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崩塌演化理论及应用(陈洪凯[等]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浅谈崩塌形成机理及治理方法

浅谈崩塌形成机理及治理方法

浅谈崩塌形成机理及治理方法陡峻边坡的崩塌主要受到裂隙和结构面的控制,它的活跃程度主要是由卸荷裂隙的扩张和扩展所决定的。

层状结构岩体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所以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以及块状岩层陡峻边坡形成崩塌的条件有所不同,崩塌现象也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的特点。

本文分析了崩塌的形成机理和特点,提出了一定的可操作性的防治对策,对崩塌的治理方法措施提出安全可靠、经济可行、可实施性及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标签:崩塌地质因素非地质因素形成机理发育过程防治对策崩塌是一种很常见地质灾害。

大多数人认为,崩塌是不同构造面与裂隙面的切割和组合导致危岩体脱落的现象,所以对于崩塌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的认识都比较单一化。

实际上,崩塌的形成机理很具有独特性,而相同构造岩之间的崩塌的形成也具有相通性。

对于崩塌治理,需要在对其形成机理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找出关键点,针对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对于不同特点的岩体的崩塌情况,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对崩塌的防预治理有所依据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1崩塌的形成机理1.1形成崩塌的一般机理崩塌一般会发生在比较坚硬岩区的高陡边坡处,它形成的机制是,河流在经过了冲刷或者是在人工挖掘的过程中形成的高陡边坡,由于卸荷的作用,重力经过重新分布后在边坡卸荷处形成的张拉张裂缝隙,这个缝隙又与其它的裂隙与结构面相组合,逐渐地连通形成了危岩体,在地震或者爆破性的震动等等外作用力的作用之下,使得危岩体突然间的脱离了母体,导致其翻滚、坠落,零散的堆在坡脚处。

卸荷区内的危险岩石的崩塌大多是由边坡前缘呈现向后牵引式的扩展。

不同的岩体结构使崩塌的形成机制也有所不同,下面就逐一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1.2不同结构边坡的崩塌形成机理1.2.1水平岩层(一般形成倾倒崩塌或错裂崩塌)(1)在边坡的卸荷作用之下,卸荷裂缝一般会继续发展,在危岩体的作用之下,水平岩层的层面垂直向裂隙表面贯穿,危岩体的底部产生剪切性的破坏,形成了崩落。

某市崩塌区危岩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

某市崩塌区危岩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

某市崩塌区危岩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作者:周振华李小萌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22期摘要:研究区地质灾害频发,对该区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本文通过现场详细的勘查并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对该区崩塌区危岩的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经研究后发现该区在多种因素如构造作用,在风化作用、根劈作用和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裸露的危岩个体有继续发展为欠稳定和不稳定的趋势,将严重影响下方村民和房屋财产安全。

通过详细的勘查和分析,为之后的进一步防治工程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pose a great threat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around the area. In this paper, through on-site detailed exploration and combined with research by related scholars, it makes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 the collapse area. The study showed that in this area, under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tectonics, the weathering, root wedging and seismic force, bare rock has continued to develop in the stable and unstable trend, 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villagers and houses property safety. Through detailed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it provides a reliable geological basis for furth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and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关键词:崩塌区;危岩;形成机制;发展趋势Key words: collapse area;dangerous rock;formation mechanism;development trend中图分类号:P6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166-030 引言研究区所在地是云南省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县(市)之一,该区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55处,其中滑坡102个、泥石流沟26条、崩塌12个、不稳定斜坡14处、地面塌陷1处,且85%以上灾点处于不稳定状态,区内目前尚有1602户17411人不同程度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与危害,威胁资产达28674万元。

山洪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框架

山洪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框架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4/ki.jiwhr.20200059
1 研究背景
山洪灾害是一种典型的洪水灾害类型,其防治的理论技术基础源于传统的防洪减灾理论技术, 但 又 有 所 区 别 , 主 要 取 决 于 山 洪 灾 害 的 自 然 属 性 和 社 会 属 性[1]。 山 洪 的 发 生 是 一 种 自 然 现 象 , 受 山 丘 区 水 文 气 象 和 地 形 地 貌 等 孕 灾 环 境 影 响 , 山 洪 灾 害 致 灾 因 子(暴 雨 洪 水)具 有 高 度 的 时 间 、 空 间 、 强 度变异性,降雨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洪水过程短、洪峰高、破坏力强,但发生频率非常低, 这是山洪灾害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山洪灾害的承灾体或影响对象主要为山丘区的居民、流动人 员、家庭财产及公共基础设施,具有点多、面广、社会管理单元小而分散等特征,防御标准低,易 损性高,相比江河洪水,一次山洪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小,这是山洪灾害的社会属性。山洪灾害防 治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整体论思想出发,研究建立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和理 论技术体系。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理论技术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基于对山洪灾害基本属性的认识,在 不断实践经验总结中将其基本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的过程,探讨山洪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 子、承灾体和防灾措施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其核心是应用水利科学、经济 学、社会学、灾害学、信息科学等理论技术,形成适应自然规律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山洪灾害防治方 略。本文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连续统概念模型,对山洪灾变过程、防治措施、理论技术进行高度概 括,形成了适合我国当代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山洪灾害防治理论技术框架。
在山洪形成及沿沟道演进和向两岸漫溢的过程中,因山洪动能和势能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人员 受 淹 被 埋 或 被 冲 走 , 造 成 人 员 伤 亡 ; 也 可 能 冲 毁 或 淹 没 建 筑 物(包 括 房 屋 、 道 路 、 桥 梁 、 石 油 天 然 气 管 道 、 电 力 或 通 信 设 施 等), 造 成 财 产 损 失 , 形 成 山 洪 灾 害 。 山 洪 灾 害 形 成 过 程 中 , 不 仅 包 括 单 纯 洪 水作用,也包括水流挟沙或泥石流的作用,也存在坡面流冲刷或滑坡影响。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是 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还包括因交通、通信和电力中断或其它影 响而伴生的社会经济活动被干扰而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具有灾害放大效应和灾害链特征。

浅议“岩浆岩岩石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浅议“岩浆岩岩石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浅议“岩浆岩岩石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作者:刘磊胡荣国时毓刘希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25期摘要:基于“岩浆岩岩石学”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之中,利用“关键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和联想记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顺利完成课前回顾和课后总结,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岩浆岩岩石学”;思维导图;逻辑性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208-02一、引言“岩浆岩岩石学”是岩石学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和地质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我校的“岩浆岩岩石学”课程在本科二年级开设,是三大岩中最先开始的专业课程。

重点内容在于阐述岩浆岩的基本概念、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岩石产状及特征、分类命名、岩浆岩形成过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机理等内容。

课程难点在于知识点较为繁杂,涉及大量新名词,需要理解的知识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也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采用PowerPoint制作讲义进行授课。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PPT课件能够更全面且图文并茂的展现教学内容,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1]。

在各高校岩石学课程授课学时普遍被压缩、教学课时紧缺的情况下,PPT教学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教师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但PPT教学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各个幻灯片之间呈线性关系,逻辑性不强,导致学生大多获得的仅仅是相对分散的知识点,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连接或前后逻辑关系并不清楚,容易遗忘[2,3]。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引用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著名教育专家Tony Buzan提出[4],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

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开始,将人脑左脑的文字、逻辑、顺序和右脑的空间、颜色、图像、想象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共同参与思维和记忆,摆脱传统的单向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

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ppt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ppt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图6 锚杆+挂网加固示意图
6.2支撑加固
对较完整的悬挑危岩体可以采用支撑的方法加固,以保持危岩体 的稳定性。这是临时性的防治。
6.3遮挡避让
对直接加固困难,或加固成本高的高陡危岩边坡,可以采用遮 挡避让的方法防治崩塌危害(图7) 。这是针对如铁路和公路等线 路工程经过峡谷区,采用的对边坡崩塌的防治方法之一。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图7 遮挡避让示意图
7 、综述
综上所述,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 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层状结 构岩石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普遍起到控制作用。 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块状岩体陡峻边坡崩塌的形成 条件不同,崩塌表现出不同的扩展特点。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 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 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在 对边坡崩塌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 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 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体加固目的,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 体设计防治加固工程。
结合具体工作情况,本次学习分享内容: 简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地面塌 陷)等内容。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2021年3月22日12时12分
(一)崩塌
1、定义
崩塌是一种极为普遍和直观的地质灾害现象。崩塌无非是 不同的结构面和裂隙面的组合与切割导致危岩体脱落而形成。
在陡峻的斜坡上,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剧 烈的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该现象 为崩塌(见下图1、2) 。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

03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崩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监测与预警 多源数据融合 智能化技术
建立和完善崩塌地质灾害的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质变 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发出崩塌预警,减 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整合地质、气象、水文等多源数据,综合分析崩塌地质 灾害的成因和演化趋势,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防灾减灾行为的奖惩机制,激励公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在崩塌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01 02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崩塌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及时 获取灾害发生前后的地形、地貌变化信息,为崩塌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 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质、石灰等,改善土壤 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增强坡 体稳定性。
04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策略与管理
制定全面的崩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综合评估风险
全面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的潜在风 险,包括地质、气象、水文等多 方面因素,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
科学依据。
设定防治目标
明确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的短期和 长期目标,确保规划的实施具有
日期: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 课件
汇报人:
目 录
• 崩塌地质灾害概述 •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案例分析 •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策略与管理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崩塌地质灾害概述
崩塌地质灾害定义和类型
定义
崩塌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的改变,导致地表或地下岩石、土壤等物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现象。

震裂斜坡软岩崩塌成因机制与稳定性评价

震裂斜坡软岩崩塌成因机制与稳定性评价
CN 2 1 2 / 2 —3 3 N
墨 墨
Q :! 曼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2 1 年 第 l 卷 第 4期 01 2
J Ch n c u n t Te h ( t S iEd. , 0 1, 11 No 4 . a g h n I s. c . Na. c. i) 2 1 Vo. 2, .
UD C数 值模拟 危岩 破 坏 过程 , 辅 以 稳定 性 计 算 E 并 以期 获得合 理评 价 , 为灾 后 重 建更 好 地 发 挥 我们 的
力量 。
节理 裂 隙和 结 构 面 , 受 控 于地 震 裂 缝 。极 震 区软 还
岩 崩塌 十分 发 育 , 裂斜坡 岩体 损伤 大 , 助 西部 交 震 借
坡 面关系 控制 , 些 风 化卸 荷 裂 隙 和地 震 拉 裂缝 构 这
成 危岩 的失稳控 制 边界 , 危岩 体 极 易沿 坡 向一致 的
结 构面产 生整体 滑移或 局部 坠落 ; 危岩体 表层 破碎 , 岩 体问结 构面相 互组合 , 形成菱 形块 体 , 凸 出坡 易 在 表 的岩体 易在局 部 临空发 生小 型的倾倒 或 坠落 。
根据 D / 2 8 2 0  ̄ 坡 防 治 工 程 勘 查 规 Z T 01- 06 滑
范 》 见表 2 , ( ) 结合 计 算 结 果 可 知 , 危 岩 体 在 降 雨 该
工况 下处 于基本 稳定 , 地震工 况下 处于 欠稳定 。
表 2 危岩 稳定 性 评 价 标 准
综 合 本 次勘 查成 果及 危 岩 体稳 定 性 评价 , 于 由 危岩 体整体节 理裂 隙发育 , 后缘 已被 裂缝 分割 , 在地
雨 及风 化 卸荷 等 。

6.3-滑坡与崩塌PPT课件

6.3-滑坡与崩塌PPT课件

厘米至数米的结构扰动带,称滑动带。有些
滑坡的滑动面(带)可能不只一个,在最后
滑动面以下稳定的岩土体称为滑坡床。
.
9
滑坡后壁:滑坡体滑落后,滑坡后部和斜坡未
动部分之间形成的一个陡度较大的陡壁称滑
坡后壁。滑坡后壁实际上是滑动面在上部的
露头。滑坡
.
31
(二)影响滑坡的因素 (2)岩性: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亲水软
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岩中。例如粘质土、 黄土和黄土类土、山坡堆积、风化岩以及 遇水易膨胀和软化的土层。软岩有页岩、 泥岩和泥灰岩、干枚岩以及风化凝灰岩等。
.
32
(3)构造:斜坡内的一些层面、节理、断层、 片理等软弱面若与斜坡坡面倾向近于一致,则 此斜坡的岩土体容易失稳成为滑坡。
对于滑坡的预测和预防都是很重要
的。
.
19
• 滑动破坏阶段
滑坡在整体往下滑动的时候,滑坡后缘迅 速下陷,滑坡壁越露越高,滑坡体分裂成数块, 并在地面上形成阶梯状地形,滑坡体上的树木 东倒西歪地倾斜,形成“醉林”。
随着滑坡体向前滑动,滑坡体向前伸出, 形成滑坡舌。
滑动时往往伴有巨响并产生很大的气浪,
有时造成巨大灾害。
通过削减坡角或降低坡高,以减轻斜坡不 稳定部位的重量,从而减少滑坡上部的下滑 力。如拆除坡顶处的房屋和搬走重物等。
刷方-减小坡度
减重-减小滑体重量
4.改善滑动面(带)岩土性质(增加强度)
改良岩土性质、结构,以增加坡体强度。
措施:对岩质滑坡采用固结灌浆;对土质
滑坡采用电化学加固、冻结、焙烧等。
.
47
.
黄土滑坡、碎石滑坡、风化壳滑坡。
(2)基岩滑坡 :本类滑坡与地质结构的关系

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

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

崩塌的危害
2.崩塌对房屋等建筑的危害
崩塌对房屋等建筑的危害方式是砸、撞和埋等三种方式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大地震,引起崩塌,大块
岩石跳起来砸在房子上,使房屋损毁。
崩塌的危害
3.崩塌对江河的危害
历史上大型、特大型崩塌堵河造 成上游淹没、溃坝和对下游淹没 的危害事件也不少。1933年四川 岷江上游叠溪发生强烈地震引发 叠溪大滑坡,使千年叠溪古镇毁 于一旦,同时在此段上游侧引发2 个大型崩塌,将岷江堵断形成上 下海子,现在还清晰可见。
水平、地形地貌及场地条件、防治工程投资和维护费用等。
崩塌的防治措施 (3)崩塌防治基本方法
支撑、遮挡、拦截、围护、嵌补、锚固及注浆、挂网喷射 混凝土、清除和排水等。
支撑
崩塌的防治措施
支撑技术
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 以拉断坠落的悬臂状或 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 柱、墙或其组合形式 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 危岩的目的。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的隙缝不断增大
3、风力、水力、冻融作用 风力:风荷载、加速风化,分离面强度降低。 水力:斜坡底部侵蚀掏空,软化和崩解岩土体。 冻融:冻胀、融水形成水压力、软化、加速风化、崩解。
二、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
4、植物的根劈作用
斜坡体系统外部环境的作用
5、人为活动
人为活动诱发崩塌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潜在崩塌体的位移 外部环境作用下,顺分离面位移,重心临空。
崩塌发生 崩塌体脱离母岩,沿坡面翻滚、跳跃、互相撞击,
最后堆于坡脚 。伴有崩塌气浪。
二、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崩塌模式
1.倾倒式崩塌
通常坡脚遭受掏蚀,在重力作用下或有较大水平力作用时,岩体因重 心外移倾倒产生突然崩塌。

工程地质学(崩塌)PPT课件

工程地质学(崩塌)PPT课件

• 4、崩塌形成的地质条件
• 3)地质构造
1)断裂构造的影响
① 当铁路线的方向与区域性断裂构造线平行,而且采用大挖 方的深路堑方案时,沿线崩塌落石严重,分布普遍.
② 几组断裂线交汇的峡谷区,往往形成大型崩塌. ③ 断层密集分布区岩层破碎,深路堑区段崩塌落石频频发
生.
2)褶皱影响
褶皱核部(节理发育、岩石破裂、地下水丰富)形成潜在崩落
在突出岩体上,A点 附近承受最大拉应力, 且AB面剪力弯矩最大, 但拉应力大于岩石抗拉 强度时,拉裂缝会迅速 发展直至崩塌发生。
• 拉裂式崩塌
• 5、崩塌的分类
• 5)错断式
形成机理:
在不发生倾倒失 稳的陡倾边坡岩体, 其下部为断裂部分 (锁固端)在上覆 长柱状岩体重力作 用下,发生剪切错 断,也即剪切力大 于岩石的抗剪强度 时,崩塌随即发生。
20.5
48.7 23.1 100
• 4、崩塌形成的地质条件
地震: 对岩石产生破坏,使结构面增多. 使岩体开裂,导致原结构面强度降低. 对破裂岩体的抛射作用.
列车震动: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岩体 有诱发作用,使其产生崩塌落石.
• 4、崩塌形成的地质条件
• 7)风化卸荷作用
边坡岩体在各种 风化卸荷营力作用下, 其强度和稳定性不断 降低,最后导致崩塌 等现象的发生。
• 6、崩塌的野外地质调查
• 预测评估
(1)稳定性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为辅; (2)定性分析主要为赤平投影方法; (3)定量计算则按各种不同变形破坏模式的相关
计算公式进行; (4)不管是定性还是定量,前提条件是必须充分
掌握崩塌危岩区所在边坡的结构面发育状况。
• 6、崩塌的野外地质调查
⒈基本假设

南宫山火山岩崩塌地貌演化阶段示意图

南宫山火山岩崩塌地貌演化阶段示意图

南宫山火山岩崩塌地貌演化阶段示意图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南宫山南坡火山岩地貌景观实体位移主要受重力作用控制,在脱离母岩之后,以陡崖、斜倚、独立、倾斜、滚卧、堆积等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火山岩类崩塌景观地貌,展现出崩塌体“解体→位移→崩落→堆积”典型运动方式,属于基岩崩塌,可概括成五个基本演化阶段: 解体、崩离、垮落、堆积及崩滑,如图 2 所示。

动力机制:根据野外调查,南宫山区域构造线以北西向为主,断层、地层层理、构造面理都呈北西向构造主体格架,相伴生的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构造面理异常发育。

这些原生层理和后生构造面理是层状岩石被分割成大小不同岩块的边界,并构成岩块晚期变动的边界条件。

随着地质应力的释放,已裂解的岩块利用已存在的剥离面( 崩塌面) 与母体分离,形成独立的地质体(崩塌体) ,在表生地质作用条件下,沿剥离面依次裂解,成为崩塌地貌的萌芽阶段。

因此,该阶段动力机制由内动力走滑剪切作用机制转化为外动力重力作用机制。

地貌特征:表现为山体裂解、位错,形成孤立山峰、城堡式山峰或笔架式山峰等,如南宫山主峰脊地貌。

参考来源
[1]查方勇,郭威,张阳,周义,周杭.陕西南宫山南坡火山岩崩塌景观地貌形成演化[J].山地学报,2018,36(02):305-311.DOI:10.16089/ki.1008-2786.000326.
只研地理与教育只搞交流与分享只做研究与学术。

第一章、崩塌危岩稳定性

第一章、崩塌危岩稳定性
20
地质灾害
第二节 危岩稳定性与落石运动
一、危岩分类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失衡模式分类 滑塌式危岩 倾倒式危岩 坠落式危岩
21
地质灾害
按成因分类 : 1、单体危岩
压剪滑动型危岩 拉剪倾倒型危岩 拉裂坠落型危岩 拉裂压剪型危岩 顶部诱发破坏型危岩 底部诱发破坏型危岩
第一章、崩塌、危岩稳定性
第一章 崩塌、危岩稳定性与落石运动
1
第一章、崩塌、危岩稳定性
第一节、崩塌
一、崩塌 崩塌 — 高陡斜坡(含人工边 坡)上的岩土体完全脱离母体 后,以滚动、跳动、坠落等为 主的移动现象与过程,称为崩 塌。 特点: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 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2

较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
57
(9)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 a、常规方法
在临近道路路基的上方,如有悬空的危岩或体积巨
3.地形地貌: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 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 是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的高陡斜坡、 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14
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
开顺层斜坡 ??
15
16
崩塌
四、可能诱发崩塌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外界原因35Fra bibliotek地质灾害
W 1 / 2(a b)LH γ P μW
W—为危岩自重(kN); —为危岩体容重(kN/m3) P—为作用在危岩体上的 地震力(kN) —地震系数。 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时,
需考虑地震力,水平地震系数 取0.05,竖向地震系数取 0.03. 36
地质灾害

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云模型法及其应用

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云模型法及其应用

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云模型法及其应用陈杰;孟锦根【摘要】针对深埋引水隧洞岩爆分级预测问题,引入云模型理论建立了基于PPA-正态云的岩爆分级预测模型.在综合分析影响岩爆发生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单轴抗压强度与岩石抗拉强度之比、岩石切向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之比、弹性变形能指数以及岩石脆性指数为本次岩爆分级预测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了相应评价标准,采用投影寻踪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由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各指标的确定度并生成相应的云图,在此基础上给出岩爆分级预测结果.以国内外7个深埋引水隧洞为例建模计算并与其他预测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利用所提出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6(047)015【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岩爆预测;云模型;投影寻踪;引水隧洞【作者】陈杰;孟锦根【作者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四川成都611130;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四川成都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72目前我国水电建设中大量采用深埋超长式引水隧洞,如天生桥二级引水隧洞、鲁布革水电站引水隧洞、锦屏二级引水隧洞等。

其中锦屏二级设置了4条横跨锦屏山脉的平行引水隧洞,洞线平均长度约16.67 km,隧洞沿线埋深在1 500~2 000m之间,内径介于12.4~13 m,最大埋深处地应力可达70 MPa,具有超深性、超长性、洞径大、高地应力等特点,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引水隧洞工程。

深埋引水隧洞的赋存环境具有高地应力、高渗透压力等特点,极易引起岩爆等地质灾害,对相关人员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岩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

近年来,岩爆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如王迎超等分别建立了基于理想点法和功效系数法的岩爆预测模型,拟定了相应的岩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2-3];蒋昱州等以锦屏二级引水隧洞为例,根据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描述岩石的完整程度和坚硬程度,建立了新的岩爆分级标准和判据[4];刘章军等将模糊概率模型引入到岩爆分级预测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模糊权重的概念,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岩爆的主要影响因素[5];郭建强等以岩石强度与岩石破坏准则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弹性应变能的岩爆预测模型[6];刘磊磊等将变权理论及靶心贴近度引入到岩爆分级预测中,由靶心贴近度值给出岩爆预测等级,该方法可以解决单一评价指标间不相容的问题[7];邬书良等将约简概念格的粗糙集应用于岩爆分级预测中,通过概念格对评价指标进行精简,该方法可以减少岩爆预测所需的评判指标[8];陈鹏宇等建立了基于权重反分析和正态分布隶属函数的岩爆预测模型,解决了评价指标权重主观随意性大的问题[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