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原因、问题及对策浅析
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使用权在农户之间进行流转或转让的过程。
目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土地流转主体单一:土地流转的主体大多是富余劳动力的农村青年和外来务工人员,而农户和老年人的参与度较低。
这导致了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2. 土地流转价格不透明:由于缺乏明确的土地流转价格指导,流转双方在流转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了土地流转价格的不确定性和流转双方的利益纠纷。
3. 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存在简单化、模糊化的问题,对于流转权、流转期限、流转价格等关键因素没有明确规定,给双方权益保护带来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1.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发布、流转价格指导、纠纷解决等一体化服务,提高流转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2. 建立土地流转权益保护机制:制定土地流转法规,明确土地流转权益保护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标准,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3. 提供金融支持和技术支持: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和流转主体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支持,降低流转成本和风险;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村土地的经营效益。
4. 注重土地流转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衔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户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参与土地流转的能力和积极性。
5.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执法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维护土地流转市场秩序和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需要从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保障权益、提供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和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发展。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流转、出租、买卖、承包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农民收益不稳定、土地经营主体不规范等。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发展。
一、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一)土地资源浪费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纷纷将土地流转出去,但在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了规模化农业企业或地产开发商,这就使得土地集中流转,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农民对土地经营和管理的知识有限,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农民收益不稳定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农民在短期内可能会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长期来看,他们的收益并不稳定。
去年他们可能因为一次性的流转收入而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款项,但是今年出于各种原因可能并没有相关的收入来源。
这就导致了农民在收益上的不稳定,影响了他们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三)土地经营主体不规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经营主体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力,以致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经营主体违规霸占土地,通过违法手段获取利益,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土地所有权人的利益,也加大了土地流转的不稳定因素。
二、对策(一)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体系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体系。
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避免土地流转集中化而造成的浪费现象。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农村土地的多功能性,充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与环境功能,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建立稳定的流转市场为了解决农民收益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土地流转的价格和合同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价格、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保障农民的收益。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土地流转作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在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基层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持续优化土地流转结构,推动规模化经营与现代高效农业有机衔接。
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关注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存在思想顾虑。
一些农民群众思想比较保守,有“离乡不离土”的眷恋之情,虽然进城务工生活,但仍把农村土地当作自己归乡养老的“保命田二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等措施更严,一系列扶持奖补政策相继出台,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担心流转后自身权益受损,宁可粗放经营承包地,也不愿对外流转。
部分群众习惯种植传统农作物,对发展现代果业、大豆一玉米带状种植等产业有抵触情绪,导致土地流转慢。
二是土地流转行为不够规范。
一些农民法律意识不强,私下流转土地时,只是简单的口头约定,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有的书面合同不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时限、责任等一些条款与现行政策法规相冲突;有的农民缺乏契约精神,经常出现“一地二租”等问题,发生土地纠纷时,法院对案件的基本事实大多难以认定。
加之一些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经费短缺,在信息收集发布、咨询服务、合同服务、地价评估、纠纷化解等方面功能发挥不充分,土地流转率偏低、流转价格不合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集中连片流转难度较大。
各地在包产到户时多采用优质地和劣质地搭配方式划分,导致农户耕地分散细碎化,形成规模连片地块难度较大,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困难,制约了集约化生产要求下的土地流转。
随着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实施,对耕地“非农化”、良田“非粮化”问题整治力度持续加大,要求流转土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作物,而一些经营大户为了追求高收益,更愿意利用集中连片土地大规模种植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大户的流转积极性。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解决。
一、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土地流转价格不透明,土地流转的规模、价格、承包方等缺乏信息公开透明,导致流转市场困难重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发展。
2. 长效流转难度大由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流转时间一般只能达到30年,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土地流转还面临着承包方意见不统一、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等实际困难,导致长效流转难度大。
3. 风险难以转移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土地质量、自然灾害等风险,如果风险不能有效地转移,就会给流转方造成损失。
不过目前我国缺少相关保险等产业链条,这也是农村土地流转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完善信息公开机制,让土地流转市场更加透明。
可以通过建立流转信息平台,发布土地流转相关信息、明确市场价格等方式来促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 延长土地流转期限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来延长土地流转期限,增强流转的长效性。
例如,在现有的土地法律框架下,可以通过发放长期承包合同、扩大土地流转范围等方式来实现。
3. 设立风险共担机制为了让土地流转市场更加健康、稳定,我们可以设立风险共担机制。
这样的机制可以将流转方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转移和分担,从而增加土地流转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需要我们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加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让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农业2018年第5期(上)河南省农业厅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河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主办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一)思想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一是劳动力转移宁愿造成土地闲置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家里只有老人、妇女、小孩,致使土地广种薄收。
二是农村中存在副业化、耕地非粮化、农民兼职化、劳动力老龄化、村庄空心化、收入多元化、粗放经营,所以流转的迫切性不高。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地的流转土地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
当前,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绝大多数农民仍把土地视为“活命田”“保险田”,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退路,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来种田,心里踏实。
对大部分的农民来说,土地还是安身立命之本,他们还不敢随便将土地进行转让。
(三)政府对土地流转管理不规范政府不能合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我国目前尚处于群众对土地自发流转阶段,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多发生在农户之间。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或很少干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这就导致了农民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制约制度,致使土地流转双方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农业风险大、土地经营收益不高,导致农民不乐意将土地进行流转农业生产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自然风险较大。
同时,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相对较大,使农产品价格很容易波动,农业的市场风险较大。
由于受信息、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土地经营效益低下,导致土地对潜在需求者的吸引力不高,需求者并不是很多,从而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收益低下,影响了土地承包者将土地流转出去的积极性。
(五)土地流转后改变农业用途我国政府曾经通过提高农副产品价格等方式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水平,但是农副产品受市场影响以及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后,原本的农业用地通常会转变为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导致农业土地质量下降,同时破坏了土地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简述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简述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流转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农村土地流转仍存在一些现状问题,需要提出对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过度集中化随着土地流转的发展,一些利用率较低的土地资源被占据和集中使用,导致了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紊乱。
同时,一些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案件也导致了土地经营权过分集中,农民的土地资源利用权和经营权受到了侵犯。
2.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态度不合在进行土地流转时,土地所有者和承租方之间的权益平衡存在问题。
一些土地所有者信息不足,与承租方在土地流转价格、流转用途等方面存在偏差,甚至一些承租方采取欺诈行为,导致了土地所有者的财产损失。
3.流转土地价格难以确定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比较复杂,流转土地价格通常难以确定。
一些土地所有者和承租方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价格,导致其他农民利益受损。
二、对策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和监管体系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监管,制定统一的农村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防止土地资源过度集中化和土地所有权的侵犯,维护农民的权益。
2.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信息公示和挂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信息公示和挂牌机制,实现土地流转市场的公平竞争。
同时,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基础设施,提高土地流转信息化水平,以防止信息不对称。
3.加强农村土地评估和价格监测加强对农村土地评估和价格监测,建立土地估价标准和评估机构。
优化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防止价格操纵行为的发生。
4.完善土地所有权与流转权的划分加强对土地所有权和流转权的划分,更好地保护农民的权益,有效地推动土地流转发展。
同时,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机构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课件
二、操作层面
• 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到现今已经发
最后,鼓励、扶植农业生产企业,以及相关有投 资意愿单位扩大对农业投资, 进而提高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率
长期剪刀差存在,农业税免征之前,农民
由于承包经营土地的负担重,收益相对较 低,承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外 出务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将承包经营权流 转给亲友或其他农户,也有的以自己享有 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投股或参股。这是过去 几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最重要的 原因。
村为培植专业大户、承包大户,一方面鼓
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被培植对 象,另一方面将土地从农户手中以租赁或 其他方式流转出来再转包给被培植对象,即“ 反租倒包”。
一是土地流转率在经济发展水平不的区域
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2013年全国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 3.7亿亩, 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 12%,浙江省土 地流转面积已达733 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 积的 32.6%,其中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流转 土地面积的比重已达 58%。上海54.7%的农
村的土地利用价值较低,相对近郊农村,缺少工 商企业的参与,所以多以农户之间流转为主;而 在城市近郊农村,流转给工商企业经营的比重明 显较大。
对于农户之间的流转,由于受让方多数是因
为家庭存在剩余劳动力或为了增加收入而 进行的小规模流转,所以多数只是小农经 济的复制,经营项目也只是停留在原有的 作业种类上。 对于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流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
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流转合同不规范。
许多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对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内容了解不够,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纠纷。
有的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流转双方在权益分配、流转期限等方面产生纷争。
其次是土地流转导致农民就业问题。
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农民土地被流转后,许多农民面临失业问题。
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和资源,他们很难在城市找到稳定的工作。
这会带来社会稳定问题,增加社会治安风险。
另外是土地流转导致生态环境受损。
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后会采用过度耕地、过度施肥等方式追求高产,从而导致土地退化、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
最后是土地流转存在着一些不公平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的不平等分配,一部分富裕农民或大规模企业更容易获取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贫困农民则更难获得流转机会。
这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不公平分配问题加剧。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以下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首先,加强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的监管制度,加强对流转合同的审核,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合理性。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加强对农民就业的培训和扶持。
建立健全农民就业培训机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帮助农民在土地流转后顺利就业。
同时,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另外,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并加强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其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其对策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1、土地流转门槛高由于土地流转需要土地的产权清晰,而目前农村土地的产权问题仍不明晰,造成了土地流转的门槛高。
2、流转成本高昂流转的调查、交易、登记、过户等手续繁琐,成本较高;同时,在流转过程中,牵扯到土地的管理、使用和保护问题,进一步增加了流转成本。
3、农民权益保护难度大流转之后,农民往往面临着土地所得纷争、权益保护难度大等问题。
由于土地流转缺乏政策支持,无法对农民利益进行有效保护,导致农民不愿意将土地流转。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1、土地流转政策完善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的土地产权保护,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保障农民的利益,降低流转门槛。
2、流转成本降低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流转登记的效率和简化流转手续,降低流转成本。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使用和保护,减少流转后的问题和费用。
3、土地流转市场化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机制,降低土地流转门槛,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有实力的企业或组织,同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可以鼓励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农业经营模式和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只有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权保护、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的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个体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或者出售给其他农户或者非农户进行经营管理。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种农村资源配置方式,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大规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现状问题,例如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户权益受损、土地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流转难度大:在一些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缺乏土地流转市场、流转手续繁琐、土地流转收益不稳定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影响了农地的合理利用。
2.农户权益受损: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收益不了解,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不了解法律的情况虚假流转土地,使得农民的权益受损。
3.土地资源浪费:目前农村土地存在大量小散经营,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土地的浪费现象。
1.建设土地流转市场: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土地流转市场,提供土地租赁、转让等服务,从而解决农民流转土地难的问题。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知晓度,保护农民利益。
3.培育大型农业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引导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或大型农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4.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政府可以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对农村小散经营的土地进行规划整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5.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监管系统:政府可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开展中,农村土地流转面临诸多问题。
为了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力对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流转是指土地权属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的经营权由一方流转给另一方的行为。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探讨。
1.土地流转难度大。
由于涉及到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众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土地流转的手续繁琐,时间长,流程复杂。
这会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土地流转权利的不确定性。
当前,农村土地权属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以及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度不高,使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纠纷,这会导致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3.土地流转中存在信息不透明。
很多农民并不知道当地土地的价格和流转市场的情况,因此短期内难以实现良性的土地流转,并且,如果流转价格过低,那么将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
4.土地流转的效率较低。
在很多地区,土地流转的效率较低,耗时长,土地的流转难度大,出现土地闲置、流转缓慢等现象。
二、土地流转的对策1.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引导,并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政策上,应对土地流转实行补贴政策,推出优惠政策,同时也要加强领导和部门的协调,为土地流转提供便利。
2.完善法律制度。
在保证土地流转合法性方面,应该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也要建立土地流转监管系统,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及时处理矛盾纠纷。
3.加强信息服务。
土地流转市场需要信息的及时公开,需要各方的参与。
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发布、管理,并开发在线土地流转平台,为流转参与者提供可靠的信用体系和信息支持,解决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4.推行流转合作。
在一定程度上,推行土地流转合作能够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户组成流转合作社,通过组织的形式,集体经营,降低流转成本,提高流转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Lu n y u a n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要以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和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存在为前提。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现结合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1.流转合同不规范,容易导致合同纠纷。
从调查情况看,大户土地流转基本上都采取书面合同,对双方的责、权、利进行了明确。
但小户流转基本上是采用口头协议,没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流转双方在责、权、利关系上没有明确规定,也无违约责任,更没有考虑今后市场变化因素,特别是对保持地力没有足够重视,留下了许多的合同纠纷隐患。
如调查发现,一些承包户在土地经营过程中掠夺性生产,导致地力下降,复耕难度加大,经营效益下降,引起多起土地流转纠纷。
2、规模流转难度大。
农村中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其他劳动力大多仍从事农业生产,依靠承包地收入维持基本生活。
许多业主租赁土地都希望集中连片,但不同农民利益目标不一致,往往导致大规模土地流转难以成功,影响农业项目实施。
绝大部分土地没有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地块小且不平整,水、电、路建设滞后,不适于连片种植和机械耕作,无法实现旱涝保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规模经营成本增加,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数额增加,导致规模流转难度加大。
3、保障机制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未能覆盖所有农村地区,无法为转出土地的农民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
农民对土地流转态度更加慎重,出于对土地普遍有预期增值和稳定的经济收益保障心理,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
其次,农民利益不能完全得到保障。
少数地方将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集体收入、干部福利的手段,用行政手段干预农民土地流转,承租大量土地进行规模开发,常压低流转价格,使农民获得补偿往往最低;业主因投资失败和市场变化等原因,不能及时兑现农民租金,农民流转收益存在风险。
再次,流转收益缺乏增长机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从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详细探讨了流转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同时强调了政府在解决问题中扮演的角色和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本质,为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 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政府角色,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展望未来, 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民收入分配不均等,亟需政府出台有效政策支持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并探讨政府在解决问题中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流转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村土地流转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流转,农民可以集中力量进行生产,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及对策,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民收入不稳定等问题,还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有效的政策对策,可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简述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简述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地区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或转让给其他人使用,以获取一定的收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问题1. 地权不清,确权难。
农村地界不清、地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土地确权制度,导致土地流转中存在许多争议和纠纷。
地权确权的程序繁琐、周期长,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2. 土地利用效率低。
农村土地流转多以小规模、散落式的拆迁方式为主,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方式较传统,没有注意到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限制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农民收益低。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以种植、养殖租赁为主,租金较低,农民的收益不高。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产权保护不完善,农民在土地租赁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公平合理的报酬。
4. 土地环境污染严重。
一些规模较大的土地流转项目未能有效应对土地污染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土地环境受到破坏,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对策建议1. 设立健全的土地确权制度。
建立统一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明确土地权属和使用范围,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加强对土地权属的监管和保护,通过确权机制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纠纷和争议。
2. 推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
引导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加强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支持土地合作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种植,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价值。
3. 完善土地流转监管和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监管和政策服务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指导。
加大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培训和服务力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
4. 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和管理。
完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对流转土地的环境评估和监测。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土地是农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程步伐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激活农地要素、实现规模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小农”观念影响,大部分农民有“离乡不离土”的“恋地”情结,即使进城务工生活,依旧把农村土地看成了归乡养老的“保命田”“退路田”,对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心存误解,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土地的重新调整,怕流转后失去承包权,一些群众宁可粗放经营、摞荒弃耕,也不愿流转土地,给农村经济和耕地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一些乡镇部门对政策法规研究不深,执法监管缺位,教育宣传引导不够,造成占用耕地育苗、抛荒摞置等现象突出。
二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一些地方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以农户或村集体自行转让为主,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理,存在流转率偏低、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大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有的书面合同权利义务不明确、条款不完备,流转手续不规范,容易造成流转双方矛盾纠纷。
部分乡镇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缺乏流转价格评估机构和中介组织,信息渠道不畅,普遍存在“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的现象。
三是规模连片流转难度大。
近年来,农业规模经营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因素制约,农业种植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挫伤了群众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了大量土地闲置、无人耕种现象。
同时,土地流转需求的规模化与交易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突出,一些农业龙头和种植大户需要大块土地搞规模经营,而供流转的大部分土地相对零散,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流转期较短,集中程度不高,进行规模经营、实施机械化作业的效果难以凸显,制约了农机使用和农业现代化科技推广。
目前,一些有实力企业支付的土地流转金每亩达X-X元,而大部分经营大户和企业支付的土地流转金每亩X—X元,乡镇之间、企业之间的差距导致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持观望态度。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的问题1. 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不明显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低、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土地流转价格限制导致流转价格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增收渠道受限,导致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2. 土地流转纠纷频发由于土地流转交易主体众多,交易环节繁杂,土地流转纠纷也随之增多。
流转方与承包方在流转价格、流转期限、流转补偿等方面的纠纷层出不穷,给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 监管机制不健全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监管不够到位,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监管人员,导致土地流转市场失序,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捞取暴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 完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对于土地流转价格,研究制定合理的流转价格标准,遵循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确保农民从流转中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
2. 开发农业增收产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引导流转方与承包方共同发展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收入。
3. 健全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加大对土地流转合同履约的监管力度,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起草、签订和履行程序,规避流转纠纷,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4. 深化土地流转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促进土地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
5. 强化土地流转监管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监管,规范流转行为,打击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正常秩序。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在下一步工作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共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健康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从农户手中流转到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等大规模经营主体手中,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但是在实际推进中,农村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现状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1. 土地流转规模小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多以小规模为主,流转面积不大,流转价格低廉。
很多农户的土地流转都是散落式交易,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影响土地的综合利用和效益。
2. 流转补偿标准不一由于土地流转的价格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之间的流转补偿标准不一,存在着流转价格偏低和资金流动不畅的问题。
3. 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风险和权益等方面认识不足,缺乏流转指导和规范化操作,容易陷入合同纠纷和个人利益受损的风险。
4. 土地流转后续服务不足一些地区在推动土地流转的缺乏对土地流转后续服务的支持,造成了流转后的土地管理、生产管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1. 完善土地流转政策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和完善,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土地流转的公平、合法和有序。
2. 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户将散乱的小块土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 明确土地流转补偿标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的监管,确保农户适得其所,流转补偿标准合理,并建立统一的流转价格指导价。
4. 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农户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理解,让农户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土地流转后续服务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加大对土地流转后续服务的投入,加强对流转后的土地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6. 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组织,帮助农户进行土地整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7. 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计量监理能力加强土地流转的计量监理工作,规范流转手续,防止利益受损,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出去,由其他经营主体承包或租赁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主要可以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
土地流转可以吸引外部资金和技术进入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也是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之一。
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过度集中,而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流转可以帮助实现多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还包括农村土地经营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流转可以帮助农业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化种植、养殖业转变,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1.2 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在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技能,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农村土地流转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农村,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在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一、土地流转规模过大。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速推进,一些地方土地流转规模过大,导致土地资源集中化,农民流转后缺乏耕地,甚至出现土地荒芜的情况。
二、流转价格不确定。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评估机制,导致流转价格不确定,一些农民被迫接受低价流转,导致他们的土地权益受损。
三、土地流转利益分配不公。
在土地流转中,一些地方存在着土地流转利益分配不公的情况,农民流转出去的土地往往只能得到有限的报酬,而土地经营者获取了更多的利润。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和推进。
有必要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完善建议,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良性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流转经营规模小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相对较小,流转经营主要以家庭联合经营为主,规模偏小。
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
2. 流转主体单一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公司企业为主要流转主体,而流转主体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经营主体。
这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流转主体不够多元化。
一旦出现经营风险或经营不善,可能对农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3. 缺乏专业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着专业化经营水平低的问题,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大多为农民,缺乏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经验,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4. 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或政策变化等风险,可能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经营面临风险无法有效化解,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建议为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在政策上引导和支持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
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将散片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和养殖基地。
可以采取合作化经营的方式,引导农村合作社、公司企业等组织参与土地流转经营,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
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多元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可以促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经营,引导农村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流转主体的多样性,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经营风险。
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加大对流转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土地流转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背景介绍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然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土地流转问题日益凸显。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或承包给其他农户,以实现更高效、规模化的农业生产。
二、存在的问题1. 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不高:由于农民长期依赖土地生活,对土地情感较深,存在着流转土地会导致土地流失、失去土地保障等担忧,从而降低了他们流转土地的意愿。
2. 信息不对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市场行情等信息掌握不足,容易受到倒卖、欺诈等问题的影响,进而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持谨慎态度。
3. 土地流转合同执行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承租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恪守承诺,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三、原因分析1. 制度问题:目前我国对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一些法律空白和执行难题。
2. 知识水平问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相关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土地流转的全面理解和正确判断。
3. 市场问题:一些地区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较高,农民不敢冒险将土地流转给他人。
四、对策措施1. 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土地流转政策宣传活动、为农民提供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了解和认同度。
3. 突出重点区域:在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时,可以选择一些具备发展潜力和条件的区域作为试点,通过成功案例的推广,引导周边地区的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五、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1. 探索多元化流转模式:引导农民通过股权合作、土地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土地流转原因、问题及对策浅析摘要: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去了,我国大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传统形式农业向现代农业进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时期,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经营权与所有权问题、权利流转受限,流转合同简陋,耕地面积减少等诸多问题。
本作者对此浅析提出从法律,社会认知,整体规划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土地流转节约型社会现代农业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土地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流转制度,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受到很多桎梏和限制。
现如今提倡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而其中重要的是要解决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稀缺资源问题。
“土地流转将开启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必良认为,一方面通过适当的土地集中和合理的土地置换,可以减少农村居民点由于住房过度分散所造成的土地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转移劳动力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城乡二元体制弱化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此外,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流转和抵押,无疑会有力推进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
由此看来,高效集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经过资料调查显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致有下4方面的原因:
1、土地承包经营曾属于高成本,低收益。
农业税免征之前,农民由于承包经营土地的负担重,收益相对较低,承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许多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亲友或其他农户,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投股或参股。
这是过去几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去。
土地执行二轮承包时依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原则,使得原本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这导致大量劳动力大都向本地农村二、三产业或向外地转移,转移的劳动力中有一部分带动全家劳动力转移,此时便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他人。
3、镇、村非农建设项目等的需要。
因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等非农建设项目用地需要,镇、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
4、村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农村为培植专业大户、承包大户,一方面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被培植对象,另一方面将土地从农户手中以租赁或其他方式流转出来再转包给被培植对象。
由此可见,土地流转这种形式只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而土地所有权性质未改变,看似农民依然持有土地,双方矛盾少,可操作性强,也已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模式,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本作者将从制度,利益,管理,耕地资源等方面阐述。
一是流转行为缺少管理,合同不规范,矛盾纠纷常见。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严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自行流转多,申请变更登记的少;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居少;约定不明的多,约定明确的少;书面协议内容不规范的多,规范的少等。
有些农村存在连锁流转现象,接受流转的农户又将自己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其他农户,形成锁链式流转造成责任不明。
镇、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普遍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
二是部分耕地被非农业化,存在极少量的非法流转行为。
有的耕地用于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小城镇等项目建设这些非农用途。
这些建设用地绝大多数履行了批准手续,也有一小部分没有被批准。
相关乡镇为了完成工业发展等任务,以镇政府或用地单位名义,采取向农户租赁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自己名下,用于非农建设,导致耕地资源减少。
三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位和产权关系的模糊不清。
某些代表机构的成员在为集体利益进行判断和选择时,难免滥用权力,利用土地谋私。
这些造成的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的规模小、经营粗放等弊端,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四是耕地流失严重。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近年来,我国部分耕地质量降级,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粮食单产的难度也在持续提高加大。
对此,本作者深入调查浅析提出以下几条解决方案:
第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有一定的制度基础与操作实践,后两者虽有操作实践,但仍处于法律限制状态。
因此,必须首先致力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明确产权主体,完善产权权能,促进产权流动,保障各方的利益。
同时,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奠定制度基础。
第二,规范土地流转的管理。
一是规范合同主体,完善流转主体资质审查制度;二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备案、登记;三是规范合同条款,探索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
以省为单位制定示范文本。
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土地经营者、中介等各组织,流转需要按规范的操作进行,签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形式、数量、限制、双方权利与义务、年限等,经过各部门审核登记。
第三,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配套措施建设,如优惠政策要兼顾双方利益,保证持续性和多样性。
增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力度,加大对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第四,创造性探索土地流转解决方式。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目前先后探索和推广多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成都模式、龙岗模式等。
信托公司由于具有极为灵活的属性,算是正是参与土地流转最为合适的金融机构。
此前,北京信托发布《中国土地信托流转实证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土地流转模式的经验和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得出需要改进的目标,建议以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来开展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工作,有效保障土地信托各方当事人基本利益的实现。
以制度创新促进土地流转将在未来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进行土地信托创新,将开创信托公司业务转型与创新的新高地。
第五,加强宣传,削弱“恋土”观念。
针对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足的问题,要切实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放心流转,特别要向农户讲清土地经营权流转不等于放弃承包经营权,可以不直接经营土地也可获得稳定收益的道理,让农民消除和弱化“恋土”观念。
第六,大力扶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
农村第一次土地合作中途夭折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生产关系超前,分配制度不合理,“皇粮国税”重,农民饿肚子;二是生产力水平低。
特别是当时没有“两杂”种子,单位面积产量低;三是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富余劳动力无处吸纳,以致出现出工不出力。
今天,伴随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惠农政策实施,这些不利因素皆一一消除,已经具备“第二次土地合作化”的条件。
二次合作带来的土地集中,有利于农民将田土进行改造,歌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机械作业。
土地合作后,农民可参加集体作业、承包作业或自由择业,收入扣除劳动、物质等成本后按土地股份分配,其权利可继承、也可转让。
第七,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是土地增量的集中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点环节,它
不仅涉及当地发展、社会进步和对周边的示范效应,而且是我国调节宏观经济与性必须认真面对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我国作为加速发展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土地流转与集约利用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经过法律政策、经济引导社会倡导等方面的改进,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国民贯彻实施下,相信土地问题终会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