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与作的用法区别
小学二年级语文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_二年级语文知识点_小学二年级语文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提供的二年级语文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二年级下册语文《笋芽儿》好词好句(人教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默写(第一单元)。
“作”和“做”的区别

“作”和“做”的区别“作”和“做”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有争议。
根据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不过,吕叔湘认为,区别的标准不是绝对的,遇到没有把握的词,他宁可写“作”不写“做”。
参考词典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下面对“作”和“做”用法的区分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分类辨析。
一、“作”作为双音词的语素和成语的语素的用法(一)制造:制作、作伪、作票、作俑、始作俑者、自作自受、为人作嫁、作茧自缚。
(二)工作、做工:劳作、作息、操作、深耕细作、日出而作。
(三)从事、进行某种活动:作法、作弊、作战、作恶、作案、作孽、作怪、作梗、作奸、作乱、作伴、作罢、作保、作为(指所作所为、行为、主动的行为)、大有作为、作恶多端、作奸犯科。
“作法”有三种用法:①旧时指道士等施行法术;②写文章或绘画等的方法,如“小说作法”、“国画作法”;③办事或制作物品的方法。
用于含义③时,一般写成“做法”。
(四)创作:写作、作文、作画、作诗、作曲、作家、作者。
(五)著作、作品:大作、杰作、拙作。
(六)为、充当、当作:作废、作伴、当家作主、为虎作伥、认贼作父、作贼心虚。
(七)故意装出某种样子:装作、作态、作派、装聋作哑、装模作样。
(八)起、兴起、出现:振作、一鼓作气、兴风作浪。
(九)作为:①当作,如“把他作为朋友”;②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如“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尊重新闻事实”;“作为词典,必须有检索方法”。
(十)发作:作呕、作酸。
(十一)做作、造作。
以上十一种用法中,“作”均读去声。
但“作”另读阴平时,特指作坊。
二、“作”作为单音动词与双音的动名词宾语构成词组的用法指“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如:作贡献、作处理、作调查、作报告、作动员。
作与做的区别

“作”与“做”人民教育出版社谭桂声现代汉语中的“作”与“做”,用途很广,使用频度很高,所构成的词语很多,二者之间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当复杂,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一、“作”“做”溯源甲骨文中有“乍”而无“作”。
“乍”,是“作”的古文。
在甲骨文中作为动词,意义同“作”。
例如:甲骨卜辞“我乍邑”,意为“我建筑城邑”。
金文铭辞也以“乍”为“作”。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兮甲盘》:“兮白吉父作般(盘)。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吴王寿梦之戈》:“乍在古铭器中一般用为作字。
”“乍”作为动词,其读音在宋代《集韵》中为“即各切,入铎,精”,与“作”同音。
“乍”可能是会意字,但其字形结构至今不明,《说文解字》认为“乍,止也,一曰亡也。
从亡从一”,不足为据,一般不为人们所认可。
“作”,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乍,乍声。
“作”的起源很早,我国早期的典籍,已大量使用“作”,其语义已充分发展,是一个义项丰富的多义词。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兴起)。
”《尚书·舜典》:“伯禹作(充任、担任)司空。
”《逸周书·作雒》:“(周公)乃作(兴建、建造)大邑成周于土中。
”《周礼·考工记序》:“作(制造)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振作、激发)气,再而衰,三而竭。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作(兴建、建造)邑于丰。
”《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充任、担任)。
”“作”有入声和去声两个读音,二者的中古音(唐宋音)用音标表示,分别是[tzak] [tza]。
《广韵》:“作,则箇切,去箇,精。
又则落切,入铎,精。
”《广韵·暮韵》:“作, 造也。
臧祚切。
”又《箇韵》:“作, 造也, 则箇切, 本臧洛切。
”“作”本为入声字,去声的“作”来自入声的“作”。
入声的“作”有“为也、起也、行也、役也、始也、生也”诸义(见《广韵》), 去声的“作”只有“为也”一义, 即“造也”。
“作”与“做”的区别

同的读音使用 了新 的字形 ,做” “ 跟“ 可以看做一组新旧词。吕 作” 先生说 “ ” 做 是文 白异 读 的产 物 。 “ 与“ 在现代普通话 中 作” 做” 同音 ,但在古汉语和现代的一些 方言中不同音。 作”古代是入声 “ , 字 , 广韵》 在《 中为“ 则落切 , 人铎 , 精” 又是去声字 , 广韵 》 ; 在《 中为 “ 则筒切 , 去筒, 或“ 精” 臧祚切 , 去 暮 , 。古人声字在普通话 中派 精” 入 四声 , 因此 “ ” 在 有 三 种读 作 现 音 ( 括 方 言 )z6( 包 : u 如作 坊 、 作
个词 的旧形式 和新 形式 同 时存 在, 旧形式 往往 只残 存 在古 文 中 , 而 新 形 式 则 存 在 口语 里 , 呼 , “ 唤 ” “ / ” “ /国 ” “ / 、逆 迎 、 域 、观 看 ”等都 是骈词 。具体 到 “ ” 做 、 “ 上, 作” 表达为“ 制造” 义的去声 的“ ” 作 写成“ 以后 ,做 ” 做” “ 和有 多种 引 申意义 的读 人声 的 “ ” 作 构 成了一对骈词 , 也就是说 ,做” “ 相 对于“ ” 作 是新 的形 式 , 由于 给不
源、 读音 、 意义还是有区别的。
一
、
溯源 不 同
“ ” “ ” 乍 是 作 的初 文 , 甲骨 在
文、 金文 中的字形分别是 与 ' I 岜。
“ ” 甲 骨文 中作 为动 词 , 义 乍 在 意 同“ ” 作 。例如 , 甲骨 卜 “ 辞 我乍 邑”意 为“ 建造 城 邑 ” , 我 。金 文铭
辞也以“ 为“ 。 乍” 作” 郭沫若《 奴隶 制 时代 ・ 王寿 梦之 戈》 “ 在古 吴 :乍 铭器 中一般用为作字。” 做” “ 字
“作”与“做”的区别--语文知识

“作”与“做”现代汉语中的“作”与“做”,用途很广,使用频度很高,所构成的词语很多,二者之间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当复杂,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一、“作”“做”溯源甲骨文中有“乍”而无“作”。
“乍”,是“作”的古文。
在甲骨文中作为动词,意义同“作”。
例如:甲骨卜辞“我乍邑”,意为“我建筑城邑”。
金文铭辞也以“乍”为“作”。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兮甲盘》:“兮白吉父作般(盘)。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吴王寿梦之戈》:“乍在古铭器中一般用为作字。
”“乍”作为动词,其读音在宋代《集韵》中为“即各切,入铎,精”,与“作”同音。
“乍”可能是会意字,但其字形结构至今不明,《说文解字》认为“乍,止也,一曰亡也。
从亡从一”,不足为据,一般不为人们所认可。
“作”,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乍,乍声。
“作”的起源很早,我国早期的典籍,已大量使用“作”,其语义已充分发展,是一个义项丰富的多义词。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兴起)。
”《尚书·舜典》:“伯禹作(充任、担任)司空。
”《逸周书·作雒》:“(周公)乃作(兴建、建造)大邑成周于土中。
”《周礼·考工记序》:“作(制造)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振作、激发)气,再而衰,三而竭。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作(兴建、建造)邑于丰。
”《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充任、担任)。
”“作”有入声和去声两个读音,二者的中古音(唐宋音)用音标表示,分别是[tzak] [tza]。
《广韵》:“作,则箇切,去箇,精。
又则落切,入铎,精。
”《广韵·暮韵》:“作, 造也。
臧祚切。
”又《箇韵》:“作,造也,则箇切,本臧洛切。
”“作”本为入声字,去声的“作”来自入声的“作”。
入声的“作”有“为也、起也、行也、役也、始也、生也”诸义(见《广韵》), 去声的“作”只有“为也”一义, 即“造也”。
作与做的区别及用法?做介绍还是作介绍?做为一名还是作为一名?

作与做的区别及用法?做介绍还是作介绍?做为一名还是作为一名?作[zuō]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油漆~|洗衣~。
作[zuò]①起,兴起:振~|锣鼓大~|日出而~|一鼓~气②劳作,制造:深耕细~|操~。
③写作:~文|~画|~曲|吟诗~赋。
④作品,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佳~|杰~。
⑤进行某种活动:~乱做【zuò】1.进行工作或活动:~活。
~事。
~工。
~手脚(暗中进行安排)。
2.写文:~诗。
~文章。
3.制造:~衣服。
4.当,为:~人。
~媒。
~伴。
~主。
~客。
看~。
5.装,扮:~作。
~功。
~派。
6.举行,举办:~寿。
~礼拜。
7.用为:芦苇可以~造纸原料。
8.结成(关系):~亲。
~朋友。
作”和“做”的区别及用法: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怪”、“作战”。
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饭”。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写作“做为一个领导干部”。
“做贼心虚”不能写作“作贼心虚”。
“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于推荐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
至于作介绍与做介绍,两种写法都有,不过,《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人民日报》、中央文件等主流媒体多写作:作介绍。
做和作的区别及用法

做和作的区别及用法在中文中,做和作是两个常见的动词,它们在用法上有一些区别。
本文将阐述做和作的区别,并解释它们的用法。
首先,做和作都表示进行某种活动或创作。
然而,做通常指完成某个任务或活动,而作则更倾向于指创作某种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
例如,当我们说“我在家做饭”时,意味着我们正在完成一个日常任务,而不一定指我们正在尝试创造一道美味的菜肴。
相比之下,当我们说“他在公园作画”时,我们指的是他正在创作一幅艺术作品。
此外,做还可以表示进行某种行为或充当某种角色。
例如,“他在公司做经理”意味着他在公司扮演经理的角色。
另一方面,作通常指以某种方式表达或创造。
例如,“他作了一首诗”意味着他用他的创造力创作了一首诗歌。
做和作还可以用于表示某种状态的改变。
例如,“她把头发做了发型”意味着她通过改变头发的样式来改变自己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做和作的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这两个词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意图来选择正确的动词。
此外,作在一些固定搭配中有着特殊的用途。
例如,“作业”指的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而“作文”指的是学生需要写的文章。
这些搭配中,作的含义更加强调创作和表达的意义。
最后,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做和作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做通常与功利性、实用性相关,而作则和文学、艺术创作相关。
这种区别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实用和审美的不同追求。
总结而言,做和作在中文中是常用的动词,它们在用法上有一些区别。
做通常表示完成某种任务或行为,而作则更倾向于表示创造和表达。
选择正确的动词取决于语境和意图。
同时,它们在一些固定的搭配中有着特殊的用途。
了解做和作的区别和用法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中文。
做 和 作的用法区别

“做”的用法动〉(1)(“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2)作。
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do]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
——《水浒全传》(3)又如:做道路(做生意;从事拦路抢劫、偷盗活动);做夫(服劳役;作劳动力);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干什么)(4)制作,制造 [make]此处最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
——《红楼梦》(5)又如:做妖撒妖(做出妖形怪状的样子);做势(做出表面竟向的动作);做弊(作弊,舞弊);做衣服;这种糖是甜菜做的(6)充当 [act as]马二先生做东,大盘大碗请差人吃着。
——《儒林外史》(7)如:做大头(当傻瓜);做中(充当交易、借贷等关系中的中间证明人);做虎豹(充当恶人);做厂(当工人);做线(打听消息,充当耳目)(8)假装 [pretend]。
如:做神做鬼(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做腔(装腔作势,摆架子);做嘴脸(装模作样);做好做恶(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做声分(装腔作势);做意(装假,做意)(9)结成某种关系 [become(a relationship)]。
如:做一处(在一起;在一处);做亲家;做朋友;做一路(结成一伙);做人情(以某种行动或东西结好于人);做相识(交朋友)(10)摆〔架子,阔气] [put on]。
如:做张做势(装模作样;装腔做势);做模样(摆架子;装模做样);做天气(摆架子;做出得意的样子);做格(摆架子);做大老(摆架子,妄自尊大)(11)举行,举办 [hold]。
如:做孝(办丧事);做祃(举行祭礼);做场(演出);做庆贺筵席;做七十大寿:做生(庆祝生日)(12)为吃而烧制食物 [prepare]。
如:宁愿饿死也不吃这种火上做的饭食(13)成为,当 [become]。
如:做线的(当侦探的);做演员;做保育员(14)写作 [write]。
如:做一首诗(15)打,揍 [bea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与“做”
(一、“作”和“做”都有“从事”义。
涉及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涉及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
(一)作为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与成语(一般词典都有收录)
做:做事|做工|做活|做梦|做声|做法(不是“妖道作法”,也不是文章的“作法”)|做戏|做鬼|好吃懒做|一不做,二不休|白日做梦|小题大做。
作:作息|作案|作别|作风|作用|作价|作业|作乐|动作操作|制作|劳作|协作|合作|耕作|作弊|作对|作恶|作孽|作祟|作假|作伪|作难|作梗|作乱|作俑|天公作美|作乐(lè)|恶作剧|作恶多端|无恶不作|作威作福|作奸犯科|胡作非为|为非作歹|为虎作伥|弄虚作假|逢场作戏|无所作为|见机而作|作法自毙|作茧自缚|为人作嫁|作壁上观。
跟这个意义相联系的一个意思是“装作”:作势|作态|造作|做作|装聋作哑|装模作样|装腔作势|惺惺作态|矫揉造作。
跟这个意义相联系的,还有一个意思是“兴起、发作”:作战|振作|作乐(yuè,演奏)|推涛作浪|兴风作浪|一鼓作气|日出而作|枪声大作作怪|作色|作呕|兴妖作怪|令人作呕。
(二)做单音节动词用
⒈宾语是一般名词,事物比较具体,习惯上用“做”:~好事|~买卖|~生意|~手脚|~手术|~功课|~笔记|~学问|~习题|~练习(题)|~噩梦|~事情|~家务|~早操|~健身操|~柔软操|~木匠活|~日班|~结论。
“~工作、~作业”习惯上用“做”,一是因为这里的“工作”和“作业”属于名词,二是避免两个“作”字连用,影响阅读。
跟这个意义相联系的一个意思是“举行活动”。
下面几个词语习惯上用“做’:~寿|~满月|~礼拜|~祈祷|~佛事|~生日|~游戏。
⒉宾语是动名词(即兼有名词语法特点的动词),事物比较抽象,习惯上用“作”:~调查|~考察|~研究|~分析|~判断|~推断|~检查|~比较|~说明|~评价|~概括|~介绍|~答复|~解答|~解释|~证明|~鉴定|~实验|~试验|~示范|~辩护|~删节|~反应|~记录|~统计|~安置|~处置|~发挥~决定|~规定|~交代|~联系|~让步|~挣扎|~牺牲|~贡献|~准备|~打算|~抉择|~补充|~动员|~斗争|~改进|~宣传|~表演|~讲话|~指示|~指导|~检讨|~汇报|~报告。
讨论:结合上边讲的处理办法,大家不妨讨论一下,下面这几组跟医疗有关的词语哪些用“作”,哪些用“做”:
⑴手术、理疗、放疗、化疗、磁疗、电疗、B超、CT、胃镜、核磁共振
⑵美容、文眉、隆胸、抽脂、灌肠、人流、药流、尿检、药检、整形、切片、气功导引
⑶治疗、化验、麻醉、透视、穿刺、切除、透析、护理、按摩、牵引、整骨、切除、搭桥、器官移植、诊断
二、“作”和“做”都有“制作”义。
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
(一)宾语是一般的名词,涉及的事物比较具体,习惯上用“做”:~饭|~早饭|~晚饭|~年夜饭|~粉蒸肉|~鞋|~军服|~衣服|~衣裳|~针线|~面包|~大衣柜|~汽车|~模型|~圈套|~手脚|~记号。
“~作文、~文章”也习惯用“做”。
(二)几类精神产品,习惯上用“作”(有的已经是合成词了):~诗|~画|~曲|~乐(yuè,制作乐律)|~杂记|~曲子|~广告(如果指使用材料制作广告,则可以写“做广告”,如“做灯箱广告”)。
制作的这些产品,即作品,自然用“作”:著作|创作|大作|拙作|习作|原作|佳作|杰作|名作|遗作|处女作|著作等身|呕心之作|压卷之作|成功之作。
三、“作”和“做”都有“担任、充当”义。
但是,除了少量早先产生的合成词,一般都习惯写“做”。
“作为”“做为”都正确(不是指“大有作为”的“作为”),《现代汉语词典》主张写“作为”,我们不妨就采用“作为”。
(一)人“担当某种身份”,一般用“做”:~媒~人|~东|~客(“作客他乡”的“作客”是古语词) |~官|~主|~母亲|~父亲|~妻子|~丈夫|~儿子|~女儿|~长辈|~晚辈|~主人|~伴儿|~女仆|~保姆|~短工|~伙计|~牛马|~奴隶|~所长|~经理|~老板|~助手|~秘书|~车工|~夜工|~杂务工|~车间主任|~检验工|~采购员|~保育员|~皇帝|~宰相|~知县|~隐士|~党员|~研究生|~代表|~教员|~会议主席|~寡妇|~少奶奶|~俘虏|~骨干|~尼姑|~人质|~孝子|~屈死鬼|~走狗|~汉奸|~亡国奴|~贼心虚|~向导|~特务|~眼线|~内线|~侦探|~帮手|~保人|~代言人|~和事老|~介绍人|~中间人|~朋友|~亲家|~对头|~表率|~模范|~后盾|~靠山|~编辑|~出纳|~翻译|~导演|~担保|~见证|~掩护(后面七个词形式上是动词,实际是名词,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
当然,“充当”的宾语有时也可以是物(具有物的“身份”义),一般也要用“做”:~线索|~例子|~样子|~代价|~副本|~实例|~资料|~资本|~幌子|搬几块砖头~凳子|拿这间屋子~会客室|拿树皮~造纸的原料|拿肩膀~梯子|~寝室|~下酒菜|~封面|~原料|~人情|~挡箭牌|~招牌|~伪证|~参考(资料)|~抵押(品)|~纪念(品)。
(二)使用“作”的部分成语和早期的合成词:作废|作罢|作准|作数|作陪|作客(他乡)|作保|作中|作古|以身作则|认贼作父|自我作古。
(三)至于“当zuò、叫zuò、称zuò、看zuò、变zuò、算zuò、比zuò、换zuò”,有的像词,有的又不像词,辞书不可能统统都收,写“作”还是“做”呢?我们主张,还是写“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