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六班级数学总复习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六班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

2.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3.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圆柱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教学工具学前准备收集圆柱的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分钟)导案:课件提示:旋转门的画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揭示课题并板书:圆柱的认识。

学案: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圆柱。

(23分钟)1.初步感知圆柱。

(1)老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如岗亭、车轮、圆木、客家围屋等)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2)利用课件从实物中指出圆柱体。

(3)请学生找找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老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

(1)每人拿出一个圆柱,看一看,摸一摸,小组讨论:圆柱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征?(2)学生集体沟通汇报。

(3)老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柱,标出各部分名称。

(4)认识圆柱的高。

老师拿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体,提问:①这两个圆柱体,哪个高?哪个矮?②圆柱的高低和什么有关?(圆柱的高低和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有关。

)③你能量出圆柱的高吗?学生动手测量,老师巡视指导。

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圆柱的高。

(老师注意强调正确的测量方法) 老师在黑板上的圆柱体图中画出圆柱的高。

④提问:圆柱的高有几条?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所有的高都相等。

3.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20=1570(cm3)1570cm3=1.57L>1.5L 答:这壶水够喝。

知识点2:等积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2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2,高是2.5m。

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分析:沙堆由圆锥形变为长方体,其体积不变。

求沙能铺的长度,也就是求长方体的长。

可以先求出沙堆的体积,再用它除以长方体的宽和高就得到长方体的长。

答案:28.26×2.5×1/3÷10÷0.02=117.75(m)答:能铺117.75m。

2.(2018·湖北英山县)把一块长12cm,横截半径是3cm的圆柱形钢坯铸成一块底面半径是6cm的圆锥形钢坯。

圆锥形钢坯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3.14×32×12=339.12(cm3)339.12×3÷(3.14×62)=9(cm)答:圆锥形钢坯的高是9cm。

知识点3:知识点3:组合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3题一块蜂窝煤如图所示(图见教材)。

做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分析:根据题意求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就要用大圆柱的体积减去所有小圆柱的体积。

答案:3.14×(12÷2)2×9=1017.36(cm3)3.14×(2÷2)2×9×12=339.12(cm3)1017.36-339.12=678.24(cm3)=0.67824(dm3)3.如图,一个直角梯形绕轴旋转一周后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答案:3.14×42×5+3.14×42×(8-5)答案:3.14×(6÷2)2×8=226.08(cm 3)=226.08(mL )答:最多能装水226.08mL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发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
1.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与圆锥的关系的发现。

四、教学准备
1.板书、彩色粉笔。

2.圆柱模型、圆锥模型。

3.教学课件、教学实验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圆柱体,引出“圆柱”的概念。

2. 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板书及生动的示范,教授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3.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介绍计算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并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练习和讨论
•设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5. 探究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与圆锥的相似之处和区别,展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延伸
1.拓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引导他们观察和探究更多的立体图形。

2.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圆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圆柱的认识》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圆柱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导学案、课后作业

《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导学案、课后作业

《8.3.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从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和直观图两个方面认识了旋转体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圆柱、圆锥、圆台、球,主要包括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通过对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研究,掌握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能运用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2.数学运算:求旋转体及组合体的表面积或体积;3.数学建模:数形结合,运用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和应用;难点:圆台的体积公式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种多面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那么如何求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116-119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公式各是什么?2.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公式各是什么?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各式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一)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二)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1.棱柱:柱体的底面面积为S,高为h,则V=Sh.2.棱锥:锥体的底面面积为S,高为h,则V=13 Sh.3.棱台:台体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S,高为h,则V=13(S′+S′S+S)h.(三) 球的体积公式与表面积公式1.球的体积公式V=43πR3 (其中R为球的半径).2.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2.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题型一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例1 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边长为4 cm的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cm2,表面积为________cm2.【答案】8π12π.【解析】如图所示,∵轴截面是边长为4 cm的等边三角形,∴OB=2 cm,PB=4 cm,∴圆锥的侧面积S侧=π×2×4=8π (cm2),表面积S表=8π+π×22=12π (cm2).解题技巧(求旋转体表面积注意事项)旋转体中,求面积应注意侧面展开图,上下面圆的周长是展开图的弧长.圆台通常还要还原为圆锥.跟踪训练一1.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和高的比为1∶4∶4,若母线长为10,则圆台的表面积为( )A.81π B.100πC.168π D.169π【答案】C【解析】选C 先画轴截面,再利用上、下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求解.圆台的轴截面如图所示,设上底面半径为r,下底面半径为R,则它的母线长为l==5r=10,所以r=2,R=8.故S侧=π(R+r)l=π(8+2)×10=100π,S表=S侧+πr2+πR2=100π+4π+64π=168π.题型二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例2 如图,某种浮标由两个半球和一个圆柱黏合而成,半球的直径是0.3m,圆柱高0.6m 如果在浮标表面涂一层防水漆,每平方米需要0.5kg 涂料,那么给1000个这样的浮标涂防水漆需要多少涂料?(π取3.14)【答案】423.9kg【解析】一个浮标的表面积是,所以给1000个这样的浮标涂防水漆约需涂料. 解题技巧(求几何体积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直接代入公式求解.(2)等积法:例如四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只需选用底面积和高都易求的几何体即可.(3)补体法:将几何体补成易求解的几何体,如棱锥补成棱柱,棱台补成棱锥等.(4)分割法:将几何体分割成易求解的几部分,分别求体积. 跟踪训练二1.如图,一个底面半径为2的圆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得的几何体的最短和最长母线长分别为2和3,求该几何体的体积.【答案】10π.【解析】用一个完全相同的几何体把题中几何体补成一个圆柱,如图,则圆柱的体积为π×22×5=20π,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10π.()2220.150.640.150.8478m ππ⨯⨯+⨯=0.84780.51000423.9(kg)⨯⨯=2. 梯形ABCD中,AD∥BC,∠ABC=90°,AD=a,BC=2a,∠DCB=60°,在平面ABCD内过点C作l⊥BC,以l为轴将梯形ABCD旋转一周,求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答案】见解析【解析】由题意知以l为轴将梯形ABCD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圆柱中挖去一个倒置的且与圆柱等高的圆锥,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90°,AD∥BC,AD=a,BC=2a,∠DCB=60°,∴CD=BC-ADcos60°=2a,AB=CD sin60°=3a,∴DD′=AA′-2AD=2BC-2AD=2a,∴DO=12DD′=a.由上述计算知,圆柱的母线长为3a,底面半径为2a;圆锥的母线长为2a,底面半径为a.∴圆柱的侧面积S1=2π·2a·3a=43πa2,圆锥的侧面积S2=π·a·2a =2πa2,圆柱的底面积S3=π(2a)2=4πa2,圆锥的底面积S4=πa2,∴组合体上底面面积S5=S3-S4=3πa2,∴旋转体的表面积S=S1+S2+S3+S5=(43+9)πa2.又由题意知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且V柱=π·(2a)2·3a=43πa3,V锥=13·π·a2·3a=33πa3.∴旋转体的体积V=V柱-V锥=43πa3-33πa3=1133πa3.题型三 球的表面积与体积例3 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球的直径,求球与圆柱的体积之比.【答案】【解析】 设球的半径为R ,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2R .球的体积,圆柱的体积,.例4 平面α截球O 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 到平面α的距离为2,则此球的体积为( )A.6π B.43π C .46π D.63π 【答案】B【解析】如图,设截面圆的圆心为O ′,M 为截面圆上任一点,则OO ′=2,O ′M =1.∴OM =(2)2+1= 3. 即球的半径为 3.∴V =43π(3)3=43π.解题技巧(与球有关问题的注意事项)1.正方体的内切球233143V R π=23222V R R R ππ=⋅=123342::233V V R R ππ∴==球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切,称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此时球的半径为r1=a2,过在一个平面上的四个切点作截面如图(1).2.球与正方体的各条棱相切球与正方体的各条棱相切于各棱的中点,过球心作正方体的对角面有r2=√2a2,如图(2).3.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面上,称球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球的定义可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是球的直径,若长方体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a,b,c,则过球心作长方体的对角面有球的半径为r3=√a2+b2+c22,如图(3).4.正方体的外接球正方体棱长a与外接球半径R的关系为2R=3a. 5.正四面体的外接球正四面体的棱长a与外接球半径R的关系为:2R=62a.6、有关球的截面问题常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圆,将问题转化为平面中圆的有关问题解决.跟踪训练三1、将棱长为2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 )A.4π3B.2π3C.3π2D.π6【解析】由题意知,此球是正方体的内切球,根据其几何特征知,此球的直径与正方体的棱长是相等的,故可得球的直径为2,故半径为1,其体积是V 球=43×π×13=4π3. 2.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πa 2 B.73πa 2C.113πa 2 D .5πa 2 【答案】B.【解析】选B 由题意知,该三棱柱为正三棱柱,且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均为a .如图,P 为三棱柱上底面的中心,O 为球心,易知AP =23×32a =33a ,OP=12a ,所以球的半径R =OA 满足R 2=⎝ ⎛⎭⎪⎫33a 2+⎝ ⎛⎭⎪⎫12a 2=712a 2,故S 球=4πR 2=73πa 2.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课本119页练习,119页习题8.3的剩余题.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例题及练习,学生基本掌握.须注意的是:①求面积时看清求的是侧面积,还是底面积,还是表面积;②对本节课的难点的理解类比棱台与棱锥、棱锥的联系;③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利用相关公式解决.《8.3.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研究,掌握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能运用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1.数学抽象: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2.数学运算:求旋转体及组合体的表面积或体积;3.数学建模:数形结合,运用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掌握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和应用;【学习难点】:圆台的体积公式的理解.【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入阅读课本116-119页,填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练习课(5~7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练习课(5~7课时)(导学案)

练习课(5~7课时)
计算方法。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的体积。

(单位:cm)积。

答案:3.14×[(
10
2
)2-(
8
2
)2]
×80=2260.8(cm3)
答:它所用钢材的体积是
2260.8cm3。

答案:3.14×[(
2
2
)2-(
1.6
2
2]
×8=9.0432(dm3)
答:钢管的体积是
9.0432dm3。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28页第6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第7、11、13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课堂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如何灵活地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并会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基础及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辨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能够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3.能够进行简单的物品分类和组合。

二、教学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物品分类和组合。

三、教学难点1.正方体与立方体的区别。

2.学生自主进行物品分类和组合。

四、教学内容1. 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是一种由六个矩形面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特点是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

2. 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是一种由六个正方形面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特点是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也可以称为立方体,但立方体不一定是正方体。

3. 圆柱的认识圆柱是一种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立体图形。

其中两个圆面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它们之间的距离称为圆柱的高。

4. 球的认识球是一种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立体图形,球面上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球没有底面和侧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并让学生自己来辨认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学生自主分类教师让学生自主将前面展示的实物进行分类,比如将所有长方体放在一起,将所有圆柱放在一起,将所有的小球放在一起等等。

3. 探究学习让学生根据前面分类的结果,自由组合两到三个不同的实物,比如可以将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或者将两个圆柱和一个正方体组合在一起等等。

让学生自己揣摩组合的正确性,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必要的纠正。

4. 完成练习让学生通过书本上的相关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学生能够巩固和强化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六、作业1.搜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片,并进行分类收藏。

2.完成课后练习。

七、教学反思1.学生在自主分类和组合过程中表现活跃,能够将所学知识积极运用。

2.在组合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但可以通过教师及时的纠正来进行改正。

3.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探究知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观察小药箱学习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38页的例1。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学习难点: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法指导: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导学过程:一、诗歌导入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

如果观察长方体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二、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

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1.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鞋盒,可以看到几个面呢?2. 我发现: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个面。

三、实践出真知(1)分别从正面、左侧面、上面鞋盒,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把自己看到的图形画在下面。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2)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3)从后面、右侧面和下面看鞋盒,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我发现:从()面和()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面和()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面和()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

我知道:(1)观察时,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人教版数学下册六年级:第3单元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下册六年级:第3单元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课前准备圆柱教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点拨一、温故互查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二、设问导读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3)下面我们看看这些物体的真实形状。

用笔沿着圆柱物体边缘画出物体的轮廓,出现圆柱几何图形,展示画有圆柱几何图形的投影片。

2.圆柱的面(1)摸摸圆柱。

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面,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共同探究。

3.圆柱的高(1)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从而揭示圆柱高的含义。

(课件显示:在图上标出高)(2)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归纳小结: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长方形(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

本单元主要包含: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是小学数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

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徙在本单元的教课中起侧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按照了“特色—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渐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睁开教课。

教材比较侧重与生活实质的联系,编排了许多的解决实质问题的题目,有益于学生知识的稳固和技术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课方法上的一个明显特色是让学生踊跃、主动地实践研究,要让学生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色。

2.指引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的简单实质问题。

3.经过察看、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4.使学生理排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色外,还要从数目的角度来研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领会数形联合思想。

5.经过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研究,使学生领会转变、推理、极限等数学思想。

(1)圆柱9 课时(2)圆锥 2 课时(3)整理和复习 1 课时(4)单元中心知识概括与易错警告 1 课时1.在本单元的教课中应增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图形特色,发现图形间的联系和求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同时应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引学生在联系中深入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2.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应联合教材中的活动,多着手操作,经过详细的操作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

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

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一、出示学习目标:1.让我们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 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二、出示学习总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三、学习的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

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只要能闭着眼摸出老师想要的物体,就算你过关。

谁情愿来其他同学作裁判。

请摸出一个长长的、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

长方体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请再摸出一个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

它在数学上叫什么名字(圆柱)师:你可真聪慧。

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

(一)明确各局部名称1. 一般生活中的圆柱。

师:圆柱在一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生:茶叶筒是圆柱形的;水桶是圆柱形的;通风管是圆柱形的;木桩是圆柱形的;铅笔是圆柱形的……(边说边指自己手中的圆柱)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圆柱形的物品,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可能大家没怎么见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如果你认识它,就说出它的名字来。

(投影展示一般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物体上面都有哪一种几何图形的影子(圆柱)师:生活中的圆柱美不美生:太美了。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柱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神秘,好吗2. 圆柱的底面。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打算的圆柱形物品,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在小组内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发觉了什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1) 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1) 导学案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第18页例1。

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经历自主探究圆柱的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

3.感受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难点: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教法:结合实物,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比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体的实物、长方体硬纸片、直尺、三角板等。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初步感知圆柱(1)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2)利用课件启示,从实物中指出圆柱体。

(3)请学生找找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1)每人拿出学具圆柱:看一看,摸一摸,小组讨论:圆柱有几个面,每个面有什么特征?(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3)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师板书圆柱图,并依讲解次序标出各部分名称)(4)认识圆柱的高。

1.(1)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2)生观察课件演示的图片,判断它们是否为圆柱。

(3)找一找生活中的圆柱体。

2.学生观察圆柱、小组交流圆柱的特征;并明确各部分名称。

学生能动手作圆柱的高,并练习怎样才能测出圆柱的高。

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2.判断下面哪些是圆柱,是圆柱的在下面的括号里打“√”。

(√)3.(1)给下面圆柱各部分填上相应的名称。

(2)师拿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体,提问:①这两个圆柱体有什么不同?②圆柱的高低和什么有关?(圆柱的高低和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有关)③揭示高的含义: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④PPT展示高的画法:连接上、下两个底面的圆心。

⑤高的条数:无数条,所有的高都相等。

⑥测圆柱高的方法。

3.动手操作。

认识圆柱体特征教案设计

认识圆柱体特征教案设计

认识圆柱体特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圆柱体的特征,包括底面、侧面、顶面等部分的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圆柱体的特征,能够准确描述圆柱体的各个部分。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圆柱体的三维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课件、教学实例、教学辅助工具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纸笔,以便于课堂练习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物体,如筒形的水杯、铅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圆柱体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底面、侧面、顶面等部分的特点。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柱体的形状和结构。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圆柱体的各个部分,并标注出各个部分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并纠正错误,加深对圆柱体特征的理解。

4. 拓展应用(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与圆柱体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表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思考圆柱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圆柱体的特征和应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发现更多的圆柱体物体。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圆柱体的特征,包括底面、侧面、顶面等部分的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学生也应该对圆柱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下至少5个圆柱体物体,并写出它们的特征和应用。

《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二、拿一个圆柱形的实物,看看圆柱有哪几部分组成?然后自学课本18页,完成下面填空。
1.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有两个和一个。
2.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收获与困惑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月日
学习目标
1.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基本侧面展开图各个部分与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之间的关系。
温故知新
1.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2.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
新课先知
一、动手试试看: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旋转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十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十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十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六班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圆柱的认识〔P10—12〕教材分析:教材先呈现涌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通过让同学观测,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外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同学思索,再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结合图形的名称,使同学对圆柱的认识经受由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最末让同学说说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圆柱形的物体,丰富了同学头脑中圆柱形象的储备。

同时让同学感受生活中圆柱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圆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几何体,同学有广泛的认知基础,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测圆柱体实物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体的立体图形,使全体同学经受从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认识圆柱的基本特征。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量一量,想一想,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使同学认识圆柱的底面、高、侧面、及侧面开展图外形及其与圆柱体的对应关系,并能够对一些结论作出合理的说明或试验验证。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同学观测、猜想、操作、分析、概括水平,培育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在师生互动中是全体同学体验胜利的乐趣,感受数学〔圆柱体〕的独特魅力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同学的数学学习爱好,并使部分同学大致掌控讨论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

教学预备:圆柱体实物及模型、直尺、色卡纸、剪刀、胶带、ppt 课件等。

教学设计:一、引入1、出示主题图。

师:这些物体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这些都是圆柱体。

师:圆柱体是立体图形,平常简称它为圆柱。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认识。

〔板书:圆柱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同学对圆柱的认识,先从生活出发,从而让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质疑探究PPT出示自学探究①、通过制作圆柱体,想一想圆柱体是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②、圆柱的各部分有什么特征?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在哪里?有几条?量一量圆柱的高,你有什么发觉?老师强调结合制作圆柱的过程,小组归纳总结。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标题:《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圆柱的基本概念,能正确识别和绘制圆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的基本特征,能准确地识别和绘制圆柱。

2.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圆柱形的,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知探究
1. 认识圆柱的基本元素:底面、侧面和高。

2. 学习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一周所成的立体图形叫做圆柱。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三)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圆柱的高、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柱的基本特征和识别方法。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与圆柱有关的练习题,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圆柱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9课时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能够系统清晰地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正确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2.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吧!你可以采用画图,列表格等不同方法哦!整理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记录下来吧!我的问题:。

二、专项训练1.计算下面个图形的体积。

2.解决问题。

三、课堂达标1.填空。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 ),如果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18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2) 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3) 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削去的部分是圆锥体的( )%.2.同学们用彩纸制作了20个圆柱形灯罩,每个灯罩高35cm ,底面圆的周长是47.1cm 。

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计算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说说你的思路! 想一想是要求圆柱的什么呀?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高是2.5m。

用这堆沙在10m宽的计算时要注意单位哦!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4.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四、课外拓展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前轮每分钟转动10周,每分钟前进多少米?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教师,他们上学的时候是否曾经受到过积极教师的影响,很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事实上,有很多伟大的教师之所以投身这个行业,完全是由于小时候受到了教过自己的老师的影响。

除父母之外,教师是能够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最大影响的人了。

从5岁到18岁的这段日子里,很多学生和老师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教师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今天,我们就来回想一下自己曾经最喜欢的教师带给自己的影响。

人教六年级下第三单元3.1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六年级下第三单元3.1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合作交流
1、自学提示:自学教材P10-P11页内容,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回答学案【我会思考】中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形的物体?
(2)什么叫做圆柱的底面?有什么特征?用手摸一摸。
(3)圆柱周围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什么?用手摸一摸。
(4)什么叫圆柱的高?圆柱有多少条高?
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情境创设
我们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种立体图形——圆柱。(板书)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问:圆柱有什么特征?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圆柱体有高吗?……)(教师随即评价、规范、整理)
(4)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快速转动,转出来的是()。
(5)圆柱形的油桶有()个面,圆柱形的水池有()个面,圆柱形的通风管有()个面。
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正方形,底面直径是6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正方形,高是12.56厘米,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
二、分组讲解,相互评价。
三、全课总结,获得发展。
课堂反馈
一、学会运用: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填空:
(1)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2厘米,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2)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圆柱的高是()分米。
(3)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是()形,也有可能是()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宽相当于圆柱的();如果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那么正方形边长分别相当于圆柱的()和()。
(5)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再打开,得到一个什么形状?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导学案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学习目标】⒈我能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⒉我能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⒊我会描述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⒈情境引入。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⒉生活中的物体,形状是圆柱形的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⒈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拿一个圆柱形的实物,看看圆柱有哪几部分组成?自学课本18页。

我的发现:圆柱有两个和一个组成。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周围的面叫做;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2)圆柱有什么特征?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圆柱的特征:圆柱的两底面都是,并且大小;圆柱的侧面是;有条高,长度都相等。

⒉圆柱的侧面、底面及之间的关系。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剪一剪再展开。

我的发现:沿圆柱的高剪开侧面,侧面是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

⒊做一做。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三、课堂达标⒈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硬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

(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

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

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把这个长方形重新包在圆柱上,请说出你的发现。

(4)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2厘米。

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厘米,宽是( )厘米。

(5)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3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⒉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一、出示学习目标:1.让我们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 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二、出示学习总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三、学习的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

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只要能闭着眼摸出老师想要的物体,就算你过关。

谁愿意来?其他同学作裁判。

请摸出一个长长的、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

长方体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请再摸出一个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

它在数学上叫什么名字?(圆柱) 师:你可真聪明。

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

(一)明确各部分名称1. 日常生活中的圆柱。

师:圆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生:茶叶筒是圆柱形的;水桶是圆柱形的;通风管是圆柱形的;木桩是圆柱形的;铅笔是圆柱形的……(边说边指自己手中的圆柱)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圆柱形的物品,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可能大家没怎么见过,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

如果你认识它,就说出它的名字来。

(投影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物体上面都有哪一种几何图形的影子?(圆柱)师:生活中的圆柱美不美?生:太美了。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柱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2. 圆柱的底面。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物品,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在小组内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可以结合研究提示进行讨论。

小组内观察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生1:我们小组认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我们是通过测量两个圆的直径知道的。

生2:我们小组也认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我们是通过测量两个圆的周长知道的。

……师:对,我们把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叫做圆柱的底面。

〔板书: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投影演示圆柱底面的大小完全相等。

圆柱的底面(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的粗细)师:大家看这两个圆柱,它们的底面大小相等吗?生:不相等,一个大一个小。

师:现在我两只手表现的是圆柱的底面大小,当圆柱的底面发现变化(手比划变粗变细),圆柱的什么也发生了变化?生: 圆柱的粗细发生了变化。

师:所以说,圆柱底面的大小决定了圆柱的粗细。

3. 圆柱的侧面。

师:哪一组来汇报你们的第二条发现?生:我发现除了这两个底面之外,还有一个不是平的面,它是弯曲的。

圆柱可以沿着这个面滚动。

师:你观察得很用心,这个弯曲的面是曲面(以手示意),我们把它叫做圆柱的侧面。

(板书:侧面) 投影演示圆柱的侧面。

师:哪一组来汇报你们的第三个发现?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一、出示学习目标:1.让我们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 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二、出示学习总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三、学习的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

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只要能闭着眼摸出老师想要的物体,就算你过关。

谁愿意来?其他同学作裁判。

请摸出一个长长的、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

长方体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请再摸出一个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

它在数学上叫什么名字?(圆柱) 师:你可真聪明。

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

(一)明确各部分名称1. 日常生活中的圆柱。

师:圆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生:茶叶筒是圆柱形的;水桶是圆柱形的;通风管是圆柱形的;木桩是圆柱形的;铅笔是圆柱形的……(边说边指自己手中的圆柱)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圆柱形的物品,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可能大家没怎么见过,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

如果你认识它,就说出它的名字来。

(投影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物体上面都有哪一种几何图形的影子?(圆柱)师:生活中的圆柱美不美?生:太美了。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柱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2. 圆柱的底面。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物品,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在小组内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可以结合研究提示进行讨论。

小组内观察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生1:我们小组认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我们是通过测量两个圆的直径知道的。

生2:我们小组也认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我们是通过测量两个圆的周长知道的。

……师:对,我们把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叫做圆柱的底面。

〔板书: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投影演示圆柱底面的大小完全相等。

圆柱的底面(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的粗细)师:大家看这两个圆柱,它们的底面大小相等吗?生:不相等,一个大一个小。

师:现在我两只手表现的是圆柱的底面大小,当圆柱的底面发现变化(手比划变粗变细),圆柱的什么也发生了变化?生: 圆柱的粗细发生了变化。

师:所以说,圆柱底面的大小决定了圆柱的粗细。

3. 圆柱的侧面。

师:哪一组来汇报你们的第二条发现?生:我发现除了这两个底面之外,还有一个不是平的面,它是弯曲的。

圆柱可以沿着这个面滚动。

师:你观察得很用心,这个弯曲的面是曲面(以手示意),我们把它叫做圆柱的侧面。

(板书:侧面) 投影演示圆柱的侧面。

师:哪一组来汇报你们的第三个发现?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的导学案一、出示学习目标:1.让我们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 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二、出示学习总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三、学习的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

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只要能闭着眼摸出老师想要的物体,就算你过关。

谁愿意来?其他同学作裁判。

请摸出一个长长的、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物体。

长方体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请再摸出一个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

它在数学上叫什么名字?(圆柱) 师:你可真聪明。

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

(一)明确各部分名称1. 日常生活中的圆柱。

师:圆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生:茶叶筒是圆柱形的;水桶是圆柱形的;通风管是圆柱形的;木桩是圆柱形的;铅笔是圆柱形的……(边说边指自己手中的圆柱)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圆柱形的物品,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可能大家没怎么见过,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

如果你认识它,就说出它的名字来。

(投影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物体上面都有哪一种几何图形的影子?(圆柱)师:生活中的圆柱美不美?生:太美了。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柱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2. 圆柱的底面。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物品,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在小组内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可以结合研究提示进行讨论。

小组内观察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生1:我们小组认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我们是通过测量两个圆的直径知道的。

生2:我们小组也认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我们是通过测量两个圆的周长知道的。

……师:对,我们把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叫做圆柱的底面。

〔板书: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投影演示圆柱底面的大小完全相等。

圆柱的底面(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的粗细)师:大家看这两个圆柱,它们的底面大小相等吗?生:不相等,一个大一个小。

师:现在我两只手表现的是圆柱的底面大小,当圆柱的底面发现变化(手比划变粗变细),圆柱的什么也发生了变化?生: 圆柱的粗细发生了变化。

师:所以说,圆柱底面的大小决定了圆柱的粗细。

3. 圆柱的侧面。

师:哪一组来汇报你们的第二条发现?生:我发现除了这两个底面之外,还有一个不是平的面,它是弯曲的。

圆柱可以沿着这个面滚动。

师:你观察得很用心,这个弯曲的面是曲面(以手示意),我们把它叫做圆柱的侧面。

(板书:侧面) 投影演示圆柱的侧面。

师:哪一组来汇报你们的第三个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