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

第7章交通流参数目录7.1 引言 (2)7.2 连续流 (2)7.2.1 交通量和流率 (2)7.2.2 速度 (4)7.2.3 密度 (7)7.2.4 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 (8)7.2.5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9)7.3 间断流 (11)7.3.1 信号控制 (12)7.3.2 停车或让路控制交叉口 (14)7.3.3 速度 (15)7.3.4 延误 (16)7.3.5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 (16)7.3.6 排队 (18)7.4 参考文献 (22)图表目录图表7-1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典型关系图 (6)图表7-2 连续流设施上速度、密度和流率之间的一般关系 (10)图表7-3 信号交叉口引道车道中交通间断情况 (13)图表7-4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概念图 (14)图表7-5 信号交叉口排队图 (20)7.1 引言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和密度这三个基本变量可描述各种道路上的交通流。
本手册中,交通量或交通流量是连续流和间断流两类交通设施共用的参数,而速度和密度主要用于连续流。
一些与流率相关的参数,如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也都适用于两种类型的交通设施;其他参数,如饱和流量或间隙,只用于间断流。
7.2 连续流7.2.1 交通量和流率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车辆数的两个指标,其定义如下:交通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交通量可以按年、日、小时或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来计量。
流率——在给定的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5min,车辆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交通需求的变量,也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希望使用已知交通设施的车主或司机的数量,通常以车辆数表示。
由于交通阻塞能够影响交通需求,有时观测到的交通量反映的是通行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实际的交通需求。
交通量和流率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道路通行能力

一、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旳路口90%以上仍是平面交叉 口,直接影响道路旳通行能力,需要要点研究。 整个交叉口旳通行能力——各个流向旳通行能力。 HCM中旳运营分析法,研究进口道或车道组旳通 行能力。单一车种,环境不很复杂旳情况下建立,不 适应于我国混合交通流旳情况,分析车道组通行能力 旳思绪可借鉴旳。
2.用于道路规划 在分析目前交通流旳质量水平,评估既有公路
网承受交通旳适应程度旳基础上,经过交通量预 测及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旳评估,提出改善和提 升公路网旳规模和建设项目及其实施环节。 3.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根据预测交通量旳增长情况和运营条件旳分析, 制定各阶段旳交通管理措施。
第二节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主要受交叉口通行能力旳制约。 两条或两条以上旳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 相交,两条不同方向旳车流经过平交路口时会产生车 流旳交叉。 平交路口可能经过旳相交车流旳最大交通量就是平 面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平面交叉口旳通行能力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 不加任何交通管制旳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 中央设圆形岛旳环行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 设置交通信号旳交叉口旳通行能力。
指定旳车道组或进口道旳通行能力可表达为:
Ci Si (g / c)i
(6—2)
(二)信号交叉口旳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旳服务水平用延误来衡量。延误是
反应驾驶员不舒适、受阻、油耗和行驶时间损失旳指 标。服务水平原则用15min分析期间内每辆车旳平均 停车延误来表达。
(三)交叉口旳运营分析 运营分析是为了拟定每个车道组、进口道及整个交叉口
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级: ➢ 服务水平A:交通量很小,交通为自由流。 ➢ 服务水平B:交通量较前增长,交通处于稳定流范 围内旳很好部分。 ➢ 服务水平C:交通量不小于服务水平B,交,交通处于稳定交通流 范围旳较差部分。
中文版HCM公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3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附录

通过内插法,得到二级服务水平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 结果分析 设计路段所需车道数 N = MSFd / MSF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计算表
120.00 100.00
速度(km/h)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1 1 + ∑ pi (Ei − 1)
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d = SF /( f HV × f p ) 速度输入和修正 理想条件下的设计速度 V0 车道宽度 左侧路缘带 单向车道数 N 右侧路肩 车道数修正系数 ∆V N
车道宽度和侧向净空修正系数 ∆V w 实际条件下的设计速度
VR = V0 + ∆Vw + ∆V N
一般信息 分析人员 单位部门 日期 分析时间 流量输入和修正 观测单方向小时流率 Q 15 分钟高峰小时流率 SF = Q / PHF15 交通组成百分比:小型车 车辆折算系数: 小型车 交通组成修正系数 f HV = 中型车 中型车
地点信息 道路名/方向 观测点的位置 范围 年份
高峰小时系数 PHF15 驾驶员总体特性修正系数 f p 大型车 大型车 拖挂车 拖挂车
通行能力分析: 设计和规划分析
流量(pcu/h/车道)
一般信息 分析人员 单位部门 日期 分析时间 流量输入和修正
地点信息 道路名/方向 观测点的位置 范围 年份
设计年限 AADT 预测值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K 方向不均匀系数 D 预测的单方项涉及小时交通量 DDHV = AADT × K × D 15 分钟高峰小时流率 SF = DDHV / PHF15 交通组成百分比:小型车 车辆折算系数: 小型车 交通组成修正系数 f HV = 中型车 中型车 驾驶员总体特性修正系数 f p 大型车 大型车 拖挂车 拖挂车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手册-无信号交叉口

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流程如图 5-2 所示。
输入 — 几何尺寸 — 车道车流分配 — 当量人群
交通流率及时距分布 — 确定冲突交通流流率 — 确定交通流时距分布
计算间隙及时距 — 临界间隙时间 — 随车时距
计算基本通行能力 — 当量人群流的影响
计算实际通行能力 — 当量人群流的阻抗影响 — 共用车道的影响
行进方向
间隙
当量人群
间隙
图 5-1 当量人群及当量人群间隙示意图
对交叉口处的行人群来说,当行人流量小于 4000 人/h,行人群的到达时距 hp 服从移位负值数分布,即:
P(hp t) 1 exp (t tpb ) / (H p t pb ) 式中, hp ——行人“群”与“群”之间的到达时距,s;
“独立”优先冲突流包括:2、5、⑮、⑯:
(1)交通流 7 的独立优先冲突流流率:
机动车冲突流流率V V V N ;当量人群冲突流流率V 。
c,7
2
5
15
(2)交通流 10 的独立优先冲突流流率:
机动车冲突流流率V V N V ;当量人群冲突流流率V 。
c ,11
2
5
16
注:“独立”冲突流是指具有相同优先等级的交通流无需让行,直接通过交叉口。
“独立”优先冲突流包括⑮、⑯:
(1)交通流 3 的独立优先冲突流流率为:当量人群流流率V ; 15
(2)交通流
6
的独立优先冲突流流率为:当量人群流流率
V 16
;
主路左转: 1、4
与主路左转车流 1 发生冲突的优先交通流包括对向直行交通流 5、右转交通流 6 以及由非机动车和行人组成的当量人群流⑯;与主路左转车流 4 发生冲突的优先交通 流包括对向直行交通流 2、右转交通流 3 以及由非机动车和行人组成的当量人群流⑮。 上述冲突交通流中,主路右转车流 3 和 6 由于需让行于当量人群流⑮和⑯,因此不能 作为独立的优先交通流考虑,其它交通流可以认为是相互“独立”。独立优先冲突流流 率计算如下: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城市道路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承载交通流量的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成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重要问题。
1.2 目的和意义本手册的目的是为城市交通规划者、设计师和管理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挑战,从而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2.1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2.2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2.3 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估指标第三章: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策略3.1 道路交通管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 实施合理的巡逻和执法措施- 优化道路标线和交通设施设置-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方式3.2 道路设计及改造措施- 根据交通量和速度要求合理设置车道数和宽度- 设备合理的辅助设施,如转弯辅助车道、出入口匝道等- 合理规划和布局交叉口和主要道路- 修建或拓宽道路,缓解交通拥堵瓶颈第四章:交通拥堵管理与应急预案4.1 交通拥堵管理措施- 建立交通流量监测和信息发布系统- 提供交通拥堵信息,引导驾驶员选择合适的路线- 实施高峰时段交通管制措施4.2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的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快速清理事故现场,恢复道路通行能力- 加强交通事故预防和安全教育第五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管理的推进机制5.1 政府部门的角色和职责- 加强对道路通行能力管理的组织和领导- 审核和批准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方案- 监督和评估道路通行能力的改善效果5.2 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和评估- 推动道路通行能力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5.3 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公众参与道路通行能力管理- 建立城市交通管理志愿者队伍,共同维护交通秩序第六章:案例分析6.1 城市A的道路通行能力管理实践- 管理措施:交通信号优化、道路标线优化、公共交通推广- 效果评估:交通拥堵情况改善、交通事故减少、出行时间缩短6.2 城市B的道路通行能力管理实践- 管理措施:道路改造、交通拥堵管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效果评估:道路通行能力提升、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第七章:结论与展望7.1 本手册的主要贡献与限制7.2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7.3 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参考文献注:以上章节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章节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目录
1 概述 ..............................................................
1
编写手册的目的 ....................................................
1
手册的内容 ........................................................
在线手册 我们通过光驱可读取电子版的 HCM200。0 这种在线版本的手册提供了几种多
媒体方式, 它所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能看到模拟的或真实的交通条件, 解释了通 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概念, 还一步一步地以图形方式演示了算例的求解过程。 在 线手册准确地表现件, 它可用来完成第三篇中各章分析程序的数 值计算。光盘的在线手册也具备了用户喜爱软件所需要的功能。 尽管有几个商业 计算软件包可用来分析通行能力, 但是哪一个都不是由 TRB研制、审查或认可的。
8
图表目录 表 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 表 1-2 HCM 2000 的编制 ............................... 表 1-3 相关研究项目 .................................
错 误! 未定义书签。 错 误! 未定义书签。 错 误! 未定义书签。
3
3 HCM2000的新内容 ..................................................
4
第一部分:概述 ....................................................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一章引言目录1 概述 (1)编写手册的目的 (1)手册的内容 (1)手册的使用 (1)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 (2)北美和国际的应用 (2)在线手册 (2)计算软件 (3)2 手册的历史 (3)3 HCM2000的新内容 (4)第一部分:概述 (4)第二部分:概念 (6)第三部分:分析方法 (6)城市道路 (6)信号交叉口 (6)无信号交叉口 (6)行人 (6)自行车 (6)双车道公路 (7)多车道公路 (7)高速公路设施 (7)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7)高速公路交织区 (7)匝道和匝道联接点 (7)立体交叉匝道 (7)公共交通 (7)第四篇: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 (7)第五篇:仿真和其他模型 (7)4 HCM2000的研究基础 (7)5 参考文献 (8)图表目录表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3)表1-2 HCM 2000的编制 (4)表1-3 相关研究项目 (8)1 概述编写手册的目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简称HCM)给交通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公路和街道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评方法.HCM不是为了各种交通设施、系统、区域、环境制定有关期望的和恰当的服务质量的政策,而是为了对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为了确保从业人员接触到最新研究的成果和提出典型的问题,进而提供一套合乎逻辑的分析方法.第四版HCM目的是为给出一个系统的、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通过其评价地面交通系统中各种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一系列设施组成的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多个交通设施的组合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手册是一本主要的原始文献,它汇集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分析各种街道、公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设施运行状况的方法。
目前,交通研究委员会(TRB)正在编写一部辅助补充性手册,即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这部手册将从使用者和经营者两个角度阐述分析公交服务水平的方法。
手册的内容手册分为5个部分。
公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路通行能力手册第一章引言目录1 概述 ........................................................ ........................................................... ........ 2 编写手册的目的 ........................................................ ................................................ 2 手册的内容 ........................................................ .. (2)手册的使用 ........................................................ .. (2)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 ........................................................ ................ 3 北美和国际的应用 ........................................................ ............................................ 3 在线手册 ........................................................ ............................................................3 计算软............................................................4 2 手册的历史 ........................................................ ....................................................... 4 3 HCM2000的新内容 ........................................................ ......................................... 5 第一部分:概述 ........................................................ ................................................ 5 第二部分:概念 ........................................................ ................................................ 7 第三部分:分析方法 ........................................................ ........................................ 7 城市道路......................................................... .. (7)信号交叉口......................................................... .................................................... 7 无信号交叉................................................ 7 行人......................................................... ........................................................... ..... 7 自行车......................................................... ............................................................7 双车道公路......................................................... . (8)多车道公路......................................................... .................................................... 8 高速公路设施......................................................... ................................................ 8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 8 高速公路交织区......................................................... ............................................ 8 匝道和匝道联接........................................ 8 立体交叉匝道......................................................... ................................................ 8 公共交通......................................................... .. (8)第四篇: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 .................... 8 第五篇:仿真和其他模型......................................................... ............................ 8 4 HCM2000的研究基础 ........................................................ ..................................... 8 5* ......................................................... ..........................................................9图表目录表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4 表1-2 HCM 2000的编制......................................................... ...................................5 表1-3 相关研究项 (9)1 概述编写手册的目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简称HCM)给交通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公路和街道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评方法。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1. 引言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对于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手册旨在介绍道路通行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评估准则,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概念和定义2.1 道路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通常以每小时通过车辆数(PCU/h)或每小时通过车辆数的最大值来计量。
道路通行能力是评价道路通行状况和规划道路容量的重要指标。
2.2 单车道通行能力单车道通行能力是指单车道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受到车辆密度、车辆速度、交通流组成和信号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2.3 多车道通行能力多车道通行能力是指多车道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车辆数量。
它除受到车辆密度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车道数、车道宽度、交叉口形式和交通信号等因素的影响。
3. 影响因素道路通行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道路几何特征、交通流组成、交通信号和交叉口形式等。
3.1 道路几何特征道路几何特征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交叉口形式和停车道等。
道路的几何特征会直接影响车辆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3.2 交通流组成交通流组成包括车辆类型和交通流的组成。
不同类型的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不同,且不同组成的交通流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也不同。
3.3 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对道路通行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4 交叉口形式交叉口形式是指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形式,包括无控制交叉口、信号控制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等。
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对道路通行能力有不同的影响。
4. 计算方法和评估准则4.1 单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计算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常用方法有HCM(《公路容量手册》)方法和MPC (《微观模拟模型》)方法。
根据路段的交通流组成和交通信号的设置,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精编

(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第7章交通流参数目录7.1 引言27.2 连续流27.2.1 交通量和流率27.2.2 速度47.2.3 密度77.2.4 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87.2.5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97.3 间断流117.3.1 信号控制127.3.2 停车或让路控制交叉口147.3.3 速度157.3.4 延误167.3.5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167.3.6 排队187.4 参考文献22图表目录图表7-1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典型关系图6 图表7-2连续流设施上速度、密度和流率之间的壹般关系10图表7-3信号交叉口引道车道中交通间断情况13 图表7-4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概念图14图表7-5信号交叉口排队图207.1引言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和密度这三个基本变量可描述各种道路上的交通流。
本手册中,交通量或交通流量是连续流和间断流俩类交通设施共用的参数,而速度和密度主要用于连续流。
壹些和流率相关的参数,如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也都适用于俩种类型的交通设施;其他参数,如饱和流量或间隙,只用于间断流。
7.2连续流7.2.1交通量和流率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壹条车道或道路上某壹点车辆数的俩个指标,其定义如下:交通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壹条车道或道路某壹点或某壹断面的车辆总数。
交通量能够按年、日、小时或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来计量。
流率——在给定的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5min,车辆通过壹条车道或道路某壹点或某壹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交通需求的变量,也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希望使用已知交通设施的车主或司机的数量,通常以车辆数表示。
由于交通阻塞能够影响交通需求,有时观测到的交通量反映的是通行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实际的交通需求。
交通量和流率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交通量是在某壹时间间隔内,观测或预计通过某壹点的车辆数。
公路通行能力手册pdf

根据公路建设的工作阶段和通行能力分析目的,按要求不同,《公路通行能力手册》在 两个层次上展开对公路设施通行能力的分析: 1) 运行状况分析:其目的是在现有的或规划的交通需求下,确定交通流的运行状况,以及
公路设施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等级,计算实际道路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以及在保持某一 特定运行状况的前提下所能通过的最大服务流量。通过运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交通设 施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正确评价公路运行状况,为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制定 正确的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保证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 2) 规划和设计分析:其目的是确定公路设施的几何参数。在规划、设计阶段,计算在特定 的运行状况条件下,承担给定交通量所需要的公路设施几何参数,如车道数、行车道宽 度、平交类型等,并预测其它一些设计要素(如预留中央分隔带、调整路肩宽度、设置
-I-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 论
1.1 引言
公路通行能力反映了公路设施在保持规定的运行质量前提下所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 是 公路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参数。本手册为公路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人员提供 完整的通行能力分析指南,可作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和《公路路线设计规 划》(JTJ-011-94)的配套使用手册。
表12公路设施型式表连续流交通设施间断流交通设施?高速公路?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基本路段?停让标志控制的无信号交叉交织区十字交叉口匝道包括匝道主线连接处t型交叉口?多车道公路一级公路环形交叉口?双车道公路路段?收费站122通行能力公路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定义为在一定时段和通常的道路交通与控制条件以及规定的服务质量要求下能合理地期望车辆通过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断面上的最大小时流率
1.1.1 手册编写背景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中文版】第15章-城市街道

【道路通⾏能⼒⼿册HCM2000中⽂版】第15章-城市街道第15章城市街道15.1 引⾔15.1.1 ⽅法的适⽤范围本章介绍⼀种分析城市街道的⽅法。
同时也可⽤该法分析信号交叉⼝间距⼩于或等于3.0km的郊区街道。
⽤这种⽅法可以分析单向⾏驶的街道和双向⾏驶的街道,但是,对双向⾏驶街道的每⼀个⾏驶⽅向需单独分析。
⽤本章介绍的⽅法可以评价城市街道的畅通性。
街道所提供的畅通程度⽤直⾏交通流的⾏程速度来评定。
不⽤这种⽅法评定街道的出⼊⼝,但是当需要评价其运⾏性能时,特别是街道上打算开设出⼊⼝时,街道开设的出⼊⼝的程度还是应该考虑。
有利于畅通性的因素通常反映了出⼊⼝少,反之亦然。
本章介绍的⽅法着重于畅通性;论述城市街道的畅通性,其长度⾄少3km (在市中⼼区,为 1.5km)。
对较短的街道也可以进⾏分析,但是短路段的主要功能很类似出⼊⼝。
通过对路上单个交叉⼝的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评价出⼊⼝。
15.1.2⽅法的限制条件这种研究城市街道的⽅法没有直接说明以下发⽣在两个交叉⼝之间的情况:●是否存在路边停车;●出⼊⼝的密度或出⼊⼝控制;●交叉⼝进⼝的车道增加或交叉⼝出⼝的车道减少;●交叉⼝之间坡度的影响;●交叉⼝之间任何通⾏能⼒的限制(如⼀座窄桥);●路段的中央分割带和双向⾏驶的左转车道;●转向车辆超过街道总交通量的20%;●交叉⼝处的排队增长到上游交叉⼝并妨碍其正常运⾏;●横向交叉街道拥挤阻碍直⾏车流。
由于以上任何⼀种情况都会对直⾏交通流的速度造成很⼤影响,所以分析⼈员应最⼤限度地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对⽅法进⾏修正。
15.2 ⽅法本⽅法为评价城市街道提供了体系框架。
如果可以获得⾏程时间的现场实测数据,那么就可以⽤这个体系框架确定街道的服务⽔平(LOS)。
另外,通过直接测量城市街道上车辆的⾏程速度,可以精确评价服务⽔平,⽽不需要采⽤本章的计算⽅法。
城市街道交通流模拟可以作为实测数据的替代来源,根据本⼿册的分析步骤,确定提供输⼊的参数,如⾏驶时间和饱和流率;根据本⼿册中的定义和公式计算或估计延误和输出延误,或⽤现场实测数据验证。
公路通行能力手册pdf

1.2.1 公路设施的类型............................................................................................................... 3 1.2.2 通行能力........................................................................................................................... 4 1.2.3 服务水平........................................................................................................................... 8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 论...............................................................1 1.1 引言...........................................................................................................................................1 1.1.1 手册编写背景................................................................................................................... 1 1.1.2 通行能力分析的主要作用............................................................................................... 2 1.1.3 分析层次........................................................................................................................... 2 1.1.4 手册编写原则................................................................................................................... 3 1.1.5 地区划分...........................................................................................................................特性的影响。规划分析与设计分析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但由于规划分析交通资料仅有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其他必要的分析参数 则由分析人员假定或采用推荐的默认值,所以与设计分析相比,规划分析相对比较简单。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道路通行能力的全面指南。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承载的交通量的能力。
它对于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交通规划决策,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本手册将介绍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策略。
2. 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网络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容纳的车辆流量的最大数量。
通常以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数(PCU/h)来表示。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是基于车辆的行驶速度、车道宽度和交叉口等因素。
3.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经验模型和机械模型两种。
经验模型基于实际观测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估计道路通行能力。
机械模型则基于车辆行驶规则和交通流理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道路通行能力。
常用的经验模型有HCM(交通能力手册)模型和TRB(运输研究委员会)模型。
这些模型将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流量、车速、车道宽度等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机械模型则主要基于微观交通流理论,通过模拟车辆的行驶过程来计算道路通行能力。
4.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道路通行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速、车道宽度、交叉口、信号灯、交通流量、交通组织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车速:车辆行驶速度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关键因素。
较高的车速可以增加道路通行能力,而较低的车速则会减少道路通行能力。
•车道宽度:较宽的车道可以提供更大的通行空间,从而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交通流量的集中点,对道路通行能力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和信号控制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信号灯:合理的信号灯控制能够协调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流量: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流量呈正相关关系。
高峰期交通流量大的道路通行能力会受到限制。
•交通组织: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2)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1. 引言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和运输的车辆数量。
对于交通管理、道路设计和交通规划来说,了解和评估道路通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手册旨在介绍道路通行能力的相关概念、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为交通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参考。
2. 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不同条件下,道路所能够容纳的车辆流量。
通常以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数来衡量,单位为pcu/h(即每小时等效车辆)。
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估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了解道路的状况,并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和控制策略。
3.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3.1 容量法容量法是最常用的评估道路通行能力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道路的几何特征、交通流组成以及驾驶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估计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
常用的容量法包括绿波容量法、理想容量法和微观仿真法等。
3.2 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对现场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评估道路通行能力。
主要包括交通流量观测、交叉口现场观测等方法。
统计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道路通行能力数据,但需要实地观测和大量的数据分析。
4.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4.1 道路几何状况道路的几何状况是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道路宽度、路面平整度、坡度等几何特征都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影响。
4.2 交通流组成交通流组成是指不同类型车辆在道路上的分布情况。
不同类型车辆的长度、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及速度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4.3 交通管控措施交通管控措施是指对交通流进行限制和调控的措施,例如红绿灯信号控制、交通通行限制等。
合理的交通管控措施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4 驾驶行为驾驶行为是指驾驶员在道路上的行驶方式和规范性程度。
驾驶员的驾驶水平、交通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等因素都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5. 道路通行能力的应用5.1 交通规划和设计了解道路通行能力的评估结果,可以为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规划和设计道路,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第7章-多车道公路-公通行能力手册

服务水平等级
密度
(pcu/km/车道)
速度
(km/h)
V/C
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车道)
一级
≤7
≥96
0.35
700
二级
≤15
≥87
0.65
1300
三级
≤20
≥80
0.80
1600
四级
≤40
≥50
1.00
2000
>40
<50
图7-3理想条件下密度——流量图的服务水平分级
表7-5车道宽度和侧向净空对设计速度的修正值 (km/h)
道路条件
宽度(m)
设计速度修正值, (km/h)
车道宽度
3.5
-3.0
3.75
0.0
左侧路缘带
0.25
-5.0
0.5
-3.0
0.75
0.0
右侧路肩
1.0
-5.0
1.5
-3.0
2.0
-1.0
2.5
0.0
表7-5分别列出了车道宽度、左侧路缘带和右侧路肩宽度不满足理想条件时,设计速度的修正值。当以上3个条件中有2个或3个同时不足时,其综合的修正值为独立影响情况下修正值之和。如车道宽为3.5m,左侧路缘带0.25m时,其设计速度修正值为(-3)+(-5)= -8(km/h);又如,车道宽为3.5m,左侧路缘带0.25m,右侧路肩为1.0m时,其设计速度的修正值为(-3)+(-5)+(-5)= -13(km/h)。
2)车道数对设计速度的修正值
表7-6车道数对设计速度的修正值 (km/h)
通行能力手册2010

通行能力手册2010
【最新版】
目录
一、通行能力手册的概述
二、2010 年的通行能力手册的主要内容
三、通行能力手册 2010 的重要性和影响
正文
一、通行能力手册的概述
通行能力手册是由我国相关部门编写的一本关于交通管理和交通工
程的专业手册。
这本手册主要包含了我国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各种规定、标准和方法,是我国交通领域的专业人士必备的参考书。
二、2010 年的通行能力手册的主要内容
2010 年的通行能力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读者提供了理论基础。
2.交通流量理论和交通流模型。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流量理论和交通流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分析交通流量的方法。
3.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如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规划、交通设计等。
4.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实践应用。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各种实践应用,如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管理等。
三、通行能力手册 2010 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行能力手册 2010 对于我国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领域具有重要
的意义和影响。
它不仅提供了我国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各种规定、标准和方法,而且为交通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对于推动我国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言目录1 概述 (2)编写手册的目的 (2)手册的内容 (2)手册的使用 (2)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 (3)北美和国际的应用 (3)在线手册 (3)计算软件 (4)2 手册的历史 (4)3 HCM2000的新内容 (5)第一部分:概述 (5)第二部分:概念 (7)第三部分:分析方法 (7)城市道路 (7)信号交叉口 (7)无信号交叉口 (7)行人 (7)自行车 (7)双车道公路 (8)多车道公路 (8)高速公路设施 (8)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8)高速公路交织区 (8)匝道和匝道联接点 (8)立体交叉匝道 (8)公共交通 (8)第四篇: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 (8)第五篇:仿真和其他模型 (8)4 HCM2000的研究基础 (8)5 参考文献 (9)图表目录表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4)表1-2 HCM 2000的编制 (5)表1-3 相关研究项目 (9)1 概述编写手册的目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简称HCM)给交通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公路和街道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评方法。
HCM不是为了各种交通设施、系统、区域、环境制定有关期望的和恰当的服务质量的政策,而是为了对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为了确保从业人员接触到最新研究的成果和提出典型的问题,进而提供一套合乎逻辑的分析方法。
第四版HCM目的是为给出一个系统的、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通过其评价地面交通系统中各种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一系列设施组成的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多个交通设施的组合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手册是一本主要的原始文献,它汇集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分析各种街道、公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设施运行状况的方法。
目前,交通研究委员会(TRB)正在编写一部辅助补充性手册,即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
这部手册将从使用者和经营者两个角度阐述分析公交服务水平的方法。
手册的内容手册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关的交通流特性,探讨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应用,说明如何利用手册进行决策。
第一部分还有术语和符号汇编。
第二部分是介绍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为第三部分阐述的分析工作提供了预估的默认值。
第三部分给出了评价道路、自行车、行人、公交设施等的运行状况、以及对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体的分析方法。
手册的第四部分叙述了分析交通走廊、地区和多种设施运营的框架,其目的是为便于分析人员评价多个交通设施。
在某些情况下,手册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在另一些情况下,手册仅是提供一个非常大概的设施的分析方法。
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模型的背景资料和信息,这些模型适用于分析大系统的或更复杂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更多的信息,可以从互联网/trb/hcm获得。
手册的使用除了确定服务质量需要的服务水平外,手册还确定了度量其他特性的分析程序。
这些程序让分析人员从不同角度来来评价现有的或规划的交通设施。
此外,本手册可以评价大系统设施,在运行状况分析和规划分析之间建立了联系。
本手册打算给广大的从业人员使用,包括交通工程师,交通运营人员,设计工程师,规划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大学生。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手册,应用其分析方法,需要了解一些技术背景。
本手册通常用于大学层次人员的培训或用于公共机关或咨询公司的技术工作。
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这个手册第四版曾被出版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公制的,一个是美国通用制的。
尽管在公制的和美国通用制的版本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但是那些参数、服务水平阈值和其他一些数值很难转换。
这就意味着使用公制版得到的计算结果将会与使用美国通用版的计算结果有一点不同。
运输机构可能希望详细说明他们和他们的顾问会使用哪一个制式,以避免不同单位制之间的转换。
北美和国际的应用在90年代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
因此相关人员在编写此册的过程中,高度注意并且努力将来自于北美以外国家的研究成果和他们所提议的分析方法合并到HCM。
而且,通过首次出版公制版的HCM,TRB已经朝着使这些方法和程序更适用于国际性工作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但是,本手册的使用者必须注意到大部分研究的根据、默认值和典型的应用都来自于北美,尤其美国。
尽管在提供一般方法时,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值,但是,如果要在北美以外的地区使用,需要特别强调按照当地状况对公式和程序进行校准,并且明确在交通组成方面的不同,在驾驶员、行人、自行车特性、典型的几何线形和控制措施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线手册我们通过光驱可读取电子版的HCM2000。
这种在线版本的手册提供了几种多媒体方式,它所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能看到模拟的或真实的交通条件,解释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概念,还一步一步地以图形方式演示了算例的求解过程。
在线手册准确地表现了本手册所描述的内容和过程。
计算软件手册的一个辅助工具是商业软件,它可用来完成第三篇中各章分析程序的数值计算。
光盘的在线手册也具备了用户喜爱软件所需要的功能。
尽管有几个商业计算软件包可用来分析通行能力,但是哪一个都不是由TRB研制、审查或认可的。
2 手册的历史在1950年,第一版HCM年由美国公共道路局出版,用来作为公路设施设计和运行状况分析的指导。
在1965年,当时被称为公路研究委员会的TRB,在公路通行能力委员会的指导下出版了第二版手册。
第三版HCM于1985年由TRB 出版。
它反映了20多年来多个研究机构取得的综合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得到了国家协作公路研究项目和联邦公路管理局等几个组织的赞助。
第三版HCM是在TRB关于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委员会的指导下编成的。
作为在通行能力方面上的持续研究,在1994和1997年,他们对第三版作了修订。
图表1-1列出了1985年HCM的章节以及它们的最新的修订情况。
在1997年,此次修订包括对第3、9、10和11章的大量的修正。
另外,第1、4、5、6和7章也作了相应修改,以同其他改进的章节保持一致性。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章节(第3章)修正了基于密度来确定通行能力的分析程序。
还提出了理想交通流条件下的通行能力值,该值随自由流速度而变化。
表1-1 HCM1985的章节和修订情况章节描述/设施类型最后更新(时间)1 2 引言,概念和应用交通特性19971994 连续流设施3 4 5 6 7 8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和匝道联接点高速公路系统多车道乡村和郊区公路双车道公路199719971997199719971985间断流设施91011121314 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主干道公交通行能力行人自行车199719971997198519851985信号交叉口章节包括了对感应式信号控制机的研究。
为对信号协调、过饱和状态、不同长度的分析时段以及在一个分析时段开始就有的初始排队的影响作出说明,修正了延误公式。
服务水平的度量由用停车延误改变为控制延误。
调整了许可型左转车流模型和左转当量表。
关于无信号交叉口的章节,通过吸收在全美国调查的关于双向停车和四向停让控制的交叉口研究项目的结果完成了更新。
另外,解决了一个上游交通信号对双向停车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分析程序还考虑了加宽引道,上游信号,行人过街和两段式可接受间隙(车辆在穿越第二股交通流之前,在中央分隔带需要的庇护)的影响。
结合信号交叉口一章有关的变更,修订了1997年版HCM的城市主干道一章。
将高速设施作为一种新的主干道类型。
考虑到上游信号交叉口排队车辆的影响,修改了延误计算公式。
3 HCM2000的新内容HCM的第四版出版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公制版和另外一个是美国通用单位版。
其章节组织也做了改变了,HCM2000包括5篇,共31章。
表1-2列出了各篇和各章的标题。
下面将总结那些变化的情况。
第一部分:概述第一篇描述了手册全篇都有应用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另外,具体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应用,决策和使用手册中分析方法的结果的指南。
术语表和符号表原先凡在手册的最后,现在放在第一篇,并被大量扩展。
表1-2 HCM 2000的组织结构章节描述/设施类型第一部分总论1 2 3 4 5 6引言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概念应用决策术语符号第二部分概念7 8 91011121314交通流参数交通特性分析过程总述城市街道概念行人和自行车概念公路概念高速公路概念公共交通概念第三部分分析方法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城市街道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双车道公路多车道公路高速公路设施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高速公路交织区匝道和匝道联接点立体交叉匝道27 公共交通第四部分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282930多设施分析交通走廊分析区域分析第五部分仿真和其他模型31 仿真和其他模型第二部分:概念第二部分在介绍手册阐述的分析方法的同时还涉及一些设施类型的概念,包括对典型的通行能力参数的讨论。
原先这些内容是和每种设施类型的分析方法一同被提出的。
新的讨论回顾了HCM中变量精度和准确性。
提供了默认值来帮助分析人员获得在第三篇介绍的分析方法的输入值。
另外,第二篇包括几个服务交通量的样表以及在第10章中修订的评价信号交叉口的快速评估方法。
第三部分:分析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分析方法,基本上对应着1997年版的HCM,关于设施的的内容,见第12章。
城市道路在1997年版HCM中的标题是“城市主干道”,本章的分析方法没有重大变化,但是给出了新的计算表。
信号交叉口考虑到行人和自行车的影响,增加了估算队尾的分析方法和饱和流率修正系数,提供了重新调整的计算表。
无信号交叉口本章新增了95%排队长度估计公式和重新设计的计算表。
行人本章扩充了1985年版HCM的方法,可以对原来未提及的几种行人设施进行评价。
自行车以事件和障碍概念为基础,介绍了一种评价自行车设施的新方法,完全取代了原来的方法。
双车道公路通过行驶方向或合并双方向,介绍了一种新的评价评价双车道公路的方法。
该方法完全取代了原来的方法。
多车道公路介绍了新的货车当量值。
高速公路设施介绍了一种新方法。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再次引入了新的货车当量值。
高速公路交织区稍微修正了1997年版HCM的分析方法。
匝道和匝道联接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速度预测模型。
立体交叉匝道尽管这一新的章节没有提供一个分析方法,只提出了分析立交区域的概念。
公共交通基于TRB实施的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1)的研究,介绍了一种新方法。
第四部分: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交通走廊和区域的分析方法是HCM新增的内容,该篇介绍了如何整合第三篇各章节的分析结果,来分析不同类型交通设施的组合效果。
第五部分:仿真和其他模型第五篇是新增内容,介绍了使用交通仿真模型的概念和数值练习。
另外,展示了仿真模型的典型应用来补充HCM的分析方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以便找到关于仿真和其他模型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