁叚(假)卒史谷㊁属尉:令曰: 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㊁隶臣妾㊁居赀㊁赎责(债),急事不可留,乃兴(徭)㊂ 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㊁南郡㊁苍梧,输甲兵当传者多节传之㊂必先悉行乘城卒㊁隶臣妾㊁城旦舂㊁鬼薪㊁白粲㊁居赀㊁赎责(债)㊁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县者㊂田时殹(也)不欲兴黔首,嘉㊁谷㊁尉各谨案所部县卒㊁徒隶㊁居赀㊁赎责(债)㊁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县者簿,有可令传甲兵,县弗令传之而兴黔首,[兴黔首]可省小弗省小而多兴者,辄劾移县,[县]亟以律令具论㊂[23]192里耶秦简 -6的记载也与之类似㊂从这些简文可以看出,输送物资的征发顺序为:城旦舂㊁隶臣妾㊁居赀赎债 乘城卒㊁司寇㊁隐官㊁践更县者 非践更的黔首㊂司寇处于第二梯队,与践更的黔首并列,说明这一劳役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内㊂但岳麓秦简‘徭律“的记载略有不同:委输传送,重车负日行六十里,空车八十里,徒行百里㊂其有ѲѲѲѲ Ѳ而Ѳ傅于计,令徒善攻间车㊂食牛,牛 (胔),将牛者不得券 (徭)㊂尽兴隶臣妾㊁司寇㊁居赀赎责(债),县官Ѳ之Ѳ传输之,其急事,不可留殹(也),乃为兴 (徭)㊂[1]150-151‘徭律“的另一条律文载: 传送委输,先悉县官车牛及徒给之,其急不可留,乃兴 (徭)如律;不①鹰取祐司认为:秦简㊁汉简中的庶人为被赦罪者或刑徒㊁奴婢之被解放者,而且奴婢作为主人的财产并不处于官府的支配及管理之下,所以在爵制性身份序列中是没有位置的㊂参看氏著:‘秦漢時代の刑罰と爵制的身份序列“,‘立命館文学“第608号,2008年㊂这说明司寇的身份不比奴婢低㊂先悉县官车牛徒,而兴黔首及其车牛以发 (徭),力足以均而弗均,论之㊂ [1]117这里的 徒 指的就是上条律文中的 隶臣妾㊁司寇㊁居赀赎责(债) ㊂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下令 更名民曰 黔首 [24]卷6,p303,可知岳麓简的记载也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之后㊂但里耶秦简 -5的时间为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二月,距离 更名民曰 黔首 的时间最多一年左右,其中引用的令文产生的时间应当更早㊂因此,岳麓秦简‘徭律“的记载很可能晚于里耶秦简中的令文,司寇输送物资的劳役在秦统一全国后被加重了㊂除了以上两种劳役外,司寇还要协助治安人员侦捕疑犯㊂如秦简中有狱史触率领司寇晦搜查逃犯[25]186㊁张家山汉简中有狱史举 率领司寇裘捉捕疑犯的记载[2]109-110㊂侦捕疑犯与司寇 伺察寇盗 [26]298的含义相合㊂但‘汉旧仪“认为司寇的职责是 备守 [27]85,就是在边疆监视敌人㊂因此有学者吸收这两种观点,认为司寇的伺察对象 既含外寇,又有内寇 [28]174㊂但是城旦的任务是 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 [24]卷6,p322;候也是 一种被用以伺望敌情的刑徒 [5]63㊂几种罪犯的任务都是伺察寇虏,应当各有所侧重㊂从目前所能见到史料来看,没有发现司寇在边疆 备守 的记载,再结合司寇有侦捕疑犯的任务来看,笔者认为秦和汉初的司寇在伺察寇盗方面是以 内寇 为主㊂司寇的劳役还有监管刑徒㊂‘新书“载: 若夫束缚之,系絏之,输之司空,编之徒官,司寇㊁牢正㊁徒长㊁小吏骂詈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㊂ [29]卷2,p80-81‘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㊂汉代没有作为官职名的 司寇 ,这里应指刑徒司寇㊂冨谷至也曾指出 司寇是对受刑囚进行司法管制的刑役 [7]31㊂总之,监管刑徒与 伺察寇盗 的意思相近,应当也是司寇的主要劳役㊂综上可知,关于司寇从事的劳役,律文中大多有明确的规定㊂秦‘司空律“载 司寇勿以为仆㊁养㊁守官府及除有为殹(也) [5]54㊂即不得任用司寇作赶车的仆㊁烹炊的养㊁看守官府或其他的事㊂注释者认为司寇用以 备守 ,故不得充当其他职役,现在看来这一解释不大准确㊂因为秦律明确规定司寇的职役还有传递文书和运输物资㊂目前还没有发现秦及汉初的法律中有如此详细规定徒隶劳役的内容,可见政府对司寇从事劳役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㊂这种谨慎的态度应当与司寇兼具社会身份的属性相关㊂二、汉文帝刑制改革后的司寇刑(一)‘汉书㊃刑法志“㊁‘汉旧仪“中的相关记载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改革后的刑制,因‘汉书㊃刑法志“㊁‘汉旧仪“的记载存在差异而给后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惑㊂学者们纷纷就此提出见解,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大分歧,但基本都认为它们反映了当时刑律的变化㊁‘刑法志“的记载存在文字问题㊂①‘刑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㊂鬼薪白粲一岁,为隶臣妾㊂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㊂隶臣妾满二岁,为司寇㊂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㊂[13]卷23,p1099这一记载存在两个突出问题:1.没有关于鬼新白粲刑期的记载㊂滋贺秀三等认为原文有脱落,张建国认为‘刑法志“在流传的过程中将有关记载误入颜师古注中[30]㊂2.文中的 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 容易让人产生以下疑问:根据如淳的注释, 司寇一岁 与上文相连,指隶臣妾在第三年服一年的 司寇 刑,以凑满隶臣妾的三年刑期,那么 作如司寇 就成了司寇刑的正式刑名,这又与目前的认识相矛盾㊂滋贺秀三在分析相关问题后,推测原文有脱文,并试着做了增补(ʌɔ内的文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㊂鬼薪白粲一岁,ʌ免为庶人㊂鬼薪白粲满二岁ɔ,为隶臣妾㊂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㊂隶臣妾满二岁,为司寇㊂司寇一岁,及ʌ司寇ɔ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庶人㊂[15]80①如沈家本㊁滨口重国㊁滋贺秀三㊁堀毅㊁高恒㊁张建国㊁冨谷至等,详见注释①㊂。
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藏青铜猕猴摇铃鉴赏
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藏青铜猕猴摇铃鉴赏九华山历史文物馆是位于九华山风景区内的一座展示历史文物的馆藏机构,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了一件非常有特色的青铜猕猴摇铃。
这件文物在历史文物馆内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物爱好者的关注。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件青铜猕猴摇铃吧。
青铜猕猴摇铃是一件汉代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猕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古代经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而猕猴摇铃,则是一种古代用来祈福和辟邪的器物,其形制独特,制作精美,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
青铜猕猴摇铃是中国青铜器中的一种,它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精致工艺品。
这件青铜猕猴摇铃的整体造型独特,将猕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猕猴摇铃的身体被分割成数段,每一段都细致入微地刻画出猴子的毛发纹理,栩栩如生,仿佛在动态般的张牙舞爪。
猕猴摇铃的头部向后仰起,露出长长的猴颈,颈间镶嵌着一节节的铃铛,当人们轻轻摇动猴颈时,清脆悦耳的铃声便会随之响起。
整个猕猴摇铃既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又表现出猴子的活泼形态,极具观赏性。
猕猴摇铃的底座部分同样十分精美。
铺在底座上的盖有精美的花纹,层层纹路交错,将整个底座点缀得娇媚多姿。
底座的四角装饰有四只青铜蹄形支撑,使猴摇铃稳固地立在馆内的展柜上,不易滑动,为空间增添了一丝金属的阳刚之美。
底座的铭文上刻有一些汉代的纳蔬,记录了这件猕猴摇铃的具体出土情况以及制作工艺,这也为研究这件青铜猕猴摇铃的历史渊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青铜猕猴摇铃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
它是在九华山附近一个古代墓葬中被发现的,这个古代墓葬是一个汉代的贵族墓葬,里面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陶俑等文物。
而猕猴摇铃就是其中的一件,它作为这个古代墓葬的一部分,见证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贵族的生活方式,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据考证,青铜猕猴摇铃是汉代青铜器的一种,而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古代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关于侯姓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侯姓研究报告作文侯姓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人数众多。
侯姓研究报告旨在探究侯姓的来源、分布、世系、人物等相关内容。
本文将对侯姓的研究进行初步探讨,并介绍其相关发展情况。
一、侯姓的来源及意义侯姓来源较为复杂,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侯姓来自官职称号“侯”,指的是古代有贤德之人被封为侯,后来以封侯得姓。
“侯”的字意为有地位、有威望的人,因此侯姓也象征着高贵、尊贵。
另一种说法认为侯姓来自与古代政治家和世袭的官僚家族相关,他们多以封侯的名号来姓。
二、分布情况侯姓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地,其中山东是侯姓人口较多的省份,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较高。
同时,侯姓在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
三、世系研究目前,关于侯姓的世系研究有限。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可以找到一些古代的侯姓家族族谱,但对于一些普通侯姓家族的世系研究较少。
这也是今后可以深入探究的方向之一。
四、著名人物侯姓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现代名人。
其中,明代的侯方域是侯姓的开创人,也是侯氏宗祠的迁建者。
清代的侯方域和侯方埭两兄弟,是中国清朝早期的进士,文学、政治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现代著名的侯姓人物包括侯耀文、侯宝林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
五、侯姓的发展侯姓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环境,逐渐形成了较为庞大的族群。
随着时代的发展,侯姓也逐渐扩展到海外华人群体中。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侯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展现出了活力和创造力。
六、侯姓的特点和传承侯姓具有尊贵、高贵的特质,强调家族的荣誉和传承。
在古代,侯姓家族多以官职封爵来命姓,注重家族的延续和传统的维护。
同时,侯姓也注重家族的社交关系,重视家族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相互帮助和合作。
综上所述,侯姓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之一,它的来源、分布、世系、人物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但目前的研究仍有限。
今后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和深度来研究侯姓,探索其源流和发展的历程,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侯姓的文化遗产。
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藏“诸国侯印”考略
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藏“诸国侯印”考略
毛洪东(文/图)
【期刊名称】《大众考古》
【年(卷),期】2024()3
【摘要】汉代是中国篆刻史上的一个高峰,保存下来的名印有文帝行玺、皇后之玺、广陵王玺、石洛侯印、汉委奴国王印等。
即墨在两汉时期是东方名城,即墨区博物
馆藏有大量汉代文物,其中尤以金质“诸国侯印”最为珍贵。
“诸国侯印”整体由
黄金浇铸而成,印呈扁正方体,长、宽均为2.5厘米,通高2.1厘米,重96克。
印钮龟形,龟首稍短,微上扬,呈站立状,似欲爬行。
【总页数】6页(P71-76)
【作者】毛洪东(文/图)
【作者单位】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馆藏唐宋金时期铜镜赏析
2.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馆藏部分高古玉器赏析
3.芦山县出土“关内侯印”考略
4.金印“诸国侯印”的年代商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文字研究目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75本)目录
《古文字研究》1-24辑目录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胡厚宣:《说》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裘锡圭:《说“弜”》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李家浩:《释“弁”》[日]岛邦男:《禘祀》[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附:图版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裘锡圭:《释柲》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林沄:《琱生簋新释》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李家浩:《战国布考》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6384313_西汉海昏侯国神爵三年“国除”考
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研究”已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
在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中,黄今言、王子今、辛德勇等众多学者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
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刘贺皇位立废的史实之上,对汉宣帝神爵三年废除海昏侯国的史实则关注较少。
蒋波在《汉代王侯谪免制度视野下的海昏侯考察》一文中指出,汉宣帝将海昏侯国废除,是因为刘贺“曾经身为皇帝却行淫乱,在海昏侯国又口出怨言,宣帝认为原来削户三千还不够,所以借机追加惩罚”[1]。
笔者认为,蒋先生所言尚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一、班固记载的豫章太守廖《奏书》浅析班固在《汉书·武五子传》中记载,刘贺在就国数年后即薨,豫章太守廖于此时向汉宣帝上奏:“舜封象于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
海昏侯贺死,上当为后者子充国;充国死,复上弟奉亲;奉亲复死,是天绝之也。
陛下圣仁,于贺甚厚,虽舜于象无以加也。
宜以礼绝贺,以奉天意。
愿下有司议。
”汉宣帝览奏后让有司议,“议皆以为不宜为立嗣”,海昏侯国由此被除国[2]2770。
秦铁柱在《汉代“短命”侯国研究》中,把汉代侯国被除国的原因总结为无后、触犯大汉律法、职务犯罪、违背礼制、卷入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与皇帝刻意废除等6个方面,并认为皇帝的意志是列侯存废的关键[3]。
作为一个曾被废黜帝位的人,刘贺在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后,应是怀有感激之心和对未来又燃起希望的,这从他墓中出土的墨书金饼、奏牍和他认为自己未来能晋封为王的史料中即可以看出。
因此,班固未记载刘贺犯法、犯罪、卷入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等,应可说明刘贺与这3事无涉。
又,刘贺有16个妻子和11个儿子[2]2768。
《二年律令·置后律》规定:“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其毋谪(嫡子),以孺子□□□子。
”整理者认为,简文中的残缺字应为“子、良人”[4]。
所以,刘贺自应不是“无后”而“国除”。
豫章太守廖借刘充国和刘奉亲之死说“天绝”刘贺,却不言刘贺无后,亦可旁证刘贺应还有“后”。
五年级作文关于侯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
五年级作文关于侯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每次念起,我就对各种姓氏充满了好奇。
这一回呀,我把目光聚焦在了“侯”姓上,还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儿。
要说这侯姓,那历史可悠久着呢!据我查阅的资料,侯姓起源于上古时期,主要有五个来源。
其中一支源自姬姓,是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弟弟晋侯缗的后代,以侯为氏。
还有一支出自姒姓,是夏后氏的后裔。
另外,侯姓也有出自仓颉的后代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来源。
在古代,侯姓可是出过不少名人的。
比如侯嬴,那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大隐士。
信陵君魏无忌对他那是敬重有加。
侯嬴年事已高,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他出谋划策,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到了近现代,侯姓也有不少杰出人物。
侯德榜,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他可是著名的化学家,“侯氏制碱法”就是他的杰作。
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来说说我身边的侯姓吧。
我有个同学就姓侯,叫侯晓峰。
这小子,长得高高瘦瘦,眼睛不大但特别有神。
每次上体育课,他就像一只活跃的小猴子,跑得那叫一个快!我们都开玩笑说他这是继承了侯姓的“飞毛腿”基因。
有一次,学校组织运动会,侯晓峰一口气报了好几个项目,什么100 米、200 米、4×100 米接力。
比赛那天,操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轮到侯晓峰跑 100 米了,只见他站在起跑线上,弓着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砰”的一声枪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那速度,真叫一个快!两条腿不停地交替着,双臂快速摆动,带起一阵风。
旁边的啦啦队都看呆了,大声喊着:“侯晓峰,加油!侯晓峰,加油!”最后,他毫无悬念地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为我们班赢得了荣誉。
除了跑得快,侯晓峰的学习成绩也不错。
特别是数学,他的脑子就像一台精密的计算器,那些难题到了他手里,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超级难的奥数题,全班同学都抓耳挠腮,苦思冥想。
关于侯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侯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侯姓是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分布。
本文将对侯姓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对侯姓的历史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侯姓的起源和发展据史书记载,侯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时,姬姓国君之子孙后裔封侯,成为王国中的重要贵族。
此后,子孙后裔以封侯的称号作为姓氏传承下来,侯姓在中国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侯姓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春秋战国时期,侯姓分布较为广泛,据《左传》记载,战国时期的侯国侯姓人很多,且分布于各个诸侯国之间。
而随后的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实施的苛法细则,姓氏数量大幅减少,侯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另外,侯姓在历史上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人物。
例如,西汉时期的侯君集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为侯姓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著名的侯姓宦官,如明代的魏忠贤和清代的邓世昌等,他们对国家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侯姓的现状侯姓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分布却相对广泛。
根据中国公安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侯姓在中国姓氏中的排名约为第100位。
在不同地区,侯姓人口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山东、安徽、山西等地的侯姓人口比较集中。
此外,侯姓也逐渐形成了在各个领域中的社会形象。
侯姓人群中既有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普通人家,也有担任政府、军警、医生、教师等职业的精英人才。
侯姓人群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社会和国家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侯姓的文化内涵和群体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侯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群体意识。
侯姓人群通过举办家族联谊、组织庙会等活动,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同时,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侯姓人士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和他人尽一份力量。
此外,侯姓也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例如,侯字组成的“侯门一入深似海”形容一个家族的门户非常严格,要求家族成员要有修养、遵循家族伦理。
夏侯氏研究报告范文
夏侯氏研究报告范文夏侯氏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夏侯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姓氏,根据史书记载,夏侯姓起源于夏代时期,是中国古代的贵族姓氏之一。
夏侯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历史记忆。
本研究旨在对夏侯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分布以及重要人物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研究主要包括查阅历史资料、史书以及相关文献,以了解夏侯氏的起源、发展和家族分布情况;实地调查主要通过走访夏侯氏的后代子孙,获得他们对夏侯氏历史的了解和传承。
三、研究结果1. 夏侯氏的起源:夏侯氏是中国古代的贵族姓氏,起源于夏代时期。
夏侯姓是夏王朝的宗室姓氏,据史书记载,夏侯姓是由夏王后裔夏启之后代夏侯启的官名演变而来。
夏侯姓在商代和周代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2. 夏侯氏的家族分布:夏侯氏的家族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原地区,如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夏侯氏在历史上有很多重要人物和杰出的后代子孙,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为夏侯氏增添了光彩。
3. 夏侯氏的重要人物:夏侯氏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夏侯渊、夏侯惇和夏侯霸。
夏侯渊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他以勇猛善战、谋略高超而著称;夏侯惇是著名的曹魏将领,他以忠诚、勇敢和双目失明后的坚毅精神而被后人景仰;夏侯霸是西晋时期的名将,他以英勇善战、才华出众而受到赞誉。
四、研究结论通过对夏侯氏的研究,我们发现夏侯氏作为中国古代的贵族姓氏,其源流十分悠久,其家族分布也较为广泛。
夏侯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为夏侯氏增添了光彩。
夏侯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研究展望本研究虽然对夏侯氏的源流、家族分布和重要人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但是由于资料有限和时间有限,还有许多相关内容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通过拓展研究范围,进一步调查夏侯氏的家族分布情况,并通过对夏侯氏的后代子孙进行访谈,深入挖掘夏侯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以及夏侯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关于姓氏侯
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400字关于姓氏侯
侯姓,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
”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
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
《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
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侯姓还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
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中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
《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侯氏。
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侯氏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在其发展繁衍过程中,很快就播迁到河北等地。
关于侯姓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侯姓研究报告作文
标题:侯姓研究报告
引言:
侯姓是中国非常常见的姓氏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
本报告旨在对侯姓的来源、分布、历史渊源以及在不同领域的突出成就进行综合研究和探讨。
一、来源与分布:
侯姓源于姬姓,属于百家姓之一。
在中国姓氏排行中,侯姓位列前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根据统计数据,侯姓在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尤为集中。
二、历史渊源:
据研究推测,侯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
当时齐国有以侯嬴为首的显赫贵族,人称侯嬴氏。
后来,随着侯嬴氏的衍生和分支,逐渐形成了侯姓。
侯姓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人和重要的家族,如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侯宝、唐朝时期的侯景、宋代的侯绍贤等。
三、社会地位与职业:
侯姓在中国历史上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人物。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侯姓人士多有突出贡献。
特别是在古代官场中,有许多侯姓官员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文化影响:
侯姓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侯姓人士以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同时,侯姓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论:
侯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姓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突出的社会贡献。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侯姓人士勇敢拼搏,追求卓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今天的侯姓人们继承发扬了先辈们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进步贡献着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姓氏大辞典》
2. 《中国文化大辞典》
3. 《侯氏族谱》。
关于侯姓的研究报告四百字
关于侯姓的研究报告四百字
《侯姓的研究报告》
本报告旨在对侯姓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历史渊源、人物传承、地理分布等方面内容。
一、历史渊源
侯姓源于中国古代姓氏,可追溯至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春秋
战国时期。
侯姓有两种起源,一是起源于古代国家的封建制度,如商代、周代的封君侯,这些封君的后代便以"侯"作为家族姓氏;二是起源于职业或者身份地位。
古代曾有许多大夫、太守、巡抚等官职称为侯,这些官员的后代便以该官职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人物传承
侯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杰出的人物,以其智勇过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侯宝林,明朝大臣,以清廉守职、治理有方而闻名;侯君集,唐代文人,以其才情洋溢的诗文成就而广为称道;侯德榜,近现代数学家,为中国数学建设和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地理分布
侯姓在中国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但以山东、河北等地人口较为集中。
山东因为历史沿革、人口众多,使得侯姓成为当地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
而河北相传是侯姓的发源地,因此在河北的各个地级市、县和乡镇亦有侯姓后裔。
综上所述,侯姓作为中国的姓氏,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渊源,其人物传承和地理分布都具有一定特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的迁徙,侯姓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成为中国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侯姓的研究提供一些初步的了解和参考,以促进对中国姓氏和家族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
侯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侯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侯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嘿,今天咱就来讲讲“侯”这个字的由来和那些有意思的历史故事。
要说“侯”啊,那可是老有来历了。
据说在古代,侯可是个很重要的爵位呢。
咱就说以前有个叫小李子的人,他家那可是世代为官。
有一次,小李子的爷爷因为立了大功,皇上一高兴,就封他爷爷为侯啦。
这可把他们全家高兴坏了,从那以后,他们家那是风光无限啊。
这小李子呢,整天就听家里人讲他们家以前被封侯的荣耀事儿。
他就特别好奇,这侯到底是个啥呀,咋就这么厉害呢。
于是啊,他就开始到处去打听,还找了好多古书来看。
嘿,你别说,还真让他给弄明白了不少。
他知道了侯在古代那地位可不一般,有自己的封地,还有好多特权呢。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小李子也长大了,他对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他发现历史上有好多著名的侯呢,像什么留侯张良啊,那可是超级厉害的人物。
他就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像那些厉害的侯一样,那该多好啊。
你看,这就是“侯”的由来和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
虽然咱不是什么侯,但了解了解这些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呢。
哎呀,我这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说得清楚不清楚,反正就是这么个事儿啦!哈哈!
怎么样,这“侯”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咱以后有空,再接着聊聊别的有趣的事儿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的生日》“民国14年2月7日作于东大”④ 。
1925年5月侯曜剧本《山河泪》作为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书第四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在剧本扉页剧照下标注:《山河泪》第三幕第一场(东南剧社排演1924年7月),侯曜饰演剧种人安南潜。在剧本的《序》中,作者说明:“东南大学火灾,学生自治会决议举行募捐游艺会,演戏筹款……我费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搜集材料。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结构剧情。更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把全剧写了出来。我编这本剧本的时候,得同学帮忙不少……剧本编成之后,东大戏剧研究会东南剧社,先后拿来表演”。《序》中所提到的同学有王希曾、李今英、濮舜卿、李吕桦、周铃荪等。
他的戏剧创作因为处于“运动”的边缘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他的许多电影作品因为散失被称为是电影史上的“失踪者”。因此,对于侯曜的认真考证和在此基础上的再评价,有助于我们正确全面认识侯曜,也有助于使中国戏剧史和中国电影史上曾经出现的历史情景更趋清晰。
一、侯曜与东南大学
这样的历史情景可以从侯曜的戏剧创作中得到印证,据侯曜自己记述,1923年12月1日《弃妇》“改订于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侯曜还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编写《睁眼的瞎子》(平民教育独幕新剧)于1926年1月初版;⑧
江苏文学艺术网站《江苏文学社团流派(二)》介绍东南剧社是“1925年由东南大学侯曜及其夫人濮舜卿等组建于南京,曾公演过他们创作的话剧《人间乐园》、《弃妇》,还有《复活的玫瑰》。濮舜卿自饰《弃妇》女主角,破男扮女装的陈规,一时传为佳话。他们被称为‘学校剧’的代表人物,推动了南京现代戏剧的发展。”
侯曜在广东高师附设初级师范时已经时常编演戏剧了,到了南京以后,进了戏剧研究会,对于技术和原理方面更加研究得深邃。每逢学校里开游艺会,表演新剧,他都是主要的角色。
侯曜同学称为是富于天才勤于编剧的“戏剧家”:从不曾看见一个人嗜好某种艺术,像侯君嗜好戏剧这样厉害的!他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若是不许他研究、编著和表演,那是比什么惩罚都来的残酷!他生来对戏剧,便感觉特殊的兴趣。他编戏的时候,是专心致志的,什么事情都不管,有时一个人坐在自修室里冥想;有时跑到鸡鸣寺或是北极阁向着树木出神。他所编的剧本中的情节,都是这样结撰出来的。
现有可查阅资料大都介绍侯曜“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学的是教育”,1924年任长城画片公司编导。但都没有说清其入学与毕业时间。据现存东南大学的《国立南高东大中大毕业同学录》记载:侯曜,广东番禺人,民国13年6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教育专修科第三班。③
据侯曜自己记载:他的戏剧多创作、甚至演出于东南大学:
《离魂倩女》“民国11年6月5日于东大”;
《双十梦》“民国11年双十节前一夜作于东大”;
而这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需要提及,在中国话剧史上需要论述,在中国电影史上需要着重介绍的艺术家,在学术研究的视域里还处于部分混沌或遮蔽状态,至今还没有见到“知人论世”的和兼顾戏剧电影的论述,他的生平事迹还有不少模糊和“待考”之处,②
根据广东文化网介绍“民国9年侯曜主编《新学生》半月刊是较早发表新文学创作的刊物”,和南通档案信息网登载吴亚鲁“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1923年夏……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侯曜应是1921年入学,1924年毕业。而据现有的资料,侯曜在1924至1925年间,仍在东南大学活动过。
1922师梅庵通过简章,并由团员推出二事:组织公开马克司学说研究会;介绍南京方面善演戏之中等学校以上的学生入团,以为组织平民戏剧社之预备。
《弃妇》1922年11月初“脱稿于东南大学”;
《可怜闺里月》“十二,四,十六,改订于南京鸡鸣寺”;
《摘星之女》“1924年8月15日于东大”;
【原刊期号】20066
【原刊页号】109~114
【分 类 号】J8
【分 类 名】影视艺术
【复印期号】200609
【作 者】彭耀春
【作者简介】彭耀春,江苏警官学院教授、博士。江苏 南京 210012
【内容提要】侯曜是我国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的“校园剧”作者和二、三十年代新派电影编导与重要的电影理论家,然而长期以来却因为“边缘化”而被部分“模糊”或“遮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证侯曜1924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教育专修科,是南京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之一,他酷爱戏剧,热衷电影,为人生而艺术,因编导抗战电影1942年被日军杀害。
1924年3月侯曜戏剧集《复活的玫瑰》作为“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书第二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郑振铎、曹刍、吴俊升、王式禹分别为之作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侯曜与戏剧的线索:
1922年2月5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梅庵,吴亚鲁与侯曜主持召开南京地区首次团员代表大会,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委员会”。
1922年5月9日侯曜与吴亚鲁给团中央信:
洪深也曾提及“侯曜濮舜卿前在东南大学同读,后来结为夫妇;彼此间影响很深,作风差不多是一样的。”⑥
在东南大学学习教育的侯曜接受了“五四”时代精神和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从校园走向社会,从戏剧走向政治。南京地方志、团中央网站、江苏省共青团网站和南通档案馆网站都记载了侯曜参与创建共青团南京委员会、开展平民教育,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事迹:
全文显示(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6年:YL)
当前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6年
侯曜考据研究
【原文出处】南京社会科学
在《双十梦》里,侯曜又让蔡锷、黄兴、徐锡麟、秋瑾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慷慨激昂地登台演说,使青年“梦醒”认识自己对于社会的“大责任”。
但是我们在侯曜当年的文字里还看不到更为激进的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思想,所以,当他那些早期的南京共青团同事们大多很快加入共产党,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时候,他则从戏剧走向了电影,成为一名“新派电影家”。侯曜自己是这样解释的:“我在东大刚毕业的时候,有两件职业任我选择:一是从事平民教育;一是从事影戏。当时我很考虑过一番,终归择定了影戏事业。因为我承认影戏能宣传文化,改善社会,比任何事业都来得重要。”⑨
【摘 要 题】历史长廊
【关 键 词】侯曜/生平/戏剧/电影/考据
【正 文】
侯曜1922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校园剧”作者和电影戏剧编导。他创作话剧十余种,其中如《复活的玫瑰》、《山河泪》、《弃妇》等都是当年十分流行的校园戏剧,《复活的玫瑰》还是最早从大陆流向台湾的“新剧”示范作品之一;他先后在长城、民新、联华等影片公司任编导,编、导《弃妇》、《摘星之女》、《西厢记》等几十部电影,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开拓者”之一,和20年代的“新派电影家”;他的电影理论著作《影戏剧本作法》被评为是“从中国人独特的哲学和文化观念出发,建立了一个中国式的(或称‘东方式’)电影理论体系。”①
前一项推定易克种、吴肃(吴亚鲁——注)主持,后一项推定侯曜主持。
1923年11月18日,团中央代表林育南到南京检查工作。当晚召开的地方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五项决议,其中第五项有“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由“侯曜同志负责活动。在工厂附近开设学校,进行工人补习教育。”⑦
侯曜在东南大学期间除完成他教育专业的学业外,还用大量的精力阅读文学,创作和饰演戏剧,在这过程中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其爱国主义、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发展,而积极参与了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及其最初的活动,开展平民教育,并在这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二、侯曜与戏剧
侯曜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戏剧家。文学研究会为传播“通俗的比较成功的剧本”出版“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书”共9种。其中侯曜一人就出版《复活的玫瑰》、《弃妇》、《春的生日》、《顽石点头》、《山河泪》5种,加之“彼此间影响很深,作风差不多是一样的”的濮舜卿《人间的乐园》,他们夫妇的戏剧就占丛书的2/3。
侯曜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回忆自己的校园戏剧生活:“我在东大是学教育的,同时又喜欢研究戏剧,以为戏剧教育民众,感化民众的力量比任何事业来得大,所以课余之暇,时常邀集几个同志作粉墨登场,借剧中人的离合悲欢浇灌了胸中多少的块垒。同时又给了人们不少的安慰和感动。”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