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考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电学考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c56c1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9.png)
高中物理电学考点总结归纳1. 电荷与电场1.1 电荷的性质1.2 电场的概念1.3 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1.4 电荷分布与电场1.5 电势与电势能2. 静电场2.1 静电场的性质2.2 静电力与库仑定律2.3 静电场的叠加原理2.4 高斯定律及应用2.5 电场的能量密度3. 电流与电路3.1 电流的概念与电流强度3.2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3.3 电阻与电阻率3.4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3.5 简单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4. 电阻、电功与电功率4.1 电阻的性质和分类4.2 线性电阻的IV特性4.3 电功的计算方法4.4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5. 电路分析5.1 罗尔定律5.2 基尔霍夫定律5.3 电路中的等效电阻5.4 电路中的戴维南定理5.5 电路中的诺顿定理6. 电磁感应6.1 磁场的概念与性质6.2 电磁感应定律6.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6.4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6.5 自感与互感7. 电磁场中的电荷运动7.1 洛伦兹力与洛伦兹定律7.2 质点在磁场中的运动7.3 导体中的电流7.4 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7.5 磁场中感生电动势8. 交流电路8.1 交流电的概念与表示方法8.2 交流电的平均值与有效值8.3 电阻、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8.4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8.5 交流电路中的谐振现象9. 光学9.1 光的反射与折射9.2 光的干涉与衍射9.3 光的偏振与双折射9.4 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的应用9.5 光的波粒性与光量子的能量10. 声学10.1 声波的特性10.2 声音的传播10.3 声源和听者的特性10.4 声音的强度与声级10.5 声音的干涉与谐振以上是高中物理电学的考点总结归纳,包括电荷与电场、静电场、电流与电路、电阻、电功与电功率、电路分析、电磁感应、电磁场中的电荷运动、交流电路、光学和声学等内容。
掌握这些考点并理解其相关性质和计算方法,将有助于对高中物理电学的学习和考试备考。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d79b5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e.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的性质-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荷的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是恒定的。
2. 库仑定律- 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公式:$F = k \frac{|q_1 q_2|}{r^2}$,其中 $F$ 是力,$k$ 是库仑常数,$q_1$ 和 $q_2$ 是电荷量,$r$ 是两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3. 电场-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力场,可以用电场线表示。
- 电场强度 $E$ 定义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公式为 $E = \frac{F}{q}$。
4. 电势能与电势-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 电势是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公式为 $V = \frac{U}{q}$。
5. 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存储电荷和电能的器件。
- 电容 $C$ 定义为单位电压下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公式为 $C = \frac{Q}{V}$。
二、直流电路1. 欧姆定律- 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V = IR$,其中$V$ 是电压,$I$ 是电流,$R$ 是电阻。
2. 串联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阻器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中,电阻器并排连接,电压相同。
3.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任意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为零。
4. 电阻的计算-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为各个电阻之和。
-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三、电磁学1. 磁场- 磁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可以用磁力线表示。
- 安培定律描述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2.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电动势。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试图抵消磁场变化的效果。
3. 交流电- 交流电(AC)是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 交流电的峰值、有效值和频率是描述交流电特性的重要参数。
高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大全6篇
![高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大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83431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45.png)
高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大全6篇全部的胜利,与制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缺乏道。
以下是为您推举高中物理电学基础学问点大全6篇。
高中物理电学学问点1一、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q=-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改变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S/4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介电常数〕高中物理电学学问点2二、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3.电阻、电阻定律:R=L/S{:电阻率〔?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 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I总=I1=I2=I3 I并=I1+I2+I3+电压关系U总=U1+U2+U3+ U总=U1=U2=U3功率安排P总=P1+P2+P3+ P总=P1+P2+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整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留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e423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0.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梳理一、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电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量用 Q 表示,单位是库仑(C)。
元电荷 e = 16×10⁻¹⁹ C,是电荷量的最小单元。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电场强度 E 用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定义为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F 与电荷量 q 的比值,即 E = F/q,单位是牛/库(N/C)。
电场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场的假想曲线,其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切线方向表示电场的方向。
二、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其大小与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表达式为:F =kQ₁Q₂/r²,其中 k 是静电力常量,约为 90×10⁹ N·m²/C²。
三、电势与电势能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
选取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与电荷的电荷量和所在位置的电势有关,表达式为 Ep =qφ。
四、电容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比值叫做电容,即 C = Q/U,单位是法拉(F)。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 S 成正比,与极板间的距离d 成反比,与极板间的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 成正比,表达式为:C =εS/4πkd 。
五、电路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 = Q/t,单位是安培(A)。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式为 R = U/I,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高中电学物理知识点
![高中电学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af94e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c.png)
高中电学物理知识点1. 电流:电流是电荷移动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电压是电力的大小,也称为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电阻是电流流过的困难程度,单位是欧姆(Ω)。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I = 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5. 短路:短路发生在电路中的两个端点直接连接在一起,导致电流无限大,电压降为零。
6.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两个或多个器件以分支的方式连接,其总电阻小于各个分支电阻的和。
7.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两个或多个器件以直线连续的方式连接,其总电阻等于各个器件电阻的和。
8. 电功率:电功率是电能转换速率的度量,单位是瓦特(W),计算公式为P = IV,其中P为功率,I为电流,V为电压。
9. 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是由磁场变化引起的电流,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
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产生电流,其中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11. 电容:电容是存储电荷的能力,单位是法拉(F)。
12. RC电路:RC电路是由电阻和电容构成的电路,具有充电和放电过程,其特点由RC 时间常数决定。
13. LC电路:LC电路是由电感和电容构成的电路,具有振荡的特性,其中涉及共振频率和共振电路。
14. 磁场:磁场是围绕带电物体或电流的空间区域,其方向由磁力线表示。
15.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单位电流产生的力的大小,单位是特斯拉(T)。
16. 磁通量:磁通量是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磁场总量,单位是韦伯(Wb)。
17.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18. 磁感应定律: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指出,磁场的变化会引起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使其产生的磁场抵抗原来的变化。
初、高中物理之电学知识总结
![初、高中物理之电学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4200a6aa00b52acfc7caea.png)
物理电学知识总结一、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7)…8)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9)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10)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11)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2)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
(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13)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1)-2)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
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
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三、电压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3伏=106毫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01b7c877f1922791688e85b.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一、静电场:静电场:概念、规律特别多,注意理解及各规律的适用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191.610e C -=⨯2.库仑定律:2Qq F Kr= 条件:真空中、点电荷;静电力常量k=9×109Nm 2/C 2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中间电荷量较小且靠近两边中电量较小的;313221q q q q q q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熟记,特别是孤立正、负电荷,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分布,电场线的特点及作用.3.力的特性(E):只要有电荷存在周围就存在电场 ,电场中某位置场强:q F E =(定义式)2KQ E r =(真空点电荷) dUE = (匀强电场E 、d 共线) 4.两点间的电势差:U 、U AB :(有无下标的区别)静电力做功U 是(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势E 是(其它形式的能⇒电能)Ed -qW U B A BA AB ===→ϕϕ=-U BA =-(U B -U A )与零势点选取无关) 电场力功W=qu=qEd=F 电S E (与路径无关) 5.某点电势ϕ描述电场能的特性:qW 0A →=ϕ(相对零势点而言) 理解电场线概念、特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特别是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特点和规律6.等势面(线)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距导体远近不同的等势面的特点?),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E 越大,称为尖端放电。
应用:静电感应,静电屏蔽7.电场概念题思路:电场力的方向⇒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这些问题是电学基础) 8.电容器的两种情况分析始终与电源相连U 不变;当d 增⇒C 减⇒Q=CU 减⇒E=U/d 减 仅变s 时,E 不变。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8b70a3c8d376eeafaa3119.png)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一.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5.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6.电场力:F=qE7.电势与电势差:U AB=φA-φB,U AB=W AB/q=-ΔE AB/q8.电场力做功:W AB=qU AB=Eqd9.电势能:E A=qφA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 B-E A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 AB=-W AB=-qU 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 o=0):W=ΔE K或qU=mV t2/2,V 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 =V o 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二、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2.欧姆定律:I=U/R3.电阻、电阻定律:R=ρL/S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6.焦耳定律:Q=I2Rt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 =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 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3)使用方法(4)注意事项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三、磁场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2.安培力F=BIL;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四、电磁感应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3)E 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2.磁通量Φ=BS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五、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 m sinωt 电流瞬时值i=I m 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 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 m =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 m/(2)1/2;U=U m/(2)1/2;I =I 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1;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a68e8bdcf84b9d529ea7a63.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场基本规律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2、库仑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二、电场能的性质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
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
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大总汇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大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d8ec4a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3.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大总汇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的守恒定律•电场的概念和性质•电场的叠加原理•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2.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电流的方向和电子流动的方向•电导率和电阻率的概念•欧姆定律和电阻的计算•阻值和电阻的关系3. 电压和电功率•电压的概念和电动势的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短路和开路的概念和影响4. 电容和电路•电容的概念和电容的计算•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的等效电容计算•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瞬时电流和电荷的计算•电容和电压的关系及其应用5.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电动势的概念和电磁感应的计算•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关系•电磁波的概念和特性6.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概念和特点•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的特点•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和相位角•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7. 光电效应和半导体•光电效应的概念和实验现象•光电效应中的波粒二象性和爱因斯坦方程•光电效应的应用•半导体的概念和半导体材料的特性•P-N结和二极管的原理和应用8. 弦波和声音•弦波的概念和特性•简谐振动和波的参数•波的传播和波速的计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频率和音高的关系9. 光的折射和光学仪器•光的折射定律和斯涅尔定律•光的全反射和光纤的原理•透镜和镜子的类型和特性•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目镜和物镜的配焦和放大倍数10. 核物理和放射性•原子核的结构和核反应•核衰变和半衰期的概念•放射性的分类和辐射的防护•核能的利用和核裂变的原理•核聚变和核能的前景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对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电学领域更高级的知识的基础。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在学习电学知识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55cebefcc17552706220888.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归纳1.基础知识对于电学综合问题,状态分析往往是解题的第一步,如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和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应分析其受力状态和运动状态;对于直流电路的计算,应首先分析其电路的连接状态;对于电磁振荡,通常需要分析振荡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状态。
2.电场知识点: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电场,静止电荷激发的电场是静电场。
电场对处在场中的其它电荷有力的作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一般说来电场力对电荷要做功,在静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在静电场中电荷具有电势能。
在静电场中引入场强和电势这两个物理量,来分别描写静电场有关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
只有深入地理解场强和电势的概念,才能加深对电场这一概念的理解。
静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场,在空间各点描写电场的物理量?场强和电势,均不随时间变化。
但是,在场中的不同点,场强和电势的数值一般来说是不同的,它是随着空间点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关于这一点在中学物理中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经常研究匀强电场,在这一特殊的匀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而一般的电场却不是这样,必须考虑场强和电势在场中不同点的分布情况。
电力线和等势面是分别用来形象地描写场强和电势在空间中的分布的工具。
对于它们的性质及描写电场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电场的概念、形象的建立电场的模型和图象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解决很多电学中的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场中一些概念的学习,如:电场力对电荷的功、电势能……,应对照力学中的重力对物体做的功,重力势能……来学习和理解。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和运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力学问题。
所以静电场的学习是对力学问题的一次很好的复习和提高的机会。
3、稳恒电流知识点:这部分知识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等效思想,学会画等效电路图课本中,在讲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所说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是指等效电阻。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13b6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b.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中,电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了电荷、电路、电磁场等多个方面。
掌握电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电现象的本质,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电荷和电场1. 原子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正负电荷相等且相互吸引。
2.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电荷保持不变。
3. 电荷相互作用: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4. 电场的概念: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它是对其他电荷施加力的介质。
二、电流和电阻1. 电流的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流方向为从正极流向负极。
3. 电阻的概念:材料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4. 电阻的计算: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之比。
三、电路和电路元件1. 电路的概念:由导体、电源和电器构成的路径,用于电流的闭合循环。
2. 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担;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担。
3. 电阻的连接方式: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为它们之和;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为它们的倒数之和。
4. 电容器的作用:存储电荷,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四、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1. 直流电路:电荷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运动。
2. 交流电路:电荷来回振动,方向周期性反转。
3. 交流电流的频率和周期:频率是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周期是一个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4. 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使得交流电路在电阻上产生相同功率的直流电流。
五、电功和电功率1. 电功的概念:电能的转化或传输过程中所做的功。
2. 电功的计算:电功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3. 电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
4.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六、磁场和电磁感应1. 磁场的概念:磁铁周围存在的磁力作用区域。
2. 磁场的方向:磁力线从北极指向南极。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3a10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30.png)
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的概念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 电场强度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4.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荷量与电场强度乘积的积分5. 电势差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能差电势差等于两点之间电场强度的积分二、电流与电路1. 电流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2.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公式:I = U/R3.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4.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5. 电路的功率电路消耗或转换电能的快慢公式:P = UI三、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由楞次定律确定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公式:ε = dΦ/dt3. 自感现象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引起自身电感元件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原电流变化方向相反4. 互感现象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引起另一个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互感电动势的方向由互感系数和原电流变化方向确定四、电磁波1. 电磁波的产生交变电流在空间激发的电磁场电磁波是横波,具有波动性2.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3. 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具有能量和动量电磁波可以反射、折射、干涉、衍射4. 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雷达等电磁波在医疗、军事、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5f16ab168884868662d61c.png)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5.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6.电场力:F=qE7.电势与电势差:U AB=φA-φB,U AB=W AB/q=-ΔE AB/q8.电场力做功:W AB=qU AB=Eqd9.电势能:E A=qφA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 B-E A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 AB=-W AB=-qU 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二、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2.欧姆定律:I=U/R3.电阻、电阻定律:R=ρL/S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6.焦耳定律:Q=I2Rt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 =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 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三、磁场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2.安培力F=BIL;四、电磁感应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3)E 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2.磁通量Φ=BS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五、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 m sinωt 电流瞬时值i=I m 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 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 m =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 m/(2)1/2;U=U m/(2)1/2;I =I m/(2)1/24.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
高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bcf186a5727a5e9856a61dd.png)
高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篇一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 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能够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P193)。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篇二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能够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因为I=U/R,W=Q,所以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 成反比)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篇三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bf3a3e0b4c2e3f572763ad.png)
物理电学知识总结1.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8)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9)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10)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1)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
(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12)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2.电流1)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
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
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
1安。
3.电压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3伏=106毫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
物理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4c27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物理高中电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是学习电磁现象和电路知识的重要章节,对于学生理解电力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电学基本概念1.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
2.电荷:元电荷、点电荷、电荷分布。
3.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差。
4.电容:电容器的定义、电容的计算、电容器的串并联。
5.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通量。
6.电流:电流的定义、电流的种类、电流的测量。
7.电阻: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算、电阻的串并联。
8.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二、电路分析1.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2.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3.电阻电路:电阻的星三角变换、电阻的功率计算。
4.动态电路:电容电路、电感电路、换路定律。
5.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阻、稳压二极管、变阻器。
三、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动势。
2.动生电动势: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电动势。
3.感应电流:楞次定律、自感现象、互感现象。
4.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的效率。
5.交流电:正弦交流电、交流电的有效值、交流电的功率。
四、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振荡电路、电磁波的传播。
2.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能量。
3.电磁波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
4.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一:电荷库仑定律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和。
2、元电荷:电荷量为1.6×10-19C电荷,叫。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也不能被,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4、库仑定律:①内容:在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边线上。
②公式:,其中k=9×109Nm2/C2,叫静电力常量。
③适用条件:。
④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与带电体本身大小无关。
二:电场电场强度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其特殊性表现在不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看不见摸不着),是电荷间的媒介,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具有的特性和的特性。
电场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的作用。
2、电场强度E:在电场中放入一个试探电荷q,它所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
定义式:,单位。
场强是量,规定电场强度E的方向为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则与场强E的方向。
注意:E与试探电荷的电量关,与它所受的电场力也关。
由决定。
三:电场线匀强电场1、电场线: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线的特点:①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而假想的、实际上不存在的。
②始于(或无穷远),终于(或无穷远),不。
③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
如果平行则等距,不会平行而不等距。
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表示,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
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尽管二者可能是重合的,那也是一种巧合,不是应有的规律。
⑤沿电场线方向,电势。
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指向低等势面(线)。
3、要熟悉以下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①孤立正负点电荷;②等量异种点电荷;③等量同种点电荷;④匀强电场;⑤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
4、正负点电荷Q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是非匀强电场,场强的计算公式是。
5、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处处,场强大小处处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
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板之间除边缘外的电场就是。
第二单元电势能电势差电场中的导体一:电势差和电势1、电势差:①引入电势差是从的观点来研究电场的性质,或者说是为了描述电场的性质而引入。
②定义和定义式: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与的比值W AB/q,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U AB表示,其定义式为。
③物理意义:A、B两点间的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
④单位及1伏的定义:电势差的单位为导出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简称。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符号为。
1伏= 。
即如果正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1焦,则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伏。
注意:①电势差为标量;②电势差U AB与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W AB,与电荷所带电量q 。
电势差是由决定的,与初、末位置有关。
2、电势①电势实质上是的电势差。
即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②电势的单位:电势通常用表示,其单位与电势差单位相同,都是,国际符号是。
③电势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规则不是平行四边形定则,而是代数规则。
它的正表示,负则表示。
④电势的相对性及电势差的绝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会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说某点的电势的高低,应相对于一个零电势点,通常认为电势为零。
注意:两点的电势差却是绝对的,不会随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
(类比两点的高度差)。
⑤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 AB=如果U AB>0,即φA>φB则表示A点电势B点电势。
如果U AB<0,即φA<φB则表示A点电势B点电势。
注意: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二:电势能及电场力做功1、电势能①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与电荷位置有关的势能称为电势能。
②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电场力做负功时,电势能;电场力做功的多少电势能变化量。
③特点:电势能是与所在共有的,且具有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接地处(也就是大地)为电势能的零点。
2、电场力做功①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的功与移动路径关,只取决于和电荷的。
这一点与重力做功跟高度差的关系相似,可作比较理解、记忆。
②计算电场力做功可使用公式W AB= ,具体计算时,q、U AB、W AB均有正负,该公式适用于电场。
三: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特点:①一定跟电场线,即跟的方向垂直;②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功;③电场线总是从电势的等势面指向电势的等势面;④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⑤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
等差等势面的分布的疏密就象电场线分布的疏密一样,均能反映电场的。
四:静电屏蔽1、静电感应现象:把金属导体放在电场中由于内部自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而,使导体的两个端面出现等量的,这种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叫静电感应。
当自由电子的停止时(不是停止是达到受力平衡时),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2、静电平衡状态的特点:①导体内部场强;②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的表面是等势面;③导体外部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④净(注意区分静)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3、静电屏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区域就不再受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就叫静电屏蔽现象。
第三单元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电容器和电容1、电容器:两个彼此而又互相的导体就组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器的工作状态:充电和放电。
充电就是使电容器的过程,放电就是使电容器的过程。
电容器的带电量指的是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2、电容:描述电容器本领的物理量。
电容器与的比值叫电容,定义式为C= = ,其中C与Q、U均无关,仅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单位:1F=1C/V= μF pF。
3、平行板电容器:C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即C= ,其中k为静电引力恒量。
在分析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Q、E、U和C的关系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保持两极板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不变;②充电后断开电源,则不变。
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的加速①运动状态的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做运动。
②用功能观点分析:粒子动能的变化量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qU= .2、带电粒子的偏转①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V o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时,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的电场力作用做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②偏转运动的分析处理方法是分解法(类似于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沿初速度方向为;沿电场力方向为。
③基本规律:设粒子带电量为q,质量为m,两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压为U,板长L,板间距为d.加速度a=F/m=qE/m= .运动时间t= .离开电场的偏转量y=at2/2=qEL2/2mVo2= .速度的偏转角tanθ=Vy/Vx=.而位移的偏转角tanα=Sy/Sx=gt/2Vo.第四单元部分电路电功和电功率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条件是:①要有能自由移动的。
②导体两端存在。
2、电流的定义:通过导体某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的比值叫电流。
①电流的定义式为.②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为。
(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是自由电荷的电荷量,v是自由电荷,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流向;在电源内部,电流由电源的流向。
二:电阻和电阻定律1、电阻定律的表达式为:R= ,式中的ρ叫做材料的电阻率,它是反映材料的物理量,其大小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无关,是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还与有关。
2、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不同,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还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如锰铜合金、镍铜合金等)。
电阻率的单位:。
3、当温度降至某一数值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ρ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现象。
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超导材料的温度。
处于超导状态的材料叫做超导体。
4、半导体:有些材料,它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这种材料称为,如锗、硅、砷化镓等,另外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可以由外界条件控制,如温度变化、光照、掺入微量的其他物质等均可使它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即半导体具有特性、特性和掺杂特性。
三: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成正比,跟导体的成反比,即I= 。
2、欧姆定律适用于和,即纯电阻电路。
对气体导电不适用,应用时U、I、R三个物理量要对应电路。
3、研究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时,因U是自变量,I为因变量,故常画I-U图象,(自己补画图象)图线的斜率为电阻R的倒数,由两电阻的I-U图线可以比较两电阻的大小。
如R2的斜率大于R1的斜率,则有R2R1。
四:电功和电热1、W= 是电功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一段电路上电功的计算;Q=是电热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一段电路上电热的计算。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W≥Q,即对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W Q;对非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W Q。
2、电功率P= ,适用于任何一段电路上电功率的计算,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热功率P热= ,表示电流通过电阻时发热的快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P P热。
3、串联电路中,功率的分配与阻值成比;并联电路中,功率的分配与阻值成比,这些都是对纯电阻电路而言的。
4、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①用电器正常工作条件下两端所加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叫,即P额= 。
②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消耗的功率,P实=I实U实,若P实>P额,用电器可能烧坏。
第五单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电动势1、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的装置。
2、电源的电动势E:表征电源的本领。
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闭合电路中等于,即E= 。
3、电源内阻r:电流通过内电路时也受阻碍作用,阻碍的强弱用内阻表示。
4、电源给定后一般认为E 、r 不变,但电池用久后,E 会 (但很不明显),r 会 。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 成正比,跟内外电路中 成反比。
2、公式: 。
3、路端电压:电路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输出电压U= 。
讨论:①R 增大,I ,U ,当R 增大到无穷大(断路)时,I= ,U= 。
②R 减小,I ,U ,当R 减小到零(短路)时,I=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