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诵读课更应该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学设计突出朗读指导,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尤其是借助资料理解这一方法的充分运用。因此,本教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教师引导补白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及古诗等。

学生准备:熟读古诗;搜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2.积累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导入: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闪烁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你最喜欢哪首?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相机板书:古诗三首)

3.导学: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唐诗中的两篇精粹——《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教师相机板书: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验和学习古诗

的兴趣,为新诗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解诗题,知诗人。

1.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

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王昌龄与卢纶的资料。

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4.交流有关《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两首诗的背景资料。

(二)学生练读古诗。

1.读诗要强调停顿,读出它的节奏来。

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和范读。

相机强调:

(1)“芙”“蓉”都是形声字,都读二声。

(2)“洛”是三拼音。

(3)“单”是多音字。在“单于”这个词语里读chán;表示姓的时候读shàn;其他情况一般读dān。

3.借助注释,初步谈谈对两首诗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加之注释及课前的相关资料的补充,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初步感悟诗歌的空灵之美。

三、精读古诗,重点品悟

导学: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一)品读第一首——《芙蓉楼送辛渐》。

1.导入:“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来品读他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2.学习前两句,体会“寒”,感悟“孤”。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想画面,层层递进地

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1)学生汇报诗意,其他学生补充。

(2)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的“寒”和楚山的“孤”。

①导思:当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导读:“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着寒意,就连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齐读)

(3)引导学生体会离别的“寒”,内心的“孤”。

①导思: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什么是令作者感到寒意与孤独的?(相机板书:寒孤)

②学生谈体会。

③导学: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④导思:你认为这个“寒”字,我们还能怎么理解?

指导学生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嚼透一个字。

⑤导读: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感到寒心,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一起去感受作者那种复杂的内心。

3.学习后两句,体会“内心”,感悟“品质”。

(1)学生汇报诗意,其他学生补充。

(2)导思: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王昌龄决绝地转身,再也没有回头,难道他不想回家吗?(相机板书:冰心玉壶)引导学生理解含义。(相机板书:冰清玉洁)

(3)情境创设,引导激情朗诵古诗后两句。

4.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并背诵古诗。

(二)品读第二首——《塞下曲》。

1.导入:卢纶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塞下曲》。

2.学生朗读古诗并汇报诗意,其他学生补充。

3.品词析句,感悟情感。

(1)解读“夜”。

①(相机板书:夜)夜:夜晚、黑夜、深夜。

②导思: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

③导学: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④导读: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单于溃败逃走。让我们一起读这两句诗。

(2)解读“满”。

①导思:“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相机板书:满)

②导读:一个“满”字让我们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相机板书:英勇无畏)让我们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③小结: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是否追上了敌人,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有力地烘托出来了。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感受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从景入手,抓重点词句感悟画面内容,并由景入情。比如《塞下曲》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观察课后写字表中的“芙、蓉、洛、壶、雁”,提出书写难点,集体交流解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